我要上小学啦--记大班主题生成活动片段

我要上小学啦——记大班主题生成活动片段

设计思路:

“我要上小学”这一主题活动本来应该在六月份进行,活动的内容也只限于整理书包文具、去小学参观、看一堂课等等,时间较短,使幼儿对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印象不深刻,也缺少机会了解小学与幼儿园一日生活的不同之处。随着大班下学期的来临,孩子们在家长“你要上小学了,要认真听讲„„”的叮嘱中和对常来园探望老师的小学生们的观察中,早就已经对小学生活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和兴趣。孩子们常常问我:“哥哥、姐姐为什么要围红围巾(红领巾)?”他们书包里装着什么东西?”“中午小学生们在学校睡觉吗?”等等一些很有效的问题。我意识到这是变孩子个体经验为集体经验的好契机,为了及时接住孩子们抛过来的球,我将原有的活动计划进行了调整:将六月份的主题“我要上小学啦”提前到四月份,把孩子们的生成与已有的活动计划有机结合。以期通过活动帮助幼儿更清楚的了解小学的一日生活,为孩子们即将上小学提供有利的条件,同时还通过有目的或随机的提炼等方式促使幼儿在原有的认知能力上得到发展,因“我要上小学”这一主题跨越的时间较长,以下是活动初的几个活动实录片断:

[片断一]

参观之前,老师交给幼儿每人一项任务:“去小学找一个问题出来”,组织幼儿步行去了离幼儿园最近的一所小学。孩子们分成两批去参观了两个一年级班。因来到陌生的环境,刚开始还不适应,虽然小学老师安排了

哥哥、姐姐与孩子们一对一的坐在一起,但能主动交流的孩子只有四分之

一。在看到哥哥、姐姐表演了听课的坐姿和举手回答问题后,气氛才开始活跃起来,孩子们有的与小学生交谈,有的翻阅小学书本,还有的开始问问题。老师用摄像机摄取了一些片断。回幼儿园后,许多孩子提出了同一个问题“为什么操场上有许多哥哥、姐姐在打鼓?”只有个别幼儿提出了有一探究性的问题,如“像电脑健盘的纸是干什么的?”讲台上有个凹下去的洞有什么作用?”“班里为什么有两块黑板?”等等。还有部分幼儿没有发现问题或提出一些无效的问题。

[点评]

因第一次去小学参观正好赶上小学的鼓乐队在排练,声音很大,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再加上是陌生环境,班内外的环境对幼儿造成强烈的视觉刺激,不少幼儿在充满兴趣欣赏的同时,也忘记了寻找问题。还有个别胆小,语言组织能力差的幼儿,因为是每个人自己找问题,缺少与同伴的交流,他们提出的问题可能与小学毫无关系,即无效问题。在此次活动中,教师忽略了对个别幼儿的引导,使他们始终被外界刺激所吸引,同时教师高估了个别能力差的幼儿,没有及时帮助他们寻找到有关于小学的问题。

[片断二]

幼儿第二次来到小学,这次是第带着上次的问题来寻找答案的。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孩子们放松了许多,虽然这次参观的是阶梯教室,环境改变了,接待孩子们的是四年级的哥哥、姐姐,但我班幼儿很快与他们熟悉了,并开始提问题找答案。大部分幼儿找到了自己的问题答案,那些上次

没发现问题的这次也发现了与小学有关的问题,不少幼儿还提出了新的问题,而且不止一个呢。在回幼儿园的路上,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知道的问题答案,并反问其他幼儿自己发现的新问题。一个个兴高采烈,很有成就感。

[点评]

看来老师的担心是多余的,有了第一次参观小学的经验,加上参观后在幼儿园的延伸活动,来引发幼儿交流,分享自己对小学的发现,使孩子们对小学的话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加上老师适时适度地给予点拨和评价,推动了幼儿渴望对小学有进一步了解的积极性。

[片断三]

活动要求:

1、在看看、讲讲的互动过程中,激发幼儿上小学的兴趣。

2、幼儿在自己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张画有问号的大白纸,彩色水笔。

活动过程:

1、看课件回忆去小学参观的情景,激发兴趣。

2、部分幼儿上台把自己发现的问题向小伙伴提问,并公布正确答案。

3、请一位小学老师上台,回答刚才幼儿不知道的问题答案,并对幼儿已找到的答案给予评价和更正。

4、观看另一所小学的晨间活动,幼儿边看边提出问题,师用绘画的形式及时记录在问号纸上。

5、师帮助幼儿整理提出的众多新问题,鼓励幼儿继续去寻找答案。

[点评]

在这次集体活动中,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用看课件的方法来帮助幼儿感受丰富多彩的小学生活,激发幼儿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在前两次参观活动后,幼儿通过与小伙伴之间交流,分享已知的经验,与老师对话来梳理不连贯的语句、与家长问答来提高已知答案的精确度等等,以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家长与孩子互动的方式,使我的“上小学”这一主题不断有拓展延伸的空间,也使幼儿对这一主题有着较持久的兴趣。师在这次活动中巧妙地运用了第三者(小学老师)来进行点评,即提高了答案的准确程度,又使幼儿对小学老师产生亲近感。最后一个找答案的环节为下一次的生成活动作了铺垫。

在接下去的主题活动中,我将根据小学生活的一日环节有顺序地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按照晨间活动→课间十分钟→中午放学后→午间活动→下午放学后这一顺序,让幼儿清楚了解小学课与课之间的过渡环节中,可以做哪些事情,为幼儿上小学后能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

时间:2005.5

我要上小学啦——记大班主题生成活动片段

设计思路:

“我要上小学”这一主题活动本来应该在六月份进行,活动的内容也只限于整理书包文具、去小学参观、看一堂课等等,时间较短,使幼儿对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印象不深刻,也缺少机会了解小学与幼儿园一日生活的不同之处。随着大班下学期的来临,孩子们在家长“你要上小学了,要认真听讲„„”的叮嘱中和对常来园探望老师的小学生们的观察中,早就已经对小学生活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和兴趣。孩子们常常问我:“哥哥、姐姐为什么要围红围巾(红领巾)?”他们书包里装着什么东西?”“中午小学生们在学校睡觉吗?”等等一些很有效的问题。我意识到这是变孩子个体经验为集体经验的好契机,为了及时接住孩子们抛过来的球,我将原有的活动计划进行了调整:将六月份的主题“我要上小学啦”提前到四月份,把孩子们的生成与已有的活动计划有机结合。以期通过活动帮助幼儿更清楚的了解小学的一日生活,为孩子们即将上小学提供有利的条件,同时还通过有目的或随机的提炼等方式促使幼儿在原有的认知能力上得到发展,因“我要上小学”这一主题跨越的时间较长,以下是活动初的几个活动实录片断:

[片断一]

参观之前,老师交给幼儿每人一项任务:“去小学找一个问题出来”,组织幼儿步行去了离幼儿园最近的一所小学。孩子们分成两批去参观了两个一年级班。因来到陌生的环境,刚开始还不适应,虽然小学老师安排了

哥哥、姐姐与孩子们一对一的坐在一起,但能主动交流的孩子只有四分之

一。在看到哥哥、姐姐表演了听课的坐姿和举手回答问题后,气氛才开始活跃起来,孩子们有的与小学生交谈,有的翻阅小学书本,还有的开始问问题。老师用摄像机摄取了一些片断。回幼儿园后,许多孩子提出了同一个问题“为什么操场上有许多哥哥、姐姐在打鼓?”只有个别幼儿提出了有一探究性的问题,如“像电脑健盘的纸是干什么的?”讲台上有个凹下去的洞有什么作用?”“班里为什么有两块黑板?”等等。还有部分幼儿没有发现问题或提出一些无效的问题。

[点评]

因第一次去小学参观正好赶上小学的鼓乐队在排练,声音很大,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再加上是陌生环境,班内外的环境对幼儿造成强烈的视觉刺激,不少幼儿在充满兴趣欣赏的同时,也忘记了寻找问题。还有个别胆小,语言组织能力差的幼儿,因为是每个人自己找问题,缺少与同伴的交流,他们提出的问题可能与小学毫无关系,即无效问题。在此次活动中,教师忽略了对个别幼儿的引导,使他们始终被外界刺激所吸引,同时教师高估了个别能力差的幼儿,没有及时帮助他们寻找到有关于小学的问题。

[片断二]

幼儿第二次来到小学,这次是第带着上次的问题来寻找答案的。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孩子们放松了许多,虽然这次参观的是阶梯教室,环境改变了,接待孩子们的是四年级的哥哥、姐姐,但我班幼儿很快与他们熟悉了,并开始提问题找答案。大部分幼儿找到了自己的问题答案,那些上次

没发现问题的这次也发现了与小学有关的问题,不少幼儿还提出了新的问题,而且不止一个呢。在回幼儿园的路上,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知道的问题答案,并反问其他幼儿自己发现的新问题。一个个兴高采烈,很有成就感。

[点评]

看来老师的担心是多余的,有了第一次参观小学的经验,加上参观后在幼儿园的延伸活动,来引发幼儿交流,分享自己对小学的发现,使孩子们对小学的话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加上老师适时适度地给予点拨和评价,推动了幼儿渴望对小学有进一步了解的积极性。

[片断三]

活动要求:

1、在看看、讲讲的互动过程中,激发幼儿上小学的兴趣。

2、幼儿在自己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张画有问号的大白纸,彩色水笔。

活动过程:

1、看课件回忆去小学参观的情景,激发兴趣。

2、部分幼儿上台把自己发现的问题向小伙伴提问,并公布正确答案。

3、请一位小学老师上台,回答刚才幼儿不知道的问题答案,并对幼儿已找到的答案给予评价和更正。

4、观看另一所小学的晨间活动,幼儿边看边提出问题,师用绘画的形式及时记录在问号纸上。

5、师帮助幼儿整理提出的众多新问题,鼓励幼儿继续去寻找答案。

[点评]

在这次集体活动中,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用看课件的方法来帮助幼儿感受丰富多彩的小学生活,激发幼儿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在前两次参观活动后,幼儿通过与小伙伴之间交流,分享已知的经验,与老师对话来梳理不连贯的语句、与家长问答来提高已知答案的精确度等等,以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家长与孩子互动的方式,使我的“上小学”这一主题不断有拓展延伸的空间,也使幼儿对这一主题有着较持久的兴趣。师在这次活动中巧妙地运用了第三者(小学老师)来进行点评,即提高了答案的准确程度,又使幼儿对小学老师产生亲近感。最后一个找答案的环节为下一次的生成活动作了铺垫。

在接下去的主题活动中,我将根据小学生活的一日环节有顺序地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按照晨间活动→课间十分钟→中午放学后→午间活动→下午放学后这一顺序,让幼儿清楚了解小学课与课之间的过渡环节中,可以做哪些事情,为幼儿上小学后能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

时间:2005.5


相关文章

  • 大班生成活动
  • 大班生成活动<我要上小学啦>案例 一.主题生成及活动说明: 在三月初的一次谈话 "我要上小学啦" 活动中,孩子们纷纷谈到我们是幼儿园里最大的哥哥姐姐,我们马上要上小学啦,而且在谈到上小学时流露出一股自豪感和一 ...查看


  • 大班综合:我眼中的小学
  • 大班综合:我眼中的小学 大班综合:我眼中的小学 活动设计意图: 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即将结束愉快的幼儿园生活,进入小学学习.就孩子而言,小学毕竟是一个陌生而又富有诱惑力的地方:就教师而言,面临的则是如何为孩子解除疑虑,如何满足孩子热切的期望,并 ...查看


  •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通感(科学)
  •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能将味觉.视觉和听觉三者初步进行通感联想,初步体会味道.色彩和音乐之间的互通性,增进幼儿的感知能力. 2.继续培养幼儿愉悦参与活动的热情,并能在活动中积极.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甜味和苦味的 ...查看


  • [我要上小学]主题总结
  • 大二班 6 月主题总结 完整框架: 我要上小学 我 心 目 中 的 小 学 生 模 拟 上 课 小 小 读 书 郎 破 译 电 话 号 码 我 的 同 学 整 理 我 的 小 书 包 目标反思 1.围绕目标展开一系列的预设和生成活动,幼儿活 ...查看


  •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给妈妈写信
  • 活动由来及设计思路: "三八"妇女节教育活动是每年都进行的.在班上开展的"妈妈爱我我爱她"的主题活动中,活动前孩子们采访了妈妈.了解了妈妈的心愿,激发孩子们向妈妈表达内心情感的愿望;同时在" ...查看


  • 幼儿园课程教案大班
  • 篇一:幼儿园课程教案 幼儿园课程教案:十二生肖 活动目标: 1.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理解大小的相对性.. 2.学习把不等式转变为等式.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可逆性, ...查看


  • 第二学期大班班级小结
  • 大班第二学期班级小结 大班下半学期,班级工作重点包括帮助幼儿顺利完成幼小衔接.发展幼儿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力.提高幼儿手脚协调能力.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引导幼儿相互合作等,我班两位教师将其融合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在与家长的默契沟通下共同为大 ...查看


  • 玩出兴趣,玩出精彩(中班小医院)
  • 玩出兴趣,玩出精彩 --以中班小医院游戏为例浅谈角色游戏的推进策略 "游戏活动指幼儿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游戏活动中对幼儿发展有重要 的价值,游戏活动能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交往合作能力,促进幼儿情 感.个性健康地发展.&q ...查看


  • 2015-2016年春季大班班主任工作计划
  • 雪浦幼儿大班2015-2016年春季学年度班主任工作计划 "一年之际在于春",当春天缓缓向我们走来的时候,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又迎来了新的学期:本学期是这批孩子在幼儿园的最后一学期,也是最关键的一学期.再过几个月,他们将离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