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硕士流行病学基础试卷

公共卫生硕士流行病学基础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为了尽量减少偏倚,在进行病因研究时,病例对照研究中最为理想的病例是( )。

A.死亡病例 B.重症病例 C.新发病例 D.现患病例 E.治愈病例

2.前瞻性队列研究相对于病例对照研究而言,较明显的优点是( )。

A.可用于广泛探讨某疾病的致病因素B.节省时间与费用 C.适用于罕见病的病因研究D.有利于减少失访偏倚

E.有利于判断因果联系

3.在某社区开展高血压普查,可以得到该社区人群高血压的( )。

A.发病率 B.患病率 C.罹患率D.病死率 E.死亡率

4.传染病的感染过程是指( )。

A.病原体更换宿主的过程 B.病原体自传染源排出的过程

C.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下所经历的途径 D.病原体侵入易感者的过程

E.病原体向四周传播的过程

5.流行病学实验中的“双盲”是指( )。

A.研究对象不知道自己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

B.实验的干预人员不知道研究对象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

C.研究对象和实验的干预人员均不了解实验分组情况

D.资料收集人员不知道实验的分组情况

E.数据分析人员不知道实验的分组情况

6.2009年《英国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报道,研究人员发现随着放射工作从业者接受辐射的增加,他们患癌症的风险也会增加。但放射工作从业者总体死亡率却低于一般人群,放射工作从业者的粗死亡率以及癌症死亡率均比一般人群总体死亡率低。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研究发现放射工作从业者多为年轻和中年人,且均经过体格检查才能上岗。这一现象通常被称之为( )。

A.霍桑效应 B.健康工人效应 C.伯克森偏倚 D.奈曼偏倚 E.检出征候偏倚

7.对某市20~35岁妇女进行的一项现况研究发现:在服用口服避孕药者中,宫颈癌年发病率为5/10万,而未服用者为2/10万。据此研究者认为服用口服避孕药是引起宫颈癌的危险因素。你认为此结论( )。

A.正确

B.不正确,因为没有区分新发病例与现患病例

C.不正确,因为没有进行年龄标化

D.不正确,因为本研究无法确定暴露与发病的时间先后关系

E.不正确,因为没有做显著性检验

8.孕妇感染风疹后,可能引起胎儿畸形,这种传播方式称为( )。

A.上行传播B.水平传播 C.医源性传播 D.垂直传播 E.Z型传播

9.为了解目前我国广泛应用的国产低剂量复方口服避孕药(COC)与脑卒中发病危险性的关系,于1997年7月至2000年6月在江苏太仓市和如东县25个乡镇,随访并比较44408名使用COC和75230名使用宫内节育器(IUD)妇女的脑卒中发病情况,得到以下数据。上述属于何种类型的流行病学研究?用什么指标描述各组人群的发病危险最为合适?( )。

A.属于病例对照研究,用累积发病率B.属于病例对照研究,用发病密度

C.属于队列研究,用累积发病率D.属于队列研究,用发病密度

E.属于现况研究,用累积发病率

10.当评价一项人群筛检试验的真实性时,正确的说法是( )。

A.假阳性率与假阴性率均高时真实性高 B.假阳性率与假阴性率均低时真实性高

C.只要灵敏度高其真实性必定高 D.只要特异度高其真实性必定高

E.当人群的患病水平高时,其真实性必定高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

2.历史性队列研究

3.诊断怀疑偏倚

4.生存率

5.疾病的长期趋势

6.横断面研究

7.终末消毒

8.计划免疫

9.检出征候偏倚

10.大流行(pandemic)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之间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

2.轮状模式由外环和内环两部分组成,外环指的是__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内环指的是__________,其核心是__________。

3.乳腺癌筛检,同时使用胸部扪诊和乳腺X线检查,任何一项阳性者判为筛检阳性,只有两项均为阴性者才判为筛检阴性。这种联合试验的方式称为__________。

4.流行病学中系统误差又称为偏倚,通常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类。

5.整群抽样时,群内的个体变异越__________越好,群间的变异越__________越好。

6.进行人群疾病的病因流行病学研究时,常用的观察方法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

7.病原体侵入机体至临床症状出现的这段时间被称为__________。

8.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采用盲法的主要目的是控制__________。

9.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环境中所经历的途径为__________。

10.在外环境中参与传播病原体的因素为__________。

四、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疫源地消毒的目的及其包括的内容。

2.简述发病率与患病率的区别。

3.简述RR值与AR值的概念,它们分别重点表明什么问题?

4.对有统计学关联的两事物做出因果推断以前需考虑哪些问题?

5.某地区进行吸烟与肺癌关系调查,采用1 : 1配对(年龄、民族、职业)的病例对照研究,配比条件包括年龄、民族、职业等,其中对吸烟定义为平均每天吸烟5支及以上。该研究的部分结果如下:

(1)请说明此研究是如何实施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主要优缺点有哪些。

(2)请作统计学显著性检验,计算统计量,确定p值。

(3)请计算OR值并对结果进行解释。

(4)请说明此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2010年公共卫生硕士流行病学基础试卷A部分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C 2.E 3.B 4.D 5.C

6.B 7.B 8.D 9.D 10.B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2.历史性队列研究:队列研究工作是现在开始的,但研究对象是过去某个时间进入队列的,即研究的起点是过去某个时间,研究对象的确定与分组是根据进入队列时的暴露情况进行的,研究的结局在研究开始时可能已经发生。暴露到结局的方向是前瞻性的。而研究工作的性质是回顾性的。历史性队列研究节省时间、人力和物力,出结果快,因而适宜于长诱导期和长潜伏期的疾病,也经常用于具有特殊暴露的职业人群的研究。

3.诊断怀疑偏倚:由于研究者事先了解研究对象对研究因素的暴露情况,如服用某种药物或具有某种已知的暴露因素,因而会怀疑其已患某病,在研究过程中主观上倾向于应该出现某种阳性结果,于是在作诊断或分析时,倾向于自已的判断。如对暴露者或实验组进行非常细微的检查,而对非暴露者或对照组则不然,从而使研究结果出现偏差。由此而造成的偏倚称为诊断怀疑偏倚。

4.生存率:生存率(survival rate)又称存活率,是指患某病的人(或接受某种治疗的病人),经过若干年随访,尚存活的病人数所占的比例。计算公式为:

5.疾病的长期趋势:是指在对疾病临床表现、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动态进行的连续数年乃至数十年的观察中发现的长期变动趋势。对疾病长期趋势的观察,可为揭示流行因素、考核防治效果、修正防治措施等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6.横断面研究:描述性研究最常用的方法,它是研究在特定时间与特定范围内人群中的有关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现况研究的特点是在特定时间内调查每个人的情况,因是在特定时间内进行调查,故称横断面研究。又因收集的资料不是过去的暴露史,也不是将来的信息,故又称现况研究。这样研究时疾病和有关因素是同时存在的,故一般不能进行时间上的因果关系分析与判断。现况研究又包括普查与抽样调查两种方法。

7.

终末消毒:指在传染源痊愈、死亡或离开后对疫源地所作的一次性彻底消毒,使疫源地达到无害化。一般来说,由

对外环境抵抗力较强的病原体所致的传染病,才需要进行终末消毒。

8.计划免疫:是指根据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人群预防接种,以提高群体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以致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9.检出征候偏倚:当某一因素与某种疾病无因果联系,但因该因素能促使类似该病的症状或体征出现,因而具有该症状或体征的患者急于求医,结果接受检查的机会增加,使其中患该病的检出率被人为提高,导致该因素与该病虚假因果联系的错误结论。

10.大流行(pandemic):某病的发病率远远超过流行的水平就变成了大流行。大流行的特点是疾病迅速蔓延,涉及广大地区的人群,在短期内跨过省界、国界甚至洲界,而形成世界性的流行。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20分)

1.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之间的根本区别是是否有人为干预措施。

2.轮状模式由外环和内环两部分组成,外环指的是环境 ,包括物理环境、 生物环境和 社会经济环境;内环指的是机体 ,其核心是遗传因素。

3.乳腺癌筛检,同时使用胸部扪诊和乳腺X线检查,任何一项阳性者判为筛检阳性,只有两项均为阴性者才判为筛检阴性。这种联合试验的方式称为并联 。

4.流行病学中系统误差又称为偏倚,通常分为选择 、 信息 和 混杂 三类。

5.整群抽样时,群内的个体变异越大 越好,群间的变异越小 越好

6.进行人群疾病的病因流行病学研究时,常用的观察方法包括病例对照研究和 对列研究。

7.病原体侵入机体至临床症状出现的这段时间被称为潜伏期。

8.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采用盲法的主要目的是控制信息偏倚。

9.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环境中所经历的途径为 传播途径 。

10.在外环境中参与传播病原体的因素为传播因素。

2009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公共卫生硕士社会医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流动人口中的农民工,生小病(如低烧、腹泻)时最常见的做法是( )。

A.去药店买药B.自己先忍着C.到私人诊所看病D.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看病E.到综合医院看病

2.以下不是社会病的问题为( )。

A.自杀B.高血压C.吸毒 D.青少年妊娠E.酒后驾车导致车祸

3.影响我国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最主要的因素是( )。

A.教育程度B.医疗费用 C.距离远近D.工作单位E.居住环境

4.设计调查问卷时,问题的排列应该( )。

A.把较难回答的问题放在前面B.把封闭式问题放在最后

C.尽量打乱逻辑顺序D.把检验信度的若干问题分隔开E.以开放式问题为主

5.引导了血液循环发现的医学模式是( )。

A.神灵主义医学模式B.生物医学模式 C.机械论医学模式D.自然哲学医学模式E.现代医学模式

6.世界卫生组织主要倡导的社会卫生策略是( )。

A.人人享有卫生保健B.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C.持续减贫D.减少碳排放E.千年发展目标

7.有关社区卫生服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B.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可以缓解“看病难”问题

C.大多数的卫生服务需求应该在社区得到满足 D.社区提供综合性卫生服务

E.老年人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对象

8.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价的内容不包括( )。

A.活动受限B.认知功能 C.情绪反应D.期望寿命E.社会交往

9.以下属于人群健康状况综合评价指标的是( )。

A.婴儿死亡率B.患病率 C.孕产妇死亡率D.健康期望寿命E.疾病顺位

10.以下不属于我国卫生工作方针的是( )。

A.预防为主B.以农村为重点 C.中西医并重D.发展高科技E.动员全社会参与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1.卫生服务需求

2.社区卫生诊断

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4.深入访谈法

5.亚健康状态

6.现代医学模式

三、填空题(每空0.5分,共14分)

1.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有 、 、 、 等。

2.提供康复服务的机构包括 和 。

3.卫生人力规划的方法有

4.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是 。

5.健康行为的主要特征有

6.文化因素通过等影响健康。

7.经济发展对健康的负面影响有

8.反映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有

四、问答题(每小题8分,共48分)

1.定性研究方法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2.“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总目标有哪些?

3.进行卫生服务综合评价,需要了解哪些内容?

4.试从社会病的视角,分析目前各地严惩酒后驾车的必要性。

5.改善流动人口健康的社会卫生措施有哪些?

6.某肿瘤医院引进了一种最新疗法,但与以往的疗法相比,新疗法并未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年限。您觉得还可以考虑用什么办法来评价两种方法的好坏?为什么?

2009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公共卫生硕士社会医学试卷A部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B 4.D 5.C 6.A 7.A 8.D 9.D 10.D

二、名词解释

1.卫生服务需求:从经济和价值观念出发,人们在一定时期、一定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有能力消费的卫生服务量。

2.社区卫生诊断:了解居民健康状况、针对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和实施社区卫生工作计划。

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与同年活产数之比。

4.深入访谈法:通过访谈提纲,与调查对象深入交流,了解对某些问题的认知、态度和行为。

5.亚健康状态:无明显症状和体征,但活动力降低、适应能力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

6.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提出健康受到遗传、环境、行为生活方式和医疗卫生服务四大因素影响。

三、填空题

1.健康人亚健康人群高危人群重点人群患者(任选4)

2.专业康复机构社区康复机构

3.健康需要法健康需求法服务目标法人口比值法

4.人性化(人格化) 连续性综合性

5.有利性规律性和谐性 一致性适宜性(任选4)

6.教育风俗习惯亚文化 宗教(任选3)

7.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生活方式改变现代社会病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负性事件增多流动人口增加(任选3)

8.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收入就业率人均居住面积成人识字率人口负担系数人均热量(任选5)

2010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公共卫生硕士社会医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属于非概率抽样的是( )。

A.多阶段抽样B.定额抽样C.整群抽样 D.分层抽样E.系统抽样

2.下列属于反映患者生命质量的综合性指标是( )。

A.社会角色受限B.活动受限C.体力适度 D.情绪反应E.认知功能

3.首次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科学家是( )。

A.培根B.希波克拉底C.恩格尔 D.魏尔啸E.笛卡尔

4.按照WHO规定,老龄化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的( )。

A.6% B.7% C.8% D.9% E.10%

5.下列不.属于衡量医疗服务需要量的指标是( )。

A.两周卧床率B.两周患病率 C.慢性病患病率D.住院率E.失能率

6.人口负担系数是指( )。

A.少年儿童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比例 B.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比例

C.老年人口与非劳动年龄人口比例 D.少年儿童人口与非劳动年龄人口比例E.老年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比例

7.意外伤害干预的“4E”理论中不.包括( )。

A.情感干预B.工程干预C.经济干预 D.强制干预E.教育干预

8.定性研究的特点是( )。

A.研究样本结果可以外推B.注重结果的研究C.常用概率统计方法 D.注重过程的研究E.常采用封闭式问卷收集资料

9.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首次出现在( )。

A.《渥太华宣言》B.《雅加达宣言》C.《哥本哈根宣言》 D.《慕尼黑宣言》E.《阿拉木图宣言》

10.不.属于评价社区卫生服务可及性的指标是( )。

A.服务质量B.服务半径C.服务价格 D.医患关系E.预约系统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1.医学模式

2.雪球抽样

3.性别比例

4.平均期望寿命

5.专题组讨论

6.社区

三、填空(每空0.5分,共14分)

1.从文化的特殊形态看,可把文化分为 、 和 三种类型。

2.WHO根据残疾程度,把残疾分为 、 和 三种类型。

3.基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DL)包括 、 、 、 和 等五项指标,是康复评价最常用的指标。

4.在我国,卫生费用来源于

5.常用的卫生保健资源指标包括

6.卫生服务利用可以分为等。

7.21世纪卫生工作围绕生命的三个主题开展,这三个主题是指 。

8.进行问卷的答案设计,通常有五种方式,包括 。

四、问答题(每小题8分,共48分)

1.简要说明我国当前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模式有哪几种。

2.以自杀为例说明社会病防治原则。

3.请阐述现代医学模式对卫生服务的影响。

4.试举例说明风俗习惯对健康的影响。

5.请简述卫生服务研究的内容。

6.请从社区卫生服务角度,试述如何开展残疾人卫生保健工作。

2010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公共卫生硕士社会医学试卷A部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C 4.E 5.D 6.B 7.A 8.D 9.E 10.A

二、名词解释

1.医学模式:是在医学科学发展过程中和医疗服务实践中人们在某一时期形成的健康观,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生命的过程中得出的对医学总体的认识。

2.雪球抽样:是非概率抽样的一种。首先选定少数所需要的特征人,然后依靠这些知情者提供信息,寻找合格的调查对象,在进行调查的同时,获取寻找更多调查对象的信息。如此类推下去,就象滚雪球,样本越来越大。

3.性别比例:是指当女性人口为1或100时男性的人口数,是用来评价人口性别结构是否平衡的指标。

4.平均期望寿命:又称预期寿命,是寿命表中的重要指标之一,依据年龄别死亡率计算而得。该指标既能综合反映各个年龄组死亡水平,又能预期寿命长短。

5.专题组讨论:是一种应用于社会调查研究的定性研究方法。其基本形式是:讨论参加者形成若干个专题小组,每组以8~10人为宜,在讨论主持人的引导下,就所研究或调查的问题广泛、深入、自由地交换意见和观点,研究者依此进行归纳、分析、总结。

6.社区:是一个以地理和行政管理为依据明确划分的局部区域,由一群有强烈归属感、认同感、凝聚力和文化氛围的居民组成。

三、填空题

1.亚文化反文化 跨文化

2.缺损残疾 残障

3.穿衣进食 洗澡 上厕所 室内走动

4.国家集体 个人

5.人力资源指标物质资源指标财政投入指标

6.门诊服务利用住院服务利用预防保健服务利用

7.生命准备期生命保护期生命质量期

8.填空式 二项选择式 多项选择式 图表式 排序式

2009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公共卫生硕士流行病学基础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关于续发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续发率是指某病的易感接触者中,在该病的最短潜伏期至最长潜伏期内发生二代病例数的频率

B.续发率的性质类似于患病率 C.通过续发率可以分析传染力的大小 D.通过续发率可以推算传染期 E.通过续发率可以评价防疫措施的效果

2.在一定时期、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称为()。

A.感染率 B.续发率 C.检出率 D.患病率 E.发病率

3.欲调查全国高一学生的身高,首先根据经济水平将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分成发达、中等、落后三类,在每类中随机抽取2个省;在抽中的省内随机抽取3个市,对抽中的市内所有高一学生进行身高测量。以上调查中所用的抽样方法是()。

A.分层抽样+系统抽样 B.分层抽样+整群抽样 C.整群抽样+单纯随机抽样 D.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 E.系统抽样+整群抽样

4.关于样本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预期患病率越高,所需样本量越大 B.允许误差越小,所需样本量越小

C.把握度越大,所需样本量越大 D.统计检验的水准α越小,所需样本量越小

E.精确度越低,所需样本量越大

5.在一项关于生活压力事件和患冠脉疾病是否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如果病例组比对照组更易回忆出既往的生活压力事件,这将造成关联强度OR值发生什么改变:()。

A.被高估 B.被低估 C.无影响 D.无法判断 E.无法计算OR值

6.为探讨孕妇感染风疹病毒后对胎儿的影响,选择200例确诊有风疹病毒感染史的孕妇,同时选择同期医院中确诊无风疹病毒感染史的孕妇,追踪两组孕妇的胎儿出生情况,此研究方法属于()。

A.病例对照研究 B.队列研究 C.现况研究 D.临床试验 E.生态学研究

7.流行病学三角包含的因素是()。

A.宿主、环境和病原体 B.机体、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 C.宿主、环境和病因

D.遗传、环境和社会 E.遗传、环境和人群

8.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之间的根本区别是()。

A.设立对照组 B.不设立对照组 C.盲法 D.人为施加干预措施 E.前瞻性随访

9.感染流感病毒是患流行性感冒的()。

A.可能病因 B.不充分不必要病因 C.充分且必要病因 D.充分但不必要病因

E.必要但不充分病因

10.队列研究中,研究对象的分组原则是按照()。

A.随机方法分组 B.是否患病分组 C.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分组

D.年龄性别分组 E.不同家族史分组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流行病学

2.疾病的地区聚集性

3.周期性

4.整群抽样

5.混杂偏倚

6.并联

7.相对危险度

8.病因的轮状模式

9.间接关联

10.人群易感性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描述性研究主要描述某一或某些生命相关事件在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即所谓的“三间分布”的分布特征及规律,它是流行病学研究的起点和基础。

2.分层抽样中,层间的变异越__________越好,层内的变异越__________越好。

3.对疾病患病率调查时,样本量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预期患病率越高,所需样本量越__________;允许误差越小,所需样本量越__________;统计检验的水准α越小,所需样本量越__________。

4.在评价一项筛检试验真实性的众多指标中,__________与假阴性率之间为互补关系;__________与假阳性率之间为互补关系。

5.一项关于吸烟与肺癌的队列研究中得到RR=2.0,其含义是__________。

6.流行病学的病因是指__________。

7.病因和疾病之间存在统计学联系的可能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估计接触苯工人的急性骨髓系白血病(AML)新病例发生危险最佳的度量指标是__________,估计西尼罗病毒感染患者死亡威胁的最佳指标是__________。

9.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周围所能波及的地区称为__________,一般把较小范围的称之为__________、较大范围的称之为__________。

10.临床试验中的双盲是指__________和__________均不知道每个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

四、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判断某病是地方性疾病的依据。

2.举例说明移民流行病学的概念、基本原理和应用。

3.简述什么是标化死亡比。

4.病源携带者作为传染源,一般分哪几种类型,各种类型的传染源意义是什么?

5.有一项石棉职业暴露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汇总如下:

(1)这是什么设计类型的病例对照研究?

(2)请作统计学显著性检验,计算统计量,确定p值。

(3)请计算OR值与ARP(AR%)并对结果进行解释。

2009年公共卫生硕士流行病学基础试卷A部分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B2.E3.B4.C5.A

6.B7.C8.D9.E10.C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地区聚集性:患病或死亡频率明显高于周围地区的情况称为地区聚集性。研究某种疾病发病的地区聚集性往往可为探索该病的病因提供重要的线索。研究疾病的地区聚集性有两方面的意义:第一,地区聚集性的发生率提示一个感染因子的作用;第二,提示局部环境污染的存在,特别是当聚集发生在局部地区某些被怀疑的污染源时,如垃圾场或工厂。

3.周期性:发病率呈规律性变动,有相当规律的时间间隔。

4.整群抽样:先将总体划分为K个群,每个群包括若干观察单位,从这K个群中随机抽取几个群,并对所抽取的各个群中的全部观察单位进行调查。每一个群内的个体变异越大越好,群间的变异越小越好。

5.混杂偏倚:同时与研究暴露因素有关也与疾病发生有关的外部因素,该因素不是病因的因果链中的中间变量。

6.并联:同时进行几次筛检试验,只要有一次结果阳性就作为阳性。这样可以提高筛检试验的灵敏度,降低漏诊率。

7.相对危险度:是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间的比例。表示暴露某危险因素引起疾病的危险强度。

8.病因的轮状模式:疾病病因的轮状模式强调环境及环境与机体间的密切关系。轮状模式由外环和内环两部分组成,外环指的是环境,包括物理环境、生物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内环指的是机体,包括人的自然特征、营养状况、免疫能力、内分泌水平和遗传等,其核心是遗传基因。不同的疾病,其外环中各环境因素所占的比例不同,具有其特有的优势环境因素。不同的疾病,其内外环的相对大小也不同。轮状模式引入了多因素的病因概念,并且强调分别衡量环境因素和机体因素的作用大小,因此,在流行病学分析研究中具有较大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9.间接关联:又称继发关联,通常指由混杂作用所致的关联,即由于混杂因素的存在,使因素与疾病间的关联从无关联变成了有关联,或歪曲了其真实的关联强度。

10.人群易感性: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称为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的高低取决于总人口中易感人口所占比例。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20分)

1.描述性研究主要描述某一或某些生命相关事件在时间、人群间和地区间,即所谓的“三间分布”的分布特征及规律,它是流行病学研究的起点和基础。

2.分层抽样中,层间的变异越大越好,层内的变异越小越好。

3.对疾病患病率调查时,样本量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预期患病率越高,所需样本量越小;允许误差越小,所需样本量越大;统计检验的水准α越小,所需样本量越大。

4.在评价一项筛检试验真实性的众多指标中,灵敏度与假阴性率之间为互补关系;特异度与假阳性率之间为互补关系。

5.一项关于吸烟和肺癌的队列研究中得到RR=2.0,其含义是:吸烟者患肺癌的发病率是不吸烟者患病率的两倍。

6.流行病学的病因是指使疾病的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

7.病因和疾病之间存在统计学联系的可能性有虚假关联、间接关联、因果关联。

8.估计接触苯工人的急性骨髓系白血病(AML)新病例发生速度最佳的度量指标是发病率、估计西尼罗病毒感染患者死亡风险的最佳指标是病死率。

9.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周围所能波及的地区称为疫源地,一般把范围较小的称之为疫点、较大范围的称之为疫区。

10.临床试验中的双盲是指研究对象(病人)和观察者(医生)均不知道每个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由研究设计者控制整个试验。

公共卫生硕士流行病学基础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为了尽量减少偏倚,在进行病因研究时,病例对照研究中最为理想的病例是( )。

A.死亡病例 B.重症病例 C.新发病例 D.现患病例 E.治愈病例

2.前瞻性队列研究相对于病例对照研究而言,较明显的优点是( )。

A.可用于广泛探讨某疾病的致病因素B.节省时间与费用 C.适用于罕见病的病因研究D.有利于减少失访偏倚

E.有利于判断因果联系

3.在某社区开展高血压普查,可以得到该社区人群高血压的( )。

A.发病率 B.患病率 C.罹患率D.病死率 E.死亡率

4.传染病的感染过程是指( )。

A.病原体更换宿主的过程 B.病原体自传染源排出的过程

C.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下所经历的途径 D.病原体侵入易感者的过程

E.病原体向四周传播的过程

5.流行病学实验中的“双盲”是指( )。

A.研究对象不知道自己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

B.实验的干预人员不知道研究对象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

C.研究对象和实验的干预人员均不了解实验分组情况

D.资料收集人员不知道实验的分组情况

E.数据分析人员不知道实验的分组情况

6.2009年《英国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报道,研究人员发现随着放射工作从业者接受辐射的增加,他们患癌症的风险也会增加。但放射工作从业者总体死亡率却低于一般人群,放射工作从业者的粗死亡率以及癌症死亡率均比一般人群总体死亡率低。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研究发现放射工作从业者多为年轻和中年人,且均经过体格检查才能上岗。这一现象通常被称之为( )。

A.霍桑效应 B.健康工人效应 C.伯克森偏倚 D.奈曼偏倚 E.检出征候偏倚

7.对某市20~35岁妇女进行的一项现况研究发现:在服用口服避孕药者中,宫颈癌年发病率为5/10万,而未服用者为2/10万。据此研究者认为服用口服避孕药是引起宫颈癌的危险因素。你认为此结论( )。

A.正确

B.不正确,因为没有区分新发病例与现患病例

C.不正确,因为没有进行年龄标化

D.不正确,因为本研究无法确定暴露与发病的时间先后关系

E.不正确,因为没有做显著性检验

8.孕妇感染风疹后,可能引起胎儿畸形,这种传播方式称为( )。

A.上行传播B.水平传播 C.医源性传播 D.垂直传播 E.Z型传播

9.为了解目前我国广泛应用的国产低剂量复方口服避孕药(COC)与脑卒中发病危险性的关系,于1997年7月至2000年6月在江苏太仓市和如东县25个乡镇,随访并比较44408名使用COC和75230名使用宫内节育器(IUD)妇女的脑卒中发病情况,得到以下数据。上述属于何种类型的流行病学研究?用什么指标描述各组人群的发病危险最为合适?( )。

A.属于病例对照研究,用累积发病率B.属于病例对照研究,用发病密度

C.属于队列研究,用累积发病率D.属于队列研究,用发病密度

E.属于现况研究,用累积发病率

10.当评价一项人群筛检试验的真实性时,正确的说法是( )。

A.假阳性率与假阴性率均高时真实性高 B.假阳性率与假阴性率均低时真实性高

C.只要灵敏度高其真实性必定高 D.只要特异度高其真实性必定高

E.当人群的患病水平高时,其真实性必定高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

2.历史性队列研究

3.诊断怀疑偏倚

4.生存率

5.疾病的长期趋势

6.横断面研究

7.终末消毒

8.计划免疫

9.检出征候偏倚

10.大流行(pandemic)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之间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

2.轮状模式由外环和内环两部分组成,外环指的是__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内环指的是__________,其核心是__________。

3.乳腺癌筛检,同时使用胸部扪诊和乳腺X线检查,任何一项阳性者判为筛检阳性,只有两项均为阴性者才判为筛检阴性。这种联合试验的方式称为__________。

4.流行病学中系统误差又称为偏倚,通常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类。

5.整群抽样时,群内的个体变异越__________越好,群间的变异越__________越好。

6.进行人群疾病的病因流行病学研究时,常用的观察方法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

7.病原体侵入机体至临床症状出现的这段时间被称为__________。

8.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采用盲法的主要目的是控制__________。

9.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环境中所经历的途径为__________。

10.在外环境中参与传播病原体的因素为__________。

四、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疫源地消毒的目的及其包括的内容。

2.简述发病率与患病率的区别。

3.简述RR值与AR值的概念,它们分别重点表明什么问题?

4.对有统计学关联的两事物做出因果推断以前需考虑哪些问题?

5.某地区进行吸烟与肺癌关系调查,采用1 : 1配对(年龄、民族、职业)的病例对照研究,配比条件包括年龄、民族、职业等,其中对吸烟定义为平均每天吸烟5支及以上。该研究的部分结果如下:

(1)请说明此研究是如何实施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主要优缺点有哪些。

(2)请作统计学显著性检验,计算统计量,确定p值。

(3)请计算OR值并对结果进行解释。

(4)请说明此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2010年公共卫生硕士流行病学基础试卷A部分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C 2.E 3.B 4.D 5.C

6.B 7.B 8.D 9.D 10.B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2.历史性队列研究:队列研究工作是现在开始的,但研究对象是过去某个时间进入队列的,即研究的起点是过去某个时间,研究对象的确定与分组是根据进入队列时的暴露情况进行的,研究的结局在研究开始时可能已经发生。暴露到结局的方向是前瞻性的。而研究工作的性质是回顾性的。历史性队列研究节省时间、人力和物力,出结果快,因而适宜于长诱导期和长潜伏期的疾病,也经常用于具有特殊暴露的职业人群的研究。

3.诊断怀疑偏倚:由于研究者事先了解研究对象对研究因素的暴露情况,如服用某种药物或具有某种已知的暴露因素,因而会怀疑其已患某病,在研究过程中主观上倾向于应该出现某种阳性结果,于是在作诊断或分析时,倾向于自已的判断。如对暴露者或实验组进行非常细微的检查,而对非暴露者或对照组则不然,从而使研究结果出现偏差。由此而造成的偏倚称为诊断怀疑偏倚。

4.生存率:生存率(survival rate)又称存活率,是指患某病的人(或接受某种治疗的病人),经过若干年随访,尚存活的病人数所占的比例。计算公式为:

5.疾病的长期趋势:是指在对疾病临床表现、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动态进行的连续数年乃至数十年的观察中发现的长期变动趋势。对疾病长期趋势的观察,可为揭示流行因素、考核防治效果、修正防治措施等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6.横断面研究:描述性研究最常用的方法,它是研究在特定时间与特定范围内人群中的有关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现况研究的特点是在特定时间内调查每个人的情况,因是在特定时间内进行调查,故称横断面研究。又因收集的资料不是过去的暴露史,也不是将来的信息,故又称现况研究。这样研究时疾病和有关因素是同时存在的,故一般不能进行时间上的因果关系分析与判断。现况研究又包括普查与抽样调查两种方法。

7.

终末消毒:指在传染源痊愈、死亡或离开后对疫源地所作的一次性彻底消毒,使疫源地达到无害化。一般来说,由

对外环境抵抗力较强的病原体所致的传染病,才需要进行终末消毒。

8.计划免疫:是指根据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人群预防接种,以提高群体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以致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9.检出征候偏倚:当某一因素与某种疾病无因果联系,但因该因素能促使类似该病的症状或体征出现,因而具有该症状或体征的患者急于求医,结果接受检查的机会增加,使其中患该病的检出率被人为提高,导致该因素与该病虚假因果联系的错误结论。

10.大流行(pandemic):某病的发病率远远超过流行的水平就变成了大流行。大流行的特点是疾病迅速蔓延,涉及广大地区的人群,在短期内跨过省界、国界甚至洲界,而形成世界性的流行。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20分)

1.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之间的根本区别是是否有人为干预措施。

2.轮状模式由外环和内环两部分组成,外环指的是环境 ,包括物理环境、 生物环境和 社会经济环境;内环指的是机体 ,其核心是遗传因素。

3.乳腺癌筛检,同时使用胸部扪诊和乳腺X线检查,任何一项阳性者判为筛检阳性,只有两项均为阴性者才判为筛检阴性。这种联合试验的方式称为并联 。

4.流行病学中系统误差又称为偏倚,通常分为选择 、 信息 和 混杂 三类。

5.整群抽样时,群内的个体变异越大 越好,群间的变异越小 越好

6.进行人群疾病的病因流行病学研究时,常用的观察方法包括病例对照研究和 对列研究。

7.病原体侵入机体至临床症状出现的这段时间被称为潜伏期。

8.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采用盲法的主要目的是控制信息偏倚。

9.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环境中所经历的途径为 传播途径 。

10.在外环境中参与传播病原体的因素为传播因素。

2009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公共卫生硕士社会医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流动人口中的农民工,生小病(如低烧、腹泻)时最常见的做法是( )。

A.去药店买药B.自己先忍着C.到私人诊所看病D.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看病E.到综合医院看病

2.以下不是社会病的问题为( )。

A.自杀B.高血压C.吸毒 D.青少年妊娠E.酒后驾车导致车祸

3.影响我国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最主要的因素是( )。

A.教育程度B.医疗费用 C.距离远近D.工作单位E.居住环境

4.设计调查问卷时,问题的排列应该( )。

A.把较难回答的问题放在前面B.把封闭式问题放在最后

C.尽量打乱逻辑顺序D.把检验信度的若干问题分隔开E.以开放式问题为主

5.引导了血液循环发现的医学模式是( )。

A.神灵主义医学模式B.生物医学模式 C.机械论医学模式D.自然哲学医学模式E.现代医学模式

6.世界卫生组织主要倡导的社会卫生策略是( )。

A.人人享有卫生保健B.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C.持续减贫D.减少碳排放E.千年发展目标

7.有关社区卫生服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B.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可以缓解“看病难”问题

C.大多数的卫生服务需求应该在社区得到满足 D.社区提供综合性卫生服务

E.老年人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对象

8.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价的内容不包括( )。

A.活动受限B.认知功能 C.情绪反应D.期望寿命E.社会交往

9.以下属于人群健康状况综合评价指标的是( )。

A.婴儿死亡率B.患病率 C.孕产妇死亡率D.健康期望寿命E.疾病顺位

10.以下不属于我国卫生工作方针的是( )。

A.预防为主B.以农村为重点 C.中西医并重D.发展高科技E.动员全社会参与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1.卫生服务需求

2.社区卫生诊断

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4.深入访谈法

5.亚健康状态

6.现代医学模式

三、填空题(每空0.5分,共14分)

1.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有 、 、 、 等。

2.提供康复服务的机构包括 和 。

3.卫生人力规划的方法有

4.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是 。

5.健康行为的主要特征有

6.文化因素通过等影响健康。

7.经济发展对健康的负面影响有

8.反映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有

四、问答题(每小题8分,共48分)

1.定性研究方法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2.“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总目标有哪些?

3.进行卫生服务综合评价,需要了解哪些内容?

4.试从社会病的视角,分析目前各地严惩酒后驾车的必要性。

5.改善流动人口健康的社会卫生措施有哪些?

6.某肿瘤医院引进了一种最新疗法,但与以往的疗法相比,新疗法并未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年限。您觉得还可以考虑用什么办法来评价两种方法的好坏?为什么?

2009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公共卫生硕士社会医学试卷A部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B 4.D 5.C 6.A 7.A 8.D 9.D 10.D

二、名词解释

1.卫生服务需求:从经济和价值观念出发,人们在一定时期、一定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有能力消费的卫生服务量。

2.社区卫生诊断:了解居民健康状况、针对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和实施社区卫生工作计划。

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与同年活产数之比。

4.深入访谈法:通过访谈提纲,与调查对象深入交流,了解对某些问题的认知、态度和行为。

5.亚健康状态:无明显症状和体征,但活动力降低、适应能力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

6.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提出健康受到遗传、环境、行为生活方式和医疗卫生服务四大因素影响。

三、填空题

1.健康人亚健康人群高危人群重点人群患者(任选4)

2.专业康复机构社区康复机构

3.健康需要法健康需求法服务目标法人口比值法

4.人性化(人格化) 连续性综合性

5.有利性规律性和谐性 一致性适宜性(任选4)

6.教育风俗习惯亚文化 宗教(任选3)

7.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生活方式改变现代社会病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负性事件增多流动人口增加(任选3)

8.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收入就业率人均居住面积成人识字率人口负担系数人均热量(任选5)

2010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公共卫生硕士社会医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属于非概率抽样的是( )。

A.多阶段抽样B.定额抽样C.整群抽样 D.分层抽样E.系统抽样

2.下列属于反映患者生命质量的综合性指标是( )。

A.社会角色受限B.活动受限C.体力适度 D.情绪反应E.认知功能

3.首次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科学家是( )。

A.培根B.希波克拉底C.恩格尔 D.魏尔啸E.笛卡尔

4.按照WHO规定,老龄化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的( )。

A.6% B.7% C.8% D.9% E.10%

5.下列不.属于衡量医疗服务需要量的指标是( )。

A.两周卧床率B.两周患病率 C.慢性病患病率D.住院率E.失能率

6.人口负担系数是指( )。

A.少年儿童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比例 B.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比例

C.老年人口与非劳动年龄人口比例 D.少年儿童人口与非劳动年龄人口比例E.老年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比例

7.意外伤害干预的“4E”理论中不.包括( )。

A.情感干预B.工程干预C.经济干预 D.强制干预E.教育干预

8.定性研究的特点是( )。

A.研究样本结果可以外推B.注重结果的研究C.常用概率统计方法 D.注重过程的研究E.常采用封闭式问卷收集资料

9.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首次出现在( )。

A.《渥太华宣言》B.《雅加达宣言》C.《哥本哈根宣言》 D.《慕尼黑宣言》E.《阿拉木图宣言》

10.不.属于评价社区卫生服务可及性的指标是( )。

A.服务质量B.服务半径C.服务价格 D.医患关系E.预约系统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1.医学模式

2.雪球抽样

3.性别比例

4.平均期望寿命

5.专题组讨论

6.社区

三、填空(每空0.5分,共14分)

1.从文化的特殊形态看,可把文化分为 、 和 三种类型。

2.WHO根据残疾程度,把残疾分为 、 和 三种类型。

3.基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DL)包括 、 、 、 和 等五项指标,是康复评价最常用的指标。

4.在我国,卫生费用来源于

5.常用的卫生保健资源指标包括

6.卫生服务利用可以分为等。

7.21世纪卫生工作围绕生命的三个主题开展,这三个主题是指 。

8.进行问卷的答案设计,通常有五种方式,包括 。

四、问答题(每小题8分,共48分)

1.简要说明我国当前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模式有哪几种。

2.以自杀为例说明社会病防治原则。

3.请阐述现代医学模式对卫生服务的影响。

4.试举例说明风俗习惯对健康的影响。

5.请简述卫生服务研究的内容。

6.请从社区卫生服务角度,试述如何开展残疾人卫生保健工作。

2010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公共卫生硕士社会医学试卷A部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C 4.E 5.D 6.B 7.A 8.D 9.E 10.A

二、名词解释

1.医学模式:是在医学科学发展过程中和医疗服务实践中人们在某一时期形成的健康观,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生命的过程中得出的对医学总体的认识。

2.雪球抽样:是非概率抽样的一种。首先选定少数所需要的特征人,然后依靠这些知情者提供信息,寻找合格的调查对象,在进行调查的同时,获取寻找更多调查对象的信息。如此类推下去,就象滚雪球,样本越来越大。

3.性别比例:是指当女性人口为1或100时男性的人口数,是用来评价人口性别结构是否平衡的指标。

4.平均期望寿命:又称预期寿命,是寿命表中的重要指标之一,依据年龄别死亡率计算而得。该指标既能综合反映各个年龄组死亡水平,又能预期寿命长短。

5.专题组讨论:是一种应用于社会调查研究的定性研究方法。其基本形式是:讨论参加者形成若干个专题小组,每组以8~10人为宜,在讨论主持人的引导下,就所研究或调查的问题广泛、深入、自由地交换意见和观点,研究者依此进行归纳、分析、总结。

6.社区:是一个以地理和行政管理为依据明确划分的局部区域,由一群有强烈归属感、认同感、凝聚力和文化氛围的居民组成。

三、填空题

1.亚文化反文化 跨文化

2.缺损残疾 残障

3.穿衣进食 洗澡 上厕所 室内走动

4.国家集体 个人

5.人力资源指标物质资源指标财政投入指标

6.门诊服务利用住院服务利用预防保健服务利用

7.生命准备期生命保护期生命质量期

8.填空式 二项选择式 多项选择式 图表式 排序式

2009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公共卫生硕士流行病学基础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关于续发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续发率是指某病的易感接触者中,在该病的最短潜伏期至最长潜伏期内发生二代病例数的频率

B.续发率的性质类似于患病率 C.通过续发率可以分析传染力的大小 D.通过续发率可以推算传染期 E.通过续发率可以评价防疫措施的效果

2.在一定时期、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称为()。

A.感染率 B.续发率 C.检出率 D.患病率 E.发病率

3.欲调查全国高一学生的身高,首先根据经济水平将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分成发达、中等、落后三类,在每类中随机抽取2个省;在抽中的省内随机抽取3个市,对抽中的市内所有高一学生进行身高测量。以上调查中所用的抽样方法是()。

A.分层抽样+系统抽样 B.分层抽样+整群抽样 C.整群抽样+单纯随机抽样 D.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 E.系统抽样+整群抽样

4.关于样本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预期患病率越高,所需样本量越大 B.允许误差越小,所需样本量越小

C.把握度越大,所需样本量越大 D.统计检验的水准α越小,所需样本量越小

E.精确度越低,所需样本量越大

5.在一项关于生活压力事件和患冠脉疾病是否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如果病例组比对照组更易回忆出既往的生活压力事件,这将造成关联强度OR值发生什么改变:()。

A.被高估 B.被低估 C.无影响 D.无法判断 E.无法计算OR值

6.为探讨孕妇感染风疹病毒后对胎儿的影响,选择200例确诊有风疹病毒感染史的孕妇,同时选择同期医院中确诊无风疹病毒感染史的孕妇,追踪两组孕妇的胎儿出生情况,此研究方法属于()。

A.病例对照研究 B.队列研究 C.现况研究 D.临床试验 E.生态学研究

7.流行病学三角包含的因素是()。

A.宿主、环境和病原体 B.机体、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 C.宿主、环境和病因

D.遗传、环境和社会 E.遗传、环境和人群

8.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之间的根本区别是()。

A.设立对照组 B.不设立对照组 C.盲法 D.人为施加干预措施 E.前瞻性随访

9.感染流感病毒是患流行性感冒的()。

A.可能病因 B.不充分不必要病因 C.充分且必要病因 D.充分但不必要病因

E.必要但不充分病因

10.队列研究中,研究对象的分组原则是按照()。

A.随机方法分组 B.是否患病分组 C.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分组

D.年龄性别分组 E.不同家族史分组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流行病学

2.疾病的地区聚集性

3.周期性

4.整群抽样

5.混杂偏倚

6.并联

7.相对危险度

8.病因的轮状模式

9.间接关联

10.人群易感性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描述性研究主要描述某一或某些生命相关事件在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即所谓的“三间分布”的分布特征及规律,它是流行病学研究的起点和基础。

2.分层抽样中,层间的变异越__________越好,层内的变异越__________越好。

3.对疾病患病率调查时,样本量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预期患病率越高,所需样本量越__________;允许误差越小,所需样本量越__________;统计检验的水准α越小,所需样本量越__________。

4.在评价一项筛检试验真实性的众多指标中,__________与假阴性率之间为互补关系;__________与假阳性率之间为互补关系。

5.一项关于吸烟与肺癌的队列研究中得到RR=2.0,其含义是__________。

6.流行病学的病因是指__________。

7.病因和疾病之间存在统计学联系的可能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估计接触苯工人的急性骨髓系白血病(AML)新病例发生危险最佳的度量指标是__________,估计西尼罗病毒感染患者死亡威胁的最佳指标是__________。

9.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周围所能波及的地区称为__________,一般把较小范围的称之为__________、较大范围的称之为__________。

10.临床试验中的双盲是指__________和__________均不知道每个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

四、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判断某病是地方性疾病的依据。

2.举例说明移民流行病学的概念、基本原理和应用。

3.简述什么是标化死亡比。

4.病源携带者作为传染源,一般分哪几种类型,各种类型的传染源意义是什么?

5.有一项石棉职业暴露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汇总如下:

(1)这是什么设计类型的病例对照研究?

(2)请作统计学显著性检验,计算统计量,确定p值。

(3)请计算OR值与ARP(AR%)并对结果进行解释。

2009年公共卫生硕士流行病学基础试卷A部分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B2.E3.B4.C5.A

6.B7.C8.D9.E10.C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地区聚集性:患病或死亡频率明显高于周围地区的情况称为地区聚集性。研究某种疾病发病的地区聚集性往往可为探索该病的病因提供重要的线索。研究疾病的地区聚集性有两方面的意义:第一,地区聚集性的发生率提示一个感染因子的作用;第二,提示局部环境污染的存在,特别是当聚集发生在局部地区某些被怀疑的污染源时,如垃圾场或工厂。

3.周期性:发病率呈规律性变动,有相当规律的时间间隔。

4.整群抽样:先将总体划分为K个群,每个群包括若干观察单位,从这K个群中随机抽取几个群,并对所抽取的各个群中的全部观察单位进行调查。每一个群内的个体变异越大越好,群间的变异越小越好。

5.混杂偏倚:同时与研究暴露因素有关也与疾病发生有关的外部因素,该因素不是病因的因果链中的中间变量。

6.并联:同时进行几次筛检试验,只要有一次结果阳性就作为阳性。这样可以提高筛检试验的灵敏度,降低漏诊率。

7.相对危险度:是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间的比例。表示暴露某危险因素引起疾病的危险强度。

8.病因的轮状模式:疾病病因的轮状模式强调环境及环境与机体间的密切关系。轮状模式由外环和内环两部分组成,外环指的是环境,包括物理环境、生物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内环指的是机体,包括人的自然特征、营养状况、免疫能力、内分泌水平和遗传等,其核心是遗传基因。不同的疾病,其外环中各环境因素所占的比例不同,具有其特有的优势环境因素。不同的疾病,其内外环的相对大小也不同。轮状模式引入了多因素的病因概念,并且强调分别衡量环境因素和机体因素的作用大小,因此,在流行病学分析研究中具有较大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9.间接关联:又称继发关联,通常指由混杂作用所致的关联,即由于混杂因素的存在,使因素与疾病间的关联从无关联变成了有关联,或歪曲了其真实的关联强度。

10.人群易感性: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称为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的高低取决于总人口中易感人口所占比例。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20分)

1.描述性研究主要描述某一或某些生命相关事件在时间、人群间和地区间,即所谓的“三间分布”的分布特征及规律,它是流行病学研究的起点和基础。

2.分层抽样中,层间的变异越大越好,层内的变异越小越好。

3.对疾病患病率调查时,样本量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预期患病率越高,所需样本量越小;允许误差越小,所需样本量越大;统计检验的水准α越小,所需样本量越大。

4.在评价一项筛检试验真实性的众多指标中,灵敏度与假阴性率之间为互补关系;特异度与假阳性率之间为互补关系。

5.一项关于吸烟和肺癌的队列研究中得到RR=2.0,其含义是:吸烟者患肺癌的发病率是不吸烟者患病率的两倍。

6.流行病学的病因是指使疾病的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

7.病因和疾病之间存在统计学联系的可能性有虚假关联、间接关联、因果关联。

8.估计接触苯工人的急性骨髓系白血病(AML)新病例发生速度最佳的度量指标是发病率、估计西尼罗病毒感染患者死亡风险的最佳指标是病死率。

9.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周围所能波及的地区称为疫源地,一般把范围较小的称之为疫点、较大范围的称之为疫区。

10.临床试验中的双盲是指研究对象(病人)和观察者(医生)均不知道每个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由研究设计者控制整个试验。


相关文章

  • 2015医学考研口腔综合复习大纲
  • 2015医学考研口腔综合复习大纲 口腔医学的复习和一般的西综中医综学都不大一样,口腔医学是专门考某个学校的专业而开设的一门学科.这门学科的医学考研口腔综合复习大纲是口腔临床医学的专业基础综合.这是基本的考试性质.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答 ...查看


  • 最强总结:广西卫生高级职称评审条件
  • 最强总结:广西卫生高级职称评审 条件 广西区高级卫生职称评审通知如下: 第三条 学历.资历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获博士学位并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2年以上;获硕士学位并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 格4年以上;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并取得 ...查看


  • 医学文献检索
  • <医学统计学> 1. 课程管理 <医学统计学(一)>是苏州大学5年制护理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学时数为36学时,包括27节专业基础课和9级实验课.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医学科研设计(实验设计和调查设计).数值变量资料和 ...查看


  • 中医执业医师
  • 中医执业医师是指具有<医师执业证>及其"级别"为"执业医师"且实际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工作的人员,不包括实际从事管理工作的中医执业医师.执业医师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医疗执业水平,发扬人道 ...查看


  • 神经精神病学教研室"十三五"规划
  • 神经精神病学教研室"十三五"规划 为适应未来医学教育的转型,在医疗卫生服务和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关于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精神,实现医学教育思想.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 ...查看


  • [佳大正能量]2015年优秀教研室
  • 2015年优秀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室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室始建于2006年,发展至今,形成了一支有活力.充满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佳木斯大学等各项工作中都走在前列,2006年初 ...查看


  • 山东省卫生专业晋升高级职称进修学习的规定
  • 山东省卫生专业晋升高级职称进修学习的规定 大学毕业后,我就被分配到了省二院,不知不觉已经10多年过去了,很多当年的同时现在都评上了职称,有的已经是都升为了副主任医师,而现在新来的学生也都能力很突出,很容易的都能拿到医生资格证,我也感到了很大 ...查看


  • 考研人大专业介绍之流行病与卫生统计
  • 考研人大专业介绍之流行病与卫生统计 中国人民大学是新中国的第一所综合性的国立大学,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学校.中国人民大学在文.法.哲等比较偏文的多领域国内领先,下面看一下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之流行病与卫生统计. 统计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专 ...查看


  • 抓紧了:山东省2013-2014年医学高级职称申报条件
  • 抓紧了:山东省2013-2014年医学高级职称申报条 件 大学毕业后,我就被分配到了省二院,不知不觉已经10多年过去了,很多当年的同时现在都评上了职称,有的已经是都升为了副主任医师,而现在新来的学生也都能力很突出,很容易的都能拿到医生资格证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