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材料

记叙类文本阅读专项练习

阅读下文,回答小题。

大师

①他是个普通的石匠,那天,接到一桩大买卖。邻村的财主要用汉白玉为去世的母亲雕座真人像,放在园子里,天天看着。

②第一次听到消息时,他不敢相信这样的好运会落在自己身上。一个石匠能雕刻玉石,应该说身价上了一个台阶。他知道这是一次机会,如果真的完成了这座人像,那么他就可以在石像上刻上自己的名字。那时,他就是石匠行当里数一数二的人物了,再也不会雕那些石碑石人石马,摆在自家门前,等人来收购,然后送到墓地,过着清贫的日子。因为那时,他应该是位大师了。

③他认真地做着准备工作。先将所有的工具磨了一遍,然后将自己关了三天三夜,只看财主母亲的一幅画像,那画像似乎是女人年轻时候的,看上去很漂亮。石匠将那女人的相貌记在了心里。

④当他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来到财主家,第一眼看见那块汉白玉的时候,就已经按人体的比例位置,将那块漂亮的汉白玉给划分了,包括他的名字刻在哪里。他给自己的名字找了三个地方,一是在人像裙子的下摆处,二是在人像的袖口处,还有就是在人像的背后。 ⑤石匠构思好了便开始干活。一个月过去,人像完成了。财主来看的时候叫了起来:“你这刻的不是我母亲!”石匠找出财主母亲的画像,对比着看了起来。看着看着也觉出不像,但他没说,只是拿着画像给财主看。可财主却不看画像,冲着石匠说:“你现在雕的只是像我母亲,而不是我母亲。如果你只能做成跟这幅画一样,那我要你来雕什么?我有这幅画就行了。”说着,财主指着人像的袖口处说:“这是什么?你的名字?这画上有吗?我跟你说,你要雕得不好,这汉白玉的钱你出!”说完扬长而去。

⑥石匠傻了眼,他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没赚到钱还要赔钱,要是传出去,在这个行当里就没法混了。石匠坐在人像前,目光呆呆地看着他亲手雕出来的人像,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时间一点点过去了,月光洒落在人像上,映衬出汉白玉的洁白。石匠透过月光看见汉白玉发散出一片金光,在那金光里他看见了离世多年的母亲,正满含愁苦却不失慈祥地看着他。石匠,多年没看见母亲了,他想起母亲带给他的温暖,以及在他年少时母亲给他的关爱。这个时候,他突然想扑进母亲的怀里,再一次感受母亲给他的爱。他扑了上去,摸到的却是冰冷的石头,石匠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

⑦石匠又在雕刻那座人像了,一个月过去了,没有完工。两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完工。财主派人来看了几次,回去报告说还没有完工。整整十个月,石匠每天对着汉白玉慢慢地雕刻着,汉白玉是越来越鲜活,而石匠却是日渐消瘦。

⑧十个月后,财主再次看见人像的时候,一下子跪倒在人像前,失声痛哭起来。跟来的家丁们也一下子肃然起敬,眼前的人像就是他们当年的老夫人。

⑨一个管家模样的人绕着人像转了几圈后,轻轻地走到石匠面前说:“你还没刻上你的名字。”

⑩石匠看了看天空,淡淡地说:“这么洁白的人像上为什么 要刻我的名字?”说完,他停了一会儿,似乎在思考什么,然后对那个人说:“我好像忘了我的名字,你能告诉我吗?” 11那人一下子弯下了腰,轻声地说:“你的名字叫大师。” ○

1

3分)

↓ ↓

→→→

2.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④段画线句子的作用。(2分)

3.下面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第②段中“他知道这是一次机会”,石匠认为这是一次提高自己雕刻技艺的机会。

B.第⑤段中“你现在雕的只是像我母亲,而不是我母亲”一句,说明石匠雕出的人像只是形似,而缺少神韵。

C.第⑧段写财主“一下子跪倒在人像前,失声痛苦起来”,“一下子”表现出财主看到人像立刻被打动了,从侧面表现了石匠的技艺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D.文章最后一段,借别人之口说出“你的名字就叫大师”,既起到点题的作用,同时又收束全文。

4.如何才能成为大师?联系全文,谈谈你的感悟。(3分)

阅读下文,回答小题。

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

① 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

② 妈,您在安江,我在长沙,隔得很远很远。我在梦里总是想着您,想着安江这个地方。 ③人事难料啊,您这样一位习惯了繁华都市的大家闺秀,最后竟会永远留在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④还记得吗?1957年前,我要从重庆的大学分配到这儿,是您陪着我,脸贴着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图上这么一个小点点。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我说:“我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没想到的是,为了我,为了帮我带小孩,把您也拖到了安江。最后,受累吃苦的,是妈妈您哪!您哪里走得惯乡间的田埂!我总记得,每次都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您才敢走过屋前屋后的田间小道。 ⑤对于一辈子都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您来说,70岁了,一切还要重新来适应。我从来没有问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会有时间的。等我闲一点一定好好地陪陪您„„哪想到,直到您走的时候,我还在长沙忙着开会。

⑥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全国的同行都来了,搞杂交水稻不容易啊,我又是召集人,怎么着也得陪大家过这个节啊,只是儿子永远亏欠妈妈您了„„其实我知道,那个时候已经是您的最后时刻。我总盼望着妈妈您能多撑两天。谁知道,即便是天不亮就往安江赶,可是我还是没能见上妈妈您最后一面。

⑦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我真的好后悔,妈妈当时您一定等了我很久,盼了我很长,您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儿子说,有很多事要交代。可我怎么就那么糊涂呢!这么多年哪,为什么我就不能少下一次田,少做一次试验,少出一天差,坐下来静静地好好陪陪您。哪怕,哪怕就一次。

⑧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每当我接过一座又一座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

⑨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无法想象,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着和鼓励,我怎么能够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无法想象,没有您在我的摇篮前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

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⑩稻子熟了,妈妈,您能闻到吗?安江可好?那里的田埂是不是还留着熟悉的欢笑?隔着21年的时光啊,我依稀看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走过稻浪的背影;我还要告诉您,一辈子没有耕种过的母亲,稻芒划过手掌,稻草在场上堆积成垛,谷子在阳光中哔啵作响,水田在西晒下泛出橙黄的颜色„„这都是儿子要跟您说的话,说不完的话啊。

5.请说出选文采用第二人称“您”来表达的好处。(3分)

6.文中作者说“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请根据第⑨节的内容,概括出母亲对作者成长的几点影响。(6分)

7.根据文章内容,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不同含义。(4分)

(1)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2)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8.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蕴含了作者对母亲哪些丰富的感情。(6分)

参考答案

大师

3. 故事情节:雕像被拒(雕像失败) 心理状态:兴奋(惊喜)淡定(淡然、淡泊) (评分:3分,每空1分,意近即可)

4.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了石匠看重名利的心理;同时与后文石匠“忘记”自己的名字形成对比。 (评分:2分,每个要点1分,意近即可)

5.A(评分:2分)

6.能围绕“具体高超的技艺”“淡泊名利”“真情(忘我)投入“在不念旧恶要点做答即可。(评分:3分,每个要点1分)

【解析】

3.此题考查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把握和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揣摩,要求学生细读文章,注意关键情节。

4.此题考查学生对细节描写作用的掌握,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结合语境分析可得出对石匠性格的成功塑造有很大作用。

5.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 A项中的机会应是:提高自己“身份”的机会,而不是提高自己雕刻技艺的机会。

6.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赏析能力,根据从石匠身上成功的经验得出即可。

稻子熟了,妈妈我想你了

5.用第二人称表达,有利于直接抒发强烈深沉的感情(1分),显得亲切自然(1分),用“您”....

较之于“你”又能表达对母亲的尊重(1分)。 ..

6. (6分)①小时候的英语启蒙,让我具有超越时代的视野;②对我求学读书的执着和鼓励,让我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搏击风浪的胆识;③摇篮前讲尼采,教育我有昂扬的生命力、意志力,有坚定的信心。(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7. (4分)(1)(2分)“种子”含义为“杂交水稻的种子”(若答“水稻种子”得1分) (2)(2分)“种子”含义为小时候母亲对“我”(作者)的启蒙和教育。

8.(6分)①母亲去世21年,作者对母亲充满思念之情。(2分,感情1分,简析1分,下..

同)②母亲对作者的影响、支持与帮助,让作者对母亲充满感激、敬重之情。(2分)③因为....

工作繁忙,不能在母亲身边多陪她,特别是在母亲去世时不在身边,作者充满愧疚(后悔)..之情。(2分)

【解析】

5.作者为了表现对母亲的尊重,在文章中通篇都用的是第二人称,因为运用第二人称,有利于直接抒发强烈深沉的感情,显得亲切自然,而“您”较之“你”,在情感的表达上又更加一层。

6.文章第9段用了三个“没想到”来表现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主要表现在一下三个方面:①小时候的英语启蒙,让我具有超越时代的视野;②对我求学读书的执着和鼓励,让我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搏击风浪的胆识;③摇篮前讲尼采,教育我有昂扬的生命力、意志力,有坚定的信心。

7.“这粒种子”在别人的眼中和袁隆平的眼中的内涵是不一样的。别人眼中的“这粒种子”是“袁隆平研制的“杂交水稻的种子”,在袁隆平的眼中的“这粒种子”却是“母亲对作者的启蒙和教育”。所以,理解词语的内涵,在结合具体的语境之外,还要注意结合文章的内容。

8.(1)母亲本是大家闺秀,却随作者来到了乡下,自己却工作繁忙,没有时间陪伴母亲,以致母亲去世之际,自己都没有时间陪伴母亲,这表现了作者充满愧疚(后悔)之情。(2)文章第9段详细的描写了母亲对作者的启蒙教育,这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感谢之情。(3)这篇文章是作者在八十岁生日晚会上的致辞,母亲这时已经去世21年了,这包含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阅读记叙类文本的能力。

点评:做这类题目,一定要理解所写的内容,理解时要注意看本段写了什么,下文又写了什么,本段与下文有什么联系,在反映主题上有什么作用等。揣摩人物心理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句子,有的还要结合上下文以及全文内容,看人物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有什么样的表情、反应等。根据这些揣摩出人物的情感有哪些方面,最后用通顺的语句把这些情感表达出来。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题目的含义一般从表面义和深层的意思相两方面去回答。回答时,一定要结合与题目相关的文章内容,并联系全文主旨做具体分析,这样回答才会准确、全面感悟要根据语段内容、主题、人物的言行、人物在文中的地位作用来整体感知的。整体感知的时候,理解语段内容,抓住感悟的触发点是很重要的。

记叙类文本阅读专项练习

阅读下文,回答小题。

大师

①他是个普通的石匠,那天,接到一桩大买卖。邻村的财主要用汉白玉为去世的母亲雕座真人像,放在园子里,天天看着。

②第一次听到消息时,他不敢相信这样的好运会落在自己身上。一个石匠能雕刻玉石,应该说身价上了一个台阶。他知道这是一次机会,如果真的完成了这座人像,那么他就可以在石像上刻上自己的名字。那时,他就是石匠行当里数一数二的人物了,再也不会雕那些石碑石人石马,摆在自家门前,等人来收购,然后送到墓地,过着清贫的日子。因为那时,他应该是位大师了。

③他认真地做着准备工作。先将所有的工具磨了一遍,然后将自己关了三天三夜,只看财主母亲的一幅画像,那画像似乎是女人年轻时候的,看上去很漂亮。石匠将那女人的相貌记在了心里。

④当他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来到财主家,第一眼看见那块汉白玉的时候,就已经按人体的比例位置,将那块漂亮的汉白玉给划分了,包括他的名字刻在哪里。他给自己的名字找了三个地方,一是在人像裙子的下摆处,二是在人像的袖口处,还有就是在人像的背后。 ⑤石匠构思好了便开始干活。一个月过去,人像完成了。财主来看的时候叫了起来:“你这刻的不是我母亲!”石匠找出财主母亲的画像,对比着看了起来。看着看着也觉出不像,但他没说,只是拿着画像给财主看。可财主却不看画像,冲着石匠说:“你现在雕的只是像我母亲,而不是我母亲。如果你只能做成跟这幅画一样,那我要你来雕什么?我有这幅画就行了。”说着,财主指着人像的袖口处说:“这是什么?你的名字?这画上有吗?我跟你说,你要雕得不好,这汉白玉的钱你出!”说完扬长而去。

⑥石匠傻了眼,他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没赚到钱还要赔钱,要是传出去,在这个行当里就没法混了。石匠坐在人像前,目光呆呆地看着他亲手雕出来的人像,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时间一点点过去了,月光洒落在人像上,映衬出汉白玉的洁白。石匠透过月光看见汉白玉发散出一片金光,在那金光里他看见了离世多年的母亲,正满含愁苦却不失慈祥地看着他。石匠,多年没看见母亲了,他想起母亲带给他的温暖,以及在他年少时母亲给他的关爱。这个时候,他突然想扑进母亲的怀里,再一次感受母亲给他的爱。他扑了上去,摸到的却是冰冷的石头,石匠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

⑦石匠又在雕刻那座人像了,一个月过去了,没有完工。两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完工。财主派人来看了几次,回去报告说还没有完工。整整十个月,石匠每天对着汉白玉慢慢地雕刻着,汉白玉是越来越鲜活,而石匠却是日渐消瘦。

⑧十个月后,财主再次看见人像的时候,一下子跪倒在人像前,失声痛哭起来。跟来的家丁们也一下子肃然起敬,眼前的人像就是他们当年的老夫人。

⑨一个管家模样的人绕着人像转了几圈后,轻轻地走到石匠面前说:“你还没刻上你的名字。”

⑩石匠看了看天空,淡淡地说:“这么洁白的人像上为什么 要刻我的名字?”说完,他停了一会儿,似乎在思考什么,然后对那个人说:“我好像忘了我的名字,你能告诉我吗?” 11那人一下子弯下了腰,轻声地说:“你的名字叫大师。” ○

1

3分)

↓ ↓

→→→

2.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④段画线句子的作用。(2分)

3.下面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第②段中“他知道这是一次机会”,石匠认为这是一次提高自己雕刻技艺的机会。

B.第⑤段中“你现在雕的只是像我母亲,而不是我母亲”一句,说明石匠雕出的人像只是形似,而缺少神韵。

C.第⑧段写财主“一下子跪倒在人像前,失声痛苦起来”,“一下子”表现出财主看到人像立刻被打动了,从侧面表现了石匠的技艺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D.文章最后一段,借别人之口说出“你的名字就叫大师”,既起到点题的作用,同时又收束全文。

4.如何才能成为大师?联系全文,谈谈你的感悟。(3分)

阅读下文,回答小题。

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

① 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

② 妈,您在安江,我在长沙,隔得很远很远。我在梦里总是想着您,想着安江这个地方。 ③人事难料啊,您这样一位习惯了繁华都市的大家闺秀,最后竟会永远留在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④还记得吗?1957年前,我要从重庆的大学分配到这儿,是您陪着我,脸贴着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图上这么一个小点点。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我说:“我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没想到的是,为了我,为了帮我带小孩,把您也拖到了安江。最后,受累吃苦的,是妈妈您哪!您哪里走得惯乡间的田埂!我总记得,每次都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您才敢走过屋前屋后的田间小道。 ⑤对于一辈子都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您来说,70岁了,一切还要重新来适应。我从来没有问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会有时间的。等我闲一点一定好好地陪陪您„„哪想到,直到您走的时候,我还在长沙忙着开会。

⑥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全国的同行都来了,搞杂交水稻不容易啊,我又是召集人,怎么着也得陪大家过这个节啊,只是儿子永远亏欠妈妈您了„„其实我知道,那个时候已经是您的最后时刻。我总盼望着妈妈您能多撑两天。谁知道,即便是天不亮就往安江赶,可是我还是没能见上妈妈您最后一面。

⑦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我真的好后悔,妈妈当时您一定等了我很久,盼了我很长,您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儿子说,有很多事要交代。可我怎么就那么糊涂呢!这么多年哪,为什么我就不能少下一次田,少做一次试验,少出一天差,坐下来静静地好好陪陪您。哪怕,哪怕就一次。

⑧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每当我接过一座又一座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

⑨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无法想象,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着和鼓励,我怎么能够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无法想象,没有您在我的摇篮前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

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⑩稻子熟了,妈妈,您能闻到吗?安江可好?那里的田埂是不是还留着熟悉的欢笑?隔着21年的时光啊,我依稀看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走过稻浪的背影;我还要告诉您,一辈子没有耕种过的母亲,稻芒划过手掌,稻草在场上堆积成垛,谷子在阳光中哔啵作响,水田在西晒下泛出橙黄的颜色„„这都是儿子要跟您说的话,说不完的话啊。

5.请说出选文采用第二人称“您”来表达的好处。(3分)

6.文中作者说“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请根据第⑨节的内容,概括出母亲对作者成长的几点影响。(6分)

7.根据文章内容,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不同含义。(4分)

(1)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2)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8.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蕴含了作者对母亲哪些丰富的感情。(6分)

参考答案

大师

3. 故事情节:雕像被拒(雕像失败) 心理状态:兴奋(惊喜)淡定(淡然、淡泊) (评分:3分,每空1分,意近即可)

4.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了石匠看重名利的心理;同时与后文石匠“忘记”自己的名字形成对比。 (评分:2分,每个要点1分,意近即可)

5.A(评分:2分)

6.能围绕“具体高超的技艺”“淡泊名利”“真情(忘我)投入“在不念旧恶要点做答即可。(评分:3分,每个要点1分)

【解析】

3.此题考查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把握和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揣摩,要求学生细读文章,注意关键情节。

4.此题考查学生对细节描写作用的掌握,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结合语境分析可得出对石匠性格的成功塑造有很大作用。

5.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 A项中的机会应是:提高自己“身份”的机会,而不是提高自己雕刻技艺的机会。

6.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赏析能力,根据从石匠身上成功的经验得出即可。

稻子熟了,妈妈我想你了

5.用第二人称表达,有利于直接抒发强烈深沉的感情(1分),显得亲切自然(1分),用“您”....

较之于“你”又能表达对母亲的尊重(1分)。 ..

6. (6分)①小时候的英语启蒙,让我具有超越时代的视野;②对我求学读书的执着和鼓励,让我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搏击风浪的胆识;③摇篮前讲尼采,教育我有昂扬的生命力、意志力,有坚定的信心。(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7. (4分)(1)(2分)“种子”含义为“杂交水稻的种子”(若答“水稻种子”得1分) (2)(2分)“种子”含义为小时候母亲对“我”(作者)的启蒙和教育。

8.(6分)①母亲去世21年,作者对母亲充满思念之情。(2分,感情1分,简析1分,下..

同)②母亲对作者的影响、支持与帮助,让作者对母亲充满感激、敬重之情。(2分)③因为....

工作繁忙,不能在母亲身边多陪她,特别是在母亲去世时不在身边,作者充满愧疚(后悔)..之情。(2分)

【解析】

5.作者为了表现对母亲的尊重,在文章中通篇都用的是第二人称,因为运用第二人称,有利于直接抒发强烈深沉的感情,显得亲切自然,而“您”较之“你”,在情感的表达上又更加一层。

6.文章第9段用了三个“没想到”来表现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主要表现在一下三个方面:①小时候的英语启蒙,让我具有超越时代的视野;②对我求学读书的执着和鼓励,让我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搏击风浪的胆识;③摇篮前讲尼采,教育我有昂扬的生命力、意志力,有坚定的信心。

7.“这粒种子”在别人的眼中和袁隆平的眼中的内涵是不一样的。别人眼中的“这粒种子”是“袁隆平研制的“杂交水稻的种子”,在袁隆平的眼中的“这粒种子”却是“母亲对作者的启蒙和教育”。所以,理解词语的内涵,在结合具体的语境之外,还要注意结合文章的内容。

8.(1)母亲本是大家闺秀,却随作者来到了乡下,自己却工作繁忙,没有时间陪伴母亲,以致母亲去世之际,自己都没有时间陪伴母亲,这表现了作者充满愧疚(后悔)之情。(2)文章第9段详细的描写了母亲对作者的启蒙教育,这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感谢之情。(3)这篇文章是作者在八十岁生日晚会上的致辞,母亲这时已经去世21年了,这包含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阅读记叙类文本的能力。

点评:做这类题目,一定要理解所写的内容,理解时要注意看本段写了什么,下文又写了什么,本段与下文有什么联系,在反映主题上有什么作用等。揣摩人物心理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句子,有的还要结合上下文以及全文内容,看人物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有什么样的表情、反应等。根据这些揣摩出人物的情感有哪些方面,最后用通顺的语句把这些情感表达出来。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题目的含义一般从表面义和深层的意思相两方面去回答。回答时,一定要结合与题目相关的文章内容,并联系全文主旨做具体分析,这样回答才会准确、全面感悟要根据语段内容、主题、人物的言行、人物在文中的地位作用来整体感知的。整体感知的时候,理解语段内容,抓住感悟的触发点是很重要的。


相关文章

  • 时间转换在记叙文阅读情境模型建构中的作用_夏天生
  • JOURNALOF EAST CHINA NORMAL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No.4,2015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5.04.011 时间转换在记叙文 ...查看


  • 上海中考记叙文阅读的命题材料特点分析1
  • 上海中考记叙文阅读的命题材料特点分析1 上海语文中考追求稳定原则,即:题型稳定.难易程度稳定.试卷结构稳定等.通过对近几年中考记叙文阅读材料的分析,笔者发现其选用的命题材料自身也较稳定地呈现出一些特点.在提倡绿色指标.减负增效的大背景下,把 ...查看


  • 语文阅读技巧
  • 现代文阅读的基本内容及解答基本方法: 一.如何理解关键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最基本的方法是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上下文)辨析词语的意义.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辨别某个多义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具体义:一是辨别语境赋予某词的临时的,特定的具体义.后者 ...查看


  •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方法指导 1
  •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方法指导 一般来说,每篇记叙文都应具备这六要素,把这些要素交待清楚,内容才显得完整,眉目才清楚. 2.理清记叙的顺序.记叙的顺序有三种:顺叙.倒叙和插叙.倒叙往往出于作者表达的需要:或是为了突出中心:或是为了使内容集中,对 ...查看


  • 记叙文的教学
  • 如何进行记叙文的语文教学 高湾中学 记叙类文章大多都是内容引人入胜,语言生动形象读之浮想联翩的文章,但初教者却常 感无从下手.我在长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努力去研究多位名家及身边同事的教学成果,不 断尝试各种新的教法,终于慢慢地摸索出了一套对 ...查看


  • 高中语文教学建议
  • 徐: 现将高中语文教学意见里面的书目.近期召开高三全县集体备课分工发给你,请组织教师认真准备,形成电子稿,于3月10日前发给我. 集体备课分工:语言运用.现代文阅读.作文 王善国 高中语文教学建议(修订稿) 高一 一.总目标 1. 初步树立 ...查看


  • 记叙文阅读知识点梳理
  • 记叙文阅读知识点梳理 一.记叙文概念 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二.记叙文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叙述的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 四.记叙线索: ( ...查看


  • 初中作文得高分6大秘诀
  • 初中作文得高分6大秘诀 一种体裁 只写记叙文,好好把记叙文复习好. 两个原则 1.真实才能动情.真正能打动读者的,还是那些你亲身经历有真情实感的身边小事: 2.妙语才能煽情.只有风趣幽默,生动活泼的语言才能让读者眼前一亮,读之使人不断点头默 ...查看


  • 初中生语文阅读材料
  • 做阅读不像做数学,不能采用题海战术,要做精亦求精,不重数量重经验. 把握正确的阅读步骤: [开窍门路] 面对阅读试题怎样入手阅读解答呢?正确的步骤如下: 1. 通读材料,扫除障碍. 首先要读全.读懂材料,对试题有粗浅认识,形成整体印象.&q ...查看


  • 中考语文魔法训练
  • 一.复习理念 1.明确学科特点,淡化教材 语文学科知识系统性不强,知识间的联系不紧,各知识基本上可独立成块.各块知识的考查又重在对能力的考查,纯课本上的东西比较少,联系生活.时代却很紧,故宜淡化教材,多向生活中延伸. 2.紧扣考纲,落实基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