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当我拿到《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第一眼看到书的名字时,首先在我脑海中闪现的是:怎么可能呢?这么芜杂的工作,再怎样努力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在读过了书的序言之后我才理解了这句话所蕴涵的深意。

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用李镇西老师的话说,“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他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看到这里,我觉得李老师解释了我的疑惑,因为每天努力的目标不同,所以标准也就不同,这个“好”是相对而言的。至于我自己,说实话,我对自己的某些方面是缺乏信心的,总觉得自己不管怎样努力都是无济于事的,李老师的话使我受到了启发,也增强了信心,只要我争取每天多读些书,每天都有点进步,每天都做得更好,每天都比前一天有进步,我想我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读书中,李老师的耐心、爱心一直都感染着我。他是一个朴实的学者也是一个拥有常人所不能企及的大爱之心。对比自己,一向粗枝大叶,缺少的正式那份耐心与爱心。在教学中,我们常常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事物,看待孩子的行为,对他们做出的一些“小事”不以为然,甚至是不屑一顾,岂不知“他给您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平时我觉得自己是爱学生的,但读了这段话,比一比李老师,我觉得自己的差距还是太大,我的这种师爱并不都是真正的由衷的发出的。

《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中最吸引我,让我看得最入迷的是《走出教育误区》这一章,读着任安妮、王红川、陶奇、曹辛的故事,我的心也一次次地被揪紧,这样的事情不就是我们教学中活生生的写照吗?可我都是怎么处理的?概括起来就是:简单粗暴!学生纪律、卫生扣分了,统统是批评,很少去了解事情的背后他们想得什么,为什么出差错了?就因为方法的问题才会抑制困惑和迷茫。这一件件“小事”让我明白,教育无“小事”,所谓的“小事”,只是站在我们成

人的角度来看问题的,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大的事”!特别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他们的年龄更小,心灵更脆弱,对老师也更信任、更有依赖感。在他们的心中,老师更是神圣无比的,不允许有丝毫玷污的。而我有时往往很鲁莽的做出令学生失望的举动。也就是在工作中还是缺少一份耐心、爱心。

作为教育者来说,要使自己成为最好的教师,关键是要会反思,会从成功中总结经验,从失败中得出教训。用敏感的心关注教育现象,用科学的理论和丰富的知识把握专业成长的契机,用探索和进取精神去追寻教育真理。苏霍姆林斯基只不过是一间偏远小学的校长,可他三十年如一日地做教育笔记,对四千多名学生进行过认真观测和分析,最终成了伟大的教育家。当我们凭借自己的智慧,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并将这些解决难题的方法汇集成文字,形成自己的经验并使这些经验具有可推广性的情况下,我们自己,已不再是普通的教师,我们或许已经成为一个教育专家!

谁不想做得更好,最好?教师虽然是个普通的工作,但是我也想做到最好!心中有目标才会提升自己,所以在李镇西老师的点拨下,我会努力!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当我拿到《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第一眼看到书的名字时,首先在我脑海中闪现的是:怎么可能呢?这么芜杂的工作,再怎样努力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在读过了书的序言之后我才理解了这句话所蕴涵的深意。

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用李镇西老师的话说,“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他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看到这里,我觉得李老师解释了我的疑惑,因为每天努力的目标不同,所以标准也就不同,这个“好”是相对而言的。至于我自己,说实话,我对自己的某些方面是缺乏信心的,总觉得自己不管怎样努力都是无济于事的,李老师的话使我受到了启发,也增强了信心,只要我争取每天多读些书,每天都有点进步,每天都做得更好,每天都比前一天有进步,我想我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读书中,李老师的耐心、爱心一直都感染着我。他是一个朴实的学者也是一个拥有常人所不能企及的大爱之心。对比自己,一向粗枝大叶,缺少的正式那份耐心与爱心。在教学中,我们常常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事物,看待孩子的行为,对他们做出的一些“小事”不以为然,甚至是不屑一顾,岂不知“他给您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平时我觉得自己是爱学生的,但读了这段话,比一比李老师,我觉得自己的差距还是太大,我的这种师爱并不都是真正的由衷的发出的。

《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中最吸引我,让我看得最入迷的是《走出教育误区》这一章,读着任安妮、王红川、陶奇、曹辛的故事,我的心也一次次地被揪紧,这样的事情不就是我们教学中活生生的写照吗?可我都是怎么处理的?概括起来就是:简单粗暴!学生纪律、卫生扣分了,统统是批评,很少去了解事情的背后他们想得什么,为什么出差错了?就因为方法的问题才会抑制困惑和迷茫。这一件件“小事”让我明白,教育无“小事”,所谓的“小事”,只是站在我们成

人的角度来看问题的,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大的事”!特别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他们的年龄更小,心灵更脆弱,对老师也更信任、更有依赖感。在他们的心中,老师更是神圣无比的,不允许有丝毫玷污的。而我有时往往很鲁莽的做出令学生失望的举动。也就是在工作中还是缺少一份耐心、爱心。

作为教育者来说,要使自己成为最好的教师,关键是要会反思,会从成功中总结经验,从失败中得出教训。用敏感的心关注教育现象,用科学的理论和丰富的知识把握专业成长的契机,用探索和进取精神去追寻教育真理。苏霍姆林斯基只不过是一间偏远小学的校长,可他三十年如一日地做教育笔记,对四千多名学生进行过认真观测和分析,最终成了伟大的教育家。当我们凭借自己的智慧,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并将这些解决难题的方法汇集成文字,形成自己的经验并使这些经验具有可推广性的情况下,我们自己,已不再是普通的教师,我们或许已经成为一个教育专家!

谁不想做得更好,最好?教师虽然是个普通的工作,但是我也想做到最好!心中有目标才会提升自己,所以在李镇西老师的点拨下,我会努力!


相关文章

  • 读最好的老师有感
  • 读最好的老师有感 在繁忙的工作里,我真的是除了教科书以外,再无力去翻阅任何的书籍,感谢学校给我一个增长见识的机会. 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的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 ...查看


  • 读[如何做最好的教师]有感
  • 读<如何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矿区中学 乔桂枫 寒假里,我读了魏书生先生的著作<如何做最好的教师>一书,让我感悟颇多.特别是对其中第二章:影响教师的中外教育家经典感言之二:魏书生:教师要用心去"懒" ...查看


  • 读李镇西[做最好的家长]有感_1200字
  • 高一甲组李跃新 出于对李镇西老师的教育理念的认同,以及对李镇西老师个人的崇拜,2007年暑假的一天,我一口气买下了李镇西老师的好几本大作,其中包括<爱的教育>.<做最好的家长>.<做最好的家长>.由于工作 ...查看


  • 读[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有感
  • 读<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有感 年前在博友随火车远行的1+1教育博客空间里读到一篇文章一本书的意义读<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被火车校长对此书如诗如歌的感悟文字深深吸引.寒假前连同其他三本书(<不跪着教书> ...查看


  • 做最好的教师 --读书有感
  • 恍然间就到了11月份,9月份布置的读书任务,我还没有怎么着手.这几日匆忙间赶紧翻略了<做最好的教师>,几日之间竟也看了大部分去了.看来,我读书还是需要被检查的.囫囵吞枣式的看了,就也做一番囫囵式的感言吧. 想当初王校长赠送我们此 ...查看


  • 读[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2]有感
  • 读<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2>有感 阅读雷夫老师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2>,以一个周五晚上带孩子去观看一场棒球赛做为线索,通过在一局局球赛中同学们各有不同的表现,表达了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中需要注意和改正的问题.描述种种 ...查看


  • 听李镇西讲座有感
  • 持之以恒 超越自我 --听李镇西老师讲座<做最好的教师>有感 2013年4月9日,我们平福乡中心校200多名教师集中在校本部进行了继续教育学习--观看全国知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的讲座视频:<做最好的教师>.讲座中李老师 ...查看


  • 每个老师都是故事有感
  • 读<每个老师都是故事>有感 安义二小 袁俊 暑假之系,茶余饭后,细捧李镇西<每个老师都是故事>,其中不少案例深深吸引了我.从教二十余年,经历了不少的学生和教育事例,许多都和这本书一样,但平时总给自己找借口,没有静下心 ...查看


  • 读[心理咨询师]书籍有感之三
  • 三.让孩子学会学习 读到 "'学会学习'是小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任务"这句话的时候,我是感慨万千. 纵观教育现状,由于老师和父母的功利思想和急于求成,他们根本没有遵循教育规律,根本没有想到要让孩子学会学习,而是把他们当做一个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