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学考试大纲

现代教育学考试大纲

模拟试题集

大纲说明:

识记:填空题、名词解释

领会:简答题、综合题

简单应用:论述题

QQ 群: 必须附上真实姓名才能加入,进去群后请该为自己真实姓名。

辅导员:钟老师[1**********] 轻工学院短号675927 Q Q:723566858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1、 识记:

(1) 教育的定义

(2) 学校教育的定义

2、 领会

(1) 给“教育”这一概念下定义的意义

(2) 对“教育”这一概念含义理解的多样化的原因

(3) 谢勒有关教育概念的三种定义性陈述。

(4) 给概念下定义的逻辑规则

(5) 按照逻辑规则给“教育”下定义的基本思路。

(6) 学校教育不同于广义教育的特点。

(二)教育学概念的界定

1、识记:“教育学”这一概念的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定义。

2、领会:

(1)教育学学科归属的双重性

(2)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三)教育的产生及学校教育的出现

领会:

(1) 教育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2) 原始社会教育的一般性质

(3) 萌芽形态的学校的形式

(4) 学校教育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四)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1、领会:

(1)教育一词最早在中西方的差异。

(2)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3)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4)卢梭的教育思想

(5)杜威的教育思想

(6)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7)杜威的教育思想

2、简单运用:能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分析自然主义教育。

第二章 人 社会 教育

(一)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性

1. 识记: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性的含义

2. 领会: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的具体表现。

(二)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

1、识记: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的一致性的含义

2、领会: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

(三)教育在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中的地位

领会:

(1) 教育 的中介转化的地位

(2) 教育的基本着眼点

(四)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识记:

(1)个体先天性素质的含义。

(2)遗传素质的含义

(3)社会环境的含义

2、领会:

(1)个体先天性素质、社会环境、个体活动在人的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学校教育之所以能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3)实事求是地评估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4)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的条件。

(五)教育的经济功能

1、识记: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含义

2、领会:教育所具有的经济功能

(六)教育的政治功能(领会)

(七)教育的文化功能

领会:

1、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2、 教育所具有的文化功能。

(八)教育诸社会功能的联系与特点

领会:

(1) 教育诸社会功能的联系。

(2) 教育诸社会功能的特点

(九)教育活动的客观依据

(十)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1、识记:教育结构的含义

2、领会:

(1)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2)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3)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十一)教育的人的制约性

1、 识记:教育的人的制约性的含义

2、 领会:人的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3、 综合运用:能根据人的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在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确立适当的教育、教学原则、教学方

(十二)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 识记:教育相对独立性的含义

2、 领会

(1) 教育相对独立性的具体表现

(2) 教育相对独立性的意义

第三章 教育规律、教育原则和教育艺术

(一) 教育规律的概念

1、 识记:教育规律的含义

2、 领会:探索教育规律从教育活动的各种关系和联系人手的必要性。

(二) 教育规律的分类

1、 识记:

(1) 教育规律的类型

(2) 教育结构规律的含义

(3) 教育的发展规律的含义

2、 领会

(1) 教育结构规律的意义

(2) 教育功能规律的涵义

(3) 教育的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

(三) 教育规律与教育活动

1、 领会:

(1) 认识教育规律的内容

(2) 完成认识教育规律任务的要求。

(3) 利用教育规律的途径。

2、综合运用:根据利用教育规律的途径,在实践工作中确立利用教育规律的具体方法

(四)教育原则的概念

1、识记:教育原则的含义

2、领会:确立教育原则的依据。

(五)现代教育的一般原则

1、识记:人道性原则、个性原则、创造性原则、活动性原则、民主性原则

2、领会:

(1)确立人道性原则、个性原则、创造性原则、活动性原则、民主型原则的依据。

(2)确立人道性原则、个性原则、创造性原则、活动性原则、民主型原则的贯彻要求。

3、综合运用:能将人道性原则、个性原则、创造性原则、活动性原则、民主性原则的贯彻要求落实在教育、教学的实际工作中。

(六)教育艺术的概念、特点及教育科学的关系。

1、识记:教育艺术的含义。

2、领会:

(1)教育艺术的特点。

(2)教育艺术与教育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七)教育的言语艺术

1、识记:教育的言语艺术的特点和基本要求。

2、领会:

(1)教育的口有语言艺术的特点和基本要求。

(2)教育体态言语艺术的特点和基本要求。

(3)教育幽默艺术的形式机制、表达形式、功能。

第四章 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识记:教育目的的概念。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教育目标的关系(领会)

(三)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1、识记:

(1)人的全面发展概念的涵义

(2)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的要素。

2、领会:

(1)历史上人们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不同理解。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

(3)人的全面发展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四)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

领会:

(1) 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的涵义、类型

(2) 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的涵义、类型

(3) 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对立的根源。

(4) 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的统一是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五)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

1、识记:

(1)教育目的观的含义

(2)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含义。

2、领会

(1)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哲学基础

(2)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的特征

(六)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

1、识记: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含义

2、领会:

(1)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哲学基础

(2)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的特征

(七)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

1、识记: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含义。

2、领会:

(1)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基本精神。 (2)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必要性。

(八)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与实践

1、领会:

(1)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2)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危害

(3)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成因(4)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途径。

2、简单运用:能依据相关六年,在工作中自觉克服我国教育目的实践存在的问题。

(九)全面发展教育

1、识记:

(1)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

(2)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含义

2、领会:

(1)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要求 (2)“五育”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 教育改革(熟悉) ------考试不做要求

第六章 教师

(一)教师劳动的特点与价值

1、识记:教师概念的含义

2、领会:

(1)教师职业沿革的基本线索(2)教师劳动的特点。(3)教师劳动的价值。

(二)教师的社会地位

领会:影响教师社会地位的因素

(三)教师的权利与义务的含义(识记)

领会:

(1) 教师所享有的权利 (2)教师所应履行的各项雨义务。

(四) 教师的角色形象

1、 识记:教师角色形象的含义

2、 领会

(1) 教师角色的构成因素。 (2教师角色的社会的期望、学生的期望、教师自身的期望。

(3) 教师角色的多重性。 (4)教师克服角色冲突的途径。

(五) 教师的素质要求

(1) 教师的基本素质 (2) 新时代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2、 综合运用:能依照教师的素质要求,自觉提高自身的素质。

第七章 课程

1、识记:课程的含义

2、领会:

(1)从不同角度分类的课程类型。(2)科目本位课程、相关课程、广域课程、融合课程、核心课程之间的关系。

(三)影响课程的主要因素

领会:社会、知识、儿童三因素对课程的制约作用。

(四)现代有影响的几种课程述评

1、领会:儿童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学问中心课程论的主要思想。

2、综合运用:运用相关知识,评价儿童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学问中心课程论的优缺点。

(五)课程现代化

1、识记:课程现代化的内涵 2、综合运用:运用相关知识,说明课程现代化的具体要求。

(六)、我国中小学的课程编制

1、识记: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的含义。

2、领会:

(1)我国中小学的课程编制的三个层次。 (2)当前我国中小学课程编制的主要问题。

第八章 教学理论

(一)教学的概念

1、识记:教学概念的含义

2、领会:教学与教育、教学与智育的关系

(二)教学的地位与任务

领会:

(1) 教学的地位与作用。 (2)教学的任务。

(三)现代教学观的演变趋向

领会:当代教学观念变革的六大走向

(四)教学系统

识记:

(1)教学系统的概念的含义(2)教学系统的特性(3)教学系统的要求

(1)教师中心说的含义(2)学生中心说的含义(3)学科中心说的含义

(五)教学过程的动力的含义(识记)

(六)教学过程的动力的含义(识记)

领会: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

(六) 教学过程的结构

教学过程结构概念的含义(识记)

(七) 教学过程结构概念的含义。(识记)

(八) 教学过程的本质。

1、 识记:教学过程本质概念的含义 2、教学过程本质的特殊认识说、儿童发展说、认识发展说。

(九) 教学设计开发

1、识记: 教学设计与开发基本概念的含义。

2、领会:

(1)教学社会及与开发心里学基础的含义。

教学设计与开发的基本途径的含义

媒体社会与开发原理

环境设计与开发原理

教学活动设计与开发原理

(十)教学原则的概念

1、识记:教学原则概念的含义

2、领会:教学原则的依据。

(十一)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1、 识记:

(1)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的含义。 (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的含义

(3)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的含义 (4)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自觉性、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的含义。

(5) 直观性和循环渐进相结合的原则的含义。 (6系统性和循序渐进相结合的原则的含义。

2、 理解性和巩固性相结合的原则的含义。

2、 领会

(1)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院在的贯彻要求。

(2) 理论联系识记的原则贯彻要求。

(3) 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的贯彻要求。

(4) 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自觉性、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的贯彻要求。

(5) 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统一的原则的贯彻要求。

(6) 系统性和循序渐进相结合的原则的贯彻要求。

(7) 理解性和巩固性相结合的原则的贯彻要求

(8) 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贯彻要求。

3、 综合运用:能根据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原则、教

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自觉性、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统一的原则、系统性和循序渐进相结合的原则、理解性和巩固性相结合的原则、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的贯彻要求,将这些原则体现在教学实际工作中。

第九章 教学实施

(一)教学方法

1、识记:教学方法概念的含义

2、领会: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相互制约的关系。

(二)教学方法的分类

流行的教学方法的分类即每一类教学方法分类下的若干种具体教学方法(领会)

(教学策略与学习方式

识记:

1、 教学策略、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概念2、教学策略的类型。

4、 学习策略的内涵 5、教授策略

6、师生互动教学策略 7、学习方式的概念

领会

1、 以上诸策略在识记教学实施中运用

简单运用:能走教学工作中,科学地运用中小学常用的各类方法

(四)教学评价

1、识记教学评价的含义

2、领会:

(1)教学评价与教学测量的关系

(2)教学评价的类型

(3)教学评价指标的类型

(4)教学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5)教学评价的社会标准与科学标准。

3、综合运用:能根据教学评价的标准、院在、方法对教学工作进行科学评价。

(五)教学测量

1、识记:教学测量的含义、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的含义

2、领会:

(1)教学测量的种类

(2)考试的种类

(3)命题的一般步骤。

3、简单运用:能依照命题的一般步骤科学地进行考试命题。

(六)备课

1、识记

(1)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的含义

(2)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的含义

(3)教师备课时了解学生的方法

(4)教师备课时了解学生的内容

(5)教师备课时了解学生方法。

(6)学期备课、课时备课的含义

2、领会

(1)教学工作的组合要环节

(2)备课的种类

(3)备课的内容

(4)学期备课的要求

(5)单元备课的要求

(6)课时备课的要求

3、简单运用:能依照备课的内容和课室备课的要求,进行课的准比。

(七)上课

1、识记:

(1)课的类型的含义

(2)课的结构的含义

2、领会:一堂好课的标准

3、简单运用:能依据一堂好看的标准评价教学

4、综合运用:能将各种上课的技艺运用于课堂教学。

(八)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1、领会

(1)布置课外作业的内容

(2)布置课外作业的要求

(3)课外作业批改的方式。

2、简单运用:能在教学工作中,根据布置课外作业的要求、课外作业批改的方式,布置和批改课外作业。

(九)课外辅导和学僧成绩的测评

1、领会

(1)课外辅导的内容和要求

(2)考查的方式与要求

(3)考试的方式和考试成绩评定的方式

2、简单运用:能倚着相关知识,在教学中进行课外辅导员和学生成绩的测评。

第十章 德育

(一)德育

1、识记

(1)德育概念的含义

(2)思想品德的组成部分

(二)德育的功能(领会)

(三)德育与公民教育、个性心里品质教育的关系

领会

a) 德育与公民教育的关系

b) 德育与个性心里品质教育的关系

c)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四)现代德育观

领会:现代社会应确立的几种德育观

(五)德育目标的概念及层次与序列

1、识记

(1)德育目标的含义

(2)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基本表述

2、领会

(1)德育目标的特点

(2)德育目标的层次

(六)我国德育的基本内容(领会)

(七)德育过程的概念的含义

德育过程概念的含义(识记)

2、 领会

(1) 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与思想品质形成过程的关系

(2) 德育过程的结构与矛盾

(3) 德育过程是促进个体思想道德社会化和社会思想道德个体化统一的过程

(八)德育过程的组织

1、领会:制定和实施德育方案的要求

2、综合运用:能依照制定和实施德育方案的要求,开展德育工作。

(九)德育方法

1、德育方法概念的含义

2、领会:

(1)德育方法的层次与类型。

(2)各种德育方法的运用要求

3、综合运用:能倚着各种德育方法的运用要求,在德育工作中科学、灵活运用各种方法。

第十一章 班主任工作

(—)班级与班主任

1、 识记:

(1) 班级的含义

(2) 班级的功能

(3) 班主任职责的含义

2、 领会

(1) 班级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梗概。

(2) 班主任工作职责和班主任角色转变

(二)班级群体的发展与教育

1、领会

(1)班主任引导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

(2)班主任正确对待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要求

2、简单运用:能见班主任引导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运用与班主任的实际工作中。

(三)班级教育与个别指导

1、班级个别知道的一搬原理和要求(识记)

2、领会

(1) 班主任对学业不良指导的要求与方法

(2) 班主任对学生品行不良预防与矫治的要求与方法

3、 简单运用:能根据班主任做好个别教育工作的要求与方法,在班级教育工作中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4、 综合运用:能运用相关知识,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四)班级学生评价

1、识记

(1)操作评定的含义

(2)成长记录袋的基本思想

2、领会

(1)学生评价及其发展趋向。

(2)学生评价的主要策略。

3、简答运用:能依照学生操行评定和成长记录袋的要求做好学生学业评价工作。

教育学真题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被誉为世界教育学史上“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学家是 【 B 】

A 、康德 B 、赫尔巴特 C 、柏拉图 D 、夸美纽斯

2、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的是 【 A 】

A 、正向教育功能 B 、隐形教育功能 C 、负向教育功能 D 、显性教育功能

3、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具有客观性、取向性、历史性和强制性等特点的

是 【 C 】

A 、教育功能 B 、教育目的 C 、教育制度 D 、教育改革

4、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始于 【 D 】

A 、元代 B 、宋代 C 、唐代 D 、清末

5、课程评价不仅仅包括对学生的学业评价,而且包括 【 C 】

A 、教师本身的评价 B 、学校评价 C 、课程本身评价 D 、学生素质评价

6、一门课程结束时或一个学年结束时进行的评价是 【 D 】

A 、发展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科学性评价 D 、终结性评价

7、以有组织的科学内容作为课程组织的基础的是 【 C 】

A 、活动课程 B 、综合课程 C 、学科课程 D 、 核心课程

8、我国中小学学生品德评价的常用方法有 【 C 】

A 、调查法 B 、问卷法 C 、操行评定评价法 D 、测量法

9、有关“是什么”的知识是 【 A 】

A 、陈述性知识 B 、策略性知识 C 、技能性知识 D 、程序性知识

10、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的价值取向是 【 B 】

A 、人本位 B 、社会本位 C 、学生本位 D 、教师本位

11、在教学方法上主张以讲授法占主导地位的教学理论流派是 【 A 】

A. 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 B.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C.认知教学理论 D.情感教学理论

12、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流派的代表人物是 【 D 】

A 、布拉梅尔德 B 、杜威 C 、泰勒 D 、多尔

13、心理学上解释学生失范行为的两种观点是“心理缺陷说”和 【 B 】

A. 生理缺陷说 B.挫折侵犯说

C.手段目标说 D.差异交往说

14、在对学生认知学习的评价方法中,使用最多,最经常和最便利的方法是 【 B 】

A. 行动观察 B.测验

C.实验 D.评定

15、美国教育革新运动被称为 【 A 】

A. 新教育运动 B.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教育发展运动

二、判断改错题

16. 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是教育史上第一次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是教育

史上第一次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17. 因受到学生特别喜爱,崇拜或尊敬而被学生示为学习榜样的具体人物是学生的“互动性重要他人”。 (×)

因受到学生特别喜爱,崇拜或尊敬而被学生示为学习榜样的具体人物是学生的“偶像性重要他人”。

18. 社会问题课程一般来说比较适合小学高年级或中学。 (√ )

19. 师生关系当中,社会关系是一种基本关系,其他关系皆服务于这一关系。 (×)师生关系当中,教育

关系是一种基本关系,其他关系皆服务于这一关系。

20.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中的“双基”是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中的

“双基”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21. 全民教育

(1)全民教育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是道德发展的需要;

(2)全民教育是广义的,它的范围从学前教育到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教育不仅是投入更是产出,教育有各种传送体系,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不定形教育,学校应当与丰富的学习环境结合在一起;

(3)全民教育是一项新的社会责任,赞助者、家庭和非政府组织都要贯彻这一政策。

22. 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23. 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1.专业理想的建立。教师的专业理想是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教育本质、目的、价值和生活等的理想和信念。

2.专业知识的拓展。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理论体系与经验系统。

3.专业能力的发展。教师专业能力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顺利完成

某任务的能力和本领。

4.专业自我的形成。教师专业自我就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创造并体系符合自己志趣、能力和个性的独特的教育教学生活方式以及个体自身在职业生活中形成的知识、观念、价值体系与教学风格的总和。

24. 20世纪末的教育学的新的特征有哪些?

(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

(2).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

(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25. 简述教育的社会功能。

(1).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

(2).教育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功能

(3).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

(4).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的功能

(5).教育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功能

(6).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

26. 简述当代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

(1).生理成熟期提前。

(2).思维活跃,但学习兴趣不高。

(3).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务实的人生观。

(4).自我意识增强,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

(5).心理问题增多。

27. 简述核心课程的优缺点。

核心课程的优点有:

(1)强调内容的统一性和实用性,以及对学生和社会的适用性。

(2)课程内容主要来自周围的社会生活和人类不断出现的问题,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具有相当强烈的内在动机。

(3)通过积极的方式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

核心课程的缺点有:

(1)课程的范围和顺序没有明确的规定,学习的内容可能是零乱的、琐碎的或肤浅的。

(2)学习单元可能被搞得支离破碎,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统一性受到影响。

(3)由于缺乏有组织的内容,文化遗产不可能得到充分体现,而且还可能背离家长对课程的期望和高等院校对课程的要求。

28. 教师要成为真正的研究者,应当具备的素养有哪些?

(1)有对于教育教学改进的热情,有教育研究的意识。

(2)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3)自我反思和批判的能力。

(4)掌握教育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5)独立的教育研究精神。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9小题11分,第30小题12分.共23分)

29.论述教育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功能

30.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建立理想的师生关系。

(一)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的方面;既有教育内部的,也有教育外部的;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影响是师生关系的因素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1. 教师方面

(1)教师对学生的态度。

(2)教师领导方式。

(3)教师的智慧。

(4)教师的人格因素。

2. 学生方面

学生受师生关系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学生对教师的认识。

3. 环境方面

影响师生关系的环境主要是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和课堂的组织环境。

(二)、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

理想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顺利进行和教育目标完成的基本保证,建立理想师生关系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追求,又是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理想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主体间关系的优化,从其发生发展过程来看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1. 尊师爱生,相互配合

2. 民主平等,和谐亲密

3. 共享共创,教学相长

(三)、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

1. 了解和研究学生

2.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 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4. 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5. 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教育学真题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B 】

A 、培根 B 、夸美纽斯 C 、赫尔巴特 D 、赞可夫

2、考试作为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强化学生学习欲望的工具是教育的 【 B 】

A 、教育的隐性功能 B 、教育的正向显性功能

C 、教育的正向隐性功能 D 、教育的显性功能

3、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等方面的要求的是 【 B 】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教育目标 D 、培养目标

4、新中国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 【 A 】

A 、1951年 B 、1949年 C 、1950年 D 、1952年

5、教师的最基本的形象是 【 A 】

A 、道德形象 B 、文化形象 C 、人格形象 D 、领导形象

6、我国古代的六艺以及欧洲中世纪的七艺,都属于【 D 】

A 、活动课程 B 、综合课程 C 、核心课程 D 、分科课程

7、如果一个测验反复使用或以不同的方式使用都能得出大致相同的结果,那么这个测【 A 】

A 、信度较好 B 、效度较好 C 、区分度较好 D 、难度适中

8、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反映了身心发展具有 【 C 】

A 、顺序性 B 、不平衡性 C 、阶段性 D 、个别差异性

9、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的班级组织形式是 【 D 】

A 、活动课时制 B 、小队教学 C 、道尔顿制 D 、 特朗普制

10、作为研究者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的自然状态下,根据研究的问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看、思、记的一种方法叫做 【 A 】

A 、观察 B 、研究 C 、总结 D 、 评价

11. 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以分为 【 B 】

A 、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B 、显性功能和隐形功能

C 、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D 、调节功能和控制功能

12. 综合课程又称 【 C 】

A .经验课程、核心课程、生活课程 B .经验课程、核心课程、儿童中心课程

C .广域课程、统合课程、合成课程 D .经验课程、生活课程、儿童中心课程

13. 为班级授课制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的是 【 C 】

A .凯洛夫 B .赫尔巴特 C .夸美纽斯 D .杜威

14. 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流派的代表人物是 【 A 】 A .布拉梅尔德 B .杜威 C .泰勒 D .奈勒

15. 从形态上看,我国现代学制属于 【 C 】

A .单轨制 B .双轨制 C .分支型学制 D .综合性学制

二、 多项选择题

16、教育制度具有以下特点: 【 ABCE 】

A 、客观性 B 、强制性 C 、取向性

D 、层次性 E 、历史性

17、影响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包括: 【ABCDE 】

A 、政治因素 B 、经济因素 C 、文化因素

D 、科技革新 E 、学生发展

18、从教育系统运行的空间特性看,教育形态可划分为: 【 ABE 】

A 、家庭教育 B 、学校教育 C 、非制度化教育

D 、制度化教育 E 、社会教育

19、课堂教学策略主要包括: 【 ABE 】

A 、讲述策略 B 、对话策略 C 、行为策略

D 、活动策略 E 、指导策略

20、教育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它包括以下基本要素: 【 ABD 】

A 、教育者 B 、学习者 C 、教学方法

D 、教育影响 E 、教学组织形式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班级组织

班级组织是一个有一定人数规模的学生集体,是学校行政根据一定的任务、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组织起来的有目标、有计划地执行管理、教育职能的正式小群体。它既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单位,又是学生生活及开展活动的集体单位,也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单位。

2、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23、简述教育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功能。

(1)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

(2)教育活化文化的功能

(3)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4)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

(5)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

(6)教育的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

24、简述教师的职业角色。

(1)学习者和学者。

(2)知识的传授者。

(3)学生心灵的培育者。

(4)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5)学生学习的榜样。

(6)学生的朋友。

25、简述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1. 教师方面

(1)教师对学生的态度。

(2)教师领导方式。

(3)教师的智慧。

(4)教师的人格因素。

2.学生方面

学生受师生关系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学生对教师的认识。

3.环境方面

影响师生关系的环境主要是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和课堂的组织环境

26、简述教学设计的依据。

(1)现代教学理论。

(2)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

(3)教学的实际需要。

(4)学生的需要和特点。

(5)教师的教学经验。

27、简述学生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当代走向。

(1)倡导构建以发展为本的学生评价体系。

(2)以质性的评价模式取代量化的评价模式。

(3)强调测评的真实性和情境性。

(4)鼓励学生评价中的合作行为。

(5)重视思维过程的评价。

28、简述现代学校教育系统的类型。

(1)大学和高等学校。

(2)中学。

(3)小学。

(4)初级中学。

(5)职业中学。

(6)高级中学。

(7)短期大学和大学。

(8)幼儿教育机构。

(9)研究生教育机构。

(10)成人教育机构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9小题11分,第30小题12分.共23分)

29.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应该怎样建设和管理班集体。P258

一、创造性的设计班集体目标

班集体目标确定与实施是班集体管理的基本要素。班级目标的设计,要以教育方针的培养目标为依据,以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中介,落实到集体成员的学习目标。班集体目标设计的方法:

1、 以提高素质、发展个性为向导,制定适合班集体实际水平的发展目标。

2、 依据班级发展目标制定各科教学、班级教育工作、班级日常活动体系。

3、 引导学生设计“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学习和发展目标。

4、 在班集体的目标管理中,既要注重提高班集体的整体发展,又要为集体中每个成员精心设计个性发展

目标。

二、合理的确定班级角色位置

1、 科学的诊断班集体人际关系的现状。

2、 重视班级骨干队伍建设。

3、丰富班级管理角色。

4、正确对待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使它的目标、价值规范等与班集体整合。

三、协调好班内外各种关系

1、协调班集体内的各种组织和成员的关系。

2、协调与各任课教师及学校其他部门、其他班级的关系。

3、班主任要协调班集体与社会、家庭的关系。

4、班主任还要协调好班级内各种活动和事务。

四、建构“开放、多维、有序”的班级活动体系

1、活动主题的确定要贴近社会生活。

2、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要能适应并促进学生的发展。

3、活动类型要丰富多彩,为学生发挥潜能提供舞台。

4、明确活动中“主体地位”与“主导作用”的关系。

五、营造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班级文化环境

1、营造文化性物质环境。

2、营造社会化环境。

3、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4、营造正确的舆论和班风。

5、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

30.论述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

答: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是教育活动系统或教育系统出现的偏移和失调状态,即教育内部和外部的异常条件使教育正向功能的实现收到严重阻碍,记过派生出来多种偏离行为,产生许多期望之外的不良功能。

教育的社会负向功能,有些是整体的,有些是局部的,这取决于社会的性质。

第一种情况:社会发展处于负向是,教育对社会出现总体的负向功能。

第二种情况:当社会发展处于正向时期,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功能总体是正向的,但也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教育与社会的外部关系失调,出现了局部的负向功能。

教育受政治、经济、文化所制约,所以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这是教育的基本规律之一,也是衡量教育与社会发展是否协调的准绳。违背这一规律,必然出现教育的社会负向功能。

教育的发展需要社会物质生产提供相应的基础条件,如果超越了物质生产所提供的底线,就会出现教育的负向功能。如盲目的教育先行会带来一系列负效应。首先,教育的盲目发展可能培养出过多的毕业生,而

国家经济发展又不能给他们提供相应的和足够的岗位,这些毕业生在国内无法就业,造成社会压力,同时,他们中的部分人就可能流向国外,这是教育对经济的发展不但没有多大作用,而且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流失和浪费。其次,劳动者的素质应与生产中的技术水平相适应,只有这是,提高受教育水平,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

在社会发展处于正向时期,教育出现负向功能是人为的结果,是教育的内部与外部的异常条件多造成的正向功能的受阻和障碍。由于教育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教育负向功能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正确认识并遵循教育规律,合理安排教育活动,协调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负向功能,增强正向功能。

现代教育学考试大纲

模拟试题集

大纲说明:

识记:填空题、名词解释

领会:简答题、综合题

简单应用:论述题

QQ 群: 必须附上真实姓名才能加入,进去群后请该为自己真实姓名。

辅导员:钟老师[1**********] 轻工学院短号675927 Q Q:723566858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1、 识记:

(1) 教育的定义

(2) 学校教育的定义

2、 领会

(1) 给“教育”这一概念下定义的意义

(2) 对“教育”这一概念含义理解的多样化的原因

(3) 谢勒有关教育概念的三种定义性陈述。

(4) 给概念下定义的逻辑规则

(5) 按照逻辑规则给“教育”下定义的基本思路。

(6) 学校教育不同于广义教育的特点。

(二)教育学概念的界定

1、识记:“教育学”这一概念的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定义。

2、领会:

(1)教育学学科归属的双重性

(2)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三)教育的产生及学校教育的出现

领会:

(1) 教育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2) 原始社会教育的一般性质

(3) 萌芽形态的学校的形式

(4) 学校教育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四)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1、领会:

(1)教育一词最早在中西方的差异。

(2)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3)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4)卢梭的教育思想

(5)杜威的教育思想

(6)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7)杜威的教育思想

2、简单运用:能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分析自然主义教育。

第二章 人 社会 教育

(一)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性

1. 识记: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性的含义

2. 领会: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的具体表现。

(二)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

1、识记: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的一致性的含义

2、领会: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

(三)教育在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中的地位

领会:

(1) 教育 的中介转化的地位

(2) 教育的基本着眼点

(四)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识记:

(1)个体先天性素质的含义。

(2)遗传素质的含义

(3)社会环境的含义

2、领会:

(1)个体先天性素质、社会环境、个体活动在人的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学校教育之所以能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3)实事求是地评估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4)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的条件。

(五)教育的经济功能

1、识记: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含义

2、领会:教育所具有的经济功能

(六)教育的政治功能(领会)

(七)教育的文化功能

领会:

1、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2、 教育所具有的文化功能。

(八)教育诸社会功能的联系与特点

领会:

(1) 教育诸社会功能的联系。

(2) 教育诸社会功能的特点

(九)教育活动的客观依据

(十)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1、识记:教育结构的含义

2、领会:

(1)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2)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3)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十一)教育的人的制约性

1、 识记:教育的人的制约性的含义

2、 领会:人的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3、 综合运用:能根据人的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在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确立适当的教育、教学原则、教学方

(十二)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 识记:教育相对独立性的含义

2、 领会

(1) 教育相对独立性的具体表现

(2) 教育相对独立性的意义

第三章 教育规律、教育原则和教育艺术

(一) 教育规律的概念

1、 识记:教育规律的含义

2、 领会:探索教育规律从教育活动的各种关系和联系人手的必要性。

(二) 教育规律的分类

1、 识记:

(1) 教育规律的类型

(2) 教育结构规律的含义

(3) 教育的发展规律的含义

2、 领会

(1) 教育结构规律的意义

(2) 教育功能规律的涵义

(3) 教育的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

(三) 教育规律与教育活动

1、 领会:

(1) 认识教育规律的内容

(2) 完成认识教育规律任务的要求。

(3) 利用教育规律的途径。

2、综合运用:根据利用教育规律的途径,在实践工作中确立利用教育规律的具体方法

(四)教育原则的概念

1、识记:教育原则的含义

2、领会:确立教育原则的依据。

(五)现代教育的一般原则

1、识记:人道性原则、个性原则、创造性原则、活动性原则、民主性原则

2、领会:

(1)确立人道性原则、个性原则、创造性原则、活动性原则、民主型原则的依据。

(2)确立人道性原则、个性原则、创造性原则、活动性原则、民主型原则的贯彻要求。

3、综合运用:能将人道性原则、个性原则、创造性原则、活动性原则、民主性原则的贯彻要求落实在教育、教学的实际工作中。

(六)教育艺术的概念、特点及教育科学的关系。

1、识记:教育艺术的含义。

2、领会:

(1)教育艺术的特点。

(2)教育艺术与教育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七)教育的言语艺术

1、识记:教育的言语艺术的特点和基本要求。

2、领会:

(1)教育的口有语言艺术的特点和基本要求。

(2)教育体态言语艺术的特点和基本要求。

(3)教育幽默艺术的形式机制、表达形式、功能。

第四章 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识记:教育目的的概念。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教育目标的关系(领会)

(三)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1、识记:

(1)人的全面发展概念的涵义

(2)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的要素。

2、领会:

(1)历史上人们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不同理解。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

(3)人的全面发展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四)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

领会:

(1) 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的涵义、类型

(2) 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的涵义、类型

(3) 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对立的根源。

(4) 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的统一是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五)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

1、识记:

(1)教育目的观的含义

(2)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含义。

2、领会

(1)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哲学基础

(2)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的特征

(六)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

1、识记: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含义

2、领会:

(1)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哲学基础

(2)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的特征

(七)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

1、识记: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含义。

2、领会:

(1)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基本精神。 (2)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必要性。

(八)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与实践

1、领会:

(1)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2)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危害

(3)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成因(4)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途径。

2、简单运用:能依据相关六年,在工作中自觉克服我国教育目的实践存在的问题。

(九)全面发展教育

1、识记:

(1)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

(2)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含义

2、领会:

(1)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要求 (2)“五育”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 教育改革(熟悉) ------考试不做要求

第六章 教师

(一)教师劳动的特点与价值

1、识记:教师概念的含义

2、领会:

(1)教师职业沿革的基本线索(2)教师劳动的特点。(3)教师劳动的价值。

(二)教师的社会地位

领会:影响教师社会地位的因素

(三)教师的权利与义务的含义(识记)

领会:

(1) 教师所享有的权利 (2)教师所应履行的各项雨义务。

(四) 教师的角色形象

1、 识记:教师角色形象的含义

2、 领会

(1) 教师角色的构成因素。 (2教师角色的社会的期望、学生的期望、教师自身的期望。

(3) 教师角色的多重性。 (4)教师克服角色冲突的途径。

(五) 教师的素质要求

(1) 教师的基本素质 (2) 新时代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2、 综合运用:能依照教师的素质要求,自觉提高自身的素质。

第七章 课程

1、识记:课程的含义

2、领会:

(1)从不同角度分类的课程类型。(2)科目本位课程、相关课程、广域课程、融合课程、核心课程之间的关系。

(三)影响课程的主要因素

领会:社会、知识、儿童三因素对课程的制约作用。

(四)现代有影响的几种课程述评

1、领会:儿童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学问中心课程论的主要思想。

2、综合运用:运用相关知识,评价儿童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学问中心课程论的优缺点。

(五)课程现代化

1、识记:课程现代化的内涵 2、综合运用:运用相关知识,说明课程现代化的具体要求。

(六)、我国中小学的课程编制

1、识记: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的含义。

2、领会:

(1)我国中小学的课程编制的三个层次。 (2)当前我国中小学课程编制的主要问题。

第八章 教学理论

(一)教学的概念

1、识记:教学概念的含义

2、领会:教学与教育、教学与智育的关系

(二)教学的地位与任务

领会:

(1) 教学的地位与作用。 (2)教学的任务。

(三)现代教学观的演变趋向

领会:当代教学观念变革的六大走向

(四)教学系统

识记:

(1)教学系统的概念的含义(2)教学系统的特性(3)教学系统的要求

(1)教师中心说的含义(2)学生中心说的含义(3)学科中心说的含义

(五)教学过程的动力的含义(识记)

(六)教学过程的动力的含义(识记)

领会: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

(六) 教学过程的结构

教学过程结构概念的含义(识记)

(七) 教学过程结构概念的含义。(识记)

(八) 教学过程的本质。

1、 识记:教学过程本质概念的含义 2、教学过程本质的特殊认识说、儿童发展说、认识发展说。

(九) 教学设计开发

1、识记: 教学设计与开发基本概念的含义。

2、领会:

(1)教学社会及与开发心里学基础的含义。

教学设计与开发的基本途径的含义

媒体社会与开发原理

环境设计与开发原理

教学活动设计与开发原理

(十)教学原则的概念

1、识记:教学原则概念的含义

2、领会:教学原则的依据。

(十一)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1、 识记:

(1)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的含义。 (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的含义

(3)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的含义 (4)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自觉性、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的含义。

(5) 直观性和循环渐进相结合的原则的含义。 (6系统性和循序渐进相结合的原则的含义。

2、 理解性和巩固性相结合的原则的含义。

2、 领会

(1)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院在的贯彻要求。

(2) 理论联系识记的原则贯彻要求。

(3) 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的贯彻要求。

(4) 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自觉性、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的贯彻要求。

(5) 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统一的原则的贯彻要求。

(6) 系统性和循序渐进相结合的原则的贯彻要求。

(7) 理解性和巩固性相结合的原则的贯彻要求

(8) 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贯彻要求。

3、 综合运用:能根据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原则、教

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自觉性、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统一的原则、系统性和循序渐进相结合的原则、理解性和巩固性相结合的原则、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的贯彻要求,将这些原则体现在教学实际工作中。

第九章 教学实施

(一)教学方法

1、识记:教学方法概念的含义

2、领会: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相互制约的关系。

(二)教学方法的分类

流行的教学方法的分类即每一类教学方法分类下的若干种具体教学方法(领会)

(教学策略与学习方式

识记:

1、 教学策略、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概念2、教学策略的类型。

4、 学习策略的内涵 5、教授策略

6、师生互动教学策略 7、学习方式的概念

领会

1、 以上诸策略在识记教学实施中运用

简单运用:能走教学工作中,科学地运用中小学常用的各类方法

(四)教学评价

1、识记教学评价的含义

2、领会:

(1)教学评价与教学测量的关系

(2)教学评价的类型

(3)教学评价指标的类型

(4)教学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5)教学评价的社会标准与科学标准。

3、综合运用:能根据教学评价的标准、院在、方法对教学工作进行科学评价。

(五)教学测量

1、识记:教学测量的含义、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的含义

2、领会:

(1)教学测量的种类

(2)考试的种类

(3)命题的一般步骤。

3、简单运用:能依照命题的一般步骤科学地进行考试命题。

(六)备课

1、识记

(1)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的含义

(2)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的含义

(3)教师备课时了解学生的方法

(4)教师备课时了解学生的内容

(5)教师备课时了解学生方法。

(6)学期备课、课时备课的含义

2、领会

(1)教学工作的组合要环节

(2)备课的种类

(3)备课的内容

(4)学期备课的要求

(5)单元备课的要求

(6)课时备课的要求

3、简单运用:能依照备课的内容和课室备课的要求,进行课的准比。

(七)上课

1、识记:

(1)课的类型的含义

(2)课的结构的含义

2、领会:一堂好课的标准

3、简单运用:能依据一堂好看的标准评价教学

4、综合运用:能将各种上课的技艺运用于课堂教学。

(八)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1、领会

(1)布置课外作业的内容

(2)布置课外作业的要求

(3)课外作业批改的方式。

2、简单运用:能在教学工作中,根据布置课外作业的要求、课外作业批改的方式,布置和批改课外作业。

(九)课外辅导和学僧成绩的测评

1、领会

(1)课外辅导的内容和要求

(2)考查的方式与要求

(3)考试的方式和考试成绩评定的方式

2、简单运用:能倚着相关知识,在教学中进行课外辅导员和学生成绩的测评。

第十章 德育

(一)德育

1、识记

(1)德育概念的含义

(2)思想品德的组成部分

(二)德育的功能(领会)

(三)德育与公民教育、个性心里品质教育的关系

领会

a) 德育与公民教育的关系

b) 德育与个性心里品质教育的关系

c)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四)现代德育观

领会:现代社会应确立的几种德育观

(五)德育目标的概念及层次与序列

1、识记

(1)德育目标的含义

(2)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基本表述

2、领会

(1)德育目标的特点

(2)德育目标的层次

(六)我国德育的基本内容(领会)

(七)德育过程的概念的含义

德育过程概念的含义(识记)

2、 领会

(1) 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与思想品质形成过程的关系

(2) 德育过程的结构与矛盾

(3) 德育过程是促进个体思想道德社会化和社会思想道德个体化统一的过程

(八)德育过程的组织

1、领会:制定和实施德育方案的要求

2、综合运用:能依照制定和实施德育方案的要求,开展德育工作。

(九)德育方法

1、德育方法概念的含义

2、领会:

(1)德育方法的层次与类型。

(2)各种德育方法的运用要求

3、综合运用:能倚着各种德育方法的运用要求,在德育工作中科学、灵活运用各种方法。

第十一章 班主任工作

(—)班级与班主任

1、 识记:

(1) 班级的含义

(2) 班级的功能

(3) 班主任职责的含义

2、 领会

(1) 班级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梗概。

(2) 班主任工作职责和班主任角色转变

(二)班级群体的发展与教育

1、领会

(1)班主任引导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

(2)班主任正确对待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要求

2、简单运用:能见班主任引导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运用与班主任的实际工作中。

(三)班级教育与个别指导

1、班级个别知道的一搬原理和要求(识记)

2、领会

(1) 班主任对学业不良指导的要求与方法

(2) 班主任对学生品行不良预防与矫治的要求与方法

3、 简单运用:能根据班主任做好个别教育工作的要求与方法,在班级教育工作中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4、 综合运用:能运用相关知识,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四)班级学生评价

1、识记

(1)操作评定的含义

(2)成长记录袋的基本思想

2、领会

(1)学生评价及其发展趋向。

(2)学生评价的主要策略。

3、简答运用:能依照学生操行评定和成长记录袋的要求做好学生学业评价工作。

教育学真题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被誉为世界教育学史上“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学家是 【 B 】

A 、康德 B 、赫尔巴特 C 、柏拉图 D 、夸美纽斯

2、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的是 【 A 】

A 、正向教育功能 B 、隐形教育功能 C 、负向教育功能 D 、显性教育功能

3、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具有客观性、取向性、历史性和强制性等特点的

是 【 C 】

A 、教育功能 B 、教育目的 C 、教育制度 D 、教育改革

4、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始于 【 D 】

A 、元代 B 、宋代 C 、唐代 D 、清末

5、课程评价不仅仅包括对学生的学业评价,而且包括 【 C 】

A 、教师本身的评价 B 、学校评价 C 、课程本身评价 D 、学生素质评价

6、一门课程结束时或一个学年结束时进行的评价是 【 D 】

A 、发展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科学性评价 D 、终结性评价

7、以有组织的科学内容作为课程组织的基础的是 【 C 】

A 、活动课程 B 、综合课程 C 、学科课程 D 、 核心课程

8、我国中小学学生品德评价的常用方法有 【 C 】

A 、调查法 B 、问卷法 C 、操行评定评价法 D 、测量法

9、有关“是什么”的知识是 【 A 】

A 、陈述性知识 B 、策略性知识 C 、技能性知识 D 、程序性知识

10、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的价值取向是 【 B 】

A 、人本位 B 、社会本位 C 、学生本位 D 、教师本位

11、在教学方法上主张以讲授法占主导地位的教学理论流派是 【 A 】

A. 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 B.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C.认知教学理论 D.情感教学理论

12、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流派的代表人物是 【 D 】

A 、布拉梅尔德 B 、杜威 C 、泰勒 D 、多尔

13、心理学上解释学生失范行为的两种观点是“心理缺陷说”和 【 B 】

A. 生理缺陷说 B.挫折侵犯说

C.手段目标说 D.差异交往说

14、在对学生认知学习的评价方法中,使用最多,最经常和最便利的方法是 【 B 】

A. 行动观察 B.测验

C.实验 D.评定

15、美国教育革新运动被称为 【 A 】

A. 新教育运动 B.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教育发展运动

二、判断改错题

16. 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是教育史上第一次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是教育

史上第一次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17. 因受到学生特别喜爱,崇拜或尊敬而被学生示为学习榜样的具体人物是学生的“互动性重要他人”。 (×)

因受到学生特别喜爱,崇拜或尊敬而被学生示为学习榜样的具体人物是学生的“偶像性重要他人”。

18. 社会问题课程一般来说比较适合小学高年级或中学。 (√ )

19. 师生关系当中,社会关系是一种基本关系,其他关系皆服务于这一关系。 (×)师生关系当中,教育

关系是一种基本关系,其他关系皆服务于这一关系。

20.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中的“双基”是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中的

“双基”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21. 全民教育

(1)全民教育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是道德发展的需要;

(2)全民教育是广义的,它的范围从学前教育到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教育不仅是投入更是产出,教育有各种传送体系,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不定形教育,学校应当与丰富的学习环境结合在一起;

(3)全民教育是一项新的社会责任,赞助者、家庭和非政府组织都要贯彻这一政策。

22. 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23. 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1.专业理想的建立。教师的专业理想是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教育本质、目的、价值和生活等的理想和信念。

2.专业知识的拓展。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理论体系与经验系统。

3.专业能力的发展。教师专业能力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顺利完成

某任务的能力和本领。

4.专业自我的形成。教师专业自我就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创造并体系符合自己志趣、能力和个性的独特的教育教学生活方式以及个体自身在职业生活中形成的知识、观念、价值体系与教学风格的总和。

24. 20世纪末的教育学的新的特征有哪些?

(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

(2).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

(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25. 简述教育的社会功能。

(1).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

(2).教育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功能

(3).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

(4).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的功能

(5).教育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功能

(6).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

26. 简述当代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

(1).生理成熟期提前。

(2).思维活跃,但学习兴趣不高。

(3).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务实的人生观。

(4).自我意识增强,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

(5).心理问题增多。

27. 简述核心课程的优缺点。

核心课程的优点有:

(1)强调内容的统一性和实用性,以及对学生和社会的适用性。

(2)课程内容主要来自周围的社会生活和人类不断出现的问题,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具有相当强烈的内在动机。

(3)通过积极的方式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

核心课程的缺点有:

(1)课程的范围和顺序没有明确的规定,学习的内容可能是零乱的、琐碎的或肤浅的。

(2)学习单元可能被搞得支离破碎,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统一性受到影响。

(3)由于缺乏有组织的内容,文化遗产不可能得到充分体现,而且还可能背离家长对课程的期望和高等院校对课程的要求。

28. 教师要成为真正的研究者,应当具备的素养有哪些?

(1)有对于教育教学改进的热情,有教育研究的意识。

(2)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3)自我反思和批判的能力。

(4)掌握教育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5)独立的教育研究精神。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9小题11分,第30小题12分.共23分)

29.论述教育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功能

30.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建立理想的师生关系。

(一)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的方面;既有教育内部的,也有教育外部的;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影响是师生关系的因素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1. 教师方面

(1)教师对学生的态度。

(2)教师领导方式。

(3)教师的智慧。

(4)教师的人格因素。

2. 学生方面

学生受师生关系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学生对教师的认识。

3. 环境方面

影响师生关系的环境主要是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和课堂的组织环境。

(二)、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

理想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顺利进行和教育目标完成的基本保证,建立理想师生关系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追求,又是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理想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主体间关系的优化,从其发生发展过程来看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1. 尊师爱生,相互配合

2. 民主平等,和谐亲密

3. 共享共创,教学相长

(三)、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

1. 了解和研究学生

2.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 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4. 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5. 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教育学真题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B 】

A 、培根 B 、夸美纽斯 C 、赫尔巴特 D 、赞可夫

2、考试作为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强化学生学习欲望的工具是教育的 【 B 】

A 、教育的隐性功能 B 、教育的正向显性功能

C 、教育的正向隐性功能 D 、教育的显性功能

3、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等方面的要求的是 【 B 】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教育目标 D 、培养目标

4、新中国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 【 A 】

A 、1951年 B 、1949年 C 、1950年 D 、1952年

5、教师的最基本的形象是 【 A 】

A 、道德形象 B 、文化形象 C 、人格形象 D 、领导形象

6、我国古代的六艺以及欧洲中世纪的七艺,都属于【 D 】

A 、活动课程 B 、综合课程 C 、核心课程 D 、分科课程

7、如果一个测验反复使用或以不同的方式使用都能得出大致相同的结果,那么这个测【 A 】

A 、信度较好 B 、效度较好 C 、区分度较好 D 、难度适中

8、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反映了身心发展具有 【 C 】

A 、顺序性 B 、不平衡性 C 、阶段性 D 、个别差异性

9、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的班级组织形式是 【 D 】

A 、活动课时制 B 、小队教学 C 、道尔顿制 D 、 特朗普制

10、作为研究者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的自然状态下,根据研究的问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看、思、记的一种方法叫做 【 A 】

A 、观察 B 、研究 C 、总结 D 、 评价

11. 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以分为 【 B 】

A 、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B 、显性功能和隐形功能

C 、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D 、调节功能和控制功能

12. 综合课程又称 【 C 】

A .经验课程、核心课程、生活课程 B .经验课程、核心课程、儿童中心课程

C .广域课程、统合课程、合成课程 D .经验课程、生活课程、儿童中心课程

13. 为班级授课制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的是 【 C 】

A .凯洛夫 B .赫尔巴特 C .夸美纽斯 D .杜威

14. 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流派的代表人物是 【 A 】 A .布拉梅尔德 B .杜威 C .泰勒 D .奈勒

15. 从形态上看,我国现代学制属于 【 C 】

A .单轨制 B .双轨制 C .分支型学制 D .综合性学制

二、 多项选择题

16、教育制度具有以下特点: 【 ABCE 】

A 、客观性 B 、强制性 C 、取向性

D 、层次性 E 、历史性

17、影响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包括: 【ABCDE 】

A 、政治因素 B 、经济因素 C 、文化因素

D 、科技革新 E 、学生发展

18、从教育系统运行的空间特性看,教育形态可划分为: 【 ABE 】

A 、家庭教育 B 、学校教育 C 、非制度化教育

D 、制度化教育 E 、社会教育

19、课堂教学策略主要包括: 【 ABE 】

A 、讲述策略 B 、对话策略 C 、行为策略

D 、活动策略 E 、指导策略

20、教育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它包括以下基本要素: 【 ABD 】

A 、教育者 B 、学习者 C 、教学方法

D 、教育影响 E 、教学组织形式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班级组织

班级组织是一个有一定人数规模的学生集体,是学校行政根据一定的任务、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组织起来的有目标、有计划地执行管理、教育职能的正式小群体。它既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单位,又是学生生活及开展活动的集体单位,也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单位。

2、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23、简述教育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功能。

(1)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

(2)教育活化文化的功能

(3)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4)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

(5)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

(6)教育的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

24、简述教师的职业角色。

(1)学习者和学者。

(2)知识的传授者。

(3)学生心灵的培育者。

(4)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5)学生学习的榜样。

(6)学生的朋友。

25、简述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1. 教师方面

(1)教师对学生的态度。

(2)教师领导方式。

(3)教师的智慧。

(4)教师的人格因素。

2.学生方面

学生受师生关系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学生对教师的认识。

3.环境方面

影响师生关系的环境主要是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和课堂的组织环境

26、简述教学设计的依据。

(1)现代教学理论。

(2)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

(3)教学的实际需要。

(4)学生的需要和特点。

(5)教师的教学经验。

27、简述学生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当代走向。

(1)倡导构建以发展为本的学生评价体系。

(2)以质性的评价模式取代量化的评价模式。

(3)强调测评的真实性和情境性。

(4)鼓励学生评价中的合作行为。

(5)重视思维过程的评价。

28、简述现代学校教育系统的类型。

(1)大学和高等学校。

(2)中学。

(3)小学。

(4)初级中学。

(5)职业中学。

(6)高级中学。

(7)短期大学和大学。

(8)幼儿教育机构。

(9)研究生教育机构。

(10)成人教育机构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9小题11分,第30小题12分.共23分)

29.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应该怎样建设和管理班集体。P258

一、创造性的设计班集体目标

班集体目标确定与实施是班集体管理的基本要素。班级目标的设计,要以教育方针的培养目标为依据,以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中介,落实到集体成员的学习目标。班集体目标设计的方法:

1、 以提高素质、发展个性为向导,制定适合班集体实际水平的发展目标。

2、 依据班级发展目标制定各科教学、班级教育工作、班级日常活动体系。

3、 引导学生设计“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学习和发展目标。

4、 在班集体的目标管理中,既要注重提高班集体的整体发展,又要为集体中每个成员精心设计个性发展

目标。

二、合理的确定班级角色位置

1、 科学的诊断班集体人际关系的现状。

2、 重视班级骨干队伍建设。

3、丰富班级管理角色。

4、正确对待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使它的目标、价值规范等与班集体整合。

三、协调好班内外各种关系

1、协调班集体内的各种组织和成员的关系。

2、协调与各任课教师及学校其他部门、其他班级的关系。

3、班主任要协调班集体与社会、家庭的关系。

4、班主任还要协调好班级内各种活动和事务。

四、建构“开放、多维、有序”的班级活动体系

1、活动主题的确定要贴近社会生活。

2、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要能适应并促进学生的发展。

3、活动类型要丰富多彩,为学生发挥潜能提供舞台。

4、明确活动中“主体地位”与“主导作用”的关系。

五、营造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班级文化环境

1、营造文化性物质环境。

2、营造社会化环境。

3、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4、营造正确的舆论和班风。

5、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

30.论述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

答: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是教育活动系统或教育系统出现的偏移和失调状态,即教育内部和外部的异常条件使教育正向功能的实现收到严重阻碍,记过派生出来多种偏离行为,产生许多期望之外的不良功能。

教育的社会负向功能,有些是整体的,有些是局部的,这取决于社会的性质。

第一种情况:社会发展处于负向是,教育对社会出现总体的负向功能。

第二种情况:当社会发展处于正向时期,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功能总体是正向的,但也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教育与社会的外部关系失调,出现了局部的负向功能。

教育受政治、经济、文化所制约,所以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这是教育的基本规律之一,也是衡量教育与社会发展是否协调的准绳。违背这一规律,必然出现教育的社会负向功能。

教育的发展需要社会物质生产提供相应的基础条件,如果超越了物质生产所提供的底线,就会出现教育的负向功能。如盲目的教育先行会带来一系列负效应。首先,教育的盲目发展可能培养出过多的毕业生,而

国家经济发展又不能给他们提供相应的和足够的岗位,这些毕业生在国内无法就业,造成社会压力,同时,他们中的部分人就可能流向国外,这是教育对经济的发展不但没有多大作用,而且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流失和浪费。其次,劳动者的素质应与生产中的技术水平相适应,只有这是,提高受教育水平,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

在社会发展处于正向时期,教育出现负向功能是人为的结果,是教育的内部与外部的异常条件多造成的正向功能的受阻和障碍。由于教育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教育负向功能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正确认识并遵循教育规律,合理安排教育活动,协调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负向功能,增强正向功能。


相关文章

  • 中国传统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 中国传统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摘要:发展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弘扬华夏传统文化是一个历史的任务,因为它们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人认为以华夏传统文化命名中华传统文化更为合适,本人认为现代教育与教育现代化不是一个概念.而文化与教育 ...查看


  • 高考制度历史演变轨迹探析_陈彬莉
  • 2007年1月第34卷第1期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 l of Shanx iN o r m al U niversity(Soc ial Science Ed ition) Jan . , 2007V o. l 34 N ...查看


  • 华南师范大学杭州网络远程教育教育2013年招生问答
  • 华南师范大学网络远程教育学院相关问题 问:网络教育学院所招学生属业余还是脱产? 答:属业余性质.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网络教育学院不能招收全日制高等学历教 育学生,目前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所招学员均采取在职成人业余学习方式. 问:华南 ...查看


  • 自学考试[中外教育管理史]考试大纲
  • 中外教育管理史 上编 中国教育管理史 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教育管理. 一夏.商.西周时期的教育管理 1识记:1)夏,商学校的名称: 西周学校系统: 西周教学内容的特点: 学在官府的含义 2理解:学在官府教育管理体制的原因: 视学制度和选贤贡士 ...查看


  • 045103学科教学(语文)
  • 045103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学科简介 一.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简介 1. 学科专业简介: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于2010年 开始从应届毕业的中文本科生中招收海南省"农村 ...查看


  • 翻译硕士MTI参考书目
  • 安徽师范大学 初试: 1. 211翻译硕士英语:有关英语八级考试的书籍: 2. 357英语翻译基础: <实用翻译教程(修订版)>,刘季春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 <英汉翻译基础教程>,冯庆华.穆雷主编,高等 ...查看


  • 现代教育技术学教学大纲
  • <现代教育技术学>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课程介绍 一 .课程名称 <现代教育技术及应用> 二.适用层次 师范类本.专科 三.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普通高校师范类学生选修的公共课.学习这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需要一定的 心理学 ...查看


  • 盘点2015年31个省级政府工作报告教育内容
  •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制定实施教育综合改革意见,进一步巩固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改革成果,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新建.改扩建一批幼儿园,抓好城乡一体化高中建设,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深化课程改革,支持中 ...查看


  • 面向21世纪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的编写原则和特点
  • 经过自1994年上半年开始,至1995年底的一年半时间,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历史教学大纲相衔接的 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终于形成了送审稿.等待国家教委有关领导审批后,将于1996年在全 国颁布试行.并根据此大纲,从1997 ...查看


  • 2017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网上学习导论]网考答案
  • 一.单项选择题(15道小题,共30分) 1.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经常登录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主页,网址是?(C)(2分) A .http://www.zzu.edu.cn C .http://dls.zzu.edu.cn B .http: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