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事件访谈法操作步骤总结

行为事件访谈法是在进行胜任力模型研究过程中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麦克里兰提出来的,在胜任力模型的建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行为事件访谈法主要采用了关键事例法等访谈方式,请受访者回忆过去半年或一年在工作上感到最具有成就感(或挫折感)的关键事例,收集被访谈人员在代表性事件中的具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详细信息的访谈方法。

行为事件访谈法的的主要用途是通过被访谈者对以往工作事件的描述,发现杰出者普遍具备的特质,提炼出被访谈者的胜任特征,建立岗位胜任力模型。

结合本人在华峰氨纶、西安欧亚等咨询项目实际操作中的经验教训,总结出行为事件访谈法的操作步骤,供读者参考。

总体来说,进行行为事件访谈的六大步骤分别是:

1、了解被访谈者的背景,准备访谈提纲与录音设备

2、进行自我介绍和访谈目的介绍

3、询问被访谈人的工作履历、工作内容

4、借助STAR工具深入挖掘被访谈者的行为事件

5、通过直接询问求证被访谈者所需特质

6、设计结束语

步骤1的具体描述:

了解被访谈者的背景,准备访谈提纲与录音设备。这是访谈工作的基础,目的是首先对被访谈者有一个了解,通过分析被访谈者的工作履历、工作内容等基本情况,准备一系列问题逐步引导被访谈者讲述自己的“故事”。录音是为访谈录音做准备的,通过录音后便与访谈结束后整理访谈记录。

步骤2的具体描述:

进行访谈者的自我介绍和访谈目的介绍。首先,访谈者应以轻松的口吻作自我介绍,并告知被访者访谈的目的和访谈程序。在介绍中应该明确突出三个问题:

1、保密原则——访谈者需要对访谈的目的和保密性等方面作一些补充说明,以帮助被访者消除疑虑,避免产生紧张情绪

2、时间要求——访谈者在访谈开始前应告知被访谈者本次访谈估计占用的时间,以免在访谈过程中被访谈者因为有其他安排而产生焦虑情绪

3、录音要求——访谈者在访谈开始前应征求被访谈者的意见,之后才可进行录音此举的目的是与被访谈对象建立信任关系,创造融洽和谐的谈话气氛,使其感到轻松、愉快并愿意讲出自己的事情,同时强调面谈资料的保密性。这个步骤一般不需要很长的时间,三到五分钟即可,但这个过程却是不容忽略的。

步骤3的具体描述:

询问被访谈人的工作履历、工作内容。这是对被访谈者的一个熟悉和了解过程,询问的问题可以包括:

1、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部门、职务、联系电话等

2、工作经历——在本单位的工作经历、之前的工作经历

3、部门信息——部门人数、规模、分工、在同行业中的地位

4、主要工作任务或职责——主要工作内容、主要工作职责

5、权力关系——对谁汇报、管理那个部门、有多少下属强调这个步骤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被访谈者的工作环境信息,建立访谈者的职业形象,另外可以让被访谈者从自己熟悉的内容谈起,轻松发挥,尽快进入状态。其中了解被访谈者经历的岗位、职责,可以从初步材料中捕捉到下一步开展行为事件调查的突破口。如果被访者在归纳主要职责上有困难,可以请他描述日常工作并举例说明,了解其在岗位上实际做些什么,以便从具体细节中作出判断。另外,通过简单的聊天,还可以确定被访谈者的性格特点,并依据不同的个性特点确定面试的谈话环境。

步骤4的具体描述:

借助STAR工具挖掘被访谈者的行为事件。通过S(situation)T(Task)A(Action)R(result)的访谈思路,引导被访谈者讲故事,采集3—6个被访者在岗位上经历过的典型或关键事件(一般包括两到三个成功事例,以及两到三个失败的例子)的详细资料。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通过有针对性的提问,引导被访谈人集中谈论真正体现其个人特质的关键事件,针对每个事件进行深入的挖掘式提问,获得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下被访谈者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进而推断出被访谈者的胜任特征

步骤5的具体描述:

通过直接询问求证被访谈者所需特质。通过直接询问被访谈者本人对从事工作所需素质的理解,以求证被访谈者所需特质。不同的被访谈者会以自己的理解和语言来表述自己的行为特征,面对不同我被访谈者我们还需要进行的一个步骤是通过询问、总结、求证的方法来确保信息传达的有效性,也即我们理解的就是被访谈者想表达意思。这个环节可以使用的技巧是:

1、直接询问——通过直接询问被访谈者本人对从事工作所需要的胜任特征,简单明了的达到最终目的

2、归纳总结——根据被访谈人谈到的故事提炼标准化的胜任特征,寻求被访谈者的确认

3、旁敲侧击——通过让被访谈者描述其他绩优同事的胜任特征进行验证通过精炼和总结,我们就可以初步归纳被访谈真正体现的标准化的胜任特征,以利于编码和分析。

步骤6的具体描述:

设计结束语。对被访谈者表示感谢,建立友好关系,为可能存在的补访留下余地。结束语设计时应考虑的几个问题是:

1、时间控制——根据信息获取的程度和被访谈者的合作态度适时结束访谈

2、问题答疑——留给被访者一个提问的机会并作出解答

3、友好礼貌——对被访者的合作表示感谢

4、关系建立——留下进一步联系的余地这一步骤的设计目的是保持良好的商务礼仪,通过访谈中信息获取的程度、被访谈者的耐心适时结束访谈,建立与被访谈者再次合作的关系。

行为事件访谈法是在进行胜任力模型研究过程中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麦克里兰提出来的,在胜任力模型的建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行为事件访谈法主要采用了关键事例法等访谈方式,请受访者回忆过去半年或一年在工作上感到最具有成就感(或挫折感)的关键事例,收集被访谈人员在代表性事件中的具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详细信息的访谈方法。

行为事件访谈法的的主要用途是通过被访谈者对以往工作事件的描述,发现杰出者普遍具备的特质,提炼出被访谈者的胜任特征,建立岗位胜任力模型。

结合本人在华峰氨纶、西安欧亚等咨询项目实际操作中的经验教训,总结出行为事件访谈法的操作步骤,供读者参考。

总体来说,进行行为事件访谈的六大步骤分别是:

1、了解被访谈者的背景,准备访谈提纲与录音设备

2、进行自我介绍和访谈目的介绍

3、询问被访谈人的工作履历、工作内容

4、借助STAR工具深入挖掘被访谈者的行为事件

5、通过直接询问求证被访谈者所需特质

6、设计结束语

步骤1的具体描述:

了解被访谈者的背景,准备访谈提纲与录音设备。这是访谈工作的基础,目的是首先对被访谈者有一个了解,通过分析被访谈者的工作履历、工作内容等基本情况,准备一系列问题逐步引导被访谈者讲述自己的“故事”。录音是为访谈录音做准备的,通过录音后便与访谈结束后整理访谈记录。

步骤2的具体描述:

进行访谈者的自我介绍和访谈目的介绍。首先,访谈者应以轻松的口吻作自我介绍,并告知被访者访谈的目的和访谈程序。在介绍中应该明确突出三个问题:

1、保密原则——访谈者需要对访谈的目的和保密性等方面作一些补充说明,以帮助被访者消除疑虑,避免产生紧张情绪

2、时间要求——访谈者在访谈开始前应告知被访谈者本次访谈估计占用的时间,以免在访谈过程中被访谈者因为有其他安排而产生焦虑情绪

3、录音要求——访谈者在访谈开始前应征求被访谈者的意见,之后才可进行录音此举的目的是与被访谈对象建立信任关系,创造融洽和谐的谈话气氛,使其感到轻松、愉快并愿意讲出自己的事情,同时强调面谈资料的保密性。这个步骤一般不需要很长的时间,三到五分钟即可,但这个过程却是不容忽略的。

步骤3的具体描述:

询问被访谈人的工作履历、工作内容。这是对被访谈者的一个熟悉和了解过程,询问的问题可以包括:

1、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部门、职务、联系电话等

2、工作经历——在本单位的工作经历、之前的工作经历

3、部门信息——部门人数、规模、分工、在同行业中的地位

4、主要工作任务或职责——主要工作内容、主要工作职责

5、权力关系——对谁汇报、管理那个部门、有多少下属强调这个步骤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被访谈者的工作环境信息,建立访谈者的职业形象,另外可以让被访谈者从自己熟悉的内容谈起,轻松发挥,尽快进入状态。其中了解被访谈者经历的岗位、职责,可以从初步材料中捕捉到下一步开展行为事件调查的突破口。如果被访者在归纳主要职责上有困难,可以请他描述日常工作并举例说明,了解其在岗位上实际做些什么,以便从具体细节中作出判断。另外,通过简单的聊天,还可以确定被访谈者的性格特点,并依据不同的个性特点确定面试的谈话环境。

步骤4的具体描述:

借助STAR工具挖掘被访谈者的行为事件。通过S(situation)T(Task)A(Action)R(result)的访谈思路,引导被访谈者讲故事,采集3—6个被访者在岗位上经历过的典型或关键事件(一般包括两到三个成功事例,以及两到三个失败的例子)的详细资料。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通过有针对性的提问,引导被访谈人集中谈论真正体现其个人特质的关键事件,针对每个事件进行深入的挖掘式提问,获得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下被访谈者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进而推断出被访谈者的胜任特征

步骤5的具体描述:

通过直接询问求证被访谈者所需特质。通过直接询问被访谈者本人对从事工作所需素质的理解,以求证被访谈者所需特质。不同的被访谈者会以自己的理解和语言来表述自己的行为特征,面对不同我被访谈者我们还需要进行的一个步骤是通过询问、总结、求证的方法来确保信息传达的有效性,也即我们理解的就是被访谈者想表达意思。这个环节可以使用的技巧是:

1、直接询问——通过直接询问被访谈者本人对从事工作所需要的胜任特征,简单明了的达到最终目的

2、归纳总结——根据被访谈人谈到的故事提炼标准化的胜任特征,寻求被访谈者的确认

3、旁敲侧击——通过让被访谈者描述其他绩优同事的胜任特征进行验证通过精炼和总结,我们就可以初步归纳被访谈真正体现的标准化的胜任特征,以利于编码和分析。

步骤6的具体描述:

设计结束语。对被访谈者表示感谢,建立友好关系,为可能存在的补访留下余地。结束语设计时应考虑的几个问题是:

1、时间控制——根据信息获取的程度和被访谈者的合作态度适时结束访谈

2、问题答疑——留给被访者一个提问的机会并作出解答

3、友好礼貌——对被访者的合作表示感谢

4、关系建立——留下进一步联系的余地这一步骤的设计目的是保持良好的商务礼仪,通过访谈中信息获取的程度、被访谈者的耐心适时结束访谈,建立与被访谈者再次合作的关系。


相关文章

  • 人力资源实务指导手册
  • 人力资源规划.招聘.测评与培训实务 课 程 号: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适用专业:工商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向三年级学生总 学 分:总 学 时:任课教师:钱辉 课程指导手册 (初稿) 405302,405301 8 150(每周10学时) 李晓 ...查看


  • 人力资源管理者胜任素质模型
  • 人力资源管理者胜任素质模型构建探究 人力资源管理者胜任素质模型构建探究 人力资源管理者胜任素质模型构建探究 摘要: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逐渐由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到了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这一改变意味着人力资源管理者将在 ...查看


  • 工作分析总结
  • 1 问卷调查分析法的操作中的关键问题中不包含()p144 A 问卷设计的质量 B 调查前的系统培训 C 调查过程的控制 D 调查结果升级 2 工作日志法的优点中没有下列哪一项()p144 A 适用于几乎所有岗位 B 收集信息的可靠性高,能提 ...查看


  • [教育研究方法]知识点
  • <教育研究方法>知识点 第一章 1.教育科学研究的含义 教育科学研究通常指应用科学的方法,有系统.有目的.有计划地研究特定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变化规律,以揭示教育本质,解决教育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育质量的创造性活动. 2.教 ...查看


  • 基于岗位的胜任力模型(DOC 14页)
  • 一.解读胜任力模型 胜任力模型概念自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兴起于美国,在80年代在管理界逐渐成为一个时髦的概念.许多世界著名的公司,如AT&T和IBM ,国内企业如华为和中集集团都建立了胜任力模型, 并贯彻到了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查看


  • 资料收集的主要方法
  • 资料收集的主要方法 教育研究中,资料收集的方法是非常多样的,这里简要地介绍常见的几种. 一.文献分析法 (一)文献分析法概述 1.含义 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即把人类知识用文字.图形.符号.音像等手段记录下来的有价值的典献.它包括图书 ...查看


  • 行为事件访谈法(BEI)的操作过程
  • 行为事件访谈法(BEI)的操作过程 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BEI)是由麦克里兰结合关键事件法和主题统觉测验而提出来的.虽然BEI是在进行胜任模型研究过程中提出来的,但是对于人才的招聘选拔有着非 ...查看


  • 工作分析的方法与技术复习要点
  • 工作分析的方法与技术复习要点 第一章 工作分析概述 一工作分析的概念: 一种活动或者过程,是分析者采用科学的手段与技术,直接收集.比较.综合有关工作的信息,就工作岗位的状况.基本职责.资格要求等,做出规范性的描述与说明,为组织特定的发展战略 ...查看


  • 扎根理论在公共管理研究中的应用_方法与实践_贾哲敏
  • 探索与争鸣 doi :10.3782/j.issn.1006-0863.2015.03.18 扎根理论在公共管理研究中的应用:方法与实践 贾哲敏 * [摘 要]扎根理论通过一整套流程完成数据搜集.编码与分析并构建理论,也非常适合很多公共管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