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政治曲线图专训

题型集训5 曲线图

一、题型特点

曲线类题型是经济生活近年高考常见试题, 福建省自主命题以来已连续两年出现,是福建高考趋于稳定的题型。曲线题突出综合性,能够很好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曲线题整体上可归为六类:需求曲线、供给曲线、拉弗曲线、菲利普斯曲线、微笑曲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一)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是显示价格与需求量关系的曲线。纵轴表示价格(自变量),横轴表示产品需求量(因变量)。需求曲线的斜率反映需求量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教材知识: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一般

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

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

它的购买。”

练兵:

1. 甲商品价格(P 甲)与乙商品需求量(Q 乙)之间存在如图6

所示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甲商品的需求量受乙商品价格的影响

②甲商品价格上升会使乙商品价格下降

③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人们对乙商品的需求增加

④人们的某一特定需要,甲乙两种商品都可以满足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 图1中的曲线反映的是某种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价格走势。

同期,该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其需求量发生反向变化。在其

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该种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②该种商品的互补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③该种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④该种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 图7描述的是某品牌奶粉的需求曲线由D1左移到D2。下列

事件中能导致这种变动关系的是

A. 该奶粉生产商供应减少 B. 政府提高了商品消费税

C. 居民收入水平大幅上升 D. 该奶粉检测出有害物质

4. (2010广东卷)图5、6中商品甲、乙是两种互不关联的商

品。

当两商品的价格P 均从P 1同幅下降到P 2时,对于需求量Q 的变化,若有如下判断

①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同向变动 ②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反向变动

③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高档耐用品 ④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生活必需品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 下列四幅图描述了某商品的价格(P )、需求量(D )、价值量(V )以及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L )之间的关系

A. ①→③→④ B. ②→①→③ C. ①→②→④ D. ②→④→③

(二)、供给曲线

教材知识: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调节生产规模。“当市场

上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该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

这时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当商品供不应求时,该

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

增加,这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练兵:

6. 工资水平(W )是劳动者选择“工作”或“休闲”的关键因素。若工资水平提高,劳动者最初会选择增加工作时间,以获得更多收入,此时,劳动力供给量(L )会增加;若工资水平继续提高,以至于劳动者认为休闲比收入增长更重要时,宁愿选择增加休闲而减少工作时间,致使劳动力供给量(L )反而减少。下列能体现这一变化规律的图形是

(三)、拉弗曲线

“拉弗曲线”理论是由“供给学派”代表人物、美国教

授阿瑟·拉弗提出的。“拉弗曲线”的横轴表示税率,纵轴

表示税收额,它表明了税收与税率之间的关系。

教材知识:财政税收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影响财政收入

的因素。

练兵:

7. 读图“拉弗曲线”,回答

(1)拉弗曲线反映了

①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税率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②税率超过了一定范围,将最终导致财政收入下降

③财政收入总量与税收收入成正比,与税率成反比

④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A .①③ B .①② C .①④ D .②④

(2)拉弗曲线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国家必须根据财政预算确定税率 ②国民收入分配必须妥善处理好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 ③分配政策必须激发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 ④国家税收必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8. “拉弗曲线”(见图11)描述了税率和税收的关系。

它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税收政策必须考虑企业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②A 点是我国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最佳税率选择 ③确定税率应充分考虑企业产品的价值和竞争力

④税率超过了一定的范围将导致税收收入的下降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9. 图2表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横轴x 代表收入差距,

纵轴 y代表效率,原点O 表示绝对的平均主义和绝对的低

效率。曲线表示效率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变化的情况。

该图表明

①在x1之前,效率与收入差距成反方向变化

②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效率会降低

③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 ④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有助于保持较高的

效率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四)、菲利普斯曲线

1958年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提出。这条曲线用横轴

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通货膨胀率。因此,它表明失业率与通

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是通货膨胀与

失业之间的一种取舍关系,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提供了理论

依据。经济决策者的两个目标是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但是这

两个目标往往是冲突的。

教材知识:涉及财政的作用、宏观调控的相关知识等知识。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宏观调控的主要目

标、手段。

10.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在一般情况下,下列选项中与图10曲线

反映的变动关系相一致的是

A .X 轴为税率 Y 轴为财政收入

B .X 轴为居民收入 Y 轴为商品房价格

C .X 轴为商品价格总额 Y 轴为流通中所需货币量

D .X 轴为经济增长率 Y 轴为失业率

11. 进行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状况从B 点到A 点变化的经济手

段是

A .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B .提高商业银行的贷款基准利率

C .降低金融机构的法定准备金率

D .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品实施限价

(五)、微笑曲线

微笑曲线是1992年时,当时的宏基电脑董事长施振荣提

出的企业竞争战略。微笑曲线分成左、中、右三段,左边为技

术、专利,中间为组装、制造,右边为品牌、服务。微笑曲线

在中间位置为获利低位,而在左右两段位置则为获利高位。这

个曲线表明,如果一个企业想向高端进军,不能只停留在大规

模低成本的制造,必须在研发和品牌上有所行动。

教材知识: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表

现、影响、实质、应对态度、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综合探究)

等相关知识。对外开放的要求、基本原则、基本战略,特别是 “走出去”的相关知识等.

(六)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库兹涅茨曲线是上世纪50年代诺贝尔奖获得者、经

济学家库兹涅茨用来分析人均收入水平与分配公平程度

之间关系的一种学说。研究表明,收入不均现象随着经

济增长先升后降,呈现倒U 型曲线关系。当一个国家经

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环境污染的程度较轻,但是随

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污染由低趋高,环境恶化程度

随经济的增长而加剧;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也

就是说,到达某个临界点或称“拐点”以后,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又由高趋低,其环境污染的程度逐渐减缓,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这种现象被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答案:1-11 BABAD B(BD)CDD

题型集训5 曲线图

一、题型特点

曲线类题型是经济生活近年高考常见试题, 福建省自主命题以来已连续两年出现,是福建高考趋于稳定的题型。曲线题突出综合性,能够很好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曲线题整体上可归为六类:需求曲线、供给曲线、拉弗曲线、菲利普斯曲线、微笑曲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一)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是显示价格与需求量关系的曲线。纵轴表示价格(自变量),横轴表示产品需求量(因变量)。需求曲线的斜率反映需求量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教材知识: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一般

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

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

它的购买。”

练兵:

1. 甲商品价格(P 甲)与乙商品需求量(Q 乙)之间存在如图6

所示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甲商品的需求量受乙商品价格的影响

②甲商品价格上升会使乙商品价格下降

③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人们对乙商品的需求增加

④人们的某一特定需要,甲乙两种商品都可以满足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 图1中的曲线反映的是某种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价格走势。

同期,该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其需求量发生反向变化。在其

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该种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②该种商品的互补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③该种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④该种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 图7描述的是某品牌奶粉的需求曲线由D1左移到D2。下列

事件中能导致这种变动关系的是

A. 该奶粉生产商供应减少 B. 政府提高了商品消费税

C. 居民收入水平大幅上升 D. 该奶粉检测出有害物质

4. (2010广东卷)图5、6中商品甲、乙是两种互不关联的商

品。

当两商品的价格P 均从P 1同幅下降到P 2时,对于需求量Q 的变化,若有如下判断

①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同向变动 ②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反向变动

③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高档耐用品 ④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生活必需品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 下列四幅图描述了某商品的价格(P )、需求量(D )、价值量(V )以及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L )之间的关系

A. ①→③→④ B. ②→①→③ C. ①→②→④ D. ②→④→③

(二)、供给曲线

教材知识: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调节生产规模。“当市场

上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该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

这时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当商品供不应求时,该

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

增加,这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练兵:

6. 工资水平(W )是劳动者选择“工作”或“休闲”的关键因素。若工资水平提高,劳动者最初会选择增加工作时间,以获得更多收入,此时,劳动力供给量(L )会增加;若工资水平继续提高,以至于劳动者认为休闲比收入增长更重要时,宁愿选择增加休闲而减少工作时间,致使劳动力供给量(L )反而减少。下列能体现这一变化规律的图形是

(三)、拉弗曲线

“拉弗曲线”理论是由“供给学派”代表人物、美国教

授阿瑟·拉弗提出的。“拉弗曲线”的横轴表示税率,纵轴

表示税收额,它表明了税收与税率之间的关系。

教材知识:财政税收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影响财政收入

的因素。

练兵:

7. 读图“拉弗曲线”,回答

(1)拉弗曲线反映了

①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税率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②税率超过了一定范围,将最终导致财政收入下降

③财政收入总量与税收收入成正比,与税率成反比

④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A .①③ B .①② C .①④ D .②④

(2)拉弗曲线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国家必须根据财政预算确定税率 ②国民收入分配必须妥善处理好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 ③分配政策必须激发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 ④国家税收必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8. “拉弗曲线”(见图11)描述了税率和税收的关系。

它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税收政策必须考虑企业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②A 点是我国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最佳税率选择 ③确定税率应充分考虑企业产品的价值和竞争力

④税率超过了一定的范围将导致税收收入的下降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9. 图2表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横轴x 代表收入差距,

纵轴 y代表效率,原点O 表示绝对的平均主义和绝对的低

效率。曲线表示效率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变化的情况。

该图表明

①在x1之前,效率与收入差距成反方向变化

②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效率会降低

③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 ④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有助于保持较高的

效率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四)、菲利普斯曲线

1958年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提出。这条曲线用横轴

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通货膨胀率。因此,它表明失业率与通

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是通货膨胀与

失业之间的一种取舍关系,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提供了理论

依据。经济决策者的两个目标是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但是这

两个目标往往是冲突的。

教材知识:涉及财政的作用、宏观调控的相关知识等知识。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宏观调控的主要目

标、手段。

10.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在一般情况下,下列选项中与图10曲线

反映的变动关系相一致的是

A .X 轴为税率 Y 轴为财政收入

B .X 轴为居民收入 Y 轴为商品房价格

C .X 轴为商品价格总额 Y 轴为流通中所需货币量

D .X 轴为经济增长率 Y 轴为失业率

11. 进行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状况从B 点到A 点变化的经济手

段是

A .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B .提高商业银行的贷款基准利率

C .降低金融机构的法定准备金率

D .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品实施限价

(五)、微笑曲线

微笑曲线是1992年时,当时的宏基电脑董事长施振荣提

出的企业竞争战略。微笑曲线分成左、中、右三段,左边为技

术、专利,中间为组装、制造,右边为品牌、服务。微笑曲线

在中间位置为获利低位,而在左右两段位置则为获利高位。这

个曲线表明,如果一个企业想向高端进军,不能只停留在大规

模低成本的制造,必须在研发和品牌上有所行动。

教材知识: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表

现、影响、实质、应对态度、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综合探究)

等相关知识。对外开放的要求、基本原则、基本战略,特别是 “走出去”的相关知识等.

(六)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库兹涅茨曲线是上世纪50年代诺贝尔奖获得者、经

济学家库兹涅茨用来分析人均收入水平与分配公平程度

之间关系的一种学说。研究表明,收入不均现象随着经

济增长先升后降,呈现倒U 型曲线关系。当一个国家经

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环境污染的程度较轻,但是随

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污染由低趋高,环境恶化程度

随经济的增长而加剧;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也

就是说,到达某个临界点或称“拐点”以后,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又由高趋低,其环境污染的程度逐渐减缓,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这种现象被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答案:1-11 BABAD B(BD)CDD


相关文章

  • 山大附中名师分析2016高考试卷
  • 2016-06-09 2016年高考结束,<山西青年报>特邀山大附中高三各学科备课组长,对2016年高考试题(新课标卷)进行评析. 语   数   外 语文:难度适中  作文题目接地气 李翠萍  山大附中高三语文备课组长,太原市 ...查看


  • 2016河北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
  • 2016关于深化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 2月29日,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 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正式公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自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全面启动高考综合改革.那么为什么要调整高考政策呢 ...查看


  • (通用版)2016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时政热点专练 科学宏观调控稳定经济增长
  • 科学宏观调控 稳定经济增长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国家发展改革委部署八大举措促投资稳增长 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5年9月14日召开会议,部署八大举措促投资稳增长.2015年以来,为应对经 ...查看


  • 2016届高考政治一轮单元综合检测(3)+收入与分配.doc
  • 单元综合检测(三)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在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也有所差别.这是因为( ) A .按劳分配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B . ...查看


  • 高考数学极坐标与参数方程汇编
  • 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常规法:1.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2.极坐标方程和直角坐标方程的互化:关键要掌握好互化公式, 1. 已知圆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2+sin(θ- π 4 ) -4=0,求圆C 的半径. (2011北 ...查看


  • 坐标图解题思路
  • 看准趋势 比较关系 --坐标图解题思路 刘彦强 提要:坐标图试题是对文科考生和数学底子较差的政治老师而言都感到非常棘手的一类试题.本文提出了"依据坐标看趋势,比较曲线看关系"读懂坐标图表.五步解析坐标图题的简单实用且准确 ...查看


  • 高考集合与函数专题
  • 高考集合与函数专题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21.(2016高考新课标1理数)设集合A =x x -4x +30, 则{}{} A B = ( ) (A ) -3, -⎪ (B ) -3, ...查看


  • [世纪金榜]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题型专练 高考重点冲关练3 表观光合速率的曲线分析
  • 高考重点冲关练 3 表观光合速率的曲线分析 [常考角度] 1. 理解净光合速率的表示方法.(对应训练T1) 2. 光质.光照强度.CO 2浓度影响光合速率的本质.(对应训练T2.T3.T5) 3.O 2产生量和O 2含量之间的区别.(对应训 ...查看


  • 机密!2016高考数学高分答题模板外泄!
  • 高考数学答题黄金模板 1选择填空题 易错点归纳: 九大模块易混淆难记忆考点分析,如概率和频率概念混淆.数列求和公式记忆错误等,强化基础知识点记忆,避开因为知识点失误造成的客观性解题错误. 针对审题.解题思路不严谨如集合题型未考虑空集情况.函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