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社会中的传播

第一章 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传播

1传播的性质和传播活动的基本过程:

衡量一次传播活动发生与否和传播质量的高低,就要看投入传播过程的信息是否顺利实现了移动,参与传播的双方是否完成了信息的共享,从而完成了建立或调整人类社会关系的一次具体活动。决定传播性质的因素是:

1)参与传播的双方都有积极的态度,有在传播中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和其他目的的愿望,具备参与传播的基本条件,如掌握相同的符号体系等。

2)要有切实的内容和形式,即要为人们提供能够消除对事物认识不确定的信息,要有可以有效附载信息(符号)的媒介系统。

3)要有双方认可的传播时间和传播空间,保证信息的正常传递和移动。

4)注意传播符号的包容性和可转换性。

2传播活动的过程:

5W 模式(拉斯韦尔公式) :最早对传播过程进行模式化描述的是哈罗德. 拉斯韦尔。1948年他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明确提出构成人类传播活动过程的按先后顺序排列的五个基本要素,拉斯韦尔认为,“描述传播行为的一个方便的办法,是回答下列5个问题: “谁

说了什么

通过什么渠道

对谁

取得了什么效果?”

英国传播学者麦奎尔等人将这个模式用图示表现出来。

这个模式的意义:

1)这个模式第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却又阐释不清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5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

2)第一次明确界定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后来大众传播学研究的5大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就是沿着拉斯韦尔模式的这条思路形成的。

3)拉斯韦尔模式对后来的传播学研究和众多传播模式建立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否认的。 这个模式的缺陷:

1)忽视双向性:它将传播过程局限在一个单向运动的水平上,忽视了对受传者意志的表达渠道的描述及由此而产生的对传播过程的控制行为的描述。

2)忽视信息的变形:忽视了对传播活动说受外界干扰因素的描述。

香农——韦弗“数学模式”:

1949年,数学家香农和韦弗提出了基于信息理论的数学模式。虽然他们仍然把传播过程描述成单向的,但特别强调了传播过程中噪音对所传递信号的破坏作用。

对这一模式的评价:

积极:

1)在这个模式中,最引人注目的要素是“噪音”这个概念。它明确提出了人类传播活动的复杂性。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传播活动不可能完全在人们所希望或完全由人力控制的环境中进行。它必然受到来自社会的或自然界的各种因素的干扰,有些因素可能会推进传播活动的过程,但更多的因素将对传播过程的正常进行产生负面的影响。

2)这个模式中采用了“信源”的概念。信源是不同于传播者的概念。在传播活动中,表面上看,所流动的信息都来自传播者或专门的传播机构,其实信息中的大多数甚至全部都是传播者和传播机构从生产生活过程中采集而来的。信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这才

是真正的信息来源。传播者在一定意义上只是信源和受传者之间的“信息中转站”。

以上两个模式的共同缺陷:认为传播过程是单向的,不足以表述传播过程的全面情况,特别是没有反应出传播活动中传---受双方的角色互换的事实。

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1954年由奥斯古德首创并由传播学大师施拉姆完善的循环模式出现。这个模式强调的是传播活动中传---受双方的共同作用。

在这个模式图中,已经看不到界限分明的“传播者”和“受传者”了。在每一个具体的传播活动中,双方都在进行着内容相同和次序不同的信息处理活动,都是以传播活动的积极参与者的身份出现的。突出了传播活动的双向互动性。事实上,在任何一个传播活动中,都存在着传---受双方的互相影响,区别在于这种影响的表现形式不同。双方互为信息的发出者,又互为反馈的对象。具有反馈过程的传播过程才是正常的传播过程。

3正常传播关系的建立:

正常传播关系的建立的大前提是双方都有传播的要求,都有与对方进行交流的需要和兴趣,认为对方是自己交流的合适对象。除了这个大前提之外,要使传播关系成立,还需要具备一些技术性的条件:

1)传---受双方都要善于将流动中的信息和自己头脑中存在的欲进入传播过程的抽象的内容转变为有具体物质形态的“符号”,并能将这些符号通过有效的媒介发布出去,以利于对方顺利接收。顺利接收并转化对方的信息符号是传播关系建立的基本条件。

2)符号转换的过程和转换以后的符号要具有科学性和严密性。一方面,符号体系和符号转换的过程应符合双方的“契约”,经过转换的符号至少应该是双方都可以顺利解读的。另一方面,进入传播过程的符号要具备意义的单一性和明确性,不要使符号在解读中产生误解和歧义。尤其要避免信息的接收方对符号所携带的意义任意发挥和可能性的歪曲。在必要时要采取技术性措施对符号的解读规则进行说明或限制。

3)要保证传播渠道的畅通,防止信息在流动过程中的丢失和变形。

4)在传播过程中要建立双方的平等关系。

5)总之,要使传播关系顺利形成,传播的双方都要积极寻找同对方的共同点,也就是寻找双方感兴趣的话题和说话的方式。

传播活动的实际表现形式:一传即通、基本传通、部分传通、传而不通。

4传播活动的基本类型:

自我传播:(98年名词解释)

又称内向传播、人内传播、内在传播等,指社会个体利用自己的内储信息和所接受的外部信息,在个体思维中进行的传播活动。自我传播的信息发出者和接受者同为一个人,是“主我”和“客我”之间的一种交流。

自我传播的特点:1高度的封闭性和隐密性2随时性和随意性3内容的广泛性和跳跃性4信息使用的无保留性5信息的记载性差

人际传播: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包括面对面的直接传播和借助于媒介的间接传播。在各种外在的传播活动中,人际传播是最原始的、历史最悠久的传播类型。 人际传播的目的和意义:

1)人际传播是建立社会关系的手段,是形成并维护正常社会秩序的基础。

2)有效的人际传播是个人加深自我认识的纽带和桥梁。

3)利用人际传播可以深入了解他人,进而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有清醒的认识。

4)人际传播在很多情况下是满足人们的感情需求的有效措施。

人际传播的特点、;

1)交流性、反馈性最显著。

2)所使用的媒介丰富多样,被学者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

3)对态度改变的作用最显著。

4)感情色彩最浓。

5)信息保密性强,尤其是双方事先有约定的信息,不会轻易地向外泄露。

人际传播正常进行的条件:

1)参与传播双方的认知程度,包括接近的文化程度、相近的生活经历、相同的兴趣爱好。

2)传播双方参与传播的积极性,包括投入的信息、精力和情绪,以及传播过程中及时有效的反馈。

3)人际传播的双方人格应该是完全平等的,参与传播的权利也应该是平等的。

4)双方要注意共同经验范围,要尊重对方的文化知识背景,又要善于使对方顺利进入或至少能理解自己的文化知识背景。

组织传播:是指组织之间,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是有组织有领导而进行的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传播。即发展为公共关系学。

组织传播正常进行的条件:

1)健全、固定的对内对外传播通道,即组织所拥有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媒介所构成的信息传播网络。

2)组织传播要建立在信息内容的广泛性和针对性相结合的基础上,尽量扩大信息公开的范围,增加组织内部的透明度和外部的知名度。

3)组织传播的正常进行还有赖于平等传播关系的建立和良好传播环境的营造。

4)组织传播应该是一个连续的、不间断的过程。

组织传播中信息的移动方向及其特点:

1)自上而下的信息移动:是组织的领导人和各级管理部门通过正常的上下级之间的信息媒介,向自己的下级部门和全体组织成员进行的信息发布过程,是社会组织中占主导地位的信息移动方向。优点:权威性、准确性、真实性、约束性、强制性。缺点:信息量太少、信息中包含的冗余信息量过大、精确度小、动态信息少。

2)自下而上的信息移动:组织内部的普通成员或组织的基层组织向上级部门直至最高领导人进行信息传播的过程,是社会组织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方面。

有3种主要的形式:

○1由上级领导出面直接向下级或基层索取。

○2下级组织应上级的要求在基层搜集信息后向上级传播。

○3下级单位组织和普通社会成员主动、直接向上级的信息传播。

3)横向的信息移动:

是组织内部大量存在的成员之间和部门之间的信息传播过程。

4)组织传播中的非正规形式:

即组织中存在的非正式群体的信息传播活动。非正式群体所进行的传播建立在大家共同兴趣和切身利益的基础上,因此对参与传播的人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传播活动的内在动力强大。

非正规群体所进行的传播活动中,组织成员排除或忽略了各自在正规组织中的社会地位和权利权威等因素,在完全平等的关系状态和气氛中进行轻松的信息交流。这就决定了非正规信息传播渠道是组织正规传播渠道之外的一种重要补充,它为人们在非正规组织环境中提供了扩大自我开放领域的机会和条件,使人们互相得到了平等自由的感觉,对稳定人们的情绪,释放工作的压力,满足自我价值的追求都有积极的意义。

大众传播:大众传播是指专门的传播机构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或工具向为数众多的、分散的受众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具有同其它类型传播活动明显不同的地方:

1)大众传播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传播活动。

2)大众传播活动从信息采集、信息选择和加工到信息的发布,是众多人配合,众多工序配合的流水线式的工作方式,每个工序所要求的技术和经验都有自己的特点,同现代大工业的生产模式十分相似。

3)大众传播需要先进的现代化设备、技术和充足的资金支持,传播机构之间的竞争既是传播内容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又是设备、技术和资金的竞争。

大众传播的特点:

1)大众传播是一种公开进行的传播活动。

2)大众传播是一种没有任何强制性的传播活动。

3)大众传播的信息流动基本上是单向的,反馈是在传播活动结束后进行的。

4)大众传播是一种商业经营性质的传播活动。

传播的社会功能:

1)观察、监视、了解、研究外部环境的安全功能。

2)为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而建立、维持广泛社会联系的交往功能

3)延续社会文明,传播生产生活经验,发扬优良文化传统的教育功能

4)提供休闲娱乐,培养大众鉴赏、审美能力的消遣功能

5)体现团体、事件和个人社会价值,授予社会地位的权利功能

6)凝聚社会力量,形成社会压力的舆论引导功能

7)形成社会行为规范,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的限制功能

8)传播活动和传播媒介的负功能:人类认识的屏障、诱发社会问题、信息过剩和信息污染

第一章 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传播

1传播的性质和传播活动的基本过程:

衡量一次传播活动发生与否和传播质量的高低,就要看投入传播过程的信息是否顺利实现了移动,参与传播的双方是否完成了信息的共享,从而完成了建立或调整人类社会关系的一次具体活动。决定传播性质的因素是:

1)参与传播的双方都有积极的态度,有在传播中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和其他目的的愿望,具备参与传播的基本条件,如掌握相同的符号体系等。

2)要有切实的内容和形式,即要为人们提供能够消除对事物认识不确定的信息,要有可以有效附载信息(符号)的媒介系统。

3)要有双方认可的传播时间和传播空间,保证信息的正常传递和移动。

4)注意传播符号的包容性和可转换性。

2传播活动的过程:

5W 模式(拉斯韦尔公式) :最早对传播过程进行模式化描述的是哈罗德. 拉斯韦尔。1948年他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明确提出构成人类传播活动过程的按先后顺序排列的五个基本要素,拉斯韦尔认为,“描述传播行为的一个方便的办法,是回答下列5个问题: “谁

说了什么

通过什么渠道

对谁

取得了什么效果?”

英国传播学者麦奎尔等人将这个模式用图示表现出来。

这个模式的意义:

1)这个模式第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却又阐释不清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5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

2)第一次明确界定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后来大众传播学研究的5大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就是沿着拉斯韦尔模式的这条思路形成的。

3)拉斯韦尔模式对后来的传播学研究和众多传播模式建立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否认的。 这个模式的缺陷:

1)忽视双向性:它将传播过程局限在一个单向运动的水平上,忽视了对受传者意志的表达渠道的描述及由此而产生的对传播过程的控制行为的描述。

2)忽视信息的变形:忽视了对传播活动说受外界干扰因素的描述。

香农——韦弗“数学模式”:

1949年,数学家香农和韦弗提出了基于信息理论的数学模式。虽然他们仍然把传播过程描述成单向的,但特别强调了传播过程中噪音对所传递信号的破坏作用。

对这一模式的评价:

积极:

1)在这个模式中,最引人注目的要素是“噪音”这个概念。它明确提出了人类传播活动的复杂性。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传播活动不可能完全在人们所希望或完全由人力控制的环境中进行。它必然受到来自社会的或自然界的各种因素的干扰,有些因素可能会推进传播活动的过程,但更多的因素将对传播过程的正常进行产生负面的影响。

2)这个模式中采用了“信源”的概念。信源是不同于传播者的概念。在传播活动中,表面上看,所流动的信息都来自传播者或专门的传播机构,其实信息中的大多数甚至全部都是传播者和传播机构从生产生活过程中采集而来的。信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这才

是真正的信息来源。传播者在一定意义上只是信源和受传者之间的“信息中转站”。

以上两个模式的共同缺陷:认为传播过程是单向的,不足以表述传播过程的全面情况,特别是没有反应出传播活动中传---受双方的角色互换的事实。

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1954年由奥斯古德首创并由传播学大师施拉姆完善的循环模式出现。这个模式强调的是传播活动中传---受双方的共同作用。

在这个模式图中,已经看不到界限分明的“传播者”和“受传者”了。在每一个具体的传播活动中,双方都在进行着内容相同和次序不同的信息处理活动,都是以传播活动的积极参与者的身份出现的。突出了传播活动的双向互动性。事实上,在任何一个传播活动中,都存在着传---受双方的互相影响,区别在于这种影响的表现形式不同。双方互为信息的发出者,又互为反馈的对象。具有反馈过程的传播过程才是正常的传播过程。

3正常传播关系的建立:

正常传播关系的建立的大前提是双方都有传播的要求,都有与对方进行交流的需要和兴趣,认为对方是自己交流的合适对象。除了这个大前提之外,要使传播关系成立,还需要具备一些技术性的条件:

1)传---受双方都要善于将流动中的信息和自己头脑中存在的欲进入传播过程的抽象的内容转变为有具体物质形态的“符号”,并能将这些符号通过有效的媒介发布出去,以利于对方顺利接收。顺利接收并转化对方的信息符号是传播关系建立的基本条件。

2)符号转换的过程和转换以后的符号要具有科学性和严密性。一方面,符号体系和符号转换的过程应符合双方的“契约”,经过转换的符号至少应该是双方都可以顺利解读的。另一方面,进入传播过程的符号要具备意义的单一性和明确性,不要使符号在解读中产生误解和歧义。尤其要避免信息的接收方对符号所携带的意义任意发挥和可能性的歪曲。在必要时要采取技术性措施对符号的解读规则进行说明或限制。

3)要保证传播渠道的畅通,防止信息在流动过程中的丢失和变形。

4)在传播过程中要建立双方的平等关系。

5)总之,要使传播关系顺利形成,传播的双方都要积极寻找同对方的共同点,也就是寻找双方感兴趣的话题和说话的方式。

传播活动的实际表现形式:一传即通、基本传通、部分传通、传而不通。

4传播活动的基本类型:

自我传播:(98年名词解释)

又称内向传播、人内传播、内在传播等,指社会个体利用自己的内储信息和所接受的外部信息,在个体思维中进行的传播活动。自我传播的信息发出者和接受者同为一个人,是“主我”和“客我”之间的一种交流。

自我传播的特点:1高度的封闭性和隐密性2随时性和随意性3内容的广泛性和跳跃性4信息使用的无保留性5信息的记载性差

人际传播: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包括面对面的直接传播和借助于媒介的间接传播。在各种外在的传播活动中,人际传播是最原始的、历史最悠久的传播类型。 人际传播的目的和意义:

1)人际传播是建立社会关系的手段,是形成并维护正常社会秩序的基础。

2)有效的人际传播是个人加深自我认识的纽带和桥梁。

3)利用人际传播可以深入了解他人,进而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有清醒的认识。

4)人际传播在很多情况下是满足人们的感情需求的有效措施。

人际传播的特点、;

1)交流性、反馈性最显著。

2)所使用的媒介丰富多样,被学者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

3)对态度改变的作用最显著。

4)感情色彩最浓。

5)信息保密性强,尤其是双方事先有约定的信息,不会轻易地向外泄露。

人际传播正常进行的条件:

1)参与传播双方的认知程度,包括接近的文化程度、相近的生活经历、相同的兴趣爱好。

2)传播双方参与传播的积极性,包括投入的信息、精力和情绪,以及传播过程中及时有效的反馈。

3)人际传播的双方人格应该是完全平等的,参与传播的权利也应该是平等的。

4)双方要注意共同经验范围,要尊重对方的文化知识背景,又要善于使对方顺利进入或至少能理解自己的文化知识背景。

组织传播:是指组织之间,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是有组织有领导而进行的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传播。即发展为公共关系学。

组织传播正常进行的条件:

1)健全、固定的对内对外传播通道,即组织所拥有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媒介所构成的信息传播网络。

2)组织传播要建立在信息内容的广泛性和针对性相结合的基础上,尽量扩大信息公开的范围,增加组织内部的透明度和外部的知名度。

3)组织传播的正常进行还有赖于平等传播关系的建立和良好传播环境的营造。

4)组织传播应该是一个连续的、不间断的过程。

组织传播中信息的移动方向及其特点:

1)自上而下的信息移动:是组织的领导人和各级管理部门通过正常的上下级之间的信息媒介,向自己的下级部门和全体组织成员进行的信息发布过程,是社会组织中占主导地位的信息移动方向。优点:权威性、准确性、真实性、约束性、强制性。缺点:信息量太少、信息中包含的冗余信息量过大、精确度小、动态信息少。

2)自下而上的信息移动:组织内部的普通成员或组织的基层组织向上级部门直至最高领导人进行信息传播的过程,是社会组织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方面。

有3种主要的形式:

○1由上级领导出面直接向下级或基层索取。

○2下级组织应上级的要求在基层搜集信息后向上级传播。

○3下级单位组织和普通社会成员主动、直接向上级的信息传播。

3)横向的信息移动:

是组织内部大量存在的成员之间和部门之间的信息传播过程。

4)组织传播中的非正规形式:

即组织中存在的非正式群体的信息传播活动。非正式群体所进行的传播建立在大家共同兴趣和切身利益的基础上,因此对参与传播的人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传播活动的内在动力强大。

非正规群体所进行的传播活动中,组织成员排除或忽略了各自在正规组织中的社会地位和权利权威等因素,在完全平等的关系状态和气氛中进行轻松的信息交流。这就决定了非正规信息传播渠道是组织正规传播渠道之外的一种重要补充,它为人们在非正规组织环境中提供了扩大自我开放领域的机会和条件,使人们互相得到了平等自由的感觉,对稳定人们的情绪,释放工作的压力,满足自我价值的追求都有积极的意义。

大众传播:大众传播是指专门的传播机构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或工具向为数众多的、分散的受众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具有同其它类型传播活动明显不同的地方:

1)大众传播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传播活动。

2)大众传播活动从信息采集、信息选择和加工到信息的发布,是众多人配合,众多工序配合的流水线式的工作方式,每个工序所要求的技术和经验都有自己的特点,同现代大工业的生产模式十分相似。

3)大众传播需要先进的现代化设备、技术和充足的资金支持,传播机构之间的竞争既是传播内容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又是设备、技术和资金的竞争。

大众传播的特点:

1)大众传播是一种公开进行的传播活动。

2)大众传播是一种没有任何强制性的传播活动。

3)大众传播的信息流动基本上是单向的,反馈是在传播活动结束后进行的。

4)大众传播是一种商业经营性质的传播活动。

传播的社会功能:

1)观察、监视、了解、研究外部环境的安全功能。

2)为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而建立、维持广泛社会联系的交往功能

3)延续社会文明,传播生产生活经验,发扬优良文化传统的教育功能

4)提供休闲娱乐,培养大众鉴赏、审美能力的消遣功能

5)体现团体、事件和个人社会价值,授予社会地位的权利功能

6)凝聚社会力量,形成社会压力的舆论引导功能

7)形成社会行为规范,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的限制功能

8)传播活动和传播媒介的负功能:人类认识的屏障、诱发社会问题、信息过剩和信息污染


相关文章

  • 陈力丹教你新闻传播学答题技巧
  • 陈力丹教你新闻传播学答题技巧 报名参加新闻传播学硕士生.博士生考试的同学,都迫切希望了解考试时如何做答考题:而问每一位阅卷的老师,他们也只能告知,没有标准答案,阅卷时凭借的是一种对学生答卷的感觉,而且这种感觉,在多数情况下,参加阅卷的老师会 ...查看


  • 行风热线类节目的受众分析
  • 行风热线类节目的受众分析 http://www.gog.com.cn 07-04-12 16:13 金黔在线-新闻窗 大众传播学的受众研究,主要是研究受众接受和反馈信息的规律,研究受众与传播媒介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等.受众研究一般是通过专业机 ...查看


  • 传播的基础概念
  • 传播的基础概念 如何理解传播:1.信息(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的统一体为传播内容,既通过声音,表情,姿体动作等传递(面对面传播),也通过各种媒体(文字/音像/画面/数据)传递(远距离传播),需要借助媒介,载体). 倍增速度加快2.媒 ...查看


  • 网络人际传播
  • 网络中的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人际传播是网络中最常见的传播形态之一.对网上人际传播的需求,使网络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人际传播也与网络中的其它传播形态相互交融.相互作用.本文对网络 ...查看


  • 现代社会"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
  • 现代社会"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 人类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生活在自然存在和经过先辈改造了的环境中,这是一种能够清晰感觉到的现实环境.现在,由于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得以在感受外部世界方面自我扩张.在不知 ...查看


  • 弗洛伊德与传播学
  • 弗洛伊德与传播学 [2009年01月05日](2009-01-05 16:18:28) 标签:本我 超我 快乐原则 内化 弗洛伊德 美国 lisa 分类:传播 在罗杰斯的<传播学史>中,达尔文.弗洛伊德和马克思是对传播学影响最大 ...查看


  • 中国"法治传播"评估的价值与实现路径
  • [摘 要]随着中国法治建设的推进,变法之后的普法运动成为中国法治现阶段的主题.普法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法治传播,而由此展开的"法治传播"评估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是中国法治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中国法治地方性需求的 ...查看


  • 网络信息传播中的道德失范及其制约
  • 网络信息传播中的道德失范及其制约 ■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钟 瑛 随着网络媒体影响的日渐扩大,社会道德失范问题已成为当代传播学研究的前沿课题. 虽然不尽完美,但在主流上能符合社会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而在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互联网 ...查看


  •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课后答案
  • 第一章 第一节 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既不单单是意义,也不单单是符号,而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只统一体的信息,因为意义离开符号就不能得到表达,而 ...查看


  • 自考传播学概论试题
  • 2010年全国自考传播学概论模拟试卷(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6.下列不包含参照群体关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