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短期行为;持久性战略规划
一、在思想政治工作任务的完成上,避重就轻,放弃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
我们知道,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突出强调的是教育,确立正确的立场和观点,当然也不否认为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达到动员群众、自觉为党的任务而奋斗的目标所采取的其他一些灵活的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的方法,但不能因此忽视“教育人”、“确立正确的立场和观点”这一根本任务。只有完成了根本任务,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达到其理想的目的。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避重就轻,不讲理想志向,不讲奉献,不讲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想,只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完全背离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这是一种典型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短期行为。其结果是不但没有从根本上调动人们的内在积极因素,反而腐蚀了人们的思想和灵魂,降低了人们的社会主义觉悟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吊高了人们的胃口,出现了新的拜金主义,一旦没钱或钱少,一些人就躺倒不干,甚至出现了钱多也不干的情况。
二、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上,强调“以兼代专”和“业余化”,削弱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力量
在一段时期,由于强调在企业中“精英治厂”,对党的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采取了“淡化”方针、借口改造思想政治工作,否定政工干部的作用,使一些企业出现了“政工机构等着砍,政工队伍等着减,政工干部等着转”,靠兼职人员业余时间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局面,把政工干部搞得灰灰溜溜的,抬不起头来,把调动群众积极性的人搞得首先没了积极性,这是一种严重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短期行为。完成这一工作应该同完成其他工作一样,同样需要有一支专门队伍,并保证这支队伍有专门的时间、精力、物质条件,在高度荣誉感下从事理论研究,安心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加出色,“以兼代专”和“业余化”是不可能完成繁重而又艰巨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务的。
三、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抓法上,缺乏一贯性,不注意思想政治工作的持久性的战略规划
人们常讲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的就是培养人,其中包括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期性和持久性。因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人”的工作,人的思想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对人的思想教育的效果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长期进行思想教育的原则,搞思想政治工作的持久战。这里既要求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有一个总的长期的战略规划,还要有保证规划能够长期实施的完善制度。
四、在思想政治工作手段上,忽视精神鼓劲,不注意影响人们积极性的基本因素
事实证明,影响人们思想积极性的因素按其作用的性质、时间和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基本因素。它指的是人生观和道德观,它对人们的积极性长期起作用,甚至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它包括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信念,对祖国、对民族的感情,对党的认识态度,对工作的责任感,对集体、对同志关心与尊重的态度。二是实际因素,它指的是现实生活所给予的各种激励因素,这些因素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影响人们的积极性。三是偶发因素。它指的是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偶然发生的一些令人愉快或烦恼的事情,这些事情对人们的积极性也会产生暂时的影响。近几年来,我们的一些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影响人们思想积极性的三种因素缺乏具体科学的分析,重视解决实际因素和偶发因素多,而较少培养基本因素,在思想政治工作手段上,注意用物质刺激多,而用精神鼓励少。颠倒了三种因素之间精神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的是,一味迁就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各种实际要求,不注意用精神鼓励的手段去树立无产阶级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不敢开展正确的批评,使一些人随着物欲的膨胀,期望值的增高,需要与可能之间距离的不断拉大,对社会、对改革、对党和政治越来越不满,以至终日牢骚满腹,情绪低落,甚至走向反对改革,反对党和政府,不负责任地指责社会,“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这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短期行为造成的一种后果。
五、在对待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态度上,滥用感情、抛弃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党性原则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人情大于王法”、“人情大于原则”,搞“感情投资”,也是短期行为的表现特征。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滥用感情,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情伤害了党性,不敢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批评什么,一概含含糊糊,不敢说理,不敢进行思想交锋,为了迎合落后情趣,甚至犯自由主义。其结果是既伤害了党性,又损害了团结,影响了群众积极性的发挥。二是滥施恩惠,讨好部下,搞“感情投资”,以此代替思想政治工作。三是以情代法,主要在职工犯了严重错误或触犯了法律的情况下,一些政工人员不是按照党纪国法办事,正面做思想工作,而是四处帮助说情,开脱责任,甚至不惜出具假材料,这种做法既使得思想政治工作对象产生侥幸心理,又不利于他们认识错误行为和罪行,同时也伤害了最公正的人情。
六、在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上似是而非,偏离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的
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要解决人的思想认识问题,以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最终达到动员群众自觉为实现党的任务和目标而奋斗。一个时期以来,由于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呼声很高,一些类似思想政治工作,但又抽去了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东西”,相继出现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主要表现是:一是把做思想政治工作与搞文体活动等同起来。一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总喜欢大谈如何搞“拔河比赛”、“象棋比赛”等;二是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奖惩等同起来,并认为奖要奖得欢天喜地,惩要惩得痛哭流涕,触及到人的灵魂,这才是最有效的思想教育。其实这都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短期行为,因为它们偏离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的。其一是没有寓教于乐,在文体活动中抽去了思想教育。其二是以奖代替教育,或叫做“以奖代教”、“以惩代教”,同样也达不到提高人们思想觉悟的目的。如果这种方法有效,也只能管一时一事,起不到改造世界观确立人生观的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短期行为的出现,原因很多,一是缺乏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气候。只注意经济效益,而忽视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二是经济工作中的短期行为必然导致思想政治工作的短期行为。一些企业承包改制以后,把职工当做会说话的机器,只使用而舍不得花时间、精力、物力和财力去培养,去教育,更谈不上去树立职工的先进世界观,其结果是设备被拼垮,人的素质也被降低。□(编辑/永安)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短期行为;持久性战略规划
一、在思想政治工作任务的完成上,避重就轻,放弃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
我们知道,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突出强调的是教育,确立正确的立场和观点,当然也不否认为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达到动员群众、自觉为党的任务而奋斗的目标所采取的其他一些灵活的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的方法,但不能因此忽视“教育人”、“确立正确的立场和观点”这一根本任务。只有完成了根本任务,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达到其理想的目的。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避重就轻,不讲理想志向,不讲奉献,不讲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想,只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完全背离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这是一种典型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短期行为。其结果是不但没有从根本上调动人们的内在积极因素,反而腐蚀了人们的思想和灵魂,降低了人们的社会主义觉悟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吊高了人们的胃口,出现了新的拜金主义,一旦没钱或钱少,一些人就躺倒不干,甚至出现了钱多也不干的情况。
二、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上,强调“以兼代专”和“业余化”,削弱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力量
在一段时期,由于强调在企业中“精英治厂”,对党的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采取了“淡化”方针、借口改造思想政治工作,否定政工干部的作用,使一些企业出现了“政工机构等着砍,政工队伍等着减,政工干部等着转”,靠兼职人员业余时间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局面,把政工干部搞得灰灰溜溜的,抬不起头来,把调动群众积极性的人搞得首先没了积极性,这是一种严重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短期行为。完成这一工作应该同完成其他工作一样,同样需要有一支专门队伍,并保证这支队伍有专门的时间、精力、物质条件,在高度荣誉感下从事理论研究,安心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加出色,“以兼代专”和“业余化”是不可能完成繁重而又艰巨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务的。
三、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抓法上,缺乏一贯性,不注意思想政治工作的持久性的战略规划
人们常讲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的就是培养人,其中包括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期性和持久性。因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人”的工作,人的思想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对人的思想教育的效果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长期进行思想教育的原则,搞思想政治工作的持久战。这里既要求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有一个总的长期的战略规划,还要有保证规划能够长期实施的完善制度。
四、在思想政治工作手段上,忽视精神鼓劲,不注意影响人们积极性的基本因素
事实证明,影响人们思想积极性的因素按其作用的性质、时间和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基本因素。它指的是人生观和道德观,它对人们的积极性长期起作用,甚至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它包括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信念,对祖国、对民族的感情,对党的认识态度,对工作的责任感,对集体、对同志关心与尊重的态度。二是实际因素,它指的是现实生活所给予的各种激励因素,这些因素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影响人们的积极性。三是偶发因素。它指的是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偶然发生的一些令人愉快或烦恼的事情,这些事情对人们的积极性也会产生暂时的影响。近几年来,我们的一些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影响人们思想积极性的三种因素缺乏具体科学的分析,重视解决实际因素和偶发因素多,而较少培养基本因素,在思想政治工作手段上,注意用物质刺激多,而用精神鼓励少。颠倒了三种因素之间精神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的是,一味迁就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各种实际要求,不注意用精神鼓励的手段去树立无产阶级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不敢开展正确的批评,使一些人随着物欲的膨胀,期望值的增高,需要与可能之间距离的不断拉大,对社会、对改革、对党和政治越来越不满,以至终日牢骚满腹,情绪低落,甚至走向反对改革,反对党和政府,不负责任地指责社会,“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这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短期行为造成的一种后果。
五、在对待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态度上,滥用感情、抛弃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党性原则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人情大于王法”、“人情大于原则”,搞“感情投资”,也是短期行为的表现特征。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滥用感情,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情伤害了党性,不敢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批评什么,一概含含糊糊,不敢说理,不敢进行思想交锋,为了迎合落后情趣,甚至犯自由主义。其结果是既伤害了党性,又损害了团结,影响了群众积极性的发挥。二是滥施恩惠,讨好部下,搞“感情投资”,以此代替思想政治工作。三是以情代法,主要在职工犯了严重错误或触犯了法律的情况下,一些政工人员不是按照党纪国法办事,正面做思想工作,而是四处帮助说情,开脱责任,甚至不惜出具假材料,这种做法既使得思想政治工作对象产生侥幸心理,又不利于他们认识错误行为和罪行,同时也伤害了最公正的人情。
六、在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上似是而非,偏离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的
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要解决人的思想认识问题,以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最终达到动员群众自觉为实现党的任务和目标而奋斗。一个时期以来,由于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呼声很高,一些类似思想政治工作,但又抽去了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东西”,相继出现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主要表现是:一是把做思想政治工作与搞文体活动等同起来。一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总喜欢大谈如何搞“拔河比赛”、“象棋比赛”等;二是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奖惩等同起来,并认为奖要奖得欢天喜地,惩要惩得痛哭流涕,触及到人的灵魂,这才是最有效的思想教育。其实这都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短期行为,因为它们偏离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的。其一是没有寓教于乐,在文体活动中抽去了思想教育。其二是以奖代替教育,或叫做“以奖代教”、“以惩代教”,同样也达不到提高人们思想觉悟的目的。如果这种方法有效,也只能管一时一事,起不到改造世界观确立人生观的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短期行为的出现,原因很多,一是缺乏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气候。只注意经济效益,而忽视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二是经济工作中的短期行为必然导致思想政治工作的短期行为。一些企业承包改制以后,把职工当做会说话的机器,只使用而舍不得花时间、精力、物力和财力去培养,去教育,更谈不上去树立职工的先进世界观,其结果是设备被拼垮,人的素质也被降低。□(编辑/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