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与互救

一、矿工自救、互救的行动原则

1. 自救时应遵守“灭、护、撤、躲”四原则:

(1)灭:就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将事故消灭在 初始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2)护:因事故造成自己所在地点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高,可能危及人员生命安全时,可佩用自救器,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

(3)撤:当灾区现场不具备抢救事故的条件,或可能危及人 员的安全时,要以最快速度,选择最近的路线撤离灾区。

(4)躲:如在短时间内无法安全撤离灾区时,应迅速进入预先构筑的避难硐室或其它安全地点暂时躲避,等待援救,也可利用现场的设施和材料构筑临时避难硐室。

2. 矿工互救时,必须遵守“三先三后”的原则:

(1)对窒息(呼吸道完全堵塞)或心跳呼吸骤停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

(2)对出血伤员,先止血,后搬运。

(3)对骨折的伤员,先固定,后搬运。

二、主要事故的自救互救

1. 火灾时的自救互救

(1)及时抓住有利时机,是保证取得自救与互救成功的关键。

①火灾一般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火灾初发时灾害程度、波及范围及危害作用都较小,是消灭事故和进行自救互救的最宝贵的有利时机。火灾一旦发展扩大,甚至发生风流逆转或爆炸等意外突变,再进行自救互救就晚了。

②气体中毒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容易使人轻视麻痹。轻微中毒尚可控制自己的行动,但分析判断能力及行动能力已经下降,严重中毒者虽然自己心里明白但已失去自我控制的能力,此时只能依靠别人的帮助才有脱离危险的希望。因此,一旦贻误了自救互救的时机,有了中毒反应或出现烟雾再自救及互救就困难了,只要延误几秒钟、几分钟、多吸几口气就可能会决定人的生死存亡。

(2)自救与互救要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每个职工必须掌握自救和互救的基本技能。当井下发生意外火灾时,每个人要进行避灾,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同时在有效进行自救的前提下,开展互救和共同避灾。要达到自救互救的目的,必须具备和掌握一定的安全生产和矿井火灾的有关知识;熟悉并掌握灾害预防和事故处理计划;熟悉矿井的通风状况、避灾路线和安全出口;熟练地使用自救器,自救与互救的技术与方法等。

2. 发生冒顶事故时的自救互救

回采工作面发生冒顶事故时遇险人员应采取以下避灾自救措施:

(1)迅速撤退到安全地点。当发现工作地点有即将发生冒顶的征兆,而当时又难以采取措施防止顶板冒落时,要迅速离开危险区,撤退到安全地点。

(2)遇险时要靠煤帮贴身站立或到木垛处躲灾。当发生冒顶来不及撤退到安全地点时,应靠煤帮贴身站立避灾,但要注意煤壁片帮伤人;如靠近木垛时,也可撤至木垛处避灾。

(3)遇险后立即发出呼救信号。冒顶对人员的伤害时砸伤,掩埋或隔堵。冒顶基本稳定后,遇险人员应立即采用呼叫,敲打(不要敲打对自己又威胁的支架,物料和岩块)等方法,发出有规律,不间断的呼救信号,以便撤退出的人员了解灾情,组织力量进行抢救。

(4)遇险人员要积极开展自救和互救。事故发生后,遇险人员要听从灾区中 班

组长和有经验的老工人的指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开展自救和互救。被煤矸,物料等埋压的人员,不要惊慌失措,在条件不允许时切忌采用猛烈挣扎的办法脱险,以免造成事故的扩大。未受伤和受轻伤人员,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设法营救被掩埋人员,并尽可能脱离险区或转移到较安全地点等待救援。对于被营救出的受伤人员,应立即在现场进行止血、包扎等急救处理。

(5)被隔堵人员耍积极配合外部的营救工作。人员被冒顶隔堵后,应在遇险地点利用各种条件有组织地开展自救,配合外部的营救工作。

掘进的后部巷道垮落距离长,而且恢复需要很长时间时,被隔堵在掘进迎头人员应采取的避灾自救措施是:

(1)遇险人员要正视已发生的灾害,切忌惊慌失措,坚信领导和同志们一定会积极进行抢救。应迅速组织起来,听从灾区中班组长和有经验的老工人指挥,团结协作,尽量减少体力消耗以及相隔堵区内的氧气消耗,有计划地使用饮水、食物和矿灯等,做好较长时间避灾的准备。

(2)如人员被困地点有电话,应立即用电话汇报灾情、遇险人员数和计划采取的避灾自救措施。否则,应采用敲击钢轨、管道和岩石等方法,发出有规律的呼救信号。并每隔一定时间敲击一次,不间断地发出信号。以便营救人员了解灾情、组织力量进行抢救。

(3)维护加固冒落地点和人员躲避处的支架,并经常派人检查以防止冒顶进一步扩大,保障被堵人员避灾时的安全。

(4)打开压风管给被困人员输送新鲜空气,并稀释被隔堵空间的瓦斯含量。但要注意保暖。 回采工作面发生冒顶后,即使冒落面积较大,矿工依靠自己的力量也可开展 营救工作,至少可以为矿山救护队的抢救作好准备。

其方法是:

(1)为防止抢救时人员触电,应暂停向冒落区附近的机电设备供电。冒落范围大时,回采工作面运输机等机电设备应全部停止供电。

(2)顶板沿煤壁冒落,矸石块度比较破碎,遇险人员又靠近煤壁位置时,可沿煤壁由冒顶区从外向里掏小洞,架设梯形棚子(靠冒落区的一帮必须用木板背好,防止漏矸石),边支护边掏洞,直到把遇险人员救出。

(3)如果工作面上、下出口同时冒落,或工作面中部冒落范围很大,把人堵在中间,采用构小洞和撞楔法处理时间长、不安全时,可采用沿煤层重开开切眼的方法处理和救人。

在掘进工作面发生大面积冒顶,或掘进巷道后部冒落,人员被隔堵后,虽然营救工作比较复杂,但为了赢得抢救时间,为矿山救护队的抢救做好准备,采掘一线人员应积极组织抢救。其方法是:

(1)暂停冒顶区附近机电设备的供电。

(2)利用压风管、水管以及打钻孔等方法,向被隔堵人员所在地输送新鲜空气、饮料和食物。

(3)根据被堵遇险人员所在的位置,确定采用恢复垮落巷道或打绕道等方法,到达遇险人员避灾地点进行抢救。这项工作即使是在救护队到达后,也是由采掘工人来完成。 一般采用的恢复垮落巷道方法有:“井”字木垛法“井”字木垛和小棚结合法、搭凉棚法、撞楔法等。

3. 井下透水事故时的自救、互救

灾区人员采取下列措施做好自身安全防护:

(1)在突水凶猛、水流急速的情况下,现场人员应立即避开出水口和泄水流,

躲避到硐室内、拐弯巷道或其他安全地点。如情况紧急来不及转移躲避时,可抓牢棚梁、棚腿或其他固定物体,防止被涌水打倒和冲走。

(2)如是老空水涌出,使所在地点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高时,现场职工应立即佩用好自救器。在未确定所在地点的空气成分能否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时,禁止任何人随意摘掉自救器的口具和鼻夹,以避免中毒窒息事故的发生。

(3)井下发生突水事故后,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在不佩用防护器具的情况下冒险进入灾区。

4.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自救、互救

(1)当发生事故时,首先发现的人利用附近电话汇报公司调度室,说明灾害地点、性质、范围及波及面;

(2)同时,发现人利用各种办法通知灾区回风侧人员应立即戴上自救器,•由基层干部带领,按规定的避灾路线撤退到新鲜风流地点待命或撤出矿井;

(3)如估计在自救器的有效期间内撤不出灾区时,应利用现场一切可用材料建筑临时避难硐室,等待救护队员来抢救;

(4)为了避免冲击波的伤害,发生事故时要背向冲击波方向,用湿毛巾保护面部和口鼻,躺在水沟一侧。•公司调度室接到事故通知后,立即通知有关领导和矿山救护队组织抢救。

四、自救器的使用

自救器是入井人员在井下发生火灾、瓦斯、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时防止有害气体中毒或缺氧窒息的一种随身携带的呼吸保护器具。自救器是一种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的防护个人呼吸器官的装备。

(1)、自救器的使用方法 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使用维护。

我们介绍一下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的使用方法:

1、将专用腰带穿入自救器皮带卡,固定在背部腰间。

2、使用时先将自救器转到腹前,一手托底,另一手拉开封口带。

3、去掉上外罐,手提头带将自救器抽出后将下外罐丢弃。

4、戴好头带,整理好气囊。

5、拔掉口具塞,迅速启动氧烛(若氧烛启动失效,应深吸气后通过口具向药罐呼气以强制生氧)。

6、将口具放入口中,口具片置于唇齿之间,牙齿咬紧牙垫,用鼻夹垫夹住鼻子,开始用口呼吸。

7、均匀呼吸,快速撤离灾区。

(2)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的注意事项:

1、使用该仪器的人员,应预先进行实践培训,以便能在最短的时间(30s )内完成佩戴动作。

2、由于口具,软管,气囊均属于橡胶制品,有个别人咬上口具后会出现呕吐的感觉,此时调整好心态,坚持住。

3、鼻夹要夹准,不能怕痛,要使鼻孔完全闭合与外界隔绝。鼻夹夹的位置过高过低 均易造成脱落。若鼻孔上有油脂,可涂上一些干灰,以增大摩擦,防止鼻夹滑落,吸入有害气体。如果发生鼻夹脱落,应立即闭气,并以最快的速度将鼻夹复位后,再撤离灾区。

4、严禁通过或摘掉口具讲话,以免口具脱落吸入有害气体。

5、不要无故开启自救器,严禁将其当坐垫使用,严禁用重物及其它工具砸自救

器。

6、使用过程中,要保持沉着,呼吸要慢而深,以便二氧化碳的充分吸收。在使用10分钟左右后,温度会略有上升,不必惊慌。

7、各部件应严格禁油。

8、在未到达安全地点前严禁脱掉口具或鼻夹。

9、使用中应特别注意防止利器刺伤气囊。

10、长期存放处应避免日光照射和受暖气等热源直接影响,不要与易燃、易爆和有强腐蚀性物质同放一室,存放应尽量保持干燥。

11、佩戴自救器撤离灾区时要注意口具和鼻夹一定要咬紧夹好,绝不能中途取下口具和鼻夹。 12、生氧剂产生的氧气要比环境空气温度干热,但对人体无害。

13、佩戴时不要压迫气囊,以防损坏漏气。

14、佩带自救器要求操作准确迅速,使用者必须经过预先训练,并经考试合格方可配备。

3)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的使用维护:

1、自救器必须随身携带,应尽量避免碰撞。严禁将自救器当坐垫使用。

2、自救器不使用时严禁随意打开。

3、在携带自救器前,应检查外观有无损坏和碰撞凹痕,若发现不正常现象,应及时送交有关部门检查。

4、自救器只能佩戴使用一次,使用过的自救器已经报废,不得再次使用。

5、自救器应定期检查气密性是否良好。气密不良的自救器严禁使用。根据《煤矿自救器使用管理办法》规定,将被测自救器放入气密检查仪腔体内(注意腔体内剩余空间若过大,应适当填加实体充填物),扣合封压盖,使压力达到 (5~6)kPa ,15秒时间内压力下降值不超过300Pa 为合格。随身携带的自救器一般1~3个月检查1次,受到剧烈撞击有漏气可能的自救器应随时进行检查。

4)自救器的用途

其主要用途就是在井下发生火灾、瓦斯、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或二氧化碳突出事故时,供井下人员佩戴脱险,免于中毒或窒息死亡。自救器按其作用原理可分为过滤式和隔离式两种。隔离式自救器又分为化学氧和压缩氧自救器两种。

一、矿工自救、互救的行动原则

1. 自救时应遵守“灭、护、撤、躲”四原则:

(1)灭:就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将事故消灭在 初始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2)护:因事故造成自己所在地点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高,可能危及人员生命安全时,可佩用自救器,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

(3)撤:当灾区现场不具备抢救事故的条件,或可能危及人 员的安全时,要以最快速度,选择最近的路线撤离灾区。

(4)躲:如在短时间内无法安全撤离灾区时,应迅速进入预先构筑的避难硐室或其它安全地点暂时躲避,等待援救,也可利用现场的设施和材料构筑临时避难硐室。

2. 矿工互救时,必须遵守“三先三后”的原则:

(1)对窒息(呼吸道完全堵塞)或心跳呼吸骤停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

(2)对出血伤员,先止血,后搬运。

(3)对骨折的伤员,先固定,后搬运。

二、主要事故的自救互救

1. 火灾时的自救互救

(1)及时抓住有利时机,是保证取得自救与互救成功的关键。

①火灾一般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火灾初发时灾害程度、波及范围及危害作用都较小,是消灭事故和进行自救互救的最宝贵的有利时机。火灾一旦发展扩大,甚至发生风流逆转或爆炸等意外突变,再进行自救互救就晚了。

②气体中毒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容易使人轻视麻痹。轻微中毒尚可控制自己的行动,但分析判断能力及行动能力已经下降,严重中毒者虽然自己心里明白但已失去自我控制的能力,此时只能依靠别人的帮助才有脱离危险的希望。因此,一旦贻误了自救互救的时机,有了中毒反应或出现烟雾再自救及互救就困难了,只要延误几秒钟、几分钟、多吸几口气就可能会决定人的生死存亡。

(2)自救与互救要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每个职工必须掌握自救和互救的基本技能。当井下发生意外火灾时,每个人要进行避灾,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同时在有效进行自救的前提下,开展互救和共同避灾。要达到自救互救的目的,必须具备和掌握一定的安全生产和矿井火灾的有关知识;熟悉并掌握灾害预防和事故处理计划;熟悉矿井的通风状况、避灾路线和安全出口;熟练地使用自救器,自救与互救的技术与方法等。

2. 发生冒顶事故时的自救互救

回采工作面发生冒顶事故时遇险人员应采取以下避灾自救措施:

(1)迅速撤退到安全地点。当发现工作地点有即将发生冒顶的征兆,而当时又难以采取措施防止顶板冒落时,要迅速离开危险区,撤退到安全地点。

(2)遇险时要靠煤帮贴身站立或到木垛处躲灾。当发生冒顶来不及撤退到安全地点时,应靠煤帮贴身站立避灾,但要注意煤壁片帮伤人;如靠近木垛时,也可撤至木垛处避灾。

(3)遇险后立即发出呼救信号。冒顶对人员的伤害时砸伤,掩埋或隔堵。冒顶基本稳定后,遇险人员应立即采用呼叫,敲打(不要敲打对自己又威胁的支架,物料和岩块)等方法,发出有规律,不间断的呼救信号,以便撤退出的人员了解灾情,组织力量进行抢救。

(4)遇险人员要积极开展自救和互救。事故发生后,遇险人员要听从灾区中 班

组长和有经验的老工人的指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开展自救和互救。被煤矸,物料等埋压的人员,不要惊慌失措,在条件不允许时切忌采用猛烈挣扎的办法脱险,以免造成事故的扩大。未受伤和受轻伤人员,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设法营救被掩埋人员,并尽可能脱离险区或转移到较安全地点等待救援。对于被营救出的受伤人员,应立即在现场进行止血、包扎等急救处理。

(5)被隔堵人员耍积极配合外部的营救工作。人员被冒顶隔堵后,应在遇险地点利用各种条件有组织地开展自救,配合外部的营救工作。

掘进的后部巷道垮落距离长,而且恢复需要很长时间时,被隔堵在掘进迎头人员应采取的避灾自救措施是:

(1)遇险人员要正视已发生的灾害,切忌惊慌失措,坚信领导和同志们一定会积极进行抢救。应迅速组织起来,听从灾区中班组长和有经验的老工人指挥,团结协作,尽量减少体力消耗以及相隔堵区内的氧气消耗,有计划地使用饮水、食物和矿灯等,做好较长时间避灾的准备。

(2)如人员被困地点有电话,应立即用电话汇报灾情、遇险人员数和计划采取的避灾自救措施。否则,应采用敲击钢轨、管道和岩石等方法,发出有规律的呼救信号。并每隔一定时间敲击一次,不间断地发出信号。以便营救人员了解灾情、组织力量进行抢救。

(3)维护加固冒落地点和人员躲避处的支架,并经常派人检查以防止冒顶进一步扩大,保障被堵人员避灾时的安全。

(4)打开压风管给被困人员输送新鲜空气,并稀释被隔堵空间的瓦斯含量。但要注意保暖。 回采工作面发生冒顶后,即使冒落面积较大,矿工依靠自己的力量也可开展 营救工作,至少可以为矿山救护队的抢救作好准备。

其方法是:

(1)为防止抢救时人员触电,应暂停向冒落区附近的机电设备供电。冒落范围大时,回采工作面运输机等机电设备应全部停止供电。

(2)顶板沿煤壁冒落,矸石块度比较破碎,遇险人员又靠近煤壁位置时,可沿煤壁由冒顶区从外向里掏小洞,架设梯形棚子(靠冒落区的一帮必须用木板背好,防止漏矸石),边支护边掏洞,直到把遇险人员救出。

(3)如果工作面上、下出口同时冒落,或工作面中部冒落范围很大,把人堵在中间,采用构小洞和撞楔法处理时间长、不安全时,可采用沿煤层重开开切眼的方法处理和救人。

在掘进工作面发生大面积冒顶,或掘进巷道后部冒落,人员被隔堵后,虽然营救工作比较复杂,但为了赢得抢救时间,为矿山救护队的抢救做好准备,采掘一线人员应积极组织抢救。其方法是:

(1)暂停冒顶区附近机电设备的供电。

(2)利用压风管、水管以及打钻孔等方法,向被隔堵人员所在地输送新鲜空气、饮料和食物。

(3)根据被堵遇险人员所在的位置,确定采用恢复垮落巷道或打绕道等方法,到达遇险人员避灾地点进行抢救。这项工作即使是在救护队到达后,也是由采掘工人来完成。 一般采用的恢复垮落巷道方法有:“井”字木垛法“井”字木垛和小棚结合法、搭凉棚法、撞楔法等。

3. 井下透水事故时的自救、互救

灾区人员采取下列措施做好自身安全防护:

(1)在突水凶猛、水流急速的情况下,现场人员应立即避开出水口和泄水流,

躲避到硐室内、拐弯巷道或其他安全地点。如情况紧急来不及转移躲避时,可抓牢棚梁、棚腿或其他固定物体,防止被涌水打倒和冲走。

(2)如是老空水涌出,使所在地点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高时,现场职工应立即佩用好自救器。在未确定所在地点的空气成分能否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时,禁止任何人随意摘掉自救器的口具和鼻夹,以避免中毒窒息事故的发生。

(3)井下发生突水事故后,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在不佩用防护器具的情况下冒险进入灾区。

4.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自救、互救

(1)当发生事故时,首先发现的人利用附近电话汇报公司调度室,说明灾害地点、性质、范围及波及面;

(2)同时,发现人利用各种办法通知灾区回风侧人员应立即戴上自救器,•由基层干部带领,按规定的避灾路线撤退到新鲜风流地点待命或撤出矿井;

(3)如估计在自救器的有效期间内撤不出灾区时,应利用现场一切可用材料建筑临时避难硐室,等待救护队员来抢救;

(4)为了避免冲击波的伤害,发生事故时要背向冲击波方向,用湿毛巾保护面部和口鼻,躺在水沟一侧。•公司调度室接到事故通知后,立即通知有关领导和矿山救护队组织抢救。

四、自救器的使用

自救器是入井人员在井下发生火灾、瓦斯、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时防止有害气体中毒或缺氧窒息的一种随身携带的呼吸保护器具。自救器是一种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的防护个人呼吸器官的装备。

(1)、自救器的使用方法 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使用维护。

我们介绍一下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的使用方法:

1、将专用腰带穿入自救器皮带卡,固定在背部腰间。

2、使用时先将自救器转到腹前,一手托底,另一手拉开封口带。

3、去掉上外罐,手提头带将自救器抽出后将下外罐丢弃。

4、戴好头带,整理好气囊。

5、拔掉口具塞,迅速启动氧烛(若氧烛启动失效,应深吸气后通过口具向药罐呼气以强制生氧)。

6、将口具放入口中,口具片置于唇齿之间,牙齿咬紧牙垫,用鼻夹垫夹住鼻子,开始用口呼吸。

7、均匀呼吸,快速撤离灾区。

(2)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的注意事项:

1、使用该仪器的人员,应预先进行实践培训,以便能在最短的时间(30s )内完成佩戴动作。

2、由于口具,软管,气囊均属于橡胶制品,有个别人咬上口具后会出现呕吐的感觉,此时调整好心态,坚持住。

3、鼻夹要夹准,不能怕痛,要使鼻孔完全闭合与外界隔绝。鼻夹夹的位置过高过低 均易造成脱落。若鼻孔上有油脂,可涂上一些干灰,以增大摩擦,防止鼻夹滑落,吸入有害气体。如果发生鼻夹脱落,应立即闭气,并以最快的速度将鼻夹复位后,再撤离灾区。

4、严禁通过或摘掉口具讲话,以免口具脱落吸入有害气体。

5、不要无故开启自救器,严禁将其当坐垫使用,严禁用重物及其它工具砸自救

器。

6、使用过程中,要保持沉着,呼吸要慢而深,以便二氧化碳的充分吸收。在使用10分钟左右后,温度会略有上升,不必惊慌。

7、各部件应严格禁油。

8、在未到达安全地点前严禁脱掉口具或鼻夹。

9、使用中应特别注意防止利器刺伤气囊。

10、长期存放处应避免日光照射和受暖气等热源直接影响,不要与易燃、易爆和有强腐蚀性物质同放一室,存放应尽量保持干燥。

11、佩戴自救器撤离灾区时要注意口具和鼻夹一定要咬紧夹好,绝不能中途取下口具和鼻夹。 12、生氧剂产生的氧气要比环境空气温度干热,但对人体无害。

13、佩戴时不要压迫气囊,以防损坏漏气。

14、佩带自救器要求操作准确迅速,使用者必须经过预先训练,并经考试合格方可配备。

3)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的使用维护:

1、自救器必须随身携带,应尽量避免碰撞。严禁将自救器当坐垫使用。

2、自救器不使用时严禁随意打开。

3、在携带自救器前,应检查外观有无损坏和碰撞凹痕,若发现不正常现象,应及时送交有关部门检查。

4、自救器只能佩戴使用一次,使用过的自救器已经报废,不得再次使用。

5、自救器应定期检查气密性是否良好。气密不良的自救器严禁使用。根据《煤矿自救器使用管理办法》规定,将被测自救器放入气密检查仪腔体内(注意腔体内剩余空间若过大,应适当填加实体充填物),扣合封压盖,使压力达到 (5~6)kPa ,15秒时间内压力下降值不超过300Pa 为合格。随身携带的自救器一般1~3个月检查1次,受到剧烈撞击有漏气可能的自救器应随时进行检查。

4)自救器的用途

其主要用途就是在井下发生火灾、瓦斯、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或二氧化碳突出事故时,供井下人员佩戴脱险,免于中毒或窒息死亡。自救器按其作用原理可分为过滤式和隔离式两种。隔离式自救器又分为化学氧和压缩氧自救器两种。


相关文章

  • 煤矿井下避灾自救线路描述
  • 煤矿井下避灾自救线路描述 一.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 事故初起,在事故地点及附近的工作人员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及时汇报 (1)灾害事故发生后,在事故地点及附近的人员应利用电话或派出人员等方法,迅速将事故的性质.发生地点.原因和危害程度 ...查看


  • 三年级防灾避灾自救互救主题班会
  • "防灾避灾,自救互救"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防灾减灾日"和"防灾减灾宣传周"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全体师生防范自然灾害的意识和能力,学校将在本学年度开展系列教育和实践活动 ...查看


  • 防震减灾黑板报:泥石流的自救互救
  • 一.滑坡来临前山坡有何变化 专家提示 1.土质滑坡张开的裂缝延伸方向往往与斜坡延伸方向平行,弧形特征较为明显,其水平扭动的裂缝走向常与斜坡走向直接相交,并较为平直. 2.岩质滑坡裂缝的展布方向往往受到岩层面和节理面的控制. 3.当地面裂缝出 ...查看


  • 珍爱生命.中队活动案例
  • "珍爱生命.防震减灾"主题队会设计方案 石狮市锦峰实验学校 黄春香 一.设计理念 本班学生对发生地震自我防护的意识较淡薄,因而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首先采用播放地震纪实视频营造气氛设定情境,提出如何守护自己生命的话题.接着用 ...查看


  • 煤矿企业自救互救与应急处置考试题及答案
  • ×××矿事故自救互救与应急处置培训考试试卷 注: 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80分及以上为合格 单位__________ 姓名_______ 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 共10题) 1. 自救就是矿井发生意外灾变 ...查看


  • 地震时应急避震方法及自救互救方法
  • 地震时应急避震方法及自救互救方法 破坏性地震发生的瞬间,也就是从地震开始到房屋倒塌这十几秒的时间,这是关键的救生时间,在这生与死的紧要关头,一定沉着冷静,选择适当的救生方法. 一.在室内的避震方法 1.地震时,在寻找躲避地方时,就应用软垫或 ...查看


  • 突发事件自救互救
  • 地震.海啸.洪水.泥石流„„在一场场天灾面前,人类与大自然顽强拼搏,书写着一幕幕生命的奇迹.5·12汶川地震中,被埋时间最久的获救者在196小时的等待后被救援人员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面对"196小时"这个难以置信的数字, ...查看


  • 矿井火灾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
  • 矿井火灾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 1.首先要了解或判明事故的性质.地点.范围和事故区域以及与自己所 处巷道之间的关系,确定撤退路线和避灾自救的方法. 2.撤退时,应在现场负责人及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下有组织地撤退. 3.位于火源进风侧或是在撤退途中 ...查看


  • 防溺水黑板报:游泳中的自救与互救
  • 游泳是一项益处与危险并存的运动,它可以强身健体,增加心血管功能,也是减脂去肥者喜爱的运动,同时也是不爱流汗的朋友所喜爱的一个体育项目. 游泳也是一项危险的运动,溺水是游泳最常见的死亡事故.如果您是一位游泳爱好者,在游泳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危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