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创新认真实践 促进信息技术教学发展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有时,面对全体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为一体的教学标准,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达标。所以,在教�W中,我对教材进行了大胆创新,在课的内容组织上,以三维目标为标准,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1.重组教材激发兴趣

  学生对于趣味性的知识较为敏感,所以,根据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开设的计算机课就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前提,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主要内容。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上机操作课中,我通过极域多媒体控制软件,将上一节课学生的优秀作品制成小电影、配上优雅的音乐在教室里播放,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同学们纷纷举起小手说:“这是我的画,这是我同桌的画……”看到自己或别人的作品被展示,个个都卯足了劲儿,想着:这堂课我一定也要画出一幅好作品,被老师选中,展示给所有的同学看。此时,出示新课,同学们都眼盯盯地看着,生怕没听到知识点。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们对电脑已不陌生了,接下来二年级,我就带着他们进入Windows的“画图”。在画图纸上进行画点、画线、画图形等操作,因为有了一年级的基础,同学们接受起来就得心应手了。使得抽象和枯燥的讲解变的形象有趣。经过操作训练,学生们学会了许多工具和菜单的使用。通过复制、剪切、粘贴和移动,学会了画《春游》、《未来世界》、《我们的校园》、《美丽的家园》等作品,互相欣赏,直到下课,同学们仍然余兴未尽,围着老师问这问那久久不愿离去。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2.创新教材贴近生活

  一直以来的信息技术教材,包括龙教版前五册在内,都是以讲授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为目标。而第六册教材每一课,都是一个以探究为取向的学习活动,通过呈现给学生特定的情境任务,让学生探索、调查、研究,通过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得出有创造性的成果或解决方案。

  这与综合实践课有些相似,但是又有着很大的区别,区别在于,我们所有的与学习者互相作用的信息大部分是来自因特网上的资源,而且学习的成果也是通过计算机来呈现。

  刚刚教这册书的时候,我比较迷惘。不知道该如何把握。我一直在想,这册教材,我要教什么?怎么教?是单纯的通过教材中主题学习,对前五册技能进行综合复习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在每一册书后面加上一个主题活动,不是能更好地实现综合训练,巩固创作吗?为什么还要单独设置这样一册教材呢?通过研读省教材培训资料和教学中逐步的体会,我发现,第六册教材的重点是强调训练思维,培养思想,锻炼能力,拓展知识层面,启迪智慧的一册教材。

  当然,在第六册教学中,对前五册知识和技能的复习还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它是学生进行各个主题性研究学习的前提和手段。但我们要选择适当的方法,在主题活动中,进行渗透学习。

  3.教学方法生动灵活

  中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奇、顽皮好动,但他们形象思维能力强,抽象思维能力差。如果仅仅凭口头上讲授计算机知识,显得比较枯燥,学生会没有兴趣,课堂效果肯定不理想,必须要采取用特殊的方法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在上小学三年级的一节“画图”课时,我发现学生对于“画图”各种基本工具的使用都较容易掌握,但不能灵活运用,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创造性的思维。因此,当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后,就应该培养其综合运用的能力了。对学生这种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也是教师工作的重点。记得在一次“画图”课上,我想让学生画生活中的物品,可是学生面露难色,觉得用这些工具不够用,难以画出真实的物品。于是,在教学中我摸索了一些富有趣味的实例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看一幅图(带有月亮),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大部分学生从常规思维出发,采用了曲线工具来画,用两条曲线圈起来,结果花了不少时间,画出的“月亮”还是不够理想。可是有些同学却突发奇想,先画好两个大小基本相似的圆,然后移动其中的一个圆,把它覆盖在另一个圆的上面,组成一个新月形,然后用橡皮擦去多余的部分就成了。这便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对于这类同学,我表示了欣赏的态度,并希望其他同学也能像他们一样创造性地看待问题,能发表自己具有独特性的观点。

  4.精讲多练加深印象

  精讲多练就是多一些上机操作的时间。俗话说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多练习,学生自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例如:我在“文字编辑”练习时,采用了使用多种文字编辑练习软件的功能对比,使学生对word2000产生新鲜感和好奇心。为了增强课堂效果,在教学中,先熟悉word工具,再熟悉软件。接着就进行文字录入比赛,大家都知道,文字录入是一个难点,那怎样使学生对输入文字不厌烦呢?想办法让他们在玩中练,练中学,学玩结合。同时,为了给学生们一种信心,利用信息技术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在课堂上及时公布成绩,并鼓励操作成绩不理想的人,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了。使被动的学习,变成了愿意学,主动去学。根据这一情况,我又趁热打铁,及时总结他们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准确性和速度不够,不能盲打等是他们失败的主要原因。进入指法综合练习后,我提出了操作要求和技巧,许多同学自己“挑战”,课堂学习氛围即活跃又充满竞争性。

  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而且体现了我们正在提倡的创造教育。创造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它要求我们传授的不仅是过时的知识,而且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适应新形势、新环境的需要,培养创造新方法的态度和能力。因此,我们对学生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要激励思维;不仅要灌输是什么、为什么,还要启发学生怎么思考,而不是简单的向学生“奉送真理”,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发现真理。课堂上,我努力探索创造性学习新途径。

  教材是重要的学习资源,我们有必要认真学习,并不断改进它,但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认识到,教材并不是唯一资源,教材内容并不等于学习内容的全部,有的学习内容要生活化,要增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总之,我们要根据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充分挖掘,灵活调配,使之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有时,面对全体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为一体的教学标准,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达标。所以,在教�W中,我对教材进行了大胆创新,在课的内容组织上,以三维目标为标准,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1.重组教材激发兴趣

  学生对于趣味性的知识较为敏感,所以,根据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开设的计算机课就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前提,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主要内容。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上机操作课中,我通过极域多媒体控制软件,将上一节课学生的优秀作品制成小电影、配上优雅的音乐在教室里播放,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同学们纷纷举起小手说:“这是我的画,这是我同桌的画……”看到自己或别人的作品被展示,个个都卯足了劲儿,想着:这堂课我一定也要画出一幅好作品,被老师选中,展示给所有的同学看。此时,出示新课,同学们都眼盯盯地看着,生怕没听到知识点。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们对电脑已不陌生了,接下来二年级,我就带着他们进入Windows的“画图”。在画图纸上进行画点、画线、画图形等操作,因为有了一年级的基础,同学们接受起来就得心应手了。使得抽象和枯燥的讲解变的形象有趣。经过操作训练,学生们学会了许多工具和菜单的使用。通过复制、剪切、粘贴和移动,学会了画《春游》、《未来世界》、《我们的校园》、《美丽的家园》等作品,互相欣赏,直到下课,同学们仍然余兴未尽,围着老师问这问那久久不愿离去。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2.创新教材贴近生活

  一直以来的信息技术教材,包括龙教版前五册在内,都是以讲授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为目标。而第六册教材每一课,都是一个以探究为取向的学习活动,通过呈现给学生特定的情境任务,让学生探索、调查、研究,通过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得出有创造性的成果或解决方案。

  这与综合实践课有些相似,但是又有着很大的区别,区别在于,我们所有的与学习者互相作用的信息大部分是来自因特网上的资源,而且学习的成果也是通过计算机来呈现。

  刚刚教这册书的时候,我比较迷惘。不知道该如何把握。我一直在想,这册教材,我要教什么?怎么教?是单纯的通过教材中主题学习,对前五册技能进行综合复习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在每一册书后面加上一个主题活动,不是能更好地实现综合训练,巩固创作吗?为什么还要单独设置这样一册教材呢?通过研读省教材培训资料和教学中逐步的体会,我发现,第六册教材的重点是强调训练思维,培养思想,锻炼能力,拓展知识层面,启迪智慧的一册教材。

  当然,在第六册教学中,对前五册知识和技能的复习还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它是学生进行各个主题性研究学习的前提和手段。但我们要选择适当的方法,在主题活动中,进行渗透学习。

  3.教学方法生动灵活

  中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奇、顽皮好动,但他们形象思维能力强,抽象思维能力差。如果仅仅凭口头上讲授计算机知识,显得比较枯燥,学生会没有兴趣,课堂效果肯定不理想,必须要采取用特殊的方法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在上小学三年级的一节“画图”课时,我发现学生对于“画图”各种基本工具的使用都较容易掌握,但不能灵活运用,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创造性的思维。因此,当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后,就应该培养其综合运用的能力了。对学生这种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也是教师工作的重点。记得在一次“画图”课上,我想让学生画生活中的物品,可是学生面露难色,觉得用这些工具不够用,难以画出真实的物品。于是,在教学中我摸索了一些富有趣味的实例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看一幅图(带有月亮),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大部分学生从常规思维出发,采用了曲线工具来画,用两条曲线圈起来,结果花了不少时间,画出的“月亮”还是不够理想。可是有些同学却突发奇想,先画好两个大小基本相似的圆,然后移动其中的一个圆,把它覆盖在另一个圆的上面,组成一个新月形,然后用橡皮擦去多余的部分就成了。这便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对于这类同学,我表示了欣赏的态度,并希望其他同学也能像他们一样创造性地看待问题,能发表自己具有独特性的观点。

  4.精讲多练加深印象

  精讲多练就是多一些上机操作的时间。俗话说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多练习,学生自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例如:我在“文字编辑”练习时,采用了使用多种文字编辑练习软件的功能对比,使学生对word2000产生新鲜感和好奇心。为了增强课堂效果,在教学中,先熟悉word工具,再熟悉软件。接着就进行文字录入比赛,大家都知道,文字录入是一个难点,那怎样使学生对输入文字不厌烦呢?想办法让他们在玩中练,练中学,学玩结合。同时,为了给学生们一种信心,利用信息技术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在课堂上及时公布成绩,并鼓励操作成绩不理想的人,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了。使被动的学习,变成了愿意学,主动去学。根据这一情况,我又趁热打铁,及时总结他们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准确性和速度不够,不能盲打等是他们失败的主要原因。进入指法综合练习后,我提出了操作要求和技巧,许多同学自己“挑战”,课堂学习氛围即活跃又充满竞争性。

  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而且体现了我们正在提倡的创造教育。创造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它要求我们传授的不仅是过时的知识,而且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适应新形势、新环境的需要,培养创造新方法的态度和能力。因此,我们对学生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要激励思维;不仅要灌输是什么、为什么,还要启发学生怎么思考,而不是简单的向学生“奉送真理”,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发现真理。课堂上,我努力探索创造性学习新途径。

  教材是重要的学习资源,我们有必要认真学习,并不断改进它,但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认识到,教材并不是唯一资源,教材内容并不等于学习内容的全部,有的学习内容要生活化,要增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总之,我们要根据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充分挖掘,灵活调配,使之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关文章

  • 初中英语远程培训总结
  • 总结一:初中英语远程培训总结 参加了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现在谈谈我的几点学习感受: 一.重新认识自己 通过学习使我的思想.观念有了一个新的转变,作为一位初中英语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英语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特别是一线教师,更 ...查看


  • 2016最新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 2016最新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2016最新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一学期的工作落近尾声.本学期,我校数学教研组工作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及"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 ...查看


  • 信息技术培训计划总结内容
  • 花庄中学信息技术培训计划 (2012--2013) 为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深入开展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工作, 使教师了解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掌握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能,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效益,切实把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 ...查看


  • 市骨干教师工作总结
  • 篇一:2012-2013学年市骨干教师工作总结总结 2012-2013学年骨干教师年度工作总结 今年是我荣获弥勒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称号的第二年了,在这一年中,我始终以开放的积极心态,面对现代教育,努力实践: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工作,辛 ...查看


  • 温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温州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实施指导
  • 温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温州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 作者:温州市教育局    时间:2007年3月20日  浏览:1276  字号选择[ 大 中 小 ] 温教研[2007]17号 温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温州市 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实 ...查看


  • 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总结
  • 五年级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总结 王晓玲 本学期,根据期初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 践,经过一学期的校本课程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校本课程的开发顺应了当今时代民主决策的潮 流.校本 ...查看


  • 骨干教师总结1
  • 骨干教师总结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骨干教师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年紧张而忙碌的教育教学工作马上就要结束了,在十六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指引下,回顾这一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我深感作为一个人 ...查看


  • 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科研成果促进学科教学整体改革(网友来稿)
  • 湖北郧县白桑中心学校 彭化平 多年来,基础教育一直被课程门类多.教材内容龄化.脱离实际等问题所困扰,早就企盼着课程教材的改革早一天到来.但当教师手中的"教科书"发生根本变化的时候,大家又感到不少困惑.一些教师的教学思想和 ...查看


  • 教师事迹演讲稿
  • 有这样一位普通的共青团员,深爱自己的事业胜过一切,默默无闻地倾情于团堡这片热土,让最美丽的青春年华在基础教育的最前线熊熊燃烧! 他就是XX--一个普通的共青团员,一位普通的小学教师.XX,出生于1982年9月3日,现年25岁,2006年7月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