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市党校干部培训特色和亮点
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2010年干部培训特
色和亮点(一)
第一:课程设置更加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
开学初,根据市委组织部的要求,党校主体班学习时间和课程做
了大幅度调整:中青班的学习时间由原来17周85个学习日调整为
14周58个学习日;县级班的学习时间由原来的13周65个学习日调
整为9周39个学习日。在这种情况下,在教学联席会议上大家共同
讨论确定了2010年党校春季主体班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
全会精神和胡锦涛同志“8·25”、“9·18”重要讲话精神为主线,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领导者能力和素质提高为主旨,以“两个维
护”和“两个谁是”为主题,围绕“五个认清、五个深刻”和马克思
主义“五观”教育以及影响新疆发展稳定的六个重大问题等,分八个
阶段系统从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
危机应对,公共管理与经济管理,执政能力建设,创新能力建设,作
风建设和领导素质提升,前沿形势等方面开设专题讲座共计218个
(全年共计约420个专题)。
在218个专题讲座中,有针对性地增设了31个新专题。特别是
下半年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双语教学。同时,特邀外请的专题讲座共有
7个(全年12个)。主要有自治区党校副校长高建龙教授的《经济、
形势与战略选择》专题讲座、第四医院院长徐向东的《领导干部心理
健康与调试》专题讲座、乌鲁木齐市陆军学院教授张树栋的《当代世
界军事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专题讲座、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晚报社书
记李永胜的《领导干部如何与新闻媒体沟通》专题讲座、新疆师范大
学音乐学院副院长崔斌教授的《音乐鉴赏》专题讲座、中科院院士胡
文瑞的《空间战的科学研究》专题讲座、乌鲁木齐市环保局张新友局
长的《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与治理》专题讲座、乌鲁木齐市规划局《关
于乌鲁木齐市城市发展的十二五规划》等等,取得了较为满意的培训
效果。
第二:培训方式更加倾向灵活性和多样性。
在培训方式和教学方式上,不断创新探索,开展和创新了六种培
训和教学模式:
一是体验式培训模式;
二是情景式培训模式;
三是互换式教学模式;
四是案例式教学模式;
五是交流式教学模式;
六是研讨式教学模式。
1、体验式培训模式以军事训练、拓展训练和“破冰”活动为主,
培训目的在于提高参训人员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热情,培养参训人员的
创新竞争意识和责任安全意识,打造“团队精神”,提高执行力和工
作效率。
2、情景式培训模式以警示教育和感恩教育为主,以现场参观、
现身说法、情景再现为载体,达到有效增强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
激发感恩伟大祖国、感恩党的美好心灵。
3、互换式教学模式开创了我校中青班与昌吉州党校中青班教学
交流互换周新模式以及我校与巴州两地党校互换式交流考察教学周
新模式。2010年上半年,乌昌两地党校中青班第二次开展的异地教
学互换交流活动,我校与巴州两地党校首次开展的异地互换式教学交
流活动,开启了全疆党校系统实现异地交流、相互学习和发挥各自比
较优势共同提高党校教学质量的先例,为党校系统教学改革提供了有
益的尝试。
4、案例式教学模式以法学教研室策划实施的法律辩论式案例教学
为主。自2004年首开法学案例教学活动以来,案例教学一直在探索
新的教学案例模式。2010年上半年,在教务处组织安排下,法学教
研室在中青班和公务员班开展了两次辩论式案例教学活动。他们精
选典型案件,制定详尽的方案,在辩论中特设自由辩论环节,学员
正反双方唇枪舌战,从法律和事实层面层层剖析,使辩论式案例教
学活动更加生动活波,达到了按需施教、学员为本、增强法律意识,
提高依法执政能力的较好目的。同时,老师的点评,画龙点睛,使
得整个案例教学活动从理论上得到了提升,凸显出我校老师们的理
论功底和专业水平。
5、交流式教学模式对内以学员论坛交流为主、对外以疆外学习
考察为主。“学员论坛”以理论联系实际为主线,以学员自我教育
为主题,是“寓学于教”与“学学相长”相结合的复合型模式,也是
我校多年来坚持的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2010年,我们在主体班
分别安排了30多场“学员论坛”活动, 来自不同岗位的学员走
上讲台,紧密联系本地区、本单位工作实际,交流学习体会,发
表真知灼见,如:中国园林与欣赏、社区文化室的建设、住房相
关政策、和田玉鉴别等等,开拓了学员们的视野和眼界,学习到
了不同的知识和工作经验,更加全面、综合、系统地思考问题,
多角度地看待问题,达到了自我教育、自我培训、自我提高、增
强教育培训效果的目的。疆外参观考察活动,主要以上海培训中
心为基地,听课学习、参观考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解放思
想,更新理念。
6、研讨模拟式教学模式主要以行管教研室马梦砚老师在县级班
开展的应急与危机管理的关键环节研讨活动、刘涛等老师在县级班开
展的《智慧博弈》以及杨昕老师在中青班开展的《创新思维训练》为
主展开。应急与危机管理的关键环节研讨活动以前期专题讲座《突发
事件应对与危机管理能力》为铺垫,以学员为主体,精心设计了分组
讨论和各组辩论两个环节,在研讨与辩论中,让学员充分思考当前危
机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到底是什么?深刻感受目前我们在实际危机管
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从而找到在今后危机
管理中应重视的关键环节和主要问题。此次研讨活动极富针对性,深
受学员喜爱,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通过综合运用讲授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互换
式、研讨式、交流式等教学方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针,坚
持开拓创新精神,把学习理论同能力训练结合起来;把拓展训练、“破
冰”活动、专家讲授、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警示教育、专题研讨、
参观考察交流结合起来,力求形式多样,双向互动,充分体现教学相
长、学学相长。努力探索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的结合点,使培训方式
逐步从接受性、灌输式、封闭式教学为主向研究式、互动式、开放式
教学为主转变,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激活思想、分享智慧、提高思维
水平和认识能力的过程,成为教学互动、学学互动、教学相长、学学
相长的过程,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增强了培训效果。
教务处(撰稿人:王月玲)
2010年11月24日
乌市党校干部培训特色和亮点
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2010年干部培训特
色和亮点(一)
第一:课程设置更加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
开学初,根据市委组织部的要求,党校主体班学习时间和课程做
了大幅度调整:中青班的学习时间由原来17周85个学习日调整为
14周58个学习日;县级班的学习时间由原来的13周65个学习日调
整为9周39个学习日。在这种情况下,在教学联席会议上大家共同
讨论确定了2010年党校春季主体班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
全会精神和胡锦涛同志“8·25”、“9·18”重要讲话精神为主线,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领导者能力和素质提高为主旨,以“两个维
护”和“两个谁是”为主题,围绕“五个认清、五个深刻”和马克思
主义“五观”教育以及影响新疆发展稳定的六个重大问题等,分八个
阶段系统从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
危机应对,公共管理与经济管理,执政能力建设,创新能力建设,作
风建设和领导素质提升,前沿形势等方面开设专题讲座共计218个
(全年共计约420个专题)。
在218个专题讲座中,有针对性地增设了31个新专题。特别是
下半年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双语教学。同时,特邀外请的专题讲座共有
7个(全年12个)。主要有自治区党校副校长高建龙教授的《经济、
形势与战略选择》专题讲座、第四医院院长徐向东的《领导干部心理
健康与调试》专题讲座、乌鲁木齐市陆军学院教授张树栋的《当代世
界军事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专题讲座、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晚报社书
记李永胜的《领导干部如何与新闻媒体沟通》专题讲座、新疆师范大
学音乐学院副院长崔斌教授的《音乐鉴赏》专题讲座、中科院院士胡
文瑞的《空间战的科学研究》专题讲座、乌鲁木齐市环保局张新友局
长的《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与治理》专题讲座、乌鲁木齐市规划局《关
于乌鲁木齐市城市发展的十二五规划》等等,取得了较为满意的培训
效果。
第二:培训方式更加倾向灵活性和多样性。
在培训方式和教学方式上,不断创新探索,开展和创新了六种培
训和教学模式:
一是体验式培训模式;
二是情景式培训模式;
三是互换式教学模式;
四是案例式教学模式;
五是交流式教学模式;
六是研讨式教学模式。
1、体验式培训模式以军事训练、拓展训练和“破冰”活动为主,
培训目的在于提高参训人员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热情,培养参训人员的
创新竞争意识和责任安全意识,打造“团队精神”,提高执行力和工
作效率。
2、情景式培训模式以警示教育和感恩教育为主,以现场参观、
现身说法、情景再现为载体,达到有效增强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
激发感恩伟大祖国、感恩党的美好心灵。
3、互换式教学模式开创了我校中青班与昌吉州党校中青班教学
交流互换周新模式以及我校与巴州两地党校互换式交流考察教学周
新模式。2010年上半年,乌昌两地党校中青班第二次开展的异地教
学互换交流活动,我校与巴州两地党校首次开展的异地互换式教学交
流活动,开启了全疆党校系统实现异地交流、相互学习和发挥各自比
较优势共同提高党校教学质量的先例,为党校系统教学改革提供了有
益的尝试。
4、案例式教学模式以法学教研室策划实施的法律辩论式案例教学
为主。自2004年首开法学案例教学活动以来,案例教学一直在探索
新的教学案例模式。2010年上半年,在教务处组织安排下,法学教
研室在中青班和公务员班开展了两次辩论式案例教学活动。他们精
选典型案件,制定详尽的方案,在辩论中特设自由辩论环节,学员
正反双方唇枪舌战,从法律和事实层面层层剖析,使辩论式案例教
学活动更加生动活波,达到了按需施教、学员为本、增强法律意识,
提高依法执政能力的较好目的。同时,老师的点评,画龙点睛,使
得整个案例教学活动从理论上得到了提升,凸显出我校老师们的理
论功底和专业水平。
5、交流式教学模式对内以学员论坛交流为主、对外以疆外学习
考察为主。“学员论坛”以理论联系实际为主线,以学员自我教育
为主题,是“寓学于教”与“学学相长”相结合的复合型模式,也是
我校多年来坚持的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2010年,我们在主体班
分别安排了30多场“学员论坛”活动, 来自不同岗位的学员走
上讲台,紧密联系本地区、本单位工作实际,交流学习体会,发
表真知灼见,如:中国园林与欣赏、社区文化室的建设、住房相
关政策、和田玉鉴别等等,开拓了学员们的视野和眼界,学习到
了不同的知识和工作经验,更加全面、综合、系统地思考问题,
多角度地看待问题,达到了自我教育、自我培训、自我提高、增
强教育培训效果的目的。疆外参观考察活动,主要以上海培训中
心为基地,听课学习、参观考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解放思
想,更新理念。
6、研讨模拟式教学模式主要以行管教研室马梦砚老师在县级班
开展的应急与危机管理的关键环节研讨活动、刘涛等老师在县级班开
展的《智慧博弈》以及杨昕老师在中青班开展的《创新思维训练》为
主展开。应急与危机管理的关键环节研讨活动以前期专题讲座《突发
事件应对与危机管理能力》为铺垫,以学员为主体,精心设计了分组
讨论和各组辩论两个环节,在研讨与辩论中,让学员充分思考当前危
机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到底是什么?深刻感受目前我们在实际危机管
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从而找到在今后危机
管理中应重视的关键环节和主要问题。此次研讨活动极富针对性,深
受学员喜爱,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通过综合运用讲授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互换
式、研讨式、交流式等教学方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针,坚
持开拓创新精神,把学习理论同能力训练结合起来;把拓展训练、“破
冰”活动、专家讲授、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警示教育、专题研讨、
参观考察交流结合起来,力求形式多样,双向互动,充分体现教学相
长、学学相长。努力探索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的结合点,使培训方式
逐步从接受性、灌输式、封闭式教学为主向研究式、互动式、开放式
教学为主转变,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激活思想、分享智慧、提高思维
水平和认识能力的过程,成为教学互动、学学互动、教学相长、学学
相长的过程,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增强了培训效果。
教务处(撰稿人:王月玲)
2010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