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一复习提纲

生物必修一复习提纲

第一章 走进细胞 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的.(P2-4) 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

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单个细胞即能完成整个的生物体全部生命活动.

多细胞生物个体,以人为例,起源一个单细胞:受精卵,经过细胞的不断分裂与分化, 形成一个多细胞共同维系的生物个体. 2.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P4-5). 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生物圈 注意:(动物、植物、单细胞生物的区别)

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一.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P7-10)

1. 细胞的统一性: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质中都有核糖体.主要遗传物质都是DNA. 2. 细胞的多样性: 大小,细胞核,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包含的生物类群等均不同.

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 这两类细胞分别构成了两大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 常见的细菌有: 乳酸菌,大肠杆菌,根瘤菌,霍乱杆菌,炭疽杆菌.  常见的蓝藻有: 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

 常见的真菌有: 酵母菌.霉菌(链霉菌除外)、食用真菌

二:细胞学说建立(德科学家:施旺,施莱登) 细胞学说说明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P10) 三 显微镜的使用:(P7-8)

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调节(光圈 )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 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

一: 元素(P16) 组成细胞的元素常见的有20多种,

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 C H O N P S 基本元素是: C H O N 最基本元素: C 大量元素: C H O N P S K Ca Mg 微量元素: Fe Mn Zn Cu B Mo 占细胞鲜重最大的元素是: O 占细胞干重最大的元素: C

生物与无机自然界的统一性:元素种类基本相同 差异性:元素含量大不相同.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P17)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 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水

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或细胞中干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蛋白质。. 三: 化合物的鉴定: (P18-19) 鉴定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与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发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一)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 0.1g/ml NaOH 0.05g/ml CuSO4 甲乙溶液先混合再与还原性糖溶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注意问题 1苹果或梨组织液必须临时制备。2.应将组成斐林试剂的甲液、乙液分别配制、储存,使用前才将甲、乙液等量混匀成斐林试剂;3、水浴加热。4、蔗糖是典型的非还原性糖,不能用于该实验。

(二)蛋 白 质: 双缩脲试剂 0.1g/ml NaOH 0.01g/ml CuSO4 先加入A液再加入B液. 成紫色反应。

注意问题1、A液和B液也要分开配制,储存。鉴定时先加A液后加B液。 (三)脂 肪: 苏丹Ⅲ(橘黄色) 苏丹Ⅳ(红色)

注意问题1染色时间不宜过长。2。酒精用于洗去浮色,不洗去浮色,会影响对橘黄色脂肪滴的观察。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蛋白质

一: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氨基酸(P20-21)

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一个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除此之外,该碳原子还连

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

分为必需氨基酸(8)和非必需氨基酸(12)两种.

二:氨基酸形成蛋白质(P22-23)

脱水缩合: 在蛋白质的形成过程中,一个氨基酸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

由2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二肽.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化合物叫多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健叫肽键. 2. 脱去水分子数等于形成的肽键数. 假设一个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的氨基酸数为n

若蛋白质只有一条肽链, 则脱去水分子数等于形成的肽键数等于n-1 若蛋白质含有m条肽链, 则脱去水分子数等于形成的肽键数等于n-m

蛋白质分子量的计算. 假设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含有的氨基酸数为n则,形成的蛋白质的分子量为: a×n-18(n-m)

即:氨基酸的总分子量减去脱去的水分子总量

3. 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

原因: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 肽链的折叠,盘曲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4. 蛋白质的功能 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它的功能多样性:

催化功能.结构功能.运输功能,信息传递功能,免疫功能等. 请举例:

第三节 核酸

一、DNA与RNA的比较(表)(P28)

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侧链基团(R基)的不同、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1. 构成方式: 脱水缩合 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二、核酸的组成(P28)

(1)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其组成成分中的五碳糖有两种:核糖、脱氧核糖 (2)一个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基团、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3)DNA 和RNA各含4种碱基,4种核苷酸 (4)核酸中含有的碱基总数为:5 核苷酸数为 8

三.实验:(P26-27)甲基绿+DNA=绿色 吡罗红+RNA=红色

①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②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和染色剂结合 保持动物细胞的细胞形态 实验步骤:①制片 ②水解 ③冲洗 ④染色 ⑤观察

结论: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少量DNA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中。

原核细胞中DNA主要存在于拟核中,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四、核酸分子的多样性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信息就储存在DNA分子中,组成DNA分子的核苷酸虽然只有4种,但是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却是千变 万化的。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了遗传信息。

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DNA或RNA)其中,主要遗传物质是DNA。

第四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1、糖类的化学元素组成及特点:(P30)元素组成( C,H.O),特点: 大多数糖H:O=2:1 糖类的分类,分布及功能:(P30-31)

3、单糖、二糖、多糖是怎么区分的(P30-31

)?

单糖:不能水解的糖,可被细胞直接吸收。

二糖:由两分子的单糖脱水缩合而成。如麦芽糖由两个葡萄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 , 蔗糖可以水解为一分子果糖和一分子葡萄糖 , 乳糖可以水解为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 .( 展示 课本 P31 2-11 〉

多糖:由许多的葡萄糖分子连接而成。如淀粉、纤维素、糖原,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P31) 4、脂质的比较:(P32)

第五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

一、有关水的知识要点(P34-35)

二、(P35-36)1.无机盐(绝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功能:①、构成某些重要的化合物,如:叶绿素、血红蛋白等

②、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③、维持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 2.部分无机盐的作用 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呆小症

缺钙:抽搐、软骨病,儿童缺钙会得佝偻病,老年人会骨质疏松 缺铁: 缺铁性贫血 缺镁:影响叶绿素的合成。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一、细胞膜的成分:(P41)主要是脂质(约50%)和蛋白质(约40%),还有少量糖类(约2%--10%)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二、细胞膜的功能:(P42)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三、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P43)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其性质是全透性的。

第二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一、相关概念:(P47)

细 胞 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二、八大细胞器的比较:(P45-46)

1、线粒体:(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2、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具有双层膜,主要存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3、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4、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5、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加工、分类运输有关。 6、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7、液泡:主要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液泡内有细胞液。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 色素等。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

8、溶酶体:有“消化车间”之称,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三、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P48)

核糖体(合成肽链)→内质网(加工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高尔基体(进一步修饰加工)→囊泡→细胞膜→细胞外 四、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包括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及其作用:(P49)

第三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一、细胞核的功能:(P53-54)是遗传信息库(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二、细胞核的结构:(P53)1、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2、核 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3、核 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核 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一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渗透作用:(P60)水分子(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作用。(条件:①具有半透膜 ②膜两侧有浓度差) 二、原生质层:(P61)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三、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四、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人教版必修一P61“探究”) (一).实验原理:

1、质壁分离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

2、质壁分离复原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吸水,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紧贴细胞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二)、实验材料:

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因为液泡呈紫色,易于观察。也可用水绵代替。0.3g/ml的蔗糖溶液。用蔗糖溶液做质壁分离剂对细胞无毒害作用。

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细胞膜结构: (P68)

磷脂 蛋白质 糖类 ↓ ↓ ↓

磷脂双分子层 “镶嵌蛋白” 糖被(与细胞识别有关) (膜基本支架)

二、

P67)

细胞膜

(生物膜) P64)

第三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相关概念:(P70-71) 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要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 主动运输: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二、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P70-72)

三、离子和小分子物质主要以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大分子和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是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体现了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P72)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一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一、相关概念:(P78-83)

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的许多化学反应。

酶:是活细胞(来源)所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功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一类有机物。 活 化 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二、酶的本质: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酶的场所主要是核糖体,水解酶的酶是蛋白酶),也有少数是RNA。 三、酶的特性: ①、高效性: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许多。②、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③、酶需要较温和的作用条件: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和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第二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一、ATP的结构简式:(P88)ATP是三磷酸腺苷的英文缩写,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

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代表普通化学键。

注意:ATP的分子中的高能磷酸键中储存着大量的能量,所以ATP被称为高能化合物。这种高能化合物化学性质不稳定,

在水解时,由于高能磷酸键的断裂,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二、ATP与ADP的转化:(P88-89)

ATP ADP + Pi + 能量

第三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一、相关概念:(P91、93、94)

1、呼吸作用(也叫细胞呼吸):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

化碳或其它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根据是否有氧参与,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下,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

碳和水,释放出大量能量,生成ATP的过程。

3、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CO2或乳酸),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4、发酵:微生物(如:酵母菌、乳酸菌)的无氧呼吸。 二、实验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必修一P63) 实验原理:

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2. 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CO2的产生情况。

3.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在酸性条件下,变成灰绿色。 三、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P93)

C6H12O6 + 6O2

6CO2 + 6H2O + 能量

四、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P95) C6H12O6

C6H12O6

酶 酶

2C2H5OH(酒精)+ 2CO2 + 少量能量(发生在绝大多数植物细胞以及酵母菌等细胞)

2C3H6O3(乳酸)+ 少量能量(动物细胞以及马铃薯块茎和甜菜块根等细胞中)

五、有氧呼吸过程(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P93-94)

六、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P93-95)

七、影响呼吸速率的外界因素:

1、温度:温度通过影响细胞内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来影响细胞的呼吸作用。

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细胞正常的呼吸作用。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细胞呼吸越弱;温度越高,细胞呼吸越强。 2、氧气:氧气充足,则无氧呼吸将受抑制;氧气不足,则有氧呼吸将会减弱或受抑制。

3、水分:一般来说,细胞水分充足,呼吸作用将增强。但陆生植物根部如长时间受水浸没,根部缺氧,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过多酒精,可使根部细胞坏死。

4、CO2:环境CO2浓度提高,将抑制细胞呼吸,可用此原理来贮藏水果和蔬菜。

八、呼吸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P95-96)1、作物栽培时,要有适当措施保证根的正常呼吸,如疏松土壤等。

2、粮油种子贮藏时,要风干、降温,降低氧气含量,则能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 3、水果、蔬菜保鲜时,要低温或降低氧气含量及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抑制呼吸作用。

第四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一、光合作用:(P10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二、实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必修一P54) (一)实验原理:

1.叶绿体中的色素是有机物,不溶于水,易溶于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用丙酮、乙醇等能提取色素。

2.层析液是一种脂溶性很强的有机溶剂。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分子量小的溶解度高,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所以用层析法来分离四种色素。 (二)、实验材料:幼嫩、鲜绿的菠菜叶 三、光合色素(在类囊体的薄膜上):(P98)

色素

类胡萝卜素

叶黄素 (黄色)

四、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略(P101-102)

五、叶绿体的功能:(P100)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分布着具有吸收光能的光合色素,在类囊体的

薄膜上和叶绿体的基质中含有许多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

六、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有:

1、光照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加快,超过光饱合点,光合速率反而会下降。 2、温度:温度可影响酶的活性。

3、二氧化碳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加快,达到一定程度后,光合速率维持在一定的水平,

不再增加。

4、水: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缺少时光合速率下降。 七、光合作用的应用:(P104-105)

1、适当提高光照强度。2、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3、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合理密植,间作套种。 4、温室大棚用无色透明玻璃。5、温室栽培植物时,白天适当提高温度,晚上适当降温。 6、温室栽培多施有机肥或放置干冰,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胡萝卜素 (橙黄色)

主要吸收蓝紫光

叶绿素

叶绿素b (黄绿色) 叶绿素a (蓝绿色)

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P103)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一节 细胞的增殖

1、细胞是通过分裂的方式增殖的。(P112)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2、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P112)①有丝分裂②无丝分裂③减数分裂

3、细胞为什么不能无限长大呢(P111)(1).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主要原因)

(2)细胞的核质比(次要原因)。(如果细胞太大,细胞核的“负担”就会过重。) 4、无丝分裂过程中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所以叫无丝分裂。例如:蛙的红细胞。(P114)

5、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真核生物体细胞、原始的生殖细胞(精原和卵原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 细胞周期:即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包括分裂间期(长)和分裂期(短)) 6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是如何变化的?(P112--113)

7、有丝分裂的过程:(P112--113)

8 动植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大致相同,主要区别有如下两点(P113)

9细胞有丝分裂特征和意义(P113)

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稳定性。可见,细胞的有丝分裂对于遗传有重要意义。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分化的特点是具有持久性,一般来说,分化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状态,直到死亡。

3.细胞分化的意义(必修1P118)①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②通过细胞分化,能形成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组织和器

官。③通过分化使细胞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4.细胞分化的实例(必修1P117)在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红细胞和心肌细胞都来自一群相似的胚胎细胞。后来,有的细胞发育成红细胞,合成运输氧的血红蛋白;有的细胞发育为心肌细胞,合成行使运动功能的蛋白。

5.细胞分化的基础:高等生物的发育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通过有丝分裂形成多个细胞,每个细胞都应含有一套与受精卵完 全相同的染色体,即携带有本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

6.细胞分化的实质:在个体发育中,细胞分化实质上是在遗传物质的控制下合成特异性蛋白质的过程。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7.细胞分化的过程:不同细胞中不同基因的活性是有差别。不同基因在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下处于不同的活动状态,从而形成不

同结构的蛋白质,进而形成特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细胞,即细胞分化。

8.细胞分裂、分化和生长的关系?①联系: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和细胞生长的基础。

②区别:细胞分裂数变形不变,细胞分化形变数不变,细胞生长仅是大小变。

9.由一个受精卵最终发育成一个新的多细胞个体需要经过细胞的哪些变化? 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10.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和实例?(必修1P119)细胞全能性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例如胡萝卜的韧皮部的一些细胞,在某些条件下进行分裂和生长,形成一个细胞团块,继而分化出根、茎和叶,移栽后长成了一株新的植株。 11.细胞全能性的原因? 由于体细胞是由受精卵经有丝分裂产生的,细胞核内含有全套的遗传信息。

12.细胞全能性的表现?①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②动物细胞全能性受限制,细胞核具有全能性。③分化程度与全能性成反比。 13.细胞全能性的应用?(必修P119)现在人们可以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通过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花卉和蔬菜 等作物,拯救珍稀濒危物种,还可以和基因工程结合培育新类型。

14. 动物体内各种类型的细胞中具有最高全能性的细胞是什么? 受精卵。

15.细胞衰老的特征?(必修1P122)①细胞内水分减少,结果使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内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②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③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积累,它们会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影响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④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⑤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16.细胞凋亡的含义?(必修1P123)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细胞凋亡。

17.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必修1P121)①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都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现象。从总体上看,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②对单细胞生物体来说,细胞的衰老或死亡就是个体的衰老或死亡。③对多细胞生物体来说,细胞的衰老和死亡不等于个体的衰老和死亡,如幼年个体中每天都有细胞衰老、死亡。个体的衰老不等于细胞衰老,如老年个体中每天也有新细胞的产生。

18.细胞凋亡的意义?(必修1P124)①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②细胞凋亡能维持组织中细胞数目的相对平衡。

③细胞凋亡是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

19.细胞的衰老和死亡是正常生命现象吗? 是。

20.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必修1P125-126)①能无限增殖。②形态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例如,正常的成纤维细胞呈扁平梭形,癌变后变成球形③表面发生了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21.致癌因子有哪些?(必修1P126)①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指辐射,如紫外线、X射线等。②化学致癌因子:无机化合物如石棉等,有机化合物如黄曲霉素等。③病毒致癌因子:是指能使细胞发生癌变的病毒。

2.癌症如何防治?在诊断方面:已有病理切片的显微观察、CT、核磁共振以及癌基因检测等先进手段。

在治疗方面:已有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等手段。

附:减数分裂的过程

减数第一次分裂 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段的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 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

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 四、注意:

(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

基本相同

;②一条来自

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

(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 (5)减数分裂形成子细胞种类:

假设某生物的体细胞中含n对同源染色体,则 它的精(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2n种精子(卵细胞);

它的1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2种精子。它的1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1种卵细胞。 精子的形成

卵细胞的形成

生物必修一复习提纲

第一章 走进细胞 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的.(P2-4) 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

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单个细胞即能完成整个的生物体全部生命活动.

多细胞生物个体,以人为例,起源一个单细胞:受精卵,经过细胞的不断分裂与分化, 形成一个多细胞共同维系的生物个体. 2.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P4-5). 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生物圈 注意:(动物、植物、单细胞生物的区别)

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一.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P7-10)

1. 细胞的统一性: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质中都有核糖体.主要遗传物质都是DNA. 2. 细胞的多样性: 大小,细胞核,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包含的生物类群等均不同.

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 这两类细胞分别构成了两大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 常见的细菌有: 乳酸菌,大肠杆菌,根瘤菌,霍乱杆菌,炭疽杆菌.  常见的蓝藻有: 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

 常见的真菌有: 酵母菌.霉菌(链霉菌除外)、食用真菌

二:细胞学说建立(德科学家:施旺,施莱登) 细胞学说说明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P10) 三 显微镜的使用:(P7-8)

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调节(光圈 )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 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

一: 元素(P16) 组成细胞的元素常见的有20多种,

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 C H O N P S 基本元素是: C H O N 最基本元素: C 大量元素: C H O N P S K Ca Mg 微量元素: Fe Mn Zn Cu B Mo 占细胞鲜重最大的元素是: O 占细胞干重最大的元素: C

生物与无机自然界的统一性:元素种类基本相同 差异性:元素含量大不相同.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P17)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 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水

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或细胞中干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蛋白质。. 三: 化合物的鉴定: (P18-19) 鉴定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与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发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一)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 0.1g/ml NaOH 0.05g/ml CuSO4 甲乙溶液先混合再与还原性糖溶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注意问题 1苹果或梨组织液必须临时制备。2.应将组成斐林试剂的甲液、乙液分别配制、储存,使用前才将甲、乙液等量混匀成斐林试剂;3、水浴加热。4、蔗糖是典型的非还原性糖,不能用于该实验。

(二)蛋 白 质: 双缩脲试剂 0.1g/ml NaOH 0.01g/ml CuSO4 先加入A液再加入B液. 成紫色反应。

注意问题1、A液和B液也要分开配制,储存。鉴定时先加A液后加B液。 (三)脂 肪: 苏丹Ⅲ(橘黄色) 苏丹Ⅳ(红色)

注意问题1染色时间不宜过长。2。酒精用于洗去浮色,不洗去浮色,会影响对橘黄色脂肪滴的观察。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蛋白质

一: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氨基酸(P20-21)

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一个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除此之外,该碳原子还连

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

分为必需氨基酸(8)和非必需氨基酸(12)两种.

二:氨基酸形成蛋白质(P22-23)

脱水缩合: 在蛋白质的形成过程中,一个氨基酸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

由2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二肽.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化合物叫多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健叫肽键. 2. 脱去水分子数等于形成的肽键数. 假设一个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的氨基酸数为n

若蛋白质只有一条肽链, 则脱去水分子数等于形成的肽键数等于n-1 若蛋白质含有m条肽链, 则脱去水分子数等于形成的肽键数等于n-m

蛋白质分子量的计算. 假设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含有的氨基酸数为n则,形成的蛋白质的分子量为: a×n-18(n-m)

即:氨基酸的总分子量减去脱去的水分子总量

3. 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

原因: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 肽链的折叠,盘曲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4. 蛋白质的功能 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它的功能多样性:

催化功能.结构功能.运输功能,信息传递功能,免疫功能等. 请举例:

第三节 核酸

一、DNA与RNA的比较(表)(P28)

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侧链基团(R基)的不同、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1. 构成方式: 脱水缩合 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二、核酸的组成(P28)

(1)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其组成成分中的五碳糖有两种:核糖、脱氧核糖 (2)一个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基团、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3)DNA 和RNA各含4种碱基,4种核苷酸 (4)核酸中含有的碱基总数为:5 核苷酸数为 8

三.实验:(P26-27)甲基绿+DNA=绿色 吡罗红+RNA=红色

①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②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和染色剂结合 保持动物细胞的细胞形态 实验步骤:①制片 ②水解 ③冲洗 ④染色 ⑤观察

结论: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少量DNA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中。

原核细胞中DNA主要存在于拟核中,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四、核酸分子的多样性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信息就储存在DNA分子中,组成DNA分子的核苷酸虽然只有4种,但是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却是千变 万化的。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了遗传信息。

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DNA或RNA)其中,主要遗传物质是DNA。

第四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1、糖类的化学元素组成及特点:(P30)元素组成( C,H.O),特点: 大多数糖H:O=2:1 糖类的分类,分布及功能:(P30-31)

3、单糖、二糖、多糖是怎么区分的(P30-31

)?

单糖:不能水解的糖,可被细胞直接吸收。

二糖:由两分子的单糖脱水缩合而成。如麦芽糖由两个葡萄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 , 蔗糖可以水解为一分子果糖和一分子葡萄糖 , 乳糖可以水解为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 .( 展示 课本 P31 2-11 〉

多糖:由许多的葡萄糖分子连接而成。如淀粉、纤维素、糖原,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P31) 4、脂质的比较:(P32)

第五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

一、有关水的知识要点(P34-35)

二、(P35-36)1.无机盐(绝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功能:①、构成某些重要的化合物,如:叶绿素、血红蛋白等

②、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③、维持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 2.部分无机盐的作用 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呆小症

缺钙:抽搐、软骨病,儿童缺钙会得佝偻病,老年人会骨质疏松 缺铁: 缺铁性贫血 缺镁:影响叶绿素的合成。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一、细胞膜的成分:(P41)主要是脂质(约50%)和蛋白质(约40%),还有少量糖类(约2%--10%)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二、细胞膜的功能:(P42)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三、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P43)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其性质是全透性的。

第二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一、相关概念:(P47)

细 胞 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二、八大细胞器的比较:(P45-46)

1、线粒体:(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2、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具有双层膜,主要存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3、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4、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5、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加工、分类运输有关。 6、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7、液泡:主要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液泡内有细胞液。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 色素等。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

8、溶酶体:有“消化车间”之称,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三、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P48)

核糖体(合成肽链)→内质网(加工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高尔基体(进一步修饰加工)→囊泡→细胞膜→细胞外 四、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包括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及其作用:(P49)

第三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一、细胞核的功能:(P53-54)是遗传信息库(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二、细胞核的结构:(P53)1、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2、核 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3、核 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核 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一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渗透作用:(P60)水分子(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作用。(条件:①具有半透膜 ②膜两侧有浓度差) 二、原生质层:(P61)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三、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四、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人教版必修一P61“探究”) (一).实验原理:

1、质壁分离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

2、质壁分离复原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吸水,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紧贴细胞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二)、实验材料:

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因为液泡呈紫色,易于观察。也可用水绵代替。0.3g/ml的蔗糖溶液。用蔗糖溶液做质壁分离剂对细胞无毒害作用。

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细胞膜结构: (P68)

磷脂 蛋白质 糖类 ↓ ↓ ↓

磷脂双分子层 “镶嵌蛋白” 糖被(与细胞识别有关) (膜基本支架)

二、

P67)

细胞膜

(生物膜) P64)

第三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相关概念:(P70-71) 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要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 主动运输: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二、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P70-72)

三、离子和小分子物质主要以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大分子和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是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体现了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P72)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一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一、相关概念:(P78-83)

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的许多化学反应。

酶:是活细胞(来源)所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功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一类有机物。 活 化 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二、酶的本质: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酶的场所主要是核糖体,水解酶的酶是蛋白酶),也有少数是RNA。 三、酶的特性: ①、高效性: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许多。②、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③、酶需要较温和的作用条件: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和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第二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一、ATP的结构简式:(P88)ATP是三磷酸腺苷的英文缩写,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

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代表普通化学键。

注意:ATP的分子中的高能磷酸键中储存着大量的能量,所以ATP被称为高能化合物。这种高能化合物化学性质不稳定,

在水解时,由于高能磷酸键的断裂,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二、ATP与ADP的转化:(P88-89)

ATP ADP + Pi + 能量

第三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一、相关概念:(P91、93、94)

1、呼吸作用(也叫细胞呼吸):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

化碳或其它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根据是否有氧参与,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下,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

碳和水,释放出大量能量,生成ATP的过程。

3、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CO2或乳酸),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4、发酵:微生物(如:酵母菌、乳酸菌)的无氧呼吸。 二、实验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必修一P63) 实验原理:

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2. 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CO2的产生情况。

3.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在酸性条件下,变成灰绿色。 三、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P93)

C6H12O6 + 6O2

6CO2 + 6H2O + 能量

四、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P95) C6H12O6

C6H12O6

酶 酶

2C2H5OH(酒精)+ 2CO2 + 少量能量(发生在绝大多数植物细胞以及酵母菌等细胞)

2C3H6O3(乳酸)+ 少量能量(动物细胞以及马铃薯块茎和甜菜块根等细胞中)

五、有氧呼吸过程(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P93-94)

六、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P93-95)

七、影响呼吸速率的外界因素:

1、温度:温度通过影响细胞内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来影响细胞的呼吸作用。

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细胞正常的呼吸作用。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细胞呼吸越弱;温度越高,细胞呼吸越强。 2、氧气:氧气充足,则无氧呼吸将受抑制;氧气不足,则有氧呼吸将会减弱或受抑制。

3、水分:一般来说,细胞水分充足,呼吸作用将增强。但陆生植物根部如长时间受水浸没,根部缺氧,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过多酒精,可使根部细胞坏死。

4、CO2:环境CO2浓度提高,将抑制细胞呼吸,可用此原理来贮藏水果和蔬菜。

八、呼吸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P95-96)1、作物栽培时,要有适当措施保证根的正常呼吸,如疏松土壤等。

2、粮油种子贮藏时,要风干、降温,降低氧气含量,则能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 3、水果、蔬菜保鲜时,要低温或降低氧气含量及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抑制呼吸作用。

第四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一、光合作用:(P10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二、实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必修一P54) (一)实验原理:

1.叶绿体中的色素是有机物,不溶于水,易溶于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用丙酮、乙醇等能提取色素。

2.层析液是一种脂溶性很强的有机溶剂。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分子量小的溶解度高,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所以用层析法来分离四种色素。 (二)、实验材料:幼嫩、鲜绿的菠菜叶 三、光合色素(在类囊体的薄膜上):(P98)

色素

类胡萝卜素

叶黄素 (黄色)

四、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略(P101-102)

五、叶绿体的功能:(P100)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分布着具有吸收光能的光合色素,在类囊体的

薄膜上和叶绿体的基质中含有许多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

六、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有:

1、光照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加快,超过光饱合点,光合速率反而会下降。 2、温度:温度可影响酶的活性。

3、二氧化碳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加快,达到一定程度后,光合速率维持在一定的水平,

不再增加。

4、水: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缺少时光合速率下降。 七、光合作用的应用:(P104-105)

1、适当提高光照强度。2、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3、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合理密植,间作套种。 4、温室大棚用无色透明玻璃。5、温室栽培植物时,白天适当提高温度,晚上适当降温。 6、温室栽培多施有机肥或放置干冰,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胡萝卜素 (橙黄色)

主要吸收蓝紫光

叶绿素

叶绿素b (黄绿色) 叶绿素a (蓝绿色)

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P103)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一节 细胞的增殖

1、细胞是通过分裂的方式增殖的。(P112)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2、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P112)①有丝分裂②无丝分裂③减数分裂

3、细胞为什么不能无限长大呢(P111)(1).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主要原因)

(2)细胞的核质比(次要原因)。(如果细胞太大,细胞核的“负担”就会过重。) 4、无丝分裂过程中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所以叫无丝分裂。例如:蛙的红细胞。(P114)

5、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真核生物体细胞、原始的生殖细胞(精原和卵原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 细胞周期:即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包括分裂间期(长)和分裂期(短)) 6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是如何变化的?(P112--113)

7、有丝分裂的过程:(P112--113)

8 动植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大致相同,主要区别有如下两点(P113)

9细胞有丝分裂特征和意义(P113)

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稳定性。可见,细胞的有丝分裂对于遗传有重要意义。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分化的特点是具有持久性,一般来说,分化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状态,直到死亡。

3.细胞分化的意义(必修1P118)①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②通过细胞分化,能形成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组织和器

官。③通过分化使细胞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4.细胞分化的实例(必修1P117)在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红细胞和心肌细胞都来自一群相似的胚胎细胞。后来,有的细胞发育成红细胞,合成运输氧的血红蛋白;有的细胞发育为心肌细胞,合成行使运动功能的蛋白。

5.细胞分化的基础:高等生物的发育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通过有丝分裂形成多个细胞,每个细胞都应含有一套与受精卵完 全相同的染色体,即携带有本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

6.细胞分化的实质:在个体发育中,细胞分化实质上是在遗传物质的控制下合成特异性蛋白质的过程。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7.细胞分化的过程:不同细胞中不同基因的活性是有差别。不同基因在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下处于不同的活动状态,从而形成不

同结构的蛋白质,进而形成特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细胞,即细胞分化。

8.细胞分裂、分化和生长的关系?①联系: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和细胞生长的基础。

②区别:细胞分裂数变形不变,细胞分化形变数不变,细胞生长仅是大小变。

9.由一个受精卵最终发育成一个新的多细胞个体需要经过细胞的哪些变化? 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10.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和实例?(必修1P119)细胞全能性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例如胡萝卜的韧皮部的一些细胞,在某些条件下进行分裂和生长,形成一个细胞团块,继而分化出根、茎和叶,移栽后长成了一株新的植株。 11.细胞全能性的原因? 由于体细胞是由受精卵经有丝分裂产生的,细胞核内含有全套的遗传信息。

12.细胞全能性的表现?①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②动物细胞全能性受限制,细胞核具有全能性。③分化程度与全能性成反比。 13.细胞全能性的应用?(必修P119)现在人们可以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通过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花卉和蔬菜 等作物,拯救珍稀濒危物种,还可以和基因工程结合培育新类型。

14. 动物体内各种类型的细胞中具有最高全能性的细胞是什么? 受精卵。

15.细胞衰老的特征?(必修1P122)①细胞内水分减少,结果使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内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②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③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积累,它们会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影响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④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⑤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16.细胞凋亡的含义?(必修1P123)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细胞凋亡。

17.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必修1P121)①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都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现象。从总体上看,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②对单细胞生物体来说,细胞的衰老或死亡就是个体的衰老或死亡。③对多细胞生物体来说,细胞的衰老和死亡不等于个体的衰老和死亡,如幼年个体中每天都有细胞衰老、死亡。个体的衰老不等于细胞衰老,如老年个体中每天也有新细胞的产生。

18.细胞凋亡的意义?(必修1P124)①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②细胞凋亡能维持组织中细胞数目的相对平衡。

③细胞凋亡是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

19.细胞的衰老和死亡是正常生命现象吗? 是。

20.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必修1P125-126)①能无限增殖。②形态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例如,正常的成纤维细胞呈扁平梭形,癌变后变成球形③表面发生了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21.致癌因子有哪些?(必修1P126)①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指辐射,如紫外线、X射线等。②化学致癌因子:无机化合物如石棉等,有机化合物如黄曲霉素等。③病毒致癌因子:是指能使细胞发生癌变的病毒。

2.癌症如何防治?在诊断方面:已有病理切片的显微观察、CT、核磁共振以及癌基因检测等先进手段。

在治疗方面:已有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等手段。

附:减数分裂的过程

减数第一次分裂 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段的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 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

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 四、注意:

(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

基本相同

;②一条来自

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

(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 (5)减数分裂形成子细胞种类:

假设某生物的体细胞中含n对同源染色体,则 它的精(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2n种精子(卵细胞);

它的1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2种精子。它的1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1种卵细胞。 精子的形成

卵细胞的形成


相关文章

  • 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复习提纲_百度文库
  • 1 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复习知识梳理 第一章 人类探索细胞的历史 一.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 1.建立: (1 )细胞的发现者.命名者是英国的科学家胡克 (2 )细胞学说的建立者是德国的科学家施莱登 .施旺 和魏尔肖.提出 ...查看


  • 高中生物必修3(必修)复习提纲归纳(文科)
  • 生物必修3复习提纲(必修) 第二章 生物个体的稳态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 一.稳态的生理意义 1.内环境: (1)内环境的组成: 细胞内液 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组织液 (内环境)淋巴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细胞可直接 ...查看


  •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提纲
  • 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 第6课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一.四大发明: 1.造纸术: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2.印刷术:世界现存最早唐代雕版印刷品<金刚经>(868年),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3.火药:唐代孙思邈& ...查看


  • 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中图版
  • 高中地理·必修1(中图版)复习提纲 1.(1)天体系统的级别: 『填空』 (2)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巨行星).天王星.海王星(远日行星):其中小行星带是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3) ...查看


  • 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适用于各版本教材)
  • 历史必修三 1百家争鸣的背景,意义 2孔子早期儒学思想主张 3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 4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主张 5儒家思想与治国之道 6百家争鸣的出现,含义,意义 7孟子和荀子的思想异同 8中国古代儒家,法家和道家的治国思想 9百家争鸣出现 ...查看


  • 高中生物必修3复习提纲)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复习提纲 悬赏分:30 | 解决时间:2009-10-12 23:31 | 提问者:ZERO烈焰 可以直接复制上来 或者给个网站(不过要免费的 不需要下载点)多谢各位了 如果好的话 再另加分最佳答案 中学生物必修3知识汇 ...查看


  • 高二生物必修2复习提纲
  • 必修2复习提纲 第二章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第一节 减数分裂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 ...查看


  • 地理必修一(行星地球复习提纲) (1)
  • 第一章 一.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行星地球 1. 宇宙的概念: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总和,是由各种形态的物质组成的,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 2. 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天体:①:自然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 ...查看


  • 生物人教版必修3预习复习提纲(已整理)
  • ※ 一.稳态的生理意义 1.内环境: (1)单细胞生物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转换,而人体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 (2)内环境的组成: 细胞内液 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组织液 (内环境)淋巴 (3)内环境是细胞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