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目前我国政治国情的几点思考

一、我国社会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胡锦涛总书记曾谈道:“我国的改革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在我们面前有许多必须解决而且回避不了的问题,有许多必须抓紧而不能拖延的任务。”温家宝总理也多次强调,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关口。弥漫在传媒上的“关键时期”、“重要关口”这些概念,到底意味着什么呢?这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确立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认为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只要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其他问题就能得到根本解决。这种认识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有力的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这样一种情况无比困惑:持续的经济增长似乎使社会矛盾和冲突愈来愈多。由此,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固有的判断,不得不承认: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正在悄然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而我们必须把新的主要矛盾辨识出来。今天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

中国体改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所研究员杨鹏认为是: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品需求同公共品供给短缺低效之间的矛盾,我同意他的观点。

什么是公共品?公共品就是花费纳税人的税款,由公共权力部门提供的、服务于社会公共利益的物品或服务。国家公园、国有道路、自然保护区等有形产品是公共品;公正的法律、政策和秩序等无形服务也是公共品。公共品供给的高效与公平,是保证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条件。我们只要清理一下近年来引发舆论高度关注的种种社会矛盾,便会发现,今天的主要矛盾不再是私人物品的普遍短缺,而是公共品的普遍短缺。社会上的各个阶层各个群体,都普遍感到公共品的短缺,因此也都对公共品的主要提供者———政府———埋怨不已。我们可以分析一下社会的一些焦点问题。

司法不公和法律白条问题,是合法法律权益得不到保障;农民土地维权问题,是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得不到保障;村民委员会选举矛盾问题,是农民合法民主政治权利得不到保障;教育腐败问题,是受教育者不能公平分享到基本的公共教育资源;医疗腐败问题,是患者享受不到现代社会应有的医疗保障;住房压力问题,是社会低收入群体得不到基本住房财政资助;民营企业家抗议国资垄断权的问题,是企业家公平竞争的权利得不到保障;环保事件的出现,是民众合法的环境权益得不到保障;知识分子的许多不满,是由于《宪法》规定的言论、出版自由权利得不到保障;律师们的不满,是司法不独立和判决被暗箱操纵„„。 将所有这些问题集中起来,我们可以看出今天中国的诸多矛盾,是由于法定的权利得不到保障而引发的,是公众认真要求兑现白纸黑字的法律条款。此外,社会普遍痛恨的官员腐败,是公共品供给问题;社会普遍批评的行政低效,是公共品问题;社会普遍关注的财政支出黑洞,是公共品问题;社会普遍质疑的官商勾结,是公共品问题;社会普遍要求推进的官员问责制,是公共品问题;社会普遍要求的有更多的民主参与权,是公共品问题;近期柴油严重短缺问题,也是公共品问题。总之,我们可以断言: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品需求同公共品供给短缺低效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公众需要一个高效廉洁、平等参与、公平透明的公共领域。

如何保障社会公共品的公平分配?

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的分离,是一种“分工”,目的首先是为了提高各自的效率;政教分离和司法独立,也是“分工”,也是出于效率的压力;联邦制的出现和相当一部分立法权的地方化,也是为了效率,便于更迅速地回应地方的公共品需求;从这样的角度看,我们可以有一个全新的视角:西方近代以来的社会变革,是工商业社会到来造成的公共品供求关系调整带来的变化,结果就是公共品供求领域横向纵向的“大分工”。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认为,今天中国公共品的短缺现象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由中国社会工商业的进程所带来的,它开始集中表现在公共品投入产出的关系上,集中表现在公共品的供求关系上,集中表现在要求公共领域的“大分工”的压力上。面对工商社会的复杂多变、专业性极强、数量庞大的公共品需求,传统的纵向一体化管制的供给体制完全不能适应。权力集中起来,但却承担不了责任,以至于演化成现实中的“推责揽权”,使权力与责任严重不平衡,使公众急剧增加的公共品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便是中国今天的主要矛盾。正是这个主要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如果这样的判断有一定道理,那么我们就会明白,面对今天中国的主要矛盾,不是那种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说教所能解决的,不是那种随机调整一下政策方向所能解决的,也不是那种简单调整一下政府部门的职能所能解决的。它需要的,是公共品供给领域的“大分工”,是循序渐进的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为何滞后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政治体制改革也就逐渐地被提上日程,并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但目前,人们对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迫切愿望与政治体制改革实践的严重滞后存在着突出矛盾。究其原因,主要是缺少改革的动力。

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究竟来自何处?从道理上来说,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首先应该来自广大的人民群众改变政治存在的要求。其次是来自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但从现实生活来看,情况复杂得多。在一般情况下,由于习惯势力等等的影响,人民群众在和平发展的时期对于政治存在很少提出异议,即使产生不满,也很难表现为明确的改变政治体制的要求。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高度,人们的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的时候,人们的注意力才会逐渐转移到政治存在上来。那时人们就会对政治存在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转化成为改革政治体制的动力。这就决定了来自人民群众的要求政治体制改革的直接的动力是很不容易成长起来的。

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不论来自何方,最后都必须经过党和政府自上而下地采取一系列放松政治控制或改变政治控制的重大的措施,才能真正实现。而放松和改变政治控 编辑评语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现在从上到下都在谈,本人列出拙见。

一、我国社会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胡锦涛总书记曾谈道:“我国的改革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在我们面前有许多必须解决而且回避不了的问题,有许多必须抓紧而不能拖延的任务。”温家宝总理也多次强调,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关口。弥漫在传媒上的“关键时期”、“重要关口”这些概念,到底意味着什么呢?这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确立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认为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只要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其他问题就能得到根本解决。这种认识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有力的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这样一种情况无比困惑:持续的经济增长似乎使社会矛盾和冲突愈来愈多。由此,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固有的判断,不得不承认: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正在悄然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而我们必须把新的主要矛盾辨识出来。今天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

中国体改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所研究员杨鹏认为是: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品需求同公共品供给短缺低效之间的矛盾,我同意他的观点。

什么是公共品?公共品就是花费纳税人的税款,由公共权力部门提供的、服务于社会公共利益的物品或服务。国家公园、国有道路、自然保护区等有形产品是公共品;公正的法律、政策和秩序等无形服务也是公共品。公共品供给的高效与公平,是保证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条件。我们只要清理一下近年来引发舆论高度关注的种种社会矛盾,便会发现,今天的主要矛盾不再是私人物品的普遍短缺,而是公共品的普遍短缺。社会上的各个阶层各个群体,都普遍感到公共品的短缺,因此也都对公共品的主要提供者———政府———埋怨不已。我们可以分析一下社会的一些焦点问题。

司法不公和法律白条问题,是合法法律权益得不到保障;农民土地维权问题,是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得不到保障;村民委员会选举矛盾问题,是农民合法民主政治权利得不到保障;教育腐败问题,是受教育者不能公平分享到基本的公共教育资源;医疗腐败问题,是患者享受不到现代社会应有的医疗保障;住房压力问题,是社会低收入群体得不到基本住房财政资助;民营企业家抗议国资垄断权的问题,是企业家公平竞争的权利得不到保障;环保事件的出现,是民众合法的环境权益得不到保障;知识分子的许多不满,是由于《宪法》规定的言论、出版自由权利得不到保障;律师们的不满,是司法不独立和判决被暗箱操纵„„。 将所有这些问题集中起来,我们可以看出今天中国的诸多矛盾,是由于法定的权利得不到保障而引发的,是公众认真要求兑现白纸黑字的法律条款。此外,社会普遍痛恨的官员腐败,是公共品供给问题;社会普遍批评的行政低效,是公共品问题;社会普遍关注的财政支出黑洞,是公共品问题;社会普遍质疑的官商勾结,是公共品问题;社会普遍要求推进的官员问责制,是公共品问题;社会普遍要求的有更多的民主参与权,是公共品问题;近期柴油严重短缺问题,也是公共品问题。总之,我们可以断言: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品需求同公共品供给短缺低效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公众需要一个高效廉洁、平等参与、公平透明的公共领域。

如何保障社会公共品的公平分配?

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的分离,是一种“分工”,目的首先是为了提高各自的效率;政教分离和司法独立,也是“分工”,也是出于效率的压力;联邦制的出现和相当一部分立法权的地方化,也是为了效率,便于更迅速地回应地方的公共品需求;从这样的角度看,我们可以有一个全新的视角:西方近代以来的社会变革,是工商业社会到来造成的公共品供求关系调整带来的变化,结果就是公共品供求领域横向纵向的“大分工”。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认为,今天中国公共品的短缺现象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由中国社会工商业的进程所带来的,它开始集中表现在公共品投入产出的关系上,集中表现在公共品的供求关系上,集中表现在要求公共领域的“大分工”的压力上。面对工商社会的复杂多变、专业性极强、数量庞大的公共品需求,传统的纵向一体化管制的供给体制完全不能适应。权力集中起来,但却承担不了责任,以至于演化成现实中的“推责揽权”,使权力与责任严重不平衡,使公众急剧增加的公共品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便是中国今天的主要矛盾。正是这个主要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如果这样的判断有一定道理,那么我们就会明白,面对今天中国的主要矛盾,不是那种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说教所能解决的,不是那种随机调整一下政策方向所能解决的,也不是那种简单调整一下政府部门的职能所能解决的。它需要的,是公共品供给领域的“大分工”,是循序渐进的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为何滞后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政治体制改革也就逐渐地被提上日程,并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但目前,人们对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迫切愿望与政治体制改革实践的严重滞后存在着突出矛盾。究其原因,主要是缺少改革的动力。

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究竟来自何处?从道理上来说,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首先应该来自广大的人民群众改变政治存在的要求。其次是来自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但从现实生活来看,情况复杂得多。在一般情况下,由于习惯势力等等的影响,人民群众在和平发展的时期对于政治存在很少提出异议,即使产生不满,也很难表现为明确的改变政治体制的要求。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高度,人们的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的时候,人们的注意力才会逐渐转移到政治存在上来。那时人们就会对政治存在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转化成为改革政治体制的动力。这就决定了来自人民群众的要求政治体制改革的直接的动力是很不容易成长起来的。

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不论来自何方,最后都必须经过党和政府自上而下地采取一系列放松政治控制或改变政治控制的重大的措施,才能真正实现。而放松和改变政治控 编辑评语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现在从上到下都在谈,本人列出拙见。


相关文章

  • 关于中国基本国情的深入思考
  • 关于中国基本国情的深入思考 摘要 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国家的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高.但是我们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 ...查看


  • 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教案 1
  • <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公开课教案 一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 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2.通过对目前中国基本国情的认识,培养学生建设祖国,献身祖国的 ...查看


  • 浅议中国国情的三个没有改变
  • 中国基本国情的"三个没有变"浅析 摘要: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经改革开放30余年的解放思想和发展经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方针领导下,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 ...查看


  • 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7.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一.教育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的民族概况.懂得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伟大祖国,理解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查看


  •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提要 一.课程意义: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一个基本国情.<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根据我国这一国情,在我国各所民族院校及民族自治地方内部分大专院校专门开设 ...查看


  • 电大行政管理本科论文范文
  • 论文样本 对完善公务员考录管理制度的思考 目 录 (要求:目录必须自动生成,在WORD2010中点"引用"中的"目录",在WORD2003中点"插入"中的"引用" ...查看


  • 1.2 适合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 教案
  •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富有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教学要求 1.理解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2.基本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的关系教学重点:理解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教学难点:基本经济 ...查看


  • 浅谈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当代意义
  • 浅谈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当代意义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传统的马锡五审判方式已表现出一些不适应,因此在司法改革中遭到抛弃,但结合我国目前"城乡二元化"生态结构的实际,我们依旧可以看出在中国广大农村, 马 ...查看


  • [我国的民主政治: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教案
  •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一.教材分析 人民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且有制度和法律的保障.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人民的权利有了制度的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教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