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安徽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级 专业(专升本) 抗震结构设计 试卷(A)
函授站 姓名 学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建筑场地类别的划分主要根据和,因为场地覆盖层厚度对建筑物的震害有一定影响。
2.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烈度、和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
3.建筑结构抗震验算基本方法包括和。 4.《抗震规范》提出了二阶段设计方法,其中第一阶段采用的方法为,第二阶段采用的方法是 。
5.结构由地震引起的振动称为结构的引起的内力、变形和位移,可以用结构动力学来进行分析。
6.多层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方案应优先采用用 __结构布置方案。
7.场地类别根据 和 划分为 类。 8.在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层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时,对于T1>1.4Tg时,在 附加ΔFn,其目的是考虑 的影响。
9.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中,在处理结构布置时,根据设防烈度限制房屋高宽比目的是 ,根据房屋类别和设防烈度限制房屋抗震横墙间距的目的是 。 10.用于计算框架结构水平地震作用的手算方法一般有 和 。
1.抗震设防烈度:
2.地震影响系数:
3.底部剪力法:
4.地基土抗震承载力:
5.地基土抗震承载力: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抗震设防烈度如何取值。
2.简述框架节点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 1 页 共 2 页
3. 简述两阶段设计的基本内容。
4.简述两阶段三水准抗震设计方法。
5.简述确定水平地震作用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主要步骤。
2.场地类别判定某场地的地质剖面构成如下:
表土:厚1.5m,波速80m/s; 粉质粘土:厚6m,波速210m/s;粉细纱,厚11.5m,波速243m/s; 砾石,厚7m,波速350m/s;砾岩,厚26m,波速750m/s;砾岩以下岩层,波速大于500m/s。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计算7度时三层砖房的各楼层地震作用标准值和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各楼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和层高度见表1 表1
第 2 页 共 2 页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安徽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级 专业(专升本) 抗震结构设计 试卷(A)
函授站 姓名 学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建筑场地类别的划分主要根据和,因为场地覆盖层厚度对建筑物的震害有一定影响。
2.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烈度、和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
3.建筑结构抗震验算基本方法包括和。 4.《抗震规范》提出了二阶段设计方法,其中第一阶段采用的方法为,第二阶段采用的方法是 。
5.结构由地震引起的振动称为结构的引起的内力、变形和位移,可以用结构动力学来进行分析。
6.多层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方案应优先采用用 __结构布置方案。
7.场地类别根据 和 划分为 类。 8.在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层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时,对于T1>1.4Tg时,在 附加ΔFn,其目的是考虑 的影响。
9.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中,在处理结构布置时,根据设防烈度限制房屋高宽比目的是 ,根据房屋类别和设防烈度限制房屋抗震横墙间距的目的是 。 10.用于计算框架结构水平地震作用的手算方法一般有 和 。
1.抗震设防烈度:
2.地震影响系数:
3.底部剪力法:
4.地基土抗震承载力:
5.地基土抗震承载力: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抗震设防烈度如何取值。
2.简述框架节点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 1 页 共 2 页
3. 简述两阶段设计的基本内容。
4.简述两阶段三水准抗震设计方法。
5.简述确定水平地震作用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主要步骤。
2.场地类别判定某场地的地质剖面构成如下:
表土:厚1.5m,波速80m/s; 粉质粘土:厚6m,波速210m/s;粉细纱,厚11.5m,波速243m/s; 砾石,厚7m,波速350m/s;砾岩,厚26m,波速750m/s;砾岩以下岩层,波速大于500m/s。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计算7度时三层砖房的各楼层地震作用标准值和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各楼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和层高度见表1 表1
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