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应急相关知识

一、你了解地震吗

1. 什么是地震

地震就是地面震动,它是一种自然现象。强烈地震,会造成地面破坏和建筑物倒塌。 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500万次,绝大多数地震因震级小,人感觉不到。其中有感地震约5万多次,5级以上地震近千次,7级以上地震约18次,8级以上地震1~2次。

2. 什么是震源、震中和地震波

震源:是地球内发生地震的地方。

震中:震源上方正对着的地面称为震中。震中及其附近的地方称为震中区或极震区。 地震波:地震时,在地球内部出现的弹性波叫做地震波。它就像把石子投入水中激起的水波,向四周一圈一圈扩散一样。

地震波主要包含纵波和横波。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横波引起地面和建筑物左右或前后晃动,它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 由于纵波传播速度大于横波,它总是先到达地表,横波则落后一步。这样,发生较大的近震时,人们总是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这一点非常重要,当我们感觉到纵波时,应当意识到造成建筑物破坏的横波马上要到了,要赶快防备。

3. 什么是震级和地震烈度

震级:是表示地震大小的一个量度,它与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多少相关。一次地震只有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用来表示地震对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程度,一次地震可能造成多个等级的地震烈度。在我国,地震烈度分为十二个等级。地震烈度对应现象简略如下表: 地震烈度表现:

一度 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二度 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三度 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四度 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五度 室外大多数人有感, 家畜不回家, 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六度 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 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七度 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八度 房屋多有损坏,少数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九度 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十度 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十一度 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

十二度 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

二、地震来了怎么办

1. 大震来临时如何避震

大震来临时避震应掌握三个原则:

(1) 因地制宜,正确抉择。震时每个人所处的环境、状况千差万别,避震方式也不可能千篇一律,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 行动果断、切忌犹豫。避震能否成功,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决不能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如住平房,更要行动果断,或就近躲避,或紧急外出,切勿往返。

(3) 伏而待定,不可疾出。发生地震时,不要急着跑出室外,而应抓紧求生时间寻找合适的避震场所,采取蹲下或坐下的方式,静待地震过去,这样即使房屋倒塌,人亦可能安然无恙。但如果建筑物抗震能力差,则尽可能从室内跑出去。

2.地震时来不及撤离建筑物时怎么办

(1) 抓紧时间紧急避险。如果感觉晃动很轻,说明震源比较远,只需躲在坚实的家具底下就可以。大地震从开始到振动过程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不要耽误时间。

(2) 选择合适的避震空间。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屋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

(3) 做好自我保护。首先要镇静,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降低重心;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枕头等物品或双手护住头部;保护眼睛,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防吸入灰土、毒气等。

3. 在高楼内如何避震

专家建议,在以楼房为主的城市中,居民采取以下策略较为合适:

(1) 震时保持冷静,震后走到户外。这是国际通用的避震守则,国内外许多起地震实例表明,在地震发生的短暂瞬间,人们在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概率最大。因此专家告诫,室内避震条件好的,首先要选择室内避震。

(2) 避震位置至关重要。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躲避。结实的家具下和承重墙根都可作为临时避震场所,最好找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地方(如厕所)或金属管道密集的地方。

(3)特别要牢记不能滞留在床上;不可跑向阳台;不可跑到楼道等人员拥挤的地方去;更不可跳楼;不可使用电梯,若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电梯门打不开时要抱头蹲下;另外,要立即灭火断电,防止烫伤、触电和发生火灾。

4. 地震时来不及撤离楼房能跳楼吗

千万不能盲目行动,跳楼等于自杀。已有震例表明,钢筋混凝土房屋除具有刚性以外还有一定韧性,一般不会一震就彻底摧毁,况且地震又有大小远近之分,不是任何一次地震都会使房屋倒塌。躲过了危险的一分钟以后,就有生存的希望。

5. 地震时撤离建筑物后应注意哪些问题

地震时,已经撤离建筑物的人,不要以为没有危险了。狭窄的街巷,高大的建筑物旁,随时可能掉落建筑材料、玻璃碎片、广告牌、霓虹灯等,都有可能对行人构成威胁。此外,不要靠近河堤、水渠、陡壁、悬崖、桥梁,要远离高压电线、变压器,尽可能到公园、操场、田野等开阔的地方。

6. 行车中碰到地震应该怎么办

乘客要抓牢扶手,保持镇静。车辆应立即减速并停车,因为地震造成的路面晃动、开裂

和桥梁损坏等随时都会危及驾乘人员和车辆的安全。

7. 地震来临人群集中的娱乐场所怎么办

破坏性地震一旦发生,人群集中的娱乐场所如影剧院、录像厅、音乐厅等要马上实施原来制订的地震应急方案。观众要迅速躲到排椅下,用随身携带的包、衣服或手保护头部。位于前排的观众可在舞台或乐池下躲避,位于门口的观众可快速跑到室外。震动停止后,娱乐场所工作人员要指挥群众有秩序地撤离建筑物,避免乱挤乱哄、争先恐后、互相踩踏的事故发生,防止盲目跳楼。待群众撤离至空旷地后,马上切断娱乐场所的电源、气阀,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8. 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遭遇地震怎么办

(1)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

(2)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活动的柜台。

(3)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

(4)避开广告牌、吊灯等悬挂物。

9. 学校人员应如何应对地震

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要安排学生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绝不可乱跑或跳楼;震后沉着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

10. 避震时应采取什么姿势最好

(1)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2)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防止地震时的晃动让自己摔伤。

(3)如果时间允许,用被子等厚软的东西保护头颈,用湿毛巾、湿衣服等保护眼睛,掩住口鼻,防止管道破裂,导致有毒气体中毒。如果时间不允许,直接用手臂抱头。

有条件时,以上三点均要采取。

(3)尽快离开受损建筑物。一定要记住,转移时不可使用电梯,要从安全通道撤离。

(4)带上收音机并打开,以了解紧急情况指示及灾情报导,从而做出正确的灾后生活安排。

(5)撤离前保持冷静,尽可能穿着方便奔跑的皮鞋,以防震碎的玻璃及碎物伤脚;可能的情况下,携带一些衣物、食品和水

(6)撤离后听从紧急救援人员的指示疏散,并注意余震发生。不要轻易返回受损现场,以防房屋延迟倒塌,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7)地震后常常会有海啸等次生灾害发生,因此要远离海滩、港口以防海啸侵袭。

(8)受灾人群应团结互助,发动自救和互救,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救灾同时,应严防歹徒趁机抢盗。

三、 震后施救和护理

1. 灾后救援总原则

地震发生后,我们要团结一致,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尽量帮助被困受伤人员,以减少人员伤亡,度过难关。

救援时要注意以下原则:

(1)先抢救建筑物边沿瓦砾中的幸存者,及时抢救那些容易获救的幸存者,以扩大互救队伍。

(2)应当首先抢救医院、学校、宾馆、招待所等人员密集地方的伤员。

(3)先救近,后救远;先救易,后救难;先救青壮年和医务人员,以增加帮手。

(4)救援要快,时间就是生命。据统计,受灾人员被困72小时后生存的可能性仅有10%左右。

2. 救援时要讲究方法

(1)要先了解房屋结构,再行有效且有防护的抢救,以防止抢救时发生意外伤亡。

(2)注意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声,确定被困人员的具体位置。

(3)救援时,清除覆盖在伤员身体上的碎砖瓦时不可用利器刨挖,即使没有看到伤员的情况下也不可以。刨挖时要注意保护伤者的眼睛。挖掘被埋压人员应保护支撑物,以防进一步倒塌伤人。

(4)实施救援时首先应使被困人员头部暴露,先迅速清除其口鼻内尘土,防止窒息,再行抢救。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5)对于埋压在废墟中时间较长者,应首先输送饮料,以延长其生命,为抢救争取时间。

(6)对于颈椎和腰椎受伤的人员,施救时切忌生拉硬抬,以免造成进一步受伤,搬运时应用门板或硬担架;对于危重伤员,应尽可能在现场进行急救,然后迅速送往医院或医疗点。

(7)当发现一时无法救出的存活者,应立下标记,以待救援。

3. 地震发生后如何寻找被压埋的人

如何寻找被压埋的人,方法很多。利用救助犬、生命探测仪等,可以很方便地对被压埋者定位。但这些方法在大灾区无法普及使用,为了赢得抢救时间,也可以用简易的方法寻找被压埋的生存者。

首先,了解基本情况。向知情的生存者询问,了解什么人住在哪些建筑物内,震时是否外出等,从而了解哪些房屋内可能有较多的受困、受伤人员。

其次,要仔细观察。仔细观察废墟中有没有人爬动的痕迹或血迹,注意观察有人的居住空间是否完全密闭,有无幸存者

再次,要细心倾听存活人员的动静。可以趴在地上,耳朵贴着地面细听;也可以利用夜间安静时听;或者一边敲打(或吹哨)一边听。特别要注意一些轻微的呻吟声或微弱的敲击瓦片的声音。

4. 地震后急救基本原则

强烈地震后,人员伤亡较多,未受伤者必要时会参与到救护工作中。急救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作为非医务人员,不要轻易做危险的尝试,尽量找医务人员寻求帮助。如果无法找到医生,又急需要救助伤员,请记住下面的原则:

(1) 保持镇静,谨慎行事。

(2) 根据需要采取措施:

将伤者从危险区域中救出

检查伤者的呼吸和心跳

应对休克状况

护理大量出血的伤口

(3) 组织救援(发信号、运送伤员等)。

(4)精心照看伤者。

5. 何为“昏迷姿势”

“昏迷姿势”能使失去知觉的伤者的颈部伸展,保持其呼吸道畅通;能使聚集在口中的液体流出,以免窒息。 怎样使伤者摆出昏迷姿势呢?

(1) 使伤者侧卧。

(2) 将伤者压在身下的一侧手臂尽量拉直。

(3) 将伤者近地面侧的腿弯曲。

(4) 小心地将伤者远离地面一侧的肩部和腰部拉向自己(用腿托住)

(5) 将伤者压在身下一侧的胳膊肘小心地向后拉。

(6) 将失去知觉者的头部向后伸展,脸部略微朝向地面

(7) 将伤者上面的一侧手臂平放在脸颊下面。

6. 如何使生命垂危者保持正确的姿势等待救治

(1) 救援者用双手从下方抓住仰卧伤者的后颈,同时前臂支撑伤者的头部。

(2) 用力使伤者的上半身直起,成坐姿。

(3) 救援者紧靠着伤者的背部,避免伤者身体滑下。

(4) 握住伤者的一只前臂,放在伤者的腹部。

(5) 救援者用双臂从伤者腋下穿过,双手握住伤者的前臂

(6) 救援者微微屈膝,将坐着的伤者拉起,以双腿支撑

(7) 救援者微微屈膝,后退,将伤者拉出危险区域。

(8) 使伤者以“昏迷姿势”侧卧。

7. 如何从汽车内营救伤者

(1) 从后面抱住伤者,高度与伤者的座位相当

(2) 用一只手抓住伤者远离救援者一侧腰部的衣服(图a),用力把伤者拉向自己

(3) 救援者直立,将伤者的一只前臂放在伤者腹部。

(4) 救援者将双臂从伤者腋下穿过,双手握住伤者的前臂。

(5) 救援者屈膝,然后站直,将救援者拖出汽车(图b)

(6) 将伤者小心地放在地上。

(7) 检查伤者的气管、呼吸和心跳,然后使伤者以“昏迷姿势”侧卧。如果是脊椎受伤的伤员,则不能采取侧卧姿势。

(8) 如果无法从汽车中救出伤员(可能被夹住),就必须在车内检查伤者的呼吸和心血管系统,并采取急救措施。

8. 不同类型的伤员如何搬运

挖掘出被困伤员后,如何搬运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对于不同类型的伤员,要用不同的搬运方法。

(1) 在无法判断伤者受伤部位和程度时,不能扶着走,不能用软担架,更不能用一人抱

胸、一人抬腿的方式。最好是三四个人分别扶托伤员的头、背、臀、腿,将其平放在硬担架或门板上,用布带固定后搬运,防止搬运过程中跌落而造成新的损伤。

(2) 遇到四肢骨折、关节损伤的伤员,应就地取材,用木棍、树枝、硬纸板等对骨折部位实施夹板固定。固定时应显露伤肢末端(手或脚),以便观察血液循环情况,防止包扎过紧导致肢体缺血坏死。

(3) 搬运呼吸困难的伤员时,应让伤员处于俯卧位(趴着),并将其头部转向一侧,以免引起窒息。

9. 学习救护员的专业救护方法

(1)扶行法:适合那些没有骨折,伤势不重,能自己行走、神志清醒的伤病员。

(2)背负法:适用于老幼、体轻、神志清醒的伤病员。如有上下肢及脊柱骨折等不能用此法。

(3)爬行法: 适用于狭窄空间或浓烟的环境下。

(4)抱持法:适于年幼或体轻、无骨折且伤势不重的伤员。如有脊柱或大腿骨折禁用此法。

(5)轿杠式:适用于神志清醒的伤员。

(6)双人拉车式:适用于意识不清的伤员。

(7)三人异侧运送或四人异侧运送:三人或四人可用平托法搬运伤员,主要用于有脊柱骨折的伤员。

10. 地震后主要有哪些人体伤害

地震过后的建筑物倒塌是造成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地震后的人体伤害有其自身特点。

各种伤害中发生几率最高的是骨折,其次是软组织损伤和挤压综合征。

脊柱骨折伤员约占骨折伤员的1/4,30%~40%可并发截瘫,而且有相当数量的伤员在搬运中截瘫加重。四肢的骨折可造成伤员无法逃生,肋骨骨折的断端刺伤可造成气胸或血胸,导致伤员窒息或者失血休克而亡。 挤压综合征,是人体肌肉受到强烈挤压,或被重压6小时以上,局部肌肉坏死,释放出大量蛋白分解物质进入血循环,导致休克和肾衰竭。一旦发生挤压综合征,死亡率极高,稍轻的也会影响以后的肌肉功能。

各种伤害中死亡率最高的是颅脑损伤,其早期死亡率达30%。颌面、五官损伤会造成严重功能障碍, 可因血凝块和组织移位,造成窒息。所以在逃生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好头部。 随着时间的推移,休克和外伤感染逐渐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地震后几天内,伤口极易感染严重的厌氧细菌而发生破伤风、气性坏疽等,从而导致死亡。

饥饿和缺水也是地震后伤者死亡的原因之一。

11. 如何处理大量出血的伤口

面对大量出血的伤口,千万不要慌张,冷静下来,按照下面的步骤一步一步处理,通常都会有很好的止血效果。

(1) 抬高流血的部位。

(2) 挤压相关的大动脉。

(3) 合拢伤口边缘。

(4) 直接用绷带加压包扎。

注意:

血液随着心脏的跳动节奏流出。

包扎:

(1) 伤口边缘尽量合拢。

(2) 使用尽可能清洁的敷料覆盖伤口。情况紧急时,可以使用干净的手帕或其他纺织品,甚至可以使用卫生纸。

(3) 用绷带固定敷料。

(4) 在伤口处绷带外面加一个(用纱布或毛巾折成的)垫子,局部压迫止血,并包扎牢固。

(5) 如果一个垫子被血浸透,再加一个。

注意:

每15分钟将固定的木板松开一次,否则会发生肢体坏死,导致截肢。

12. 如何处理开放性伤口

(1) 每次处理伤口前都要洗手。

(2) 观察伤口。

(3) 被严重污染的伤口要用煮过的盐水(1升水中放1茶勺盐)冲洗,用器械的尖端剔除脏东西。

(4) 将伤口周围的皮肤消毒,以保持伤口的清洁。

(5) 如果受伤时间不超过6小时:

清洁伤口边缘,清除破碎的组织。

将伤口边缘合拢并固定(缝合、夹住或用胶布粘贴)。

(6) 时间较长的伤口用抗菌敷料包扎。

(7) 固定身体受伤的部分。

(8) 定期重新包扎伤口(间隔1~2天)并检查伤口情况。

(9) 如果从伤口向心脏方向延伸出红色痕迹或是发热,立即服用抗生素。

13. 如何处理烧伤

烧伤分为3级:

一级:皮肤发红,疼痛

二级:皮肤起水疱,水疱破裂后有分泌物流出,疼痛

三级:皮肤以及深层组织被损坏。

如体表15%以上的皮肤被烧伤就有休克的危险(人双手的面积大约占体表面积的1%) 治疗:

(1) 小心除去衣物。

(2) 粘在身体上的衣物不要移动。

(3) 被烧伤的部分在冷水(尽量是流水)中浸没10~15分钟。但要注意,较大的伤口浸水时间不要太长,或者用温水降温,否则会造成体温过低。

(4) 对于开放型的烧伤不要触碰,也不要在靠近伤口处说话(说话时溅出的飞沫有可能使伤口感染)。

(5) 不要在烧伤伤口上涂抹药膏、药油、药粉或其他物质。

(6) 保持伤口清洁。用干净的手帕,最好使用碘酒纱布覆盖在伤口上。如有必要,事先用聚维酮碘溶液冲洗。

(7) 不要弄破水疱。

(8) 小心地安放、运送伤者

(9)服用止痛药或镇定剂。

(10) 让伤者饮水(每15分钟1杯)。最好在1升水中加入1茶勺盐、1茶勺糖、1茶勺碳酸氢钠。

(11) 如果发现伤口处发出臭味、有脓液流出或伤者发热,那么伤口已经被感染。每天用温热的盐水(1升水中加入1茶勺盐)纱布敷3次(盐水和纱布事先煮开)。清除坏死的组织,服用抗生素。

(12) 大面积烧伤时,一般服用抗生素以防感染。

14. 如何处理皮肤擦伤

(1) 预防:可能受伤的部位涂抹润滑脂,然后包扎起来

(2) 伤口尽量不要包扎,如果包扎,就要加上软垫。

(3) 使用外伤药膏,用干净的敷料覆盖。

(4) 如果伤口已经感染,使用含有抗生素的药膏(如新霉素等)。

15. 地震后砸伤的紧急处理

地震后若被砸伤,而没有被压埋,不要过于紧张,要冷静处理。

首先,要试着移动一下四肢,判断一下是否有骨折、头颈、脊椎损伤。

如果肢体活动自如,没有活动受限或者根本无法活动的情况,那么多数情况下,仅仅是被砸伤部位有出血伤口。一般伤口的处理原则不是太复杂,一定不要惊慌失措。平静下来,回忆学过的处理伤口的知识,迅速处理伤口,同时撤离现场。

伤口的紧急处理主要有两条:清洁和止血。

清洁:

地震发生之时,尘土飞扬,伤口难免会沾上一些脏东西,有时候甚至会有小石子或碎玻璃嵌在伤口里,这些脏东西容易使伤口感染。

在地震后,通常不可能找到生理盐水,这时我们可以使用干净流动的自来水冲洗伤口。理想的状况下,我们需要生理盐水来冲洗伤口上的灰尘。对于嵌在伤口里的碎玻璃和小石子,别急着想办法把它们弄出来,否则会有划破血管导致大出血的可能。应该在清洁伤口之后,用干净的布或纸巾覆盖伤口,待专业的医护人员来处理。

特别提醒:

如果伤口出血很严重,止血就成为第一步要做的事情,待出血止住或医务人员到场后再处理伤口污染问题。

止血:

最常用的简便有效的止血方法就是“直接加压法”。具体的方法是,用干净的布块或纸巾,

直接在出血伤口上方施压;如果出血仍然不止,那么可以将伤口部位抬高超过心脏的位置,并继续加压到不再流血为止。

特别提醒:

不可用布条或绷带长时间环扎出血肢体,否则容易导致肢体缺血坏死。如果迫不得已必须采用环扎法,要注意肢体末端的感觉和皮肤颜色,如果感觉麻木或者皮肤颜色发紫或发黑,一定要解压。

16. 地震后扭伤的紧急处理

地震后逃生过程中由于慌乱或者大量物体倒塌在地,容易绊倒而发生扭伤。

扭伤的部位往往是关节附近,以脚踝最为常见。 扭伤后的紧急处理第一步是固定,固定的目的是为了让伤处休息、提供支撑的力量、减轻疼痛等。 最好使用弹性绷带,自肢体远端(即远离躯干的方向)开始,对伤处进行缠绕。 如果无法找到绷带,也可以使用厚衣物或枕头,将伤处包起来。

为了减轻疼痛,防止伤处继续肿胀,在受伤一天之内可以冷敷。第二天,再以热敷的方式来促进消肿。但如果开始热敷后,发现伤处又再度肿起来,就要继续冷敷。

17. 地震后断肢的紧急处理

地震中很多伤员发生肢体断裂。通常在这种情况下,伤员多已陷入昏迷,只能由旁人施救。

如果看到伤者断肢的情形,千万要保持冷静。只有冷静下来,才能更好地救助伤员。 第一步:记住,止血永远是第一步。可以用松紧带或橡皮筋绑在伤口的上方,一定要紧,要看到出血减慢。断肢后都有较大血管的破裂,其出血一般都比较凶猛,如不及时有效止血,伤员会很快发生出血性休克,以致无法等到救援者到来。

第二步:尽快求救。先打电话到医院,一定要告诉对方伤员有断肢的情况,以方便医院先安排。然后,再向周围人求救,一起救助伤员。 第三步:保护断肢。准备两个清洁的塑料袋或两个装得下断肢的清洁容器,内层放断肢,外层放冰块。低温可以保护断肢,防止断肢腐败。但一定要注意,不能将断肢直接放在冰水或冰块之中!对于细小的手指等断肢,一定要保存好,以防慌乱中丢失。多半的断肢,在处理得当的情况下,都是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接回去,且恢复它大部分的功能。

第四步:密切观察出血部位。如果出血不仅没有停止,还有增多的情形,要及时调整止血方法。但松解松紧带或橡皮筋时,要同时压迫出血部位,防止突然解压后大出血致使止血更加困难。

第五步:密切观察伤员情况。如果伤员仍有意识,可以给其喝一些淡盐水。如果附近有小的诊室,就为伤员先行输液。

18. 地震后骨折的紧急处理

前面已经讲过,骨折是地震后各种人体伤害中发生几率最高的。所以,我们应该掌握一些骨折后急救的基本知识。

通常,要通过X 线片才能确定是不是骨折。但在地震后,大量人员伤亡,根本无法得到正常医疗,所以我们要学会从症状上来判断是不是有骨折。

骨折后的种种表现:

(1) 受伤的部位变形,它的长度和形状会与另一侧肢体不一致。

(2) 受伤的人听到“啪”的裂声,或是感觉到骨头断裂。

(3) 受伤的地方移动不自然,或是移动有困难。移动的时候会非常疼痛,或是移动时与正常的一侧肢体不同颜色变紫、变肿。

(4) 肢体移动时没有困难,可是有“嘎吱嘎吱”的摩擦声。

(5)直接从伤口就可以看得见断裂的骨头(即为开放性骨折)。

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只要受伤就有可能存在骨折,除非现场有紧急的危险,如房屋倒塌、燃气爆炸等情况,否则在确定排除骨折或者固定伤口之前,都不应该去移动伤员。 确定为骨折后,要保持冷静,正确处理。

(1) 固定伤口。最好用夹板固定受伤部位的上下两处,越过伤口,让骨折的部位不能再移动。这样,既能止痛,又能防止因为骨折断端的移位而损伤神经、血管。在震区,往往无法找到像医院一样的夹板,这时可以就地取材,用一些厚报纸、两把伞的骨架、扫把柄、硬纸板、树枝等坚硬具有固定伤口作用的物品,再用布条将伤口固定住,这样也可以达到给骨折部位上夹板的效果。如果实在无物可用,可将受伤的上肢固定于胸壁,受伤的下肢固定于健侧,这样也能起到固定作用。

(2)如果有出血的情形,就轻轻地加压止血。止血过程中尽量不要使骨折骨发生移位。出血量大者,可以采用加压包扎或者止血带止血的方法。但要注意,大量出血与骨折断端移位比较,前者更具有致命性。

(3)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千万不要清洗伤口,也不要往伤口上涂药,伤口表面有明显异物可以取掉,用干净的布块或纸巾轻轻盖在伤口上即可。对于开放性骨折暴露于体表外的骨头断端,千万不要将其推回去,以免将污染物带入深层,只要盖好就可以了。

(4) 在没有固定之前,不要移动伤员。如果是自己骨折,一定要告诉身旁想帮助你的人,不要随便移动你,以免使骨折的情况更加恶化。

力所能及的自我救治完成后,应设法尽快与医疗机构取得联系,以求获得进一步妥善的治疗。

19. 地震后触电的紧急处理

(1)迅速设法关闭开关,切断电源。找不到开关时,应就近找一些绝缘物品,如干燥的竹竿、木棍、扁担、擀面杖、塑料棒等,用力将电线从触电者身上挑开。还可用绝缘的老虎钳将电线剪断。

(2)在触电者脱离电源后,立即将其抬到通风较好的地方,解开衣扣、裤带,保持呼吸通畅。

(3)如果患者呼吸心跳已停止,必须争分夺秒地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前可用拳头稍用力捶心前区2~4次,有时心跳可因此恢复。抢救往往要坚持数十分钟,在抢救同时,应及时向当地医疗急救部门或附近医院求救。

(4)如有可能,可给触电者吸入氧气。

(5)妥善处理局部伤口,最好用凡士林纱布或盐水纱布包扎,也可用清洁布块包扎,并及时就医。

20. 地震后眼内异物的紧急处理

地震时房屋倒塌,会扬起很大的尘土,加之如果天气恶劣,常常会有沙粒、灰尘、煤屑等迷入眼内。

正确的处理:让受伤者侧着头,由他人轻轻掀起眼睑,用液体冲洗。用生理盐水或自制的浓度为0.9%的淡盐水冲洗最佳;有滋润作用的眼药水也可以;什么都没有就用凉开水。这样反复冲洗,异物便可被冲出。

错误的做法:

(1)用手使劲揉搓或用棉签蘸取(这样很容易划伤眼球表面)。

(2)用不洁净的水或者有酸度或碱度的液体冲洗(这样会造成感染或眼内灼伤)

21. 地震后脑震荡和颅骨骨折的紧急处理

脑震荡会有以下表现:

(1) 事故后症状立即出现

(2) 外伤,例如流鼻血。

(3) 出现失忆、神志不清或昏迷(不超过15分钟)。

(4) 呕吐

(5) 眩晕

(6) 头痛。

治疗:

(1)如果伤者失去知觉,让其以“昏迷姿势”躺向未受伤的一侧;其他情况下,上身抬高仰卧。保持安静!

(2)用干净的织物覆盖伤口

(3)不断地检查呼吸和脉搏。

(4) 可以使用镇静剂(如地西泮,即安定)、止痛药或止吐药

如果情况恶化(常常在短暂的好转之后),或是出现下列症状,就可能是颅骨骨折、颅底骨折或是脑出血,有生命危险!

恶化表现:

(1)持续呕吐。

(2) 15分钟以上的昏迷或反复出现的昏迷

(3)神志不清变得严重。

(4)瞳孔缩小、放大或双侧瞳孔大小不等。

(5)流鼻血或是清水样的液体,口、耳出血

(6)出现瘫痪或痉挛

(7)脉搏放慢,或急剧加快,或出现不规则的脉搏。

出现上述情况,初步护理可参照脑震荡的处理,但是,必须及时进行医疗抢救。如有可能,用救护车运送伤者。

22. 如何进行徒手心肺复苏

如果遇到身边的人由于重物砸伤或者原有心脏病等发作,出现呼吸、心跳停止,陷入了昏迷状态,一定要保持冷静。

首先,如果通讯信号没有中断,立即拨打120求救,说清楚所在地址,简要叙述伤员情

况。 其次,大声呼救,以争取到别人的帮忙。如果没有医生在场,可以先行急救,冷静地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将伤员摆成仰卧位,背靠坚硬地板或垫上硬木板

步骤二:清理呼吸道。将伤员口中的痰、异物等清除出来

步骤三:口对口人工呼吸。一只手压迫伤者额头,另一只手向后上方提起伤者下颌使伤者头后仰,然后用放于前额的手夹闭伤者鼻子,施救者深吸一口气后用双唇包绕伤者嘴外缘,在密闭状态下用力吹入,频率为每5秒钟1次

步骤四:胸外按压。选取胸骨上2/3与下1/3交点处为按压点,一只手掌根部置于按压点,另一手掌根部压在前者上方,双手手指交错或平行重叠,手指翘起,两臂伸直(如下页图),迅速垂直下压4~5厘米后立即放松,按压和松开时间为1∶1,按压频率80~100次/分。

23. 如何减轻地震次生灾害造成的损害

强烈的破坏性地震瞬间将房屋、桥梁、水坝等建筑物摧毁,直接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还会诱发水灾、火灾、海啸、有毒物质及放射性物质泄漏等次生灾害。有时,次生灾害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比直接灾害还大。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直接因地震倒塌的房屋1万幢,而地震时失火却烧毁了70万幢房屋。

五大类次生灾害

火灾:由房屋倒塌、煤气泄漏和明火引起。

水灾:由水坝决口或山崩壅塞河道或海啸等引起。 有毒物质泄漏:由建筑物或装置被破坏等引起。

瘟疫: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引起。

其他诱发性灾害:阻碍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继发性灾难,如电力系统、交通系统、通讯系统、金融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瘫痪造成的灾害。

如何才能将地震后的次生灾害造成的损害降低到最低程度,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事情。下面,针对两大类常见的次生灾害,了解一下我们应该怎样做。

传染疾病:把好“病从口入”关。饮用水源要设专人保护、消毒。在有疟疾发生的地区,要特别注意防蚊。如果发现有人突然高热、头痛、呕吐、颈部发硬等,应赶快找医生诊治。 水灾、火灾和有毒气体蔓延:比起地震本身,地震后的水灾、海啸、火灾也很可怕。地震后要远离海边、港口、大坝、水库等。对工矿企业中的易燃、易爆、剧毒等物品,要严密监管。地震时,一旦发现剧毒或易燃气体溢出,应立即组织抢救、抢修。应第一时间关掉气源,消除火源,不要使用明火。

四、地震后的生活

1. 地震发生后谨防疫情

在地震发生后,由于大量房屋倒塌,下水道堵塞,造成垃圾遍地,污水流溢,再加上畜禽尸体的腐烂变臭,极易引发一些传染病的迅速蔓延。历史上就有“大灾后必有大疫”的说法。 地震后常见的疾病有: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人畜共患病、自然疫源性疾病及食源性疾病等。

不能吃的食物:被水浸泡的食品;不密封的罐头类食品; 已死亡的畜禽、水产品; 压在地下已腐烂的蔬菜、水果; 来源不明的、无明确食品标志的食品;严重发霉(霉变率在30%以上) 的大米、小麦、玉米、花生等;不能辨认的蘑菇等菌类食品;加工后常温下放置超过4小时的熟食等。

饮食卫生习惯:不用脏水漱口或洗瓜果蔬菜;碗筷应煮沸或用消毒剂消毒, 刀、砧板、抹布也应严格消毒;生熟食品应该分开存放, 水产品和海鲜食物要煮熟煮透再吃;不喝生水, 饭前便后洗手;要正确加工食品,粮食和食品原料要在干燥、通风处保存, 避免受到虫、鼠侵害和受潮发霉。

3. 灾后如何保证饮用水清洁

(1)饮用水要经过澄清、过滤、消毒等处理后方可饮用,可用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片(净水片) 消毒。

(2)首选井水, 水井应修井台、井栏、井盖,井周围30米内禁止设有厕所、猪圈以及其他可能污染地下水的设施,打水应备有专用的取水桶。

(3)其次可选没有污染的山泉、小溪和上游水, 并划定范围, 严禁在此区域内排放粪便、倾倒污水垃圾等。

(4)最后, 可根据情况选接自来水供水管线、打手压泵小口井等, 集中式的饮用水水源取水点必须由专人管护。

4. 灾后如何管理厕所和垃圾

(1)有计划地修建简易防蝇厕所,不随地大小便, 粪坑中加药杀蛆。要进行环境消毒。

(2)固定地点堆放垃圾,并组织清洁队按时清掏,运到指定地点统一处理。

(3)要管好家禽家畜, 猪、狗、鸡应圈养, 不让其粪便污染环境及水源。猪、鸡粪发酵后再施用, 死禽死畜要消毒后深埋,有条件的可加放生石灰消毒, 土层要夯实。

5. 灾后做好灭蚊、灭蝇、灭鼠工作

(1) 做好个人防护, 避免被蚊虫叮咬, 夜间睡觉挂蚊帐, 露宿或夜间野外劳动时, 暴露的皮肤应涂抹防蚊油, 或者使用驱蚊药。

(2) 清扫卫生死角, 疏通下水道, 喷洒消毒杀虫药水, 消除蚊虫滋生地, 降低蚊虫密度, 切断传播途径。

(3)消灭蚊蝇,不仅要大范围喷洒药物,还要利用汽车在街道喷药,用喷雾器在室内喷药,不给蚊蝇留下滋生的场所。

(4)投放一定的灭鼠饵料,避免老鼠造成疾病传播。

6. 灾后如何搭建临时生活设施

(1)临时居所和救灾帐篷要搭建在地势较高、干燥向阳的地带, 在周围挖防鼠沟, 要保持一定的坡度, 以利于排水以保持地面干燥。

(2) 床铺应距离地面70厘米(约2尺)以上, 不要睡地铺, 减少人与鼠、蚊等媒介的接触机会。

(3) 临时搭建的住房由于材料所限,要注意防火,还要注意避免因搭建不牢而发生倒塌,再次造成人员伤亡。

在地震灾难发生之后,很多人身体受到伤害,还要经历丧失亲人的悲痛。在这种情况下,受难者会因灾难而产生一系列身心反应。除了寻求帮助外,幸存者自己也要认识到这种心理或情感异常,要运用各种方法积极走出困境。

灾难过后可能会有的反应:

(1)对自己经历的一切感到麻木与困惑。

(2)对幸免于难产生罪恶感。

(3)过度地为受难者悲伤、忧郁。

(4) 因心力交瘁、筋疲力尽而觉得生气,例如对周围亲友、政府官员、媒体等感到愤怒,甚至出现暴躁易怒的情形

(5)觉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做得更多而产生罪恶感,怀疑自己是否已经尽力,有无充分帮助周围的人。

(6)由于身心极度疲劳及休息与睡眠的不足,容易产生生理上的不适感,例如晕眩、呼吸困难、胃痛、紧张、无法放松等。

(7)对于接受帮助觉得尴尬、难堪。

(8) 灾难发生时的情景不停地在脑海中再现,整日处于恐惧和不安之中。

自我救助的办法:

(1)与家人或者朋友交流,将内心的各种情绪说出来,让别人有机会了解自己。

(2) 一定要有充足的睡眠与休息,与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

(3)放松心情,不要勉强自己去遗忘,伤痛会停留一段时间,是正常的现象。

(4)在伤痛及伤害过去之后,要尽力使自己的生活作息恢复正常。

一、你了解地震吗

1. 什么是地震

地震就是地面震动,它是一种自然现象。强烈地震,会造成地面破坏和建筑物倒塌。 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500万次,绝大多数地震因震级小,人感觉不到。其中有感地震约5万多次,5级以上地震近千次,7级以上地震约18次,8级以上地震1~2次。

2. 什么是震源、震中和地震波

震源:是地球内发生地震的地方。

震中:震源上方正对着的地面称为震中。震中及其附近的地方称为震中区或极震区。 地震波:地震时,在地球内部出现的弹性波叫做地震波。它就像把石子投入水中激起的水波,向四周一圈一圈扩散一样。

地震波主要包含纵波和横波。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横波引起地面和建筑物左右或前后晃动,它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 由于纵波传播速度大于横波,它总是先到达地表,横波则落后一步。这样,发生较大的近震时,人们总是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这一点非常重要,当我们感觉到纵波时,应当意识到造成建筑物破坏的横波马上要到了,要赶快防备。

3. 什么是震级和地震烈度

震级:是表示地震大小的一个量度,它与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多少相关。一次地震只有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用来表示地震对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程度,一次地震可能造成多个等级的地震烈度。在我国,地震烈度分为十二个等级。地震烈度对应现象简略如下表: 地震烈度表现:

一度 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二度 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三度 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四度 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五度 室外大多数人有感, 家畜不回家, 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六度 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 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七度 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八度 房屋多有损坏,少数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九度 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十度 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十一度 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

十二度 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

二、地震来了怎么办

1. 大震来临时如何避震

大震来临时避震应掌握三个原则:

(1) 因地制宜,正确抉择。震时每个人所处的环境、状况千差万别,避震方式也不可能千篇一律,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 行动果断、切忌犹豫。避震能否成功,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决不能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如住平房,更要行动果断,或就近躲避,或紧急外出,切勿往返。

(3) 伏而待定,不可疾出。发生地震时,不要急着跑出室外,而应抓紧求生时间寻找合适的避震场所,采取蹲下或坐下的方式,静待地震过去,这样即使房屋倒塌,人亦可能安然无恙。但如果建筑物抗震能力差,则尽可能从室内跑出去。

2.地震时来不及撤离建筑物时怎么办

(1) 抓紧时间紧急避险。如果感觉晃动很轻,说明震源比较远,只需躲在坚实的家具底下就可以。大地震从开始到振动过程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不要耽误时间。

(2) 选择合适的避震空间。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屋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

(3) 做好自我保护。首先要镇静,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降低重心;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枕头等物品或双手护住头部;保护眼睛,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防吸入灰土、毒气等。

3. 在高楼内如何避震

专家建议,在以楼房为主的城市中,居民采取以下策略较为合适:

(1) 震时保持冷静,震后走到户外。这是国际通用的避震守则,国内外许多起地震实例表明,在地震发生的短暂瞬间,人们在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概率最大。因此专家告诫,室内避震条件好的,首先要选择室内避震。

(2) 避震位置至关重要。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躲避。结实的家具下和承重墙根都可作为临时避震场所,最好找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地方(如厕所)或金属管道密集的地方。

(3)特别要牢记不能滞留在床上;不可跑向阳台;不可跑到楼道等人员拥挤的地方去;更不可跳楼;不可使用电梯,若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电梯门打不开时要抱头蹲下;另外,要立即灭火断电,防止烫伤、触电和发生火灾。

4. 地震时来不及撤离楼房能跳楼吗

千万不能盲目行动,跳楼等于自杀。已有震例表明,钢筋混凝土房屋除具有刚性以外还有一定韧性,一般不会一震就彻底摧毁,况且地震又有大小远近之分,不是任何一次地震都会使房屋倒塌。躲过了危险的一分钟以后,就有生存的希望。

5. 地震时撤离建筑物后应注意哪些问题

地震时,已经撤离建筑物的人,不要以为没有危险了。狭窄的街巷,高大的建筑物旁,随时可能掉落建筑材料、玻璃碎片、广告牌、霓虹灯等,都有可能对行人构成威胁。此外,不要靠近河堤、水渠、陡壁、悬崖、桥梁,要远离高压电线、变压器,尽可能到公园、操场、田野等开阔的地方。

6. 行车中碰到地震应该怎么办

乘客要抓牢扶手,保持镇静。车辆应立即减速并停车,因为地震造成的路面晃动、开裂

和桥梁损坏等随时都会危及驾乘人员和车辆的安全。

7. 地震来临人群集中的娱乐场所怎么办

破坏性地震一旦发生,人群集中的娱乐场所如影剧院、录像厅、音乐厅等要马上实施原来制订的地震应急方案。观众要迅速躲到排椅下,用随身携带的包、衣服或手保护头部。位于前排的观众可在舞台或乐池下躲避,位于门口的观众可快速跑到室外。震动停止后,娱乐场所工作人员要指挥群众有秩序地撤离建筑物,避免乱挤乱哄、争先恐后、互相踩踏的事故发生,防止盲目跳楼。待群众撤离至空旷地后,马上切断娱乐场所的电源、气阀,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8. 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遭遇地震怎么办

(1)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

(2)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活动的柜台。

(3)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

(4)避开广告牌、吊灯等悬挂物。

9. 学校人员应如何应对地震

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要安排学生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绝不可乱跑或跳楼;震后沉着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

10. 避震时应采取什么姿势最好

(1)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2)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防止地震时的晃动让自己摔伤。

(3)如果时间允许,用被子等厚软的东西保护头颈,用湿毛巾、湿衣服等保护眼睛,掩住口鼻,防止管道破裂,导致有毒气体中毒。如果时间不允许,直接用手臂抱头。

有条件时,以上三点均要采取。

(3)尽快离开受损建筑物。一定要记住,转移时不可使用电梯,要从安全通道撤离。

(4)带上收音机并打开,以了解紧急情况指示及灾情报导,从而做出正确的灾后生活安排。

(5)撤离前保持冷静,尽可能穿着方便奔跑的皮鞋,以防震碎的玻璃及碎物伤脚;可能的情况下,携带一些衣物、食品和水

(6)撤离后听从紧急救援人员的指示疏散,并注意余震发生。不要轻易返回受损现场,以防房屋延迟倒塌,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7)地震后常常会有海啸等次生灾害发生,因此要远离海滩、港口以防海啸侵袭。

(8)受灾人群应团结互助,发动自救和互救,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救灾同时,应严防歹徒趁机抢盗。

三、 震后施救和护理

1. 灾后救援总原则

地震发生后,我们要团结一致,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尽量帮助被困受伤人员,以减少人员伤亡,度过难关。

救援时要注意以下原则:

(1)先抢救建筑物边沿瓦砾中的幸存者,及时抢救那些容易获救的幸存者,以扩大互救队伍。

(2)应当首先抢救医院、学校、宾馆、招待所等人员密集地方的伤员。

(3)先救近,后救远;先救易,后救难;先救青壮年和医务人员,以增加帮手。

(4)救援要快,时间就是生命。据统计,受灾人员被困72小时后生存的可能性仅有10%左右。

2. 救援时要讲究方法

(1)要先了解房屋结构,再行有效且有防护的抢救,以防止抢救时发生意外伤亡。

(2)注意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声,确定被困人员的具体位置。

(3)救援时,清除覆盖在伤员身体上的碎砖瓦时不可用利器刨挖,即使没有看到伤员的情况下也不可以。刨挖时要注意保护伤者的眼睛。挖掘被埋压人员应保护支撑物,以防进一步倒塌伤人。

(4)实施救援时首先应使被困人员头部暴露,先迅速清除其口鼻内尘土,防止窒息,再行抢救。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5)对于埋压在废墟中时间较长者,应首先输送饮料,以延长其生命,为抢救争取时间。

(6)对于颈椎和腰椎受伤的人员,施救时切忌生拉硬抬,以免造成进一步受伤,搬运时应用门板或硬担架;对于危重伤员,应尽可能在现场进行急救,然后迅速送往医院或医疗点。

(7)当发现一时无法救出的存活者,应立下标记,以待救援。

3. 地震发生后如何寻找被压埋的人

如何寻找被压埋的人,方法很多。利用救助犬、生命探测仪等,可以很方便地对被压埋者定位。但这些方法在大灾区无法普及使用,为了赢得抢救时间,也可以用简易的方法寻找被压埋的生存者。

首先,了解基本情况。向知情的生存者询问,了解什么人住在哪些建筑物内,震时是否外出等,从而了解哪些房屋内可能有较多的受困、受伤人员。

其次,要仔细观察。仔细观察废墟中有没有人爬动的痕迹或血迹,注意观察有人的居住空间是否完全密闭,有无幸存者

再次,要细心倾听存活人员的动静。可以趴在地上,耳朵贴着地面细听;也可以利用夜间安静时听;或者一边敲打(或吹哨)一边听。特别要注意一些轻微的呻吟声或微弱的敲击瓦片的声音。

4. 地震后急救基本原则

强烈地震后,人员伤亡较多,未受伤者必要时会参与到救护工作中。急救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作为非医务人员,不要轻易做危险的尝试,尽量找医务人员寻求帮助。如果无法找到医生,又急需要救助伤员,请记住下面的原则:

(1) 保持镇静,谨慎行事。

(2) 根据需要采取措施:

将伤者从危险区域中救出

检查伤者的呼吸和心跳

应对休克状况

护理大量出血的伤口

(3) 组织救援(发信号、运送伤员等)。

(4)精心照看伤者。

5. 何为“昏迷姿势”

“昏迷姿势”能使失去知觉的伤者的颈部伸展,保持其呼吸道畅通;能使聚集在口中的液体流出,以免窒息。 怎样使伤者摆出昏迷姿势呢?

(1) 使伤者侧卧。

(2) 将伤者压在身下的一侧手臂尽量拉直。

(3) 将伤者近地面侧的腿弯曲。

(4) 小心地将伤者远离地面一侧的肩部和腰部拉向自己(用腿托住)

(5) 将伤者压在身下一侧的胳膊肘小心地向后拉。

(6) 将失去知觉者的头部向后伸展,脸部略微朝向地面

(7) 将伤者上面的一侧手臂平放在脸颊下面。

6. 如何使生命垂危者保持正确的姿势等待救治

(1) 救援者用双手从下方抓住仰卧伤者的后颈,同时前臂支撑伤者的头部。

(2) 用力使伤者的上半身直起,成坐姿。

(3) 救援者紧靠着伤者的背部,避免伤者身体滑下。

(4) 握住伤者的一只前臂,放在伤者的腹部。

(5) 救援者用双臂从伤者腋下穿过,双手握住伤者的前臂

(6) 救援者微微屈膝,将坐着的伤者拉起,以双腿支撑

(7) 救援者微微屈膝,后退,将伤者拉出危险区域。

(8) 使伤者以“昏迷姿势”侧卧。

7. 如何从汽车内营救伤者

(1) 从后面抱住伤者,高度与伤者的座位相当

(2) 用一只手抓住伤者远离救援者一侧腰部的衣服(图a),用力把伤者拉向自己

(3) 救援者直立,将伤者的一只前臂放在伤者腹部。

(4) 救援者将双臂从伤者腋下穿过,双手握住伤者的前臂。

(5) 救援者屈膝,然后站直,将救援者拖出汽车(图b)

(6) 将伤者小心地放在地上。

(7) 检查伤者的气管、呼吸和心跳,然后使伤者以“昏迷姿势”侧卧。如果是脊椎受伤的伤员,则不能采取侧卧姿势。

(8) 如果无法从汽车中救出伤员(可能被夹住),就必须在车内检查伤者的呼吸和心血管系统,并采取急救措施。

8. 不同类型的伤员如何搬运

挖掘出被困伤员后,如何搬运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对于不同类型的伤员,要用不同的搬运方法。

(1) 在无法判断伤者受伤部位和程度时,不能扶着走,不能用软担架,更不能用一人抱

胸、一人抬腿的方式。最好是三四个人分别扶托伤员的头、背、臀、腿,将其平放在硬担架或门板上,用布带固定后搬运,防止搬运过程中跌落而造成新的损伤。

(2) 遇到四肢骨折、关节损伤的伤员,应就地取材,用木棍、树枝、硬纸板等对骨折部位实施夹板固定。固定时应显露伤肢末端(手或脚),以便观察血液循环情况,防止包扎过紧导致肢体缺血坏死。

(3) 搬运呼吸困难的伤员时,应让伤员处于俯卧位(趴着),并将其头部转向一侧,以免引起窒息。

9. 学习救护员的专业救护方法

(1)扶行法:适合那些没有骨折,伤势不重,能自己行走、神志清醒的伤病员。

(2)背负法:适用于老幼、体轻、神志清醒的伤病员。如有上下肢及脊柱骨折等不能用此法。

(3)爬行法: 适用于狭窄空间或浓烟的环境下。

(4)抱持法:适于年幼或体轻、无骨折且伤势不重的伤员。如有脊柱或大腿骨折禁用此法。

(5)轿杠式:适用于神志清醒的伤员。

(6)双人拉车式:适用于意识不清的伤员。

(7)三人异侧运送或四人异侧运送:三人或四人可用平托法搬运伤员,主要用于有脊柱骨折的伤员。

10. 地震后主要有哪些人体伤害

地震过后的建筑物倒塌是造成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地震后的人体伤害有其自身特点。

各种伤害中发生几率最高的是骨折,其次是软组织损伤和挤压综合征。

脊柱骨折伤员约占骨折伤员的1/4,30%~40%可并发截瘫,而且有相当数量的伤员在搬运中截瘫加重。四肢的骨折可造成伤员无法逃生,肋骨骨折的断端刺伤可造成气胸或血胸,导致伤员窒息或者失血休克而亡。 挤压综合征,是人体肌肉受到强烈挤压,或被重压6小时以上,局部肌肉坏死,释放出大量蛋白分解物质进入血循环,导致休克和肾衰竭。一旦发生挤压综合征,死亡率极高,稍轻的也会影响以后的肌肉功能。

各种伤害中死亡率最高的是颅脑损伤,其早期死亡率达30%。颌面、五官损伤会造成严重功能障碍, 可因血凝块和组织移位,造成窒息。所以在逃生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好头部。 随着时间的推移,休克和外伤感染逐渐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地震后几天内,伤口极易感染严重的厌氧细菌而发生破伤风、气性坏疽等,从而导致死亡。

饥饿和缺水也是地震后伤者死亡的原因之一。

11. 如何处理大量出血的伤口

面对大量出血的伤口,千万不要慌张,冷静下来,按照下面的步骤一步一步处理,通常都会有很好的止血效果。

(1) 抬高流血的部位。

(2) 挤压相关的大动脉。

(3) 合拢伤口边缘。

(4) 直接用绷带加压包扎。

注意:

血液随着心脏的跳动节奏流出。

包扎:

(1) 伤口边缘尽量合拢。

(2) 使用尽可能清洁的敷料覆盖伤口。情况紧急时,可以使用干净的手帕或其他纺织品,甚至可以使用卫生纸。

(3) 用绷带固定敷料。

(4) 在伤口处绷带外面加一个(用纱布或毛巾折成的)垫子,局部压迫止血,并包扎牢固。

(5) 如果一个垫子被血浸透,再加一个。

注意:

每15分钟将固定的木板松开一次,否则会发生肢体坏死,导致截肢。

12. 如何处理开放性伤口

(1) 每次处理伤口前都要洗手。

(2) 观察伤口。

(3) 被严重污染的伤口要用煮过的盐水(1升水中放1茶勺盐)冲洗,用器械的尖端剔除脏东西。

(4) 将伤口周围的皮肤消毒,以保持伤口的清洁。

(5) 如果受伤时间不超过6小时:

清洁伤口边缘,清除破碎的组织。

将伤口边缘合拢并固定(缝合、夹住或用胶布粘贴)。

(6) 时间较长的伤口用抗菌敷料包扎。

(7) 固定身体受伤的部分。

(8) 定期重新包扎伤口(间隔1~2天)并检查伤口情况。

(9) 如果从伤口向心脏方向延伸出红色痕迹或是发热,立即服用抗生素。

13. 如何处理烧伤

烧伤分为3级:

一级:皮肤发红,疼痛

二级:皮肤起水疱,水疱破裂后有分泌物流出,疼痛

三级:皮肤以及深层组织被损坏。

如体表15%以上的皮肤被烧伤就有休克的危险(人双手的面积大约占体表面积的1%) 治疗:

(1) 小心除去衣物。

(2) 粘在身体上的衣物不要移动。

(3) 被烧伤的部分在冷水(尽量是流水)中浸没10~15分钟。但要注意,较大的伤口浸水时间不要太长,或者用温水降温,否则会造成体温过低。

(4) 对于开放型的烧伤不要触碰,也不要在靠近伤口处说话(说话时溅出的飞沫有可能使伤口感染)。

(5) 不要在烧伤伤口上涂抹药膏、药油、药粉或其他物质。

(6) 保持伤口清洁。用干净的手帕,最好使用碘酒纱布覆盖在伤口上。如有必要,事先用聚维酮碘溶液冲洗。

(7) 不要弄破水疱。

(8) 小心地安放、运送伤者

(9)服用止痛药或镇定剂。

(10) 让伤者饮水(每15分钟1杯)。最好在1升水中加入1茶勺盐、1茶勺糖、1茶勺碳酸氢钠。

(11) 如果发现伤口处发出臭味、有脓液流出或伤者发热,那么伤口已经被感染。每天用温热的盐水(1升水中加入1茶勺盐)纱布敷3次(盐水和纱布事先煮开)。清除坏死的组织,服用抗生素。

(12) 大面积烧伤时,一般服用抗生素以防感染。

14. 如何处理皮肤擦伤

(1) 预防:可能受伤的部位涂抹润滑脂,然后包扎起来

(2) 伤口尽量不要包扎,如果包扎,就要加上软垫。

(3) 使用外伤药膏,用干净的敷料覆盖。

(4) 如果伤口已经感染,使用含有抗生素的药膏(如新霉素等)。

15. 地震后砸伤的紧急处理

地震后若被砸伤,而没有被压埋,不要过于紧张,要冷静处理。

首先,要试着移动一下四肢,判断一下是否有骨折、头颈、脊椎损伤。

如果肢体活动自如,没有活动受限或者根本无法活动的情况,那么多数情况下,仅仅是被砸伤部位有出血伤口。一般伤口的处理原则不是太复杂,一定不要惊慌失措。平静下来,回忆学过的处理伤口的知识,迅速处理伤口,同时撤离现场。

伤口的紧急处理主要有两条:清洁和止血。

清洁:

地震发生之时,尘土飞扬,伤口难免会沾上一些脏东西,有时候甚至会有小石子或碎玻璃嵌在伤口里,这些脏东西容易使伤口感染。

在地震后,通常不可能找到生理盐水,这时我们可以使用干净流动的自来水冲洗伤口。理想的状况下,我们需要生理盐水来冲洗伤口上的灰尘。对于嵌在伤口里的碎玻璃和小石子,别急着想办法把它们弄出来,否则会有划破血管导致大出血的可能。应该在清洁伤口之后,用干净的布或纸巾覆盖伤口,待专业的医护人员来处理。

特别提醒:

如果伤口出血很严重,止血就成为第一步要做的事情,待出血止住或医务人员到场后再处理伤口污染问题。

止血:

最常用的简便有效的止血方法就是“直接加压法”。具体的方法是,用干净的布块或纸巾,

直接在出血伤口上方施压;如果出血仍然不止,那么可以将伤口部位抬高超过心脏的位置,并继续加压到不再流血为止。

特别提醒:

不可用布条或绷带长时间环扎出血肢体,否则容易导致肢体缺血坏死。如果迫不得已必须采用环扎法,要注意肢体末端的感觉和皮肤颜色,如果感觉麻木或者皮肤颜色发紫或发黑,一定要解压。

16. 地震后扭伤的紧急处理

地震后逃生过程中由于慌乱或者大量物体倒塌在地,容易绊倒而发生扭伤。

扭伤的部位往往是关节附近,以脚踝最为常见。 扭伤后的紧急处理第一步是固定,固定的目的是为了让伤处休息、提供支撑的力量、减轻疼痛等。 最好使用弹性绷带,自肢体远端(即远离躯干的方向)开始,对伤处进行缠绕。 如果无法找到绷带,也可以使用厚衣物或枕头,将伤处包起来。

为了减轻疼痛,防止伤处继续肿胀,在受伤一天之内可以冷敷。第二天,再以热敷的方式来促进消肿。但如果开始热敷后,发现伤处又再度肿起来,就要继续冷敷。

17. 地震后断肢的紧急处理

地震中很多伤员发生肢体断裂。通常在这种情况下,伤员多已陷入昏迷,只能由旁人施救。

如果看到伤者断肢的情形,千万要保持冷静。只有冷静下来,才能更好地救助伤员。 第一步:记住,止血永远是第一步。可以用松紧带或橡皮筋绑在伤口的上方,一定要紧,要看到出血减慢。断肢后都有较大血管的破裂,其出血一般都比较凶猛,如不及时有效止血,伤员会很快发生出血性休克,以致无法等到救援者到来。

第二步:尽快求救。先打电话到医院,一定要告诉对方伤员有断肢的情况,以方便医院先安排。然后,再向周围人求救,一起救助伤员。 第三步:保护断肢。准备两个清洁的塑料袋或两个装得下断肢的清洁容器,内层放断肢,外层放冰块。低温可以保护断肢,防止断肢腐败。但一定要注意,不能将断肢直接放在冰水或冰块之中!对于细小的手指等断肢,一定要保存好,以防慌乱中丢失。多半的断肢,在处理得当的情况下,都是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接回去,且恢复它大部分的功能。

第四步:密切观察出血部位。如果出血不仅没有停止,还有增多的情形,要及时调整止血方法。但松解松紧带或橡皮筋时,要同时压迫出血部位,防止突然解压后大出血致使止血更加困难。

第五步:密切观察伤员情况。如果伤员仍有意识,可以给其喝一些淡盐水。如果附近有小的诊室,就为伤员先行输液。

18. 地震后骨折的紧急处理

前面已经讲过,骨折是地震后各种人体伤害中发生几率最高的。所以,我们应该掌握一些骨折后急救的基本知识。

通常,要通过X 线片才能确定是不是骨折。但在地震后,大量人员伤亡,根本无法得到正常医疗,所以我们要学会从症状上来判断是不是有骨折。

骨折后的种种表现:

(1) 受伤的部位变形,它的长度和形状会与另一侧肢体不一致。

(2) 受伤的人听到“啪”的裂声,或是感觉到骨头断裂。

(3) 受伤的地方移动不自然,或是移动有困难。移动的时候会非常疼痛,或是移动时与正常的一侧肢体不同颜色变紫、变肿。

(4) 肢体移动时没有困难,可是有“嘎吱嘎吱”的摩擦声。

(5)直接从伤口就可以看得见断裂的骨头(即为开放性骨折)。

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只要受伤就有可能存在骨折,除非现场有紧急的危险,如房屋倒塌、燃气爆炸等情况,否则在确定排除骨折或者固定伤口之前,都不应该去移动伤员。 确定为骨折后,要保持冷静,正确处理。

(1) 固定伤口。最好用夹板固定受伤部位的上下两处,越过伤口,让骨折的部位不能再移动。这样,既能止痛,又能防止因为骨折断端的移位而损伤神经、血管。在震区,往往无法找到像医院一样的夹板,这时可以就地取材,用一些厚报纸、两把伞的骨架、扫把柄、硬纸板、树枝等坚硬具有固定伤口作用的物品,再用布条将伤口固定住,这样也可以达到给骨折部位上夹板的效果。如果实在无物可用,可将受伤的上肢固定于胸壁,受伤的下肢固定于健侧,这样也能起到固定作用。

(2)如果有出血的情形,就轻轻地加压止血。止血过程中尽量不要使骨折骨发生移位。出血量大者,可以采用加压包扎或者止血带止血的方法。但要注意,大量出血与骨折断端移位比较,前者更具有致命性。

(3)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千万不要清洗伤口,也不要往伤口上涂药,伤口表面有明显异物可以取掉,用干净的布块或纸巾轻轻盖在伤口上即可。对于开放性骨折暴露于体表外的骨头断端,千万不要将其推回去,以免将污染物带入深层,只要盖好就可以了。

(4) 在没有固定之前,不要移动伤员。如果是自己骨折,一定要告诉身旁想帮助你的人,不要随便移动你,以免使骨折的情况更加恶化。

力所能及的自我救治完成后,应设法尽快与医疗机构取得联系,以求获得进一步妥善的治疗。

19. 地震后触电的紧急处理

(1)迅速设法关闭开关,切断电源。找不到开关时,应就近找一些绝缘物品,如干燥的竹竿、木棍、扁担、擀面杖、塑料棒等,用力将电线从触电者身上挑开。还可用绝缘的老虎钳将电线剪断。

(2)在触电者脱离电源后,立即将其抬到通风较好的地方,解开衣扣、裤带,保持呼吸通畅。

(3)如果患者呼吸心跳已停止,必须争分夺秒地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前可用拳头稍用力捶心前区2~4次,有时心跳可因此恢复。抢救往往要坚持数十分钟,在抢救同时,应及时向当地医疗急救部门或附近医院求救。

(4)如有可能,可给触电者吸入氧气。

(5)妥善处理局部伤口,最好用凡士林纱布或盐水纱布包扎,也可用清洁布块包扎,并及时就医。

20. 地震后眼内异物的紧急处理

地震时房屋倒塌,会扬起很大的尘土,加之如果天气恶劣,常常会有沙粒、灰尘、煤屑等迷入眼内。

正确的处理:让受伤者侧着头,由他人轻轻掀起眼睑,用液体冲洗。用生理盐水或自制的浓度为0.9%的淡盐水冲洗最佳;有滋润作用的眼药水也可以;什么都没有就用凉开水。这样反复冲洗,异物便可被冲出。

错误的做法:

(1)用手使劲揉搓或用棉签蘸取(这样很容易划伤眼球表面)。

(2)用不洁净的水或者有酸度或碱度的液体冲洗(这样会造成感染或眼内灼伤)

21. 地震后脑震荡和颅骨骨折的紧急处理

脑震荡会有以下表现:

(1) 事故后症状立即出现

(2) 外伤,例如流鼻血。

(3) 出现失忆、神志不清或昏迷(不超过15分钟)。

(4) 呕吐

(5) 眩晕

(6) 头痛。

治疗:

(1)如果伤者失去知觉,让其以“昏迷姿势”躺向未受伤的一侧;其他情况下,上身抬高仰卧。保持安静!

(2)用干净的织物覆盖伤口

(3)不断地检查呼吸和脉搏。

(4) 可以使用镇静剂(如地西泮,即安定)、止痛药或止吐药

如果情况恶化(常常在短暂的好转之后),或是出现下列症状,就可能是颅骨骨折、颅底骨折或是脑出血,有生命危险!

恶化表现:

(1)持续呕吐。

(2) 15分钟以上的昏迷或反复出现的昏迷

(3)神志不清变得严重。

(4)瞳孔缩小、放大或双侧瞳孔大小不等。

(5)流鼻血或是清水样的液体,口、耳出血

(6)出现瘫痪或痉挛

(7)脉搏放慢,或急剧加快,或出现不规则的脉搏。

出现上述情况,初步护理可参照脑震荡的处理,但是,必须及时进行医疗抢救。如有可能,用救护车运送伤者。

22. 如何进行徒手心肺复苏

如果遇到身边的人由于重物砸伤或者原有心脏病等发作,出现呼吸、心跳停止,陷入了昏迷状态,一定要保持冷静。

首先,如果通讯信号没有中断,立即拨打120求救,说清楚所在地址,简要叙述伤员情

况。 其次,大声呼救,以争取到别人的帮忙。如果没有医生在场,可以先行急救,冷静地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将伤员摆成仰卧位,背靠坚硬地板或垫上硬木板

步骤二:清理呼吸道。将伤员口中的痰、异物等清除出来

步骤三:口对口人工呼吸。一只手压迫伤者额头,另一只手向后上方提起伤者下颌使伤者头后仰,然后用放于前额的手夹闭伤者鼻子,施救者深吸一口气后用双唇包绕伤者嘴外缘,在密闭状态下用力吹入,频率为每5秒钟1次

步骤四:胸外按压。选取胸骨上2/3与下1/3交点处为按压点,一只手掌根部置于按压点,另一手掌根部压在前者上方,双手手指交错或平行重叠,手指翘起,两臂伸直(如下页图),迅速垂直下压4~5厘米后立即放松,按压和松开时间为1∶1,按压频率80~100次/分。

23. 如何减轻地震次生灾害造成的损害

强烈的破坏性地震瞬间将房屋、桥梁、水坝等建筑物摧毁,直接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还会诱发水灾、火灾、海啸、有毒物质及放射性物质泄漏等次生灾害。有时,次生灾害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比直接灾害还大。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直接因地震倒塌的房屋1万幢,而地震时失火却烧毁了70万幢房屋。

五大类次生灾害

火灾:由房屋倒塌、煤气泄漏和明火引起。

水灾:由水坝决口或山崩壅塞河道或海啸等引起。 有毒物质泄漏:由建筑物或装置被破坏等引起。

瘟疫: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引起。

其他诱发性灾害:阻碍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继发性灾难,如电力系统、交通系统、通讯系统、金融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瘫痪造成的灾害。

如何才能将地震后的次生灾害造成的损害降低到最低程度,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事情。下面,针对两大类常见的次生灾害,了解一下我们应该怎样做。

传染疾病:把好“病从口入”关。饮用水源要设专人保护、消毒。在有疟疾发生的地区,要特别注意防蚊。如果发现有人突然高热、头痛、呕吐、颈部发硬等,应赶快找医生诊治。 水灾、火灾和有毒气体蔓延:比起地震本身,地震后的水灾、海啸、火灾也很可怕。地震后要远离海边、港口、大坝、水库等。对工矿企业中的易燃、易爆、剧毒等物品,要严密监管。地震时,一旦发现剧毒或易燃气体溢出,应立即组织抢救、抢修。应第一时间关掉气源,消除火源,不要使用明火。

四、地震后的生活

1. 地震发生后谨防疫情

在地震发生后,由于大量房屋倒塌,下水道堵塞,造成垃圾遍地,污水流溢,再加上畜禽尸体的腐烂变臭,极易引发一些传染病的迅速蔓延。历史上就有“大灾后必有大疫”的说法。 地震后常见的疾病有: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人畜共患病、自然疫源性疾病及食源性疾病等。

不能吃的食物:被水浸泡的食品;不密封的罐头类食品; 已死亡的畜禽、水产品; 压在地下已腐烂的蔬菜、水果; 来源不明的、无明确食品标志的食品;严重发霉(霉变率在30%以上) 的大米、小麦、玉米、花生等;不能辨认的蘑菇等菌类食品;加工后常温下放置超过4小时的熟食等。

饮食卫生习惯:不用脏水漱口或洗瓜果蔬菜;碗筷应煮沸或用消毒剂消毒, 刀、砧板、抹布也应严格消毒;生熟食品应该分开存放, 水产品和海鲜食物要煮熟煮透再吃;不喝生水, 饭前便后洗手;要正确加工食品,粮食和食品原料要在干燥、通风处保存, 避免受到虫、鼠侵害和受潮发霉。

3. 灾后如何保证饮用水清洁

(1)饮用水要经过澄清、过滤、消毒等处理后方可饮用,可用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片(净水片) 消毒。

(2)首选井水, 水井应修井台、井栏、井盖,井周围30米内禁止设有厕所、猪圈以及其他可能污染地下水的设施,打水应备有专用的取水桶。

(3)其次可选没有污染的山泉、小溪和上游水, 并划定范围, 严禁在此区域内排放粪便、倾倒污水垃圾等。

(4)最后, 可根据情况选接自来水供水管线、打手压泵小口井等, 集中式的饮用水水源取水点必须由专人管护。

4. 灾后如何管理厕所和垃圾

(1)有计划地修建简易防蝇厕所,不随地大小便, 粪坑中加药杀蛆。要进行环境消毒。

(2)固定地点堆放垃圾,并组织清洁队按时清掏,运到指定地点统一处理。

(3)要管好家禽家畜, 猪、狗、鸡应圈养, 不让其粪便污染环境及水源。猪、鸡粪发酵后再施用, 死禽死畜要消毒后深埋,有条件的可加放生石灰消毒, 土层要夯实。

5. 灾后做好灭蚊、灭蝇、灭鼠工作

(1) 做好个人防护, 避免被蚊虫叮咬, 夜间睡觉挂蚊帐, 露宿或夜间野外劳动时, 暴露的皮肤应涂抹防蚊油, 或者使用驱蚊药。

(2) 清扫卫生死角, 疏通下水道, 喷洒消毒杀虫药水, 消除蚊虫滋生地, 降低蚊虫密度, 切断传播途径。

(3)消灭蚊蝇,不仅要大范围喷洒药物,还要利用汽车在街道喷药,用喷雾器在室内喷药,不给蚊蝇留下滋生的场所。

(4)投放一定的灭鼠饵料,避免老鼠造成疾病传播。

6. 灾后如何搭建临时生活设施

(1)临时居所和救灾帐篷要搭建在地势较高、干燥向阳的地带, 在周围挖防鼠沟, 要保持一定的坡度, 以利于排水以保持地面干燥。

(2) 床铺应距离地面70厘米(约2尺)以上, 不要睡地铺, 减少人与鼠、蚊等媒介的接触机会。

(3) 临时搭建的住房由于材料所限,要注意防火,还要注意避免因搭建不牢而发生倒塌,再次造成人员伤亡。

在地震灾难发生之后,很多人身体受到伤害,还要经历丧失亲人的悲痛。在这种情况下,受难者会因灾难而产生一系列身心反应。除了寻求帮助外,幸存者自己也要认识到这种心理或情感异常,要运用各种方法积极走出困境。

灾难过后可能会有的反应:

(1)对自己经历的一切感到麻木与困惑。

(2)对幸免于难产生罪恶感。

(3)过度地为受难者悲伤、忧郁。

(4) 因心力交瘁、筋疲力尽而觉得生气,例如对周围亲友、政府官员、媒体等感到愤怒,甚至出现暴躁易怒的情形

(5)觉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做得更多而产生罪恶感,怀疑自己是否已经尽力,有无充分帮助周围的人。

(6)由于身心极度疲劳及休息与睡眠的不足,容易产生生理上的不适感,例如晕眩、呼吸困难、胃痛、紧张、无法放松等。

(7)对于接受帮助觉得尴尬、难堪。

(8) 灾难发生时的情景不停地在脑海中再现,整日处于恐惧和不安之中。

自我救助的办法:

(1)与家人或者朋友交流,将内心的各种情绪说出来,让别人有机会了解自己。

(2) 一定要有充足的睡眠与休息,与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

(3)放松心情,不要勉强自己去遗忘,伤痛会停留一段时间,是正常的现象。

(4)在伤痛及伤害过去之后,要尽力使自己的生活作息恢复正常。


相关文章

  • 地震局年度工作总结
  • xx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自治区地震局的业务指导下,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通过全市地震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工作,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我市防震减灾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查看


  • 2013年市地震局工作总结
  • XX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自治区地震局的业务指导下,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通过全市地震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工作,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我市防震减灾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查看


  • 眉山市"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
  • 眉山市"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 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快我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 ...查看


  • 学校地震应急预案
  • 张弓学校地震灾害应急处置预案 为确保地震发生时,我校各项应急工作能够高效.协调.有序地进行,全面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财产损失,减少社会影响,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现结合我校工作的实际,制定本<预 ...查看


  • 小学学校地震应急预案
  • 康保县丹清河乡中心小学地震灾害应急处置预案 为确保地震发生时,我校各项应急工作能够高效.协调.有序地进行,全面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财产损失,减少社会影响,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现结合我校工作的实际,制 ...查看


  • 国家地震应急预案
  • (2012年8月28日修订)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依法科学统一.有力有序有效地实施地震应急,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维护社会正常秩序.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 ...查看


  • 吴兴区地震应急预案
  • 湖州市吴兴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吴政办发„2008‟107号 湖州市吴兴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吴兴区地震应急预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府各部门,区直各单位: •吴兴区地震应急预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 ...查看


  • 地震紧急预案
  • 白音套海中心小学 地 震 应 急 预 案 地震灾害是人类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之一,其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了巨大威胁.为了保证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发布后,迅速全面地做好各项抗震救灾准备工作及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高效.有序地开 ...查看


  • 物业公司自然灾害应急处理预定
  • 安全·质量·环境管理 2015年度 * * * * 物业服务管理有限公司 一.防洪.防汛.防风工作应急预案 为了切实做好我物业公司防汛防洪防风灾害工作的防御与处置,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台风.洪水和风暴等自然灾害给管辖区业主.商家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查看


  • 青海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管理办法
  • 青海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管理办法.txt我们用一只眼睛看见现实的灰墙,却用另一只眼睛勇敢飞翔,接近梦想.男人喜欢听话的女人,但男人若是喜欢一个女人,就会不知不觉听她的话. 青海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管理办法 2009年01月12日 15时51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