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

一、居住区发展历程

(一)中国古代城市居住区规划

基本组织形式:

唐代以前——里坊制

北宋仁宗末年以后——街巷制

元代以后——胡同结构形制

1. 里坊制

里坊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基本形成,西汉至唐代年间为发展的鼎盛时期。

特点:

由经纬道所划分的地盘为“里”的地域范围,里的平面一般呈方形或矩形,四周围为墙,设里门出入,里内排列居民住宅。

具有封闭性,体现了“官民不相参”和便于管理的指导思想。

2.街巷制

北宋中叶以后,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使封闭的单一居住性的里坊制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城市生活方式的变化,坊墙逐渐被商店所代替,住宅直接面向街巷,与商店、作坊混合排列。坊内的街改造为东西向为主的“巷”,巷直达干道,交通大为便利。

3. 胡同

元朝以后,原来的巷改为胡同,形成大街——胡同——四合院三级组织结构。胡同内的院落式住宅并联建造。

(二)近现代城市居住区规划

1. 大街---里弄

街---弄---里三级组成,街是城市行车干道,街两侧的分支就是里弄,一般情况下不通机动车,弄两侧的分支是里,一般为尽端路。

里弄的出现实际是由于城市人口急剧增长,造成街巷、三合院空间压缩形成的,日照、通风条件较差、几乎没有绿化,空间呆板单调。

2. 邻里单位

1929年,美国人佩里提出“邻里单位”理论;

中国在50年代初居住区建设受到此理论影响。

邻里单位理论的基本原则:

邻里单位周围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

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

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

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合64.75hm²);

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是小学校,与其他的邻里服务设施一起布置在中心公共广场或绿地上;

邻里单位内的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

3. 扩大街坊

邻里单位被广泛采用同时,前苏联提出了扩大街坊的组织形式。与邻里单位相比在空间布局上更自由灵活。

优点:形成完整的街景和内向的院落;

缺点:住宅拐角多,东西向多,不利于通风采光

4. 人车分流

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方式上世纪20年代在美国提出,1933年在美国建筑师斯泰恩设计的雷德朋居住区中实施,被称为雷德朋体系。

设计原则:

1、进入住宅区后步行道路与汽车道路在空间上分开,设置步行路与车行路两个独立的路网系统。

2、车行路应分级明确,可采取围绕住宅区或住宅群落布置的方式,并以枝状尽端路或环状尽端路的形式伸入到各住户或住宅单元背面的入口。

3、在车行路周围或尽端设置适当数量的住户停车位,在尽端车行路的尽端应设回车场地。

4、步行路应贯穿于住宅区内部,将绿地、户外活动场地、公共服务设施串联起来,并伸入到各住户或住宅单元正面的入口,起到连接住宅院落、住宅私院和住户起居室的作用。

人车分行的路网布局一般要求步行路网与车行路网在空间上不能重叠,在无法避免时可以采用局部立交的工程措施。

5. 居住小区

指以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划分,不为城市交通干道穿越的完整地段,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

居住小区基本特征:

1. 居住小区由城市道路或城市道路与自然界线(如城市道路、绿地、水面、沟渠、铁路或其他专用地界等)划分,用地的界限明确,地块完整,不被城市交通干道所分割。

2. 规模:一般以小学的最小规模为其人口规模的下限,以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服务半径作为控制用地的上限。

3. 小区内设置小学、托幼、会所等公共服务设施。

4. 道路自成系统,避免将城市干道上的机动车交通引入到居住小区内。

5. 有一定面积的公共绿地和室外活动场地。

6. 居住区

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特指:由多个居住小区组成,除小区级公共中心外,同时设有更加完善的居住区级公共中心,实际基本具备了小型城市的功能。

7. 扩大小区、居住综合体、综合居住区

(1)扩大小区:在城市干道间的用地内(一般约100—150h ㎡) 不明确划分居住小区的一种组织形式。其公共服务设施结合公交站点布置在扩大小区边缘。

(2)居住综合体:将居住建筑与为居民生活服务的公共服务设施组成一体的综合大楼或建筑综合体。

(3)综合居住区:将居住和工作环境布置在一起的一种居住组织形式。

优点:生活与工作方便,减少交通,节约时间,城市建筑空间形态丰富多样。

如:

生产综合居住区——居住与无害工业结合;

办公综合居住区——居住与行政办公结合

商业综合居住区——居住与商业服务结合等

8. 社区理论

社区是在一定地域内发生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有特定的生活方式,并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

四个条件:

有一定的社会关系

一定地域内相对独立

有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

有相近的文化价值认同感

社区与小区的共同点:

都存在相对独立的区域

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

社区与小区的不同点:

社区是从人的价值、物质关系确定的,小区从人口、用地规模数量决定

价值取向不同

9. 新城市主义

“新城市主义”是作为一种以再造城市社区活力的设计理论和社会思潮,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美国兴起的。

基本理念:从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思想中发掘灵感,并与现代生活的各种要素相结合,重构一个被人们所钟爱的、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气息的紧凑性邻里社区来取代缺乏吸引力的郊区模式。

1993年召开了新城市主义协会(CNU )的第一次会议。1996年CNU 第四次大会通过了“新城市主义宪章”,主要原则有:

社区的紧凑;

清晰的中心和边界的邻里结构;

各种城市功能和居住类型、居住人群的混合;

适合步行的环境和尺度;

公共空间的重要性;

公众参与。

核心思想:

(1)重视区域规划,强调城市从区域整体的高度看待和解决问题;

(2)以人为中心,强调建成环境的宜人性以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支持性;

(3)尊重历史和自然,强调规划设计与自然、人文、历史环境的和谐性。

新城市主义的两种开发和组织方式:

(1)TOD体系(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以交通为导向的开发)

以区域城市理论(宏观)为基础,提倡建立区域性的公共交通体系为结构,引导城市和郊区沿大型公共交通的路线进行集约式发展,减少对私人汽车的依赖。使城市和郊区经过发展逐渐融合成为有多个核心的网络。

(2)TND体系(Traditional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传统住区开发)

提倡学习美国传统的城镇形态和结构,主张相对密集的开发,混合的功能和多元化的住宅形式,创造街道、广场及社区活动场所等有意义的空间并加强步行可达性。

TND鼓励和建设多种交通方式,狭窄的网络行街道是TND开发模式的基础。

设计原则:

1. 具有容纳商业、文化或行政活动的邻里中心;

2. 到达工作或购物地点的距离在5分钟行程内;

3. 小尺度的街区划分,街道以网格状布置从而提供多种选择的交通路线,减轻交通压力;

4. 以巷道辅助街道使其尺度减小,人行道带来开放性和步行性;

5. 建筑物容纳多种功能,他们的高度和退界受到限制使街道得以保持统一性;

6. 在显著位置安排市政建筑或社区公共建筑;

7. 在尽可能近的距离内安排多种住宅形态,使不同收入的人能彼此产生联系;

8. 与大型公共交通有直接联系;

9. 推动社区氛围和公众的责任感。

二、现代居住区规划任务

为居民经济合理地创造一个满足日常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舒适、卫生、安全、宁静和优美的环境。

三、居住区规划内容

1、选择确定用地位置、范围(包括改建范围)

2、确定规模,即人口数量和用地大小

3、拟定居住建筑类型、层数、数量、布置方式

4、拟定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容、规模、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

5、拟定各级道路的宽度、断面形式、出入口位置、停车数量和方式

6、拟定绿地和室外活动场地的布置

7、拟定有关的市政工程设施的规划方案

8、拟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造价估算

四、现代居住区发展趋势

集约化 人口增长,资源紧张——节地、节能、节材

社区化 识别性与归属感、文化与活力

生态化 合理绿化;太阳能、风能、废水、垃圾的利用

颐养化 人口老龄化——增设老人公寓及设施

智能化 科技发展——利用计算机网络、“四新”

一、居住区的组成

(一)居住区的组成要素

1. 物质要素

自然要素: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植被等

人工要素:各类建筑物及工程设施等

2. 精神要素

人的因素:人口结构、人口素质、居民行为、居民生理、居民心理等

社会因素:社会制度、政策法规、经济技术、历史文化、物业管理、邻里关系等

(二)居住区各类用地组成

住宅用地:指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的总称(包括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又称公建用地, 是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施的用地,应包括建筑基底占地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

公共绿地: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集中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他块状带状绿地等。

道路用地: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汽车地面停放场地。

其他用地:指规划范围内除居住区用地以外的各种用地,包括非直接为本区居民配建的道路用地、其他单位用地、保留的自然村、河流等不可建设用地等

二、居住区规模

居住区规模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决定规模大小的因素有:

1. 公共设施的经济性和合理的服务半径

公共设施包括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配套公建。

服务半径指居民到达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

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800---1000m

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400---500m

组团级公共服务设施:150---200m

2. 城市道路交通方面的影响

城市干道间距在600---1000m 之间,干道间用地为36—100h ㎡左右。

3. 居民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影响

管理人口一般为3---5万人

4. 住宅层数对居住区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的影响

高层建筑、多层建筑等

综合以上分析:居住区规模一般为

人口:3—5万人

用地:50—100h ㎡

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

三、居住区类型

按性质分:新建居住区和改建居住区

按位置分:市内居住区、近郊居住区和远郊居住区

按住宅层数分:高层居住区(10层以上)、中高层居住区(7-9层)、多层居住区(4-6层)、低层居住区(1-3层)和混合居住区

按功能分:单一居住区和综合居住区

四、居住区的规划结构

规划结构是根据居住区的功能要求综合地解决住宅与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公共绿地等相互关系而采取的组织方式。

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

居住区——居住小区

居住区——组团

居住区——居住小区——组团

五、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基本原则和要求

(一)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基本要求

1. 使用要求

2. 卫生要求 日照、通风、噪声和空气污染等

3. 安全要求 防火、防震(位置选择、疏散场地、道路交通疏散、建筑防震设计等)、防空(人防工程、平战结合等)

4. 经济要求

5. 美观要求 地方特色,追求个性等

六、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态

从城市空间的角度来讲,居住区是城市空间的重要层次和节点,从此角度居住区规划布局可以概括以下主要形式:

1. 片块式布局

住宅建筑在尺度、形体、朝向等方面具有较多相同的因素,以日照间距为主要依据建立起联系所构成的群体,它们不强调主次等级、成片成块、成组成团地布置,形成片块式布局形式。

2. 轴线式布局

空间轴线或可见或不可见,可见者常为线性的道路、绿带、水体等构成,但不论轴线的虚实,都具有强烈的聚集性和导向性。一定的空间要素沿轴布置,或对称或均衡,形成具有节奏的空间序列,起着支配

全局的作用。

3. 向心式布局

将一定空间要素围绕占主导地位的要素组合排列,表现出强烈的向心性,易于形成中心。这种布局形式山地用的较多,顺应自然地形布置的环状路网造就了向心的空间布局。

4. 围和式布局

住宅沿基地外围周边布置,形成一定数量的次要空间并共同围绕一个主导空间,构成后的空间无方向性,主入口按环境条件可设于任一方位,中央主导空间一般尺度较大,统率次要空间,也可以其形态的特异突出其主导地位。

5. 集约式布局

将住宅和公共配套设施集中紧凑布置,并开发地下空间,依靠科技进步,使地上地下空间垂直贯通,室内外空间渗透延伸,形成居住生活功能完善,水平-垂直空间流通的集约式整体空间。

6. 隐喻式布局

将某种事物作为原型,经过概括、抽象成建筑与环境的形态语言,使人产生视觉和心理上的某种联想与领悟,从而增强环境的感染力,构成了“意在象外”的境界升华。

在实际方案中往往同时采用几种布局方式

七、居住区规划布局分析

主要因素:

住宅——主体

道路——骨架

公建——核心

绿化——空间、生态、视觉

基本要求:

1. 方便居民生活,便于组织管理

2. 合理组织人流、车流,利于安全防卫

3. 公共活动中心方便使用、经营和社会化服务

4. 规划设计构思新颖、环境协调,富有特色

一)道路系统

1. 布置要求

(1)使用要求

·交通运输:上班、上学、购物、清运垃圾、消防救护等

·利于整体规划布局:用地的划分、建筑及设施的布置

·利于工程设施布置

(2)安全与防护要求

·保证行人、行车的安全:功能明确、线路便捷,妥善处理不同功能道路的交点、减少交通穿越等 ·与抗震防灾结合:设置疏散通道、消防通道

(3)经济和节约用地要求

·合理的道路线路、路基断面

·适应地形:平行或斜交于等高线、平行河流

·利用现有线路

2. 道路系统的规划布置

(1)道路网布置的基本形式

(2)人流、车流的组织

·人车混流

·人车分流

常用方式:

车行道附设人行道

人车各设独立系统

人车立交

(3)道路分级布置

(4)静态交通布置

停车设施、回车场、交通岛、地下停车设施

3. 有关技术要求

(1)出入口

·居住区、小区主要车行道至少有两个方向的对外出入口

·机动车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150m

·人行出入口间距≯80m

·沿街建筑长度大于160m 时,设不小于4×4m的消防车通道

·建筑物长度>80m 时,在底层加设人行道

·居住区、小区车行道与城市级或居住区级道路夹角≮75°

(2)尽端式道路

长度≯120m ,应设面积≮12×12m的回车场

(3)道路纵坡、最大纵坡坡长

(4)公交站

大城市、特大城市近郊居住区设专用公交线路,服务半径不大于500m

(二)公建系统

1. 规划要求

(1)方便使用:居民行为、服务半径

(2)利于形成社区活动中心

(3)自身建设要求

(4)利于经营管理 (增加创收)

(5)适应社会发展:信息化、老龄化

2. 公建系统的规划布局

(1)社区活动中心 :集中形成商业中心、文化娱乐中心

(2)教育设施:中小学、幼托——安静、安全地段,室外活动场地

(3)医疗卫生设施:安全、卫生、交通方便、地势平坦的独立地段

(4)基层商业服务设施:日常必需品,分散设置

(5)市政公用设施

变电所、煤气调压站——位于负荷中心

锅炉房——下风位,设有运输通道

垃圾收集站注意遮蔽

(三)绿化系统

公共绿地: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

非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专用绿地、道路绿地

生态、防护绿地

(1)集中、分散相结合

(2)绿化余活动场地、建筑空间相结合

(3)植物品种选择

考虑地方气候土壤条件、反应地方特色,住宅庭院注意透光、遮阳、无毒、防火等。

4. 空间环境

(1)协调中创造特色

(2)整体中突出中心

(3)连续中沟通交往

(4)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满足日照、通风、防灾要求;防止污染;提高绿化率;增强自循环能力

一、住宅类型选择

(一)住宅类型

(三)住宅类型的选择

1. 住宅标准

面积标准、质量标准

2. 套型和套型比

参照人口结构和市场需求

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

⑴家庭人口规模小型化

⑵年龄老龄化

⑶家庭人口的流动化(两代居、核心家庭等)

3. 确定住宅建筑的层数和比例

综合考虑用地经济、建筑造价、施工条件、居民生活水平等

4. 适应当地自然气候和居民的生活习惯

5. 节约用地, 结合地形

6. 城市整体建筑面貌要求

二、住宅合理间距

1. 日照间距:前后两列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规定的时日获得所需日照量而保持的一定间距。

住宅不同方位对日照间距的影响

3. 住宅侧面间距

多层:不小于6m

高层与其他:不小于13m

*侧面有窗应适当加大间距。

三、住宅的规划布置

(一) 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

1. 行列式

优点:通风、日照好

缺点:单调、呆板

2. 周边式

优点:封闭、防风、防噪音等

缺点:部分住宅朝向差

3. 混合布置

行列式和周边式的结合,常以行列式为主,形成半开敞的院落。

4. 自由布置

结合地形,灵活布置

如:散立、曲线形、曲尺形、点群式等

(二) 住宅群体的组合方式

1. 成组成团

由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住宅(或结合公共建筑)组成

规模:1000~3000人

住宅组团的的分隔方式:

1. 用绿化分隔

2. 用公共建筑分隔

3. 用道路分隔

4. 用河流分隔

5. 利用地形高差分隔

2. 成街成坊

主要道路沿线和带型地段

旧居住地段改建

街坊:城市中由街道包围的、面积比居住小区小的、供生活居住使用的地段。

成组成团、成街成坊往往组合使用

3. 整体式

连廊、高架平台连成一体

(二) 住宅群体的空间组合

住宅与公建、道路、绿化、建筑小品等

空间构图手法:

对比

节奏和韵律

比例和尺度

建筑本身、建筑之间尺度关系

建筑高度与院落进深1:3

色彩 整体考虑,重点处理

使用建筑材料固有色泽,减少维护

绿化 联系 分割 衬托 补充

道路 直线、曲线

建筑小品 围墙、花架、座椅、挡土墙、台阶等

四、住宅群体规划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争取日照,防止西晒

日照:点式建筑放南边等

西晒:利用绿化、设置阳台和遮阳板等

1. 利用点状住宅以增加日照效果,可适当缩小间距

2. 住宅错落布置,提高日照水平

3. 将建筑方位偏东(或西)布置,等于是加大了间距,增加了底层的日照时间,但阳光入室的照射面积

比南向要小

4. 利用绿化,防止西晒

(二)提高通风能力和防风能力

利用道路、建筑布置、绿化和水面等

(三)防治噪声规划

合理布局

利用绿化

利用地形

利用人工障壁等

(四)注意节约用地

从建筑单体和群体规划布置两个方面采取措施

1. 建筑单体方面:

⑴提高住宅层数

⑵采用北向退台式住宅

⑶适当加大住宅进深 12m左右

2. 群体规划方面:

⑴住宅底层布置公共服务设施

底层功能:对居民干扰不大的

⑵合理利用住宅间用地

①住宅与公共建筑组合

利用南北向住宅沿街山墙一侧的用地布置低层公共服务设施

在住宅间距内插建低层公共建筑

采用『型、E 型、梳形等住宅

用山墙一侧布置低层公建

在住宅间距内插建低层公共建筑

采用『型、E 型、梳形等住宅

⑵合理利用住宅间用地

①住宅与公共建筑组合

②空间的借用

利用北侧道路、河流、绿地等空间

③少量住宅东西向布置

④高低层住宅混合布置

⑶利用地下空间和采用高架平台

五、宅旁绿地组织

一)近宅空间

(二)庭院空间

1. 场地布设

动与静

向阳与背阳

显露与隐蔽

2. 植物

空间组织手法:围合、覆盖、凹凸、架空、机理变化、孤植观赏

3. 建筑小品

园路铺装(宅旁小路、绿地园路)、水、置石、设施小品

设施小品:

建筑部件:单元入口、室外楼梯、平台、连过街楼、雨篷等

工程小品:天桥、室外台阶、挡土墙、护坡、围墙等

公用设施:垃圾箱、灯柱、路障、绿标等

活动设施:游戏器具等

一、公共服务设施分类与内容

◆ 按性质分:

教育、医疗卫生、文体、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和其他

二、公共服务设施定额指标

一般由国家统一制定

影响因素:经济水平、人口结构、原有公建可利用程度、公建本身规模效益等

二、公共服务设施定额指标

1. 千人指标(主):每千居民拥有的各项公共服务的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

2. 千户指标:每千户居民家庭拥有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网点的建筑面积

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

1.应按照居民的使用频率进行分级并和居住人口规模相呼应,公共服务设施布点还必须与居住区规划结构相适应。

2.应有合理的服务半径:

居住区级 : 800---1000m

小区级:400--500m

组团级:150---200m

3. 结合职工上下班流向、公共交通站点布置,方便居民使用。

4. 商业服务、金融邮电、文体等有关项目宜集中布置,形成各级居民生活活动中心。

5. 根据不同项目的使用特征和居住区的规划分级结构类型,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合理布局,如医院安排在安静、交通方便地段等。

6. 在便于使用、综合经营、互不干扰、节约用地的前提下,宜将有关项目相对集中设置形成综合楼或组合体。

7. 独立的工矿居住区或市郊居住区,应同时考虑方便就近地区、农村的使用和保持居住区内部的安宁。

8. 各级公共服务中心宜与相应的公共绿地相邻布置

四、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

(一)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方式

◆ 三级布置:

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和居住组团级;

◆ 两级布置:

小区级和组团级公共服务设施是居民日常必需,称为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可分可不分。

(二)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

一般集中布置形成居住区中心

主要指文化商业服务中心

1. 文化商业服务中心位置的选择

几何中心

沿主要道路

沿主要出入口

分散在道路四周

2. 文化商业服务中心的布置方式

(1)沿街线状布置

交通量不大:两侧布置

交通量大:一侧布置

过于繁忙的交通干线不宜布置文化商业中心

交通量大的交叉口不宜布置人流量大的公共服务设施,并应设置广场等缓冲人流

(3)沿街和成片集中相结合

沿街:改变街道面貌、住宅底层商店节约用地

成片:形成完整区域,利于使用和经营管理

3. 商业服务设施的布置方式

(1)住宅底层商业服务设施

不宜布置噪声、气味、烟尘大的项目(饭店、浴室)

(2)独立设置的商业服务设施

(二)基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

1. 居住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

(1)商业服务设施 集中布置,形成小区生活服务中心,设置在小区中心地段或主要出入口。

(2)儿童教育设施——中小学的规划布置

◆ 服务半径:小学≤500m ,中学≤1000m

◆ 建筑层数:小学 2—3层,中学3—5层

◆ 位置:中心、一角、一侧、规模大时可设两所

3. 幼儿园、托儿所规划布置

◆ 联合设置为好,环境安静,接送方便的地段

◆ 服务半径:不宜大于300米

◆ 建筑层数:1—2层为主,在用地紧张地段可考虑三层

◆ 位置:位于组团之间、组团内或小区中心

一、用地平衡表

作用

现状分析,作为规划依据

检验方案用地分配的经济性和合理性

审批依据

二、各项用地界限划分的技术性规定

1. 居住区用地范围的确定

居住区以道路为界限时,如属城市干道或公路,则以道路红线为界,如属居住区干道时,以道路中心线为界;

与其他用地相邻,以用地边界线为界;

同天然障碍物或人工障碍物为邻时,以障碍物边线为界。

2. 住宅用地范围的确定

以居住区内部道路红线为界,宅前宅后小路属住宅用地;

如住宅与公共绿地相邻,没有道路或其他明确界限时,通常在住宅长边一住宅的1/2高度计算,住宅两侧按3~6米计算。

3. 底层公建住宅或住宅公建综合楼用地面积:按住宅和公建各占该栋建筑总面积的比例分摊用地,并分别计入住宅用地和公建用地;底层公建突出于上部住宅或占有专用场院或因公建需要后退红线的用地,均应计入公建用地。

4. 底层架空建筑用地面积的确定,应按底层及上部建筑的使用性质各占该栋建筑总面积的比例分摊用地面积,并分别计入有关用地内。

5. 道路用地范围确定

城市道路一般不计入居住区的道路用地,居住区道路作为居住区用地界限时,以道路红线的一半计算;小区道路和住宅组团道路按道路路面宽度计算,包括人行便道;公共停车场、回车场以设计的占地面积计入道路用地,宅前宅后小路不计入道路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界限外的人行道和车行道按道路用地计算,属于公共服务设施专用的道路不计入道路用地。

6. 公共绿地范围的确定

公共绿地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公园、小区公园、组团绿地,不包括住宅日照间距内的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

三、技术经济指标

1. 居住户数

2. 居住人口

3. 总建筑面积:住宅建筑面积+ 公建建筑面积

4. 住宅平均层数: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基底总面积的比值

5、人口毛(净)密度: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住宅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

6、住宅建筑套毛(净)密度: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套数

7、住宅建筑面积毛(净)密度: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

8、居住区建筑面积毛密度(容积率):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各类建筑的总面积

9、停车率: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

10、地面停车率:居民汽车的地面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

11、住宅建筑净密度: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与住宅用地面积的比率

12、总建筑密度:居住区用地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13、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绿地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包括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不包括其他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

四、居住区的定额指标

1. 用地的定额指标

2. 住宅建筑净密度与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

某号建筑气候地区内,居住小区用地为10h ㎡,其住宅用地占50%,拟建住宅层数为6层,试问允许建设的最大住宅总建筑面积是多少?

(查表得多层住宅建筑净密度最大控制值30%)

10×50%×30%×6=9万㎡

天津万科水晶城

一、项目概况

位于天津市区西南部,原天津玻璃厂厂址

总占地面积50.72公顷

可用地面积38.41公顷

二、设计理念

对比

保留

叠加

三、规划布局

1. 总平面规划

行列式

多层为主

南向为主

2. 空间轴线分析

3. 道路规划

4. 公建分析

5. 绿化及景观分析

居住区规划布局分析要点:

一、道路系统

综合考虑地形、气候、用地规模、周围环境、居民出行方式、居住区的规划结构等因素

(一) 道路系统规划布置要求:

1. 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各种交通运输要求/利于居住区的规划布置/利于工程设施布置

2. 满足安全与防卫要求:行人、行车安全/抗震防灾

3. 满足经济与节约要求:合理选择道路线路和路基断面/适应地形布置要求/ 利用现有线路设施

(二)道路系统的规划布置

1、道路网布置基本形式

2、人车流组织:人车混行/ 人车分流/人车共存

3、道路分级:居住区级道路/小区级道路/组团级道路

4、静态交通布置:停车设施、广场、回车场、交通岛等

(三)有关技术要求

1. 出入口

⑴居住区、居住小区的主要车行道一般要有两个方向的对外出入口

⑵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小于150m

⑶人行出入口间距不大于80m

⑷沿街建筑长度大于150m 时,应设不小于4m x4m的消防车通道

⑸当建筑物长度大于80m 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

⑹居住区、居住小区车行道与城市级或居住区级道路的交角不小于75°

2. 尽端式道路

长度不宜大于120m ,并在尽端应设不小于12mx12m 的回车场地

3. 道路纵坡i (%)、最大纵坡坡长L(m)

机动车道 0.2≤i≤8.0 L≤200

非机动车道 0.2≤i≤3.0 L≤50

步行道 0.2≤i≤8.0

4. 公交站

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市郊或近郊居住区,应为居住区设置专用公交线路,公交站服务半径不大于500m

二、公建系统

1. 规划要求

方便使用/利于形成社区中心/满足公建自身建设要求/利于经营管理/适应社会发展

2. 规划布置

⑴社区活动中心:商业集中于交通方便、人流集中地段/ 文体与公共绿地结合/商业与文体结合,要考虑经营管理

⑵教育设施:中小学环境安静、交通安全的独立地段/ 托幼方便家长接送的地段

⑶医疗卫生设施:安静、卫生、交通方便

⑷基层商业服务设施:分散设于组团、邻里

院落内或主要出入口附近,便于居民购物

⑸市政公用设施:变电所、煤气调压站处于负荷中心;环卫设施要袋装化,垃圾收集站便于清运

三、绿化系统

1. 利用自然条件和环境特点,突出系统设计

2. 与居住建筑和公建融合

3. 反应地方特色:植物配置、空间布置、建筑小品等

四、空间环境

1. 协调中创造特色

2. 整体中突出中心

3. 连续中沟通交往

4. 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⑴满足有关规范要求:日照、通风、朝向、防火、防灾等

⑵适应环境、防护疏导:地形、通风、防风、噪音、防灾等

⑶提高绿化率

⑷加大科技含量:太阳能、风能、利用再生能源等

一、居住区发展历程

(一)中国古代城市居住区规划

基本组织形式:

唐代以前——里坊制

北宋仁宗末年以后——街巷制

元代以后——胡同结构形制

1. 里坊制

里坊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基本形成,西汉至唐代年间为发展的鼎盛时期。

特点:

由经纬道所划分的地盘为“里”的地域范围,里的平面一般呈方形或矩形,四周围为墙,设里门出入,里内排列居民住宅。

具有封闭性,体现了“官民不相参”和便于管理的指导思想。

2.街巷制

北宋中叶以后,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使封闭的单一居住性的里坊制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城市生活方式的变化,坊墙逐渐被商店所代替,住宅直接面向街巷,与商店、作坊混合排列。坊内的街改造为东西向为主的“巷”,巷直达干道,交通大为便利。

3. 胡同

元朝以后,原来的巷改为胡同,形成大街——胡同——四合院三级组织结构。胡同内的院落式住宅并联建造。

(二)近现代城市居住区规划

1. 大街---里弄

街---弄---里三级组成,街是城市行车干道,街两侧的分支就是里弄,一般情况下不通机动车,弄两侧的分支是里,一般为尽端路。

里弄的出现实际是由于城市人口急剧增长,造成街巷、三合院空间压缩形成的,日照、通风条件较差、几乎没有绿化,空间呆板单调。

2. 邻里单位

1929年,美国人佩里提出“邻里单位”理论;

中国在50年代初居住区建设受到此理论影响。

邻里单位理论的基本原则:

邻里单位周围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

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

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

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合64.75hm²);

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是小学校,与其他的邻里服务设施一起布置在中心公共广场或绿地上;

邻里单位内的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

3. 扩大街坊

邻里单位被广泛采用同时,前苏联提出了扩大街坊的组织形式。与邻里单位相比在空间布局上更自由灵活。

优点:形成完整的街景和内向的院落;

缺点:住宅拐角多,东西向多,不利于通风采光

4. 人车分流

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方式上世纪20年代在美国提出,1933年在美国建筑师斯泰恩设计的雷德朋居住区中实施,被称为雷德朋体系。

设计原则:

1、进入住宅区后步行道路与汽车道路在空间上分开,设置步行路与车行路两个独立的路网系统。

2、车行路应分级明确,可采取围绕住宅区或住宅群落布置的方式,并以枝状尽端路或环状尽端路的形式伸入到各住户或住宅单元背面的入口。

3、在车行路周围或尽端设置适当数量的住户停车位,在尽端车行路的尽端应设回车场地。

4、步行路应贯穿于住宅区内部,将绿地、户外活动场地、公共服务设施串联起来,并伸入到各住户或住宅单元正面的入口,起到连接住宅院落、住宅私院和住户起居室的作用。

人车分行的路网布局一般要求步行路网与车行路网在空间上不能重叠,在无法避免时可以采用局部立交的工程措施。

5. 居住小区

指以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划分,不为城市交通干道穿越的完整地段,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

居住小区基本特征:

1. 居住小区由城市道路或城市道路与自然界线(如城市道路、绿地、水面、沟渠、铁路或其他专用地界等)划分,用地的界限明确,地块完整,不被城市交通干道所分割。

2. 规模:一般以小学的最小规模为其人口规模的下限,以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服务半径作为控制用地的上限。

3. 小区内设置小学、托幼、会所等公共服务设施。

4. 道路自成系统,避免将城市干道上的机动车交通引入到居住小区内。

5. 有一定面积的公共绿地和室外活动场地。

6. 居住区

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特指:由多个居住小区组成,除小区级公共中心外,同时设有更加完善的居住区级公共中心,实际基本具备了小型城市的功能。

7. 扩大小区、居住综合体、综合居住区

(1)扩大小区:在城市干道间的用地内(一般约100—150h ㎡) 不明确划分居住小区的一种组织形式。其公共服务设施结合公交站点布置在扩大小区边缘。

(2)居住综合体:将居住建筑与为居民生活服务的公共服务设施组成一体的综合大楼或建筑综合体。

(3)综合居住区:将居住和工作环境布置在一起的一种居住组织形式。

优点:生活与工作方便,减少交通,节约时间,城市建筑空间形态丰富多样。

如:

生产综合居住区——居住与无害工业结合;

办公综合居住区——居住与行政办公结合

商业综合居住区——居住与商业服务结合等

8. 社区理论

社区是在一定地域内发生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有特定的生活方式,并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

四个条件:

有一定的社会关系

一定地域内相对独立

有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

有相近的文化价值认同感

社区与小区的共同点:

都存在相对独立的区域

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

社区与小区的不同点:

社区是从人的价值、物质关系确定的,小区从人口、用地规模数量决定

价值取向不同

9. 新城市主义

“新城市主义”是作为一种以再造城市社区活力的设计理论和社会思潮,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美国兴起的。

基本理念:从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思想中发掘灵感,并与现代生活的各种要素相结合,重构一个被人们所钟爱的、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气息的紧凑性邻里社区来取代缺乏吸引力的郊区模式。

1993年召开了新城市主义协会(CNU )的第一次会议。1996年CNU 第四次大会通过了“新城市主义宪章”,主要原则有:

社区的紧凑;

清晰的中心和边界的邻里结构;

各种城市功能和居住类型、居住人群的混合;

适合步行的环境和尺度;

公共空间的重要性;

公众参与。

核心思想:

(1)重视区域规划,强调城市从区域整体的高度看待和解决问题;

(2)以人为中心,强调建成环境的宜人性以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支持性;

(3)尊重历史和自然,强调规划设计与自然、人文、历史环境的和谐性。

新城市主义的两种开发和组织方式:

(1)TOD体系(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以交通为导向的开发)

以区域城市理论(宏观)为基础,提倡建立区域性的公共交通体系为结构,引导城市和郊区沿大型公共交通的路线进行集约式发展,减少对私人汽车的依赖。使城市和郊区经过发展逐渐融合成为有多个核心的网络。

(2)TND体系(Traditional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传统住区开发)

提倡学习美国传统的城镇形态和结构,主张相对密集的开发,混合的功能和多元化的住宅形式,创造街道、广场及社区活动场所等有意义的空间并加强步行可达性。

TND鼓励和建设多种交通方式,狭窄的网络行街道是TND开发模式的基础。

设计原则:

1. 具有容纳商业、文化或行政活动的邻里中心;

2. 到达工作或购物地点的距离在5分钟行程内;

3. 小尺度的街区划分,街道以网格状布置从而提供多种选择的交通路线,减轻交通压力;

4. 以巷道辅助街道使其尺度减小,人行道带来开放性和步行性;

5. 建筑物容纳多种功能,他们的高度和退界受到限制使街道得以保持统一性;

6. 在显著位置安排市政建筑或社区公共建筑;

7. 在尽可能近的距离内安排多种住宅形态,使不同收入的人能彼此产生联系;

8. 与大型公共交通有直接联系;

9. 推动社区氛围和公众的责任感。

二、现代居住区规划任务

为居民经济合理地创造一个满足日常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舒适、卫生、安全、宁静和优美的环境。

三、居住区规划内容

1、选择确定用地位置、范围(包括改建范围)

2、确定规模,即人口数量和用地大小

3、拟定居住建筑类型、层数、数量、布置方式

4、拟定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容、规模、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

5、拟定各级道路的宽度、断面形式、出入口位置、停车数量和方式

6、拟定绿地和室外活动场地的布置

7、拟定有关的市政工程设施的规划方案

8、拟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造价估算

四、现代居住区发展趋势

集约化 人口增长,资源紧张——节地、节能、节材

社区化 识别性与归属感、文化与活力

生态化 合理绿化;太阳能、风能、废水、垃圾的利用

颐养化 人口老龄化——增设老人公寓及设施

智能化 科技发展——利用计算机网络、“四新”

一、居住区的组成

(一)居住区的组成要素

1. 物质要素

自然要素: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植被等

人工要素:各类建筑物及工程设施等

2. 精神要素

人的因素:人口结构、人口素质、居民行为、居民生理、居民心理等

社会因素:社会制度、政策法规、经济技术、历史文化、物业管理、邻里关系等

(二)居住区各类用地组成

住宅用地:指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的总称(包括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又称公建用地, 是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施的用地,应包括建筑基底占地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

公共绿地: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集中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他块状带状绿地等。

道路用地: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汽车地面停放场地。

其他用地:指规划范围内除居住区用地以外的各种用地,包括非直接为本区居民配建的道路用地、其他单位用地、保留的自然村、河流等不可建设用地等

二、居住区规模

居住区规模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决定规模大小的因素有:

1. 公共设施的经济性和合理的服务半径

公共设施包括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配套公建。

服务半径指居民到达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

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800---1000m

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400---500m

组团级公共服务设施:150---200m

2. 城市道路交通方面的影响

城市干道间距在600---1000m 之间,干道间用地为36—100h ㎡左右。

3. 居民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影响

管理人口一般为3---5万人

4. 住宅层数对居住区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的影响

高层建筑、多层建筑等

综合以上分析:居住区规模一般为

人口:3—5万人

用地:50—100h ㎡

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

三、居住区类型

按性质分:新建居住区和改建居住区

按位置分:市内居住区、近郊居住区和远郊居住区

按住宅层数分:高层居住区(10层以上)、中高层居住区(7-9层)、多层居住区(4-6层)、低层居住区(1-3层)和混合居住区

按功能分:单一居住区和综合居住区

四、居住区的规划结构

规划结构是根据居住区的功能要求综合地解决住宅与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公共绿地等相互关系而采取的组织方式。

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

居住区——居住小区

居住区——组团

居住区——居住小区——组团

五、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基本原则和要求

(一)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基本要求

1. 使用要求

2. 卫生要求 日照、通风、噪声和空气污染等

3. 安全要求 防火、防震(位置选择、疏散场地、道路交通疏散、建筑防震设计等)、防空(人防工程、平战结合等)

4. 经济要求

5. 美观要求 地方特色,追求个性等

六、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态

从城市空间的角度来讲,居住区是城市空间的重要层次和节点,从此角度居住区规划布局可以概括以下主要形式:

1. 片块式布局

住宅建筑在尺度、形体、朝向等方面具有较多相同的因素,以日照间距为主要依据建立起联系所构成的群体,它们不强调主次等级、成片成块、成组成团地布置,形成片块式布局形式。

2. 轴线式布局

空间轴线或可见或不可见,可见者常为线性的道路、绿带、水体等构成,但不论轴线的虚实,都具有强烈的聚集性和导向性。一定的空间要素沿轴布置,或对称或均衡,形成具有节奏的空间序列,起着支配

全局的作用。

3. 向心式布局

将一定空间要素围绕占主导地位的要素组合排列,表现出强烈的向心性,易于形成中心。这种布局形式山地用的较多,顺应自然地形布置的环状路网造就了向心的空间布局。

4. 围和式布局

住宅沿基地外围周边布置,形成一定数量的次要空间并共同围绕一个主导空间,构成后的空间无方向性,主入口按环境条件可设于任一方位,中央主导空间一般尺度较大,统率次要空间,也可以其形态的特异突出其主导地位。

5. 集约式布局

将住宅和公共配套设施集中紧凑布置,并开发地下空间,依靠科技进步,使地上地下空间垂直贯通,室内外空间渗透延伸,形成居住生活功能完善,水平-垂直空间流通的集约式整体空间。

6. 隐喻式布局

将某种事物作为原型,经过概括、抽象成建筑与环境的形态语言,使人产生视觉和心理上的某种联想与领悟,从而增强环境的感染力,构成了“意在象外”的境界升华。

在实际方案中往往同时采用几种布局方式

七、居住区规划布局分析

主要因素:

住宅——主体

道路——骨架

公建——核心

绿化——空间、生态、视觉

基本要求:

1. 方便居民生活,便于组织管理

2. 合理组织人流、车流,利于安全防卫

3. 公共活动中心方便使用、经营和社会化服务

4. 规划设计构思新颖、环境协调,富有特色

一)道路系统

1. 布置要求

(1)使用要求

·交通运输:上班、上学、购物、清运垃圾、消防救护等

·利于整体规划布局:用地的划分、建筑及设施的布置

·利于工程设施布置

(2)安全与防护要求

·保证行人、行车的安全:功能明确、线路便捷,妥善处理不同功能道路的交点、减少交通穿越等 ·与抗震防灾结合:设置疏散通道、消防通道

(3)经济和节约用地要求

·合理的道路线路、路基断面

·适应地形:平行或斜交于等高线、平行河流

·利用现有线路

2. 道路系统的规划布置

(1)道路网布置的基本形式

(2)人流、车流的组织

·人车混流

·人车分流

常用方式:

车行道附设人行道

人车各设独立系统

人车立交

(3)道路分级布置

(4)静态交通布置

停车设施、回车场、交通岛、地下停车设施

3. 有关技术要求

(1)出入口

·居住区、小区主要车行道至少有两个方向的对外出入口

·机动车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150m

·人行出入口间距≯80m

·沿街建筑长度大于160m 时,设不小于4×4m的消防车通道

·建筑物长度>80m 时,在底层加设人行道

·居住区、小区车行道与城市级或居住区级道路夹角≮75°

(2)尽端式道路

长度≯120m ,应设面积≮12×12m的回车场

(3)道路纵坡、最大纵坡坡长

(4)公交站

大城市、特大城市近郊居住区设专用公交线路,服务半径不大于500m

(二)公建系统

1. 规划要求

(1)方便使用:居民行为、服务半径

(2)利于形成社区活动中心

(3)自身建设要求

(4)利于经营管理 (增加创收)

(5)适应社会发展:信息化、老龄化

2. 公建系统的规划布局

(1)社区活动中心 :集中形成商业中心、文化娱乐中心

(2)教育设施:中小学、幼托——安静、安全地段,室外活动场地

(3)医疗卫生设施:安全、卫生、交通方便、地势平坦的独立地段

(4)基层商业服务设施:日常必需品,分散设置

(5)市政公用设施

变电所、煤气调压站——位于负荷中心

锅炉房——下风位,设有运输通道

垃圾收集站注意遮蔽

(三)绿化系统

公共绿地: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

非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专用绿地、道路绿地

生态、防护绿地

(1)集中、分散相结合

(2)绿化余活动场地、建筑空间相结合

(3)植物品种选择

考虑地方气候土壤条件、反应地方特色,住宅庭院注意透光、遮阳、无毒、防火等。

4. 空间环境

(1)协调中创造特色

(2)整体中突出中心

(3)连续中沟通交往

(4)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满足日照、通风、防灾要求;防止污染;提高绿化率;增强自循环能力

一、住宅类型选择

(一)住宅类型

(三)住宅类型的选择

1. 住宅标准

面积标准、质量标准

2. 套型和套型比

参照人口结构和市场需求

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

⑴家庭人口规模小型化

⑵年龄老龄化

⑶家庭人口的流动化(两代居、核心家庭等)

3. 确定住宅建筑的层数和比例

综合考虑用地经济、建筑造价、施工条件、居民生活水平等

4. 适应当地自然气候和居民的生活习惯

5. 节约用地, 结合地形

6. 城市整体建筑面貌要求

二、住宅合理间距

1. 日照间距:前后两列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规定的时日获得所需日照量而保持的一定间距。

住宅不同方位对日照间距的影响

3. 住宅侧面间距

多层:不小于6m

高层与其他:不小于13m

*侧面有窗应适当加大间距。

三、住宅的规划布置

(一) 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

1. 行列式

优点:通风、日照好

缺点:单调、呆板

2. 周边式

优点:封闭、防风、防噪音等

缺点:部分住宅朝向差

3. 混合布置

行列式和周边式的结合,常以行列式为主,形成半开敞的院落。

4. 自由布置

结合地形,灵活布置

如:散立、曲线形、曲尺形、点群式等

(二) 住宅群体的组合方式

1. 成组成团

由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住宅(或结合公共建筑)组成

规模:1000~3000人

住宅组团的的分隔方式:

1. 用绿化分隔

2. 用公共建筑分隔

3. 用道路分隔

4. 用河流分隔

5. 利用地形高差分隔

2. 成街成坊

主要道路沿线和带型地段

旧居住地段改建

街坊:城市中由街道包围的、面积比居住小区小的、供生活居住使用的地段。

成组成团、成街成坊往往组合使用

3. 整体式

连廊、高架平台连成一体

(二) 住宅群体的空间组合

住宅与公建、道路、绿化、建筑小品等

空间构图手法:

对比

节奏和韵律

比例和尺度

建筑本身、建筑之间尺度关系

建筑高度与院落进深1:3

色彩 整体考虑,重点处理

使用建筑材料固有色泽,减少维护

绿化 联系 分割 衬托 补充

道路 直线、曲线

建筑小品 围墙、花架、座椅、挡土墙、台阶等

四、住宅群体规划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争取日照,防止西晒

日照:点式建筑放南边等

西晒:利用绿化、设置阳台和遮阳板等

1. 利用点状住宅以增加日照效果,可适当缩小间距

2. 住宅错落布置,提高日照水平

3. 将建筑方位偏东(或西)布置,等于是加大了间距,增加了底层的日照时间,但阳光入室的照射面积

比南向要小

4. 利用绿化,防止西晒

(二)提高通风能力和防风能力

利用道路、建筑布置、绿化和水面等

(三)防治噪声规划

合理布局

利用绿化

利用地形

利用人工障壁等

(四)注意节约用地

从建筑单体和群体规划布置两个方面采取措施

1. 建筑单体方面:

⑴提高住宅层数

⑵采用北向退台式住宅

⑶适当加大住宅进深 12m左右

2. 群体规划方面:

⑴住宅底层布置公共服务设施

底层功能:对居民干扰不大的

⑵合理利用住宅间用地

①住宅与公共建筑组合

利用南北向住宅沿街山墙一侧的用地布置低层公共服务设施

在住宅间距内插建低层公共建筑

采用『型、E 型、梳形等住宅

用山墙一侧布置低层公建

在住宅间距内插建低层公共建筑

采用『型、E 型、梳形等住宅

⑵合理利用住宅间用地

①住宅与公共建筑组合

②空间的借用

利用北侧道路、河流、绿地等空间

③少量住宅东西向布置

④高低层住宅混合布置

⑶利用地下空间和采用高架平台

五、宅旁绿地组织

一)近宅空间

(二)庭院空间

1. 场地布设

动与静

向阳与背阳

显露与隐蔽

2. 植物

空间组织手法:围合、覆盖、凹凸、架空、机理变化、孤植观赏

3. 建筑小品

园路铺装(宅旁小路、绿地园路)、水、置石、设施小品

设施小品:

建筑部件:单元入口、室外楼梯、平台、连过街楼、雨篷等

工程小品:天桥、室外台阶、挡土墙、护坡、围墙等

公用设施:垃圾箱、灯柱、路障、绿标等

活动设施:游戏器具等

一、公共服务设施分类与内容

◆ 按性质分:

教育、医疗卫生、文体、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和其他

二、公共服务设施定额指标

一般由国家统一制定

影响因素:经济水平、人口结构、原有公建可利用程度、公建本身规模效益等

二、公共服务设施定额指标

1. 千人指标(主):每千居民拥有的各项公共服务的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

2. 千户指标:每千户居民家庭拥有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网点的建筑面积

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

1.应按照居民的使用频率进行分级并和居住人口规模相呼应,公共服务设施布点还必须与居住区规划结构相适应。

2.应有合理的服务半径:

居住区级 : 800---1000m

小区级:400--500m

组团级:150---200m

3. 结合职工上下班流向、公共交通站点布置,方便居民使用。

4. 商业服务、金融邮电、文体等有关项目宜集中布置,形成各级居民生活活动中心。

5. 根据不同项目的使用特征和居住区的规划分级结构类型,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合理布局,如医院安排在安静、交通方便地段等。

6. 在便于使用、综合经营、互不干扰、节约用地的前提下,宜将有关项目相对集中设置形成综合楼或组合体。

7. 独立的工矿居住区或市郊居住区,应同时考虑方便就近地区、农村的使用和保持居住区内部的安宁。

8. 各级公共服务中心宜与相应的公共绿地相邻布置

四、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

(一)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方式

◆ 三级布置:

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和居住组团级;

◆ 两级布置:

小区级和组团级公共服务设施是居民日常必需,称为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可分可不分。

(二)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

一般集中布置形成居住区中心

主要指文化商业服务中心

1. 文化商业服务中心位置的选择

几何中心

沿主要道路

沿主要出入口

分散在道路四周

2. 文化商业服务中心的布置方式

(1)沿街线状布置

交通量不大:两侧布置

交通量大:一侧布置

过于繁忙的交通干线不宜布置文化商业中心

交通量大的交叉口不宜布置人流量大的公共服务设施,并应设置广场等缓冲人流

(3)沿街和成片集中相结合

沿街:改变街道面貌、住宅底层商店节约用地

成片:形成完整区域,利于使用和经营管理

3. 商业服务设施的布置方式

(1)住宅底层商业服务设施

不宜布置噪声、气味、烟尘大的项目(饭店、浴室)

(2)独立设置的商业服务设施

(二)基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

1. 居住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

(1)商业服务设施 集中布置,形成小区生活服务中心,设置在小区中心地段或主要出入口。

(2)儿童教育设施——中小学的规划布置

◆ 服务半径:小学≤500m ,中学≤1000m

◆ 建筑层数:小学 2—3层,中学3—5层

◆ 位置:中心、一角、一侧、规模大时可设两所

3. 幼儿园、托儿所规划布置

◆ 联合设置为好,环境安静,接送方便的地段

◆ 服务半径:不宜大于300米

◆ 建筑层数:1—2层为主,在用地紧张地段可考虑三层

◆ 位置:位于组团之间、组团内或小区中心

一、用地平衡表

作用

现状分析,作为规划依据

检验方案用地分配的经济性和合理性

审批依据

二、各项用地界限划分的技术性规定

1. 居住区用地范围的确定

居住区以道路为界限时,如属城市干道或公路,则以道路红线为界,如属居住区干道时,以道路中心线为界;

与其他用地相邻,以用地边界线为界;

同天然障碍物或人工障碍物为邻时,以障碍物边线为界。

2. 住宅用地范围的确定

以居住区内部道路红线为界,宅前宅后小路属住宅用地;

如住宅与公共绿地相邻,没有道路或其他明确界限时,通常在住宅长边一住宅的1/2高度计算,住宅两侧按3~6米计算。

3. 底层公建住宅或住宅公建综合楼用地面积:按住宅和公建各占该栋建筑总面积的比例分摊用地,并分别计入住宅用地和公建用地;底层公建突出于上部住宅或占有专用场院或因公建需要后退红线的用地,均应计入公建用地。

4. 底层架空建筑用地面积的确定,应按底层及上部建筑的使用性质各占该栋建筑总面积的比例分摊用地面积,并分别计入有关用地内。

5. 道路用地范围确定

城市道路一般不计入居住区的道路用地,居住区道路作为居住区用地界限时,以道路红线的一半计算;小区道路和住宅组团道路按道路路面宽度计算,包括人行便道;公共停车场、回车场以设计的占地面积计入道路用地,宅前宅后小路不计入道路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界限外的人行道和车行道按道路用地计算,属于公共服务设施专用的道路不计入道路用地。

6. 公共绿地范围的确定

公共绿地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公园、小区公园、组团绿地,不包括住宅日照间距内的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

三、技术经济指标

1. 居住户数

2. 居住人口

3. 总建筑面积:住宅建筑面积+ 公建建筑面积

4. 住宅平均层数: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基底总面积的比值

5、人口毛(净)密度: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住宅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

6、住宅建筑套毛(净)密度: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套数

7、住宅建筑面积毛(净)密度: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

8、居住区建筑面积毛密度(容积率):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各类建筑的总面积

9、停车率: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

10、地面停车率:居民汽车的地面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

11、住宅建筑净密度: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与住宅用地面积的比率

12、总建筑密度:居住区用地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13、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绿地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包括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不包括其他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

四、居住区的定额指标

1. 用地的定额指标

2. 住宅建筑净密度与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

某号建筑气候地区内,居住小区用地为10h ㎡,其住宅用地占50%,拟建住宅层数为6层,试问允许建设的最大住宅总建筑面积是多少?

(查表得多层住宅建筑净密度最大控制值30%)

10×50%×30%×6=9万㎡

天津万科水晶城

一、项目概况

位于天津市区西南部,原天津玻璃厂厂址

总占地面积50.72公顷

可用地面积38.41公顷

二、设计理念

对比

保留

叠加

三、规划布局

1. 总平面规划

行列式

多层为主

南向为主

2. 空间轴线分析

3. 道路规划

4. 公建分析

5. 绿化及景观分析

居住区规划布局分析要点:

一、道路系统

综合考虑地形、气候、用地规模、周围环境、居民出行方式、居住区的规划结构等因素

(一) 道路系统规划布置要求:

1. 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各种交通运输要求/利于居住区的规划布置/利于工程设施布置

2. 满足安全与防卫要求:行人、行车安全/抗震防灾

3. 满足经济与节约要求:合理选择道路线路和路基断面/适应地形布置要求/ 利用现有线路设施

(二)道路系统的规划布置

1、道路网布置基本形式

2、人车流组织:人车混行/ 人车分流/人车共存

3、道路分级:居住区级道路/小区级道路/组团级道路

4、静态交通布置:停车设施、广场、回车场、交通岛等

(三)有关技术要求

1. 出入口

⑴居住区、居住小区的主要车行道一般要有两个方向的对外出入口

⑵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小于150m

⑶人行出入口间距不大于80m

⑷沿街建筑长度大于150m 时,应设不小于4m x4m的消防车通道

⑸当建筑物长度大于80m 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

⑹居住区、居住小区车行道与城市级或居住区级道路的交角不小于75°

2. 尽端式道路

长度不宜大于120m ,并在尽端应设不小于12mx12m 的回车场地

3. 道路纵坡i (%)、最大纵坡坡长L(m)

机动车道 0.2≤i≤8.0 L≤200

非机动车道 0.2≤i≤3.0 L≤50

步行道 0.2≤i≤8.0

4. 公交站

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市郊或近郊居住区,应为居住区设置专用公交线路,公交站服务半径不大于500m

二、公建系统

1. 规划要求

方便使用/利于形成社区中心/满足公建自身建设要求/利于经营管理/适应社会发展

2. 规划布置

⑴社区活动中心:商业集中于交通方便、人流集中地段/ 文体与公共绿地结合/商业与文体结合,要考虑经营管理

⑵教育设施:中小学环境安静、交通安全的独立地段/ 托幼方便家长接送的地段

⑶医疗卫生设施:安静、卫生、交通方便

⑷基层商业服务设施:分散设于组团、邻里

院落内或主要出入口附近,便于居民购物

⑸市政公用设施:变电所、煤气调压站处于负荷中心;环卫设施要袋装化,垃圾收集站便于清运

三、绿化系统

1. 利用自然条件和环境特点,突出系统设计

2. 与居住建筑和公建融合

3. 反应地方特色:植物配置、空间布置、建筑小品等

四、空间环境

1. 协调中创造特色

2. 整体中突出中心

3. 连续中沟通交往

4. 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⑴满足有关规范要求:日照、通风、朝向、防火、防灾等

⑵适应环境、防护疏导:地形、通风、防风、噪音、防灾等

⑶提高绿化率

⑷加大科技含量:太阳能、风能、利用再生能源等


相关文章

  •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课程编号:08075107 适用专业:土地资源管理 学时数:48 执笔者: 修订日期:2010年6月 学分数:3 审核人: 一.课程的性质和 ...查看


  •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原理与资源化技术
  • 基本资料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原理与资源化技术 作者: 徐晓军 出版社: 出版年: 2007.1 页数: 定价: 39 装帧: ISAN: 内容简介 高等学校规划教材:全书共分为11章,主要论述了有关固体废物的基本知识.固体废物的收集和运输.固 ...查看


  • 重大城市规划专业课程
  • 城市规划专业课程简介 画法几何 建筑制图 朱育万主编,<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 参 考 书: 王桂梅主编,<土木建筑工程设计制图>,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2年 朱福熙主编,< ...查看


  • [人工智能导论]教学大纲
  • <人工智能导论>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课程代码:3235042 总学时:32学时(讲课32学时) 总学分:2学分 课程类别:限制性选修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有关专业 预修要求:C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 课程的性质.目的 ...查看


  • 区域旅游原理(吴必虎)
  • 区域旅游规划原理 (一) 吴必虎 著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联系方式:北京市北京大学城环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邮编:E-mail:[email protected] 第一章 区域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P1~ ...查看


  • 物流工程考研2
  • 天津市 1.南开大学 (160)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电话:23503746)(085240)物流工程 研究方向: (01)供应链管理 (03)物流信息管理 政治 (101)思想政治理论 02)物流系统优化 05)交通运输规划 业务课一 ( ...查看


  • 重庆市二级风景园林师考试要求及重点
  • 为了让大家及时掌握二级风景园林师考试要求及重点,经研究,特制定<重庆市二级风景园林师考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大纲>规定的考核知识点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细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 ...查看


  • 环境规划论文-定稿
  • 学号:0904014112 姓名:袁宛英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生态学理论漫谈 摘要:通过介绍生态学理论在旅游.工业发展.城市园林绿化中应用,实现环境管理与规划规定的目 标,这是一个环境管理的过程,规划与管理环境保护的两个重要方面.文章主要从环境 ...查看


  • [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2016期末考试答案
  •  <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期末考试(20) 姓名:xxx 班级:2班 成绩: 92.0分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现代城市生态设计原理不包括().(1.0分) 0.0 分  A. 遵循合理的生态位 ...查看


  •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1
  •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城市规划原理Urban planning principle 课程编码:1313129215 总学时数:42 学 分:2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园林教研室 适用专业:园林专业 适用对象:本科 一.课程的性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