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泊湖奇观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镜泊湖奇观“奇”在哪里,了解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增长自然常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我国地域广阔,有无数的名胜美景,在我国东北的黑龙江省宁安县境内有一处令人向往的湖泊——镜泊湖,被誉为“北方的西湖”。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注意读准泊(pō)字的读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为什么要把这个美丽的湖泊命名为“镜泊湖”呢?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在课文中找找原因。读课文时要注意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注意读书的姿势。

3.围绕问题,组织课堂交流。学生可能会有这样几种说法:

(1)传说镜泊湖是宝镜从天上掉下来变成的。

——引导学生朗读相关的课文,指导读准“消灾弭(mǐ)祸(huò)”“天庭(tíng)”;理解词语“消灾弭祸”。

(2)镜泊湖湖面水平如镜。

——引导学生朗读相关的课文,读准字音“倒(dào)”理解词语“耸峙”。

三、再读课文,聚焦形象

1.导语:“镜泊湖”一个名字就那样神奇,镜泊湖的景色就更加神奇美妙了,课文上说镜泊湖的景色是——奇观。

齐读:奇观。理解“奇观”的意思。

2.镜泊湖奇观到底奇在何处呢?让我们再来认真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边在课文中做好标记。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做标记。

4.组织课堂交流,一般学生会有这样几种观点:

(1)奇在镜泊湖边和湖中的峰峦。

(2)奇在吊水楼瀑布。

(3)奇在地下森林。

四、精读课文,想象品味

1.分组研读,协作讨论。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喜好,自愿组织学习小组,研究镜泊湖景色的神奇之处。要求学生找到有关的句子,读读想想从什么地方可以发现神奇,为什么?教师巡回指导,随机参与学生的讨论。

2.课堂交流,汇报成果。

学生按小组汇报研读讨论成果,教师随机进行提高性指导,发挥主导作用。估计学生的汇报会这样进行:

(1)认为“奇在镜泊湖边和湖中的峰峦”的学生会认为峰峦绮丽多变,“峰峦叠起”“石岛耸峙”“倒影奇幻”很神奇。同时会选择朗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

——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峰峦叠起”“石岛耸峙”“倒影奇幻”的意思,想象课文描写的奇观,画一画镜泊湖的风光图,同时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2)认为“奇在吊水楼瀑布”的学生会认为吊水楼瀑布“溅起千朵银花”“势如千军万

马”很神奇。同时会选择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的第四句话:“本来清澈的湖水„„形成鲜明的对照。”

——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万斛”的意思;播放瀑布的响声,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瀑布的样子和气势;配上瀑布录像,音画合成,指导感情朗读。

(3)认为“奇在地下森林”的学生会认为“火山口似乎要吞没一切”和“林木却欣欣向荣”很神奇。同时会选择第5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朗读。

——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上文“深约100米”想象火山口的“黝黑”,想象林木的欣欣向荣;指导感情朗读。

3.诵读积累,比较发现。

(l)学生自主选择诵读表现镜泊湖奇观的有关句子,积累语言和表象。

(2)比较这三处奇观有什么不同之处。(湖边峰峦和地下森林的静态与吊水楼瀑布的动态)

五、细读课文,质疑探究

1.导语:学到这里,镜泊湖奇观已经在我们的脑海里留下了鲜明的印象。关于镜泊湖奇观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2.学生质疑,可能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

(l)在火山口,怎么会有地下森林?

(2)吊水楼瀑布为什么不会结冰?

(3)镜泊湖和吊水楼瀑布是怎样形成的?

(4)关于镜泊湖,怎么会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

3.教师引导:有些问题是可以通过仔细地读书,在课文中找到答案的;有些问题是可以通过推想解决的。让学生给所提的问题分类:可以通过读书解决的,学生自己仔细读书;需要通过推想才能解决的,先自己推想,后进行讨论。

六、总结全文

l.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总结:这篇课文先写了镜泊湖的传说和形成原因,然后重点描写了“自然朴实而又绮丽多变”的镜泊湖景色、吊水楼瀑布、地下森林,表现了祖国河山的壮美和大自然的神奇。

七、拓展延伸

交流、展示你所搜集到的有关镜泊湖的资料。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学生搜集、查阅有关镜泊湖的材料,可阅读书刊,也可网上浏览。通过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课堂交流等形式学习课文。教师从课题引入新课,围绕镜泊湖奇观“奇”在何处,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理解和体会,从而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祖国山河的壮丽。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镜泊湖奇观“奇”在哪里,了解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增长自然常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我国地域广阔,有无数的名胜美景,在我国东北的黑龙江省宁安县境内有一处令人向往的湖泊——镜泊湖,被誉为“北方的西湖”。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注意读准泊(pō)字的读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为什么要把这个美丽的湖泊命名为“镜泊湖”呢?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在课文中找找原因。读课文时要注意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注意读书的姿势。

3.围绕问题,组织课堂交流。学生可能会有这样几种说法:

(1)传说镜泊湖是宝镜从天上掉下来变成的。

——引导学生朗读相关的课文,指导读准“消灾弭(mǐ)祸(huò)”“天庭(tíng)”;理解词语“消灾弭祸”。

(2)镜泊湖湖面水平如镜。

——引导学生朗读相关的课文,读准字音“倒(dào)”理解词语“耸峙”。

三、再读课文,聚焦形象

1.导语:“镜泊湖”一个名字就那样神奇,镜泊湖的景色就更加神奇美妙了,课文上说镜泊湖的景色是——奇观。

齐读:奇观。理解“奇观”的意思。

2.镜泊湖奇观到底奇在何处呢?让我们再来认真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边在课文中做好标记。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做标记。

4.组织课堂交流,一般学生会有这样几种观点:

(1)奇在镜泊湖边和湖中的峰峦。

(2)奇在吊水楼瀑布。

(3)奇在地下森林。

四、精读课文,想象品味

1.分组研读,协作讨论。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喜好,自愿组织学习小组,研究镜泊湖景色的神奇之处。要求学生找到有关的句子,读读想想从什么地方可以发现神奇,为什么?教师巡回指导,随机参与学生的讨论。

2.课堂交流,汇报成果。

学生按小组汇报研读讨论成果,教师随机进行提高性指导,发挥主导作用。估计学生的汇报会这样进行:

(1)认为“奇在镜泊湖边和湖中的峰峦”的学生会认为峰峦绮丽多变,“峰峦叠起”“石岛耸峙”“倒影奇幻”很神奇。同时会选择朗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

——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峰峦叠起”“石岛耸峙”“倒影奇幻”的意思,想象课文描写的奇观,画一画镜泊湖的风光图,同时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2)认为“奇在吊水楼瀑布”的学生会认为吊水楼瀑布“溅起千朵银花”“势如千军万

马”很神奇。同时会选择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的第四句话:“本来清澈的湖水„„形成鲜明的对照。”

——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万斛”的意思;播放瀑布的响声,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瀑布的样子和气势;配上瀑布录像,音画合成,指导感情朗读。

(3)认为“奇在地下森林”的学生会认为“火山口似乎要吞没一切”和“林木却欣欣向荣”很神奇。同时会选择第5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朗读。

——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上文“深约100米”想象火山口的“黝黑”,想象林木的欣欣向荣;指导感情朗读。

3.诵读积累,比较发现。

(l)学生自主选择诵读表现镜泊湖奇观的有关句子,积累语言和表象。

(2)比较这三处奇观有什么不同之处。(湖边峰峦和地下森林的静态与吊水楼瀑布的动态)

五、细读课文,质疑探究

1.导语:学到这里,镜泊湖奇观已经在我们的脑海里留下了鲜明的印象。关于镜泊湖奇观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2.学生质疑,可能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

(l)在火山口,怎么会有地下森林?

(2)吊水楼瀑布为什么不会结冰?

(3)镜泊湖和吊水楼瀑布是怎样形成的?

(4)关于镜泊湖,怎么会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

3.教师引导:有些问题是可以通过仔细地读书,在课文中找到答案的;有些问题是可以通过推想解决的。让学生给所提的问题分类:可以通过读书解决的,学生自己仔细读书;需要通过推想才能解决的,先自己推想,后进行讨论。

六、总结全文

l.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总结:这篇课文先写了镜泊湖的传说和形成原因,然后重点描写了“自然朴实而又绮丽多变”的镜泊湖景色、吊水楼瀑布、地下森林,表现了祖国河山的壮美和大自然的神奇。

七、拓展延伸

交流、展示你所搜集到的有关镜泊湖的资料。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学生搜集、查阅有关镜泊湖的材料,可阅读书刊,也可网上浏览。通过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课堂交流等形式学习课文。教师从课题引入新课,围绕镜泊湖奇观“奇”在何处,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理解和体会,从而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祖国山河的壮丽。


相关文章

  • 镜泊湖奇观说课
  • <镜泊湖奇观>教学设计 --教学中训练的多元性与层次性 龙南小学 张志华 <镜泊湖奇观>是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作者紧抓"奇观",以神话故事开头引出镜泊湖的来历,接着介绍了镜泊湖的地 ...查看


  • 镜泊湖奇观周艳9
  • 镜泊湖奇观 虎林路小学 周艳 教学目标: 1.能自主学习不认识的字,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消灾弭祸". "峭拔"."万斛"."黝黑"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镜 ...查看


  • 33.镜泊湖奇观
  • 33.镜泊湖奇观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第3.4.5小节,了解镜泊湖的自然朴实而又绮丽多变.吊水楼瀑布的雄伟壮观.地下森林的奇特. 2.通过感情朗读,感受了祖国河山的壮美和大自然的神奇. 3.指导概括地下森林奇特的原因和课文的主要内 ...查看


  • 2017-2018年沪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镜泊湖奇观]精选习题第一课时
  • <镜泊湖奇观>习题--第一课时 一.基础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消灾弭祸( ) 忌妒( ) 炽热( ) 缤纷( ) .... 郁郁葱葱( ) 耸峙( ) 绮丽( ) 朴实( ) .... 2.比一比,再组词 消( ) 墅( ) ...查看


  • 中国十大瀑布瀑布景观大全
  • 摘要:瀑布的形成,特别是大峡谷河床瀑布的形成,应该是内外营力相互作用下导致地形差异所表现出河流水作用的一种阶段性河床地貌的表现.瀑布是地球上很壮美的自然景观.下面为您介绍中国十大瀑布景观,带您领略中国瀑布的秀美. 1.黄果树瀑布 2.贵州安 ...查看


  • 游走黑龙江边境,这里壮丽开阔,这里亲切美好 | 大话哈尔滨
  • 关于作者 作者最新文章 授权发布 本文为经原作者授权发布的文章或文化活动信息.其中文章的版权与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媒体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作者:韦苡珊 本文原载于蚂蜂窝,感谢原作者(微博@韦苡珊CCPP )授权发布 两年前的冬天去过一次 ...查看


  • 走进丽江教学反思
  • 反思一:走进丽江教学反思 昨天我讲<走进丽江>这篇课文,文章主要介绍了我国云南丽江古城的奇特风貌以及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我在前置性小研究的设计时候结合本课特点,让学生先整 ...查看


  • 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类型浅谈
  • 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类型浅谈 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是指大自然赋予地理区域的能使人产生美感的自然环境及其景象的地域组合.但是,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必须经过人为的开发,建筑旅游设施,才能成之为旅游资源.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1.地文景观旅游 ...查看


  • 中国旅游胜地
  • 北京: 八达岭长城 在距北京75公里的延庆县境内,是明代万里长城的典型,保存比较完整. 故宫 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天安门 原是皇城的正门,有五座城门.上有九楹金碧辉煌的重楼,下临金水河 和五座汉白玉桥,面对广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