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医妇科学

2014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医妇科学

月经病

一、月经先期 1、气虚

脾气虚:补中益气汤或归脾汤 肾气虚:固阴煎或归肾丸 2、血热

阳盛血热:清经散 阴虚血热:两地汤 肝郁化热:丹栀逍遥散

二、月经后期

1、肾虚:当归地黄饮 2、血虚:大补元煎 3、血寒:

虚寒:温经汤《金匱要略》或艾附暖宫丸 实寒: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 4、气滞:乌药汤

三、月经先后无定期 肝郁:逍遥散 肾虚:固阴煎

四、月经过多

气虚:举元煎或安冲汤 血热:保阴煎 血瘀:失笑散

五、月经过少

肾虚:归肾丸或当归地黄饮 血虚:滋血汤或小营煎

血瘀:桃红四物汤或通瘀煎

痰湿:苍附导痰丸或二陈加芎归汤

六、经期延长 气虚:举元煎

虚热:两地汤合二至丸、四乌贼骨一藘茹丸 血瘀:桃红四物合失笑散或桂枝茯苓丸加味

七、经间期出血

肾阴虚:两地汤合二至丸或加减一阴煎 脾气虚:归脾汤 湿热:清肝止淋汤 血瘀:逐瘀止血汤 八、崩漏

1、脾虚:固本止崩汤或固冲汤 2、肾虚:

肾气虚:加减苁蓉菟丝子丸 肾阳虚:右归丸

肾阴虚:左归丸合二至丸或滋阴固气汤 3、血热:

虚热:上下相资汤 实热:清热固经汤

4、血瘀:逐瘀止血汤或将军斩关汤

九、闭经

气血虚弱:人参养荣汤

肾气亏损:加减苁蓉菟丝子丸 阴虚血燥:加减一阴煎

气滞血瘀:血府逐瘀汤或膈下逐瘀汤 痰湿阻滞:四君子汤合苍附导痰丸 寒凝血瘀: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

十、痛经

气滞血瘀:膈下逐瘀汤

寒凝血瘀:少腹瘀汤汤或温经散寒汤 湿热蕴结:清热调血汤

气血虚弱:圣愈汤或黄芪建中汤或养血和血汤肾气亏损:益肾调经汤或调肝汤 阳虚内寒:温经汤《金匮要略》

十一、经行乳房胀痛 肝气郁结:逍遥散

肝肾亏虚:一贯煎或滋水清肝饮 胃虚痰滞:四物汤合二陈汤

十二、经行头痛 肝火:羚角钩藤汤 血瘀:通窍活血汤

痰湿中阻:半夏白术天麻汤 血虚:八珍汤

十三、经行感冒 风寒:荆穗四物汤 风热:桑菊饮

邪入少阳:小柴胡汤

十四、经行身痛 血虚:当归补血汤 血瘀:趁痛散

十五、经行泄泻 脾虚:参苓白术散 肾虚:健固汤合四神丸

十六、经行浮肿

脾肾阳虚: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 气滞血瘀:八物汤

十七、经行吐衄

肝经郁火:清肝引经汤

肺肾阴虚:顺经汤或加味麦门冬汤

十八:经行口糜

阴虚火旺:知柏地黄汤或上下相资汤胃热熏蒸:凉膈散

十九、经行风疹块 血虚证:当归饮子 风热证:消风散

二十、经行发热

肝肾阴虚:蒿芩地丹四物汤 血气虚弱:补中益气汤 瘀热壅阻:血府逐瘀汤

二十一、经行神志异常

心血不足:甘麦大枣汤合养心汤 肝经郁热:丹栀逍遥散 痰火上扰:生铁落饮

二十二、绝经前后诸症 肾阴虚:左归丸合二至丸 肾阳虚:右归丸

肾阴阳俱虚:二仙汤合二至丸

二十三、经断复来 脾虚肝郁:安老汤 肾阴虚:知柏地黄丸 湿热下注:易黄汤 血热:益阴煎

湿毒瘀结:萆薢渗湿汤合桂枝茯苓丸 二十四、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 肾精亏虚:左归丸 阴虚内热:知柏地黄丸 阴阳两虚:二仙汤 脾肾两虚:大补元煎

带下病

一、带下过多 脾虚:完带汤 肾阳虚:内补丸

阴虚夹湿:知柏地黄丸 热毒蕴结:五味消毒饮 湿热下注:止带方

二、带下过少 肝肾亏损:左归丸 血枯瘀阻:小营煎

妊娠病

一、妊娠恶阻

脾胃虚弱:香砂六君子汤 肝胃不和:橘皮竹茹汤

二、妊娠腹痛 血虚:当归芍药散 气滞:逍遥散 虚寒:胶艾汤

血瘀: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

三、异位妊娠:手术为主

四、胎漏、胎动不安 肾虚:寿胎丸

血热:保阴煎或当归散 气血虚弱:胎元饮

血瘀: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

五、堕胎、小产

胎堕难留:脱花煎或生化汤 胎堕不全:脱花煎

1、肾虚

肾气不足:补肾固冲丸 肾阳亏损:肾气丸 肾精亏损:育阴汤

2、脾肾虚弱:安奠二天汤 3、气血两虚:泰山磐石散 4、血热:保阴煎合二至丸 5、血瘀: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

七、胎萎不长 气血虚弱:胎元饮

脾肾不足:寿胎丸合四君子汤 血寒宫冷:长胎白术散

八、子满:鲤鱼汤或当归芍药散

九、子肿 脾虚:白术散 肾虚:真武汤

气滞:天仙藤散或正气天香散

十、子晕

阴虚肝旺:杞菊地黄丸

脾虚肝旺:半夏白术天麻汤 气血虚弱:八珍汤

十一、子痫

十二、子淋

阴虚津亏:知柏地黄汤 心火偏亢:导赤散 湿热下注:加味五苓散

十三、妊娠小便不通 肾虚:肾气丸 气虚:益气导溺

产后病

一、产后血晕: 二、产后发热:

感染邪毒:五味消毒饮合失笑散 外感:荆穗四物汤 血虚:补中益气汤

血瘀:生化汤或桃红消瘀汤 血虚:肠宁汤或内补当归建中汤或当归生姜羊肉汤 血瘀:生化汤或散结定疼汤或补血定痛汤

四、产后身痛

血虚:黄芪桂枝五物汤 风寒:独活寄生汤 血瘀:身痛逐瘀汤 肾虚:养荣壮肾汤

五、产后恶露不绝 气虚:补中益气汤 血热:保阴煎 血瘀:生化汤

六、缺乳

气血虚弱:通乳散 肝郁气滞:下乳涌泉散

痰湿阻滞:苍附导痰丸合漏芦散

七、产后抑郁

心脾两虚:归脾汤或养心堂 瘀血内阻:调经散或芎归泻心汤 肝郁气结:逍遥散

八、产后小便不通 气虚:补中益气汤

肾虚:济生肾气丸或金匮肾气丸 血瘀:加味四物汤或小蓟饮子

九、产后小便淋通 湿热蕴结:加味五淋散 肾阴亏虚:化阴煎 肝经郁热:沉香散

妇科杂病

一、癥瘕:

气滞血瘀:香棱丸或大黄庶虫丸 痰湿瘀结:苍附导痰汤合桂枝茯苓丸 湿热瘀阻:大黄牡丹汤

肾虚血瘀:补肾祛瘀方或益肾调经汤

1、急性盆腔炎

热毒炽盛: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汤 湿热瘀结:仙方活命饮+苡仁、冬瓜仁 2、慢性盆腔炎

湿热瘀结:银甲丸或当归芍药散 气滞血瘀:膈下逐瘀汤 寒湿瘀结:少腹逐瘀汤 气虚血瘀:理冲汤

三、不孕症 1、肾虚:

肾气虚:毓麟珠

肾阳虚:温胞饮或右归丸 肾阴虚:养精种玉汤

2、肝气郁结:百灵调肝汤或开郁种玉汤3、瘀滞胞宫:少腹逐瘀汤或膈下逐瘀汤4、痰湿内阻:苍附导痰丸

四、阴痒

肝肾阴虚:知柏地黄丸

肝经湿热:龙胆泻肝汤或萆薢渗湿汤

五、阴疮

热毒:龙胆泻肝汤

寒湿:阳和汤或托里消毒散

六、阴挺

气虚:补中益气汤 肾虚:大补元煎

异病同治:

苍附导痰丸:痰湿阻滞 1、月经过少 2、闭经 3、产后缺乳 4、癥瘕 5、不孕症

少腹逐瘀汤:气滞血瘀 1、通经

2、慢性盆腔炎 3、不孕症 1、闭经 2、痛经

3、慢性盆腔炎

生化汤:血瘀 1、产后发热 2、产后腹痛 3、产后身痛 4、产后恶露不绝 失笑散:血瘀 1、月经量多 2、经期延长 3、产后发热

桂枝茯苓丸:血瘀 1、经期延长 2、经断复来 3、妊娠腹痛

4、胎漏、胎动不安 5、滑胎 6、癥瘕

举元煎:气虚 1、月经量多 2、经期延长

补中益气汤:气虚 1、月经先期 2、经期延长 3、产后恶露不绝 4、子宫脱垂

大补元煎:血虚、肾虚 1、月经后期 2、子宫脱垂 保阴煎:血热 1、月经量多 2、胎动不安 3、产后恶露不绝 固阴煎:肾虚 1、月经先期

2、月经先后不定期

五味消毒饮:热毒蕴结 1、带下过多 2、产后发热 3、急性盆腔炎

4、

2014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医妇科学

月经病

一、月经先期 1、气虚

脾气虚:补中益气汤或归脾汤 肾气虚:固阴煎或归肾丸 2、血热

阳盛血热:清经散 阴虚血热:两地汤 肝郁化热:丹栀逍遥散

二、月经后期

1、肾虚:当归地黄饮 2、血虚:大补元煎 3、血寒:

虚寒:温经汤《金匱要略》或艾附暖宫丸 实寒: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 4、气滞:乌药汤

三、月经先后无定期 肝郁:逍遥散 肾虚:固阴煎

四、月经过多

气虚:举元煎或安冲汤 血热:保阴煎 血瘀:失笑散

五、月经过少

肾虚:归肾丸或当归地黄饮 血虚:滋血汤或小营煎

血瘀:桃红四物汤或通瘀煎

痰湿:苍附导痰丸或二陈加芎归汤

六、经期延长 气虚:举元煎

虚热:两地汤合二至丸、四乌贼骨一藘茹丸 血瘀:桃红四物合失笑散或桂枝茯苓丸加味

七、经间期出血

肾阴虚:两地汤合二至丸或加减一阴煎 脾气虚:归脾汤 湿热:清肝止淋汤 血瘀:逐瘀止血汤 八、崩漏

1、脾虚:固本止崩汤或固冲汤 2、肾虚:

肾气虚:加减苁蓉菟丝子丸 肾阳虚:右归丸

肾阴虚:左归丸合二至丸或滋阴固气汤 3、血热:

虚热:上下相资汤 实热:清热固经汤

4、血瘀:逐瘀止血汤或将军斩关汤

九、闭经

气血虚弱:人参养荣汤

肾气亏损:加减苁蓉菟丝子丸 阴虚血燥:加减一阴煎

气滞血瘀:血府逐瘀汤或膈下逐瘀汤 痰湿阻滞:四君子汤合苍附导痰丸 寒凝血瘀: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

十、痛经

气滞血瘀:膈下逐瘀汤

寒凝血瘀:少腹瘀汤汤或温经散寒汤 湿热蕴结:清热调血汤

气血虚弱:圣愈汤或黄芪建中汤或养血和血汤肾气亏损:益肾调经汤或调肝汤 阳虚内寒:温经汤《金匮要略》

十一、经行乳房胀痛 肝气郁结:逍遥散

肝肾亏虚:一贯煎或滋水清肝饮 胃虚痰滞:四物汤合二陈汤

十二、经行头痛 肝火:羚角钩藤汤 血瘀:通窍活血汤

痰湿中阻:半夏白术天麻汤 血虚:八珍汤

十三、经行感冒 风寒:荆穗四物汤 风热:桑菊饮

邪入少阳:小柴胡汤

十四、经行身痛 血虚:当归补血汤 血瘀:趁痛散

十五、经行泄泻 脾虚:参苓白术散 肾虚:健固汤合四神丸

十六、经行浮肿

脾肾阳虚: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 气滞血瘀:八物汤

十七、经行吐衄

肝经郁火:清肝引经汤

肺肾阴虚:顺经汤或加味麦门冬汤

十八:经行口糜

阴虚火旺:知柏地黄汤或上下相资汤胃热熏蒸:凉膈散

十九、经行风疹块 血虚证:当归饮子 风热证:消风散

二十、经行发热

肝肾阴虚:蒿芩地丹四物汤 血气虚弱:补中益气汤 瘀热壅阻:血府逐瘀汤

二十一、经行神志异常

心血不足:甘麦大枣汤合养心汤 肝经郁热:丹栀逍遥散 痰火上扰:生铁落饮

二十二、绝经前后诸症 肾阴虚:左归丸合二至丸 肾阳虚:右归丸

肾阴阳俱虚:二仙汤合二至丸

二十三、经断复来 脾虚肝郁:安老汤 肾阴虚:知柏地黄丸 湿热下注:易黄汤 血热:益阴煎

湿毒瘀结:萆薢渗湿汤合桂枝茯苓丸 二十四、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 肾精亏虚:左归丸 阴虚内热:知柏地黄丸 阴阳两虚:二仙汤 脾肾两虚:大补元煎

带下病

一、带下过多 脾虚:完带汤 肾阳虚:内补丸

阴虚夹湿:知柏地黄丸 热毒蕴结:五味消毒饮 湿热下注:止带方

二、带下过少 肝肾亏损:左归丸 血枯瘀阻:小营煎

妊娠病

一、妊娠恶阻

脾胃虚弱:香砂六君子汤 肝胃不和:橘皮竹茹汤

二、妊娠腹痛 血虚:当归芍药散 气滞:逍遥散 虚寒:胶艾汤

血瘀: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

三、异位妊娠:手术为主

四、胎漏、胎动不安 肾虚:寿胎丸

血热:保阴煎或当归散 气血虚弱:胎元饮

血瘀: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

五、堕胎、小产

胎堕难留:脱花煎或生化汤 胎堕不全:脱花煎

1、肾虚

肾气不足:补肾固冲丸 肾阳亏损:肾气丸 肾精亏损:育阴汤

2、脾肾虚弱:安奠二天汤 3、气血两虚:泰山磐石散 4、血热:保阴煎合二至丸 5、血瘀: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

七、胎萎不长 气血虚弱:胎元饮

脾肾不足:寿胎丸合四君子汤 血寒宫冷:长胎白术散

八、子满:鲤鱼汤或当归芍药散

九、子肿 脾虚:白术散 肾虚:真武汤

气滞:天仙藤散或正气天香散

十、子晕

阴虚肝旺:杞菊地黄丸

脾虚肝旺:半夏白术天麻汤 气血虚弱:八珍汤

十一、子痫

十二、子淋

阴虚津亏:知柏地黄汤 心火偏亢:导赤散 湿热下注:加味五苓散

十三、妊娠小便不通 肾虚:肾气丸 气虚:益气导溺

产后病

一、产后血晕: 二、产后发热:

感染邪毒:五味消毒饮合失笑散 外感:荆穗四物汤 血虚:补中益气汤

血瘀:生化汤或桃红消瘀汤 血虚:肠宁汤或内补当归建中汤或当归生姜羊肉汤 血瘀:生化汤或散结定疼汤或补血定痛汤

四、产后身痛

血虚:黄芪桂枝五物汤 风寒:独活寄生汤 血瘀:身痛逐瘀汤 肾虚:养荣壮肾汤

五、产后恶露不绝 气虚:补中益气汤 血热:保阴煎 血瘀:生化汤

六、缺乳

气血虚弱:通乳散 肝郁气滞:下乳涌泉散

痰湿阻滞:苍附导痰丸合漏芦散

七、产后抑郁

心脾两虚:归脾汤或养心堂 瘀血内阻:调经散或芎归泻心汤 肝郁气结:逍遥散

八、产后小便不通 气虚:补中益气汤

肾虚:济生肾气丸或金匮肾气丸 血瘀:加味四物汤或小蓟饮子

九、产后小便淋通 湿热蕴结:加味五淋散 肾阴亏虚:化阴煎 肝经郁热:沉香散

妇科杂病

一、癥瘕:

气滞血瘀:香棱丸或大黄庶虫丸 痰湿瘀结:苍附导痰汤合桂枝茯苓丸 湿热瘀阻:大黄牡丹汤

肾虚血瘀:补肾祛瘀方或益肾调经汤

1、急性盆腔炎

热毒炽盛: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汤 湿热瘀结:仙方活命饮+苡仁、冬瓜仁 2、慢性盆腔炎

湿热瘀结:银甲丸或当归芍药散 气滞血瘀:膈下逐瘀汤 寒湿瘀结:少腹逐瘀汤 气虚血瘀:理冲汤

三、不孕症 1、肾虚:

肾气虚:毓麟珠

肾阳虚:温胞饮或右归丸 肾阴虚:养精种玉汤

2、肝气郁结:百灵调肝汤或开郁种玉汤3、瘀滞胞宫:少腹逐瘀汤或膈下逐瘀汤4、痰湿内阻:苍附导痰丸

四、阴痒

肝肾阴虚:知柏地黄丸

肝经湿热:龙胆泻肝汤或萆薢渗湿汤

五、阴疮

热毒:龙胆泻肝汤

寒湿:阳和汤或托里消毒散

六、阴挺

气虚:补中益气汤 肾虚:大补元煎

异病同治:

苍附导痰丸:痰湿阻滞 1、月经过少 2、闭经 3、产后缺乳 4、癥瘕 5、不孕症

少腹逐瘀汤:气滞血瘀 1、通经

2、慢性盆腔炎 3、不孕症 1、闭经 2、痛经

3、慢性盆腔炎

生化汤:血瘀 1、产后发热 2、产后腹痛 3、产后身痛 4、产后恶露不绝 失笑散:血瘀 1、月经量多 2、经期延长 3、产后发热

桂枝茯苓丸:血瘀 1、经期延长 2、经断复来 3、妊娠腹痛

4、胎漏、胎动不安 5、滑胎 6、癥瘕

举元煎:气虚 1、月经量多 2、经期延长

补中益气汤:气虚 1、月经先期 2、经期延长 3、产后恶露不绝 4、子宫脱垂

大补元煎:血虚、肾虚 1、月经后期 2、子宫脱垂 保阴煎:血热 1、月经量多 2、胎动不安 3、产后恶露不绝 固阴煎:肾虚 1、月经先期

2、月经先后不定期

五味消毒饮:热毒蕴结 1、带下过多 2、产后发热 3、急性盆腔炎

4、


相关文章

  • 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妇科学
  • 上学吧(http://www.shangxueba.com) 2010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妇科学> 第一单元 绪论 细目一:中医妇科学定义及范围 要点: 1.定义 2.范围 细目二:中医妇科学发展简史 要点: 1.各历史 ...查看


  • 执业医师考试分值比例对照
  •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分值分配 考试科目及各科分值 临床类包括公共科目.基础科目.临床科目三个版块: 公共科目:卫生法规.预防医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l0% 基础科目:生理.病理.药理.生化.微免(助理不考), 15% 临床科目:内科.外科. ...查看


  • 2012年重点专科中医妇科工作总结
  • 2012年重点专科中医妇科工作总结 2012年我院继续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基层中医民族医与重点专科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桂卫中[2010]37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基层中医民族医重点专科中医妇科建设与管理目标及中医妇科项目建设三年实 ...查看


  • 医院医务科2015年工作总结
  • 2015年医务科工作总结 2015年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认真执行我院"2015年工作要点",严抓医疗规范和核心制度,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落实"病历质量提升年"活动 ...查看


  • 人文-2014医师定期考核题库15
  • 1.关于疾病的特点哪项是正确的      A.是一种不能直接加以验证的主观体验和感受 B.它的表现形式主要是症状 C.疾病的发生.发展常常与心理因素有关 D.有疾病,必定有病感 E.有病感,必定有疾病 您的答案是: 未选择 正确答 ...查看


  • 个人简历(医药)
  • 个人简历  基本资料  教育背景  实习经历 所学课程 任职经历 获得奖励 自我评价 个人简历 基本信息 姓 名: 出生日期: 户口所在: 毕业院校: 目前年薪: 电子邮箱: 关 键 词: 3 性 别: 健康状况: 最高学历: 所修 ...查看


  • 2016年中西医助理医师报考条件考试题型解析
  • 2016年中西医助理医师报考条件/考试题型解析 为了方便各位考生报考中西医助理医师,乐教考试网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16年中西医助理医师报考条件/考试题型解析,供大家参考,各位要抓紧时间报名. 考试流程 考试介绍 医师资格考试的性质是行业准入 ...查看


  • 妇幼健康实施方案
  • 临县二院(2014)38号 *****医院 妇幼健康服务年活动实施方案 各科室: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院妇幼健康服务水平,深入贯彻落实甘卫妇幼发<甘肃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妇幼健康服务年"活动的通知>„2014‟ ...查看


  • 人社部职业资格证书
  • 国家职业资格认证 证书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1.权威认证――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从业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与学历文凭证书不同,职业资格证书与某一职业能力的具体要求密切结合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