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__洋务运动的教学设计

第6课 洋务运动

教学目标

1、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目的、主要代表人物和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2、理解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正确理解并掌握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重点 : 洋务运动的概况。

教学难点: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引导过渡:通过观看《黄海战役》的片段,并让学生简单的回忆清军在鸦片战争中和在甲午战争中使用的武器,有没有同学发现在这两场战役中清军使用的武器和舰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什么会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清军的武器装备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为什么一向以“天朝上国”自称的清政府会一反常态,运用西方先进的军事武器来装备军队?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些问题走进第6课《洋务运动》。

二、探究新课

1、 什么是洋务?

2、洋务派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兴起的?

3、他们为什么主张向西方学习?有哪些代表?

4、提出什么样的口号呢?请同学们思考。

(一)、“自强”与“求富”的洋务运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忧外患

2、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3、目的: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最终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4、领导阶级:开明的地主阶级(洋务派)

5、代表人物: (中央)奕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二)、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1 、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兴办军用工业

洋务派兴办的军用工业的代表有:

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是洋务派第一个军事工业;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开办的最大的近代

军事工业;

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是当时远东第一大的造船厂;

由于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需要巨额经费,但当时清政府对外支付巨额赔款,对内镇压人民起义都需要大量经费,政府财政面临枯竭。洋务派看到外国资本主义以工商致富,认为“求富”是“自强”的先决条件,于是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2、后期洋务派打出“求富”口号兴办民用工业

洋务派兴办的民用工业是为军事工业服务的,并不投入市场创造利润,其中代表性的企业有:

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这是洋务派的第一个民用工业;1888年,张之洞创办了湖北织布局;1890 年,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钢铁厂。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是强兵。

3、筹划海防

1874年,洋务派提出建立北洋、福建,南洋三支海军的建议,到80年代中期,三支海军初具规模。其中北洋海军在李鸿章一手把持下,发展最快。北洋海军是洋务运动中花银子最多的项目,是清政府

洋务派在办洋务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要办洋务还要培养自己的人才。接下来再来看看洋务派是如何培养人才的。

4、培养新式人才

主要的举措有创办新式学堂, 派遣留学生。所谓“新式”就是学习西学 。1862年设立的京师同文馆,是中国第一个外语学校。另外还有派遣学生出国留学,直接接触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通过这些途径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军事、外交人才。如学生熟知的詹天佑、邓世昌。

(三)、洋务运动的评价

1、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讨论】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1)西方列强不真心支持 (2)顽固派的阻挠

(3)洋务派缺乏健全的领导核心

(4)没有彻底变革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 根本原因 )

2、性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3、评价(最后教师总结)

【消极】

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也无法实现维护清王朝统治的根本目的 。

【积极】

①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②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③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4、启示: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救中国洋务运动

三、课堂小结

洋务运动是指在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打着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掀起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一场自救运动。在此期间洋务派兴办了许多军用、民用工业、新式学堂,还筹建了三支海军,虽然最终没有使中国走上富

强的道路,但却促进了中国的发展,开创了中国向外国学习探求富强之路的先河, 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四、练习巩固

1、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D )

A.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B.发展军事工业

C.发展民用工业 D.维护清朝统治

2、学生当堂完成28页“练一练·选择连线”

3、课后思考:(机动)

假如时光能够倒流,你们是生活在19世纪六七年代的一群非常有思想的年轻人,有心为国家强盛做点贡献,而清廷的最高统治者慈禧也认识到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延续自己的统治,向你咨询意见,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怎样做才能使国家迅速走向强大?

第6课 洋务运动

教学目标

1、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目的、主要代表人物和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2、理解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正确理解并掌握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重点 : 洋务运动的概况。

教学难点: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引导过渡:通过观看《黄海战役》的片段,并让学生简单的回忆清军在鸦片战争中和在甲午战争中使用的武器,有没有同学发现在这两场战役中清军使用的武器和舰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什么会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清军的武器装备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为什么一向以“天朝上国”自称的清政府会一反常态,运用西方先进的军事武器来装备军队?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些问题走进第6课《洋务运动》。

二、探究新课

1、 什么是洋务?

2、洋务派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兴起的?

3、他们为什么主张向西方学习?有哪些代表?

4、提出什么样的口号呢?请同学们思考。

(一)、“自强”与“求富”的洋务运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忧外患

2、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3、目的: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最终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4、领导阶级:开明的地主阶级(洋务派)

5、代表人物: (中央)奕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二)、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1 、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兴办军用工业

洋务派兴办的军用工业的代表有:

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是洋务派第一个军事工业;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开办的最大的近代

军事工业;

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是当时远东第一大的造船厂;

由于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需要巨额经费,但当时清政府对外支付巨额赔款,对内镇压人民起义都需要大量经费,政府财政面临枯竭。洋务派看到外国资本主义以工商致富,认为“求富”是“自强”的先决条件,于是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2、后期洋务派打出“求富”口号兴办民用工业

洋务派兴办的民用工业是为军事工业服务的,并不投入市场创造利润,其中代表性的企业有:

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这是洋务派的第一个民用工业;1888年,张之洞创办了湖北织布局;1890 年,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钢铁厂。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是强兵。

3、筹划海防

1874年,洋务派提出建立北洋、福建,南洋三支海军的建议,到80年代中期,三支海军初具规模。其中北洋海军在李鸿章一手把持下,发展最快。北洋海军是洋务运动中花银子最多的项目,是清政府

洋务派在办洋务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要办洋务还要培养自己的人才。接下来再来看看洋务派是如何培养人才的。

4、培养新式人才

主要的举措有创办新式学堂, 派遣留学生。所谓“新式”就是学习西学 。1862年设立的京师同文馆,是中国第一个外语学校。另外还有派遣学生出国留学,直接接触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通过这些途径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军事、外交人才。如学生熟知的詹天佑、邓世昌。

(三)、洋务运动的评价

1、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讨论】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1)西方列强不真心支持 (2)顽固派的阻挠

(3)洋务派缺乏健全的领导核心

(4)没有彻底变革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 根本原因 )

2、性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3、评价(最后教师总结)

【消极】

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也无法实现维护清王朝统治的根本目的 。

【积极】

①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②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③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4、启示: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救中国洋务运动

三、课堂小结

洋务运动是指在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打着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掀起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一场自救运动。在此期间洋务派兴办了许多军用、民用工业、新式学堂,还筹建了三支海军,虽然最终没有使中国走上富

强的道路,但却促进了中国的发展,开创了中国向外国学习探求富强之路的先河, 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四、练习巩固

1、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D )

A.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B.发展军事工业

C.发展民用工业 D.维护清朝统治

2、学生当堂完成28页“练一练·选择连线”

3、课后思考:(机动)

假如时光能够倒流,你们是生活在19世纪六七年代的一群非常有思想的年轻人,有心为国家强盛做点贡献,而清廷的最高统治者慈禧也认识到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延续自己的统治,向你咨询意见,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怎样做才能使国家迅速走向强大?


相关文章

  • 初中历史洋务运动说课稿
  • 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历史<洋务运动>,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新课程的理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构思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课介绍的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盈 ...查看


  •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大纲
  •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程 基本面向:适用于专科体育保健与康复.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专业 教学时数:32学时(讲授学时:22,实践.实验学时:10) 考核方式:考试 一.课程目标和任务 目标:通过 ...查看


  • [洋务运动]说课稿 2
  • <洋务运动>说课稿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官庄湖中学 付万玲 一. 教材分析 1.本课在教学中的地位 本课节介绍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产生,进行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实践,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这场由清统治阶级为 ...查看


  • 中学田径运动教学理论与方法
  • 中学田径运动教学理论与方法 课程内容简介: 田径运动是中学体育的重要教学内容,田径教学对于中学体育教师是必备的 教学技能,<中学田径教学理论和方法>是对田径教学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它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学体育课田径运动教学的 ...查看


  • [运动的方式]的教学设计
  •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运动的方式>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能用画图的方法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式. 会分析描述物体运动时同时具备的几种运动方式. 能够知道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各种运动方式的特点. ...查看


  • 机械设计基础凸轮机构及间歇运动机构
  • 章节目录第4章凸轮机构及间 轮 歇运动机构4.1 凸轮机构的应用及分类 4.2 从动件常用的运动规律 4.3 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4.4 凸轮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4.5 间歇运动机构简介机械设计基础 东华大学 唐林 2章节学习要求 (凸 ...查看


  • 工艺美术运动与新艺术运动的联系和区别
  • 工艺美术运动与新艺术运动的联系与区别 从18世纪1750年工业革命兴起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是工业设计的酝酿和探索时期. 在此期间,工业设计的基础逐步建立,并完成了由传统的手工艺设计向工业设计的过渡. 工业革命后出现了机器生产.劳动分工和商 ...查看


  •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毕业论文题目
  •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毕业论文题目 浅析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体质的影响 长跑对减肥的作用研究 浅谈陈氏太极推手的战术运用 对中国武术套路发展的思考 对中学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的研究 武术套路规则变化对武术训练及比赛的影响研究 残疾人排球的发展现状 ...查看


  • 篮球运动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
  • 教 学 研 究 篮球 运动对 高校校 园体 育文化 的影 响 一 翁荔 ( 浙江中医药大 学 ) 校园体育文化是当今 高等学校非常重视 的一类文化活动 , 也是展现校 园学生整体风貌的主要手段 ,国家一直号 召大学生 二 现 阶段 高校篮球 ...查看


  • 抛体运动教学设计
  • <抛体运动的规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曲线运动>这一章以平抛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为例,研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和规律.通过本章教学,要使学生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和如何描述曲线运动,学会运动合成和分解的基本方法: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