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诗:井底引银瓶止淫奔也

  【作品介绍】

  《井底引银瓶》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创作的一首中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在封建社会中,淫奔往往是一种自由恋爱的大胆行动,为习俗所不容,为舆论所不许。诗人既不否定封建礼教,但又对唐朝女子因自由恋爱而受到封建伦理宗法迫害的爱情悲剧深表同情。为劝勉女子遵守习俗,避免受到伦理宗法迫害而作此诗。

  【原文】

  井底引银瓶

  序:止淫奔也①

  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②。

  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

  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

  忆昔在家为女时,人言举动有殊姿③。

  婵娟两鬓秋蝉翼,宛转双蛾远山色④。

  笑随戏伴后园中,此时与君未相识。

  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⑤。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知君断肠共君语,君指南山松柏树⑥。

  感君松柏化为心,暗合双鬟逐君去⑦。

  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频有言⑧。

  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蘋蘩⑨。

  终知君家不可住,其奈出门无去处。

  岂无父母在高堂?亦有亲情满故乡⑩。

  潜来更不通消息,今日悲羞归不得⑪。

  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

  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⑫!

  【注释】

  ①淫奔:指男女私奔。淫:放纵;恣肆,过度,无节制。

  ②引:拉起,提起。银瓶:珍贵器具。喻美好的少女。

  ③殊:美好。

  ④娟:美好。宛转:轻细弯曲状。远山色:形容女子眉黛如远山的颜色。蛾:代指蝉翼。

  ⑤青梅竹马:指两小无猜的亲密。墙头马上遥相顾。

  ⑥语(yù):告诉、倾诉。

  ⑦合双鬟:古少女发式为双鬟,结婚后即合二为一。

  ⑧大人:指男方父母。

  ⑨聘为妻:指经过正式行聘手续的女子才能为正妻,正妻可以主祭。奔:私奔。妾:偏室。不谌主祀:不能作为主祭人。蘋(píng)蘩(fán):两种可供食用的水草,古代常用于祭祀。

  ⑩高堂:指父母。

  ⑪潜来:偷偷来,私奔。

  ⑫痴小:指痴情而年少的少女。

  【白话译文】

  从井底用丝绳向上拉起银瓶,银瓶快上来了丝绳却断掉了。在石头上磨玉做的簪子,玉簪快要磨成却从中间折断。银瓶沉入井底玉簪折断又能如何呢?就像如今我和君的离别。回想起往日在家还是闺秀之时,人们都说(我)举动之间都有美丽的影姿。头发梳成美丽的发髻如同秋蝉之翼,将双眉化成如同远山一般缠绵婉转。笑着和(侍婢)嬉戏大笑相伴在后花园,这个时候我还没有和君相识呢。我玩弄靠着矮墙青梅树的枝桠,君骑着白马立在垂杨边上。我在墙头你在马上遥相对望,一看见君就知道已经有断肠的相思。知道君断肠的相思想要和君倾诉,君将手指向了南山的松柏树。感受到君心就如松柏化成,暗想着要结起双鬟想要随君离去。随着君到家里五六,君的父母常常有话告诉我。经过正式行聘的才是正妻,私奔的是妾室,没有资格参与家族祭祀。终于知道君的家是不能够住下去的,可是奈何离开家门却没有去处。难道我没有父母高堂?我的家乡也都是亲人。因为和君私奔所以很久不与家乡通消息,如今悲愤羞愧无法归乡。对君而言不过一天的姻缘,却耽误了我一生的幸福。以我的经历告诉那些小人家痴情的女儿,千万要慎重不要将终生轻易许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约于公元838年由白居易所作。在封建社会中,淫奔往往是一种自由恋爱的大胆行动,为习俗所不容,为舆论所不许。诗人因对此社会现实与习俗无奈和为表达对因自由恋爱而受到迫害的有情人怜惜之情而作此诗。

  【作品介绍】

  《井底引银瓶》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创作的一首中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在封建社会中,淫奔往往是一种自由恋爱的大胆行动,为习俗所不容,为舆论所不许。诗人既不否定封建礼教,但又对唐朝女子因自由恋爱而受到封建伦理宗法迫害的爱情悲剧深表同情。为劝勉女子遵守习俗,避免受到伦理宗法迫害而作此诗。

  【原文】

  井底引银瓶

  序:止淫奔也①

  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②。

  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

  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

  忆昔在家为女时,人言举动有殊姿③。

  婵娟两鬓秋蝉翼,宛转双蛾远山色④。

  笑随戏伴后园中,此时与君未相识。

  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⑤。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知君断肠共君语,君指南山松柏树⑥。

  感君松柏化为心,暗合双鬟逐君去⑦。

  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频有言⑧。

  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蘋蘩⑨。

  终知君家不可住,其奈出门无去处。

  岂无父母在高堂?亦有亲情满故乡⑩。

  潜来更不通消息,今日悲羞归不得⑪。

  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

  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⑫!

  【注释】

  ①淫奔:指男女私奔。淫:放纵;恣肆,过度,无节制。

  ②引:拉起,提起。银瓶:珍贵器具。喻美好的少女。

  ③殊:美好。

  ④娟:美好。宛转:轻细弯曲状。远山色:形容女子眉黛如远山的颜色。蛾:代指蝉翼。

  ⑤青梅竹马:指两小无猜的亲密。墙头马上遥相顾。

  ⑥语(yù):告诉、倾诉。

  ⑦合双鬟:古少女发式为双鬟,结婚后即合二为一。

  ⑧大人:指男方父母。

  ⑨聘为妻:指经过正式行聘手续的女子才能为正妻,正妻可以主祭。奔:私奔。妾:偏室。不谌主祀:不能作为主祭人。蘋(píng)蘩(fán):两种可供食用的水草,古代常用于祭祀。

  ⑩高堂:指父母。

  ⑪潜来:偷偷来,私奔。

  ⑫痴小:指痴情而年少的少女。

  【白话译文】

  从井底用丝绳向上拉起银瓶,银瓶快上来了丝绳却断掉了。在石头上磨玉做的簪子,玉簪快要磨成却从中间折断。银瓶沉入井底玉簪折断又能如何呢?就像如今我和君的离别。回想起往日在家还是闺秀之时,人们都说(我)举动之间都有美丽的影姿。头发梳成美丽的发髻如同秋蝉之翼,将双眉化成如同远山一般缠绵婉转。笑着和(侍婢)嬉戏大笑相伴在后花园,这个时候我还没有和君相识呢。我玩弄靠着矮墙青梅树的枝桠,君骑着白马立在垂杨边上。我在墙头你在马上遥相对望,一看见君就知道已经有断肠的相思。知道君断肠的相思想要和君倾诉,君将手指向了南山的松柏树。感受到君心就如松柏化成,暗想着要结起双鬟想要随君离去。随着君到家里五六,君的父母常常有话告诉我。经过正式行聘的才是正妻,私奔的是妾室,没有资格参与家族祭祀。终于知道君的家是不能够住下去的,可是奈何离开家门却没有去处。难道我没有父母高堂?我的家乡也都是亲人。因为和君私奔所以很久不与家乡通消息,如今悲愤羞愧无法归乡。对君而言不过一天的姻缘,却耽误了我一生的幸福。以我的经历告诉那些小人家痴情的女儿,千万要慎重不要将终生轻易许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约于公元838年由白居易所作。在封建社会中,淫奔往往是一种自由恋爱的大胆行动,为习俗所不容,为舆论所不许。诗人因对此社会现实与习俗无奈和为表达对因自由恋爱而受到迫害的有情人怜惜之情而作此诗。


相关文章

  • 白朴[墙头马上]的俗化倾向
  • 摘要:相比<梧桐雨>而言,白朴的杂剧<墙头马上>是一部带有明显俗化倾向的作品.这种俗化与其所继承的俗文学传统有关,其中语言的俚俗则是这种俗化倾向的重要表现,而这种俗的语汇所带来的在行文上活泼与生动的面貌,也是传统诗词 ...查看


  • [墙头马上]研究综述
  • <墙头马上>研究综述 作为元代四代爱情剧之一的白朴杂剧<墙头马上>,人们对它研究从没有间断过,近四十年来<墙头马上>研究状况如下: (1)1980年到1990年 这一阶段主要从白朴<墙头马上> ...查看


  • [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
  • 内容摘要:<琵琶行>中描写音乐的文字,在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写音乐的时候,兼用各种生动的比喻以加强其形象性.不仅利用音韵表现乐声的高低强弱,还利用四声展示乐声的长短缓急.白居易的<琵琶行>与韩愈的<听颖师弹琴> ...查看


  • 琵琶行公开课教案
  • <琵琶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知人论世,掌握情感及写作技巧 过程和方法:通过这首诗的音乐美.意境美来体会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体会作 ...查看


  • 自挂东南枝 1
  • 自挂东南枝 一.歌曲简介 网络歌曲<自挂东南枝> 原曲出自<凡心大动·碧海青天>,鲍比达作曲[1],临池串词.听了此曲,你或许会发现,歌词几乎每两句必不是前后句,然读之却朗朗上口,貌似前后句,如"去年今日此 ...查看


  • 浅谈白居易[新乐府]的"为事而作"
  • 摘 要:白居易曾从"事"的角度来概括他的诗歌创作,强调"歌诗合为事而作",并且他有很多叙事成分很强的诗作.其中最成熟和典型的是组诗<新乐府>五十首.笔者认为,<新乐府>之所以成 ...查看


  • 琵琶行公开课教案 1
  • 琵琶行(并序) 教学目标: 1.了解白居易及相关知识. 2.朗读诗歌,掌握诗歌内容,把握诗人情感内涵. 3.研习文本,较为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诗歌,掌握诗歌内容,把握诗人情感内涵. 2.研习文本,理解 ...查看


  • 第七章白居易第八章古文运动
  • 第七章 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 白居易(772-864) 元稹(779-831) 概说一: 中唐诗以韩.孟.元.白为最."韩.孟尚奇警,务言人所不敢言:元.白尚坦易,务言人所共欲言."(<瓯北诗话>卷四)表面看来 ...查看


  • [琵琶行(并序)]教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 [教学目标]理清文章思路,掌握主要内容,掌握序言内容赏析诗歌,品味诗句中丰富的内涵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学生感悟美.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引导学生感受诗人丰富的情感,领悟诗歌意境,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体会音乐描写的妙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