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非:并非洪水猛兽

  大小非一直是中国股市的一块心病。据统计,2009年限售股解禁规模高达2008年的两倍,解禁压力最大的月份为10月和7月,受冲击最大的则是工行、中行、中石化等大盘蓝筹股。      皮海洲认为,大小非减持对行情的发展构成抑制作用。其次,大小非对股市行情的影响,更主要表现在股市下跌的过程中。一方面是加大股指下跌的力度,另一方面是扩大投资者的损失。而在股指上升的时候,大小非往往还会“等等看”,以便等到一个更高的减持价格出现。      宏观经济      从宏观经济上看,中投证券的分析师认为:中国股市表现强劲,在一系列经济振兴方案的推动下,股市彻底走出恐慌性谷底,呈现出一轮估值回归行情,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回升。总体来看,信贷增速加快充实了市场资金供给,市场交投活跃度明显提升,而中小盘股表现强于指标股,受到行业振兴计划影响的股票好于其他股票。   2009年上证指数从1849.02开盘至2月17日的2402.81的阶段性高点再到最新的2281点,每次反弹终结,都有人会归咎于大小非。可以说大小非是悬在中国股市头顶的一把利剑。财政部日前发布的《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管理办法》看似只限于规范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的新规,实际上是将目前国资背景的大非减持行为全部纳入规范范围,意在化解大非减持。这项规定实际上是给国有机构大非的减持加了一把锁,影响相当深远。      数字解析      2009年全年虽然解禁量巨大,单从数字上看会给市场带来较大压力,但经分析发现,给A股市场的压力并无想象的大。首先,首发限售股份主要集中于7月和10月,这两个月解禁的首发限售股份占全部首发限售股份总量的91.43%,而且主要集中于工商银行与中国银行这2只股票,两者的解禁量占全年首发限售股份解禁总量的91%,解禁股份的股东均是实际控制人(财政部和汇金公司),不存在大幅减持的可能性。其次,股改限售股份主要集中于大非解禁,且大非解禁量中第一大股东解禁量的占比为91.27%,小非解禁仅占全年股改限售股份解禁总量的3.09%。大小非解禁2009年看似洪水猛兽,但是实际压力不大。   据统计,截至3月16日,即3月份前11个交易日中,共有33家公司的40家股东持股发生了77次的变动。A股解禁流通股合计159.73亿股,与2月份相比解禁量增加14.41%。不过与此相比,同期“大小非”净卖出股份合计54098.49万股,减仓参考市值91.83亿元,减仓量环比减少16.52%,但减仓市值环比增加44.5%。3月份减持股份占同期解禁股份的3.39%,解禁比例环比明显下降。同时3月份以来,“大小非”共有9次增持公司股票的行为,涉及中科英华、深鸿基、景谷林业、恒顺醋业四家股票。其中,中科英华的两大股东力元资产与窦兴荣,在3月14日不约而同地通过大宗交易系统买入公司股份1265.19万股、2000万股,增持市值合计约2.29亿元。其余三家公司的股东累计增持公司股份1063.75万股,增持市值合计约5683.92万元。但是与减持的资金相比仍然显得微不足道。   像厉无畏建议的:“大小非减持应拿出20%利润分红。”如果是真的话,笔者可能会欢迎减持了,大小非也就不会随便减持了。   从投资角度而言,一只股票的价值不是由可流通的多少来决定,而是由公司的盈利情况来决定,所以长期来看是否全流通对股价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反而可以让市场对股价重新定位,让股价更接近公司本身的价值。但是短期而言,全流通会给市场造成供应突然增加的感觉,从而供大于求,导致股价下跌。所以投机者是很避讳大小非解禁的。      资金分析      3月份大股东减持规模已超过上个月,再度创下一年来的新高。同时百亿元偏股新基金月内将入市,市场资金依然充裕,周边市场也有开始触底企稳的迹象,但外围市场经济并没有走出阴霾。特别是日本,经济下滑速度相当惊人。美国的失业率也是迭创新高。所以市场一段时间内会在2000-2400点的区间内震荡。   中国政府把经济较快平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为了“保八”,拥有强大财政实力的中国可能继续出台刺激政策。良好的预期也带给投资者信心。毕竟,股市反映的是经济预期,就像温总理说的:“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 外需不振更显得提振内需的重要性。曾准确预测第一轮经济刺激计划的摩根大通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日前又称,“中国需要出台第二轮经济刺激计划,刺激方式将是拉动消费。”同时有专家刘纪鹏建言,第二轮经济刺激计划可从提振股市着手,以达到增强信心、扩大消费进而带动内需的目的。由于信贷发放的增长快于实体经济的需求――这种趋势将延续几个月,将给金融投资市场提供相当的资金供给,给股市提供良好的资金基础,也是可以支持市场走高的理由。   另外,尚福林曾表示改革发行制度,继续推行IPO。但是重启IPO特别是巨型IPO将给脆弱的股市予以打击。所以股市可能会在一系列产业振兴计划细则出台的情况下逐渐走高,人气的回归,信心的恢复才能推出IPO,才能发挥股市的融资功能。所以笔者认为股市在一两个月内冲击3000点将成为可能。但同时市场将受制于业绩担忧而再度回调,所以半年报时期可能会出现年内低点。   笔者建议在投资组合上可考虑:1、逢低布局钢铁、水泥个别估值较低又受益于经济刺激政策的股票。2、农业及大宗商品,信贷宽松政策很可能会导致通胀的再次抬头,同时,大宗商品行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开始回升将会是其未来盈利复苏的前奏,也是投资者增加其行业配置的一个很好的指标。

  大小非一直是中国股市的一块心病。据统计,2009年限售股解禁规模高达2008年的两倍,解禁压力最大的月份为10月和7月,受冲击最大的则是工行、中行、中石化等大盘蓝筹股。      皮海洲认为,大小非减持对行情的发展构成抑制作用。其次,大小非对股市行情的影响,更主要表现在股市下跌的过程中。一方面是加大股指下跌的力度,另一方面是扩大投资者的损失。而在股指上升的时候,大小非往往还会“等等看”,以便等到一个更高的减持价格出现。      宏观经济      从宏观经济上看,中投证券的分析师认为:中国股市表现强劲,在一系列经济振兴方案的推动下,股市彻底走出恐慌性谷底,呈现出一轮估值回归行情,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回升。总体来看,信贷增速加快充实了市场资金供给,市场交投活跃度明显提升,而中小盘股表现强于指标股,受到行业振兴计划影响的股票好于其他股票。   2009年上证指数从1849.02开盘至2月17日的2402.81的阶段性高点再到最新的2281点,每次反弹终结,都有人会归咎于大小非。可以说大小非是悬在中国股市头顶的一把利剑。财政部日前发布的《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管理办法》看似只限于规范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的新规,实际上是将目前国资背景的大非减持行为全部纳入规范范围,意在化解大非减持。这项规定实际上是给国有机构大非的减持加了一把锁,影响相当深远。      数字解析      2009年全年虽然解禁量巨大,单从数字上看会给市场带来较大压力,但经分析发现,给A股市场的压力并无想象的大。首先,首发限售股份主要集中于7月和10月,这两个月解禁的首发限售股份占全部首发限售股份总量的91.43%,而且主要集中于工商银行与中国银行这2只股票,两者的解禁量占全年首发限售股份解禁总量的91%,解禁股份的股东均是实际控制人(财政部和汇金公司),不存在大幅减持的可能性。其次,股改限售股份主要集中于大非解禁,且大非解禁量中第一大股东解禁量的占比为91.27%,小非解禁仅占全年股改限售股份解禁总量的3.09%。大小非解禁2009年看似洪水猛兽,但是实际压力不大。   据统计,截至3月16日,即3月份前11个交易日中,共有33家公司的40家股东持股发生了77次的变动。A股解禁流通股合计159.73亿股,与2月份相比解禁量增加14.41%。不过与此相比,同期“大小非”净卖出股份合计54098.49万股,减仓参考市值91.83亿元,减仓量环比减少16.52%,但减仓市值环比增加44.5%。3月份减持股份占同期解禁股份的3.39%,解禁比例环比明显下降。同时3月份以来,“大小非”共有9次增持公司股票的行为,涉及中科英华、深鸿基、景谷林业、恒顺醋业四家股票。其中,中科英华的两大股东力元资产与窦兴荣,在3月14日不约而同地通过大宗交易系统买入公司股份1265.19万股、2000万股,增持市值合计约2.29亿元。其余三家公司的股东累计增持公司股份1063.75万股,增持市值合计约5683.92万元。但是与减持的资金相比仍然显得微不足道。   像厉无畏建议的:“大小非减持应拿出20%利润分红。”如果是真的话,笔者可能会欢迎减持了,大小非也就不会随便减持了。   从投资角度而言,一只股票的价值不是由可流通的多少来决定,而是由公司的盈利情况来决定,所以长期来看是否全流通对股价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反而可以让市场对股价重新定位,让股价更接近公司本身的价值。但是短期而言,全流通会给市场造成供应突然增加的感觉,从而供大于求,导致股价下跌。所以投机者是很避讳大小非解禁的。      资金分析      3月份大股东减持规模已超过上个月,再度创下一年来的新高。同时百亿元偏股新基金月内将入市,市场资金依然充裕,周边市场也有开始触底企稳的迹象,但外围市场经济并没有走出阴霾。特别是日本,经济下滑速度相当惊人。美国的失业率也是迭创新高。所以市场一段时间内会在2000-2400点的区间内震荡。   中国政府把经济较快平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为了“保八”,拥有强大财政实力的中国可能继续出台刺激政策。良好的预期也带给投资者信心。毕竟,股市反映的是经济预期,就像温总理说的:“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 外需不振更显得提振内需的重要性。曾准确预测第一轮经济刺激计划的摩根大通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日前又称,“中国需要出台第二轮经济刺激计划,刺激方式将是拉动消费。”同时有专家刘纪鹏建言,第二轮经济刺激计划可从提振股市着手,以达到增强信心、扩大消费进而带动内需的目的。由于信贷发放的增长快于实体经济的需求――这种趋势将延续几个月,将给金融投资市场提供相当的资金供给,给股市提供良好的资金基础,也是可以支持市场走高的理由。   另外,尚福林曾表示改革发行制度,继续推行IPO。但是重启IPO特别是巨型IPO将给脆弱的股市予以打击。所以股市可能会在一系列产业振兴计划细则出台的情况下逐渐走高,人气的回归,信心的恢复才能推出IPO,才能发挥股市的融资功能。所以笔者认为股市在一两个月内冲击3000点将成为可能。但同时市场将受制于业绩担忧而再度回调,所以半年报时期可能会出现年内低点。   笔者建议在投资组合上可考虑:1、逢低布局钢铁、水泥个别估值较低又受益于经济刺激政策的股票。2、农业及大宗商品,信贷宽松政策很可能会导致通胀的再次抬头,同时,大宗商品行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开始回升将会是其未来盈利复苏的前奏,也是投资者增加其行业配置的一个很好的指标。


相关文章

  • 长江三峡高坝永不可修的原由简释
  • 长江三峡高坝永不可修的原由简释 一.长江上游地貌的形成和演变 依据地貌演变分析,长江三峡决不可修高坝.按长江流域是这样形成的:在几万年地质纪元以前,冰川把崎岖的山区先冲成 U 形河谷,退缩时在山头和河谷岩基上遗留有史前的卵石.在当前的年代里 ...查看


  • 地中海干涸而后大西洋的海水又灌进来的时候是怎样的景象?
  • logo icon arrow-down close comment conversations like prompt vote wechat verified best_answerer verified_and_best_answer ...查看


  • 调水冲沙能否根治黄河?
  • 作者:仲伟志 经济观察报 2002年10期 冲河南,淤山东? 早已是地上悬河的黄河让人的心也始终悬在半空.调水调沙的人造洪峰姗姗来迟,直到7月10日上午8时,它才进入山东省第一个水文站--高村,13日晚到达黄河在山东境内的最大险段--济南泺 ...查看


  • 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
  • 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 一.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的目的与任务 (一) 相明各种不同因素的综合作用对地下水的水位.水量.物理性质.化学成分以及细 菌成分的影响变化.通过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可以了角地下水开采量和水位降深之间的关,以利于合理的调整开采 ...查看


  • 从蚩尤刑天到共工,上古众神的内斗真相是什么?
  • 上善若水or上祸若水? 上善若水,这是一句常见的成语.出自<道德经>,常与厚德载物并用.在古人看来,流水不腐一路向前,象征这广大的胸怀与虚怀若谷的坦荡. 但,从源头看来,水在上古时期的象征意义并非如此.很多人都知道,习惯上我们中 ...查看


  • 水文频率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作用
  • 水文频率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作用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是我国大力开展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为我国社会经济.水利水电.农业灌溉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大贡献.而在针对不同的地区进行水利工程设计时,为了在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尽可能的降低工程成本,减少不必要的资 ...查看


  • 时间秩序与大规模协作式农业文明的起源
  • 摘 要:学界对中国早期文明从多源走向一元所形成的文明体性质存在诸多争议,是否是"大协作式"文明体是其中之一.吉登斯等从时间秩序角度解释了"协作"的含义,对解决此问题提供了启示.农时是中国早期文明的&q ...查看


  • 水文学的研究方法与理论创新
  • 水文学的研究方法与理论创新 芮孝芳 (河海大学水资源环境学院, 江苏南京 210098) 摘要:回顾了水文学在其300余年的形成和发展中曾出现过的若干引人入胜.富有启发性.对学科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的研究成果. 论述了 假设 . 猜想 . ...查看


  • 洪水淹没分析,
  • 对洪水淹没分析的若干思考 丁志雄 李纪人 李琳 黄诗峰 陈德清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100044 北京) 摘 要:我国是一个洪水灾害十分频繁的国家,洪水的淹没范围和淹没区水深分布的确定,对防洪减灾. 洪水风险分析和灾情评估都具有重要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