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一抹特殊的阳光
莘县张寨镇中学 郭义华
在我任初一(5)班班主任时,我们班里有一个叫田国强的学生。这个孩子天生好动,聪明伶俐。一天下来,不是碰这个同学几下,就是骂那个学生几声,每天都有很多学生告他的状。班里有一个名叫张丽燕的女同学,他喊人家“老妈妈”。后来,我观察了一下,这个女同学,不论是长相,还是走路的姿势,确实像个“老妈妈”,这家伙,真是个鬼机灵。在他旁边,有一个女同学,名叫马宁,他偏偏常喊人家“马尿”,气得这个女同学经常哭,经常告他的状。于是,我找田国强谈话,进行说服教育,效果很小;我又对他进行体罚,作用还是不大。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别的同学那里了解到田国强的父母离婚六年了。父亲在北京打工当厨师,他跟着姑姑生活。一天,他又犯错了。这次,我没有批评他,也没有提起他犯错误的事,而是直接说他,国强,没妈的滋味好吗?别的同学父母双全,你家却是个单亲家庭,你是个不幸的孩子,是个可怜的孩子。说到这里,他的泪水立刻涌出了双眼,竟痛哭起来。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别难过了孩子,老师理解你,也同情你。以后,能不能团结同学,和同学搞好关系,手别贱,嘴别烦,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地学习。他含着眼泪坚定地说,老师,我一定认真学习,绝不和同学闹了。我就说,老师和同学们也会帮助你的。
从那以后,田国强果然努力地学习,再也没有人告他的状了。其他老师和同学们都说,田国强变了。月考时,他在班里考了第十五名。
班里还有一个叫张照海的学生,他在班里任体育委员一职,也是同学们选举出来的,都习惯叫他大海。这个学生是留守,爸爸妈妈常年在外地打工,他跟随爷爷奶奶生活,两位老人把他视为掌上明珠,向来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养成了他好吃懒做的性格。带操时,喊“一二一”声音时大时小,作为班主任的我,一提醒他,声音就大,不提醒时,一会声音就小,结果全班同学喊口号的声音也不大。我找他谈了几次话,说明他起着重要的带头作用,他也说改正,可就是改不了。有两天,他生病请假了,无人带队。我就问,咱五班谁会带操,有一个叫陈良伟的同学,自告奋勇地说,老师,让我带操吧。或许陈良伟是班里第五名的优秀生,同学们从心里有一种新鲜感和信服感;也或许是陈良伟喊号的声音特别大,我们的口号喊的震天响,其他班的班主任都很惊讶。等到张照海返校了,我决定用另一种方式对他进行教育。预先准备了两张纸条,一张写着“老师,我以后一定把口号喊响亮。”;另一张写着:“老师,我不带队了,让陈良伟带操。”然后,分别装在了两个口袋里。又到课间操的时间了,我对张照海说,今天,你别带队了,让你看看陈良伟是怎样带操的,全班的口号喊得仍然是震天响。下操后,我问张照海,知道该怎么做了吗?果然,他说:“老师,我不带队了,让陈良伟带操。”于是,我拿出了一张纸条让他看。我发现,他的眼睛瞪得很大,惊呆了,一时无话可说。我趁机进行教育,看到了吧,你心里想什么,老师都知道。同学们因为信任你,才选你当体育委员,你就这样放弃吗?你不想超过陈良伟吗?几句话,激起了他的斗志。他说,老师,你就放心吧,我一定会喊好号,带好操。
从此,一个崭新的张照海呈现在同学们的面前,我们全班同学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无论是喊口号,还是上课回答问题,声音都很洪亮。
由此看来,教师做特殊学生的工作,特别的爱要给特别的他们,给他们留一抹特殊的阳光。单纯的说服教育不行的时候,要换一个角度,从另一个方面,比如家庭情况,榜样的力量,作为突破口,多动脑筋,运用智慧,把话说到学生的心里去,点到要害,学生才能信服,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留一抹特殊的阳光
莘县张寨镇中学 郭义华
在我任初一(5)班班主任时,我们班里有一个叫田国强的学生。这个孩子天生好动,聪明伶俐。一天下来,不是碰这个同学几下,就是骂那个学生几声,每天都有很多学生告他的状。班里有一个名叫张丽燕的女同学,他喊人家“老妈妈”。后来,我观察了一下,这个女同学,不论是长相,还是走路的姿势,确实像个“老妈妈”,这家伙,真是个鬼机灵。在他旁边,有一个女同学,名叫马宁,他偏偏常喊人家“马尿”,气得这个女同学经常哭,经常告他的状。于是,我找田国强谈话,进行说服教育,效果很小;我又对他进行体罚,作用还是不大。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别的同学那里了解到田国强的父母离婚六年了。父亲在北京打工当厨师,他跟着姑姑生活。一天,他又犯错了。这次,我没有批评他,也没有提起他犯错误的事,而是直接说他,国强,没妈的滋味好吗?别的同学父母双全,你家却是个单亲家庭,你是个不幸的孩子,是个可怜的孩子。说到这里,他的泪水立刻涌出了双眼,竟痛哭起来。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别难过了孩子,老师理解你,也同情你。以后,能不能团结同学,和同学搞好关系,手别贱,嘴别烦,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地学习。他含着眼泪坚定地说,老师,我一定认真学习,绝不和同学闹了。我就说,老师和同学们也会帮助你的。
从那以后,田国强果然努力地学习,再也没有人告他的状了。其他老师和同学们都说,田国强变了。月考时,他在班里考了第十五名。
班里还有一个叫张照海的学生,他在班里任体育委员一职,也是同学们选举出来的,都习惯叫他大海。这个学生是留守,爸爸妈妈常年在外地打工,他跟随爷爷奶奶生活,两位老人把他视为掌上明珠,向来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养成了他好吃懒做的性格。带操时,喊“一二一”声音时大时小,作为班主任的我,一提醒他,声音就大,不提醒时,一会声音就小,结果全班同学喊口号的声音也不大。我找他谈了几次话,说明他起着重要的带头作用,他也说改正,可就是改不了。有两天,他生病请假了,无人带队。我就问,咱五班谁会带操,有一个叫陈良伟的同学,自告奋勇地说,老师,让我带操吧。或许陈良伟是班里第五名的优秀生,同学们从心里有一种新鲜感和信服感;也或许是陈良伟喊号的声音特别大,我们的口号喊的震天响,其他班的班主任都很惊讶。等到张照海返校了,我决定用另一种方式对他进行教育。预先准备了两张纸条,一张写着“老师,我以后一定把口号喊响亮。”;另一张写着:“老师,我不带队了,让陈良伟带操。”然后,分别装在了两个口袋里。又到课间操的时间了,我对张照海说,今天,你别带队了,让你看看陈良伟是怎样带操的,全班的口号喊得仍然是震天响。下操后,我问张照海,知道该怎么做了吗?果然,他说:“老师,我不带队了,让陈良伟带操。”于是,我拿出了一张纸条让他看。我发现,他的眼睛瞪得很大,惊呆了,一时无话可说。我趁机进行教育,看到了吧,你心里想什么,老师都知道。同学们因为信任你,才选你当体育委员,你就这样放弃吗?你不想超过陈良伟吗?几句话,激起了他的斗志。他说,老师,你就放心吧,我一定会喊好号,带好操。
从此,一个崭新的张照海呈现在同学们的面前,我们全班同学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无论是喊口号,还是上课回答问题,声音都很洪亮。
由此看来,教师做特殊学生的工作,特别的爱要给特别的他们,给他们留一抹特殊的阳光。单纯的说服教育不行的时候,要换一个角度,从另一个方面,比如家庭情况,榜样的力量,作为突破口,多动脑筋,运用智慧,把话说到学生的心里去,点到要害,学生才能信服,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