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元素对钢的热处理的影响

对钢材性能产生影响的元素

钢材的质量及性能是根据需要而确定的,不同的需要,要有不同的元素含量。

(1)碳:含碳量越高,刚的硬度就越高,但是它的可塑性和韧性就越差。

(2)硫:是钢中的有害杂物,含硫较高的钢在高温进行压力加工时,容易脆裂,通常叫作热脆性

(3)磷:能使钢的可塑性及韧性明显下降,特别的在低温下更为严重,这种现象叫作冷脆性。在优质钢中,硫和磷要严格控制,但从另方面看,在低碳钢中含有较高的硫和磷,能使其切削易断,对改善钢的可切削性是有利的。

(4)锰:能提高钢的强度,能消弱和消除硫的不良影响,并能提高钢的淬透性,含锰量很高的高合金钢(高锰钢)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其它的物理性能。

(5)硅:它可以提高钢的硬度,但是可塑性和韧性下降,电工用的钢中含有一定量的硅,能改善软磁性能。

(6)钨:能提高钢的红硬性和热强性,并能提高钢的耐磨性。

(7)铬:能提高钢的淬透性和耐磨性,能改善钢的抗腐蚀能力和抗氧化作用。

(8)钒:能细化钢的晶粒组织,提高钢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当它在高温熔入奥氏体时,可增加钢的淬透性;反之,当它在碳化物形态存在时,就会降低它的淬透性。

(9)钼:可明显的提高钢的淬透性和热强性,防止回火脆性,提高剩磁和娇顽力。

(10)钛:能细化钢的晶粒组织,从而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性.在不锈钢中,钛能消除或减轻钢的晶间腐蚀现象。

(11)镍:能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性,提高淬透性.含量高时,可显著改变钢和合金的一些物理性能,提高钢的抗腐蚀能力。

(12)硼:当钢中含有微量的(0.001-0.005%)硼时,钢的淬透性可以成倍的提高。

(13)铝:能细化钢的晶粒组织,阻抑低碳钢的时效.提高钢在低温下的韧性,还能提高钢的抗氧化性,提高钢的耐磨性和疲劳强度等。

(14)铜:它的突出作用是改善普通低合金钢的抗大气腐蚀性能,特别是和磷配合使用时更为明显。

11.3

11.3.1合金元素对热处理的影响合金元素对奥氏体化的影响

奥氏体晶粒在铁素体与碳化物边界处生核并长大;剩余碳化物的溶解;奥氏体成分的均匀化,在高温停留时奥氏体晶粒的长大粗化等过程。在钢中加入合金元素对后三个过程有较大的影响。

(1)含有碳化物形成元素的合金钢,其组织中的碳化物,是比渗碳体更稳定的合

金渗碳体或特殊碳化物,因此,在奥氏体化加热时碳化物较难溶解,即需要较高的温度和较长的时间。一般来说,合金元素形成碳化物的倾向愈强,其碳化物也愈难溶解。

(2)

(3)合金元素在奥氏体中的均匀化,也需要较长时间,因为合金元素的扩散速度,均远低于碳的扩散速度。某些合金元素强烈地阻碍着奥氏体晶粒的粗化过程,这主要与合金碳化物很

难溶解有关,未溶解的碳化物阻碍了奥氏体晶界的迁移,因此,含有较强的碳化物形成元素(如钼、钨,钒,铌、钛等)的钢,在奥氏体化加热时,易于获得细晶粒的组织。

各合金元素对奥氏体晶粒粗化过程的影响,一般可归纳如下:

1)强烈阻止晶粒粗化的元素:钛、铌、钒、铝等,其中以钛的作用最强。

2)钨、钼、铬等中强碳化物形成元素,也显著地阻碍奥氏体晶粒粗化过程。

3)一般认为硅和镍也能阻碍奥氏体晶粒的粗化,但作用不明显。

4)锰和磷是促使奥氏体晶粒粗化的元素。

11.3.2合金元素对奥氏体分解转变的影响

多数合金元素使奥氏体分解转变的速度减慢,即C曲线向右移,也就是提高了钢的淬透性。

合金元素对马氏体转变的影响:增加冷却时间,降低冷却速度。

另外,合金元素对马氏体开始转变温度(Ms点)也有明显的影响。多数合金元素均使马氏体开始转变温度(Ms点)降低,其中锰、铬、镍的作用最为强烈,只有铝、钴是提高Ms点。

11.3.3合金元素对回火转变的影响

合金元素对淬火钢回火转变的影响主要有下列三个方面。

(1)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

这主要表现为合金元素在回火过程中推迟了马氏体的分解和残余奥氏体的转变,提高了铁素体的再结晶温度,使碳化物难以聚集长大而保持较大的弥散度,从而提高了钢对回火软化的抗力,即提高了钢的回火稳定性。

(2)产生二次硬化

一些合金元素加入钢中,在回火时,钢的硬度并不是随回火温度的升高一直降低的,而是在达到某一温度后,硬度开始增加,并随着回火温度的进一步提高,硬度也进一步增大,直至达到峰值。这种现象称为回火过程的二次硬化。图

回火二次硬化现象与合金钢回火时析出物的性质有关。当回火温度低于约450℃时,钢中析出渗碳体,在450℃以上渗碳体溶解,钢中开始沉淀析出弥散稳定的难熔碳化物Mo2C、VC等,使钢的硬度开始升高,而在550~600℃左右沉淀析出过程完成,钢的硬度达到峰值。

(3)增大回火脆性

钢在回火过程中出现的第乙类回火脆性(250~400C回火)t即回火马氏体脆性和第二类

回火脆性(450~600~C

回火),即高温回火脆性均与钢中存在的合金元素有关。

11.7几种常用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为了合金化而加入的合金元素,最常用的有硅、锰、铬、镍、钼、钨、钒,钛,铌、硼、铝等。现分别说明它们在钢中的作用。

11.7.1硅在钢中的作用

(1)提高钢中固溶体的强度和冷加工硬化程度使钢的韧性和塑性降低。

(2)硅能显著地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和屈强比。这是一般弹簧钢。

(3)耐腐蚀性。硅的质量分数为15%一20%的高硅铸铁,是很好的耐酸材料。含有硅的钢在氧化气氛中加热时,表面也将形成一层SiO2薄膜,从而提高钢在高温时的抗氧化性。缺点:(4)使钢的焊接性能恶化。

11.7.2锰在钢中的作用

(1)锰对提高钢的淬透性。(2)锰对提高低碳和中碳珠光体钢的强度有显著的作用。(3)锰对钢的高温瞬时强度有所提高。

锰钢的主要缺点是,①含锰较高时,有较明显的回火脆性现象;②锰有促进晶粒长大的作用,因此锰钢对过热较敏感t在热处理工艺上必须注意。这种缺点可用加入细化晶粒元素如钼、钒、钛等来克服:⑧当锰的质量分数超过1%时,会使钢的焊接性能变坏,④锰会使钢的耐锈蚀性能降低。

11.7.3铬在钢中的作用

(1)铬可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2)铬可提高钢的高温机械性能。(3)使钢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和抗氧化性(4)阻止石墨化(5)提高淬透性。

缺点:①铬是显著提高钢的脆性转变温度②铬能促进钢的回火脆性。

11.7.4镍在钢中的作用

(1)可提高钢的强度而不显著降低其韧性。(2)镍可降低钢的脆性转变温度,即可提高钢的低温韧性。(3)改善钢的加工性和可焊性。(4)镍可以提高钢的抗腐蚀能力,不仅能耐酸,而且能抗碱和大气的腐蚀。

11.7.5钼在钢中的作用

(1)钼对铁素体有固溶强化作用。(2)提高钢热强性(3)抗氢侵蚀的作用。(4)提高钢的淬透性。

缺点:钼的主要不良作用是它能使低合金钼钢发生石墨化的倾向。

11.7.6钨在钢中的作用

(1)提高强度(2)提高钢的高温强度。(3)提高钢的抗氢性能。(4)是使钢具有热硬性。因此钨是高速工具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

11.7.7钒在钢中的作用

(1)热强性。(2)钒能显著地改善普通低碳低合金钢的焊接性能。

11.7.8钛在钢中的作用

(1)钛能改善钢的热强性,提高钢的抗蠕变性能及高温持久强度;(2)并能提高钢在高温高压氢气中的稳定性。使钢在高压下对氢的稳定性高达600℃以上,在珠光体低合金钢中,钛可阻止钼钢在高温下的石墨化现象。因此,钛是锅炉高温元件所用的热强钢中的重要合金元素之一。11.7.9铌在钢中的作用

(1)铌和碳、氮、氧都有极强的结合力,并与之形成相应的极为稳定的化合物,因而能细化晶粒,降低钢的过热敏感性和回火脆性。(2)有极好的抗氢性能。(3)铌能提高钢的热强性11.7.10硼在钢中的作用;

(1)提高钢的淬透性。(2)提高钢的高温强度。强化晶界的作用。

11.7.11铝在钢中的作用

(1)用作炼钢时的脱氧定氮剂,细化晶粒,抑制低碳钢的时效,改善钢在低温时的韧性,特别是降低了钢的脆性转变温度;

(2)提高钢的抗氧化性能。曾对铁铝合金的抗氧化性进行了较多的研究;4%AI即可改变氧化皮的结构,加入6%A1可使钢在980C以下具有抗氧化性。当铝和铬配合并用时,其抗氧化性能有更大的提高。例如,含铁50%一55%、铬30%一35%、铝10%一15%的合金,在1400C高温时,仍具有相当好的抗氧化性。由于铝的这一作用,近年来,常把铝作为合金元素加入耐热钢中。

(3)此外,铝还能提高对硫化氢和V2O5,的抗腐蚀性。

缺点:①脱氧时如用铝量过多,将促进钢的石墨化倾向。②当含铝较高时.其高温强度和韧性较低。

第三章合金钢

一,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1,合金元素对钢中的基本相的影响

合金钢中常用的合金元素很多,按照其与碳结合的倾向大小,可分非碳化物形成元素(CO,Ni,Si,Cu,B等),碳化物形成元素(Ti,V,W,Mo,Cr,Mn等)。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存在形式有:

1)溶解于钢中的基本相(铁素体,奥氏体和渗碳体)

2)形成特殊碳化物(如VC,TiC,Cr23c6等)

3)非碳化物形成元素和大部分的锰基本上都溶解于铁素体(或奥氏体)中而形成合金铁素体(或合金奥氏体),并产生固溶强化的作用,使合金铁素体的强度,硬度升高,塑性和韧性下降(Cr,Ni,Mn含量少时略有上升).其中,Si,Mn,Ni的强化作用较大.

4)碳化物形成元素(除锰外),当含量较低时,主要是溶入Fe3C中而形成合金渗碳体.合金元素的溶入大大地提高了渗碳体的稳定性.当一些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如Cr,Ti,V,W,Mo等的含量较高时,它们还会形成新的稳定性较高或很高的特殊碳化物,如Cr23c6,WC,VC,TiC等.这一类特殊碳化物的特点是高熔点,高硬度.是钢中常用的强化相,对提高钢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合金元素对Fe—Fe3C相图的影响

a.合金元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扩大或缩小相区.一些合金元素如Mn,Ni,等将扩大相区使As线下降,而另一些合金元素如Cr,Mo,W,V,

b.Ti,Si,等则缩小相区并导致As线上升.

c.扩大或缩小相区的结果,必然使Fe—Fe3C相图中的S点,E点和C点的成分和温度发生变化.几乎所有的合金元素都使铁碳相图中S点,E点左移,其中以强碳化物形成元素的作用最为显著.

3,合金元素对热处理相变过程的影响a.合金元素对热处理相变过程的影响主要在于对额奥氏体形成速度和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影响.

b.合金元素对过冷奥氏体转变的最突出的作用是使C曲线向右移(除钴外),增加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因而,提高了钢的淬透性.常用的元素有:Cr,Mn,SI,NI和B.

c.合金元素对回火转变过程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

aa.提高回火稳定性.

bb.产生二次硬化,提高钢的红硬性和高温强度.常用的元素有W,Mo,V.

cc.使回火脆倾向增大,但一些元素如W,Mn能减弱或防止第二类脆性.

二,合金钢的分类合金钢的分类有三种:

a.按成分按合金元素的总含量分:低(5%以下)中(5~10%)高

b.按所含主加合金元素种类来分:锰钢,硅钢,铬镍钢,

c.按正火后组织分:奥氏体钢,铁素体钢,珠光体钢,马氏体钢

d.按用途来分:合金结构钢:普通低合金钢,渗碳钢,调质钢等

e.合金工具钢:刃具钢,模具钢,量具钢

f.特殊性能钢:不锈钢,耐热钢,耐磨钢

第四章有色金属

一,铝及合金

1,铝及合金的性能特点

(1)密度小(2)比强度高(3)电导性,热导性好(4)抗大气腐蚀能力强(5)加工工艺性能好2,铝合金的固溶—时效强化方法

由于铝合金在故态下没有同素异构转变,故无法通过马氏体转变来进行强化.但一些铝

合金在故态下具有随温度下降溶解度明显减小的特点,可通过固溶—时效强化方法进行强化.固溶—时效强化一般有两个阶段.一是固溶处理,即将铝合金加热到使溶解度达到或接近最大值温度,形成单相固溶体,并通过急冷而获得过饱和的固溶体.第二阶段便是时效,将不稳定的过饱和固溶体长时间搁置二使之分解过度到稳定的固溶体,出现了强度和硬度的升高.时效类型分为自然时效和人工时效.

3,常用铝及铝合金的分类,性能特点和用途

防锈铝合金、变形铝合金、硬铝合金、超硬铝合金、锻造铝合金、铝硅合金(是最重要,最常用的铸造铝合金)、铸造铝合金、铝铜合金、铝镁合金、铝锌合金

详见表4—1和4—2

二,铜及铜合金

1,铜及铜合金的性能特点

(1)优异的电导性,热导性.(2)良好的耐蚀性.(3)独具的机械性能.(耐磨性和减摩性)

(4)良好的加工性能

2,常用铜合金的分类,性能和用途

分为黄铜,青铜和白铜.黄铜应用最广泛.详见表4—3,4—4和4—5

三,钛及钛合金的性能特点,组织及用途

钛及钛合金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其突出的特点是比强度很高.且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和优良的耐蚀性.钛合金广泛用于航天,航空和热能,化工工业.

钛合金常分为钛合金,钛合金和+钛合金三种.常用钛合金和+钛合金.

四,轴承合金的性能特点,组织及用途

轴承合金主要是制造滑动轴承及轴瓦及轴衬.对轴承合金的性能要求是: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和疲劳抗力;有足够的塑性和韧性;良好的磨合性和小的磨檫系数;良好的抗蚀性和热导性;较小的膨胀系数.

轴承合金的组织特点是在软基体上均匀分布着硬质点或者在硬基体上均匀分布着软质点.常用的轴承合金有锡基,铅基,铝基和铜基轴承合金.广泛用于轴承的轴瓦和内衬.

第五章其它材料

粉末冶金材料,陶瓷材料,塑料,复合材料和磁性材料大部分都属于非金属材料的范畴具有许多不同于金属材料的特殊性能,如高硬度,高耐磨性,高弹性,优良的化学稳定性等.一,粉末冶金的特点,工艺及常用材料

1,粉末冶金的特点

粉末冶金是一种把金属粉末(或非金属粉末)混合并压制成形,再经过烧结来制取金属材料的特殊冶金方法.它与传统方式不同的是,它不需要熔炼和铸造,其突出的特点是:

(1)烧结温度低;(2)成分均匀性好;(3)多孔性

2,粉末冶金的工艺

其一般流程为:制粉,混合,成型,烧结和后处理.

3,常用的粉末冶金材料

有:含油轴承材料,铁基结构材料,硬质合金等.

二,陶瓷材料的分类,性能特点及应用

陶瓷包括整个硅酸盐材料和氧化物材料,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统称.陶瓷可分为普通陶瓷,特种陶瓷和金属陶瓷.

陶瓷材料的性能特点是:极高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很高的硬度和良好的抗压能力,较高的耐磨性和良好的减摩性,优异的绝缘性和不老化性,比可燃性.但脆性很大,温度急变抗力很低,抗拉,抗弯能力较差,加工困难.

常用的特种陶瓷和金属陶瓷有:氧化物陶瓷,氮化物陶瓷,碳化物陶瓷.它们广泛用于切削工具,耐磨耐蚀零件,耐热材料,绝缘材料和高温构件.

三,塑料的分类,性能特点及其应用

塑料是高分子材料,它的主要成分是树脂,其次是填料,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添加剂.热塑性塑料

1,塑料的分类按其热性能

常用的分类有两种:热固性塑料、通用塑料

按使用范围工程塑料、耐热塑料

2,塑料的性能特点

塑料具有比强度高,良好的耐蚀性,电绝缘性,耐磨性,减摩性和成型工艺性,较小的介电损耗,但强度,硬度较低,耐热性差和易蠕变.

第六章材料的选用

一,选材的三项基本原则

1,根据使用性能要求选材

(1)按综合机械性能为主选材.这类零件有:轴类,连杆,螺栓及低速轻载齿轮等,常选用中碳钢或中碳合金钢经调质处理后使用.

(2)按疲劳强度为主选材.这类零件有:曲轴,弹簧,滚动轴承等,常选用中碳钢或中碳合金钢经调质(或淬火和中温回火)处理后使用或选用低碳钢,低碳合金钢经渗碳及淬火,回火后使用.

(3)按磨损为主选材.这类零件有:各种量具,刀具,模具和齿轮等.材料常选用经淬火和低温回火的碳素工具钢或合金工具钢,或选用经渗碳及淬火,回火后使用渗碳纲.

2,根据工艺性能要求选材

工艺性能是指材料加工的难易程度,包括:铸造,压力加工,焊接,切削加工和热处理的工艺性能.

3,考虑经济性选材

(1)考虑材料价格因素.原则上在满足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之外,应选用价格低廉的材料.

(2)应注意加工成本因素,包括热处理的费用.

二,典型零件,工具的选材

齿轮类、轴类、箱体,底座类、冷冲压模具类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随着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机械制造中,对工件的强度、硬度、韧性、塑性、耐磨性以及其他各种物理化学性能的要求愈来愈高,碳钢已不能完全满足这些要求了。

原因:

(1)由碳钢制成的零件尺寸不能太大。否则,因淬透性不够而不能满足对强度与塑性、韧性的要求。加入合金元素可增大淬透性。

(2)用碳钢制成的切削刀具不能满足切削红硬性的要求。用合金工具钢、高速钢和硬质合金。

(3)碳钢不能满足特殊性能的要求,如要求耐热、耐低温、抗腐蚀、有强烈磁性或无磁性等等,只有特种的合金钢才能具有这些性能。

11.1合金元素在钢中的存在方式

11.1.1合金元素与钢中的碳相互作用,形成碳化物存在于钢中

按合金元素在钢中与碳相互作用的情况,它们可以分为两大类:

(1)不形成碳化物的元素(称为非碳化物形成元素),包括镍、硅、铝、钴、铜等。由于这些元素与碳的结合力比铁小,因此在钢中它们不能与碳化合,它们对钢中碳化物的结构也无明显的影响。

(2)形成碳化物的元素(称为碳化物形成元素),根据其与碳结合力的强弱,可把碳化物形成元素分成三类。

1)弱碳化物形成元素:锰

锰对碳的结合力仅略强于铁。锰加入钢中,一般不形成特殊碳化物(结构与Fe3C不同的碳化物称为特殊碳化物),而是溶入渗碳体中。

2)中强碳化物形成元素;铬、钼、钨

3)强碳化物形成元素:钒、铌、钛

有极高的稳定性,例如TiC在淬火加热时要到l000C以上才开始缓慢的溶解,这些碳化物有极高的硬度,例如在高速钢中加人钒,形成V4C,使之有更高的耐磨性。

11.1.2合金元素溶解于铁素体(或奥氏体)中,以固溶体形式存在于钢中11.1.3合金元素与钢中的氮、氧、硫等化合,以氮化物、氧化物、硫化物和硅酸盐等非金属夹杂物的形式存在于钢中11.1.4游离态,即不溶于铁,也不溶于化合物:铅,铜

11.2合金元素对钢的平衡组织的影响

表现在改变铁碳合金状态图

11.2.1合金元素对钢临界温度的影响

锰、镍、铜使A3线降低,钼、钨、硅、钒使A3线升高。同样影响A1,影响程度更大,

11.2.2合金元素对钢共析点(S点)位置的影响

大多数合金使共析点左移,钼钨在质量分数大时使共析点右移。

11.2.3合金元素对奥氏体相区大小的影响

11.2.3.1扩大γ区

合金元素与γ-Feα-Fe形成固溶体,常温下为奥氏体组织。Ni,Mn

11.2.3.2减小γ区抑制F向A转变,Cr

11.3合金元素对热处理的影响11.3.1合金元素对奥氏体化的影响

奥氏体晶粒在铁素体与碳化物边界处生核并长大;剩余碳化物的溶解;奥氏体成分的均匀化,在高温停留时奥氏体晶粒的长大粗化等过程。在钢中加入合金元素对后三个过程有较大的影响。

(1)含有碳化物形成元素的合金钢,其组织中的碳化物,是比渗碳体更稳定的合金渗碳体或特殊碳化物,因此,在奥氏体化加热时碳化物较难溶解,即需要较高的温度和较长的时间。一般来说,合金元素形成碳化物的倾向愈强,其碳化物也愈难溶解。

(2)合金元素在奥氏体中的均匀化,也需要较长时间,因为合金元素的扩散速度,均远低于碳的扩散速度。

(3)某些合金元素强烈地阻碍着奥氏体晶粒的粗化过程,这主要与合金碳化物很难溶解有关,未溶解的碳化物阻碍了奥氏体晶界的迁移,因此,含有较强的碳化物形成元素(如钼、钨,钒,铌、钛等)的钢,在奥氏体化加热时,易于获得细晶粒的组织。

各合金元素对奥氏体晶粒粗化过程的影响,一般可归纳如下:

1)强烈阻止晶粒粗化的元素:钛、铌、钒、铝等,其中以钛的作用最强。

2)钨、钼、铬等中强碳化物形成元素,也显著地阻碍奥氏体晶粒粗化过程。

3)一般认为硅和镍也能阻碍奥氏体晶粒的粗化,但作用不明显。4)锰和磷是促使奥氏体晶粒粗化的元素。

11.3.2合金元素对奥氏体分解转变的影响

多数合金元素使奥氏体分解转变的速度减慢,即C曲线向右移,也就是提高了钢的淬透性。

合金元素对马氏体转变的影响:增加冷却时间,降低冷却速度。

另外,合金元素对马氏体开始转变温度(Ms点)也有明显的影响。多数合金元素均使马氏体开始转变温度(Ms点)降低,其中锰、铬、镍的作用最为强烈,只有铝、钴是提高Ms点。

11.3.3合金元素对回火转变的影响

合金元素对淬火钢回火转变的影响主要有下列三个方面。

(1)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

这主要表现为合金元素在回火过程中推迟了马氏体的分解和残余奥氏体的转变,提高了铁素体的再结晶温度,使碳化物难以聚集长大而保持较大的弥散度,从而提高了钢对回火软化的抗力,即提高了钢的回火稳定性。

(2)产生二次硬化

一些合金元素加入钢中,在回火时,钢的硬度并不是随回火温度的升高一直降低的,而是在达到某一温度后,硬度开始增加,并随着回火温度的进一步提高,硬度也进一步增大,直至达到峰值。这种现象称为回火过程的二次硬化。图

回火二次硬化现象与合金钢回火时析出物的性质有关。当回火温度低于约450℃时,钢中析出渗碳体,在450℃以上渗碳体溶解,钢中开始沉淀析出弥散稳定的难熔碳化物Mo2C、

VC等,使钢的硬度开始升高,而在550~600℃左右沉淀析出过程完成,钢的硬度达到峰值。

(3)增大回火脆性钢在回火过程中出现的第乙类回火脆性(250~400C回火)t即回火马氏体脆性和第二类回火脆性(450~600~C回火),即高温回火脆性均与钢中存在的合金元素有关。11.4合金元素对氧化与腐蚀的影响

一些合金元素加入钢中能在钢的表面形成一层完整的、致密而稳定的氧化保护膜,从而提高了钢的抗氧化能力。最有效的合金元素是铬、硅和铝(参看图10-8)。但钢中硅、铝的质量分数较多时钢材变脆,因而它们只能作为辅加元素,一般都以铬为主加元素,以提高钢的抗氧化性。

钢中加入少量的铜、磷等元素,可提高低合金高强度钢的耐大气腐蚀。11.5合金元素对机械性能的影响

11.5.1金属材料的强化方法

金属材料的强化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结晶强化。结晶强化就是通过控制结晶条件,在凝固结晶以后获得良好的宏观组织和显微组织,从而提高金属材料的性能。它包括:

1)细化晶粒。细化晶粒可以使金属组织中包含较多的晶界,由于晶界具有阻碍滑移变形作用,因而可使金属材料得到强化。同时也改善了韧性,这是其它强化机制不可能做到的。

2)提纯强化。在浇注过程中,把液态金属充分地提纯,尽量减少夹杂物,能显著提高固态金属的性能。夹杂物对金属材料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在损坏的

构件中,常可发现有大量的夹杂物。采用真空冶炼等方法,可以获得高纯度的金属材料。

(2)形变强化。金属材料经冷加工塑性变形可以提高其强度。这是由于材料在塑性变形后

位错运动的阻力增加所致。(3)固溶强化.通过合金化(加入合金元素)组成固溶体,使金属材料得到强化称为固溶强化。

(4)相变强化。合金化的金属材料,通过热处理等手段发生固态相变,获得需要的组织结构,使金属材料得到强化,称为相变强化.

相变强化可以分为两类:1)沉淀强化(或称弥散强化)。在金属材料中能形成稳定化合物的合金元素,在一定条件下,使之生成的第二相化合物从固溶体中沉淀析出,弥散地分布在组织中,从而有效地提高材料的强度,通常析出的合金化合物是碳化物相。在低合金钢(低合金结构钢和低合金热强钢)中,沉淀相主要是各种碳化物,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立方晶系,如TiC、V4C3,NbC等,二是六方晶系,如M02、W2C、WC等,三是正菱形,如Fe3C。对低合金热强钢高温强化最有效的是体心立方晶系的碳化物。

2)马氏体强化。金属材料经过淬火和随后回火的热处理工艺后,可获得马氏体组织,使材料强化。但是,马氏体强化只能适用于在不太高的温度下工作的元件,工作于高温条件下的元件不能采用这种强化方法。

(5)晶界强化。晶界部位的自由能较高,而且存在着大量的缺陷和空穴,在低温时,晶界阻

碍了位错的运动,因而晶界强度高于晶粒本身;但在高温时,沿晶界的扩散速度比晶内扩散速度大得多,晶界强度显著降低。因此强化晶界对提高钢的热强性是很有效的。

硼对晶界的强化作用,是由于硼偏集于晶界上,使晶界区域的晶格缺位和空穴减少,晶界自由能降低;硼还减缓了合金元素沿晶界的扩散过程;硼能使沿晶界的析出物降低,改善了晶界状态,加入微量硼、锆或硼+锆能延迟晶界上的裂纹形成过程;此外,它们还有利于碳化物相的稳定。

(6)综合强化。在实际生产上,强化金属材料大都是同时采用几种强化方法的综合强化,

以充分发挥强化能力。例如:

1)固溶强化十形变强化,常用于固溶体系合金的强化。

2)结晶强化+沉淀强化,用于铸件强化。

3)马氏体强化+表面形变强化。对一些承受疲劳载荷的构件,常在调质处理后再进行喷

丸或滚压处理。

4)固溶强化+沉淀强化。对于高温承压元件常采用这种方法,以提高材料的高温性能。

有时还采用硼的强化晶界作用,进一步提高材料的高温强度。·

11.5.2合金元素对正火(或退火)状态钢机械性能的影响正火状态下钢有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固溶强化,结晶强化,沉淀强化。合金元素不仅影响钢材的强度,同时也影响其韧性。

11.5.3合金元素对调质钢机械性能的影响

合金元素对调质钢机械性能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它们对淬透性和回火性的影响而起作用

的。主要表现于下列几方面。

(1)由于合金元素增加了钢的淬透性,使截面较大的零件也可淬透,在调质状态下可获得综合机械性能优良的回火索氏体。

(2)许多合金元素可使回火转变过程缓慢,因而在高温回火后,碳化物保持较细小的幂颗粒,使调质处理的合金钢能够得到较好的强度与韧性的配合。

(3)高温回火后,钢的组织是由铁素体和碳化物组成,合金元素对铁素体的固溶强化作用可提高调质钢的强度。

11.6合金元素对钢的工艺性能的影响11.6.1合金元素对焊接性能的影响:

钢的焊接性能,主要取决于它的淬透性、回火性和碳的质量分数。

合金元素对钢材焊接性能的影响,可用焊接碳当量来估算。我国目前所广泛应用的普通低合金钢,其焊接碳当量可按下述经验公式计算。

公式Cd=C+1/6Mn+1/5Cr+1/15Ni+1/4Mo+1/5V+1/24Si+1/2P+1/13Cu

近年来,对厚度为15、50mm的200个钢种(从碳钢到强度等级为1000MPa级的高强度合金钢),以低氢焊条进行常温下的Y型坡口拘束焊接裂纹试验。在试验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用以估计钢材出现焊接裂纹可能性的指标,称为钢材焊接裂纹敏感性指数户.,其计算公式为公

式Pc=C+1/30Si+1/20Mn+1/20Cu+1/60Ni+1/20Cr+1/15Mo+1/10V+5B+1/600t+1/60H%

与碳当量公式相比增加了板厚和含氢量。11.6.2合金元素对切削加工的影响

金属的切削性能是指金属被切削的难易程度和加工表面的质量。

为了提高钢的切削性能,可在钢中加入一些能改善切削性能的合金元素,最常用的元素是硫,其次是铅和磷。

由于硫在钢中与锰形成球状或点状硫化锰夹杂,破坏了金属基体的连续性,使切削抗力降低,切屑易于碎断,在易切削钢中硫的质量分数可达0.08%~0.30%。铅在钢中完全不溶,以2~3pm的极细质点均匀分布于钢中,使切屑易断,同时起润滑作用,改善了钢的切削性能,在易切削钢中铅的质量分数控制在0.10%~0.30%。

少量的磷溶入铁素体中,可提高其硬度和脆性,有利于获得良好的加工表面质量。11.6.3合金元素对塑性加工性能的影响

钢的塑性加工分为热加工和冷加工两种。

热加工工艺性能通常由热加工时钢的塑性和变形抗力,可加工温度范围、抗氧化能力、对锻造加热和锻后冷却的要求等来评价。合金元素溶入固溶体中,或在钢中形成碳化物,都能使钢的热变形抗力提高和塑性明显降低,容易发生锻裂现象。但有些元素(如钒+铌,钛等),其碳化物在钢中呈弥散状分布时,对钢的翅性影响不大。另外,合金元素一般都降低钢的导热性和提高钢的淬透性,因此为了防止开裂,合金钢锻造时的加热和冷却都必须缓慢。

冷加工工艺性能主要包括钢的冷态变形能力和钢件的表面质量两方面。溶解在固溶体中的合金元素,一般将提高钢的冷加工硬化程度,使钢承受塑性变形后很快地变硬变脆,这对钢的冷加工是很不利的。因此,对于那些需要经受大量塑性变形加工的钢材,在冶炼时应限制其中各种残存合金元素的量,特别要严格控制硫、磷等。另一方面,碳、硅、磷、硫、镍、铬、钒、铜等元索还会使钢材的冷态压延性能恶化。

11.6.4合金元素对铸造性能的影响

钢的铸造性能主要由铸造时金属的流动性、收缩特点、偏析倾向等来综合评定。它们与钢的固相线和液相线温度的高低及结晶温度区间的大小有关。固、液相线的温度愈低和结晶沮度区间愈窄,铸造性能愈好。因此,合金元素的作用主要取决于其对状态图的影响.另外,一些元素如铬、钼、钒、钛、铝等,在钢中形成高熔点碳化物或氧化物质点,增大了钢液的粘度,降低其流动性,使铸造性能恶化。

11.7几种常用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为了合金化而加入的合金元素,最常用的有硅、锰、铬、镍、钼、钨、钒,钛,铌、硼、铝等。现分别说明它们在钢中的作用。

11.7.1硅在钢中的作用

(1)提高钢中固溶体的强度和冷加工硬化程度使钢的韧性和塑性降低。

(2)硅能显著地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和屈强比。这是一般弹簧钢。

(3)耐腐蚀性。硅的质量分数为15%一20%的高硅铸铁,是很好的耐酸材料。含有硅的钢在氧化气氛中加热时,表面也将形成一层SiO2薄膜,从而提高钢在高温时的抗氧化性。

缺点:(4)使钢的焊接性能恶化。

11.7.2锰在钢中的作用

(1)锰对提高钢的淬透性。

(2)锰对提高低碳和中碳珠光体钢的强度有显著的作用。

(3)锰对钢的高温瞬时强度有所提高。

锰钢的主要缺点是,①含锰较高时,有较明显的回火脆性现象;②锰有促进晶粒长大的作用,因此锰钢对过热较敏感t在热处理工艺上必须注意。这种缺点可用加入细化晶粒元素如钼、钒、钛等来克服:⑧当锰的质量分数超过1%时,会使钢的焊接性能变坏,④锰会使钢的耐锈蚀性能降低。

11.7.3铬在钢中的作用

(1)铬可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

(2)铬可提高钢的高温机械性能。

(3)使钢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和抗氧化性

(4)阻止石墨化

(5)提高淬透性。

缺点:①铬是显著提高钢的脆性转变温度②铬能促进钢的回火脆性。11.7.4镍在钢中的作用

(1)可提高钢的强度而不显著降低其韧性。

(2)镍可降低钢的脆性转变温度,即可提高钢的低温韧性。

(3)改善钢的加工性和可焊性。‘:

(4)镍可以提高钢的抗腐蚀能力,不仅能耐酸,而且能抗碱和大气的腐蚀。11.7.5钼在钢中的作用

(1)钼对铁素体有固溶强化作用。

(2)提高钢热强性

(3)抗氢侵蚀的作用。

(4)提高钢的淬透性。

缺点:钼的主要不良作用是它能使低合金钼钢发生石墨化的倾向。

11.7.6钨在钢中的作用

(1)提高强度

(2)提高钢的高温强度。

(3)提高钢的抗氢性能。

(4)是使钢具有热硬性。因此钨是高速工具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

11.7.7钒在钢中的作用

(1)热强性。

(2)钒能显著地改善普通低碳低合金钢的焊接性能。

11.7.8钛在钢中的作用

(1)钛能改善钢的热强性,提高钢的抗蠕变性能及高温持久强度;

(2)并能提高钢在高温高压氢气中的稳定性。使钢在高压下对氢的稳定性高达600℃以上,在珠光体低合金钢中,钛可阻止钼钢在高温下的石墨化现象。因此,钛是锅炉高温元件所用的热强钢中的重要合金元素之一。

11.7.9铌在钢中的作用

(1)铌和碳、氮、氧都有极强的结合力,并与之形成相应的极为稳定的化合物,因而能细化晶粒,降低钢的过热敏感性和回火脆性。

(2)有极好的抗氢性能。

(3)铌能提高钢的热强性

11.7.10硼在钢中的作用;

(1)提高钢的淬透性。

(2)提高钢的高温强度。强化晶界的作用。

11.7.11铝在钢中的作用

(1)用作炼钢时的脱氧定氮剂,细化晶粒,抑制低碳钢的时效,改善钢在低温时的韧性,特别是降低了钢的脆性转变温度;

(2)提高钢的抗氧化性能。曾对铁铝合金的抗氧化性进行了较多的研究;4%AI即可改变氧化皮的结构,加入6%A1可使钢在980C以下具有抗氧化性。当铝和铬配合并用时,其抗氧化性能有更大的提高。例如,含铁50%一55%、铬30%一35%、铝10%一15%的合金,在1400C高温时,仍具有相当好的抗氧化性。由于铝的这一作用,近年来,常把铝作为合金元素加入耐热钢中。

(3)此外,铝还能提高对硫化氢和V2O5,的抗腐蚀性。

缺点:①脱氧时如用铝量过多,将促进钢的石墨化倾向。②当含铝较高时.其高温强度和韧性较低。

合金元素对钢材机械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06-03-1717:26点击次数:263

1、金属材料的强化方法

金属材料的强化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结晶强化。结晶强化就是通过控制结晶条件,在凝固结晶以后获得良好的宏观组织和显微组织,从而提高金属材料的性能。它包括:

1)细化晶粒。细化晶粒可以使金属组织中包含较多的晶界,由于晶界具有

阻碍滑移变形作用,因而可使金属材料得到强化。同时也改善了韧性,这是其它强化机制不可能做到的。

2)提纯强化。在浇注过程中,把液态金属充分地提纯,尽量减少夹杂物,能显著提高固态金属的性能。夹杂物对金属材料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在损坏的构件中,常可发现有大量的夹杂物。采用真空冶炼等方法,可以获得高纯度的金属材料。

(2)形变强化。金属材料经冷加工塑性变形可以提高其强度。这是由于材料在塑性变形后

位错运动的阻力增加所致。(3)固溶强化.通过合金化(加入合金元素)组成固溶体,使金属材料得到强化称为固溶强化。

(4)相变强化。合金化的金属材料,通过热处理等手段发生固态相变,获得需要的组织结构,使金属材料得到强化,称为相变强化。

相变强化可以分为两类:

1)沉淀强化(或称弥散强化)。在金属材料中能形成稳定化合物的合金元素,在一定条件下,使之生成的第二相化合物从固溶体中沉淀析出,弥散地分布在组织中,从而有效地提高材料的强度,通常析出的合金化合物是碳化物相。在低合金钢(低合金结构钢和低合金热强钢)中,沉淀相主要是各种碳化物,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立方晶系,如TiC、V4C3,NbC等,二是六方晶系,如M02、W2C、WC等,三是正菱形,如Fe3C。对低合金热强钢高温强化最有效的是体心立方晶系的碳化物。

2)马氏体强化。金属材料经过淬火和随后回火的热处理工艺后,可获得马氏体组织,使材料强化。但是,马氏体强化只能适用于在不太高的温度下工作的元件,工作于高温条件下的元件不能采用这种强化方法。

(5)晶界强化。晶界部位的自由能较高,而且存在着大量的缺陷和空穴,在低温时,晶界阻

碍了位错的运动,因而晶界强度高于晶粒本身;但在高温时,沿晶界的扩散速度比晶内扩散速度大得多,晶界强度显著降低。因此强化晶界对提高钢的热强性是很有效的。

硼对晶界的强化作用,是由于硼偏集于晶界上,使晶界区域的晶格缺位和空穴减少,晶界自由能降低;硼还减缓了合金元素沿晶界的扩散过程;硼能使沿晶界的析出物降低,改善了晶界状态,加入微量硼、锆或硼+锆能延迟晶界上的裂纹形成过程;此外,它们还有利于碳化物相的稳定。

(6)综合强化。在实际生产上,强化金属材料大都是同时采用几种强化方法的综合强化,

以充分发挥强化能力。例如:

1)固溶强化十形变强化,常用于固溶体系合金的强化。

2)结晶强化+沉淀强化,用于铸件强化。

3)马氏体强化+表面形变强化。对一些承受疲劳载荷的构件,常在调质处理后再进行喷

丸或滚压处理。

4)固溶强化+沉淀强化。对于高温承压元件常采用这种方法,以提高材料的高温性能。

有时还采用硼的强化晶界作用,进一步提高材料的高温强度。2、合金元素对正火(或退火)状态钢机械性能的影响

正火状态下钢有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合金元素不仅影响钢材的强度,同时

也影响其韧性。

3、合金元素对调质钢机械性能的影响

合金元素对调质钢机械性能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它们对淬透性和回火性的影响而起作用的。主要表现于下列几方面。

(1)由于合金元素增加了钢的淬透性,使截面较大的零件也可淬透,在调质状态下可获得综合机械性能优良的回火索氏体。

(2)许多合金元素可使回火转变过程缓慢,因而在高温回火后,碳化物保持较细小的幂颗粒,使调质处理的合金钢能够得到较好的强度与韧性的配合。(3)高温回火后,钢的组织是由铁素体和碳化物组成,合金元素对铁素体的固溶强化作用可提高调质钢的强度。2.5.4合金元素对钢的机械性能的影响

提高钢的强度是加入合金元素的主要目的之一。欲提高强度,就要设法增大位错运动的阻力。金属中的强化机制主要有、位错强化、、第二相(沉淀和弥散)强化。合金元素的强化作用,正是利用了这些强化机制。

1.对退火状态下钢的机械性能的影响

结构钢在退火状态下的基本相是铁素体和碳化物。合金元素溶于铁素体中,形成合金铁素体,依靠固溶强化作用,提高强度和硬度,但同时降低塑性和韧性。

2.对退火状态下钢的机械性能的影响

由于合金元素的加入降低了共析点的碳含量、使C曲线右移,从而使组织中的珠光体的比例增大,使珠光体层片距离减小,这也使钢的强度增加,塑性下降。但是在退火状态下,合金钢没有很大的优越性。

由于过冷奥氏体稳定性增大,合金钢在正火状态下可得到层片距离更小的珠光体,或贝氏体甚至马氏体组织,从而强度大为增加。Mn、Cr、Cu的强化作用较大,而Si、Al、V、Mo等在一般含量(例如一般结构钢的实际含量)下影响很

小。

3.对淬火、回火状态下钢的机械性能的影响

合金元素对淬火、回火状态下钢的强化作用最显著,因为它充分利用了全部的四种强化机制。淬火时形成马氏体,回火时析出碳化物,造成强烈的第二相强化,同时使韧性大大改善,故获得马氏体并对其回火是钢的最经济和最有效的综合强化方法。

合金元素加入钢中,首要的目的是提高钢的淬透性,保证在淬火时容易获得马氏体。其次是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使马氏体的保持到较高温度,使淬火钢在回火时析出的碳化物更细小、均匀和稳定。这样,在同样条件下,合金钢比碳钢具有更高的强度。第一节合金元素对钢的影响一、合金元素对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1.溶解于铁起固溶强化作用几乎所有合金元素均能不同程度地溶于铁素体、奥氏体中形成固溶体,使钢的强度、硬度提高,但塑性韧性有所下降。使钢具有强韧性的良好配合。

2.形成碳化物,起第二相强化、硬化作用

按照与碳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常用的合金元素分为非碳化物形成元素和碳化物形成元素两大类。碳化物形成元素包括Ti、Nb、V、W、Mo、Cr、Mn等,它们在钢中能与碳结合形成碳化物,如TiC、VC、WC等,这些碳化物一般都具有高的硬度、高的熔点和稳定性,如果它们颗粒细小并在钢中均匀分布时,则显著提高钢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

3.使结构钢中珠光体增加,起强化的作用

合金元素的加入,使Fe-Fe3C相图中的共析点左移,因而,与相同含碳量的碳钢相比,亚共析成分的结构钢(一般结构钢为亚共析钢)含碳量更接近于共析成分,组织中珠光体的数量,使合金钢的强度提高。

二、合金元素对钢工艺性能的影响

1.对热处理的影响

(1)对加热过程奥氏体化的影响:合金钢热处理可适当提高加热温度和延长保温时间合金钢中的合金渗碳体、合金碳化物稳定性高,不易溶入奥氏体;合金元素溶入奥氏体后扩散很缓慢,因此合金钢的奥氏体化速度比碳钢慢,为加速奥氏体化,要求将合金钢(锰钢除外)加热到较高的温度和保温较长的时间。除Mn外的所有合金元素都有阻碍奥氏体晶粒长大的作用,尤其是Ti、V等强碳化物形成的合金碳化物稳定性高,残存在奥氏体晶界上,显著地阻碍奥氏体晶粒长大。因此奥氏体化的晶粒一般比碳钢细。

(2)对过冷奥氏体转变的影响:合金钢淬透性更好,可减小淬火冷速,减小淬火变形。但残余奥氏体增多

除Co外,所有溶于奥氏体中的合金元素,都使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增大,使C曲线右移,马氏体临界冷却速度减小,淬透性提高。这使得合金钢利用较小的冷却速度即能淬成马氏体组织,可减小淬火变形。因此大尺寸、形状复杂或要求精度高的重要零件需要用合金钢制作。除Co、Al外,大多数合金元素都使Ms点降低,使合金钢淬火后的残余奥氏体量比碳钢多,这将对零件

的淬火质量会产生不利影响。

(3)对回火转变的影响:合金钢耐回火性好,回火后强韧性配合更好,有些钢可产生“二次硬化”

合金钢回火时马氏体不易分解,抗软化能力强,即提高了钢的耐回火性,回火后能有更好的强韧性配合。合金元素能提高马氏体分解温度,对于含有较多Cr、Mo、W、V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的钢,当加热至500~600℃回火时,直接由马氏体中析出合金碳化物,这些碳化物颗粒细小,分布弥散,使钢的硬度不仅不降低,反而升高这种现象称为“二次硬化”。但有些合金钢应避免“回火脆性”的产生。

2.对焊接性能的影响

淬透性良好的合金钢在焊接时,容易在接头处出现淬硬组织,使该处脆性增大,容易出现焊接裂纹;焊接时合金元素容易被氧化形成氧化物夹杂,使焊接质量下降,例如,在焊接不锈钢时,形成Cr2O3夹杂,使焊缝质量受到影响,同时由于铬的损失,不锈钢的耐腐蚀性下降,所以

高合金钢最好采用保护作用好的氩弧焊。

3.对锻造性能的影响由于合金元素溶入奥氏体后使变形抗力增加,使塑性变形困难,合金钢锻造需要施加更大的压力吨位;同时合金元素使钢的导热性降低、脆性加大,增大了合金钢锻造时和锻后冷却中出现变形、开裂的倾向,因此合金钢锻后一般应控制终锻温度和冷却速度。一、合金元素与铁和碳的作用

合金元素在钢中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合金铁素体与合金碳化物。

合金铁素体1.1.合金铁素体

、Si、Al、Co等)都能不同程度地溶解在铁素体中,引起铁素体大多数合金元素(如NiNi、Si、Al、都能不同程度地溶解在铁素体中,

的强度和硬度提高,而塑性、韧性却有所下降,如图所示。

合金元素对铁素体的固溶强化

的影响

合金碳化物2.2.合金碳化物合金元素对铁素体冲击韧性

,Ti、Zr、Nb、V、Mo、Cr、Mn、Fe(依次由强到弱)与碳亲和力强的碳化物形成元素与碳亲和力强的碳化物形成元素,Ti、Zr、Nb、Mo、Cr、Mn、Fe(依次由强到弱依次由强到弱)

。特点是:熔点高、硬度高,且很稳定,不易分解。等,与碳结合形成合金渗碳体或碳化物与碳结合形成合金渗碳体或碳化物。特点是:熔点高、硬度高,且很稳定,不易分解。

在最终热处理后,呈细颗粒状均匀分布在基体上,不但不降低韧性,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提高钢的机械性能。

-C相图的影响二、合金元素对FeFe-

1.合金元素对单相奥氏体相区的影响

Mn、Ni、Co、C、N、Cu等元素扩大了奥氏合金元素会使奥氏体的单相区扩大或缩小。会使奥氏体的单相区扩大或缩小。MnMn、Ni、Co、

体相区,即使A3点下降,如高锰钢或高镍钢在室温下仍为奥氏体组织,被称为奥氏体钢。

、W、Mo、V、Ti、Si、Al、等元素使A3点上升,即使奥氏体区缩小,为铁素体形成元而CrCr、Mo、Ti、Si、Al、点上升,即使奥氏体区缩小,

素。

2.合金元素对S点和E点的影响

扩大奥氏体相区的元素使Fe-Fe3C相图中的共析转变温度(A1)下降,缩小奥氏体相区相图中的共析转变温度(A1)下降,

的元素则使其上升。几乎所有元素均使S点和E点左移。合金元素对单相奥氏体区的影响(扩大奥氏体区)合金元素对单相奥氏体区的影响(缩小奥氏体区)

三、合金元素对钢的热处理的影响

阻碍奥氏体晶粒长大1.1.阻碍奥氏体晶粒长大

、Co外)均减慢奥氏体的形成,它们使碳的扩散能力降低,与碳大多数合金元素(除NiNi、均减慢奥氏体的形成,它们使碳的扩散能力降低,

的亲和力大,稳定性高,很难溶解,会显著阻碍碳的扩散,减慢奥氏体形成的速度,这种碳化物难分解,使奥氏体的均匀化过程变得困难。

提高钢的淬透性2.2.提高钢的淬透性

,都不同程度地增大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使C曲线除Co外,合金元素溶入奥氏体后溶入奥氏体后,都不同程度地增大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

右移,减小了临界冷却速度,提高了钢的淬透性。

、Mo、W、V、Ti等,溶入奥氏体后,不仅使C曲线右移,当达到一碳化物形成元素CrCr、Mo、溶入奥氏体后,曲线右移,

,定含量时,还使其分离成上、下两个“C”曲线,上部C曲线表示奥氏体向珠光体的转变曲线表示奥氏体向珠光体的转变,

而下部的C曲线表示奥氏体向贝氏体的转变。

合金元素对C曲线的影响

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3.3.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

,使回火过程中各个转变速度显著减慢。延缓了马氏体分解,由于合金元素溶入马氏体溶入马氏体,使回火过程中各个转变速度显著减慢。延缓了马氏体分解,

残余奥氏体分解、阻止碳化物聚集长大,因此提高了钢的回火稳定性。

产生二次硬化4.4.产生二次硬化

、V、Ti量较高的淬火钢在(500~600)℃温度范围回火时,其硬度并不降当含W、MoMo、量较高的淬火钢在(500~600)温度范围回火时,

低,反而升高,这种在回火时硬度升高的现象称为二次硬化。这种硬化实质上是一种弥散硬化,即合金的特殊碳化物呈高度弥散状态分布。此外,由于析出一部分特殊碳化物,使残余奥氏体中碳及合金元素浓度降低,提高了Ms点温度,从而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有部分

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这也是使钢的硬度增加而产生二次硬化的原因。

合金元素对单相奥氏体区的影响(扩大奥氏体区)

一、合金钢的分类

按用途分为:合金结构钢、合金工具钢、特殊性能钢。

按合金元素含量分为:低合金钢、中合金钢、高合金钢。

按冶金质量不同分为:优质钢、高级优质钢、特级优质钢。

二、合金钢牌号表示方法

合金钢的牌号是采用合金元素符号和数字来表示的,即:数字+合金元素符号+数字。合金钢的牌号是采用合金元素符号和数字来表示的,

1、合金元素符号最前的数字表示含碳量

(以万分之几计)。不低合金钢、合金结构钢、合金弹簧钢用二位数字表示平均含碳量低合金钢、合金结构钢、合金弹簧钢用二位数字表示平均含碳量(以万分之几计)

(以千分之几计);平均含碳量小于锈耐酸钢、耐热钢等,一般用一位数字表示平均含碳量锈耐酸钢、耐热钢等,一般用一位数字表示平均含碳量(以千分之几计)

%的用“00”表示。千分之一的用“0”表示,含碳量不大于0.030.03%

%时不标出含碳量数字;若平均含碳量小于1.0%时,合金工具钢一般C≥1.01.0%时不标出含碳量数字;1.0%可用一位数

(以千分之几计)。但高速钢C

2、紧跟合金元素符号后的数字表示合金元素含量

%时,牌号中仅标明元素,一般不标明含量。当平均合金含量平均合金含量小于1.51.5%

≥1.5%、2.5%、3.5%……时,则相应地以2、3、4……表示。1.5%2.5%3.5%

,其含铬量用千分之几计,并在牌号头部加符号“G”。例如,平均含铬量高碳铬轴承钢高碳铬轴承钢,其含铬量用千分之几计,例如,

%的轴承钢,其牌号表示为“GCr9”。为0.90.9%

(平均含铬量

%的合金工具钢,其牌号表示为“Cr06”。数字“0”。例如,平均含铬量为0.60.6%

(含S、P较低),在牌号尾部加符号“A”。3、高级优质合金钢、高级优质合金钢(较低)

,在牌号头部(或尾部)附以相应用途符号。例如,滚动轴承4、为了表示钢的专门用途为了表示钢的专门用途,在牌号头部(或尾部)例如,

钢前加“G”(“滚”字的汉语拼音字首)如GCr15,又如20MnK,牌号后附以符号K,则表示此合字的汉语拼音字首)GCr15,20MnK,

金多为矿用。

合金元素对钢的影响目前在合金钢中常用的合金元素有:铬(Cr),锰(Mn),镍(Ni),硅(Si),硼(B),钨(W),钼(Mo),钒(V),钛(Ti)和稀土元素(Re)等。

铬是合金结构钢主加元素之一,在化学性能方面它不仅能提高金属耐腐蚀性能,也能提高抗氧化性能。当其含量达到13%时,能使钢的耐腐蚀能力显著提高,并增加钢的热强性。铬能提高钢的淬透性,显著提高钢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但它使钢的塑性和韧性降低。

锰可提高钢的强度,增加锰含量对提高低温冲击韧性有好处。

镍钢铁性能有良好的作用。它能提高淬透性,使钢具有很高的强度,而又保持良好的塑性和韧性。镍能提高耐腐蚀性和低温冲击韧性。镍基合金具有更高的热强性能。镍被广泛应用于不锈耐酸钢和耐热钢中。

硅可提高强度、高温疲劳强度、耐热性及耐H2S等介质的腐蚀性。硅含量增高会降低钢的塑性和冲击韧性。

铝为强脱氧剂,显著细化晶粒,提高冲击韧性,降低冷脆性。铝还能提高钢的抗氧化性和耐热性,对抵抗H2S介质腐蚀有良好作用。铝的价格比较便宜,所以在耐热合金钢中常以它来代替铬。

钼能提高钢的高温强度、硬度、细化晶粒、防止回火脆性。钼能抗氢腐蚀。

钒用于固溶体中可提高钢的高温强度,细化晶粒,提高淬透性。铬钢中加少量钒,在保持钢的强度情况下,能改善钢的塑性。

钛为强脱氧剂,可提高强度、细化晶粒,提高韧性,减小铸锭缩孔和焊缝裂纹等倾向。在不锈钢中起稳定碳的作用,减少铬与碳化合的机会,防止晶间腐蚀,还可提高耐热性。稀土元素可提高强度,改善塑性、低温脆性、耐腐蚀性及焊接性能。钢中常存元素与合金元素

一、钢中常存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

1.Mn和Si

ωMn≤1.0%

ωSi≤0.5%}溶入F体起固溶强化作用,并不使钢的δ、α下降,所以是有益的.k

2.S不溶Fe,主要形成FeS,塑性差,钢的脆性高,(FeS+Fe)熔点为985℃的共晶体,分布在奥氏体晶界上,易引起热脆、加Mn可形成MnS(熔点为1620℃)、易断屑。

3.P一般溶于F体中,使钢σb、HBS升高,δ、αk下降。

P使脆性转变

温度(Tk)升高,

P

易引起冷脆

图5-1-1

在本章中主要介绍材料的力学性能二、钢中合金元素的作用(一)合金元素与铁的相互作用

1.形成合金F

体,起固溶强化作用。

5-1-2

图5-1-3

2.对Fe-Fe3C相图的影响

1)对A体相区的影响

缩小A体相区的元素Cr、Mo、W、V、Si、Al等,扩大A体相区的元素Ni、Mn、Co、Cu、N

等。图5-1-4

图5-1-5

合金元素对Fe-Fe3C相图中奥氏体区的影响

2)对S,E

点的影响

图5-1-63Cr2W8

过共析钢

图5-1-7Me使S,E点左移

(二)合金元素与碳的相互作用

{

弱非碳化物形成元素Ni,Co,Cu,Si,Al,B等碳化物形成元素溶于A和F中中强强

Fe,Mn,(Fe,Mn)3C

Cr,Mo,W,ωMe≤0.5-3%形成合金渗碳体

ωMe>5形成复杂碳化物Cr7C3,Cr23C6等

V,Nb,Ti首先形成碳化物VC,NbC,TiC(三)合金元素对热处理工艺的影响

1.对奥氏体化过程的影响

加入碳化物形成元素,是A体化速度下降,A体化温度上升,因此A体化需要更高的加热温度和更长的保温时间。

除P,Mn外,所有合金元素(Me)均阻止A体晶粒长大,所以合金钢A体化温度高,保温时间长,但不使A体晶粒长大。2.合金元素对钢淬透性的影响

除Co,Al外,溶入A中的Me使C曲线右移,降低Ms、Mf点的温度,合金元素(Me)提高了钢的淬透性,A

残量增加。

图5-1-8

图5-1-93.合金元素对回火转变的影响

1)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

回火稳定性是指钢对回火时发生软化过程的抵抗能力。

5-1-10图5-1-112)产生二次硬化

含较多碳化物形成元素的合金钢在500℃-600℃回火时,硬度不下降,反而升高这种现象称为二次硬化。

原因是回火时Mo2C,W2C,VC等析出

{

硬度升高

A残中C、Me↓,A残→M,硬度↑

3)回火脆性

图5-1-12

合金元素对钢的性能影响(见表1-37、表1-38)

31

元素名称

强度

弹性+·+··+++···+····

冲击韧度

屈服点

硬度

伸长蛊

断面低温高温收缩韧性强度率OO-O++·O--O----++··++·++++····+

+++++++·+··+++++O

耐磨性--·+--·+·+++++++···

被切削性

锻压性

渗碳渗氮抗氧性能性能化性

耐蚀性

冷却速度

Mr①Mn②CrNi①Ni②SiCuMoC0VWAlTiSP

++++++++++++++·+

0·-O+++-0---O------

+-+++-+++++++++·+

+---+++--+++++++·+

O+++-O+++-0--O-·--

----·-----0-O·--·++++++

+------------------------

O·++··-·+++·++++++·+··

O·++··-·++·++++++··

O---------O++------+··

··+++·++++··+··+-·

-----------·--++----···

++++++

元素名称对性能主要影响

主要作用为细化晶粒和脱氧,在渗氮钢中能促成渗氮层,含量高时,能提高高温抗氧化性,

AlBCC0

H2s气体的腐蚀作用,固溶强化作用大,提高耐热合金的热强性,有促使石墨化倾向微量硼能提高钢的淬透性,但随钢中碳含量增加,淬透性的提高逐渐减弱以至完全消失含量增加,钢的硬度和强度也提高,但塑性和韧性随之下降

有固溶强化作用,使钢具有红硬性,提高高温性能、抗氧化和耐腐蚀性,为高温合金及超硬Ms点,降低钢的淬透性

提高钢的淬透性,并有二次硬化作用,增加高碳钢的耐磨性,含量超过12%时,使钢具有

Cr含量低时,作用和镍相似,含量较高时,对热变形加工不利,如超过O.30%时,在热变含量高于O.75%时,经固溶处理和时效后可产生时效强化作用。

Cu特别是与磷同时存在,可提高钢的抗大气腐蚀性,2%一3%的铜在不锈钢中元素名称32

降低钢的下临界点,增加奥氏体冷却时的过冷度,细化珠光体组织以改善其力学性能,为

Mn

提高钢的淬透性,含量0.5%时,能降低回火脆性,有二次硬化作用。提高热强性和蠕变

Mo

2%~3%时,提高抗有机酸及还原性介质腐蚀能力

有不明显的固溶强化及提高淬透性的作用,提高蠕变强度,与钢中其他元素化合,有沉淀

N

固溶强化作用很明显,提高钢的淬透性(溶于奥氏体时),增加回火稳定性,有二次硬化作(大于碳含量的8倍),使钢具有良好的抗氢性能,

Nb

(蠕变强度等)

提高塑性及韧性,(提高低温韧性更明显),改善耐蚀性能,与铬、钼联合使用,提高热强

Ni

固溶强化及冷作硬化作用很好,与铜联合使用,提高低合金高强度钢的耐大气腐蚀性能,

P

Pb改善切削加工性

33

包括镧系元素及钇和钪等17个元素,有脱气、脱硫和消除其他有害杂质作用,改善钢的

RE

O.2%的含量可提高抗氧化性、高温强度及蠕变强度,增加耐蚀性

S改善切削性。产生热脆现象,恶化钢的质量,硫含量高,对焊接性产生不好影响

常用的脱氧剂,有固熔强化作用,提高电阻率,降低磁滞损耗,改善磁导率,提高淬透性,

Si

对改善综合力学性能有利,提高弹性极限,增加自然条件下的耐蚀性。含量较高时,固溶强化作用强,但降低固溶体的韧性,固溶于奥氏体中提高钢的淬透性,但化合钛却降

Ti

固溶于奥氏体中可提高钢的淬透性,但化合状态存在的钒,会降低钢的淬透性,增加钢的回V

5.7时,可大大提高钢抗高温高压氢腐蚀的能力,但会稍有二次硬化作用,使钢具有红硬性,提高耐磨性,对钢的淬透性、回火稳定性、力学性能及

W

锆在钢中作用与铌、钛、钒相似,含量小时,有脱氧、净化和细化晶粒的作用,提高钢的低

Zr

表1—37主要合金元素对钢的性能影响

注:“+”表示提高,“一’’表示降低,“O”表示没有影响,“·”表示影响情况尚不清楚,多个“+”或“一”表示提高或降低的强烈程度。①

表示在珠光体钢中;②表示在奥氏体钢中。

34

性能影响的有关说明表1—38主要合金元素对钢主要合金元素对钢性能影响的有性能影响的有关说关说明

[NextPage

(续)

注:各成分的含量皆指质量分数。

35

对钢材性能产生影响的元素

钢材的质量及性能是根据需要而确定的,不同的需要,要有不同的元素含量。

(1)碳:含碳量越高,刚的硬度就越高,但是它的可塑性和韧性就越差。

(2)硫:是钢中的有害杂物,含硫较高的钢在高温进行压力加工时,容易脆裂,通常叫作热脆性

(3)磷:能使钢的可塑性及韧性明显下降,特别的在低温下更为严重,这种现象叫作冷脆性。在优质钢中,硫和磷要严格控制,但从另方面看,在低碳钢中含有较高的硫和磷,能使其切削易断,对改善钢的可切削性是有利的。

(4)锰:能提高钢的强度,能消弱和消除硫的不良影响,并能提高钢的淬透性,含锰量很高的高合金钢(高锰钢)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其它的物理性能。

(5)硅:它可以提高钢的硬度,但是可塑性和韧性下降,电工用的钢中含有一定量的硅,能改善软磁性能。

(6)钨:能提高钢的红硬性和热强性,并能提高钢的耐磨性。

(7)铬:能提高钢的淬透性和耐磨性,能改善钢的抗腐蚀能力和抗氧化作用。

(8)钒:能细化钢的晶粒组织,提高钢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当它在高温熔入奥氏体时,可增加钢的淬透性;反之,当它在碳化物形态存在时,就会降低它的淬透性。

(9)钼:可明显的提高钢的淬透性和热强性,防止回火脆性,提高剩磁和娇顽力。

(10)钛:能细化钢的晶粒组织,从而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性.在不锈钢中,钛能消除或减轻钢的晶间腐蚀现象。

(11)镍:能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性,提高淬透性.含量高时,可显著改变钢和合金的一些物理性能,提高钢的抗腐蚀能力。

(12)硼:当钢中含有微量的(0.001-0.005%)硼时,钢的淬透性可以成倍的提高。

(13)铝:能细化钢的晶粒组织,阻抑低碳钢的时效.提高钢在低温下的韧性,还能提高钢的抗氧化性,提高钢的耐磨性和疲劳强度等。

(14)铜:它的突出作用是改善普通低合金钢的抗大气腐蚀性能,特别是和磷配合使用时更为明显。

11.3

11.3.1合金元素对热处理的影响合金元素对奥氏体化的影响

奥氏体晶粒在铁素体与碳化物边界处生核并长大;剩余碳化物的溶解;奥氏体成分的均匀化,在高温停留时奥氏体晶粒的长大粗化等过程。在钢中加入合金元素对后三个过程有较大的影响。

(1)含有碳化物形成元素的合金钢,其组织中的碳化物,是比渗碳体更稳定的合

金渗碳体或特殊碳化物,因此,在奥氏体化加热时碳化物较难溶解,即需要较高的温度和较长的时间。一般来说,合金元素形成碳化物的倾向愈强,其碳化物也愈难溶解。

(2)

(3)合金元素在奥氏体中的均匀化,也需要较长时间,因为合金元素的扩散速度,均远低于碳的扩散速度。某些合金元素强烈地阻碍着奥氏体晶粒的粗化过程,这主要与合金碳化物很

难溶解有关,未溶解的碳化物阻碍了奥氏体晶界的迁移,因此,含有较强的碳化物形成元素(如钼、钨,钒,铌、钛等)的钢,在奥氏体化加热时,易于获得细晶粒的组织。

各合金元素对奥氏体晶粒粗化过程的影响,一般可归纳如下:

1)强烈阻止晶粒粗化的元素:钛、铌、钒、铝等,其中以钛的作用最强。

2)钨、钼、铬等中强碳化物形成元素,也显著地阻碍奥氏体晶粒粗化过程。

3)一般认为硅和镍也能阻碍奥氏体晶粒的粗化,但作用不明显。

4)锰和磷是促使奥氏体晶粒粗化的元素。

11.3.2合金元素对奥氏体分解转变的影响

多数合金元素使奥氏体分解转变的速度减慢,即C曲线向右移,也就是提高了钢的淬透性。

合金元素对马氏体转变的影响:增加冷却时间,降低冷却速度。

另外,合金元素对马氏体开始转变温度(Ms点)也有明显的影响。多数合金元素均使马氏体开始转变温度(Ms点)降低,其中锰、铬、镍的作用最为强烈,只有铝、钴是提高Ms点。

11.3.3合金元素对回火转变的影响

合金元素对淬火钢回火转变的影响主要有下列三个方面。

(1)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

这主要表现为合金元素在回火过程中推迟了马氏体的分解和残余奥氏体的转变,提高了铁素体的再结晶温度,使碳化物难以聚集长大而保持较大的弥散度,从而提高了钢对回火软化的抗力,即提高了钢的回火稳定性。

(2)产生二次硬化

一些合金元素加入钢中,在回火时,钢的硬度并不是随回火温度的升高一直降低的,而是在达到某一温度后,硬度开始增加,并随着回火温度的进一步提高,硬度也进一步增大,直至达到峰值。这种现象称为回火过程的二次硬化。图

回火二次硬化现象与合金钢回火时析出物的性质有关。当回火温度低于约450℃时,钢中析出渗碳体,在450℃以上渗碳体溶解,钢中开始沉淀析出弥散稳定的难熔碳化物Mo2C、VC等,使钢的硬度开始升高,而在550~600℃左右沉淀析出过程完成,钢的硬度达到峰值。

(3)增大回火脆性

钢在回火过程中出现的第乙类回火脆性(250~400C回火)t即回火马氏体脆性和第二类

回火脆性(450~600~C

回火),即高温回火脆性均与钢中存在的合金元素有关。

11.7几种常用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为了合金化而加入的合金元素,最常用的有硅、锰、铬、镍、钼、钨、钒,钛,铌、硼、铝等。现分别说明它们在钢中的作用。

11.7.1硅在钢中的作用

(1)提高钢中固溶体的强度和冷加工硬化程度使钢的韧性和塑性降低。

(2)硅能显著地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和屈强比。这是一般弹簧钢。

(3)耐腐蚀性。硅的质量分数为15%一20%的高硅铸铁,是很好的耐酸材料。含有硅的钢在氧化气氛中加热时,表面也将形成一层SiO2薄膜,从而提高钢在高温时的抗氧化性。缺点:(4)使钢的焊接性能恶化。

11.7.2锰在钢中的作用

(1)锰对提高钢的淬透性。(2)锰对提高低碳和中碳珠光体钢的强度有显著的作用。(3)锰对钢的高温瞬时强度有所提高。

锰钢的主要缺点是,①含锰较高时,有较明显的回火脆性现象;②锰有促进晶粒长大的作用,因此锰钢对过热较敏感t在热处理工艺上必须注意。这种缺点可用加入细化晶粒元素如钼、钒、钛等来克服:⑧当锰的质量分数超过1%时,会使钢的焊接性能变坏,④锰会使钢的耐锈蚀性能降低。

11.7.3铬在钢中的作用

(1)铬可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2)铬可提高钢的高温机械性能。(3)使钢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和抗氧化性(4)阻止石墨化(5)提高淬透性。

缺点:①铬是显著提高钢的脆性转变温度②铬能促进钢的回火脆性。

11.7.4镍在钢中的作用

(1)可提高钢的强度而不显著降低其韧性。(2)镍可降低钢的脆性转变温度,即可提高钢的低温韧性。(3)改善钢的加工性和可焊性。(4)镍可以提高钢的抗腐蚀能力,不仅能耐酸,而且能抗碱和大气的腐蚀。

11.7.5钼在钢中的作用

(1)钼对铁素体有固溶强化作用。(2)提高钢热强性(3)抗氢侵蚀的作用。(4)提高钢的淬透性。

缺点:钼的主要不良作用是它能使低合金钼钢发生石墨化的倾向。

11.7.6钨在钢中的作用

(1)提高强度(2)提高钢的高温强度。(3)提高钢的抗氢性能。(4)是使钢具有热硬性。因此钨是高速工具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

11.7.7钒在钢中的作用

(1)热强性。(2)钒能显著地改善普通低碳低合金钢的焊接性能。

11.7.8钛在钢中的作用

(1)钛能改善钢的热强性,提高钢的抗蠕变性能及高温持久强度;(2)并能提高钢在高温高压氢气中的稳定性。使钢在高压下对氢的稳定性高达600℃以上,在珠光体低合金钢中,钛可阻止钼钢在高温下的石墨化现象。因此,钛是锅炉高温元件所用的热强钢中的重要合金元素之一。11.7.9铌在钢中的作用

(1)铌和碳、氮、氧都有极强的结合力,并与之形成相应的极为稳定的化合物,因而能细化晶粒,降低钢的过热敏感性和回火脆性。(2)有极好的抗氢性能。(3)铌能提高钢的热强性11.7.10硼在钢中的作用;

(1)提高钢的淬透性。(2)提高钢的高温强度。强化晶界的作用。

11.7.11铝在钢中的作用

(1)用作炼钢时的脱氧定氮剂,细化晶粒,抑制低碳钢的时效,改善钢在低温时的韧性,特别是降低了钢的脆性转变温度;

(2)提高钢的抗氧化性能。曾对铁铝合金的抗氧化性进行了较多的研究;4%AI即可改变氧化皮的结构,加入6%A1可使钢在980C以下具有抗氧化性。当铝和铬配合并用时,其抗氧化性能有更大的提高。例如,含铁50%一55%、铬30%一35%、铝10%一15%的合金,在1400C高温时,仍具有相当好的抗氧化性。由于铝的这一作用,近年来,常把铝作为合金元素加入耐热钢中。

(3)此外,铝还能提高对硫化氢和V2O5,的抗腐蚀性。

缺点:①脱氧时如用铝量过多,将促进钢的石墨化倾向。②当含铝较高时.其高温强度和韧性较低。

第三章合金钢

一,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1,合金元素对钢中的基本相的影响

合金钢中常用的合金元素很多,按照其与碳结合的倾向大小,可分非碳化物形成元素(CO,Ni,Si,Cu,B等),碳化物形成元素(Ti,V,W,Mo,Cr,Mn等)。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存在形式有:

1)溶解于钢中的基本相(铁素体,奥氏体和渗碳体)

2)形成特殊碳化物(如VC,TiC,Cr23c6等)

3)非碳化物形成元素和大部分的锰基本上都溶解于铁素体(或奥氏体)中而形成合金铁素体(或合金奥氏体),并产生固溶强化的作用,使合金铁素体的强度,硬度升高,塑性和韧性下降(Cr,Ni,Mn含量少时略有上升).其中,Si,Mn,Ni的强化作用较大.

4)碳化物形成元素(除锰外),当含量较低时,主要是溶入Fe3C中而形成合金渗碳体.合金元素的溶入大大地提高了渗碳体的稳定性.当一些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如Cr,Ti,V,W,Mo等的含量较高时,它们还会形成新的稳定性较高或很高的特殊碳化物,如Cr23c6,WC,VC,TiC等.这一类特殊碳化物的特点是高熔点,高硬度.是钢中常用的强化相,对提高钢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合金元素对Fe—Fe3C相图的影响

a.合金元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扩大或缩小相区.一些合金元素如Mn,Ni,等将扩大相区使As线下降,而另一些合金元素如Cr,Mo,W,V,

b.Ti,Si,等则缩小相区并导致As线上升.

c.扩大或缩小相区的结果,必然使Fe—Fe3C相图中的S点,E点和C点的成分和温度发生变化.几乎所有的合金元素都使铁碳相图中S点,E点左移,其中以强碳化物形成元素的作用最为显著.

3,合金元素对热处理相变过程的影响a.合金元素对热处理相变过程的影响主要在于对额奥氏体形成速度和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影响.

b.合金元素对过冷奥氏体转变的最突出的作用是使C曲线向右移(除钴外),增加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因而,提高了钢的淬透性.常用的元素有:Cr,Mn,SI,NI和B.

c.合金元素对回火转变过程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

aa.提高回火稳定性.

bb.产生二次硬化,提高钢的红硬性和高温强度.常用的元素有W,Mo,V.

cc.使回火脆倾向增大,但一些元素如W,Mn能减弱或防止第二类脆性.

二,合金钢的分类合金钢的分类有三种:

a.按成分按合金元素的总含量分:低(5%以下)中(5~10%)高

b.按所含主加合金元素种类来分:锰钢,硅钢,铬镍钢,

c.按正火后组织分:奥氏体钢,铁素体钢,珠光体钢,马氏体钢

d.按用途来分:合金结构钢:普通低合金钢,渗碳钢,调质钢等

e.合金工具钢:刃具钢,模具钢,量具钢

f.特殊性能钢:不锈钢,耐热钢,耐磨钢

第四章有色金属

一,铝及合金

1,铝及合金的性能特点

(1)密度小(2)比强度高(3)电导性,热导性好(4)抗大气腐蚀能力强(5)加工工艺性能好2,铝合金的固溶—时效强化方法

由于铝合金在故态下没有同素异构转变,故无法通过马氏体转变来进行强化.但一些铝

合金在故态下具有随温度下降溶解度明显减小的特点,可通过固溶—时效强化方法进行强化.固溶—时效强化一般有两个阶段.一是固溶处理,即将铝合金加热到使溶解度达到或接近最大值温度,形成单相固溶体,并通过急冷而获得过饱和的固溶体.第二阶段便是时效,将不稳定的过饱和固溶体长时间搁置二使之分解过度到稳定的固溶体,出现了强度和硬度的升高.时效类型分为自然时效和人工时效.

3,常用铝及铝合金的分类,性能特点和用途

防锈铝合金、变形铝合金、硬铝合金、超硬铝合金、锻造铝合金、铝硅合金(是最重要,最常用的铸造铝合金)、铸造铝合金、铝铜合金、铝镁合金、铝锌合金

详见表4—1和4—2

二,铜及铜合金

1,铜及铜合金的性能特点

(1)优异的电导性,热导性.(2)良好的耐蚀性.(3)独具的机械性能.(耐磨性和减摩性)

(4)良好的加工性能

2,常用铜合金的分类,性能和用途

分为黄铜,青铜和白铜.黄铜应用最广泛.详见表4—3,4—4和4—5

三,钛及钛合金的性能特点,组织及用途

钛及钛合金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其突出的特点是比强度很高.且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和优良的耐蚀性.钛合金广泛用于航天,航空和热能,化工工业.

钛合金常分为钛合金,钛合金和+钛合金三种.常用钛合金和+钛合金.

四,轴承合金的性能特点,组织及用途

轴承合金主要是制造滑动轴承及轴瓦及轴衬.对轴承合金的性能要求是: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和疲劳抗力;有足够的塑性和韧性;良好的磨合性和小的磨檫系数;良好的抗蚀性和热导性;较小的膨胀系数.

轴承合金的组织特点是在软基体上均匀分布着硬质点或者在硬基体上均匀分布着软质点.常用的轴承合金有锡基,铅基,铝基和铜基轴承合金.广泛用于轴承的轴瓦和内衬.

第五章其它材料

粉末冶金材料,陶瓷材料,塑料,复合材料和磁性材料大部分都属于非金属材料的范畴具有许多不同于金属材料的特殊性能,如高硬度,高耐磨性,高弹性,优良的化学稳定性等.一,粉末冶金的特点,工艺及常用材料

1,粉末冶金的特点

粉末冶金是一种把金属粉末(或非金属粉末)混合并压制成形,再经过烧结来制取金属材料的特殊冶金方法.它与传统方式不同的是,它不需要熔炼和铸造,其突出的特点是:

(1)烧结温度低;(2)成分均匀性好;(3)多孔性

2,粉末冶金的工艺

其一般流程为:制粉,混合,成型,烧结和后处理.

3,常用的粉末冶金材料

有:含油轴承材料,铁基结构材料,硬质合金等.

二,陶瓷材料的分类,性能特点及应用

陶瓷包括整个硅酸盐材料和氧化物材料,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统称.陶瓷可分为普通陶瓷,特种陶瓷和金属陶瓷.

陶瓷材料的性能特点是:极高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很高的硬度和良好的抗压能力,较高的耐磨性和良好的减摩性,优异的绝缘性和不老化性,比可燃性.但脆性很大,温度急变抗力很低,抗拉,抗弯能力较差,加工困难.

常用的特种陶瓷和金属陶瓷有:氧化物陶瓷,氮化物陶瓷,碳化物陶瓷.它们广泛用于切削工具,耐磨耐蚀零件,耐热材料,绝缘材料和高温构件.

三,塑料的分类,性能特点及其应用

塑料是高分子材料,它的主要成分是树脂,其次是填料,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添加剂.热塑性塑料

1,塑料的分类按其热性能

常用的分类有两种:热固性塑料、通用塑料

按使用范围工程塑料、耐热塑料

2,塑料的性能特点

塑料具有比强度高,良好的耐蚀性,电绝缘性,耐磨性,减摩性和成型工艺性,较小的介电损耗,但强度,硬度较低,耐热性差和易蠕变.

第六章材料的选用

一,选材的三项基本原则

1,根据使用性能要求选材

(1)按综合机械性能为主选材.这类零件有:轴类,连杆,螺栓及低速轻载齿轮等,常选用中碳钢或中碳合金钢经调质处理后使用.

(2)按疲劳强度为主选材.这类零件有:曲轴,弹簧,滚动轴承等,常选用中碳钢或中碳合金钢经调质(或淬火和中温回火)处理后使用或选用低碳钢,低碳合金钢经渗碳及淬火,回火后使用.

(3)按磨损为主选材.这类零件有:各种量具,刀具,模具和齿轮等.材料常选用经淬火和低温回火的碳素工具钢或合金工具钢,或选用经渗碳及淬火,回火后使用渗碳纲.

2,根据工艺性能要求选材

工艺性能是指材料加工的难易程度,包括:铸造,压力加工,焊接,切削加工和热处理的工艺性能.

3,考虑经济性选材

(1)考虑材料价格因素.原则上在满足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之外,应选用价格低廉的材料.

(2)应注意加工成本因素,包括热处理的费用.

二,典型零件,工具的选材

齿轮类、轴类、箱体,底座类、冷冲压模具类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随着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机械制造中,对工件的强度、硬度、韧性、塑性、耐磨性以及其他各种物理化学性能的要求愈来愈高,碳钢已不能完全满足这些要求了。

原因:

(1)由碳钢制成的零件尺寸不能太大。否则,因淬透性不够而不能满足对强度与塑性、韧性的要求。加入合金元素可增大淬透性。

(2)用碳钢制成的切削刀具不能满足切削红硬性的要求。用合金工具钢、高速钢和硬质合金。

(3)碳钢不能满足特殊性能的要求,如要求耐热、耐低温、抗腐蚀、有强烈磁性或无磁性等等,只有特种的合金钢才能具有这些性能。

11.1合金元素在钢中的存在方式

11.1.1合金元素与钢中的碳相互作用,形成碳化物存在于钢中

按合金元素在钢中与碳相互作用的情况,它们可以分为两大类:

(1)不形成碳化物的元素(称为非碳化物形成元素),包括镍、硅、铝、钴、铜等。由于这些元素与碳的结合力比铁小,因此在钢中它们不能与碳化合,它们对钢中碳化物的结构也无明显的影响。

(2)形成碳化物的元素(称为碳化物形成元素),根据其与碳结合力的强弱,可把碳化物形成元素分成三类。

1)弱碳化物形成元素:锰

锰对碳的结合力仅略强于铁。锰加入钢中,一般不形成特殊碳化物(结构与Fe3C不同的碳化物称为特殊碳化物),而是溶入渗碳体中。

2)中强碳化物形成元素;铬、钼、钨

3)强碳化物形成元素:钒、铌、钛

有极高的稳定性,例如TiC在淬火加热时要到l000C以上才开始缓慢的溶解,这些碳化物有极高的硬度,例如在高速钢中加人钒,形成V4C,使之有更高的耐磨性。

11.1.2合金元素溶解于铁素体(或奥氏体)中,以固溶体形式存在于钢中11.1.3合金元素与钢中的氮、氧、硫等化合,以氮化物、氧化物、硫化物和硅酸盐等非金属夹杂物的形式存在于钢中11.1.4游离态,即不溶于铁,也不溶于化合物:铅,铜

11.2合金元素对钢的平衡组织的影响

表现在改变铁碳合金状态图

11.2.1合金元素对钢临界温度的影响

锰、镍、铜使A3线降低,钼、钨、硅、钒使A3线升高。同样影响A1,影响程度更大,

11.2.2合金元素对钢共析点(S点)位置的影响

大多数合金使共析点左移,钼钨在质量分数大时使共析点右移。

11.2.3合金元素对奥氏体相区大小的影响

11.2.3.1扩大γ区

合金元素与γ-Feα-Fe形成固溶体,常温下为奥氏体组织。Ni,Mn

11.2.3.2减小γ区抑制F向A转变,Cr

11.3合金元素对热处理的影响11.3.1合金元素对奥氏体化的影响

奥氏体晶粒在铁素体与碳化物边界处生核并长大;剩余碳化物的溶解;奥氏体成分的均匀化,在高温停留时奥氏体晶粒的长大粗化等过程。在钢中加入合金元素对后三个过程有较大的影响。

(1)含有碳化物形成元素的合金钢,其组织中的碳化物,是比渗碳体更稳定的合金渗碳体或特殊碳化物,因此,在奥氏体化加热时碳化物较难溶解,即需要较高的温度和较长的时间。一般来说,合金元素形成碳化物的倾向愈强,其碳化物也愈难溶解。

(2)合金元素在奥氏体中的均匀化,也需要较长时间,因为合金元素的扩散速度,均远低于碳的扩散速度。

(3)某些合金元素强烈地阻碍着奥氏体晶粒的粗化过程,这主要与合金碳化物很难溶解有关,未溶解的碳化物阻碍了奥氏体晶界的迁移,因此,含有较强的碳化物形成元素(如钼、钨,钒,铌、钛等)的钢,在奥氏体化加热时,易于获得细晶粒的组织。

各合金元素对奥氏体晶粒粗化过程的影响,一般可归纳如下:

1)强烈阻止晶粒粗化的元素:钛、铌、钒、铝等,其中以钛的作用最强。

2)钨、钼、铬等中强碳化物形成元素,也显著地阻碍奥氏体晶粒粗化过程。

3)一般认为硅和镍也能阻碍奥氏体晶粒的粗化,但作用不明显。4)锰和磷是促使奥氏体晶粒粗化的元素。

11.3.2合金元素对奥氏体分解转变的影响

多数合金元素使奥氏体分解转变的速度减慢,即C曲线向右移,也就是提高了钢的淬透性。

合金元素对马氏体转变的影响:增加冷却时间,降低冷却速度。

另外,合金元素对马氏体开始转变温度(Ms点)也有明显的影响。多数合金元素均使马氏体开始转变温度(Ms点)降低,其中锰、铬、镍的作用最为强烈,只有铝、钴是提高Ms点。

11.3.3合金元素对回火转变的影响

合金元素对淬火钢回火转变的影响主要有下列三个方面。

(1)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

这主要表现为合金元素在回火过程中推迟了马氏体的分解和残余奥氏体的转变,提高了铁素体的再结晶温度,使碳化物难以聚集长大而保持较大的弥散度,从而提高了钢对回火软化的抗力,即提高了钢的回火稳定性。

(2)产生二次硬化

一些合金元素加入钢中,在回火时,钢的硬度并不是随回火温度的升高一直降低的,而是在达到某一温度后,硬度开始增加,并随着回火温度的进一步提高,硬度也进一步增大,直至达到峰值。这种现象称为回火过程的二次硬化。图

回火二次硬化现象与合金钢回火时析出物的性质有关。当回火温度低于约450℃时,钢中析出渗碳体,在450℃以上渗碳体溶解,钢中开始沉淀析出弥散稳定的难熔碳化物Mo2C、

VC等,使钢的硬度开始升高,而在550~600℃左右沉淀析出过程完成,钢的硬度达到峰值。

(3)增大回火脆性钢在回火过程中出现的第乙类回火脆性(250~400C回火)t即回火马氏体脆性和第二类回火脆性(450~600~C回火),即高温回火脆性均与钢中存在的合金元素有关。11.4合金元素对氧化与腐蚀的影响

一些合金元素加入钢中能在钢的表面形成一层完整的、致密而稳定的氧化保护膜,从而提高了钢的抗氧化能力。最有效的合金元素是铬、硅和铝(参看图10-8)。但钢中硅、铝的质量分数较多时钢材变脆,因而它们只能作为辅加元素,一般都以铬为主加元素,以提高钢的抗氧化性。

钢中加入少量的铜、磷等元素,可提高低合金高强度钢的耐大气腐蚀。11.5合金元素对机械性能的影响

11.5.1金属材料的强化方法

金属材料的强化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结晶强化。结晶强化就是通过控制结晶条件,在凝固结晶以后获得良好的宏观组织和显微组织,从而提高金属材料的性能。它包括:

1)细化晶粒。细化晶粒可以使金属组织中包含较多的晶界,由于晶界具有阻碍滑移变形作用,因而可使金属材料得到强化。同时也改善了韧性,这是其它强化机制不可能做到的。

2)提纯强化。在浇注过程中,把液态金属充分地提纯,尽量减少夹杂物,能显著提高固态金属的性能。夹杂物对金属材料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在损坏的

构件中,常可发现有大量的夹杂物。采用真空冶炼等方法,可以获得高纯度的金属材料。

(2)形变强化。金属材料经冷加工塑性变形可以提高其强度。这是由于材料在塑性变形后

位错运动的阻力增加所致。(3)固溶强化.通过合金化(加入合金元素)组成固溶体,使金属材料得到强化称为固溶强化。

(4)相变强化。合金化的金属材料,通过热处理等手段发生固态相变,获得需要的组织结构,使金属材料得到强化,称为相变强化.

相变强化可以分为两类:1)沉淀强化(或称弥散强化)。在金属材料中能形成稳定化合物的合金元素,在一定条件下,使之生成的第二相化合物从固溶体中沉淀析出,弥散地分布在组织中,从而有效地提高材料的强度,通常析出的合金化合物是碳化物相。在低合金钢(低合金结构钢和低合金热强钢)中,沉淀相主要是各种碳化物,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立方晶系,如TiC、V4C3,NbC等,二是六方晶系,如M02、W2C、WC等,三是正菱形,如Fe3C。对低合金热强钢高温强化最有效的是体心立方晶系的碳化物。

2)马氏体强化。金属材料经过淬火和随后回火的热处理工艺后,可获得马氏体组织,使材料强化。但是,马氏体强化只能适用于在不太高的温度下工作的元件,工作于高温条件下的元件不能采用这种强化方法。

(5)晶界强化。晶界部位的自由能较高,而且存在着大量的缺陷和空穴,在低温时,晶界阻

碍了位错的运动,因而晶界强度高于晶粒本身;但在高温时,沿晶界的扩散速度比晶内扩散速度大得多,晶界强度显著降低。因此强化晶界对提高钢的热强性是很有效的。

硼对晶界的强化作用,是由于硼偏集于晶界上,使晶界区域的晶格缺位和空穴减少,晶界自由能降低;硼还减缓了合金元素沿晶界的扩散过程;硼能使沿晶界的析出物降低,改善了晶界状态,加入微量硼、锆或硼+锆能延迟晶界上的裂纹形成过程;此外,它们还有利于碳化物相的稳定。

(6)综合强化。在实际生产上,强化金属材料大都是同时采用几种强化方法的综合强化,

以充分发挥强化能力。例如:

1)固溶强化十形变强化,常用于固溶体系合金的强化。

2)结晶强化+沉淀强化,用于铸件强化。

3)马氏体强化+表面形变强化。对一些承受疲劳载荷的构件,常在调质处理后再进行喷

丸或滚压处理。

4)固溶强化+沉淀强化。对于高温承压元件常采用这种方法,以提高材料的高温性能。

有时还采用硼的强化晶界作用,进一步提高材料的高温强度。·

11.5.2合金元素对正火(或退火)状态钢机械性能的影响正火状态下钢有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固溶强化,结晶强化,沉淀强化。合金元素不仅影响钢材的强度,同时也影响其韧性。

11.5.3合金元素对调质钢机械性能的影响

合金元素对调质钢机械性能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它们对淬透性和回火性的影响而起作用

的。主要表现于下列几方面。

(1)由于合金元素增加了钢的淬透性,使截面较大的零件也可淬透,在调质状态下可获得综合机械性能优良的回火索氏体。

(2)许多合金元素可使回火转变过程缓慢,因而在高温回火后,碳化物保持较细小的幂颗粒,使调质处理的合金钢能够得到较好的强度与韧性的配合。

(3)高温回火后,钢的组织是由铁素体和碳化物组成,合金元素对铁素体的固溶强化作用可提高调质钢的强度。

11.6合金元素对钢的工艺性能的影响11.6.1合金元素对焊接性能的影响:

钢的焊接性能,主要取决于它的淬透性、回火性和碳的质量分数。

合金元素对钢材焊接性能的影响,可用焊接碳当量来估算。我国目前所广泛应用的普通低合金钢,其焊接碳当量可按下述经验公式计算。

公式Cd=C+1/6Mn+1/5Cr+1/15Ni+1/4Mo+1/5V+1/24Si+1/2P+1/13Cu

近年来,对厚度为15、50mm的200个钢种(从碳钢到强度等级为1000MPa级的高强度合金钢),以低氢焊条进行常温下的Y型坡口拘束焊接裂纹试验。在试验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用以估计钢材出现焊接裂纹可能性的指标,称为钢材焊接裂纹敏感性指数户.,其计算公式为公

式Pc=C+1/30Si+1/20Mn+1/20Cu+1/60Ni+1/20Cr+1/15Mo+1/10V+5B+1/600t+1/60H%

与碳当量公式相比增加了板厚和含氢量。11.6.2合金元素对切削加工的影响

金属的切削性能是指金属被切削的难易程度和加工表面的质量。

为了提高钢的切削性能,可在钢中加入一些能改善切削性能的合金元素,最常用的元素是硫,其次是铅和磷。

由于硫在钢中与锰形成球状或点状硫化锰夹杂,破坏了金属基体的连续性,使切削抗力降低,切屑易于碎断,在易切削钢中硫的质量分数可达0.08%~0.30%。铅在钢中完全不溶,以2~3pm的极细质点均匀分布于钢中,使切屑易断,同时起润滑作用,改善了钢的切削性能,在易切削钢中铅的质量分数控制在0.10%~0.30%。

少量的磷溶入铁素体中,可提高其硬度和脆性,有利于获得良好的加工表面质量。11.6.3合金元素对塑性加工性能的影响

钢的塑性加工分为热加工和冷加工两种。

热加工工艺性能通常由热加工时钢的塑性和变形抗力,可加工温度范围、抗氧化能力、对锻造加热和锻后冷却的要求等来评价。合金元素溶入固溶体中,或在钢中形成碳化物,都能使钢的热变形抗力提高和塑性明显降低,容易发生锻裂现象。但有些元素(如钒+铌,钛等),其碳化物在钢中呈弥散状分布时,对钢的翅性影响不大。另外,合金元素一般都降低钢的导热性和提高钢的淬透性,因此为了防止开裂,合金钢锻造时的加热和冷却都必须缓慢。

冷加工工艺性能主要包括钢的冷态变形能力和钢件的表面质量两方面。溶解在固溶体中的合金元素,一般将提高钢的冷加工硬化程度,使钢承受塑性变形后很快地变硬变脆,这对钢的冷加工是很不利的。因此,对于那些需要经受大量塑性变形加工的钢材,在冶炼时应限制其中各种残存合金元素的量,特别要严格控制硫、磷等。另一方面,碳、硅、磷、硫、镍、铬、钒、铜等元索还会使钢材的冷态压延性能恶化。

11.6.4合金元素对铸造性能的影响

钢的铸造性能主要由铸造时金属的流动性、收缩特点、偏析倾向等来综合评定。它们与钢的固相线和液相线温度的高低及结晶温度区间的大小有关。固、液相线的温度愈低和结晶沮度区间愈窄,铸造性能愈好。因此,合金元素的作用主要取决于其对状态图的影响.另外,一些元素如铬、钼、钒、钛、铝等,在钢中形成高熔点碳化物或氧化物质点,增大了钢液的粘度,降低其流动性,使铸造性能恶化。

11.7几种常用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为了合金化而加入的合金元素,最常用的有硅、锰、铬、镍、钼、钨、钒,钛,铌、硼、铝等。现分别说明它们在钢中的作用。

11.7.1硅在钢中的作用

(1)提高钢中固溶体的强度和冷加工硬化程度使钢的韧性和塑性降低。

(2)硅能显著地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和屈强比。这是一般弹簧钢。

(3)耐腐蚀性。硅的质量分数为15%一20%的高硅铸铁,是很好的耐酸材料。含有硅的钢在氧化气氛中加热时,表面也将形成一层SiO2薄膜,从而提高钢在高温时的抗氧化性。

缺点:(4)使钢的焊接性能恶化。

11.7.2锰在钢中的作用

(1)锰对提高钢的淬透性。

(2)锰对提高低碳和中碳珠光体钢的强度有显著的作用。

(3)锰对钢的高温瞬时强度有所提高。

锰钢的主要缺点是,①含锰较高时,有较明显的回火脆性现象;②锰有促进晶粒长大的作用,因此锰钢对过热较敏感t在热处理工艺上必须注意。这种缺点可用加入细化晶粒元素如钼、钒、钛等来克服:⑧当锰的质量分数超过1%时,会使钢的焊接性能变坏,④锰会使钢的耐锈蚀性能降低。

11.7.3铬在钢中的作用

(1)铬可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

(2)铬可提高钢的高温机械性能。

(3)使钢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和抗氧化性

(4)阻止石墨化

(5)提高淬透性。

缺点:①铬是显著提高钢的脆性转变温度②铬能促进钢的回火脆性。11.7.4镍在钢中的作用

(1)可提高钢的强度而不显著降低其韧性。

(2)镍可降低钢的脆性转变温度,即可提高钢的低温韧性。

(3)改善钢的加工性和可焊性。‘:

(4)镍可以提高钢的抗腐蚀能力,不仅能耐酸,而且能抗碱和大气的腐蚀。11.7.5钼在钢中的作用

(1)钼对铁素体有固溶强化作用。

(2)提高钢热强性

(3)抗氢侵蚀的作用。

(4)提高钢的淬透性。

缺点:钼的主要不良作用是它能使低合金钼钢发生石墨化的倾向。

11.7.6钨在钢中的作用

(1)提高强度

(2)提高钢的高温强度。

(3)提高钢的抗氢性能。

(4)是使钢具有热硬性。因此钨是高速工具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

11.7.7钒在钢中的作用

(1)热强性。

(2)钒能显著地改善普通低碳低合金钢的焊接性能。

11.7.8钛在钢中的作用

(1)钛能改善钢的热强性,提高钢的抗蠕变性能及高温持久强度;

(2)并能提高钢在高温高压氢气中的稳定性。使钢在高压下对氢的稳定性高达600℃以上,在珠光体低合金钢中,钛可阻止钼钢在高温下的石墨化现象。因此,钛是锅炉高温元件所用的热强钢中的重要合金元素之一。

11.7.9铌在钢中的作用

(1)铌和碳、氮、氧都有极强的结合力,并与之形成相应的极为稳定的化合物,因而能细化晶粒,降低钢的过热敏感性和回火脆性。

(2)有极好的抗氢性能。

(3)铌能提高钢的热强性

11.7.10硼在钢中的作用;

(1)提高钢的淬透性。

(2)提高钢的高温强度。强化晶界的作用。

11.7.11铝在钢中的作用

(1)用作炼钢时的脱氧定氮剂,细化晶粒,抑制低碳钢的时效,改善钢在低温时的韧性,特别是降低了钢的脆性转变温度;

(2)提高钢的抗氧化性能。曾对铁铝合金的抗氧化性进行了较多的研究;4%AI即可改变氧化皮的结构,加入6%A1可使钢在980C以下具有抗氧化性。当铝和铬配合并用时,其抗氧化性能有更大的提高。例如,含铁50%一55%、铬30%一35%、铝10%一15%的合金,在1400C高温时,仍具有相当好的抗氧化性。由于铝的这一作用,近年来,常把铝作为合金元素加入耐热钢中。

(3)此外,铝还能提高对硫化氢和V2O5,的抗腐蚀性。

缺点:①脱氧时如用铝量过多,将促进钢的石墨化倾向。②当含铝较高时.其高温强度和韧性较低。

合金元素对钢材机械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06-03-1717:26点击次数:263

1、金属材料的强化方法

金属材料的强化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结晶强化。结晶强化就是通过控制结晶条件,在凝固结晶以后获得良好的宏观组织和显微组织,从而提高金属材料的性能。它包括:

1)细化晶粒。细化晶粒可以使金属组织中包含较多的晶界,由于晶界具有

阻碍滑移变形作用,因而可使金属材料得到强化。同时也改善了韧性,这是其它强化机制不可能做到的。

2)提纯强化。在浇注过程中,把液态金属充分地提纯,尽量减少夹杂物,能显著提高固态金属的性能。夹杂物对金属材料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在损坏的构件中,常可发现有大量的夹杂物。采用真空冶炼等方法,可以获得高纯度的金属材料。

(2)形变强化。金属材料经冷加工塑性变形可以提高其强度。这是由于材料在塑性变形后

位错运动的阻力增加所致。(3)固溶强化.通过合金化(加入合金元素)组成固溶体,使金属材料得到强化称为固溶强化。

(4)相变强化。合金化的金属材料,通过热处理等手段发生固态相变,获得需要的组织结构,使金属材料得到强化,称为相变强化。

相变强化可以分为两类:

1)沉淀强化(或称弥散强化)。在金属材料中能形成稳定化合物的合金元素,在一定条件下,使之生成的第二相化合物从固溶体中沉淀析出,弥散地分布在组织中,从而有效地提高材料的强度,通常析出的合金化合物是碳化物相。在低合金钢(低合金结构钢和低合金热强钢)中,沉淀相主要是各种碳化物,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立方晶系,如TiC、V4C3,NbC等,二是六方晶系,如M02、W2C、WC等,三是正菱形,如Fe3C。对低合金热强钢高温强化最有效的是体心立方晶系的碳化物。

2)马氏体强化。金属材料经过淬火和随后回火的热处理工艺后,可获得马氏体组织,使材料强化。但是,马氏体强化只能适用于在不太高的温度下工作的元件,工作于高温条件下的元件不能采用这种强化方法。

(5)晶界强化。晶界部位的自由能较高,而且存在着大量的缺陷和空穴,在低温时,晶界阻

碍了位错的运动,因而晶界强度高于晶粒本身;但在高温时,沿晶界的扩散速度比晶内扩散速度大得多,晶界强度显著降低。因此强化晶界对提高钢的热强性是很有效的。

硼对晶界的强化作用,是由于硼偏集于晶界上,使晶界区域的晶格缺位和空穴减少,晶界自由能降低;硼还减缓了合金元素沿晶界的扩散过程;硼能使沿晶界的析出物降低,改善了晶界状态,加入微量硼、锆或硼+锆能延迟晶界上的裂纹形成过程;此外,它们还有利于碳化物相的稳定。

(6)综合强化。在实际生产上,强化金属材料大都是同时采用几种强化方法的综合强化,

以充分发挥强化能力。例如:

1)固溶强化十形变强化,常用于固溶体系合金的强化。

2)结晶强化+沉淀强化,用于铸件强化。

3)马氏体强化+表面形变强化。对一些承受疲劳载荷的构件,常在调质处理后再进行喷

丸或滚压处理。

4)固溶强化+沉淀强化。对于高温承压元件常采用这种方法,以提高材料的高温性能。

有时还采用硼的强化晶界作用,进一步提高材料的高温强度。2、合金元素对正火(或退火)状态钢机械性能的影响

正火状态下钢有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合金元素不仅影响钢材的强度,同时

也影响其韧性。

3、合金元素对调质钢机械性能的影响

合金元素对调质钢机械性能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它们对淬透性和回火性的影响而起作用的。主要表现于下列几方面。

(1)由于合金元素增加了钢的淬透性,使截面较大的零件也可淬透,在调质状态下可获得综合机械性能优良的回火索氏体。

(2)许多合金元素可使回火转变过程缓慢,因而在高温回火后,碳化物保持较细小的幂颗粒,使调质处理的合金钢能够得到较好的强度与韧性的配合。(3)高温回火后,钢的组织是由铁素体和碳化物组成,合金元素对铁素体的固溶强化作用可提高调质钢的强度。2.5.4合金元素对钢的机械性能的影响

提高钢的强度是加入合金元素的主要目的之一。欲提高强度,就要设法增大位错运动的阻力。金属中的强化机制主要有、位错强化、、第二相(沉淀和弥散)强化。合金元素的强化作用,正是利用了这些强化机制。

1.对退火状态下钢的机械性能的影响

结构钢在退火状态下的基本相是铁素体和碳化物。合金元素溶于铁素体中,形成合金铁素体,依靠固溶强化作用,提高强度和硬度,但同时降低塑性和韧性。

2.对退火状态下钢的机械性能的影响

由于合金元素的加入降低了共析点的碳含量、使C曲线右移,从而使组织中的珠光体的比例增大,使珠光体层片距离减小,这也使钢的强度增加,塑性下降。但是在退火状态下,合金钢没有很大的优越性。

由于过冷奥氏体稳定性增大,合金钢在正火状态下可得到层片距离更小的珠光体,或贝氏体甚至马氏体组织,从而强度大为增加。Mn、Cr、Cu的强化作用较大,而Si、Al、V、Mo等在一般含量(例如一般结构钢的实际含量)下影响很

小。

3.对淬火、回火状态下钢的机械性能的影响

合金元素对淬火、回火状态下钢的强化作用最显著,因为它充分利用了全部的四种强化机制。淬火时形成马氏体,回火时析出碳化物,造成强烈的第二相强化,同时使韧性大大改善,故获得马氏体并对其回火是钢的最经济和最有效的综合强化方法。

合金元素加入钢中,首要的目的是提高钢的淬透性,保证在淬火时容易获得马氏体。其次是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使马氏体的保持到较高温度,使淬火钢在回火时析出的碳化物更细小、均匀和稳定。这样,在同样条件下,合金钢比碳钢具有更高的强度。第一节合金元素对钢的影响一、合金元素对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1.溶解于铁起固溶强化作用几乎所有合金元素均能不同程度地溶于铁素体、奥氏体中形成固溶体,使钢的强度、硬度提高,但塑性韧性有所下降。使钢具有强韧性的良好配合。

2.形成碳化物,起第二相强化、硬化作用

按照与碳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常用的合金元素分为非碳化物形成元素和碳化物形成元素两大类。碳化物形成元素包括Ti、Nb、V、W、Mo、Cr、Mn等,它们在钢中能与碳结合形成碳化物,如TiC、VC、WC等,这些碳化物一般都具有高的硬度、高的熔点和稳定性,如果它们颗粒细小并在钢中均匀分布时,则显著提高钢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

3.使结构钢中珠光体增加,起强化的作用

合金元素的加入,使Fe-Fe3C相图中的共析点左移,因而,与相同含碳量的碳钢相比,亚共析成分的结构钢(一般结构钢为亚共析钢)含碳量更接近于共析成分,组织中珠光体的数量,使合金钢的强度提高。

二、合金元素对钢工艺性能的影响

1.对热处理的影响

(1)对加热过程奥氏体化的影响:合金钢热处理可适当提高加热温度和延长保温时间合金钢中的合金渗碳体、合金碳化物稳定性高,不易溶入奥氏体;合金元素溶入奥氏体后扩散很缓慢,因此合金钢的奥氏体化速度比碳钢慢,为加速奥氏体化,要求将合金钢(锰钢除外)加热到较高的温度和保温较长的时间。除Mn外的所有合金元素都有阻碍奥氏体晶粒长大的作用,尤其是Ti、V等强碳化物形成的合金碳化物稳定性高,残存在奥氏体晶界上,显著地阻碍奥氏体晶粒长大。因此奥氏体化的晶粒一般比碳钢细。

(2)对过冷奥氏体转变的影响:合金钢淬透性更好,可减小淬火冷速,减小淬火变形。但残余奥氏体增多

除Co外,所有溶于奥氏体中的合金元素,都使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增大,使C曲线右移,马氏体临界冷却速度减小,淬透性提高。这使得合金钢利用较小的冷却速度即能淬成马氏体组织,可减小淬火变形。因此大尺寸、形状复杂或要求精度高的重要零件需要用合金钢制作。除Co、Al外,大多数合金元素都使Ms点降低,使合金钢淬火后的残余奥氏体量比碳钢多,这将对零件

的淬火质量会产生不利影响。

(3)对回火转变的影响:合金钢耐回火性好,回火后强韧性配合更好,有些钢可产生“二次硬化”

合金钢回火时马氏体不易分解,抗软化能力强,即提高了钢的耐回火性,回火后能有更好的强韧性配合。合金元素能提高马氏体分解温度,对于含有较多Cr、Mo、W、V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的钢,当加热至500~600℃回火时,直接由马氏体中析出合金碳化物,这些碳化物颗粒细小,分布弥散,使钢的硬度不仅不降低,反而升高这种现象称为“二次硬化”。但有些合金钢应避免“回火脆性”的产生。

2.对焊接性能的影响

淬透性良好的合金钢在焊接时,容易在接头处出现淬硬组织,使该处脆性增大,容易出现焊接裂纹;焊接时合金元素容易被氧化形成氧化物夹杂,使焊接质量下降,例如,在焊接不锈钢时,形成Cr2O3夹杂,使焊缝质量受到影响,同时由于铬的损失,不锈钢的耐腐蚀性下降,所以

高合金钢最好采用保护作用好的氩弧焊。

3.对锻造性能的影响由于合金元素溶入奥氏体后使变形抗力增加,使塑性变形困难,合金钢锻造需要施加更大的压力吨位;同时合金元素使钢的导热性降低、脆性加大,增大了合金钢锻造时和锻后冷却中出现变形、开裂的倾向,因此合金钢锻后一般应控制终锻温度和冷却速度。一、合金元素与铁和碳的作用

合金元素在钢中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合金铁素体与合金碳化物。

合金铁素体1.1.合金铁素体

、Si、Al、Co等)都能不同程度地溶解在铁素体中,引起铁素体大多数合金元素(如NiNi、Si、Al、都能不同程度地溶解在铁素体中,

的强度和硬度提高,而塑性、韧性却有所下降,如图所示。

合金元素对铁素体的固溶强化

的影响

合金碳化物2.2.合金碳化物合金元素对铁素体冲击韧性

,Ti、Zr、Nb、V、Mo、Cr、Mn、Fe(依次由强到弱)与碳亲和力强的碳化物形成元素与碳亲和力强的碳化物形成元素,Ti、Zr、Nb、Mo、Cr、Mn、Fe(依次由强到弱依次由强到弱)

。特点是:熔点高、硬度高,且很稳定,不易分解。等,与碳结合形成合金渗碳体或碳化物与碳结合形成合金渗碳体或碳化物。特点是:熔点高、硬度高,且很稳定,不易分解。

在最终热处理后,呈细颗粒状均匀分布在基体上,不但不降低韧性,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提高钢的机械性能。

-C相图的影响二、合金元素对FeFe-

1.合金元素对单相奥氏体相区的影响

Mn、Ni、Co、C、N、Cu等元素扩大了奥氏合金元素会使奥氏体的单相区扩大或缩小。会使奥氏体的单相区扩大或缩小。MnMn、Ni、Co、

体相区,即使A3点下降,如高锰钢或高镍钢在室温下仍为奥氏体组织,被称为奥氏体钢。

、W、Mo、V、Ti、Si、Al、等元素使A3点上升,即使奥氏体区缩小,为铁素体形成元而CrCr、Mo、Ti、Si、Al、点上升,即使奥氏体区缩小,

素。

2.合金元素对S点和E点的影响

扩大奥氏体相区的元素使Fe-Fe3C相图中的共析转变温度(A1)下降,缩小奥氏体相区相图中的共析转变温度(A1)下降,

的元素则使其上升。几乎所有元素均使S点和E点左移。合金元素对单相奥氏体区的影响(扩大奥氏体区)合金元素对单相奥氏体区的影响(缩小奥氏体区)

三、合金元素对钢的热处理的影响

阻碍奥氏体晶粒长大1.1.阻碍奥氏体晶粒长大

、Co外)均减慢奥氏体的形成,它们使碳的扩散能力降低,与碳大多数合金元素(除NiNi、均减慢奥氏体的形成,它们使碳的扩散能力降低,

的亲和力大,稳定性高,很难溶解,会显著阻碍碳的扩散,减慢奥氏体形成的速度,这种碳化物难分解,使奥氏体的均匀化过程变得困难。

提高钢的淬透性2.2.提高钢的淬透性

,都不同程度地增大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使C曲线除Co外,合金元素溶入奥氏体后溶入奥氏体后,都不同程度地增大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

右移,减小了临界冷却速度,提高了钢的淬透性。

、Mo、W、V、Ti等,溶入奥氏体后,不仅使C曲线右移,当达到一碳化物形成元素CrCr、Mo、溶入奥氏体后,曲线右移,

,定含量时,还使其分离成上、下两个“C”曲线,上部C曲线表示奥氏体向珠光体的转变曲线表示奥氏体向珠光体的转变,

而下部的C曲线表示奥氏体向贝氏体的转变。

合金元素对C曲线的影响

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3.3.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

,使回火过程中各个转变速度显著减慢。延缓了马氏体分解,由于合金元素溶入马氏体溶入马氏体,使回火过程中各个转变速度显著减慢。延缓了马氏体分解,

残余奥氏体分解、阻止碳化物聚集长大,因此提高了钢的回火稳定性。

产生二次硬化4.4.产生二次硬化

、V、Ti量较高的淬火钢在(500~600)℃温度范围回火时,其硬度并不降当含W、MoMo、量较高的淬火钢在(500~600)温度范围回火时,

低,反而升高,这种在回火时硬度升高的现象称为二次硬化。这种硬化实质上是一种弥散硬化,即合金的特殊碳化物呈高度弥散状态分布。此外,由于析出一部分特殊碳化物,使残余奥氏体中碳及合金元素浓度降低,提高了Ms点温度,从而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有部分

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这也是使钢的硬度增加而产生二次硬化的原因。

合金元素对单相奥氏体区的影响(扩大奥氏体区)

一、合金钢的分类

按用途分为:合金结构钢、合金工具钢、特殊性能钢。

按合金元素含量分为:低合金钢、中合金钢、高合金钢。

按冶金质量不同分为:优质钢、高级优质钢、特级优质钢。

二、合金钢牌号表示方法

合金钢的牌号是采用合金元素符号和数字来表示的,即:数字+合金元素符号+数字。合金钢的牌号是采用合金元素符号和数字来表示的,

1、合金元素符号最前的数字表示含碳量

(以万分之几计)。不低合金钢、合金结构钢、合金弹簧钢用二位数字表示平均含碳量低合金钢、合金结构钢、合金弹簧钢用二位数字表示平均含碳量(以万分之几计)

(以千分之几计);平均含碳量小于锈耐酸钢、耐热钢等,一般用一位数字表示平均含碳量锈耐酸钢、耐热钢等,一般用一位数字表示平均含碳量(以千分之几计)

%的用“00”表示。千分之一的用“0”表示,含碳量不大于0.030.03%

%时不标出含碳量数字;若平均含碳量小于1.0%时,合金工具钢一般C≥1.01.0%时不标出含碳量数字;1.0%可用一位数

(以千分之几计)。但高速钢C

2、紧跟合金元素符号后的数字表示合金元素含量

%时,牌号中仅标明元素,一般不标明含量。当平均合金含量平均合金含量小于1.51.5%

≥1.5%、2.5%、3.5%……时,则相应地以2、3、4……表示。1.5%2.5%3.5%

,其含铬量用千分之几计,并在牌号头部加符号“G”。例如,平均含铬量高碳铬轴承钢高碳铬轴承钢,其含铬量用千分之几计,例如,

%的轴承钢,其牌号表示为“GCr9”。为0.90.9%

(平均含铬量

%的合金工具钢,其牌号表示为“Cr06”。数字“0”。例如,平均含铬量为0.60.6%

(含S、P较低),在牌号尾部加符号“A”。3、高级优质合金钢、高级优质合金钢(较低)

,在牌号头部(或尾部)附以相应用途符号。例如,滚动轴承4、为了表示钢的专门用途为了表示钢的专门用途,在牌号头部(或尾部)例如,

钢前加“G”(“滚”字的汉语拼音字首)如GCr15,又如20MnK,牌号后附以符号K,则表示此合字的汉语拼音字首)GCr15,20MnK,

金多为矿用。

合金元素对钢的影响目前在合金钢中常用的合金元素有:铬(Cr),锰(Mn),镍(Ni),硅(Si),硼(B),钨(W),钼(Mo),钒(V),钛(Ti)和稀土元素(Re)等。

铬是合金结构钢主加元素之一,在化学性能方面它不仅能提高金属耐腐蚀性能,也能提高抗氧化性能。当其含量达到13%时,能使钢的耐腐蚀能力显著提高,并增加钢的热强性。铬能提高钢的淬透性,显著提高钢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但它使钢的塑性和韧性降低。

锰可提高钢的强度,增加锰含量对提高低温冲击韧性有好处。

镍钢铁性能有良好的作用。它能提高淬透性,使钢具有很高的强度,而又保持良好的塑性和韧性。镍能提高耐腐蚀性和低温冲击韧性。镍基合金具有更高的热强性能。镍被广泛应用于不锈耐酸钢和耐热钢中。

硅可提高强度、高温疲劳强度、耐热性及耐H2S等介质的腐蚀性。硅含量增高会降低钢的塑性和冲击韧性。

铝为强脱氧剂,显著细化晶粒,提高冲击韧性,降低冷脆性。铝还能提高钢的抗氧化性和耐热性,对抵抗H2S介质腐蚀有良好作用。铝的价格比较便宜,所以在耐热合金钢中常以它来代替铬。

钼能提高钢的高温强度、硬度、细化晶粒、防止回火脆性。钼能抗氢腐蚀。

钒用于固溶体中可提高钢的高温强度,细化晶粒,提高淬透性。铬钢中加少量钒,在保持钢的强度情况下,能改善钢的塑性。

钛为强脱氧剂,可提高强度、细化晶粒,提高韧性,减小铸锭缩孔和焊缝裂纹等倾向。在不锈钢中起稳定碳的作用,减少铬与碳化合的机会,防止晶间腐蚀,还可提高耐热性。稀土元素可提高强度,改善塑性、低温脆性、耐腐蚀性及焊接性能。钢中常存元素与合金元素

一、钢中常存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

1.Mn和Si

ωMn≤1.0%

ωSi≤0.5%}溶入F体起固溶强化作用,并不使钢的δ、α下降,所以是有益的.k

2.S不溶Fe,主要形成FeS,塑性差,钢的脆性高,(FeS+Fe)熔点为985℃的共晶体,分布在奥氏体晶界上,易引起热脆、加Mn可形成MnS(熔点为1620℃)、易断屑。

3.P一般溶于F体中,使钢σb、HBS升高,δ、αk下降。

P使脆性转变

温度(Tk)升高,

P

易引起冷脆

图5-1-1

在本章中主要介绍材料的力学性能二、钢中合金元素的作用(一)合金元素与铁的相互作用

1.形成合金F

体,起固溶强化作用。

5-1-2

图5-1-3

2.对Fe-Fe3C相图的影响

1)对A体相区的影响

缩小A体相区的元素Cr、Mo、W、V、Si、Al等,扩大A体相区的元素Ni、Mn、Co、Cu、N

等。图5-1-4

图5-1-5

合金元素对Fe-Fe3C相图中奥氏体区的影响

2)对S,E

点的影响

图5-1-63Cr2W8

过共析钢

图5-1-7Me使S,E点左移

(二)合金元素与碳的相互作用

{

弱非碳化物形成元素Ni,Co,Cu,Si,Al,B等碳化物形成元素溶于A和F中中强强

Fe,Mn,(Fe,Mn)3C

Cr,Mo,W,ωMe≤0.5-3%形成合金渗碳体

ωMe>5形成复杂碳化物Cr7C3,Cr23C6等

V,Nb,Ti首先形成碳化物VC,NbC,TiC(三)合金元素对热处理工艺的影响

1.对奥氏体化过程的影响

加入碳化物形成元素,是A体化速度下降,A体化温度上升,因此A体化需要更高的加热温度和更长的保温时间。

除P,Mn外,所有合金元素(Me)均阻止A体晶粒长大,所以合金钢A体化温度高,保温时间长,但不使A体晶粒长大。2.合金元素对钢淬透性的影响

除Co,Al外,溶入A中的Me使C曲线右移,降低Ms、Mf点的温度,合金元素(Me)提高了钢的淬透性,A

残量增加。

图5-1-8

图5-1-93.合金元素对回火转变的影响

1)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

回火稳定性是指钢对回火时发生软化过程的抵抗能力。

5-1-10图5-1-112)产生二次硬化

含较多碳化物形成元素的合金钢在500℃-600℃回火时,硬度不下降,反而升高这种现象称为二次硬化。

原因是回火时Mo2C,W2C,VC等析出

{

硬度升高

A残中C、Me↓,A残→M,硬度↑

3)回火脆性

图5-1-12

合金元素对钢的性能影响(见表1-37、表1-38)

31

元素名称

强度

弹性+·+··+++···+····

冲击韧度

屈服点

硬度

伸长蛊

断面低温高温收缩韧性强度率OO-O++·O--O----++··++·++++····+

+++++++·+··+++++O

耐磨性--·+--·+·+++++++···

被切削性

锻压性

渗碳渗氮抗氧性能性能化性

耐蚀性

冷却速度

Mr①Mn②CrNi①Ni②SiCuMoC0VWAlTiSP

++++++++++++++·+

0·-O+++-0---O------

+-+++-+++++++++·+

+---+++--+++++++·+

O+++-O+++-0--O-·--

----·-----0-O·--·++++++

+------------------------

O·++··-·+++·++++++·+··

O·++··-·++·++++++··

O---------O++------+··

··+++·++++··+··+-·

-----------·--++----···

++++++

元素名称对性能主要影响

主要作用为细化晶粒和脱氧,在渗氮钢中能促成渗氮层,含量高时,能提高高温抗氧化性,

AlBCC0

H2s气体的腐蚀作用,固溶强化作用大,提高耐热合金的热强性,有促使石墨化倾向微量硼能提高钢的淬透性,但随钢中碳含量增加,淬透性的提高逐渐减弱以至完全消失含量增加,钢的硬度和强度也提高,但塑性和韧性随之下降

有固溶强化作用,使钢具有红硬性,提高高温性能、抗氧化和耐腐蚀性,为高温合金及超硬Ms点,降低钢的淬透性

提高钢的淬透性,并有二次硬化作用,增加高碳钢的耐磨性,含量超过12%时,使钢具有

Cr含量低时,作用和镍相似,含量较高时,对热变形加工不利,如超过O.30%时,在热变含量高于O.75%时,经固溶处理和时效后可产生时效强化作用。

Cu特别是与磷同时存在,可提高钢的抗大气腐蚀性,2%一3%的铜在不锈钢中元素名称32

降低钢的下临界点,增加奥氏体冷却时的过冷度,细化珠光体组织以改善其力学性能,为

Mn

提高钢的淬透性,含量0.5%时,能降低回火脆性,有二次硬化作用。提高热强性和蠕变

Mo

2%~3%时,提高抗有机酸及还原性介质腐蚀能力

有不明显的固溶强化及提高淬透性的作用,提高蠕变强度,与钢中其他元素化合,有沉淀

N

固溶强化作用很明显,提高钢的淬透性(溶于奥氏体时),增加回火稳定性,有二次硬化作(大于碳含量的8倍),使钢具有良好的抗氢性能,

Nb

(蠕变强度等)

提高塑性及韧性,(提高低温韧性更明显),改善耐蚀性能,与铬、钼联合使用,提高热强

Ni

固溶强化及冷作硬化作用很好,与铜联合使用,提高低合金高强度钢的耐大气腐蚀性能,

P

Pb改善切削加工性

33

包括镧系元素及钇和钪等17个元素,有脱气、脱硫和消除其他有害杂质作用,改善钢的

RE

O.2%的含量可提高抗氧化性、高温强度及蠕变强度,增加耐蚀性

S改善切削性。产生热脆现象,恶化钢的质量,硫含量高,对焊接性产生不好影响

常用的脱氧剂,有固熔强化作用,提高电阻率,降低磁滞损耗,改善磁导率,提高淬透性,

Si

对改善综合力学性能有利,提高弹性极限,增加自然条件下的耐蚀性。含量较高时,固溶强化作用强,但降低固溶体的韧性,固溶于奥氏体中提高钢的淬透性,但化合钛却降

Ti

固溶于奥氏体中可提高钢的淬透性,但化合状态存在的钒,会降低钢的淬透性,增加钢的回V

5.7时,可大大提高钢抗高温高压氢腐蚀的能力,但会稍有二次硬化作用,使钢具有红硬性,提高耐磨性,对钢的淬透性、回火稳定性、力学性能及

W

锆在钢中作用与铌、钛、钒相似,含量小时,有脱氧、净化和细化晶粒的作用,提高钢的低

Zr

表1—37主要合金元素对钢的性能影响

注:“+”表示提高,“一’’表示降低,“O”表示没有影响,“·”表示影响情况尚不清楚,多个“+”或“一”表示提高或降低的强烈程度。①

表示在珠光体钢中;②表示在奥氏体钢中。

34

性能影响的有关说明表1—38主要合金元素对钢主要合金元素对钢性能影响的有性能影响的有关说关说明

[NextPage

(续)

注:各成分的含量皆指质量分数。

35


相关文章

  • 合金元素对钢热处理的影响
  • -读书园地- 合金元素对钢热处理的影响 丁 峰 (1.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合肥 1,2 ,张 焱 2 230051;2.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合肥230009) 摘 要:分析了合金元素对奥氏体的形成速度和奥氏体晶粒大小的影响,对珠光体转变的形 ...查看


  • 铝合金 特性
  • 纯铝的强度低,不宜用来制作承受载荷 的结构零件.向铝中加入适量的硅.铜. 镁.锰等合金元素,可制成强度较高的 铝合金,若在经冷变形强化或热处理, 可进一步提高强度. 根据铝合金的成分和生产工艺特点, 通 常分为形变与铸造铝合金两大类. 工业 ...查看


  • 改善铝合金导热性能途径的初探与分析
  • Vol. 25No. 9Sep. 2004铸造技术 FOUNDR Y TECHNOLO GY ・719・ 改善铝合金导热性能途径的初探与分析 张建新1, 高爱华2 (1.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与材料工程系, 河南焦作454000;2. 河南理工 ...查看


  • 合金元素对钢的性能影响
  • 合金元素对钢的影响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存在形式: 溶入铁素体.奥氏体和马氏体中,以固溶体的溶质形式存在 形成强化相,如溶入渗碳体形成合金渗碳体,形成特殊碳化物或者金属间化合物 形成非金属夹杂,如合金元素与O.N.S形成氧化物.氮化物和硫化物 ...查看


  • 铝合金中各种元素的作用
  • 铝合金中各种元素的作用 1. 硅(Si) 改善流动性能的主要成份,从共晶到过共晶都能得到最好的流动性.但结晶析出的硅(Si)易形成硬点,使切削性变差,所以一般都不让它超过共晶点.另外,硅(Si)可改善抗拉强度.硬度.切削性以及高温时强度,而 ...查看


  • 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合金设计及研究现状
  • TiAl 金属间化合物的合金设计及研究现状 摘要:介绍了TiAl 合金的研究背景与应用前景:论述了该类台金的成分设计与组织设计,指出和金元素的加入对其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该类合金的几种常用成形方法,并指出了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关键词:TiAl ...查看


  • 镍基高温合金抗腐蚀性能的研究进展
  • 郭亚雄 1008020159 材物101班 镍基高温合金抗腐蚀性能的研究进展 摘要:镍基高温合金作为航空航天发动机的核心材料,在以前,乃至现在,许多国家均将它列为战略材料.本文介绍了Ni-Cr系高温合金主要成分,及其热处理方式:另外,本文重 ...查看


  • 常用金属材料的显微组织观察
  • 常用金属材料的显微组织观察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各种常用合金钢,有色金属和铸铁的显微组织. 2.分析这些金属材料的组织和性能的关系及应用. 二.金属材料的显微组织观察及分析 1.几种常用合金钢的显微组织 合金钢依合金元素含量的不同,可分为 ...查看


  • 易切屑黄铜合金的脱锌腐蚀性能
  • 摘要 铅黄铜由于其优异的耐腐蚀性能,易切削性能和成型性能而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但是,铅易溶出,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本文以制备一种新型的无铅易切削黄铜合金为目的,来替代传统HPb59-1黄铜,使其腐蚀性能与传统HPb59-1黄铜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