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之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会认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理解“渺小、惭愧、气馁、微不足道、奉献、索取、幸福、锁住、天涯海角”等词语。
2.引导学生诵读诗歌,体会小草的精神,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结构美。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良好的语感。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教学重、难点】
品读诗歌,感悟小草无私奉献、作用强大及生命力顽强的特点,在读中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结构美的特点。
【教学方法】
1.以读代讲,寓讲于读。
2.读中感受,读中体验。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小草的资料
2.CAI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认读生字,理解“渺小、惭愧、微不足道”等词语。
3.自主识记生字,汇报识记方法。
4.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所占的位置,指导书写。注意“福”、“奉”等字的结构。
三、初读感知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交流汇报:诗歌是从哪几方面赞美小草的?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直接导入
1.今天继续学习17课《小草之歌》,跟师书写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小草之歌)
2.这是一首歌颂小草的诗,诗的字里行间流露着对小草的赞美之情。回忆课文从哪几方面赞美小草的?
3.交流(相机板书:奉献 作用 生命力)
4.小结与过渡
诗歌的语言非常优美,所表达的感情也特别真挚,我们只有读才能感悟诗歌的美。今天就让我们通过美美地读,与小草对话,用心去感受。
二、美美地读
(一)美读1—3小节
过渡:诗歌的前三节首先赞美了小草的奉献精神,让我们先美美地读读前三小节,要想美美地读,我们先要读懂内容(课件出示)
1. 读中体会“奉献”
请同学们放声自由读,想:从哪些诗句看出小草的奉献精神?
(1) 自由读
(2) 汇报
预设(一)献一点绿色在天地间闪耀
(二)做一丝奉献只为大自然需要
这“一丝奉献”是什么?(结合上文理解)
(三)向大自然索取很少很少
“索取”了什么?(结合下文理解)、
这点阳光雨露对于自然界的每一种事物都能分享到,如果说这也算索取,那索取真是很少很少。小草真是不求索取,只为奉献呀!
2. 再读,读出发现
过渡:刚才读这三个小节,我们抓住关键词看到索取少而奉献多的小草?请放声再读这三小节,除了感受到小草的奉献精神,你还看到了怎样的小草?
(1) 自由读
(2) 汇报
预设(一)自信的小草 (二)乐观的小草
(三)坚强的小草 (四)渺小、微不足道„„
3.三读,读出体验
过渡:刚才我们通过抓关键词,体会到小草奉献的精神,读出了自己的感受,要想把诗美美地读,还可以把自己放入诗中来读,你们就是那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再读读吧。
(1) 自由练读
(2) 指名读
(3) 男女合作读
4.熟读成诵
这么美的诗,让我们把他留在心中吧!
(1) 出示课件,自由填空
(2) 齐背
小结与过渡:背得真流利,看来朗朗上口的诗歌,大家都已印在心中,以这么快速度背会,不光是你们的记忆力超群,更是因为诗歌本身的魅力,仔细看1---3小节,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5.感受诗歌特点
预设(一)结构相似,句式相似——结构美
(二)每一节第一行都是“我是一株小草”——韵律美
(三)拟人的写法——语言美
小结:学习前三节时,我们通过抓关键词,读出了自己的感受,体会到小草的奉献精神,接着又把自己放入诗中,美美地读、美美地诵,我们看到了自信、坚强、勇于奉献地小草。
(二)美读4—6节
过渡:其实小草的作用也有很多,下面让我们用刚才的方法来美美的读4——6小节。请看大屏幕的“读书提示”
1.出示课件
2.自由练读
3.同桌交流
4.汇报
预设(一)喜欢团结坚强的小草
(二)勇敢的小草 „„
5.师生合作读
6小结:读得真棒呀!
(三)美读第7节
过渡:通过美美地读,我们看到了微不足道,弱不禁风的小草,我们还看到自信乐观勇于奉献的的小草,更看到了勇敢坚强作用巨大的小草,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最后一小节,又能看到怎样的小草?
1.自由读
2.交流、汇报
3.理解并指导读“天涯海角”
三、赞小草
过渡:读着这么美的诗,我们眼前似乎已经出现了一株株小草,让我
们来夸夸这微不足道的小草吧!
课件出示
小结:你们的赞美之词,稍加整理可又是一首美丽的小诗呀!
四、配乐诵读
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唱响这首小草的赞歌吧!
五、课外延伸
推荐读本
板书:
小草之歌
结构美
韵律美 奉献 美美地读 语言美 作用大 生命力
《小草之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会认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理解“渺小、惭愧、气馁、微不足道、奉献、索取、幸福、锁住、天涯海角”等词语。
2.引导学生诵读诗歌,体会小草的精神,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结构美。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良好的语感。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教学重、难点】
品读诗歌,感悟小草无私奉献、作用强大及生命力顽强的特点,在读中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结构美的特点。
【教学方法】
1.以读代讲,寓讲于读。
2.读中感受,读中体验。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小草的资料
2.CAI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认读生字,理解“渺小、惭愧、微不足道”等词语。
3.自主识记生字,汇报识记方法。
4.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所占的位置,指导书写。注意“福”、“奉”等字的结构。
三、初读感知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交流汇报:诗歌是从哪几方面赞美小草的?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直接导入
1.今天继续学习17课《小草之歌》,跟师书写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小草之歌)
2.这是一首歌颂小草的诗,诗的字里行间流露着对小草的赞美之情。回忆课文从哪几方面赞美小草的?
3.交流(相机板书:奉献 作用 生命力)
4.小结与过渡
诗歌的语言非常优美,所表达的感情也特别真挚,我们只有读才能感悟诗歌的美。今天就让我们通过美美地读,与小草对话,用心去感受。
二、美美地读
(一)美读1—3小节
过渡:诗歌的前三节首先赞美了小草的奉献精神,让我们先美美地读读前三小节,要想美美地读,我们先要读懂内容(课件出示)
1. 读中体会“奉献”
请同学们放声自由读,想:从哪些诗句看出小草的奉献精神?
(1) 自由读
(2) 汇报
预设(一)献一点绿色在天地间闪耀
(二)做一丝奉献只为大自然需要
这“一丝奉献”是什么?(结合上文理解)
(三)向大自然索取很少很少
“索取”了什么?(结合下文理解)、
这点阳光雨露对于自然界的每一种事物都能分享到,如果说这也算索取,那索取真是很少很少。小草真是不求索取,只为奉献呀!
2. 再读,读出发现
过渡:刚才读这三个小节,我们抓住关键词看到索取少而奉献多的小草?请放声再读这三小节,除了感受到小草的奉献精神,你还看到了怎样的小草?
(1) 自由读
(2) 汇报
预设(一)自信的小草 (二)乐观的小草
(三)坚强的小草 (四)渺小、微不足道„„
3.三读,读出体验
过渡:刚才我们通过抓关键词,体会到小草奉献的精神,读出了自己的感受,要想把诗美美地读,还可以把自己放入诗中来读,你们就是那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再读读吧。
(1) 自由练读
(2) 指名读
(3) 男女合作读
4.熟读成诵
这么美的诗,让我们把他留在心中吧!
(1) 出示课件,自由填空
(2) 齐背
小结与过渡:背得真流利,看来朗朗上口的诗歌,大家都已印在心中,以这么快速度背会,不光是你们的记忆力超群,更是因为诗歌本身的魅力,仔细看1---3小节,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5.感受诗歌特点
预设(一)结构相似,句式相似——结构美
(二)每一节第一行都是“我是一株小草”——韵律美
(三)拟人的写法——语言美
小结:学习前三节时,我们通过抓关键词,读出了自己的感受,体会到小草的奉献精神,接着又把自己放入诗中,美美地读、美美地诵,我们看到了自信、坚强、勇于奉献地小草。
(二)美读4—6节
过渡:其实小草的作用也有很多,下面让我们用刚才的方法来美美的读4——6小节。请看大屏幕的“读书提示”
1.出示课件
2.自由练读
3.同桌交流
4.汇报
预设(一)喜欢团结坚强的小草
(二)勇敢的小草 „„
5.师生合作读
6小结:读得真棒呀!
(三)美读第7节
过渡:通过美美地读,我们看到了微不足道,弱不禁风的小草,我们还看到自信乐观勇于奉献的的小草,更看到了勇敢坚强作用巨大的小草,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最后一小节,又能看到怎样的小草?
1.自由读
2.交流、汇报
3.理解并指导读“天涯海角”
三、赞小草
过渡:读着这么美的诗,我们眼前似乎已经出现了一株株小草,让我
们来夸夸这微不足道的小草吧!
课件出示
小结:你们的赞美之词,稍加整理可又是一首美丽的小诗呀!
四、配乐诵读
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唱响这首小草的赞歌吧!
五、课外延伸
推荐读本
板书:
小草之歌
结构美
韵律美 奉献 美美地读 语言美 作用大 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