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不同类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研究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不同类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2月-2015年6月住院接受治疗的98例不同类型青光眼患者(共100只眼)。98例患者分为难治性青光眼组(54例,56只眼,难治性组)与其他类型青光眼组(44例,44只眼,非难治性组)。所有患者给予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1)一次治疗成功率、重复治疗率;(2)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平均眼内压的差异。另外,观察难治性组中不同类型难治性青光眼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1)非难治性组相比于难治性组一次治疗成功率更高,重复治疗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非难治性组相比于难治性组平均眼内压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经巩膜睫状体光凝�g; 不同类型青光眼; 临床疗效   doi:10.14033/j.cnki.cfmr.2016.33.01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3-0037-02   青光眼为常见眼科疾病,其具有病情严重、发病快且具有不可逆性的特点,为导致患者失明的重要眼病。青光眼发病是因循环障碍、眼内形成房水等因素导致眼内压升高所致,其中常见难治性青光眼。传统治疗青光眼多采取药物治疗,但效果欠佳。目前,随着激光技术在临床的快速发展和推广应用以及半导体二极管不断研发,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逐渐成为治疗青光眼的有效、安全术式[1]。但关于其对不同类型青光眼患者的治疗效果是否存在差异,临床研究报道仍比较少。本研究对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不同类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2月-2015年6月住院接受治疗的98例不同类型青光眼患者(共100只眼)。98例患者分为难治性青光眼组(54例,56只眼,难治性组)与其他类型青光眼组(44例,44只眼,非难治性组)。所有患者经眼科检查确诊青光眼,除外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非难治性组患者中:男28例,女16例;年龄41~80岁,平均(55.34±2.29)岁。难治性组患者中:男32例,女22例;年龄42~79岁,平均(55.89±2.1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给予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1)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后2%利多卡因1.5 ml+0.75%布比卡因1.5 ml球后麻醉,并以奥布卡因进行表面麻醉,放置开睑器后开始手术。调节激光能量为0.9~1.5 W,从低能量开始,逐渐提高能量,直到可听到轻微的爆破声,激光能量最高不超过1.5 W,设定照射时间为2 s。在照射时光纤顶端接触角巩缘后1.3 mm左右,也即是睫状体所在处,射入的角度垂体于视轴,范围180°~360°,在治疗过程中注意避开颞侧和鼻侧90°,也即是睫状长神经和同名血管处,照射点12~28点不等,若行再次光凝治疗,则可给半量,12~16点即可。在治疗时采用半量分次或重复多次治疗。若术后眼压控制不理想,3个月复查1次,并根据眼部情况进行重复治疗[2]。(2)术后处理。术后给予球旁注射2.5 mg地塞米松+20 mg妥布霉素,指导患者口服20 mg消炎痛,3次/d,术后服用3 d。术后2周后若复查眼压控制欠佳,则再次行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3]。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1)一次治疗成功率;(2)重复治疗率;(3)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平均眼内压的差异。另外,观察难治性组中不同类型难治性青光眼患者的治疗情况。   术后眼内压降低大于30%,无需使用降眼压药物为手术成功;术后眼内压降低低于30%为手术失败[4]。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 21.0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次治疗成功率、重复治疗率比较   非难治性组相比于难治性组一次治疗成功率更高,重复治疗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平均眼内压比较   治疗前两组平均眼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非难治性组相比于难治性组平均眼内压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难治性组中不同类型难治性青光眼患者的治疗情况比较   难治性组中不同类型难治性青光眼患者中,眼内压降低最低的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一次治疗成功率也最低,与其他类型难治性青光眼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青光眼属于不可逆致盲性眼病[5],目前关于其临床诊断、治疗等仍面临较多的难题,尤其是一些难治性青光眼疾病,如无晶状体青光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滤过手术失败青光眼、人工晶状体青光眼、葡萄膜炎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外伤性青光眼等,治疗效果欠佳。   近年来,半导体二极管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在临床治疗青光眼中多有报道,且疗效确切[6],其治疗原理是通过产生810 nm波长激光,被睫状体色素组织特异性吸收,后转化为热能,促使蛋白质凝固,从而将睫状体破坏而发挥治疗作用,手术操作非常简单,且术后并发症少,在临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7]。   本研究中,所有患者给予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结果显示,非难治性组相比于难治性组一次治疗成功率更高,重复治疗率更低,平均眼内压降低更�@著,说明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不同类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确切,整体来看,难治性青光眼治疗效果低于其他类型青光眼,眼内压降低幅度较小,一次治疗成功率较低,重复治疗率较高。另外,难治性组中不同类型难治性青光眼患者中,眼内压降低最低的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一次治疗成功率也最低,与其他类型难治性青光眼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不同类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确切,安全可靠,整体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永霞,鱼敏.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外伤性青光眼的疗效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5,24(2):214-215.   [2]杨瑾,孙慧敏,李筱荣,等.兔眼内窥镜与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比较[J].眼科研究,2010,28(1):29-33.   [3]朱银花,刘升强,王帅,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5,33(6):630-634.   [4] Buentello-Volante B,Elizondo-Olascoaga C,Miranda-Duarte A,et al.   Association study of multiple gene polymorphisms with the risk of adult-onset 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 in a Mexican population[J].Experimental Eye Research,2013,107:59-64.   [5]关禹博,李燕,李立,等.二极管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硅油取出术后难治性青光眼[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1,29(1):71-72.   [6]冯星,张风.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致巩膜组织损伤临床观察[J].眼科新进展,2011,31(10):985-986.   [7]郑霄,谢琳,李翔骥,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观察[J].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2014,19(6):503-506.   [8]赖飞明,余娟凤.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不同类型青光眼疗效比较[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下旬刊,2014,24(10):14-15,18.

  【摘要】 目的:研究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不同类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2月-2015年6月住院接受治疗的98例不同类型青光眼患者(共100只眼)。98例患者分为难治性青光眼组(54例,56只眼,难治性组)与其他类型青光眼组(44例,44只眼,非难治性组)。所有患者给予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1)一次治疗成功率、重复治疗率;(2)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平均眼内压的差异。另外,观察难治性组中不同类型难治性青光眼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1)非难治性组相比于难治性组一次治疗成功率更高,重复治疗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非难治性组相比于难治性组平均眼内压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经巩膜睫状体光凝�g; 不同类型青光眼; 临床疗效   doi:10.14033/j.cnki.cfmr.2016.33.01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3-0037-02   青光眼为常见眼科疾病,其具有病情严重、发病快且具有不可逆性的特点,为导致患者失明的重要眼病。青光眼发病是因循环障碍、眼内形成房水等因素导致眼内压升高所致,其中常见难治性青光眼。传统治疗青光眼多采取药物治疗,但效果欠佳。目前,随着激光技术在临床的快速发展和推广应用以及半导体二极管不断研发,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逐渐成为治疗青光眼的有效、安全术式[1]。但关于其对不同类型青光眼患者的治疗效果是否存在差异,临床研究报道仍比较少。本研究对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不同类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2月-2015年6月住院接受治疗的98例不同类型青光眼患者(共100只眼)。98例患者分为难治性青光眼组(54例,56只眼,难治性组)与其他类型青光眼组(44例,44只眼,非难治性组)。所有患者经眼科检查确诊青光眼,除外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非难治性组患者中:男28例,女16例;年龄41~80岁,平均(55.34±2.29)岁。难治性组患者中:男32例,女22例;年龄42~79岁,平均(55.89±2.1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给予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1)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后2%利多卡因1.5 ml+0.75%布比卡因1.5 ml球后麻醉,并以奥布卡因进行表面麻醉,放置开睑器后开始手术。调节激光能量为0.9~1.5 W,从低能量开始,逐渐提高能量,直到可听到轻微的爆破声,激光能量最高不超过1.5 W,设定照射时间为2 s。在照射时光纤顶端接触角巩缘后1.3 mm左右,也即是睫状体所在处,射入的角度垂体于视轴,范围180°~360°,在治疗过程中注意避开颞侧和鼻侧90°,也即是睫状长神经和同名血管处,照射点12~28点不等,若行再次光凝治疗,则可给半量,12~16点即可。在治疗时采用半量分次或重复多次治疗。若术后眼压控制不理想,3个月复查1次,并根据眼部情况进行重复治疗[2]。(2)术后处理。术后给予球旁注射2.5 mg地塞米松+20 mg妥布霉素,指导患者口服20 mg消炎痛,3次/d,术后服用3 d。术后2周后若复查眼压控制欠佳,则再次行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3]。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1)一次治疗成功率;(2)重复治疗率;(3)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平均眼内压的差异。另外,观察难治性组中不同类型难治性青光眼患者的治疗情况。   术后眼内压降低大于30%,无需使用降眼压药物为手术成功;术后眼内压降低低于30%为手术失败[4]。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 21.0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次治疗成功率、重复治疗率比较   非难治性组相比于难治性组一次治疗成功率更高,重复治疗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平均眼内压比较   治疗前两组平均眼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非难治性组相比于难治性组平均眼内压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难治性组中不同类型难治性青光眼患者的治疗情况比较   难治性组中不同类型难治性青光眼患者中,眼内压降低最低的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一次治疗成功率也最低,与其他类型难治性青光眼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青光眼属于不可逆致盲性眼病[5],目前关于其临床诊断、治疗等仍面临较多的难题,尤其是一些难治性青光眼疾病,如无晶状体青光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滤过手术失败青光眼、人工晶状体青光眼、葡萄膜炎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外伤性青光眼等,治疗效果欠佳。   近年来,半导体二极管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在临床治疗青光眼中多有报道,且疗效确切[6],其治疗原理是通过产生810 nm波长激光,被睫状体色素组织特异性吸收,后转化为热能,促使蛋白质凝固,从而将睫状体破坏而发挥治疗作用,手术操作非常简单,且术后并发症少,在临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7]。   本研究中,所有患者给予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结果显示,非难治性组相比于难治性组一次治疗成功率更高,重复治疗率更低,平均眼内压降低更�@著,说明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不同类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确切,整体来看,难治性青光眼治疗效果低于其他类型青光眼,眼内压降低幅度较小,一次治疗成功率较低,重复治疗率较高。另外,难治性组中不同类型难治性青光眼患者中,眼内压降低最低的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一次治疗成功率也最低,与其他类型难治性青光眼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不同类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确切,安全可靠,整体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永霞,鱼敏.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外伤性青光眼的疗效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5,24(2):214-215.   [2]杨瑾,孙慧敏,李筱荣,等.兔眼内窥镜与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比较[J].眼科研究,2010,28(1):29-33.   [3]朱银花,刘升强,王帅,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5,33(6):630-634.   [4] Buentello-Volante B,Elizondo-Olascoaga C,Miranda-Duarte A,et al.   Association study of multiple gene polymorphisms with the risk of adult-onset 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 in a Mexican population[J].Experimental Eye Research,2013,107:59-64.   [5]关禹博,李燕,李立,等.二极管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硅油取出术后难治性青光眼[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1,29(1):71-72.   [6]冯星,张风.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致巩膜组织损伤临床观察[J].眼科新进展,2011,31(10):985-986.   [7]郑霄,谢琳,李翔骥,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观察[J].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2014,19(6):503-506.   [8]赖飞明,余娟凤.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不同类型青光眼疗效比较[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下旬刊,2014,24(10):14-15,18.


相关文章

  • 眼科学重点总结人卫第八版(终极版)
  • 绪论 人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外界信息中,大约[90%]是由眼来完成的 我国传统医学历史悠久. 最早的记录是在公元前14世纪殷武丁时代就有包括"疾目"的甲骨文卜辞.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药书<神农本草经>中有70多种眼 ...查看


  • 安徽医科大学第八版眼科学重点
  • 一,名解 房角:位于周边角膜与虹膜根部的连接处. 视路:指视觉信息从视网膜光感器开始到大脑枕叶视中枢的传导路径. 睑腺炎:指化脓性细菌侵入眼睑腺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炎症,通常将睑腺炎称为麦粒肿.睑板腺囊肿:是睑板腺特发性无菌性慢性肉芽肿性炎症 ...查看


  • 眼科学重点总结详细
  • 眼科学基础 一.. 眼球的构成. 神经元,一部分纤维绕中脑导水管,到同侧E-W 核,另一部分经后联合交叉,到对侧E-W 核 传出路:两侧E-W 核发出的纤维,随动眼神经入眶, 至睫状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后,由节后纤维随睫状短神经到眼球内瞳孔括 ...查看


  • 小切口晶状体手术在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中的应用
  • [摘要]在过去传统的治疗方式中,多数采用的是一种叫做针对角膜缘进行大切口晶状体的捞出术治疗.这种传统的治疗方式,虽然是针对晶状体脱位继发性青光眼,但是在手术之后十分不利于恢复原本的视力,恢复的时间相对来说也比较长.此外,角膜缘大切口晶状体在 ...查看


  • 眼科学重点总结(终极版)
  • 二.角膜的组织学结构及生理特征 组织学结构:1. 上皮细胞层:5~6层鳞状上皮细胞组成, 排列整齐, 易受外界损伤, 但修复快,24小时即可生长, 不遗 留瘢痕 2. 前弹力层(Bowman's membrane):均匀无细胞成分, 损伤后 ...查看


  • 葡萄膜疾病
  • 葡萄膜炎是一类常见的致盲眼病,多发于青壮年,治疗棘手,所致盲目不少为不可治盲,因此在致盲眼病中占有重要地位.葡萄膜炎概念如何?引起葡萄膜炎的机制有哪些?葡萄膜炎有几种分类方法?前葡萄膜炎的主要临床特征及伴有的全身性疾病主要有哪些?我国常见的 ...查看


  • 眼科学试题
  • 附件2:试卷模版首页(以章节为单位命题) 蚌埠医学院2014/2015学年第2学期临床医学专业 <眼科学>试卷 试卷类别:A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系 别 临床医学 系 年 级 2012级 学 号 姓 名 说明:该试卷均为选择 ...查看


  • 口腔重点2
  • 眼的组织解剖 1. 眼球壁的组成:纤维膜(角膜和巩膜).葡萄膜(色素膜).视网膜 2. 角膜的大小.分层:横径11-12mm ,直径10-11mm ,角膜厚度中央约0.5mm ,周围约1mm 曲率半径前表面7.8mm (垂直7.7mm ), ...查看


  • 眼科学名词解释及问答
  • 睑板腺囊肿(霰粒肿):是睑板原特发性无菌性慢性肉芽肿性炎症,以往称为霰粒肿,它由纤维结缔组织包裹,囊内含有睑板原分泌物及包括巨细胞在内的慢性炎症细胞的浸润. 泪膜:是通过眼睑的瞬目运动,将泪液涂布在眼表形成的7-10um厚的超薄层,其构成由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