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统计指标体系设计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总第110期)

[经济专论]

文章编号:1003-6636(2004)03-0010-04;中图分类号:F42311;文献标识码:A

新型工业化统计指标体系设计

陈森良,汤 健,吴琛琛

(贵州财经学院信息分院,贵州贵阳

550004)

X

摘 要:在新的历史时期选择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长期以来对工业发展方式进行探索的结果。目前,我国还没有与新

型工业化相适应的统计指标体系,因此亟需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新型工业化统计指标体系,以反映、监测、评价和分析新型工业化的状况、进程及实现程度;根据新型工业的内涵和特征,这样的体系应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化水平、信息化程度等24个指标。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统计指标体系;设计

TheDesignoftheStatisticalIndicatorSystemfortheNew-typeIndustrialization

CHENSen-liang,TANGJian,WUChen-chen

(GuizhouCollegeofFinanceandEconomics,Guiyang,Guizhou550004,P.R.China)

Abstract:Choosingthenew-typepathofindustrializationinthenewhistoricalperiodistheresultofChina.slong-standingexplorationof

themodeofindustrialdevelopment.Atpresent,therehasyetbeenastatisticalindicatorsysteminconformitywiththenew-typeindustrialization.Therefore,thereisanurgentneedtoestablishascientificandrationalstatisticalindicatorsystemforthenew-typeindustrializationtoreflect,monitor,evaluateandanalyzeitssituation,processanddegree;inaccordancewiththeconno-tationsandcharacteristicsofthenew-typeindustrialization,thesystemshouldcomprise24indicators,suchaspercapitaGDP,levelofurbanizationanddegreeofinformationalization.

Keywords: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statisticalindicatorsystem;design

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问题,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

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0。十六大报告所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种既不同于发达国家以往走过的工业化道路,也有别于我国过去传统的工业化道路的全新的现代工业化道路。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新型工业化统计指标体系,以反映、监测、评价和分析新型工业化的状况、进程及实现程度。

收稿日期:2004-03-21

基金项目:贵州省社科规划资助项目[黔社科规划化办(03)3]

一、新型工业化的涵义及基本特征

科学地理解和把握新型工业化的涵义及特征,是设计新型工业化统计指标体系的基础和前提。

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其内涵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对此作了明确表述,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贵在/新0字,其/新0是相对于传统的工业化而言的。这种新型的工业化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作者简介:陈森良(1948~),男,江苏镇江人,贵州财经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统计、科技统计等;汤健(1954~),男,江苏镇江人,贵州财经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经济统计;吴琛琛(1978~),女,贵州毕节人,贵州财经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投资经济。

第一,新型工业化是信息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的工业化。以知识和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在工业化的物质和技术的基础上产生,也为工业化的延续开辟了新的道路。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看,发达国家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的,可称之为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道路。而中国是一个后发展的国家,完全可以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因此,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即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互动发展,既是我国新型工业化的最重要特征,又是新型工业化的实现方式。

第二,新型工业化是建立在科技进步基础上,科技含量高的工业化。20世纪刚刚过去,回顾近百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创造的物质财富,大大超过了以往数千年的总和。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科学技术给予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巨大;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科技含量必将贯穿于整个新型工业化的全过程。因此,我国的新型工业化是建立在科技进步基础之上的。为此,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加快科技事业的发展,在工业领域及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广泛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推动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第三,新型工业化是以经济效益好、增长质量高为标志的工业化。我国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具有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低质量的特征,片面追求经济总量扩张和增长的高速度,忽视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是一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而新型工业化则要求采用集约化的增长方式,注重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质量,走一条低投入、低消耗、高效益、高质量的发展道路。第四,新型工业化是实现经济、人口、环境、资源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特别是在快速发展的时期)))大多数以消耗能源、牺牲环境为代价,我国传统的工业化过程中所造成的大量环境问题也留下了沉痛的教训。因此,在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应特别强调降低资源消耗,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五,新型工业化是能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导致了严重的失业问题。人口众多,劳动力成本比较低,是我国工业化资源禀赋的特殊性。因此,应合理组合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资源,在工业化进程中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

型产业的关系,处理好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处理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扩大就业,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的优势。

二、新型工业化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意义和设计原则

(一)设计意义

首先,建立新型工业化统计指标体系是认识新型工业化发展状况的需要。与传统工业化相比,新型工业化有着十分丰富的新的内涵,这是我国工业统计现行的指标体系所无法全面反映的。这就亟需建立一套与新型工业化相匹配的统计指标体系,对新型工业化的具体状况进行反映和监测。

其次,建立新型工业化统计指标体系及其在此基础上所得到的核算结果,还可以进行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的动态分析和横向对比,反映新型工业化的进程、实现程度及发展趋势,并进一步对新型工业化发展进行评价、分析,为相关部门进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更好地指导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最后,将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指标体系联系起来,还可对新型工业化与整个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这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个历史进程有着重要意义。

(二)设计原则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指所设计的指标体系要科学、准确地反映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与主要特征。应在指标体系设计中充分体现/新0字,力戒将现行统计指标作简单汇集和重复组合。要在科学理解和把握新型工业化内涵和主要特征的基础上,组建能客观、准确反映新型工业化特征的指标体系。

2、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是指统计指标体系不能是一些指标的简单堆积,而应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指标体系内部各指标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不但要涵盖新型工业化的主要特征、反映其现状和发展,还要体现新型工业化内涵中各个方面的内在联系,并具有清晰的层次。

3、可行性原则可行性是指指标体系要在尽可能科学、客观、合理的基础上,兼顾指标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新型工业化的测度与评价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在指标的选取上,要立足现状,减少繁琐性,增大可操作性,便于数据的采集和计算。

4、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是指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在设计时应尽量考虑到其数值可以进行纵向比较(与历史状况相比)和横向比较(与国外、全国平均水平比较或国内各省、市、区之间的相互比较),以便对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和横向差异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

化程度和进程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反映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一级指标子体系1、工业领域信息技术类固定资产投资占同期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实现形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不断深入,但总的来看仍不能适应新型工业化及整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设置工业领域信息技术类固定投资占同期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这一指标,目的就在于反映工业领域对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2、工业领域人均拥有计算机量的增长率

反映工业信息化的程度和条件,涉及到多方面内容的、较复杂的综合性评价。从简洁、可行的角度考虑,用工业领域人均拥有计算机量的增长率作为指标,既可以反映工业领域在产品设计、研制、生产等过程及整个管理工作中的信息化设施条件的主要水平,又可以反映其增长变化,还可将其与其他指标联系起来进行分析。

3、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这一指标,既是衡量信息化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尺度,也可以从宏观上反映信息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4、信息产业增长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信息产业增长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即信息产业增加值增长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量之比。与上一指标相比较,该指标是对GDP增量中信息产业增加值增量所占份额的测定,它能够更直接、更具体地反映信息产业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包括对工业经济的拉动作用。

5、工业领域信息技术类固定资产投资的产出弹性系数

这一指标反映工业领域信息技术类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与工业增加值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即工业领域信息技术类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百分之一时相应的工业增加值增长的百分比。

(三)反映工业化科技含量的一级指标子体系1、工业R&D经费支出与工业增加值的比例R&D(研究与发展)活动是科学技术活动的核心。R&D经费投入是保证科学技术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与基础。R&D经费支出与GDP的比例,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科技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工业R&D经费支出与工业增加值的比例,则同样反映了工业科技进步的水平及工业科技经费的投入强度。

2、科学家、工程师在工业从业人员中所占的比重

三、新型工业化统计指标体系的总体框

架和具体内容

基于对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的分析,我们设计的新型工业化统计指标体系由6个一级指标子体系共24个指标构成。

(一)反映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一级指标子体系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霍利斯#H#钱纳里提出的按人均收入划分工业化发展阶段的理论在世界上得到广泛应用。虽然我国不能简单套用其提出的标准,但人均GDP这一指标对新型工业化进程仍有重要的衡量和评价作用。

2、城市化水平从世界城市发展的历史看,首先是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础,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城市化;同时,城市化又反作用于工业化,促进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形成双向的互促共进关系。因此,城市化水平应作为反映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指标。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建国五十多年来,工业的快速增长成为了我国产业结构成长的鲜明特征。如果以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来判断,中国的产业结构高度早已处于完成工业化的水平。但是,这种判断无疑是片面的和不准确的,因而必须将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判断。

4、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与国内生产总值的产业结构类似,从业人员的产业结构也是国际上常用的反映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不仅大大高于美、德、英、日等发达国家和新加坡、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而且也高于原计划经济国家的俄罗斯、波兰,甚至高于第二人口大国印度。在从业人员的产业结构高度上,中国与世界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差距还很大。

5、进出口结构指标该指标包括初级产品和制成品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一般来说,初级产品出口比重低、进口比重高,而制成品进口比重低、出口比重高,则表明工业化程度较高;反之则表明工业化程度较低。因此,进出口的初级产品结构和制成品结构也是反映工业

科技人力是科技进步最根本、最关键的因素。对科技人力资源的投入,一般通过科技活动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和科学家、工程师占科技活动人员的比重两个指标,分别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加以反映。考虑到科学家、工程师在科技活动人员中的核心作用,并出于指标体系简练的要求,我们将两个指标加以综合,用科学家、工程师在工业从业人员中所占的比重反映科技人力投入的水平。

3、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通过发展高技术产业推动经济增长已成为当今世界的趋势和潮流。同样,我国高技术产业也已成为推动工业化及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稳定增长的新兴动力和新的增长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反映了高技术产业在整个工业中所处的地位及其对工业经济的推进作用,同时反映了工业化的科技含量。

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交货值占工业品出口交货值的比重

该指标的意义在于通过工业品出口的技术结构来反映工业领域的科技进步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工业产品出口的推动作用,评价出口工业品的科技含量。

5、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销售收入比重

新产品的研制成功及其对市场的占领,是科技创新的结果。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销售收入比重这一指标可以反映科技进步对企业在市场上实现其产品价值的作用。

(四)反映工业经济效益的一级指标子体系1、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反映单位活劳动的产出成果,是从活劳动消耗的角度反映经济效益的指标,在各类反映和评价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中被广泛应用。

2、总资产贡献率资金投入是经济活动基本前提。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十分重要。总资产贡献率就是将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及利息支出之和作为产出成果,与同期资金占用总量对比,即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及利息支出之和与平均资产决额之比,用以反映资金占用的经济效益。

3、工业增加值率

工业增加值率即工业增加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这一指标既能反映工业经济活动的附加值率高低,也能从另一方面反映工业经济活动中间消耗水

平的高低,从而反映工业经济效益的高低。

(五)反映可持续发展的一级指标子体系1、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即能源消费量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之比,用于测定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百分之一时相应的能源消费量增长的百分比,从宏观、动态的角度反映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

2、单位工业增加值的能源消耗量单位工业增加值的能源消耗量反映工业领域的能源消耗水平,是一个既反映经济效益水平也反映可持续发展状况的逆指标。

3、环境污染治理指数

环境污染治理指数是对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废气治理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3个指标进行加权平均后得到;这3个指标的权数分别为015、013、012。

4、森林覆盖率据国际公认的标准,一个国家的森林覆盖率至少应达到30%,且分布均匀,才能形成较好的生态平衡。设置森林覆盖率这一指标,可反映工业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具体状况及所取得的进展。

(六)反映劳动力资源利用情况的一级指标子体系

1、工业领域从业人员增长率

设置工业领域从业人员增长率这一指标,目的就是为了反映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吸收劳动力数量的增长情况。

2、城镇登记失业率

通过设置城镇登记失业率这一指标,反映城镇人口的失业水平,是对工业领域从业人员增长率指标的一个补充。

参考文献:

[1]李风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J].求是,2003,(4)1

[2]曹建海,李海舰.论新型工业化的道路[J].中国工业经济,2003,(1).

[3]陈佳贵,黄群慧.工业现代化的标志、衡量指标及对中国工业的初步评价[J].工业经济,2003,(7).

[4]范新成.新型工业化道路探析[J].经济学动态,2003,(10).[5]任才方,王晓辉.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探索[J].中国统计,2003,(5).

[6]李建,周继红.试论我国新型工业化测度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兰州学刊,2003,(4).

责任编辑:靖小莉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总第110期)

[经济专论]

文章编号:1003-6636(2004)03-0010-04;中图分类号:F42311;文献标识码:A

新型工业化统计指标体系设计

陈森良,汤 健,吴琛琛

(贵州财经学院信息分院,贵州贵阳

550004)

X

摘 要:在新的历史时期选择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长期以来对工业发展方式进行探索的结果。目前,我国还没有与新

型工业化相适应的统计指标体系,因此亟需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新型工业化统计指标体系,以反映、监测、评价和分析新型工业化的状况、进程及实现程度;根据新型工业的内涵和特征,这样的体系应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化水平、信息化程度等24个指标。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统计指标体系;设计

TheDesignoftheStatisticalIndicatorSystemfortheNew-typeIndustrialization

CHENSen-liang,TANGJian,WUChen-chen

(GuizhouCollegeofFinanceandEconomics,Guiyang,Guizhou550004,P.R.China)

Abstract:Choosingthenew-typepathofindustrializationinthenewhistoricalperiodistheresultofChina.slong-standingexplorationof

themodeofindustrialdevelopment.Atpresent,therehasyetbeenastatisticalindicatorsysteminconformitywiththenew-typeindustrialization.Therefore,thereisanurgentneedtoestablishascientificandrationalstatisticalindicatorsystemforthenew-typeindustrializationtoreflect,monitor,evaluateandanalyzeitssituation,processanddegree;inaccordancewiththeconno-tationsandcharacteristicsofthenew-typeindustrialization,thesystemshouldcomprise24indicators,suchaspercapitaGDP,levelofurbanizationanddegreeofinformationalization.

Keywords: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statisticalindicatorsystem;design

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问题,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

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0。十六大报告所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种既不同于发达国家以往走过的工业化道路,也有别于我国过去传统的工业化道路的全新的现代工业化道路。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新型工业化统计指标体系,以反映、监测、评价和分析新型工业化的状况、进程及实现程度。

收稿日期:2004-03-21

基金项目:贵州省社科规划资助项目[黔社科规划化办(03)3]

一、新型工业化的涵义及基本特征

科学地理解和把握新型工业化的涵义及特征,是设计新型工业化统计指标体系的基础和前提。

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其内涵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对此作了明确表述,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贵在/新0字,其/新0是相对于传统的工业化而言的。这种新型的工业化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作者简介:陈森良(1948~),男,江苏镇江人,贵州财经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统计、科技统计等;汤健(1954~),男,江苏镇江人,贵州财经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经济统计;吴琛琛(1978~),女,贵州毕节人,贵州财经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投资经济。

第一,新型工业化是信息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的工业化。以知识和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在工业化的物质和技术的基础上产生,也为工业化的延续开辟了新的道路。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看,发达国家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的,可称之为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道路。而中国是一个后发展的国家,完全可以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因此,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即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互动发展,既是我国新型工业化的最重要特征,又是新型工业化的实现方式。

第二,新型工业化是建立在科技进步基础上,科技含量高的工业化。20世纪刚刚过去,回顾近百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创造的物质财富,大大超过了以往数千年的总和。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科学技术给予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巨大;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科技含量必将贯穿于整个新型工业化的全过程。因此,我国的新型工业化是建立在科技进步基础之上的。为此,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加快科技事业的发展,在工业领域及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广泛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推动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第三,新型工业化是以经济效益好、增长质量高为标志的工业化。我国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具有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低质量的特征,片面追求经济总量扩张和增长的高速度,忽视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是一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而新型工业化则要求采用集约化的增长方式,注重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质量,走一条低投入、低消耗、高效益、高质量的发展道路。第四,新型工业化是实现经济、人口、环境、资源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特别是在快速发展的时期)))大多数以消耗能源、牺牲环境为代价,我国传统的工业化过程中所造成的大量环境问题也留下了沉痛的教训。因此,在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应特别强调降低资源消耗,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五,新型工业化是能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导致了严重的失业问题。人口众多,劳动力成本比较低,是我国工业化资源禀赋的特殊性。因此,应合理组合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资源,在工业化进程中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

型产业的关系,处理好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处理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扩大就业,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的优势。

二、新型工业化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意义和设计原则

(一)设计意义

首先,建立新型工业化统计指标体系是认识新型工业化发展状况的需要。与传统工业化相比,新型工业化有着十分丰富的新的内涵,这是我国工业统计现行的指标体系所无法全面反映的。这就亟需建立一套与新型工业化相匹配的统计指标体系,对新型工业化的具体状况进行反映和监测。

其次,建立新型工业化统计指标体系及其在此基础上所得到的核算结果,还可以进行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的动态分析和横向对比,反映新型工业化的进程、实现程度及发展趋势,并进一步对新型工业化发展进行评价、分析,为相关部门进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更好地指导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最后,将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指标体系联系起来,还可对新型工业化与整个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这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个历史进程有着重要意义。

(二)设计原则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指所设计的指标体系要科学、准确地反映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与主要特征。应在指标体系设计中充分体现/新0字,力戒将现行统计指标作简单汇集和重复组合。要在科学理解和把握新型工业化内涵和主要特征的基础上,组建能客观、准确反映新型工业化特征的指标体系。

2、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是指统计指标体系不能是一些指标的简单堆积,而应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指标体系内部各指标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不但要涵盖新型工业化的主要特征、反映其现状和发展,还要体现新型工业化内涵中各个方面的内在联系,并具有清晰的层次。

3、可行性原则可行性是指指标体系要在尽可能科学、客观、合理的基础上,兼顾指标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新型工业化的测度与评价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在指标的选取上,要立足现状,减少繁琐性,增大可操作性,便于数据的采集和计算。

4、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是指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在设计时应尽量考虑到其数值可以进行纵向比较(与历史状况相比)和横向比较(与国外、全国平均水平比较或国内各省、市、区之间的相互比较),以便对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和横向差异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

化程度和进程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反映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一级指标子体系1、工业领域信息技术类固定资产投资占同期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实现形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不断深入,但总的来看仍不能适应新型工业化及整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设置工业领域信息技术类固定投资占同期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这一指标,目的就在于反映工业领域对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2、工业领域人均拥有计算机量的增长率

反映工业信息化的程度和条件,涉及到多方面内容的、较复杂的综合性评价。从简洁、可行的角度考虑,用工业领域人均拥有计算机量的增长率作为指标,既可以反映工业领域在产品设计、研制、生产等过程及整个管理工作中的信息化设施条件的主要水平,又可以反映其增长变化,还可将其与其他指标联系起来进行分析。

3、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这一指标,既是衡量信息化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尺度,也可以从宏观上反映信息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4、信息产业增长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信息产业增长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即信息产业增加值增长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量之比。与上一指标相比较,该指标是对GDP增量中信息产业增加值增量所占份额的测定,它能够更直接、更具体地反映信息产业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包括对工业经济的拉动作用。

5、工业领域信息技术类固定资产投资的产出弹性系数

这一指标反映工业领域信息技术类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与工业增加值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即工业领域信息技术类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百分之一时相应的工业增加值增长的百分比。

(三)反映工业化科技含量的一级指标子体系1、工业R&D经费支出与工业增加值的比例R&D(研究与发展)活动是科学技术活动的核心。R&D经费投入是保证科学技术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与基础。R&D经费支出与GDP的比例,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科技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工业R&D经费支出与工业增加值的比例,则同样反映了工业科技进步的水平及工业科技经费的投入强度。

2、科学家、工程师在工业从业人员中所占的比重

三、新型工业化统计指标体系的总体框

架和具体内容

基于对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的分析,我们设计的新型工业化统计指标体系由6个一级指标子体系共24个指标构成。

(一)反映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一级指标子体系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霍利斯#H#钱纳里提出的按人均收入划分工业化发展阶段的理论在世界上得到广泛应用。虽然我国不能简单套用其提出的标准,但人均GDP这一指标对新型工业化进程仍有重要的衡量和评价作用。

2、城市化水平从世界城市发展的历史看,首先是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础,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城市化;同时,城市化又反作用于工业化,促进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形成双向的互促共进关系。因此,城市化水平应作为反映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指标。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建国五十多年来,工业的快速增长成为了我国产业结构成长的鲜明特征。如果以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来判断,中国的产业结构高度早已处于完成工业化的水平。但是,这种判断无疑是片面的和不准确的,因而必须将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判断。

4、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与国内生产总值的产业结构类似,从业人员的产业结构也是国际上常用的反映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不仅大大高于美、德、英、日等发达国家和新加坡、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而且也高于原计划经济国家的俄罗斯、波兰,甚至高于第二人口大国印度。在从业人员的产业结构高度上,中国与世界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差距还很大。

5、进出口结构指标该指标包括初级产品和制成品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一般来说,初级产品出口比重低、进口比重高,而制成品进口比重低、出口比重高,则表明工业化程度较高;反之则表明工业化程度较低。因此,进出口的初级产品结构和制成品结构也是反映工业

科技人力是科技进步最根本、最关键的因素。对科技人力资源的投入,一般通过科技活动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和科学家、工程师占科技活动人员的比重两个指标,分别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加以反映。考虑到科学家、工程师在科技活动人员中的核心作用,并出于指标体系简练的要求,我们将两个指标加以综合,用科学家、工程师在工业从业人员中所占的比重反映科技人力投入的水平。

3、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通过发展高技术产业推动经济增长已成为当今世界的趋势和潮流。同样,我国高技术产业也已成为推动工业化及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稳定增长的新兴动力和新的增长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反映了高技术产业在整个工业中所处的地位及其对工业经济的推进作用,同时反映了工业化的科技含量。

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交货值占工业品出口交货值的比重

该指标的意义在于通过工业品出口的技术结构来反映工业领域的科技进步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工业产品出口的推动作用,评价出口工业品的科技含量。

5、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销售收入比重

新产品的研制成功及其对市场的占领,是科技创新的结果。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销售收入比重这一指标可以反映科技进步对企业在市场上实现其产品价值的作用。

(四)反映工业经济效益的一级指标子体系1、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反映单位活劳动的产出成果,是从活劳动消耗的角度反映经济效益的指标,在各类反映和评价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中被广泛应用。

2、总资产贡献率资金投入是经济活动基本前提。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十分重要。总资产贡献率就是将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及利息支出之和作为产出成果,与同期资金占用总量对比,即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及利息支出之和与平均资产决额之比,用以反映资金占用的经济效益。

3、工业增加值率

工业增加值率即工业增加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这一指标既能反映工业经济活动的附加值率高低,也能从另一方面反映工业经济活动中间消耗水

平的高低,从而反映工业经济效益的高低。

(五)反映可持续发展的一级指标子体系1、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即能源消费量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之比,用于测定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百分之一时相应的能源消费量增长的百分比,从宏观、动态的角度反映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

2、单位工业增加值的能源消耗量单位工业增加值的能源消耗量反映工业领域的能源消耗水平,是一个既反映经济效益水平也反映可持续发展状况的逆指标。

3、环境污染治理指数

环境污染治理指数是对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废气治理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3个指标进行加权平均后得到;这3个指标的权数分别为015、013、012。

4、森林覆盖率据国际公认的标准,一个国家的森林覆盖率至少应达到30%,且分布均匀,才能形成较好的生态平衡。设置森林覆盖率这一指标,可反映工业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具体状况及所取得的进展。

(六)反映劳动力资源利用情况的一级指标子体系

1、工业领域从业人员增长率

设置工业领域从业人员增长率这一指标,目的就是为了反映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吸收劳动力数量的增长情况。

2、城镇登记失业率

通过设置城镇登记失业率这一指标,反映城镇人口的失业水平,是对工业领域从业人员增长率指标的一个补充。

参考文献:

[1]李风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J].求是,2003,(4)1

[2]曹建海,李海舰.论新型工业化的道路[J].中国工业经济,2003,(1).

[3]陈佳贵,黄群慧.工业现代化的标志、衡量指标及对中国工业的初步评价[J].工业经济,2003,(7).

[4]范新成.新型工业化道路探析[J].经济学动态,2003,(10).[5]任才方,王晓辉.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探索[J].中国统计,2003,(5).

[6]李建,周继红.试论我国新型工业化测度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兰州学刊,2003,(4).

责任编辑:靖小莉


相关文章

  • 主题计划实施方案之一
  • 主题计划实施方案之一:现代服务业促进主题 一.主题回顾与现状分析 (一)发展回顾 1999年以来,北京依托首都科技资源优势,大力推进"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围绕新兴优势现代服务业加强攻关,组织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实现 ...查看


  • "两型社会"综合指标体系研究
  • 摘要: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社会发展追求的全新高级发展形态.从体现"两型社会"建设特征出发,构造经济.社会和制度3个要素,8个方面,61个三级指标的"两型社会"综合指标体系.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 ...查看


  • 辽宁省新型城镇化进程评价
  • 辽宁省新型城镇化进程评价 王素娟1 吴殿廷2 赵 林2 吴 昊3 (1 赤峰学院科研处,内蒙古 赤峰 024000) (2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75) (3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北京,100875) ...查看


  • 武汉城市圈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探索
  • 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专业:地理科学 城市地理学 班级: 姓名: 学号: 武汉城市圈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探索 (湖北师范学院 城市与环境学院, 湖北 黄石 435000 ) 摘要:在构建"两型社会"的背景下,武汉城市圈必须走新 ...查看


  • 住建部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
  • "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 (征求意见稿)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节能与科技司 2012.01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查看


  • 水泥工厂节能设计规范条文说明
  • 水泥工厂节能设计规范 条 文 说 明 1 总则 1.0.1 本条为制定本规范的目的. "节约能源资源,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我国 ...查看


  •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07:[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
  •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七:<中国制造2025>的 主要目标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19日] [来源:规划司] [字体:大 中 小] 规划目标是引导和促进规划实施的重要手段,是推动规划落实努力的重要方向.为明 ...查看


  • 浙江省绿色建筑条例
  • 浙江省绿色建筑条例 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32号 <浙江省绿色建筑条例>已于2015年12月4日经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5月1日起施行.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5 ...查看


  • 食品科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食品科学毕业论文选题(1263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