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机械知识点.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

第一节:杠杆

1、 定义:在 的作用下绕着 转动的 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 可 ,形状 。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2、 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1 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2 表示。

④动力臂:从 到 的距离。用字母L 1表示。 ⑤阻力臂:从 到 的距离。用字母了L 2表示。 【说明】1、 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2、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3、动力臂、阻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

4、力臂是指“点到线”的距离,即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点到点”的距离。 画力臂方法:一定点(支点)、二画线(力的作用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⑴ 找支点O ;⑵ 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 画力臂(虚线,过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⑷ 标力 臂(用大括号,一端括支点,一端括垂足,标上相应的符号L 1或L 2)。 例如:

图13

图3

图4

图19

3、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① 杠杆平衡是指: 或

② 选择杠杆中间为支点的目的(或不挂钩码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

③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 ,若杠杆右端下沉,杠杆两侧的平衡螺母向 调(即左高...

左调),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 ...④ 多次实验的目的:

⑤ 当弹簧测力计的方向由竖直倾斜时,杠杆仍然平衡,示数变 ,原因: 。 ⑥ 当把左侧的钩码拿掉。杠杆将处于竖直位置,在右侧施加一个力,却发现无论用多大的力都不能将

杠杆拉到水平位置平衡,其原因:水平位置时动力臂为零,杠杆无法平衡

⑦ 实验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

写成公式 也可写成: 。其含义是: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那么动力就是阻力的 。

图9

4、求最大动力臂的方法:①若动力作用点确定了,则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就是最大动力臂。 ②若动力作用点没有确定,应看杠杆上哪一点离支点最远,则这一点到 支点的距离即为最大动力臂。

5、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①动力要最小时,动力臂要最大;②动力臂要最大,则过已知力的作用 点,作最大动力臂的垂线;③根据实际,确定动力的方向。

6、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大:动力要最大时,动力臂要最小,动力臂要最小,力的作用线的延长线过 支点。

例如:1、如图14若将圆形的油桶滚上台阶,请画出最小的力。

图7 图8

图14

2、用撬棒撬起一石块, 图7,沿不同方向用力作用于撬棒, 哪个力最小

( )

A . F1 B. F2 C. F3 D. 都一样 3、、如图8所示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A 点上的力分别为F1 、F2 、F3 ,其中最小的力是( ) A. 沿竖直方向的力F1最小 B. 沿垂直杠杆方向的力F2最小 C. 沿水平方向的力F3最小 D.无论什么方向用力一样大

【说明】: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 ,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 。

第二节:滑轮

一、定滑轮:

①定义:轴不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 杠杆 ③特点:A 。 利用定滑轮提起重为G 的物体时,拉力F G,, 只有不考虑绳重和摩擦时(理想的定滑轮) ,拉力F G B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绳 = 重物移动的距离

h 物, ,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v 绳=重物移动的速度v 物。即 , 二、动滑轮:

①定义:轴会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 ,但不能 。 F=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 2倍重物移动的距离 h物, ,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v

=2倍重物移动的速度v 物。即 ,

【注意】 判断滑轮时动滑轮还是定滑轮关键是看轴是否随着物体一起运动,轴随物体起运动的 是 滑轮,轴随物体起运动的是 滑轮, 5、几种常见的使用滑轮情况

1、 2、

G 、、V 物 拉f 、S 、V 物 3、 4、

G ()、 拉f 、S 、V 物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 h 、V 物

5、 6、

G ()、 拉、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 S 轮S 物、V 轮V 物 S 轮S 物、V 轮V 物

7、【注意】A 使用定滑轮提起同一重物,沿不同方向的拉力 B使用动滑轮提起同一重物,沿不同方向的拉力 ;当拉力作用线与阻力作用

线平行时最省力,当偏离竖直方向角度越大,拉力 ;即: C人对绳子的拉力最大只能达到自身的重力的大小与人的举力无关。

例如:小李m 1=50Kg,能举起80Kg 的杠铃,小李m 2=70Kg,能举起60Kg 的杠铃,如图, 两人比赛,谁把对方拉起,比赛结果是: 拉起来。 三、滑轮组、

1、定义: 2、特点:3、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 G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

F=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绳 = 倍重物移动的距离 h物, ,绳子自 由端移动速度v 绳= 倍重物移动的速度v 物。即 , 4、判断绳子根数(n )的方法:

方法(一):从定滑轮和动滑轮之间画一条虚线,数直接与动滑轮相连的根数即为 n的值,其中,绳 子自由端方向向上的要数上。

方法(二):已知G 和F ,求绳子的根数,则n= ,若n 不是整数,则小数点“只入不舍” 例如:已知G=960N,F=400N,求绳子的根数n= = = 方法(三):已知s 和h ,求绳子的根数,则n=

例如:已知s=6m,h=2m,求绳子的根数n= = = 5、绳子的绕法

题型(一)已知绳子的根数,画绳子的绕法---------奇动偶定--------若绳子的根数为奇数,绳的固 定端接在动滑轮上,然后绕到定滑轮上,由内向外绕;若绳子的根数为偶数,绳的固定端 接在定滑轮上,然后绕到动滑轮上,由内向外绕;

题型(二)使用滑轮组时要最省力,则绳子的根数应为奇数,再根据“奇动偶定”,绳的固 定端接在动滑轮上,然后绕到定滑轮上,由内向外绕。

题型(三) 使用滑轮组时既要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则绳子的根数应为偶数,再根据“奇动偶定”, 绳的固定端接在定滑轮上,然后绕到动滑轮上,由内向外绕。

5、装滑轮组方法:

第一、求段数:根据公式 或 求出绳子的股数。 确定动滑轮的个数,当绳子的根数n 为奇数时,N 动= ,当绳 动.........N . 子的根数n 为偶数时,N 动= ,确定定滑轮的个数,一般按“一动配一定”来确 定.........N . 定定滑轮的个数,N 定= ,若绳子的根数为偶数,则由“偶数减一定”得到N 定= , 若方向要发生改变(人在地面上拉物体),则由“变向加一定” 得到N 定= 。 :则由“奇动偶定”找到

第四、画绳子:若绳子的根数为奇数,绳的固定端接在动滑轮上,然后绕到定滑轮上,由内向外绕; 若绳子的根数为偶数,绳的固定端接在定滑轮上,然后绕到动滑轮上,由内向外绕; 例如:把重为5100N 的物体用1200N 的力提起,请你设计这个滑轮组,要求滑轮个数最少,请画出这个滑轮组?

例如:一个人站在地面上把重为5100N 的物体用1200N 的力提起,请你设计这个滑轮组,要求滑轮个 数最少,请画出这个滑轮组?

例如: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自己匀速上升,已知:吊筐重200N ,人重600N ,每个滑轮重40N ,人拉绳的力至少多少N 才能将自己吊起,此时人对筐底的压力是多少。(不计摩擦)若吊筐上升0.5m ,则绳索被拉下多少米?

四、斜面

1、斜面也是一种。

2、理想斜面(斜面光滑)遵从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 。 3、理想斜面公式:FL=Gh的推导: ---------由功的原理推导

其中:F :沿斜面方向的推力;L :斜面长;G :物重;h :斜面高度。 4、理想斜面的特点:

(1) 但 ,

(2)当高度(坡度)一定时,斜面越长越 。 (3)、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 .

(4)、如果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为f ,则:FL=fL+Gh;这样F 做功就大于直接对物体做功Gh 。 5、应用:斜坡、推货上车所达的木板、盘山公路、走S 路、螺丝钉、滑梯、劈柴 五、轮轴

1、定义:由 和 组成,且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一种 。 2、实质:轮轴是一种 的杠杆。 3、特点:(1) 同心, 大 小。

(2)若动力作用在轮上,轮轴是一个 杠杆,但 ; 由杠杆平衡条件得, ,即轮的半径是轴的半径的几倍, 则作用在轮上的力(F1)就是作用在轴上的力(F2)的 ; (3)若动力作用在轴上,轮轴是一个 杠杆,但 ; 4、轮轴的应用:方向盘、辘轳、门锁、水龙头

第三节:机械效率

一、有用功(W 有用):

1、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或机械对物体(研究对象)所做的功)。

2、当讨论提升重物有用功时,只考虑物重和提升的高度,不管路径或方式是否相同,即公式:W 有用=Gh (提升重物)

二、额外功(W 额):

1、定义:利用机械做功时,并非人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2、例如:客服机械重力所做的功、机械之间摩擦力所做的功

【注】1、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判断要根据工作目的来确定,工作目的不同,有用功和额外功可能不同 例如:1、从井中打水:(W 有用:人对 所做的功,W 额:人对 所做的功;工作目的: ) 2、从井中捞桶:(W 有用:人对 所做的功,W 额:人对 所做的功;工作目的: ) 三、 总功(W 总):

1、定义: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或动力所做的功或人们对机械所做的功) 2、总功等于作用在机械上的动力和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3、公式:

4、对于理想机械(W 额=0), ;对于非理想机械(W 额 0), 四、 机械效率( ):

1、定义: 跟 的比值。 2、公式:

3、【注】(1)机械效率是一个 , 单位。

(2)因为 ,所以机械效率总 1 ,通常用 表示。 (3) 率是机械性能好坏的一个标志, 越高,机械性能越 。 (4)机械效率与 、 的多少无关。 五、W 有用、W 额、W 总、的计算 1、W 有用的计算

(1)由定义得,竖直提升物体: ;水平匀速拉动物体 (2)由总功定义得: (3)由机械效率得: 2、W 额的计算

(1)由定义得: (G 动为动滑轮的重力)(2)由总功定义得: (3)由机械效率得: 3、W 总的计算

(1)由定义得: (2)由总功定义得:

(3)由机械效率得: 4、η的计算

(1)由定义得:

六、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1、猜想与假设:斜面的机械效率是与 、 、 有关 2、设计实验:

(1)实验器材: (一)、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斜面 的关系 (1)实验表格及数据

(2)实验步骤:①测量小车的重量

②把小车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分别记录拉力F 、小车沿斜面移动的距离S 、

小车上升的高度h 。

③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重复步骤②。

(4)计算:W 有用= ; W额= (光滑) ; W额= (不光滑) W总= ; (光滑) ; W总= ; (不光滑) η= ; (光滑) ; η= ; (不光滑)

结论:斜面机械效率与斜面 有关, 越大,机械效率 。 (二)、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斜面 的关系 结论:斜面机械效率与斜面 有关,

越大,机械效率 。 (三)、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 的关系 结论:斜面机械效率与 关。

【注意】①要 拉动物体;②拉力要与斜面 ;

七、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实验原理:

2、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G 、钩码提升的高度h 、拉力F 、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3、实验器材:滑轮组、铁架台、钩码若干,还需要 、 4、、实验步骤: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的重力为G, ;

(2)、缓慢匀速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用刻度尺 测出钩码上升的高度为h 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为s ;

(3)、根据W 有= 、W 总= 、再根据η= 算出机械效率 (4)、改变钩码的数量,在做两次上面的实验 (5)、改变动滑轮的重力,在做两次上面的实验 5、得出结论: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A 、物体的重力大小:

用同一滑能组所提升不同重物,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就 ,而额外功 ,机械效率就越 。 B 、动滑轮重力大小(或个数多少):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额外功 ,有用功

C 、绳重及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

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 ,机械效率 。

【注】1、缓慢匀速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目的:保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方便读数。 2、不能在静止时读数的原因:静止时,没有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测出的机械效率会偏 3、不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低有:物体上升的高度、物体上升的速度、绳子的根数或绕法 八、分析机械效率的高低 1、当 W总一定时

A 由 得,当 一定时, 越大, 越高

B 由 得, 当 一定时, 越大, 越高 2、当 W有一定时

A 由 得,当 一定时, 越大, 越高

B 由 得, 当 一定时, 越大, 越高 2、当 W额一定时

A 由 得, 当 一定时, 越大, 越高

B 由 得, 当 一定时, 越大, 越高 九、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1、尽量增大有用功:在机械承受的范围内,尽量增加每次提升物体的重力

2、尽量减少额外功:A 减小

B减小 -----加润滑剂

十、几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1)斜面 ①W 有用②W 额外③W 总(2)杠杆

①W 有用

②W 额外

③W 总

(3)定滑轮竖直方向提升重物(a )图

①W 有用②W 额外:摩擦及绳重

③W 总=F·S=F·h

(4)定滑轮水平方向拉动物体(b )图

①W 有用=f·S 物

②W 额外:滑轮转动摩擦

③W 总=F·S F =F·S 物

(5)动滑轮(a 图)及竖直方向滑轮组

①W 有用=

②W 额外

③W 总=F·S=F·nh=(G 物+G 动)·h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

11

(6)动滑轮(b )竖直方向滑轮组

①W 有用 ②W 额外: ③W 总

(7)动滑轮(b 图)及水平方向滑轮组

①W 有用=G物·h

②W 额外

③W 总=③W 总=F·S F =F·nS 物

(8)动滑轮(C 图)及水平方向滑轮组

①W 有用②W 额外: ③W 总【注】:a 、所有机械克服自身摩擦做功均是额外功的组成部分,故对机械进行润滑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b、所有的有用功均等于不使用机械时所做的功

c、对于所有机械均有: 即:机械效率还等于有用功率与总功率的比值

d、当不考虑绳重和摩擦,且各滑轮重力相同,提升同一重物时,可以直接数动滑轮的个数,动滑 轮个数越少,机械效率越高。(一般η定>η动>η组)

12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

第一节:杠杆

1、 定义:在 的作用下绕着 转动的 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 可 ,形状 。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2、 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1 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2 表示。

④动力臂:从 到 的距离。用字母L 1表示。 ⑤阻力臂:从 到 的距离。用字母了L 2表示。 【说明】1、 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2、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3、动力臂、阻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

4、力臂是指“点到线”的距离,即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点到点”的距离。 画力臂方法:一定点(支点)、二画线(力的作用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⑴ 找支点O ;⑵ 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 画力臂(虚线,过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⑷ 标力 臂(用大括号,一端括支点,一端括垂足,标上相应的符号L 1或L 2)。 例如:

图13

图3

图4

图19

3、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① 杠杆平衡是指: 或

② 选择杠杆中间为支点的目的(或不挂钩码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

③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 ,若杠杆右端下沉,杠杆两侧的平衡螺母向 调(即左高...

左调),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 ...④ 多次实验的目的:

⑤ 当弹簧测力计的方向由竖直倾斜时,杠杆仍然平衡,示数变 ,原因: 。 ⑥ 当把左侧的钩码拿掉。杠杆将处于竖直位置,在右侧施加一个力,却发现无论用多大的力都不能将

杠杆拉到水平位置平衡,其原因:水平位置时动力臂为零,杠杆无法平衡

⑦ 实验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

写成公式 也可写成: 。其含义是: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那么动力就是阻力的 。

图9

4、求最大动力臂的方法:①若动力作用点确定了,则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就是最大动力臂。 ②若动力作用点没有确定,应看杠杆上哪一点离支点最远,则这一点到 支点的距离即为最大动力臂。

5、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①动力要最小时,动力臂要最大;②动力臂要最大,则过已知力的作用 点,作最大动力臂的垂线;③根据实际,确定动力的方向。

6、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大:动力要最大时,动力臂要最小,动力臂要最小,力的作用线的延长线过 支点。

例如:1、如图14若将圆形的油桶滚上台阶,请画出最小的力。

图7 图8

图14

2、用撬棒撬起一石块, 图7,沿不同方向用力作用于撬棒, 哪个力最小

( )

A . F1 B. F2 C. F3 D. 都一样 3、、如图8所示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A 点上的力分别为F1 、F2 、F3 ,其中最小的力是( ) A. 沿竖直方向的力F1最小 B. 沿垂直杠杆方向的力F2最小 C. 沿水平方向的力F3最小 D.无论什么方向用力一样大

【说明】: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 ,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 。

第二节:滑轮

一、定滑轮:

①定义:轴不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 杠杆 ③特点:A 。 利用定滑轮提起重为G 的物体时,拉力F G,, 只有不考虑绳重和摩擦时(理想的定滑轮) ,拉力F G B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绳 = 重物移动的距离

h 物, ,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v 绳=重物移动的速度v 物。即 , 二、动滑轮:

①定义:轴会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 ,但不能 。 F=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 2倍重物移动的距离 h物, ,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v

=2倍重物移动的速度v 物。即 ,

【注意】 判断滑轮时动滑轮还是定滑轮关键是看轴是否随着物体一起运动,轴随物体起运动的 是 滑轮,轴随物体起运动的是 滑轮, 5、几种常见的使用滑轮情况

1、 2、

G 、、V 物 拉f 、S 、V 物 3、 4、

G ()、 拉f 、S 、V 物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 h 、V 物

5、 6、

G ()、 拉、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 S 轮S 物、V 轮V 物 S 轮S 物、V 轮V 物

7、【注意】A 使用定滑轮提起同一重物,沿不同方向的拉力 B使用动滑轮提起同一重物,沿不同方向的拉力 ;当拉力作用线与阻力作用

线平行时最省力,当偏离竖直方向角度越大,拉力 ;即: C人对绳子的拉力最大只能达到自身的重力的大小与人的举力无关。

例如:小李m 1=50Kg,能举起80Kg 的杠铃,小李m 2=70Kg,能举起60Kg 的杠铃,如图, 两人比赛,谁把对方拉起,比赛结果是: 拉起来。 三、滑轮组、

1、定义: 2、特点:3、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 G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

F=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绳 = 倍重物移动的距离 h物, ,绳子自 由端移动速度v 绳= 倍重物移动的速度v 物。即 , 4、判断绳子根数(n )的方法:

方法(一):从定滑轮和动滑轮之间画一条虚线,数直接与动滑轮相连的根数即为 n的值,其中,绳 子自由端方向向上的要数上。

方法(二):已知G 和F ,求绳子的根数,则n= ,若n 不是整数,则小数点“只入不舍” 例如:已知G=960N,F=400N,求绳子的根数n= = = 方法(三):已知s 和h ,求绳子的根数,则n=

例如:已知s=6m,h=2m,求绳子的根数n= = = 5、绳子的绕法

题型(一)已知绳子的根数,画绳子的绕法---------奇动偶定--------若绳子的根数为奇数,绳的固 定端接在动滑轮上,然后绕到定滑轮上,由内向外绕;若绳子的根数为偶数,绳的固定端 接在定滑轮上,然后绕到动滑轮上,由内向外绕;

题型(二)使用滑轮组时要最省力,则绳子的根数应为奇数,再根据“奇动偶定”,绳的固 定端接在动滑轮上,然后绕到定滑轮上,由内向外绕。

题型(三) 使用滑轮组时既要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则绳子的根数应为偶数,再根据“奇动偶定”, 绳的固定端接在定滑轮上,然后绕到动滑轮上,由内向外绕。

5、装滑轮组方法:

第一、求段数:根据公式 或 求出绳子的股数。 确定动滑轮的个数,当绳子的根数n 为奇数时,N 动= ,当绳 动.........N . 子的根数n 为偶数时,N 动= ,确定定滑轮的个数,一般按“一动配一定”来确 定.........N . 定定滑轮的个数,N 定= ,若绳子的根数为偶数,则由“偶数减一定”得到N 定= , 若方向要发生改变(人在地面上拉物体),则由“变向加一定” 得到N 定= 。 :则由“奇动偶定”找到

第四、画绳子:若绳子的根数为奇数,绳的固定端接在动滑轮上,然后绕到定滑轮上,由内向外绕; 若绳子的根数为偶数,绳的固定端接在定滑轮上,然后绕到动滑轮上,由内向外绕; 例如:把重为5100N 的物体用1200N 的力提起,请你设计这个滑轮组,要求滑轮个数最少,请画出这个滑轮组?

例如:一个人站在地面上把重为5100N 的物体用1200N 的力提起,请你设计这个滑轮组,要求滑轮个 数最少,请画出这个滑轮组?

例如: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自己匀速上升,已知:吊筐重200N ,人重600N ,每个滑轮重40N ,人拉绳的力至少多少N 才能将自己吊起,此时人对筐底的压力是多少。(不计摩擦)若吊筐上升0.5m ,则绳索被拉下多少米?

四、斜面

1、斜面也是一种。

2、理想斜面(斜面光滑)遵从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 。 3、理想斜面公式:FL=Gh的推导: ---------由功的原理推导

其中:F :沿斜面方向的推力;L :斜面长;G :物重;h :斜面高度。 4、理想斜面的特点:

(1) 但 ,

(2)当高度(坡度)一定时,斜面越长越 。 (3)、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 .

(4)、如果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为f ,则:FL=fL+Gh;这样F 做功就大于直接对物体做功Gh 。 5、应用:斜坡、推货上车所达的木板、盘山公路、走S 路、螺丝钉、滑梯、劈柴 五、轮轴

1、定义:由 和 组成,且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一种 。 2、实质:轮轴是一种 的杠杆。 3、特点:(1) 同心, 大 小。

(2)若动力作用在轮上,轮轴是一个 杠杆,但 ; 由杠杆平衡条件得, ,即轮的半径是轴的半径的几倍, 则作用在轮上的力(F1)就是作用在轴上的力(F2)的 ; (3)若动力作用在轴上,轮轴是一个 杠杆,但 ; 4、轮轴的应用:方向盘、辘轳、门锁、水龙头

第三节:机械效率

一、有用功(W 有用):

1、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或机械对物体(研究对象)所做的功)。

2、当讨论提升重物有用功时,只考虑物重和提升的高度,不管路径或方式是否相同,即公式:W 有用=Gh (提升重物)

二、额外功(W 额):

1、定义:利用机械做功时,并非人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2、例如:客服机械重力所做的功、机械之间摩擦力所做的功

【注】1、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判断要根据工作目的来确定,工作目的不同,有用功和额外功可能不同 例如:1、从井中打水:(W 有用:人对 所做的功,W 额:人对 所做的功;工作目的: ) 2、从井中捞桶:(W 有用:人对 所做的功,W 额:人对 所做的功;工作目的: ) 三、 总功(W 总):

1、定义: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或动力所做的功或人们对机械所做的功) 2、总功等于作用在机械上的动力和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3、公式:

4、对于理想机械(W 额=0), ;对于非理想机械(W 额 0), 四、 机械效率( ):

1、定义: 跟 的比值。 2、公式:

3、【注】(1)机械效率是一个 , 单位。

(2)因为 ,所以机械效率总 1 ,通常用 表示。 (3) 率是机械性能好坏的一个标志, 越高,机械性能越 。 (4)机械效率与 、 的多少无关。 五、W 有用、W 额、W 总、的计算 1、W 有用的计算

(1)由定义得,竖直提升物体: ;水平匀速拉动物体 (2)由总功定义得: (3)由机械效率得: 2、W 额的计算

(1)由定义得: (G 动为动滑轮的重力)(2)由总功定义得: (3)由机械效率得: 3、W 总的计算

(1)由定义得: (2)由总功定义得:

(3)由机械效率得: 4、η的计算

(1)由定义得:

六、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1、猜想与假设:斜面的机械效率是与 、 、 有关 2、设计实验:

(1)实验器材: (一)、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斜面 的关系 (1)实验表格及数据

(2)实验步骤:①测量小车的重量

②把小车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分别记录拉力F 、小车沿斜面移动的距离S 、

小车上升的高度h 。

③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重复步骤②。

(4)计算:W 有用= ; W额= (光滑) ; W额= (不光滑) W总= ; (光滑) ; W总= ; (不光滑) η= ; (光滑) ; η= ; (不光滑)

结论:斜面机械效率与斜面 有关, 越大,机械效率 。 (二)、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斜面 的关系 结论:斜面机械效率与斜面 有关,

越大,机械效率 。 (三)、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 的关系 结论:斜面机械效率与 关。

【注意】①要 拉动物体;②拉力要与斜面 ;

七、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实验原理:

2、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G 、钩码提升的高度h 、拉力F 、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3、实验器材:滑轮组、铁架台、钩码若干,还需要 、 4、、实验步骤: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的重力为G, ;

(2)、缓慢匀速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用刻度尺 测出钩码上升的高度为h 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为s ;

(3)、根据W 有= 、W 总= 、再根据η= 算出机械效率 (4)、改变钩码的数量,在做两次上面的实验 (5)、改变动滑轮的重力,在做两次上面的实验 5、得出结论: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A 、物体的重力大小:

用同一滑能组所提升不同重物,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就 ,而额外功 ,机械效率就越 。 B 、动滑轮重力大小(或个数多少):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额外功 ,有用功

C 、绳重及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

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 ,机械效率 。

【注】1、缓慢匀速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目的:保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方便读数。 2、不能在静止时读数的原因:静止时,没有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测出的机械效率会偏 3、不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低有:物体上升的高度、物体上升的速度、绳子的根数或绕法 八、分析机械效率的高低 1、当 W总一定时

A 由 得,当 一定时, 越大, 越高

B 由 得, 当 一定时, 越大, 越高 2、当 W有一定时

A 由 得,当 一定时, 越大, 越高

B 由 得, 当 一定时, 越大, 越高 2、当 W额一定时

A 由 得, 当 一定时, 越大, 越高

B 由 得, 当 一定时, 越大, 越高 九、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1、尽量增大有用功:在机械承受的范围内,尽量增加每次提升物体的重力

2、尽量减少额外功:A 减小

B减小 -----加润滑剂

十、几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1)斜面 ①W 有用②W 额外③W 总(2)杠杆

①W 有用

②W 额外

③W 总

(3)定滑轮竖直方向提升重物(a )图

①W 有用②W 额外:摩擦及绳重

③W 总=F·S=F·h

(4)定滑轮水平方向拉动物体(b )图

①W 有用=f·S 物

②W 额外:滑轮转动摩擦

③W 总=F·S F =F·S 物

(5)动滑轮(a 图)及竖直方向滑轮组

①W 有用=

②W 额外

③W 总=F·S=F·nh=(G 物+G 动)·h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

11

(6)动滑轮(b )竖直方向滑轮组

①W 有用 ②W 额外: ③W 总

(7)动滑轮(b 图)及水平方向滑轮组

①W 有用=G物·h

②W 额外

③W 总=③W 总=F·S F =F·nS 物

(8)动滑轮(C 图)及水平方向滑轮组

①W 有用②W 额外: ③W 总【注】:a 、所有机械克服自身摩擦做功均是额外功的组成部分,故对机械进行润滑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b、所有的有用功均等于不使用机械时所做的功

c、对于所有机械均有: 即:机械效率还等于有用功率与总功率的比值

d、当不考虑绳重和摩擦,且各滑轮重力相同,提升同一重物时,可以直接数动滑轮的个数,动滑 轮个数越少,机械效率越高。(一般η定>η动>η组)

12


相关文章

  • 17施工现场起重机械安全教育培训
  • 第十七章 施工现场起重机械安全教育培训 施工现场有和起重机械直接相关的人员共有七种,即各种起重机械司机(又称起重机械操作人员).司索人员.指挥人员.机械安装和电气安装人员(又称起重机械安装人员).机械维修和电气维修人员(又称起重机械维修人员 ...查看


  • 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指导书(修正版)
  • 前 言 机械制造是一个国家发展现代科技和国民经济的经济基础,是科技水平的集中体现和实现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科学技术的基本载体. 机械工程师则是推动机械制造技术发展与提高的原动力.我国加入 WTO 以后,相关制度正逐步与国际接轨,机械工程师资 ...查看


  • "第十一章_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复习
  • 一.杠杆 1.定义:在物理学中,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做杠杆(很多物体可以抽象为硬棒,也就是说杠杆可以是任意形状). 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要求会找支点). 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要求会根据动力臂画出动力的示意图 ...查看


  •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1
  •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教育层次: 课程代码: 课程教学时数: 学分数: 制订或修订执笔人:xxx 审核人:xxx 第( )次修订 签发人: 有效期至: 年 月完成日期:审核日期:签发日期: 月 月 月 年 年 年 <汽 ...查看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简介
  • 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 ...查看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考试大纲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考试大纲 一.考核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1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考核的知识点和要求] 考核知识点 1.随机事件及其运算 2.概率的定义及其确定方法 3.概率的性质 4.条件概率 5.独立性 考核要求 1. 随 ...查看


  • 华南理工大学2014级机械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 机械工程 Mechanical Engineering 专业代码:080201 学制:4年 培养目标: 培养从事机械装备.机械制造自动化.工程设计研究.运行管理及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 级技术复合型人才. 目标1:(扎实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 ...查看


  • 八年级下 简单机械知识点归纳
  • 简单机械知识点归纳 导航教育铁中分校 赵老师编撰整理 一.杠杆 1. 定义: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2. 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查看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标准定稿
  • < 机械设计基础 >课程标准 编制人: 李玉梅 编制系部:机电工程系 编制日期:2011年 2月 18日 审核人: 专业负责人: 系部主任: 祁建中 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制 2011年 2月 18日 目 录 一.课程基本情况 二 ...查看


  • 机械能知识点总结
  • 机械能 能量变化是自然界永久存在的变化,要熟悉几种常用的能量:动能.势能的概念.并理解能量间的转化规律. 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加速下降,则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②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减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