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甘肃省高考理综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5年甘肃省高考理综模拟试题及答案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试卷

的相应位置。

3.请将第I卷的答案填在第Ⅱ卷前面的答案栏上。第Ⅱ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答题。

4.本次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 5.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 12 N14 O16 Na 23 Si 28 Ca 40 Ge 73

第I卷(选择题共1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科学研究方法与实验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高倍光学显微镜可观察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的结构

B.用纸层析法可以提取和分离植物细胞中的各种光合色素

C.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可以追踪细胞内的物质代谢途径

D.用含有酚红的LB培养基可分离出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2.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其在甲状腺细胞内的浓度高于内环境。I是一种人工放射性同位素,是核电站泄露的核辐射源之一。口服一定剂量

此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甲状腺细胞受损会导致下丘脑和垂体细胞分泌激素的量增加

B.I能破坏部分甲状腺细胞使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C.I辐射可能诱发突变而增加细胞癌变几率

D.甲状腺细胞吸收碘需要载体但不消耗ATP

3.新采摘的玉米味道比较甜的原因是籽粒中蔗糖的含量较高。采摘一天后玉米籽粒中50%的游离蔗糖被转化成淀粉,采摘几天后的玉米籽粒失去甜味;采摘后立即冷冻可以保持玉米籽粒的甜味。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玉米籽粒中的蔗糖是籽粒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

B.蔗糖转化为淀粉是通过光合作用的碳反应实现的 131131 131131I可以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据

C.冷冻处理抑制了相关酶的活性减少了淀粉的生成

D.蔗糖转化成淀粉后籽粒的呼吸速率增加利于储存

4.去除垂体后,大鼠淋巴细胞的数量和淋巴因子的活性明显下降。垂体、下丘脑与免疫细胞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联系,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物质甲为淋巴因子 B.细胞X的增殖能力大于Y

C. 细胞X与Y的核DNA相同 D.体液调节能够影响免疫机能

5.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各项生物工程技术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SNP基因芯片技术等。其中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基因芯片技术是用来检测46条染色体数目、结构是否异常,部分单基因是否突变的。下表中有关生物技术与其原理对应不正确的一组是

6

A.细胞分裂素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 B.生长素对无子果实的成熟起促进作用

C.乙烯在果实成熟中起促进作用 D.脱落酸在果实脱落中起促进作用

6.下图1和图2是人体免疫调节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细胞B、细胞C、细胞E、细胞G

B.细胞D与细胞G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图1中,当同种病原体再次侵入机体时,只通过④⑦⑧所示过程来消灭病原体

D.与病毒类似,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胞内寄生菌在侵入宿主细胞后,机体将通过图2所示免疫过程使它们失去寄生的基础,最终被彻底消灭

7.2004年7月,德俄两国科学家共同宣布,在高压下氮气会聚合成高聚氮晶体, 该晶体中相邻氮原子间以氮氮单键连接形成空间网状结构,每个氮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这种高聚氮的N-N键键能为160 kJ/mol (N2的键能为942 kJ/mol)。下列有关高聚氮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晶体中每个氮原子与其它3个氮原子相连

B.该晶体属于原子晶体,它与N2属于同素异形体

C.高聚氮爆炸后生成氮气放出大量的热,所以理论上该高聚氮可作为高能炸药,

D.高聚氮转化为氮气是氧化还原反应

8.化学中常用图像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A.根据图①可判断可逆反应“A2(g)+3B2(g)

B.图②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 2AB3(g)”的ΔH>0 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大

C.图③可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D.根据图④,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可采用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uO至pH在4左右

9.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①含有大量Fe的溶液中:,Al,NO3,I,Cl

②通入SO2的溶液中:CO3,Na,NO3,SO3

③由水电离的c(H)=10+-122-+-2-3+3+---3+mol·L的溶液中:Cl,K,NO3,NH4

+--1-+-+ ④加入甲基橙指示剂后显红色的溶液中:NH3﹒H2O,NH4,Cl,K,SO4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 +2-

10.下列装置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①用pH试纸测某溶液的酸碱性 B.②吸收氨气制氨水

C.③探究氧化性:KMnO4>Cl2>I2 D.④中和滴定实验

11.氯、溴、碘等卤族元素主要来自海水,很多海洋植物中都含有大量的碘,反应①是从海藻灰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反应②是从智利硝石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

2NaI+MnO2+3H2SO4===2NaHSO4+MnSO4+2H2O+I2 ①

2NaIO3+5NaHSO3===2Na2SO4+3NaHSO4+H2O+I2 ②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NaI和NaIO3在一定条件下能反应生成I2

B.I2在反应①中是还原产物,在反应②中是氧化产物

C.两个反应中生成等量的I2时转移电子数相等

D.从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通过过滤提取碘。

12.常温下,下列溶液的pH或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 1×10mol·L,若a>7时,则该溶液的pH一定为14-a

B.将0.2mol·L的某一元酸HA溶液和0.1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 大于7,则反应后的混合液:c(OH) + c(A) = c(H) + c(Na)

C.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 --++-1-1--a-1

c(Na+) = c(CO32-) + c(HCO3-) + c(H2CO3)

D.常温下NaHSO3溶液的pH<7,溶液中c(SO3)<c(H2SO3)

13. RFC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电电池。下图为RFC工作原理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1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图2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水得到了循环使用

B.当有0.1 mol电子转移时,a极产生0.56 L O2(标准状况下) 2-

C.c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O2 + 4H + 4e- == 2H2O

D.图2中电子从c极流向d极,提供电能

14.右图为一位于墙角的光滑斜面,其倾角为45°,劲度系数为k的

轻质弹簧一端系面上静止时,则弹簧的形变量大小为

A.+mg B

. C

.D

. k2k3kk

15.如图所示,在两个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之间,电场和磁场的方向相互垂直。一束带电粒子(不计重力)沿着直线穿过两板间的空间而不发生偏转。则这些粒子一定具有相同的

A.质量m B.电量q

C.运动速度v D.比荷q m

16.已知甲、乙两个绕月飞行器的圆形轨道距月球表面分别约为h1和h2,月球半径为R。甲、乙的运动速度大小分别用v1和v2表示。则v1和v2的比值为

A.r1 B.r2 C.Rh1 D.Rh2 r2r1Rh2Rh1

17.一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源的位移y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可以用表达式

y0.2sin4πt表示,式中位移y的单位是m,时间t的单位是s。该简谐横波的波速为v=4.0m/s。则

A.这列波的波长λ=2.0m

B.这列波的波长λ=0.20m

C.在一个周期内,任一质点振动时的路程s=0.2m

D.在一个周期内,任一质点振动时的路程s=0.4m

18.如图所示,相距为l薄挡板A、B竖直放置,玩具枪从距离A板L处水平射出金属弹丸,

先后穿过两板并留下高度差为h的两个弹孔C和D。(不计挡板厚度及挡板对弹丸阻力.空气对弹丸的阻力也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则弹丸的初速度v0为

A

B

C

D

19.如图1所示,矩形导线框ABCD固定在匀强磁场中,

A B

磁感线垂直于线框所在平面向里。规定垂直于线框所在平面向里为磁场的正方向;线框中沿着ABCDA

方向为感应电流i的正方向。要在线框中产生如图2

所示的感应电流,则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

规律可能为

D 图1 C

20.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两个相同的弹性小球A、B,质量都为m。现B球静止,A球向B球运动,发生正碰。已知碰撞过程中总机械能守恒,两球压缩到最紧时的弹性势为EP。则碰前A球的速度等于

A

B

C

D.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180分)

21.实验题(18分)

I、⑴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多选)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可以不同

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D.记录小球位置用的木条(或凹槽)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

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⑵如右图所示为一小球作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 边长均为

10cm,g=10m/s,那么:小球运动的初速度的大小是 m/s;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

Ⅱ.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A.在桌面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力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遗漏的内容分别是 和 .

Ⅲ.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所用金属电阻丝的电阻约为30Ω。现通过以下实验测量该金属材料的电阻率。

①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电阻丝直径,其示数如图所示,

则该电阻丝直径的测量值d= mm;

②实验中能提供的器材有开关、若干导线及下列器材:

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约3k);

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约15k);

电流表A1(量程0~100mA,内阻约5);

电流表A2(量程0~0.6A,内阻约0.1);

滑动变阻器R1( 0~10);

滑动变阻器R2( 0~1k);

电源E (电动势为4.5V,内阻不计)。

为了便于调节电路并能较准确的测出电阻丝的阻值,

电压表应选 ,电流表应选 ,滑动变阻器应选 。

③画出该实验的实验原理图,要求:能改变电阻丝的测量长度和进行多次测量。

④利用测量数据画出U-L图线,如图所示,其中(L0 ,U0)是U-L图线上的一个点的坐标。根据U-L图线,用电阻丝的直径d、电流I和坐标(L0 ,U0)可计算得出电阻丝的电阻率ρ= 。(用所给字母表示)

22.(14分)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1kg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37°的固定且足够长的斜面上,对物体施以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t1=1s时撤去拉力,物体运动的部分v—t图像如图乙所示。

试求:(g取10ms)

(1)拉力F的大小。

(2)t=4s时物体的速度v的大

小。

23.(16分)如图所示导体棒ab质

量m1=100g,用长为1.6m的两条绝缘细线悬挂后,恰好与宽度为50cm的光滑水平导轨良好接触.导轨上放有质量m2=200g的另一导体棒cd,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上的磁感强度B=0.2T的匀强磁场中,现将ab棒拉起与竖直方向成60后无初速释放.当ab第一次摆到最低点与导轨瞬间接触后还能向左摆到0.45m高处,

求:

①cd棒获得的速度大小;

②ab棒通过最低点的瞬间的电量;

③此过程中回路产生的焦耳热.

24.(20分)如图所示,在xOy坐标系第二象限内有一圆形匀强磁场区域,半径为l0,圆心O'坐标为(-l0,l0),磁场方向垂直xOy平面。在x轴上有坐标(-l0,0)的P点,两个电子a、b以相同的速率v沿不同方向从P点同时射人磁场,电子a的入射方向为y轴正方向,b的入射方向与y轴正方向夹角为θ=60°。电子a经过磁

场偏转后从y轴上的 Q(0,l0)点进人第一象限,在

第一象限内紧邻y轴有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mv2

00。已知电子

质量为m、电荷量为e,不计重力及电子间的相互作

用。求:

(1) 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0角-2

(2) a、b两个电子经过电场后到达x轴的坐标差Δx

(3) a、b两个电子从P点运动到达x轴的时间差Δt。

25.(12分)碳单质在工业上有多种用途。

(1)焦炭可用于制取水煤气。测得12 g 碳与水蒸气完全反应生成水煤气时,吸收了131.6

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2)活性炭可处理大气污染物NO。在2 L密闭容器中加入NO和活性炭(无杂质),生成气

体E和F。当温度分别在T1和T2时,测得各物质平衡时物质的量如下表:

①请结合上表数据,写出NO与活性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上述反应T1℃时的平衡常数为K1,T2℃时的平衡常数为K2。

Ⅰ.计算K1= 。

Ⅱ.根据上述信息判断,温度T1和T2的关系是(填序号)__________。

a.T1>T2 b.T1<T2 c.无法比较

③在T1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措施不能改变NO的转化率的是 。 a.增大c(NO) b.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 d.移去部分F

(3)工业上可用焦炭冶炼金属。若0.5 mol碳完全与赤铁矿反应,得到0.6 mol铁,同

时生成2种常见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6.(14分)利用酸解法制钛白粉产生的废液[含有大量FeSO4、H2SO4和少量Fe2(SO4)3、

TiOSO4],生产铁红和补血剂乳酸亚铁。其生产步骤如下:

已知:TiOSO4可溶于水,在水中可以电离为TiO和SO4。请回答:

(1)步骤①中分离硫酸亚铁溶液和滤渣的操作是 。

(2)滤渣的主要成分为TiO2•xH2O,写出TiOSO4水解生成TiO2•xH2O的化学方程

式 。

(3)硫酸亚铁在空气中煅烧生成铁红和三氧化硫,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

之比为 。

(4)用平衡移动的原理解释步骤⑤中加乳酸能得到乳酸亚铁的原因 。

(5)步骤④的离子方程式是 。

(6)步骤⑥必须控制一定的真空度,原因是有利于蒸发水以及 。

(7)为测定步骤②中所得晶体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取晶体样品a g,溶于稀硫酸

配成100.00 mL溶液,取出20.00 mL溶液,用KMnO4溶液滴定(杂质与KMnO4不反应)。若消耗0.1000 mol•L KMnO4溶液20.00 mL,所得晶体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为(用a表示) 。

27.(16分)某小组同学欲探究NH3催化氧化反应,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A、B装置可选药品:浓氨水、H2O2、蒸馏水、NaOH固体、MnO2

..-12+2—

(1)NH3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装置B中产生气体的原因有(结合化学用语解释) 。

(3)甲乙两同学分别按上述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装置G中溶液都变成蓝色。

①甲观察到装置F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红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乙观察到装置F中只有白烟生成,白烟的成分是(写化学式) 。

③用离子方程式解释装置G中溶液变成蓝色的原因: 。

(4)为帮助乙实现在装置F中也观察到红棕色气体,可在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①甲认为可调节K1和K2控制A、B装置中的产气量,应(填“增加”或“减少”) 装置A中的产气量,或(填“增加”或“减少”) 装置B中

的产气量。

②乙认为可在装置E、F间增加一个装置,该装置可以是(填序号) 。

(5)为实现该反应,也可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替换上述

装置中虚线框部分,化合物X为 。

NH4HCO3的作用是 。

28.(16分)姜黄素具有抗突变和预防肿瘤的作用,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i.1 mol G最多能消耗Na、NaOH、NaH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 mol、2 mol、1 mol。 ii

iii(R1、R2、R3为烃基或氢原子)

请回答:

(1)B→C的反应类型是 。

(2)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E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两个峰,E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

E→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下列有关香兰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香兰醛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b.香兰醛能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c.1 mol香兰醛最多能与3 molH2发生加成反应

(5)写出一种符合下列条件的香兰醛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苯环上的一硝基取代物有2种

②1 mol该物质水解,最多消耗3 molNaOH

(6)姜黄素的分子中有2个甲基,其结构简式是 。

(7)可采用电解氧化法由G生产有机物 J,则电解时的阳极反应式是 。

29. (14分)气孔是植物生理过程气体进出体内外的主要通道,主要分布在叶的下表皮。如图(甲)示菠菜叶的气孔结构图(气孔由两个肾形的保卫细胞组成),保卫细胞吸水时气孔开放,失水时气孔关闭;与叶肉细胞相比,保卫细胞的叶绿体体积小且数目少。

(1)将同一部位的菠菜叶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使表皮分别置于蒸馏水、保卫细胞的等渗

液、0.3M蔗糖溶液和0.4MKCl溶液中。随着时间的变化,分别测定气孔的大小(用相对值h表示),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四条曲线(如图乙所示),在a、b、c三条曲线中,代表浸在0.3M蔗糖溶液中气孔变化的曲线是 。时间t1后曲线c上升的原因是 。

(2)组成气孔的保卫细胞在光照下能产生[H]的场所有 ,气孔

在晴朗夏天中午,h≈0,它的意义是 。

(3)不同种植物的气孔H值(气孔h值总和)在一天中变化不同,下图表示两类植物在一天中H值变化,据图回答:

Ⅱ植物白天吸收水分 (>、=、

30、(12分)现代人群中糖尿病发生率越来越高,成了人类健康的“沉默的杀手”,其病因较

多。请根据以下内容回答:

(1)糖尿病是由于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 发生障碍,出现高血糖和尿糖。“口渴”症状的出现是由于水分的过多流失造成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大脑皮层的 而出现的

(2)科研人员发现某些糖尿病患者是在感染了某病毒后,出现糖尿病;通过检查,从其血液中检出胰岛素抗体,胰岛B细胞也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据分析可知:胰岛素和胰岛B细胞的某些基团与病毒上的抗原分子结构相似,在机体的 免疫中产生胰岛素抗体对胰岛素进行攻击;在细胞免疫中产生的 对胰岛B细胞的攻击,而出现胰岛B细胞也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胰岛B细胞的损伤导致分泌的胰岛素减少出现糖尿病。综上所述:此种糖尿病应属于 病;

(3)对此种糖尿病的治疗有许多方案,其中方案一

是:静脉注射一种神经药物,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

素;方案二是:静脉注射一定量高纯度的胰岛素;二者

都可达到治疗目的。请在答题卡的图中补充绘出分别注

射两种药物后胰岛素相对含量变化的曲线(神经药物和

胰岛素的曲线分别用A和B标出)

31、(14分)菊花(2n=36)是我国传统名花,一朵菊花实际上是

许多小花集生在一起构成的头状花序,花瓣颜色有黄、白、红、

粉、紫、雪青等多种颜色。

(1

)研究者以纯种黄色菊花和红色菊花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产

生的F1中既有黄色,又有红色,还有白色以及杂色(嵌合体花)的菊花,F1中杂色(嵌合体花)指的是同一朵菊花有两种完全不同的颜色的小花(黄色和红色)。对嵌合体花的发育早期进行取样观察发现,黄色和红色的小花的染色体都是36条,从可遗传变异的角度分析,嵌合体花的产生很可能是在花发育的早期,体细胞发生

了 。

(2)在嵌合体花中,亲本颜色在同一花瓣中同时出现的现象,与不同基因影响色素的合成有关,右图中α、β是某基因的两条链,γ是另外一条多核苷酸链,则,其中酶

为 ,γ形成的过程被称为 。

(3)研究者对菊花的亲本和子代做了DNA指纹测定,得到如下DNA指纹图。

图中显示其中 并不是该亲本的子代。理由是

(4)若菊花紫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与a、B与b)控制。下图是花瓣细胞中色素形成的代谢途径示意图。

研究者将一株紫花植株和一株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均表现为紫花,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有315株为紫花、140株为白花、105株为粉花。让F2中全部紫花植株自花传粉,在每株紫花植株产生的子代数量相等且足够多的情况下,其子代植株的基因型共有 种,其中粉花植株占的例为 。

生物答案

1——6 C D C A A B

29.(14分,每空2分)

(1)b 随着K+、Cl—被主动运输吸收,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开放

(2) 细胞质基质、叶绿体、线粒体 减少植物散失水分

(3) > 二氧化碳 Ⅰ

30. (12分,每空2分)

(1)摄取、利用和储存 渴觉中枢

(2)体液 效应T细胞 自身免疫病

(3)

31. (14分,每空2分)

(1)基因突变或染色体机构变异

(2)RNA聚合酶 转录

(3)丙 丙的DNA带与亲代的DNA带都不吻合

(4)9 5/36

化学答案

7——13D D D C A B C

化学说明:除已注明外,每空2分,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

25.(12分)

(1)C(s)+H2O(g)=CO(g)+H2(g) ΔH=+131.6 kJ•mol

(2)①

2+CO2(不写可逆号扣1分)

②Ⅰ.9/16

Ⅱ.c

③a b(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

(3)5C+3Fe2O3 ==== 4CO2↑+CO↑+6Fe

26.(14分)

(1)过滤

(2)TiOSO4+(x+1)H2O ==TiO2 • xH2O↓+H2SO4(写可逆号也得分)

(3)1: 4

(4)FeCO3(aq)+ CO3(aq) CO3与乳酸反应浓度降低,平衡向右移动,

使碳酸亚铁溶解得到乳酸亚铁溶液

(5)Fe+2HCO3==FeCO3↓+H2O+CO2↑

(6)防止Fe被氧化

(7)13.9/a

27.(16分)

催化剂2+2+—2+2-2- —1 高温

(1)4NH3+5O2 4NO+ 6H2O

NH3·H2O NH4 + OH,加入NaOH固体,+—(2)在氨水中存在平衡:NH3 + H2O ..

—OH浓度增加,平衡向左移动,NaOH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热,均有利于NH3逸出 .....

(3)①2NO+O2==2NO2 (1分) ②NH4NO3(1分)

③3Cu+ 8H+2NO3=3Cu +2NO↑+4H2O

(4)①增加(1分) 减少(1分) ②abc(选2个得1分,选1个不得分)

(5)Na2O2

NH4HCO3分解放出NH3;同时放出的CO2和H2O与Na2O2反应生成O2

28.(16分)

(1)取代反应

(2)HOCH2-CH2OH + O2

(3)醛基、羧基(各1分) OHC-CHO + 2H2O +—2+

(4)ac(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

(5

(6

物理答案

14——20A C D A A B D

21. ⅠACE 2.0m/s 4.0m/s

Ⅱ C描下两力的方向 E结点拉至O点

Ⅲ (1)0.183(0.182~0.184) (2)V1 A1 R1

22.(1)设力F作用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gsinθ-μmgcosθ=ma1

撤去力后,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θ+μmgcosθ=ma2 „„„„„„„„„„„„„„„(2分) 根据图像可知:a1=20m/s2,a2

2=10m/s

代入解得 F=30N μ=0.5 „„„„„„„„„„„„„(2分)

(2)设撤去力后物体运动到最高点时间为t2,

v1=a2t2 ,解得t2=2s 则物体沿着斜面下滑的时间为t3=t-t1-t2=1s „„„„„„„„(2分) 设下滑加速度为a3,由牛顿第二定律

mgsinθ-μmgcosθ=ma3

有 a 2

3= 2 m/s

t=4s时速度v=a3t3=2m/s „„„„„„„„(2分) 23解:(1)ab棒下落到最低点时速度为 ,由机械能守恒有:

mgl(1-cosθ)=mv2

1/2 v1=4m/s F

ab棒上升的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有:

mgh=mv2/2 v2=3m/s

ab棒通过最低点的瞬间,两棒的动量守恒:

mv1=mv2+Mv v=0.5m/s

(2) 设cd棒通电时间为t,通过的电荷量为q,对cd棒由动量定理有 BIL∆t=Mv

q=I∆t=1C

(3)由能量守恒可知

Q=mv1/2 -mv2/2 -Mv/2 =0.325J

24解:(1) 两电子轨迹如图.

2222

有 „„„„„1分

当b沿y方向运动l0后沿与x轴方向成θ做匀速直线运动.

„„„„„1分

„„„„„1分 又 可得 解得: „„„„„ 1分

2015年甘肃省高考理综模拟试题及答案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试卷

的相应位置。

3.请将第I卷的答案填在第Ⅱ卷前面的答案栏上。第Ⅱ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答题。

4.本次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 5.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 12 N14 O16 Na 23 Si 28 Ca 40 Ge 73

第I卷(选择题共1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科学研究方法与实验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高倍光学显微镜可观察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的结构

B.用纸层析法可以提取和分离植物细胞中的各种光合色素

C.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可以追踪细胞内的物质代谢途径

D.用含有酚红的LB培养基可分离出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2.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其在甲状腺细胞内的浓度高于内环境。I是一种人工放射性同位素,是核电站泄露的核辐射源之一。口服一定剂量

此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甲状腺细胞受损会导致下丘脑和垂体细胞分泌激素的量增加

B.I能破坏部分甲状腺细胞使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C.I辐射可能诱发突变而增加细胞癌变几率

D.甲状腺细胞吸收碘需要载体但不消耗ATP

3.新采摘的玉米味道比较甜的原因是籽粒中蔗糖的含量较高。采摘一天后玉米籽粒中50%的游离蔗糖被转化成淀粉,采摘几天后的玉米籽粒失去甜味;采摘后立即冷冻可以保持玉米籽粒的甜味。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玉米籽粒中的蔗糖是籽粒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

B.蔗糖转化为淀粉是通过光合作用的碳反应实现的 131131 131131I可以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据

C.冷冻处理抑制了相关酶的活性减少了淀粉的生成

D.蔗糖转化成淀粉后籽粒的呼吸速率增加利于储存

4.去除垂体后,大鼠淋巴细胞的数量和淋巴因子的活性明显下降。垂体、下丘脑与免疫细胞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联系,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物质甲为淋巴因子 B.细胞X的增殖能力大于Y

C. 细胞X与Y的核DNA相同 D.体液调节能够影响免疫机能

5.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各项生物工程技术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SNP基因芯片技术等。其中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基因芯片技术是用来检测46条染色体数目、结构是否异常,部分单基因是否突变的。下表中有关生物技术与其原理对应不正确的一组是

6

A.细胞分裂素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 B.生长素对无子果实的成熟起促进作用

C.乙烯在果实成熟中起促进作用 D.脱落酸在果实脱落中起促进作用

6.下图1和图2是人体免疫调节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细胞B、细胞C、细胞E、细胞G

B.细胞D与细胞G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图1中,当同种病原体再次侵入机体时,只通过④⑦⑧所示过程来消灭病原体

D.与病毒类似,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胞内寄生菌在侵入宿主细胞后,机体将通过图2所示免疫过程使它们失去寄生的基础,最终被彻底消灭

7.2004年7月,德俄两国科学家共同宣布,在高压下氮气会聚合成高聚氮晶体, 该晶体中相邻氮原子间以氮氮单键连接形成空间网状结构,每个氮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这种高聚氮的N-N键键能为160 kJ/mol (N2的键能为942 kJ/mol)。下列有关高聚氮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晶体中每个氮原子与其它3个氮原子相连

B.该晶体属于原子晶体,它与N2属于同素异形体

C.高聚氮爆炸后生成氮气放出大量的热,所以理论上该高聚氮可作为高能炸药,

D.高聚氮转化为氮气是氧化还原反应

8.化学中常用图像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A.根据图①可判断可逆反应“A2(g)+3B2(g)

B.图②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 2AB3(g)”的ΔH>0 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大

C.图③可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D.根据图④,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可采用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uO至pH在4左右

9.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①含有大量Fe的溶液中:,Al,NO3,I,Cl

②通入SO2的溶液中:CO3,Na,NO3,SO3

③由水电离的c(H)=10+-122-+-2-3+3+---3+mol·L的溶液中:Cl,K,NO3,NH4

+--1-+-+ ④加入甲基橙指示剂后显红色的溶液中:NH3﹒H2O,NH4,Cl,K,SO4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 +2-

10.下列装置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①用pH试纸测某溶液的酸碱性 B.②吸收氨气制氨水

C.③探究氧化性:KMnO4>Cl2>I2 D.④中和滴定实验

11.氯、溴、碘等卤族元素主要来自海水,很多海洋植物中都含有大量的碘,反应①是从海藻灰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反应②是从智利硝石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

2NaI+MnO2+3H2SO4===2NaHSO4+MnSO4+2H2O+I2 ①

2NaIO3+5NaHSO3===2Na2SO4+3NaHSO4+H2O+I2 ②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NaI和NaIO3在一定条件下能反应生成I2

B.I2在反应①中是还原产物,在反应②中是氧化产物

C.两个反应中生成等量的I2时转移电子数相等

D.从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通过过滤提取碘。

12.常温下,下列溶液的pH或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 1×10mol·L,若a>7时,则该溶液的pH一定为14-a

B.将0.2mol·L的某一元酸HA溶液和0.1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 大于7,则反应后的混合液:c(OH) + c(A) = c(H) + c(Na)

C.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 --++-1-1--a-1

c(Na+) = c(CO32-) + c(HCO3-) + c(H2CO3)

D.常温下NaHSO3溶液的pH<7,溶液中c(SO3)<c(H2SO3)

13. RFC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电电池。下图为RFC工作原理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1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图2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水得到了循环使用

B.当有0.1 mol电子转移时,a极产生0.56 L O2(标准状况下) 2-

C.c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O2 + 4H + 4e- == 2H2O

D.图2中电子从c极流向d极,提供电能

14.右图为一位于墙角的光滑斜面,其倾角为45°,劲度系数为k的

轻质弹簧一端系面上静止时,则弹簧的形变量大小为

A.+mg B

. C

.D

. k2k3kk

15.如图所示,在两个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之间,电场和磁场的方向相互垂直。一束带电粒子(不计重力)沿着直线穿过两板间的空间而不发生偏转。则这些粒子一定具有相同的

A.质量m B.电量q

C.运动速度v D.比荷q m

16.已知甲、乙两个绕月飞行器的圆形轨道距月球表面分别约为h1和h2,月球半径为R。甲、乙的运动速度大小分别用v1和v2表示。则v1和v2的比值为

A.r1 B.r2 C.Rh1 D.Rh2 r2r1Rh2Rh1

17.一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源的位移y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可以用表达式

y0.2sin4πt表示,式中位移y的单位是m,时间t的单位是s。该简谐横波的波速为v=4.0m/s。则

A.这列波的波长λ=2.0m

B.这列波的波长λ=0.20m

C.在一个周期内,任一质点振动时的路程s=0.2m

D.在一个周期内,任一质点振动时的路程s=0.4m

18.如图所示,相距为l薄挡板A、B竖直放置,玩具枪从距离A板L处水平射出金属弹丸,

先后穿过两板并留下高度差为h的两个弹孔C和D。(不计挡板厚度及挡板对弹丸阻力.空气对弹丸的阻力也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则弹丸的初速度v0为

A

B

C

D

19.如图1所示,矩形导线框ABCD固定在匀强磁场中,

A B

磁感线垂直于线框所在平面向里。规定垂直于线框所在平面向里为磁场的正方向;线框中沿着ABCDA

方向为感应电流i的正方向。要在线框中产生如图2

所示的感应电流,则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

规律可能为

D 图1 C

20.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两个相同的弹性小球A、B,质量都为m。现B球静止,A球向B球运动,发生正碰。已知碰撞过程中总机械能守恒,两球压缩到最紧时的弹性势为EP。则碰前A球的速度等于

A

B

C

D.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180分)

21.实验题(18分)

I、⑴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多选)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可以不同

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D.记录小球位置用的木条(或凹槽)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

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⑵如右图所示为一小球作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 边长均为

10cm,g=10m/s,那么:小球运动的初速度的大小是 m/s;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

Ⅱ.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A.在桌面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力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遗漏的内容分别是 和 .

Ⅲ.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所用金属电阻丝的电阻约为30Ω。现通过以下实验测量该金属材料的电阻率。

①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电阻丝直径,其示数如图所示,

则该电阻丝直径的测量值d= mm;

②实验中能提供的器材有开关、若干导线及下列器材:

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约3k);

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约15k);

电流表A1(量程0~100mA,内阻约5);

电流表A2(量程0~0.6A,内阻约0.1);

滑动变阻器R1( 0~10);

滑动变阻器R2( 0~1k);

电源E (电动势为4.5V,内阻不计)。

为了便于调节电路并能较准确的测出电阻丝的阻值,

电压表应选 ,电流表应选 ,滑动变阻器应选 。

③画出该实验的实验原理图,要求:能改变电阻丝的测量长度和进行多次测量。

④利用测量数据画出U-L图线,如图所示,其中(L0 ,U0)是U-L图线上的一个点的坐标。根据U-L图线,用电阻丝的直径d、电流I和坐标(L0 ,U0)可计算得出电阻丝的电阻率ρ= 。(用所给字母表示)

22.(14分)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1kg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37°的固定且足够长的斜面上,对物体施以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t1=1s时撤去拉力,物体运动的部分v—t图像如图乙所示。

试求:(g取10ms)

(1)拉力F的大小。

(2)t=4s时物体的速度v的大

小。

23.(16分)如图所示导体棒ab质

量m1=100g,用长为1.6m的两条绝缘细线悬挂后,恰好与宽度为50cm的光滑水平导轨良好接触.导轨上放有质量m2=200g的另一导体棒cd,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上的磁感强度B=0.2T的匀强磁场中,现将ab棒拉起与竖直方向成60后无初速释放.当ab第一次摆到最低点与导轨瞬间接触后还能向左摆到0.45m高处,

求:

①cd棒获得的速度大小;

②ab棒通过最低点的瞬间的电量;

③此过程中回路产生的焦耳热.

24.(20分)如图所示,在xOy坐标系第二象限内有一圆形匀强磁场区域,半径为l0,圆心O'坐标为(-l0,l0),磁场方向垂直xOy平面。在x轴上有坐标(-l0,0)的P点,两个电子a、b以相同的速率v沿不同方向从P点同时射人磁场,电子a的入射方向为y轴正方向,b的入射方向与y轴正方向夹角为θ=60°。电子a经过磁

场偏转后从y轴上的 Q(0,l0)点进人第一象限,在

第一象限内紧邻y轴有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mv2

00。已知电子

质量为m、电荷量为e,不计重力及电子间的相互作

用。求:

(1) 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0角-2

(2) a、b两个电子经过电场后到达x轴的坐标差Δx

(3) a、b两个电子从P点运动到达x轴的时间差Δt。

25.(12分)碳单质在工业上有多种用途。

(1)焦炭可用于制取水煤气。测得12 g 碳与水蒸气完全反应生成水煤气时,吸收了131.6

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2)活性炭可处理大气污染物NO。在2 L密闭容器中加入NO和活性炭(无杂质),生成气

体E和F。当温度分别在T1和T2时,测得各物质平衡时物质的量如下表:

①请结合上表数据,写出NO与活性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上述反应T1℃时的平衡常数为K1,T2℃时的平衡常数为K2。

Ⅰ.计算K1= 。

Ⅱ.根据上述信息判断,温度T1和T2的关系是(填序号)__________。

a.T1>T2 b.T1<T2 c.无法比较

③在T1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措施不能改变NO的转化率的是 。 a.增大c(NO) b.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 d.移去部分F

(3)工业上可用焦炭冶炼金属。若0.5 mol碳完全与赤铁矿反应,得到0.6 mol铁,同

时生成2种常见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6.(14分)利用酸解法制钛白粉产生的废液[含有大量FeSO4、H2SO4和少量Fe2(SO4)3、

TiOSO4],生产铁红和补血剂乳酸亚铁。其生产步骤如下:

已知:TiOSO4可溶于水,在水中可以电离为TiO和SO4。请回答:

(1)步骤①中分离硫酸亚铁溶液和滤渣的操作是 。

(2)滤渣的主要成分为TiO2•xH2O,写出TiOSO4水解生成TiO2•xH2O的化学方程

式 。

(3)硫酸亚铁在空气中煅烧生成铁红和三氧化硫,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

之比为 。

(4)用平衡移动的原理解释步骤⑤中加乳酸能得到乳酸亚铁的原因 。

(5)步骤④的离子方程式是 。

(6)步骤⑥必须控制一定的真空度,原因是有利于蒸发水以及 。

(7)为测定步骤②中所得晶体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取晶体样品a g,溶于稀硫酸

配成100.00 mL溶液,取出20.00 mL溶液,用KMnO4溶液滴定(杂质与KMnO4不反应)。若消耗0.1000 mol•L KMnO4溶液20.00 mL,所得晶体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为(用a表示) 。

27.(16分)某小组同学欲探究NH3催化氧化反应,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A、B装置可选药品:浓氨水、H2O2、蒸馏水、NaOH固体、MnO2

..-12+2—

(1)NH3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装置B中产生气体的原因有(结合化学用语解释) 。

(3)甲乙两同学分别按上述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装置G中溶液都变成蓝色。

①甲观察到装置F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红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乙观察到装置F中只有白烟生成,白烟的成分是(写化学式) 。

③用离子方程式解释装置G中溶液变成蓝色的原因: 。

(4)为帮助乙实现在装置F中也观察到红棕色气体,可在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①甲认为可调节K1和K2控制A、B装置中的产气量,应(填“增加”或“减少”) 装置A中的产气量,或(填“增加”或“减少”) 装置B中

的产气量。

②乙认为可在装置E、F间增加一个装置,该装置可以是(填序号) 。

(5)为实现该反应,也可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替换上述

装置中虚线框部分,化合物X为 。

NH4HCO3的作用是 。

28.(16分)姜黄素具有抗突变和预防肿瘤的作用,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i.1 mol G最多能消耗Na、NaOH、NaH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 mol、2 mol、1 mol。 ii

iii(R1、R2、R3为烃基或氢原子)

请回答:

(1)B→C的反应类型是 。

(2)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E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两个峰,E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

E→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下列有关香兰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香兰醛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b.香兰醛能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c.1 mol香兰醛最多能与3 molH2发生加成反应

(5)写出一种符合下列条件的香兰醛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苯环上的一硝基取代物有2种

②1 mol该物质水解,最多消耗3 molNaOH

(6)姜黄素的分子中有2个甲基,其结构简式是 。

(7)可采用电解氧化法由G生产有机物 J,则电解时的阳极反应式是 。

29. (14分)气孔是植物生理过程气体进出体内外的主要通道,主要分布在叶的下表皮。如图(甲)示菠菜叶的气孔结构图(气孔由两个肾形的保卫细胞组成),保卫细胞吸水时气孔开放,失水时气孔关闭;与叶肉细胞相比,保卫细胞的叶绿体体积小且数目少。

(1)将同一部位的菠菜叶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使表皮分别置于蒸馏水、保卫细胞的等渗

液、0.3M蔗糖溶液和0.4MKCl溶液中。随着时间的变化,分别测定气孔的大小(用相对值h表示),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四条曲线(如图乙所示),在a、b、c三条曲线中,代表浸在0.3M蔗糖溶液中气孔变化的曲线是 。时间t1后曲线c上升的原因是 。

(2)组成气孔的保卫细胞在光照下能产生[H]的场所有 ,气孔

在晴朗夏天中午,h≈0,它的意义是 。

(3)不同种植物的气孔H值(气孔h值总和)在一天中变化不同,下图表示两类植物在一天中H值变化,据图回答:

Ⅱ植物白天吸收水分 (>、=、

30、(12分)现代人群中糖尿病发生率越来越高,成了人类健康的“沉默的杀手”,其病因较

多。请根据以下内容回答:

(1)糖尿病是由于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 发生障碍,出现高血糖和尿糖。“口渴”症状的出现是由于水分的过多流失造成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大脑皮层的 而出现的

(2)科研人员发现某些糖尿病患者是在感染了某病毒后,出现糖尿病;通过检查,从其血液中检出胰岛素抗体,胰岛B细胞也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据分析可知:胰岛素和胰岛B细胞的某些基团与病毒上的抗原分子结构相似,在机体的 免疫中产生胰岛素抗体对胰岛素进行攻击;在细胞免疫中产生的 对胰岛B细胞的攻击,而出现胰岛B细胞也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胰岛B细胞的损伤导致分泌的胰岛素减少出现糖尿病。综上所述:此种糖尿病应属于 病;

(3)对此种糖尿病的治疗有许多方案,其中方案一

是:静脉注射一种神经药物,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

素;方案二是:静脉注射一定量高纯度的胰岛素;二者

都可达到治疗目的。请在答题卡的图中补充绘出分别注

射两种药物后胰岛素相对含量变化的曲线(神经药物和

胰岛素的曲线分别用A和B标出)

31、(14分)菊花(2n=36)是我国传统名花,一朵菊花实际上是

许多小花集生在一起构成的头状花序,花瓣颜色有黄、白、红、

粉、紫、雪青等多种颜色。

(1

)研究者以纯种黄色菊花和红色菊花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产

生的F1中既有黄色,又有红色,还有白色以及杂色(嵌合体花)的菊花,F1中杂色(嵌合体花)指的是同一朵菊花有两种完全不同的颜色的小花(黄色和红色)。对嵌合体花的发育早期进行取样观察发现,黄色和红色的小花的染色体都是36条,从可遗传变异的角度分析,嵌合体花的产生很可能是在花发育的早期,体细胞发生

了 。

(2)在嵌合体花中,亲本颜色在同一花瓣中同时出现的现象,与不同基因影响色素的合成有关,右图中α、β是某基因的两条链,γ是另外一条多核苷酸链,则,其中酶

为 ,γ形成的过程被称为 。

(3)研究者对菊花的亲本和子代做了DNA指纹测定,得到如下DNA指纹图。

图中显示其中 并不是该亲本的子代。理由是

(4)若菊花紫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与a、B与b)控制。下图是花瓣细胞中色素形成的代谢途径示意图。

研究者将一株紫花植株和一株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均表现为紫花,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有315株为紫花、140株为白花、105株为粉花。让F2中全部紫花植株自花传粉,在每株紫花植株产生的子代数量相等且足够多的情况下,其子代植株的基因型共有 种,其中粉花植株占的例为 。

生物答案

1——6 C D C A A B

29.(14分,每空2分)

(1)b 随着K+、Cl—被主动运输吸收,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开放

(2) 细胞质基质、叶绿体、线粒体 减少植物散失水分

(3) > 二氧化碳 Ⅰ

30. (12分,每空2分)

(1)摄取、利用和储存 渴觉中枢

(2)体液 效应T细胞 自身免疫病

(3)

31. (14分,每空2分)

(1)基因突变或染色体机构变异

(2)RNA聚合酶 转录

(3)丙 丙的DNA带与亲代的DNA带都不吻合

(4)9 5/36

化学答案

7——13D D D C A B C

化学说明:除已注明外,每空2分,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

25.(12分)

(1)C(s)+H2O(g)=CO(g)+H2(g) ΔH=+131.6 kJ•mol

(2)①

2+CO2(不写可逆号扣1分)

②Ⅰ.9/16

Ⅱ.c

③a b(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

(3)5C+3Fe2O3 ==== 4CO2↑+CO↑+6Fe

26.(14分)

(1)过滤

(2)TiOSO4+(x+1)H2O ==TiO2 • xH2O↓+H2SO4(写可逆号也得分)

(3)1: 4

(4)FeCO3(aq)+ CO3(aq) CO3与乳酸反应浓度降低,平衡向右移动,

使碳酸亚铁溶解得到乳酸亚铁溶液

(5)Fe+2HCO3==FeCO3↓+H2O+CO2↑

(6)防止Fe被氧化

(7)13.9/a

27.(16分)

催化剂2+2+—2+2-2- —1 高温

(1)4NH3+5O2 4NO+ 6H2O

NH3·H2O NH4 + OH,加入NaOH固体,+—(2)在氨水中存在平衡:NH3 + H2O ..

—OH浓度增加,平衡向左移动,NaOH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热,均有利于NH3逸出 .....

(3)①2NO+O2==2NO2 (1分) ②NH4NO3(1分)

③3Cu+ 8H+2NO3=3Cu +2NO↑+4H2O

(4)①增加(1分) 减少(1分) ②abc(选2个得1分,选1个不得分)

(5)Na2O2

NH4HCO3分解放出NH3;同时放出的CO2和H2O与Na2O2反应生成O2

28.(16分)

(1)取代反应

(2)HOCH2-CH2OH + O2

(3)醛基、羧基(各1分) OHC-CHO + 2H2O +—2+

(4)ac(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

(5

(6

物理答案

14——20A C D A A B D

21. ⅠACE 2.0m/s 4.0m/s

Ⅱ C描下两力的方向 E结点拉至O点

Ⅲ (1)0.183(0.182~0.184) (2)V1 A1 R1

22.(1)设力F作用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gsinθ-μmgcosθ=ma1

撤去力后,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θ+μmgcosθ=ma2 „„„„„„„„„„„„„„„(2分) 根据图像可知:a1=20m/s2,a2

2=10m/s

代入解得 F=30N μ=0.5 „„„„„„„„„„„„„(2分)

(2)设撤去力后物体运动到最高点时间为t2,

v1=a2t2 ,解得t2=2s 则物体沿着斜面下滑的时间为t3=t-t1-t2=1s „„„„„„„„(2分) 设下滑加速度为a3,由牛顿第二定律

mgsinθ-μmgcosθ=ma3

有 a 2

3= 2 m/s

t=4s时速度v=a3t3=2m/s „„„„„„„„(2分) 23解:(1)ab棒下落到最低点时速度为 ,由机械能守恒有:

mgl(1-cosθ)=mv2

1/2 v1=4m/s F

ab棒上升的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有:

mgh=mv2/2 v2=3m/s

ab棒通过最低点的瞬间,两棒的动量守恒:

mv1=mv2+Mv v=0.5m/s

(2) 设cd棒通电时间为t,通过的电荷量为q,对cd棒由动量定理有 BIL∆t=Mv

q=I∆t=1C

(3)由能量守恒可知

Q=mv1/2 -mv2/2 -Mv/2 =0.325J

24解:(1) 两电子轨迹如图.

2222

有 „„„„„1分

当b沿y方向运动l0后沿与x轴方向成θ做匀速直线运动.

„„„„„1分

„„„„„1分 又 可得 解得: „„„„„ 1分


相关文章

  • 中学物理教案.学案.试卷.课件.素材全集
  • 山东省华侨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物理寒假作业(全套18份,含答案,全站免费)02-08 (苏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全集[52份打包,全站免费]01-31 (苏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集[40份打包,全站免费]01-3 ...查看


  • 2015年高考地理试题分析及2016备考的建议
  • 2015年高考地理试题(全国Ⅱ卷)分析 及2016年高考备考建议 甘肃省秦安县第一中学 (贠世世 贾彦伟 孙淑萍) 2015年高考地理试题(全国Ⅱ卷)分析 及2016年高考备考的建议 贠世世 贾彦伟 孙淑萍 201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Ⅱ卷文综 ...查看


  • 2016语句补写练习及答案
  • 2016语句补写练习及答案 1.(2015•贵州省适应性考试)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人文文化.科学文化与科普文化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明显区别.它们的相似之处在于 ...查看


  •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69:农业区位因素
  • 微专题69:农业区位因素 [考点命题规律分析] [考点趋势剖析] 3年考情统计 题型示例 考点分析 命题趋势 3年16考,分值128分 2015课标Ⅱ,1-3,12分 2015浙江,7.8,8分 2015北京,40⑵,20分 2015海南, ...查看


  • 甘肃高考大纲2016
  • 化学 全国Ⅰ卷 一.全国Ⅰ卷近三年高考考点对比 1.从试卷结构分析 2013 年Ⅰ卷 2014 年Ⅰ卷 2015 年Ⅰ卷 7 元素化合物[与氨. 碘.氮有关的常识(候 氏制碱法.氨管检验. 碘.黑火药)] 有机结构(不同类 别物质同分异构 ...查看


  • 动词时态与语态专练
  • 动词的时态与语态专练 2017高考真题演练 1. (浙江卷62).She suspected that one of her three daughters -then ten, eight, and six - had picked it ...查看


  • 甘肃省2015年职高数学高考试题
  • 甘肃省2015年职教高考数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已知集合A2,3,4,5,6,B2,4,6,8,10,则AB( ) A .2,3,4,5,6,8,10 B .2,4,6 C .2,3 ...查看


  • 2016年甘肃省高考文综(历史)试题与答案
  • 2016年甘肃省高考文综(历史)试题与答案 (本卷满分100分,时间50分钟) 第Ⅰ卷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 图3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 ...查看


  • 2015年化学高考大纲解析新课标的相关文章推荐
  • 2015年化学高考大纲解析(新课标)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5年化学高考大纲解析(新课标)的相关文章 高考理综:解析化学考试几个解题的原则 除杂试题是化学中一个常见的题型,这样的题目类型也较多,考查的是元素化合物和化学实验(包括物理方法分离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