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善于思考的教师

  某跨国公司在辞退一位员工时,老总与员工有这样一段精彩对话:“我有30年的经验。”“不,你只有一年的经验,只是将他重复了30次!”读来令人深思,由此联想到,我们有些教师为什么教了几十年书,教学方法总是老一套,缺乏新意,实绩平平?究其原因,与他们对自己的教学不善于思考、改进、提高有很大关系。

  巴尔扎克曾指出:一个能思想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教育是充满生机、充满创造性活动的事业,一个心灵影响另一个心灵的过程是极为复杂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学生个性千差万别,教学环境千变万化,教师要在这复杂多变的海洋里游泳,就得充分发挥创造性。正是这种工作性质,决定了教师必须善于思考,每时每刻开动脑筋,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个性特点,创造性地进行教学,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学是学术性的事业,教师的工作是充满创造性的,而不是把知识简单地像搬运工一样从书本中原封不动地传授给学生。所以,教师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带着研究意识进行教学实践.并且增强实践的目的性,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把感性的东西理性化,把零散的东西系统化,把静止的东西动态化,把无形的东西实在化,不断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创新和超越,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使教学进入一个新境界。

  诚如考尔德希德所言:“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反思被广泛地看做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个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

  一个教师,既会教书,又善于思考,把自己的教学经验写成论文推广出去,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才是优秀的教师。教师专业化已成为世界教师教育的一个发展潮流,教师不能再满足于“教书匠”角色,应努力成为具有不断反思能力的研究型教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到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叶澜教授认为:“只有用创造的态度对待工作的人,才能在完整意义上懂得工作的意义和享受工作的欢乐。”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善于思考,通过研究不断发掘自己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潜在价值,教学才不会是纯粹的教书经历,而会成为教师生命意义的体现。

  其实,教学,永远是“遗憾的艺术”。再精当的设计,再高明的教师,再流畅的过程,当下课铃响起的一刹那,跨出教室的一瞬间,很奇怪地,遗憾、懊恼、后悔也随之产生。因此,一节课结束或一天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执教者应静下心来细细想想:这节课总体设计是否恰当,教学环节是否合理,讲授内容是否清晰,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充分,重点、难点是否突出;学生质疑问难的水平如何,课堂情绪怎样、教与学还有什么困惑,等等。把这些逐一反思梳理,然后有重点地记录下来,为以后改进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要想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首先,要静下心来认真研读先进的教育理论。与专家进行精神、情感交流,进行思维碰撞,夯实理论基础,拥有丰富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与学科专业知识,以及广博的人文知识素养与科学知识底蕴,具有终身学习与解决问题能力、教育反思与研究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这是成为思考型教师的基础。其次,要做一个教学的有心人。善于观察,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能从一般平凡的教育现象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善于从司空见惯的教学现象中发现问题,从表面平静的现实中看到矛盾,能想他人之未想,敢于入“冷门”、辟“蹊径”。在教育领域,只要我们敏锐地观察教育活动中外在和内在的变化,以研究的眼光看待事物,善于思索,值得我们做微观研究的课题俯拾皆是,不胜枚举。可以是从微观洞察某一教育现象的特点和本质,也可以是教育教学的具体方式、技巧、模式上独特的建树。再次,淡泊名利,倾心教育,拥有高远的价值追求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善于思考的研究型教师,给看似平凡、普通、单调、重复的教育活动赋予独特的韵味,体验教育生活的成功与喜悦。

  (作者单位:陕西省机电工程学校教育研究室)

  

  (责任编辑:王哲先)

  某跨国公司在辞退一位员工时,老总与员工有这样一段精彩对话:“我有30年的经验。”“不,你只有一年的经验,只是将他重复了30次!”读来令人深思,由此联想到,我们有些教师为什么教了几十年书,教学方法总是老一套,缺乏新意,实绩平平?究其原因,与他们对自己的教学不善于思考、改进、提高有很大关系。

  巴尔扎克曾指出:一个能思想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教育是充满生机、充满创造性活动的事业,一个心灵影响另一个心灵的过程是极为复杂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学生个性千差万别,教学环境千变万化,教师要在这复杂多变的海洋里游泳,就得充分发挥创造性。正是这种工作性质,决定了教师必须善于思考,每时每刻开动脑筋,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个性特点,创造性地进行教学,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学是学术性的事业,教师的工作是充满创造性的,而不是把知识简单地像搬运工一样从书本中原封不动地传授给学生。所以,教师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带着研究意识进行教学实践.并且增强实践的目的性,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把感性的东西理性化,把零散的东西系统化,把静止的东西动态化,把无形的东西实在化,不断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创新和超越,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使教学进入一个新境界。

  诚如考尔德希德所言:“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反思被广泛地看做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个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

  一个教师,既会教书,又善于思考,把自己的教学经验写成论文推广出去,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才是优秀的教师。教师专业化已成为世界教师教育的一个发展潮流,教师不能再满足于“教书匠”角色,应努力成为具有不断反思能力的研究型教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到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叶澜教授认为:“只有用创造的态度对待工作的人,才能在完整意义上懂得工作的意义和享受工作的欢乐。”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善于思考,通过研究不断发掘自己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潜在价值,教学才不会是纯粹的教书经历,而会成为教师生命意义的体现。

  其实,教学,永远是“遗憾的艺术”。再精当的设计,再高明的教师,再流畅的过程,当下课铃响起的一刹那,跨出教室的一瞬间,很奇怪地,遗憾、懊恼、后悔也随之产生。因此,一节课结束或一天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执教者应静下心来细细想想:这节课总体设计是否恰当,教学环节是否合理,讲授内容是否清晰,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充分,重点、难点是否突出;学生质疑问难的水平如何,课堂情绪怎样、教与学还有什么困惑,等等。把这些逐一反思梳理,然后有重点地记录下来,为以后改进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要想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首先,要静下心来认真研读先进的教育理论。与专家进行精神、情感交流,进行思维碰撞,夯实理论基础,拥有丰富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与学科专业知识,以及广博的人文知识素养与科学知识底蕴,具有终身学习与解决问题能力、教育反思与研究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这是成为思考型教师的基础。其次,要做一个教学的有心人。善于观察,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能从一般平凡的教育现象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善于从司空见惯的教学现象中发现问题,从表面平静的现实中看到矛盾,能想他人之未想,敢于入“冷门”、辟“蹊径”。在教育领域,只要我们敏锐地观察教育活动中外在和内在的变化,以研究的眼光看待事物,善于思索,值得我们做微观研究的课题俯拾皆是,不胜枚举。可以是从微观洞察某一教育现象的特点和本质,也可以是教育教学的具体方式、技巧、模式上独特的建树。再次,淡泊名利,倾心教育,拥有高远的价值追求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善于思考的研究型教师,给看似平凡、普通、单调、重复的教育活动赋予独特的韵味,体验教育生活的成功与喜悦。

  (作者单位:陕西省机电工程学校教育研究室)

  

  (责任编辑:王哲先)


相关文章

  • 名师怎样炼成的
  • 第一章 名优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要素 一.何谓名师? 答:名师是指"有名的教师"."知名教师"."著名的教师",他们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育教学的专家,是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范围内 ...查看


  • 基本素质发展云南省普通高中学生成长记录
  • 基本素质发展云南省普通高中学生成长记录: 基本素质发展(高一年级) 一.公民素养个人发展目标--有法律意识.公德意识.环境保护意识,有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尊敬师长,礼貌待人,主动.积极.健康地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掌握生活常 ...查看


  • [做卓越的教师]读书心得
  • <做卓越的教师>读书心得 我读了<做卓越的教师>一书,颇有感触.文章内容丰富,文笔清晰,构思精巧.该书给我们年轻的教师指明了一条成长之路,如何做一名卓越的教师. 书中彭老师引用了一个个短小精悍.富有哲理的故事,告诉我 ...查看


  • 学会反思善于反思勤于反思
  • 学会反思 善于反思 勤于反思 --读<有效研修>有感 这个暑假,我认真学习了<有效研修>这本书,学习中我受益非浅.有效研修坚持以教师为本,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教师发展是目标,学校和学习的发展是教师发展的结果,把教师专 ...查看


  • 惊弓之鸟案例分析
  • 从读中识字,从读中感悟 ------<惊弓之鸟>案例分析 [教学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堂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封闭的语文课程把学生的视野框定在教科书和课堂里,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与丰富的生活隔离开来,远离了学 ...查看


  • 课堂教学如何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 根据教学理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应居于主体地位,教师居于主导地位.这是大家已熟知的.但是,由对这"两个地位"(特别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在教学中体现,缺乏具体的研究,没有现成的可操作程序,因而以上理论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在 ...查看


  • "中国移动影子校长"培训研修日志[丁盛]
  • 中国移动研修日志 天馆乡中心小学校:丁盛 生命教育的体认 --研修日志一 小学课文<生命生命>是台湾作家小林子的真实写照.生命话题从小就得到了空前的关注,可我一直以为谈生命教育属于空中楼阁,所以以前对生命教育的话题不感兴趣. 经 ...查看


  • 班级共同体的创建
  • 班级共同体的创建 摘要:班级是学生学习.进步的重要场所,为了营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班级共同体,文章提出了班级共同体创建的一些方法和原则.创建方法主要有永远相信学生,不过度使用奖罚,创设快乐.积极的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让学生获得& ...查看


  • 初中数学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小结
  • 初中数学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小结 为期一周的的暑期初中数学骨干教师的培训已结束,回顾几天的培训,时间虽不长,但内容丰富,每天六个小时的讲座(中间穿插交流互动环节),我都边听边记,积极思考.在这次的学习中,专家.教授们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数学思想,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