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的非理性思维

第32卷第23期              山   

2006年 12月文章编号:100926825(2006) 2320021202

SHANXI  ARCHITECTURE

西建

Vol. 32No. 23筑             

Dec.  

2006

・21・

建筑设计中的非理性思维

张 蓁

摘 要:同济大学文远楼注重功能、形式朴素, 体现了建筑理性的一面, 在分析这样一个理性建筑设计中的非理性思维

时, 先限定非理性的概念, 再通过空间组织、建造、使用的逻辑分析, 寻找到平面布局、立面窗间墙与结构柱、柱网间距、立面饰块以及使用过程中非理性的一点表现。关键词:文远楼, 逻辑, 非理性思维中图分类号:TU 2025文献标识码:A

  建筑的建造需要时间、精力。建筑实体形成之前, 必然在人

脑中已经存在构想, 建造是建筑实现的过程, 思考是建筑形成的过程。所以一切建造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人类行为, 建筑是人类的有意为之, 体现的是思维的价值。历代的建筑值得推敲的也是其思维的严谨、周密或者相反。发现建筑精妙之处的过程是与设计者思想对话的过程, 这样的对话建立在空间之上, 可以超越时间。但是并不能形成定论, 结论可能因人而异, 因时间而异。

公室高“正厅”, 东面是阶梯教室屋面, 北面是阅览室, 西面连接双廊办公室。这处楼梯口的放大空间作为办公室走廊的端头开放空间, 尺度似乎过大。也有一种可能是, 当时三层就是学院的办公区了, 作为一种空间的提示。整体来说, 阶梯教室、办公室、卫生间三种空间, 功能不同层高不同, 空间得到了有效组织没有一点浪费。建筑立面阶梯教室的部位的开窗直接反映内部阶梯形地面, 也是立面布局逻辑的体现。

1 解题

逻辑, 即思维的规律; 规律, 即自然界和社会诸现象之间必然、本质、稳定和反复出现的关系。可见, 逻辑是可以被理解的思维的特质, 或者说是可以重复的思维的联系。

理性的反面是感性, 感性不是非理性。感性, , 指内容或方向倾向美学或感情方面的性, , 。

, 有秩序的, 序。, 即非理性。

而思维是建筑形成的开始, 建造是建筑的实现。建筑本身建成后的使用是这个过程的最后一个步骤, 在建筑使用中的无逻辑可以被认为是建筑使用中的非理性。

2. 2 文远楼建造的逻辑2.  , 其次是真与一般的结构柱、, 结构柱变为窗间的分割, 宽仅为300mm 。, 建造的逻辑和外立面的层次是不一致的。这种不一致可能是出于立面整体性的考虑, 最终形成的立面是以开间为单元组织的。柱网间距2. 2. 2 

双廊办公室的纵向柱网间距并不相同。原设计的北面教室

作为美术教室, 开间比南面的办公室大一倍, 但是进深比较小。可是北面教室的进深加上走廊宽度, 大于南面办公室的进深。平面尺寸的这个差距在立面上并没有体现, 因为廊的两端连接着大空间, 立面都被大空间消化掉了。至于这样间距不同的柱网是怎么确定的, 仅仅靠建筑图纸找不出答案, 猜想会不会是因为结构上的原因。

2 分析

文远楼, 同济大学教学楼之一,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部三层为一般教室, 主入口在东侧, 门廊内进厅处高4层,2,3层亦为过厅,4层为阅览室。入口东侧为一高占2层可容300座的大型阶梯教室。办公楼西端两层, 上下各为可容120座的小型阶梯教室。其前亦为2层, 南向次要入口内上下过厅两侧, 共有4个可容160座的中型阶梯教室。中型阶梯教室与3层楼间有廊连接, 廊西侧为厕所等辅助房间。楼南环抱一片草地, 楼北东西两侧亦有相应的主次出入口。整座建筑布局合理、体型丰富、外貌简洁, 具有现代派建筑特色。

2. 2. 3 立面饰块

在西南面的中型阶梯入口处, 有四个混凝土装饰块, 以竖直、水平元素组合成, 图案取自中国的勾片栏杆。其实这本是通风孔的样式, 有关通风孔的样式、壁柱顶端的纹饰中的中国元素, 都是一再被提及, 被当作中国传统和西方科学精神结合的表现。而在南立面的这四个饰块, 据说是因为当时的立面显得空, 由谭桓教授加上的, 应该不是作为通风孔的用途, 而是因为立面构图的需要, 即并不是建造的逻辑决定了饰块的位置, 可以被看作是非理性的另一个方面。充气建筑2. 2. 4 

在文革结束后的几年, 学院曾经有过“充气建筑”的探索。当

时的充气建筑从文远楼顶部一直蔓延到南面草地上, 现在还有一米多高、三十厘米见方的结构物留在文远楼顶部上人屋面上。因为资料有限, 并不知道当时“充气建筑”的外形、规模, 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 这只是建筑发展历程中的过眼烟云。而对于文远楼来说, 这种“时髦”的建筑潮流在其上的加建, 可以说是没有逻辑的。

2. 1 文远楼空间组织的逻辑

文远楼三种容量的阶梯教室分别布局在联系空间的起点和

转折点, 并且都有各自的垂直交通可以直接把人群疏散到地面。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各个阶梯教室的独立使用, 另一方面降低了穿越双廊办公室的可能性, 保证了教师办公的安静环境。同时教师到各个阶梯教室的距离都得到控制。

平面中的非理性成分出现在三层的“正厅”, 东南入口处在底层放大, 形成门厅; 二层平面同样位置的放大, 即正厅可以视为中型阶梯教室的入口空间需要; 到了三层, 因为阶梯教室层高比办

收稿日期:2006205223

作者简介:张 蓁(19812) , 女,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硕士研究生, 上海 200092

・22・

第32卷第23期          Vol. 32No. 23山西建筑                  2006年 12月Dec.  2006SHANXI  ARCHITECTURE

文章编号:100926825(2006) 2320022203

生态住宅绿色设计浅析

李晶颖

摘 要:解释了生态住宅的概念, 分析了生态住宅绿色设计的理念, 介绍了生态住宅绿色设计的技术策略, 提出了生态住

宅的评估内容, 表明了生态住宅是新世纪住宅发展的趋势。关键词:生态住宅, 绿色设计, 技术策略, 评估体系中图分类号:TU985. 125文献标识码:A

  21世纪是注重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时代, 选择注重生态

概念的住宅, 应成为广大居民的共识。绿色住宅设计是综合了环境、科技、文化等多方面的时代要求, 是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设计观念。但其许多内容与形式都源于欧、美等发达地区, 在我国的实践与应用中仍应结合国情与地方特色, 这样, 绿色设计才能落到实处。

谐与统一。它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遵循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综合系统效率最优原则, 设计、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质因素, 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系统内有秩序地循环转换, 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染, 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这里的环境不仅涉及住宅区的自然环境, 如空气、水体、土地、绿化、动植物、能源等, 也涉及住宅区的人文环境、经济系统和社会环境。培育生态住宅概念主要是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 始终以生态问题为中心, 在环保、绿化、安居、, 使; 也是因, , 现在还是被奉为, 先限定了文中所, 即非秩序, 非规律, 非逻辑的体现。通过空间组织、建造、使用的逻辑分析, 寻找到平面布局、立面窗间墙与结构柱、柱网间距、立面饰块以及使用过程中的非理性的一点表现。

分析过后, 反而会发现理性与非理性永远是如影随形的, 或者说, 没有理性的存在就没有非理性, 而有了理性的存在, 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非理性。在建筑领域, 非理性的思维不是以单一形式表现出来的, 理性思维也同样不是。可以用理性、非理性划分建筑的流派、表达建筑的特点, 就象之前所做的一样, 但是在建筑设计中, 从来都没有单一的理性和单一的非理性, 任何一个建筑本身都是这二者的混合表达。这种混合可能是建筑师的有意为之, 更可能的是建筑本身在空间组织、建造、使用中的体现, 或者说, 这就是在时间、空间中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参考文献:

[1](英) 伊恩・本特利, 艾伦・埃尔科克, 保罗・马林, 等. 建筑环境共鸣设计[M ].纪晓梅, 高 颖, 译.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2](丹) 扬・盖尔. 交往与空间[M ].何人可, 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 生态住宅的概念

生态住宅, 简而言之, 就是使人居建筑空间与生态环境的和加建部分可能自成体系, 但是对文远楼来说是非理性的。庭院与连廊2. 2. 5 

文远楼西部的建筑实体围合出一个U 型的庭院, 梯教室的疏散口也开在庭院内。, 局部还堆有垃圾, , 完全没有得到利用形象, , , 实体。而且连廊的通透性也被一定程度的破坏视、误读, 也是非理性的。

在连廊的另外一边, 则形成了十分有趣的空间。本来是阶梯教室的疏散楼梯及出口空间, 但恰巧被修车师傅一家充分利用, 储藏室空间成为生活空间, 疏散出口处的硬地正好成为修车的场地。这种使用上的“因地制宜”自成一体, 但是对文远楼建筑本身的秩序是一种不受控制的使用状态。

原设计利用300人大型阶梯教室的升起部分做了合作社供应站, 现在的功能是复印室, 也算是空间的充分利用。功能得到了置换, 但是其与阶梯教室的逻辑关系———服务、被服务还是存在的, 对文远楼的使用秩序是有益的。

3 结语

文远楼作为一个重功能、形式朴素的建筑, 体现了建筑理性的一面。在当时的年代, 现代主义是比较新的方向, 因为这种先

The non 2rational thought in architecture design

ZHANG Zhen

Abstract :Wenyuan building in Tongji university is a functional architecture as an exam ple of the rationality in architecture design. It ’s first to define the general idea of non 2rational before the analysis

of the non 2rational thought in this building. Analyze the space organization , the logic of the constructing and using , bringing forward to the non 2rarional thought in overall arrangement , the elevation , the column distance , the decorations.

K ey w ords :Wenyuan building , logic , non 2rational thought

收稿日期:2006205209

作者简介:李晶颖(19812) , 女, 后勤工程学院营房管理与环境工程系硕士研究生, 重庆 400016

第32卷第23期              山   

2006年 12月文章编号:100926825(2006) 2320021202

SHANXI  ARCHITECTURE

西建

Vol. 32No. 23筑             

Dec.  

2006

・21・

建筑设计中的非理性思维

张 蓁

摘 要:同济大学文远楼注重功能、形式朴素, 体现了建筑理性的一面, 在分析这样一个理性建筑设计中的非理性思维

时, 先限定非理性的概念, 再通过空间组织、建造、使用的逻辑分析, 寻找到平面布局、立面窗间墙与结构柱、柱网间距、立面饰块以及使用过程中非理性的一点表现。关键词:文远楼, 逻辑, 非理性思维中图分类号:TU 2025文献标识码:A

  建筑的建造需要时间、精力。建筑实体形成之前, 必然在人

脑中已经存在构想, 建造是建筑实现的过程, 思考是建筑形成的过程。所以一切建造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人类行为, 建筑是人类的有意为之, 体现的是思维的价值。历代的建筑值得推敲的也是其思维的严谨、周密或者相反。发现建筑精妙之处的过程是与设计者思想对话的过程, 这样的对话建立在空间之上, 可以超越时间。但是并不能形成定论, 结论可能因人而异, 因时间而异。

公室高“正厅”, 东面是阶梯教室屋面, 北面是阅览室, 西面连接双廊办公室。这处楼梯口的放大空间作为办公室走廊的端头开放空间, 尺度似乎过大。也有一种可能是, 当时三层就是学院的办公区了, 作为一种空间的提示。整体来说, 阶梯教室、办公室、卫生间三种空间, 功能不同层高不同, 空间得到了有效组织没有一点浪费。建筑立面阶梯教室的部位的开窗直接反映内部阶梯形地面, 也是立面布局逻辑的体现。

1 解题

逻辑, 即思维的规律; 规律, 即自然界和社会诸现象之间必然、本质、稳定和反复出现的关系。可见, 逻辑是可以被理解的思维的特质, 或者说是可以重复的思维的联系。

理性的反面是感性, 感性不是非理性。感性, , 指内容或方向倾向美学或感情方面的性, , 。

, 有秩序的, 序。, 即非理性。

而思维是建筑形成的开始, 建造是建筑的实现。建筑本身建成后的使用是这个过程的最后一个步骤, 在建筑使用中的无逻辑可以被认为是建筑使用中的非理性。

2. 2 文远楼建造的逻辑2.  , 其次是真与一般的结构柱、, 结构柱变为窗间的分割, 宽仅为300mm 。, 建造的逻辑和外立面的层次是不一致的。这种不一致可能是出于立面整体性的考虑, 最终形成的立面是以开间为单元组织的。柱网间距2. 2. 2 

双廊办公室的纵向柱网间距并不相同。原设计的北面教室

作为美术教室, 开间比南面的办公室大一倍, 但是进深比较小。可是北面教室的进深加上走廊宽度, 大于南面办公室的进深。平面尺寸的这个差距在立面上并没有体现, 因为廊的两端连接着大空间, 立面都被大空间消化掉了。至于这样间距不同的柱网是怎么确定的, 仅仅靠建筑图纸找不出答案, 猜想会不会是因为结构上的原因。

2 分析

文远楼, 同济大学教学楼之一,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部三层为一般教室, 主入口在东侧, 门廊内进厅处高4层,2,3层亦为过厅,4层为阅览室。入口东侧为一高占2层可容300座的大型阶梯教室。办公楼西端两层, 上下各为可容120座的小型阶梯教室。其前亦为2层, 南向次要入口内上下过厅两侧, 共有4个可容160座的中型阶梯教室。中型阶梯教室与3层楼间有廊连接, 廊西侧为厕所等辅助房间。楼南环抱一片草地, 楼北东西两侧亦有相应的主次出入口。整座建筑布局合理、体型丰富、外貌简洁, 具有现代派建筑特色。

2. 2. 3 立面饰块

在西南面的中型阶梯入口处, 有四个混凝土装饰块, 以竖直、水平元素组合成, 图案取自中国的勾片栏杆。其实这本是通风孔的样式, 有关通风孔的样式、壁柱顶端的纹饰中的中国元素, 都是一再被提及, 被当作中国传统和西方科学精神结合的表现。而在南立面的这四个饰块, 据说是因为当时的立面显得空, 由谭桓教授加上的, 应该不是作为通风孔的用途, 而是因为立面构图的需要, 即并不是建造的逻辑决定了饰块的位置, 可以被看作是非理性的另一个方面。充气建筑2. 2. 4 

在文革结束后的几年, 学院曾经有过“充气建筑”的探索。当

时的充气建筑从文远楼顶部一直蔓延到南面草地上, 现在还有一米多高、三十厘米见方的结构物留在文远楼顶部上人屋面上。因为资料有限, 并不知道当时“充气建筑”的外形、规模, 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 这只是建筑发展历程中的过眼烟云。而对于文远楼来说, 这种“时髦”的建筑潮流在其上的加建, 可以说是没有逻辑的。

2. 1 文远楼空间组织的逻辑

文远楼三种容量的阶梯教室分别布局在联系空间的起点和

转折点, 并且都有各自的垂直交通可以直接把人群疏散到地面。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各个阶梯教室的独立使用, 另一方面降低了穿越双廊办公室的可能性, 保证了教师办公的安静环境。同时教师到各个阶梯教室的距离都得到控制。

平面中的非理性成分出现在三层的“正厅”, 东南入口处在底层放大, 形成门厅; 二层平面同样位置的放大, 即正厅可以视为中型阶梯教室的入口空间需要; 到了三层, 因为阶梯教室层高比办

收稿日期:2006205223

作者简介:张 蓁(19812) , 女,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硕士研究生, 上海 200092

・22・

第32卷第23期          Vol. 32No. 23山西建筑                  2006年 12月Dec.  2006SHANXI  ARCHITECTURE

文章编号:100926825(2006) 2320022203

生态住宅绿色设计浅析

李晶颖

摘 要:解释了生态住宅的概念, 分析了生态住宅绿色设计的理念, 介绍了生态住宅绿色设计的技术策略, 提出了生态住

宅的评估内容, 表明了生态住宅是新世纪住宅发展的趋势。关键词:生态住宅, 绿色设计, 技术策略, 评估体系中图分类号:TU985. 125文献标识码:A

  21世纪是注重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时代, 选择注重生态

概念的住宅, 应成为广大居民的共识。绿色住宅设计是综合了环境、科技、文化等多方面的时代要求, 是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设计观念。但其许多内容与形式都源于欧、美等发达地区, 在我国的实践与应用中仍应结合国情与地方特色, 这样, 绿色设计才能落到实处。

谐与统一。它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遵循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综合系统效率最优原则, 设计、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质因素, 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系统内有秩序地循环转换, 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染, 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这里的环境不仅涉及住宅区的自然环境, 如空气、水体、土地、绿化、动植物、能源等, 也涉及住宅区的人文环境、经济系统和社会环境。培育生态住宅概念主要是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 始终以生态问题为中心, 在环保、绿化、安居、, 使; 也是因, , 现在还是被奉为, 先限定了文中所, 即非秩序, 非规律, 非逻辑的体现。通过空间组织、建造、使用的逻辑分析, 寻找到平面布局、立面窗间墙与结构柱、柱网间距、立面饰块以及使用过程中的非理性的一点表现。

分析过后, 反而会发现理性与非理性永远是如影随形的, 或者说, 没有理性的存在就没有非理性, 而有了理性的存在, 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非理性。在建筑领域, 非理性的思维不是以单一形式表现出来的, 理性思维也同样不是。可以用理性、非理性划分建筑的流派、表达建筑的特点, 就象之前所做的一样, 但是在建筑设计中, 从来都没有单一的理性和单一的非理性, 任何一个建筑本身都是这二者的混合表达。这种混合可能是建筑师的有意为之, 更可能的是建筑本身在空间组织、建造、使用中的体现, 或者说, 这就是在时间、空间中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参考文献:

[1](英) 伊恩・本特利, 艾伦・埃尔科克, 保罗・马林, 等. 建筑环境共鸣设计[M ].纪晓梅, 高 颖, 译.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2](丹) 扬・盖尔. 交往与空间[M ].何人可, 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 生态住宅的概念

生态住宅, 简而言之, 就是使人居建筑空间与生态环境的和加建部分可能自成体系, 但是对文远楼来说是非理性的。庭院与连廊2. 2. 5 

文远楼西部的建筑实体围合出一个U 型的庭院, 梯教室的疏散口也开在庭院内。, 局部还堆有垃圾, , 完全没有得到利用形象, , , 实体。而且连廊的通透性也被一定程度的破坏视、误读, 也是非理性的。

在连廊的另外一边, 则形成了十分有趣的空间。本来是阶梯教室的疏散楼梯及出口空间, 但恰巧被修车师傅一家充分利用, 储藏室空间成为生活空间, 疏散出口处的硬地正好成为修车的场地。这种使用上的“因地制宜”自成一体, 但是对文远楼建筑本身的秩序是一种不受控制的使用状态。

原设计利用300人大型阶梯教室的升起部分做了合作社供应站, 现在的功能是复印室, 也算是空间的充分利用。功能得到了置换, 但是其与阶梯教室的逻辑关系———服务、被服务还是存在的, 对文远楼的使用秩序是有益的。

3 结语

文远楼作为一个重功能、形式朴素的建筑, 体现了建筑理性的一面。在当时的年代, 现代主义是比较新的方向, 因为这种先

The non 2rational thought in architecture design

ZHANG Zhen

Abstract :Wenyuan building in Tongji university is a functional architecture as an exam ple of the rationality in architecture design. It ’s first to define the general idea of non 2rational before the analysis

of the non 2rational thought in this building. Analyze the space organization , the logic of the constructing and using , bringing forward to the non 2rarional thought in overall arrangement , the elevation , the column distance , the decorations.

K ey w ords :Wenyuan building , logic , non 2rational thought

收稿日期:2006205209

作者简介:李晶颖(19812) , 女, 后勤工程学院营房管理与环境工程系硕士研究生, 重庆 400016


相关文章

  • 浅析艺术设计中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关系
  • 浅析艺术设计中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关系 作者:高寒冰 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28期 摘 要: 艺术设计中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需要辩证地看待.逻辑思维的推进往往伴随形象思维的发展:在艺术设计中,以 ...查看


  • 设计思维的复杂性
  • 第26卷第1期 2009年1月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henzhenUniversity(Humanities&SocialSciences) V01.26No.1Jan.2009 设计思维的复杂性阐释 ...查看


  • 室内设计的思维方法
  • 室内设计的思维方法 艺术的产品与艺术设计产品有着本质的不同.艺术设计的创造力体现于最终形成的实用产品,既具有物质功能又具有精神功能.设计是一个从客观到主观再从主观到客观的必然过程. 设计的本质在于创造,设计的过程与结果都是通过人脑思维来实现 ...查看


  • 数学是一种理性的探索精神
  • 数学是一种理性的探索精神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数学科学学院 汪印春 黄明春 562400 数学作为人类文化组成部分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不断追求最简单的.最深层次的.超出人类感官所及的宇宙的根本.所有这些研究都是在极抽象的形式下进行的.这是一种化繁 ...查看


  • [跨文化交流]学习心得体会论文
  • 安徽科技学院 2013 -2014 学年 第 1 学期< 跨文化交流 >课程 经济学专业 2011 级 2班 姓名 刘道龙 学号 2404110215 得分 考核方式 论文 考核题目<中西文化自由差异> 主考 ...查看


  • 公共政策概论名词解释考试版
  • 一. 名词解释 1. 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政府 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2. 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 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查看


  • [公共政策概论]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 <公共政策概论>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2.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 ...查看


  • 哲学框架图
  • 领航·导航考研内部高分讲义系列之一领航· 马克思主义哲学框架图 编写说明: 本讲义为领航·导航政治状元(93分),根据张俊芳教授哲学强化班讲义.张俊芳教授历年强化班本讲义为领航·导航政治状元(93 的课堂增补内容以及<张俊芳考研政治应 ...查看


  • 批判性思维辨析
  • 逻辑与科学方法论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4年第28卷第9期 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Vol.28No.92014 doi:10.3969/j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