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标点符号发展史述略

话文学刊2010年第12期

汉语标点符号发展史述略

0刘炜1

侯民吉2徐兴胜1

(1.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

张家界427000;2.吉首大学国交与公外学院,湖南

吉首416000)

[摘要】ix-/t-标点符号发展史可概括为在术语方面从离经、句读、圈点到标点的术语变迁;在演进方面

从古代萌芽与局部使用、19世纪末20世纪初系统形成到建I¥t后逐步规范的历程;在形成方面体现出“历史久远、发展缓慢;立足本土,取法域外”的特点;其最终的发展动因则是西学东渐背景下的汉语文字改革和五四新文化运动。

[关键词】汉语标点符号;发展史略;术语变迁;演进阶段;形成特点;发展动因

中图分类号:H1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0)12-0016—03

对相关文献的检索表明,国内关于汉语标点符号历史的于文字的书写符号,如句号、问号、叹号、逗号、分号等;广义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迄今已经形成了以期刊文还包括起标点作用的技术手段,如分段、词与词之间隔空以章、少量专著和学位论文形式的研究文献,但汉语标点符号及改变字体等Hp。如果从狭义标点观而言,中国古代是不发展历史的综观性研究文章还较鲜有。为此。本文拟在已有存在标点符号的;但若依据广义观来考察,那么,中国古代早研究的基础上,从术语考释、演进历程、形成特点和发展动因已有一定数量的标点符号的存在。国内有学者对汉语标点四个方面对汉语标点符号的历史演迸予以综述,以期勾勒汉符号的形成与发展做了历时的阶段划分,存在一些分歧。比语标点符号发展的历史概貌,为快速了解相关状况提供可资如,关于汉语标点符号发展历史的二分说,岳方遂以20世纪借鉴与有益参考。

为分水岭将我国书面语使用标点符号的历史大体上分为:旧一、汉语标点符号之术语变迁

式标点符号时期或传统旬读符号时期(二十世纪前);新式标点符号时期或现代标点符号时期(二十世纪后)哺】133。而袁我国古代早期并无“标点”的说法。与汉语标点符号相晖等则认为,汉语旧式标点发展进程体现为先秦萌芽期、两关的术语有“离经”、“句读”、“圈点”。“离经”旨在“辨志”,汉发展期、魏晋至唐五代保守期、宋元明成熟期和清代拓展即在两旬之间隔开一两字来写,或者用竖线、短横线等标示期五个时期,而新式标点的发展具体分为诞生期(五四时句子的完结。林穗芳指出,古代标点通常称“旬读”(也称

期)、成长期(1920~1940)、成熟期(1950—1990)№Jl一。郭攀“旬逗”、。旬投”、“句度”)——“句”指全句意思已完,。读”

和张勇提出了汉语标点符号演进的三期分段说——商代及指一句话意思未完稍作停顿¨”1。<增韵>云:“凡句绝则点以前的萌芽状态、周代至“五四”时期的旧式标点符号、。五于字之旁,读分则微点于字之间”。。句读”连用始于汉朝,四”至今的广义性标点符号【7】14_1’。在此基础上,郭攀对二名称最早见于汉代何休《公羊传序>,汉朝文人学士重视章十世纪以来汉语标点符号系统的整体发展还做出了进一步法,为阅读方便而发明了“句读”符号。清章学诚《丙辰札的划分:中外标点嫁接期(1900—1920)、整合性新式标点初记>考证:“点句之法,汉以前已有之"【2J科。宋朝以后,“句

创期(1920—1951)和新式标点初步定型期(1951一至

读”开始分野并有了区分。“圈点”是句读符号——用“圈

今)‘l】姗删。

儿”来断句,拿“点儿”来表示旬中停顿。而“标点”一词最国内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对汉语标点符号早见于《宋史・何基传>,“标点”旨在“义显意明”。但“标的发生与演进进行了研究。尽管学者们对汉语标点符号的点”一词从元代至清末使用的广度与频率远不如“句历史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划分,但归纳起来可分为古代与近读’’【3】35。

现代两个大的分期;此外,五四时期是一个最为关键和具有二、汉语标点符号之演进过程

标志性意义的时期。古代的先秦两汉时期基本上属于汉语标点符号的萌生阶段。最早有记载的“离经辨志”的断句法标点符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指约定俗成的、有别

和考古出土的殷商秦汉器物铭文(甲骨文、金文)、书简、帛书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06C660)“英汉语标点符号对比研究”。

[作者简介]刘炜。男,重庆人,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生,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与语言教育学。

侯民吉,吉酋大学国交与公外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徐兴胜,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一16一

万方数据

锈支鹤孝

刘炜侯民吉徐兴胜/汉语标点符号发展史述略

等文献材料上具有的标点性质的符号(如钩识号、线条和空格等)均为佐证。比如,蒋莉就对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出土文物楚、秦、汉简中的十二种标点符号进行了平面描述、历时比较与数理统计相结合的研究旧1。这个时期标点的特点可概括为“圈点”和。句读”。汉代之后是汉语标点符号漫长的发展阶段。研究表明,在春秋战国这一我国思想文化异常活跃的社会转型期,汉语书面语中的句读符号的使用频次有所增加。隋唐时期标点符号的使用主要散见于敦煌遗书唐写本、<金刚经》刻本、隋唐五代音韵书等典籍之中。宋代,出版业发展大盛,图书校勘精详,“凡所读,无不加标点”(《宋史・何基传>),圆圈、尖点等符号明确无误地表示语句的停顿。元明时期,出现了我国汉语文字中特有的表示人名、地名等的专名号。明代的刊本小说还使用了单直线和双直线两种符号。

近现代(清末民初至新中国成立)是汉语标点符号走向系统与整合的初级阶段。最早将西方主要标点形式及其基本用法介绍给国人的是清末从事翻译和外交工作的张德彝。他在1868年至1869年写就的《欧美环游记>(也称《再述奇》)中用“句读勾勒”的传统说法对西式标点符号做了引介。汉语新式标点符号最初是在一些中国切音著作中使用的uo】1“。比如,王炳耀《拼音字谱>(1897)、卢戆章《中国字母北京切音合订》(1906)、朱文熊《江苏新字母>(1906)等在借鉴古代、引入外来、作者自创的基础上拟定了数量不等的多套汉语标点符号方案。而严复《英文汉诂》(190,*)、鲁迅与周作人《域外小说集>(1909)等翻译出版物则开启了使用新式汉语标点符号之先河。1910—1920这10年见证了汉语标点符号从旧式走向新式的关键历程中的主要倡导者及其典型事件:胡适《论句读及文字符号>(1915)介绍新式标点符号以及在(中国哲学史大纲》(1919)中正式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写作;钱玄同《论句读符号>(1917)、陈望道《标点之革新>(1918)等对西方标点符号的介绍与倡导使用;<科学》、<学艺>、<新青年》等杂志成为介绍西方标点符号、宣传汉语标点符号的主阵地,其中<新青年》杂志在倡导使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上尤为突出。可以说,1918—1919期间出版的《新青年》“已经奠定了现代汉语(白话文)标点符号的雏形”‘lI】。

20世纪初,国内外出版的中文报刊使用标点的情况是混乱的,即使是同一报刊,使用标点的体例也不统一。为了推广和统一汉语标点用法,胡适等六人于1919年4月在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一次大会上向当时的北洋政府教育部提出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并获得通过。该议案是以我国原有标点符号为基础并参酌西方各国通用标点符号而形成的12种汉语标点符号组成的方案。后经胡适修改并称为‘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修正案)>,由教育部于1920年2月发《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第53号训令),正式颁行通知各省区并转发各校采用。这是我国政府颁布的第一个标点符号法令。从此,全国有了一个可以共同遵循的标点符号使用标准。新式标点符号不仅在白话文中得以逐渐使用,而且也开始在古籍出版物中得以体现。1920~1930年代期间,上海出版的<水浒传>、《史记>、<红楼梦》等中国古典名著也被加上了新式标点符号。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中

万方数据

央政府教育部曾两度就教育机关公文格式颁布法规,对标点符号的使用作出过规定。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语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等机构分别在1951年、1991年、1995年颁布过<标点符号用法>,对汉语标点符号的体系和标点符号的使用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为人们规范使用汉语标点符号提供了法定规约。

三、汉语标点符号之形成特点

汉语标点符号的历史演进中最为突出的特点有两个:1.。历史久远、发展缓慢”;

2.“立足本土,取法外域”(或“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汉语标点符号从殷商时期甲骨文、铭文中的早期萌芽状态发端,历经数个朝代的流变,到1920年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基本的体系的确立以及进入现代时期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跨越三千余年漫长的发展进程,因而体现出明显的“历史久远”特点。其间虽然精芜并存、兴衰互替,但总的变化趋势是而甲骨文中就出现了标点符号。因此,从源起来看,汉语标点符号的历史应该是世界上最早的。但汉语标点符号系统的确立,相对于西方标点符号而言,却是缓慢的。西方标点系统的建立、改进和推广是借助15、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印刷出版业的发展得以快速前行,到18世纪左右基本完成。而中国虽然是印刷术的发缘地,却由于政府的种种原因所中国汉语标点符号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古代汉语的句读所谓引进西式标点不是完全照搬,不是抛弃我国传统一17—

从无到有、由少而多、由简而繁从而逐渐完善。世界上现存最早最丰富的文献文字就是中国殷商时代的汉语甲骨文,致。比如,政府掌控新闻、出版、文化、教育,实行愚民政策,不提倡在出版物中使用标点符号。历代的王朝对标点也不如对文字那么重视,连朝廷颁布的法律文件也从不加标点,因此自然不会为全国各地的出版物制定一个统一的标点符号使用标准。直到晚清,出版物仍然很少采用标点。

到近现代大量借鉴西方标点符号创制一套完善的标点符号体系的历史源流。然而,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考古发现以及相关研究的缺失,我国旧式标点符号不为人们所重视,甚至被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因此,就出现了“汉语标点符号是泊来品”、“汉语的新式标点。是从西方借来的”等看法。基于事实,管锡华指出,汉语的新式标点符号是在汉语古代标点符号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我们不否认对外域有借鉴,如问号、叹号等形体则不是汉语标点符号所本有的东西¨2J”。岳方遂认为,汉语新、旧两式标点符号之间具有天然的血缘关系——旧式标点符号起源于我国古代的铭文与典籍,是新式标点符号的源头;新式标点符号则是旧式标点符号在接受西方标点符号刺激之后经过加工改造和合乎情理的发展¨¨”。

的旬读符号另搞一套,而是从西方各国标点中加以选择,经过消化、改造、调整、替换、补充,使其适合我国的语言文字的特点,使我国原有的标点系统日益完善。这个完善过程与语言文字的发展(从文言文到白话文)是同步进行。清末民初《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1920)关于汉语新式标点符号的来源就有“大致是采用西洋摄通用的符号,另外斟酌中

话文学刊

国文字的需要,变通一两种,并加入一两种”。这“采用”、“变通”、“加入”等字眼充分地表明了新式汉语标点创制的中外古今融合路径。林穗芳指出,现代汉语标点符号系统中大多数(如问号、叹号、逗号、冒号、分号、引号、省略号、缩写号、省字号等)都是从西方引进的;少数符号(如句号、顿号、着重号、书名号等)是我国固有的符号;直行文稿的引号则借自日语旧本对西式引号加以改造而成;还有一些符号(如竖线、横线、斜线、大圆圈、方框、三角框等),我国和外国都各自使用过,而且还在使用,用法有同也有不同Hp。所以,汉语标点符号形成具有“中西结合的特点,既吸收了外国的,又继承了中国固有的”[t3]lt2。林穗芳总结为“既与国际接轨,又保持自己的特色”[413。郭攀则有“国际化与民族化、异化与规范化”之说¨脚7。

四、汉语标点符号之发展动因

现代汉语标点符号是在古代旧式标点符号的传统和基础上借鉴西方通行的标点符号做法而创制而成的。这个过程的历史大背景是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的西学东渐——西方(欧美)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汉语文字改革推动了标点符号走向体系化,而最为直接的动因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出现。

近代三大语文现代化运动——汉语拼音运动(当时叫“切音字运动、简字运动”)、国语运动和白话文运动旨在通过改革语言文字和普及教育以适应当时社会发展和科学文化发展的需要。最初的新式汉语标点方案是清末切音字运动推动者所创制。如果说我国传统的句读符号(旧式标点符号)与文言文密切相关¨oj“4,那么,后来的新式标点符号则与白话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五四前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书面语言的变化与发展表现为:文体从文言文转向白话文:书写从竖写变成横写。随着人们对书面语语言层次表达认识的深化,随着书写材料和工具的改进、书面化内容和方法的嬗变(欧化),标点符号的使用逐步增多并日趋完善。现代汉语标点符号被喻为“新文化元典的副产品”或“新文化的有机组成”[1lj。

西方现代标点符号的传播和西洋书籍的翻译出版也促进了现代汉语标点符号的发展。20世纪初期,西方的来华传教士翻译的《圣经》等中文本的出版引入了西方的新式标点符号。根据熊月之,传教士在南洋等地出版了最早的一批中文期刊,其中当时的《察世俗》作为第~份中文刊物已将西方标点符号系统引入中文,不但有断句,而且“、”、“,”、“。”和地名人名专用号“——”都已使用¨“。这较五四时期新式标

一18一

万方数据

2010年第12期

点符号在中国的推广早了一百年。一些留过洋、接受过西方先进思想洗礼的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像本文前面所提及张德彝、严复、鲁迅、周作人、钱玄同、陈望道等人,他们都力图改革,借鉴西方。因此,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不仅大力介绍西方现代标点符号,拟定各种标点符号方案,而且还在翻译西方科学与人文的书籍的过程中积极传播并大胆尝试使用了西方现代标点符号。

可以说,伴随着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的历史进程,在中西文化不断的交流与碰撞中,西方的标点符号开始传人中国,传统的汉语标点符号也开始重构,二者在交融中互动,互动中交融,最终促成汉语书面语的标点符号走向现代。五四新文化运动则加速了这一历史进程。

【参考文献】

[1]林穗芳.汉语“标点”的词源和历史演变[J].编辑学刊,

1997(4).

[2]林琳.古代标点符号微探[J].文史杂志,2005(1).[3]林穗芳.“标点”的词源和概念(上)——兼论建立独立的

标点学科的必要性[J].语文建设,1997(4).

[4]林穗芳.标点符号学习与应用[M].人民出版社,2000.[5]岳方遂.论旧式标点符号的流变[J].语言文字应用,2004

(4).

[6]袁晖,管锡华,岳方遂.汉语标点符号流变史[M].湖北教

育出版社,2002.

[7]郭攀,张勇.标点符号的发生发展与书面化内容和方法的

嬗变[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8]郭攀.二十世纪以来汉语标点符号系统的演进[J].中国

语文,2006(6).

[9]蒋莉.楚秦汉简标点符号初探[D].四川师范大学,2004.[10]岳方遂.新式标点符号史论(上)[J].兰州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1994(2).

[11]张宝明.标点符号:新文化元典的副产品[N].光明日

报,2004—11—23(B3).

[12]管锡华.古代标点符号发展史论纲[J].古汉语研究,

1997(2).

[13]王小方.汉语标点起源辨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1994(2).

[14]熊月之.近代西学东渐的序幕——早期传教士在南洋等

地活动史料钩沉[EB/OL].http://www.historyshanghai.

eom/admin/WebEdit/UploadFile/199204xyz.pal.

汉语标点符号发展史述略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刘炜, 侯民吉, 徐兴胜

刘炜,徐兴胜(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张家界,427000), 侯民吉(吉首大学,国交与公外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语文学刊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IES2010(23)

参考文献(14条)

1.熊月之 近代西学东渐的序幕--早期传教士在南洋等地活动史料钩沉2.王小方 汉语标点起源辨析 1994(02)3.管锡华 古代标点符号发展史论纲 1997(02)4.张宝明 标点符号:新文化元典的副产品 20045.岳方遂 新式标点符号史论(上) 1994(02)6.蒋莉 楚秦汉简标点符号初探 2004

7.郭攀 二十世纪以来汉语标点符号系统的演进[期刊论文]-中国语文 2006(06)

8.郭攀;张勇 标点符号的发生发展与书面化内容和方法的嬗变[期刊论文]-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4)

9.袁晖;管锡华;岳方遂 汉语标点符号流变史 2002

10.岳方遂 论旧式标点符号的流变[期刊论文]-语言文字应用 2004(04)11.林穗芳 标点符号学习与应用 2000

12.林穗芳 "标点"的词源和概念(上)--兼论建立独立的标点学科的必要性 1997(04)13.林琳 古代标点符号微探[期刊论文]-文史杂志 2005(01)14.林穗芳 汉语"标点"的词源和历史演变 1997(04)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ywxk201023007.aspx

话文学刊2010年第12期

汉语标点符号发展史述略

0刘炜1

侯民吉2徐兴胜1

(1.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

张家界427000;2.吉首大学国交与公外学院,湖南

吉首416000)

[摘要】ix-/t-标点符号发展史可概括为在术语方面从离经、句读、圈点到标点的术语变迁;在演进方面

从古代萌芽与局部使用、19世纪末20世纪初系统形成到建I¥t后逐步规范的历程;在形成方面体现出“历史久远、发展缓慢;立足本土,取法域外”的特点;其最终的发展动因则是西学东渐背景下的汉语文字改革和五四新文化运动。

[关键词】汉语标点符号;发展史略;术语变迁;演进阶段;形成特点;发展动因

中图分类号:H1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0)12-0016—03

对相关文献的检索表明,国内关于汉语标点符号历史的于文字的书写符号,如句号、问号、叹号、逗号、分号等;广义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迄今已经形成了以期刊文还包括起标点作用的技术手段,如分段、词与词之间隔空以章、少量专著和学位论文形式的研究文献,但汉语标点符号及改变字体等Hp。如果从狭义标点观而言,中国古代是不发展历史的综观性研究文章还较鲜有。为此。本文拟在已有存在标点符号的;但若依据广义观来考察,那么,中国古代早研究的基础上,从术语考释、演进历程、形成特点和发展动因已有一定数量的标点符号的存在。国内有学者对汉语标点四个方面对汉语标点符号的历史演迸予以综述,以期勾勒汉符号的形成与发展做了历时的阶段划分,存在一些分歧。比语标点符号发展的历史概貌,为快速了解相关状况提供可资如,关于汉语标点符号发展历史的二分说,岳方遂以20世纪借鉴与有益参考。

为分水岭将我国书面语使用标点符号的历史大体上分为:旧一、汉语标点符号之术语变迁

式标点符号时期或传统旬读符号时期(二十世纪前);新式标点符号时期或现代标点符号时期(二十世纪后)哺】133。而袁我国古代早期并无“标点”的说法。与汉语标点符号相晖等则认为,汉语旧式标点发展进程体现为先秦萌芽期、两关的术语有“离经”、“句读”、“圈点”。“离经”旨在“辨志”,汉发展期、魏晋至唐五代保守期、宋元明成熟期和清代拓展即在两旬之间隔开一两字来写,或者用竖线、短横线等标示期五个时期,而新式标点的发展具体分为诞生期(五四时句子的完结。林穗芳指出,古代标点通常称“旬读”(也称

期)、成长期(1920~1940)、成熟期(1950—1990)№Jl一。郭攀“旬逗”、。旬投”、“句度”)——“句”指全句意思已完,。读”

和张勇提出了汉语标点符号演进的三期分段说——商代及指一句话意思未完稍作停顿¨”1。<增韵>云:“凡句绝则点以前的萌芽状态、周代至“五四”时期的旧式标点符号、。五于字之旁,读分则微点于字之间”。。句读”连用始于汉朝,四”至今的广义性标点符号【7】14_1’。在此基础上,郭攀对二名称最早见于汉代何休《公羊传序>,汉朝文人学士重视章十世纪以来汉语标点符号系统的整体发展还做出了进一步法,为阅读方便而发明了“句读”符号。清章学诚《丙辰札的划分:中外标点嫁接期(1900—1920)、整合性新式标点初记>考证:“点句之法,汉以前已有之"【2J科。宋朝以后,“句

创期(1920—1951)和新式标点初步定型期(1951一至

读”开始分野并有了区分。“圈点”是句读符号——用“圈

今)‘l】姗删。

儿”来断句,拿“点儿”来表示旬中停顿。而“标点”一词最国内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对汉语标点符号早见于《宋史・何基传>,“标点”旨在“义显意明”。但“标的发生与演进进行了研究。尽管学者们对汉语标点符号的点”一词从元代至清末使用的广度与频率远不如“句历史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划分,但归纳起来可分为古代与近读’’【3】35。

现代两个大的分期;此外,五四时期是一个最为关键和具有二、汉语标点符号之演进过程

标志性意义的时期。古代的先秦两汉时期基本上属于汉语标点符号的萌生阶段。最早有记载的“离经辨志”的断句法标点符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指约定俗成的、有别

和考古出土的殷商秦汉器物铭文(甲骨文、金文)、书简、帛书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06C660)“英汉语标点符号对比研究”。

[作者简介]刘炜。男,重庆人,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生,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与语言教育学。

侯民吉,吉酋大学国交与公外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徐兴胜,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一16一

万方数据

锈支鹤孝

刘炜侯民吉徐兴胜/汉语标点符号发展史述略

等文献材料上具有的标点性质的符号(如钩识号、线条和空格等)均为佐证。比如,蒋莉就对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出土文物楚、秦、汉简中的十二种标点符号进行了平面描述、历时比较与数理统计相结合的研究旧1。这个时期标点的特点可概括为“圈点”和。句读”。汉代之后是汉语标点符号漫长的发展阶段。研究表明,在春秋战国这一我国思想文化异常活跃的社会转型期,汉语书面语中的句读符号的使用频次有所增加。隋唐时期标点符号的使用主要散见于敦煌遗书唐写本、<金刚经》刻本、隋唐五代音韵书等典籍之中。宋代,出版业发展大盛,图书校勘精详,“凡所读,无不加标点”(《宋史・何基传>),圆圈、尖点等符号明确无误地表示语句的停顿。元明时期,出现了我国汉语文字中特有的表示人名、地名等的专名号。明代的刊本小说还使用了单直线和双直线两种符号。

近现代(清末民初至新中国成立)是汉语标点符号走向系统与整合的初级阶段。最早将西方主要标点形式及其基本用法介绍给国人的是清末从事翻译和外交工作的张德彝。他在1868年至1869年写就的《欧美环游记>(也称《再述奇》)中用“句读勾勒”的传统说法对西式标点符号做了引介。汉语新式标点符号最初是在一些中国切音著作中使用的uo】1“。比如,王炳耀《拼音字谱>(1897)、卢戆章《中国字母北京切音合订》(1906)、朱文熊《江苏新字母>(1906)等在借鉴古代、引入外来、作者自创的基础上拟定了数量不等的多套汉语标点符号方案。而严复《英文汉诂》(190,*)、鲁迅与周作人《域外小说集>(1909)等翻译出版物则开启了使用新式汉语标点符号之先河。1910—1920这10年见证了汉语标点符号从旧式走向新式的关键历程中的主要倡导者及其典型事件:胡适《论句读及文字符号>(1915)介绍新式标点符号以及在(中国哲学史大纲》(1919)中正式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写作;钱玄同《论句读符号>(1917)、陈望道《标点之革新>(1918)等对西方标点符号的介绍与倡导使用;<科学》、<学艺>、<新青年》等杂志成为介绍西方标点符号、宣传汉语标点符号的主阵地,其中<新青年》杂志在倡导使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上尤为突出。可以说,1918—1919期间出版的《新青年》“已经奠定了现代汉语(白话文)标点符号的雏形”‘lI】。

20世纪初,国内外出版的中文报刊使用标点的情况是混乱的,即使是同一报刊,使用标点的体例也不统一。为了推广和统一汉语标点用法,胡适等六人于1919年4月在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一次大会上向当时的北洋政府教育部提出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并获得通过。该议案是以我国原有标点符号为基础并参酌西方各国通用标点符号而形成的12种汉语标点符号组成的方案。后经胡适修改并称为‘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修正案)>,由教育部于1920年2月发《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第53号训令),正式颁行通知各省区并转发各校采用。这是我国政府颁布的第一个标点符号法令。从此,全国有了一个可以共同遵循的标点符号使用标准。新式标点符号不仅在白话文中得以逐渐使用,而且也开始在古籍出版物中得以体现。1920~1930年代期间,上海出版的<水浒传>、《史记>、<红楼梦》等中国古典名著也被加上了新式标点符号。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中

万方数据

央政府教育部曾两度就教育机关公文格式颁布法规,对标点符号的使用作出过规定。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语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等机构分别在1951年、1991年、1995年颁布过<标点符号用法>,对汉语标点符号的体系和标点符号的使用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为人们规范使用汉语标点符号提供了法定规约。

三、汉语标点符号之形成特点

汉语标点符号的历史演进中最为突出的特点有两个:1.。历史久远、发展缓慢”;

2.“立足本土,取法外域”(或“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汉语标点符号从殷商时期甲骨文、铭文中的早期萌芽状态发端,历经数个朝代的流变,到1920年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基本的体系的确立以及进入现代时期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跨越三千余年漫长的发展进程,因而体现出明显的“历史久远”特点。其间虽然精芜并存、兴衰互替,但总的变化趋势是而甲骨文中就出现了标点符号。因此,从源起来看,汉语标点符号的历史应该是世界上最早的。但汉语标点符号系统的确立,相对于西方标点符号而言,却是缓慢的。西方标点系统的建立、改进和推广是借助15、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印刷出版业的发展得以快速前行,到18世纪左右基本完成。而中国虽然是印刷术的发缘地,却由于政府的种种原因所中国汉语标点符号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古代汉语的句读所谓引进西式标点不是完全照搬,不是抛弃我国传统一17—

从无到有、由少而多、由简而繁从而逐渐完善。世界上现存最早最丰富的文献文字就是中国殷商时代的汉语甲骨文,致。比如,政府掌控新闻、出版、文化、教育,实行愚民政策,不提倡在出版物中使用标点符号。历代的王朝对标点也不如对文字那么重视,连朝廷颁布的法律文件也从不加标点,因此自然不会为全国各地的出版物制定一个统一的标点符号使用标准。直到晚清,出版物仍然很少采用标点。

到近现代大量借鉴西方标点符号创制一套完善的标点符号体系的历史源流。然而,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考古发现以及相关研究的缺失,我国旧式标点符号不为人们所重视,甚至被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因此,就出现了“汉语标点符号是泊来品”、“汉语的新式标点。是从西方借来的”等看法。基于事实,管锡华指出,汉语的新式标点符号是在汉语古代标点符号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我们不否认对外域有借鉴,如问号、叹号等形体则不是汉语标点符号所本有的东西¨2J”。岳方遂认为,汉语新、旧两式标点符号之间具有天然的血缘关系——旧式标点符号起源于我国古代的铭文与典籍,是新式标点符号的源头;新式标点符号则是旧式标点符号在接受西方标点符号刺激之后经过加工改造和合乎情理的发展¨¨”。

的旬读符号另搞一套,而是从西方各国标点中加以选择,经过消化、改造、调整、替换、补充,使其适合我国的语言文字的特点,使我国原有的标点系统日益完善。这个完善过程与语言文字的发展(从文言文到白话文)是同步进行。清末民初《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1920)关于汉语新式标点符号的来源就有“大致是采用西洋摄通用的符号,另外斟酌中

话文学刊

国文字的需要,变通一两种,并加入一两种”。这“采用”、“变通”、“加入”等字眼充分地表明了新式汉语标点创制的中外古今融合路径。林穗芳指出,现代汉语标点符号系统中大多数(如问号、叹号、逗号、冒号、分号、引号、省略号、缩写号、省字号等)都是从西方引进的;少数符号(如句号、顿号、着重号、书名号等)是我国固有的符号;直行文稿的引号则借自日语旧本对西式引号加以改造而成;还有一些符号(如竖线、横线、斜线、大圆圈、方框、三角框等),我国和外国都各自使用过,而且还在使用,用法有同也有不同Hp。所以,汉语标点符号形成具有“中西结合的特点,既吸收了外国的,又继承了中国固有的”[t3]lt2。林穗芳总结为“既与国际接轨,又保持自己的特色”[413。郭攀则有“国际化与民族化、异化与规范化”之说¨脚7。

四、汉语标点符号之发展动因

现代汉语标点符号是在古代旧式标点符号的传统和基础上借鉴西方通行的标点符号做法而创制而成的。这个过程的历史大背景是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的西学东渐——西方(欧美)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汉语文字改革推动了标点符号走向体系化,而最为直接的动因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出现。

近代三大语文现代化运动——汉语拼音运动(当时叫“切音字运动、简字运动”)、国语运动和白话文运动旨在通过改革语言文字和普及教育以适应当时社会发展和科学文化发展的需要。最初的新式汉语标点方案是清末切音字运动推动者所创制。如果说我国传统的句读符号(旧式标点符号)与文言文密切相关¨oj“4,那么,后来的新式标点符号则与白话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五四前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书面语言的变化与发展表现为:文体从文言文转向白话文:书写从竖写变成横写。随着人们对书面语语言层次表达认识的深化,随着书写材料和工具的改进、书面化内容和方法的嬗变(欧化),标点符号的使用逐步增多并日趋完善。现代汉语标点符号被喻为“新文化元典的副产品”或“新文化的有机组成”[1lj。

西方现代标点符号的传播和西洋书籍的翻译出版也促进了现代汉语标点符号的发展。20世纪初期,西方的来华传教士翻译的《圣经》等中文本的出版引入了西方的新式标点符号。根据熊月之,传教士在南洋等地出版了最早的一批中文期刊,其中当时的《察世俗》作为第~份中文刊物已将西方标点符号系统引入中文,不但有断句,而且“、”、“,”、“。”和地名人名专用号“——”都已使用¨“。这较五四时期新式标

一18一

万方数据

2010年第12期

点符号在中国的推广早了一百年。一些留过洋、接受过西方先进思想洗礼的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像本文前面所提及张德彝、严复、鲁迅、周作人、钱玄同、陈望道等人,他们都力图改革,借鉴西方。因此,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不仅大力介绍西方现代标点符号,拟定各种标点符号方案,而且还在翻译西方科学与人文的书籍的过程中积极传播并大胆尝试使用了西方现代标点符号。

可以说,伴随着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的历史进程,在中西文化不断的交流与碰撞中,西方的标点符号开始传人中国,传统的汉语标点符号也开始重构,二者在交融中互动,互动中交融,最终促成汉语书面语的标点符号走向现代。五四新文化运动则加速了这一历史进程。

【参考文献】

[1]林穗芳.汉语“标点”的词源和历史演变[J].编辑学刊,

1997(4).

[2]林琳.古代标点符号微探[J].文史杂志,2005(1).[3]林穗芳.“标点”的词源和概念(上)——兼论建立独立的

标点学科的必要性[J].语文建设,1997(4).

[4]林穗芳.标点符号学习与应用[M].人民出版社,2000.[5]岳方遂.论旧式标点符号的流变[J].语言文字应用,2004

(4).

[6]袁晖,管锡华,岳方遂.汉语标点符号流变史[M].湖北教

育出版社,2002.

[7]郭攀,张勇.标点符号的发生发展与书面化内容和方法的

嬗变[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8]郭攀.二十世纪以来汉语标点符号系统的演进[J].中国

语文,2006(6).

[9]蒋莉.楚秦汉简标点符号初探[D].四川师范大学,2004.[10]岳方遂.新式标点符号史论(上)[J].兰州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1994(2).

[11]张宝明.标点符号:新文化元典的副产品[N].光明日

报,2004—11—23(B3).

[12]管锡华.古代标点符号发展史论纲[J].古汉语研究,

1997(2).

[13]王小方.汉语标点起源辨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1994(2).

[14]熊月之.近代西学东渐的序幕——早期传教士在南洋等

地活动史料钩沉[EB/OL].http://www.historyshanghai.

eom/admin/WebEdit/UploadFile/199204xyz.pal.

汉语标点符号发展史述略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刘炜, 侯民吉, 徐兴胜

刘炜,徐兴胜(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张家界,427000), 侯民吉(吉首大学,国交与公外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语文学刊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IES2010(23)

参考文献(14条)

1.熊月之 近代西学东渐的序幕--早期传教士在南洋等地活动史料钩沉2.王小方 汉语标点起源辨析 1994(02)3.管锡华 古代标点符号发展史论纲 1997(02)4.张宝明 标点符号:新文化元典的副产品 20045.岳方遂 新式标点符号史论(上) 1994(02)6.蒋莉 楚秦汉简标点符号初探 2004

7.郭攀 二十世纪以来汉语标点符号系统的演进[期刊论文]-中国语文 2006(06)

8.郭攀;张勇 标点符号的发生发展与书面化内容和方法的嬗变[期刊论文]-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4)

9.袁晖;管锡华;岳方遂 汉语标点符号流变史 2002

10.岳方遂 论旧式标点符号的流变[期刊论文]-语言文字应用 2004(04)11.林穗芳 标点符号学习与应用 2000

12.林穗芳 "标点"的词源和概念(上)--兼论建立独立的标点学科的必要性 1997(04)13.林琳 古代标点符号微探[期刊论文]-文史杂志 2005(01)14.林穗芳 汉语"标点"的词源和历史演变 1997(04)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ywxk201023007.aspx


相关文章

  • 汉字和汉语的关系
  • 汉字和汉语的关系是个很大.很复杂的问题 ,本文"大题小作" ,简要的谈谈看法.一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 ,汉语的书面语工具 ,汉字和汉语有着密切的联系.先有汉语 ,后有汉字.汉字是在汉语基础上独立创建和发展起来的自源文字① ...查看


  • 从汉字的形_音_义关系谈汉字的特点
  • 语言与翻译(汉文) 2006年第4期(总第88期) 从汉字的形.音.义关系谈汉字的特点 马新军 (新疆农业大学中国语言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摘要:本文运用文字历史比较法, 分别对表音文字体系与表意文字体系的字形.字音.字义以及 ...查看


  • 语言学练习答案
  • <语言学概论>练习 一.名词解释: 1.语言学: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研究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揭示 语言的发展规律的科学. 2.语言:语言是语音和语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 ...查看


  • 英语语音基础知识 1
  • 语音基础知识介绍 一.字母及其名称 英语中有26个字母,其中a.e.i.o.u是元音字母,其余是辅音字母. 26个字母中,它们的读音或称又可分成7类,即 []: Aa.Hh.Jj.Kk []: Bb.Cc.Dd.Ee.Gg.Pp.T ...查看


  • 现代汉语(1)
  • 现代汉语(1) 一. 二. 三. 四. 第一节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 一.20世纪的汉语规范化运动 二.汉民族共同语为什么以北京语音作为标准音 三.新时期的语言文字工作(P15方针.任务) 四.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P17-20 ...查看


  • 语言学纲要复习重点(叶蜚声版)
  • (叶蜚声.徐通锵版)复习资料 导言部分 本部分内容都作一般要求掌握. 一.语言学.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 1.语言学是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以人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语言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语言的规律,具体地说,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性质.作用.结 ...查看


  • 论网络语言的规范化
  • 论网络语言的规范化 一.目前网络语言不规范的几种表现 从网络语言的类型来看,字母.符号.繁体字混合搭配,中西语言结合使用的现象随处可见,网络语言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书面语的规范,造成了语言不规范的现象.网络语言不规范现象具体表现在语音不规 ...查看


  •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1)
  • 科技信息○高校讲坛○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2010年第25期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 张颖 (浙江传媒学院国际文化传播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00) [摘要]对外汉语教学深受西方语言教学理论的 ...查看


  • 厦大现代汉语第6章 文字和书面语
  • [练习与思考] 一.填空题 1. 文字是记录( )的符号,是由( )( )( )三个方面组成的统一体. 2.文字突出的作用是打破了有声浯言的( )的局限性,扩大了有声浯言的使用范围. 3.人类早期使用的帮助记事的方法主要有( )和( )两大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