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阅曾普通生物学复习

普通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绪论

一、选择题

1、根据研究层次来划分,生物学的分科主要有( )。

(1)细胞生物学 (2)分子生物学 (3)生态学 (4)解剖学

2、生物多样性通常分为( )三个层次。

(1)生态环境多样性 (2)生态系统多样性 (3)物种多样性 (4)遗传多样性

3、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 )创立了科学的自然分类系统。

(1)施莱登 (2)林奈 (3) 达尔文 (4)孟德尔

4、1838-1839年( )提出细胞学说。

(1)施莱登 (2)林奈 (3)达尔文 (4)孟德尔

5、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 )提出了科学的生物进化理论。

(1)施莱登 (2)林奈 (3)达尔文 (4)孟德尔

6、( )是经典遗传学理论的奠基人。

(1)施莱登 (2)摩尔根 (3)达尔文 (4)孟德尔

7、( )于1953年提出DNA分子双螺旋模型,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诞生。

(1)施莱登和施旺 (2)沃森和克里克 (3)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 (4)孟德尔和摩尔根

8、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物技术,包括( )等,已成为现

代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1)基因工程 (2)细胞工程 (3)发酵工程 (4)酶工程

二、判断题

1、非生物具有远远超越任何生物的高度有序性( )。

2、生物能对环境的物理化学变化的刺激作出反应( )。

3、自主运动常被当作动物和人类生命存在的标志特征( )。

4、人类是唯一不适应特定环境,而又能在各种环境中生存的生物( )。

5、多细胞生物只以有性生殖方式产生后代( )。

6、生物进化是生物多样性和统一性共存的根本原因( )。

7、发生于大约一万年前的工业革命,使人类实现了从流动的渔业社会向定居的农业社会的变

迁( )。

8、自然规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一致性是自然科学的一项基本原则。( )

9、认识客观事物的科学方法常分为观察、实验、假说和理论四个步骤( )。

10、假说和理论没有明确的分界( )。

三、名词解释 生物学 生物多样性

四、简述:生物的同一性(生命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宇宙、地球与生命

一、选择题

1、原始地球上存在有机物质,其可能的来源有( )等几个途径。

(1)地球形成之初已经存在 (2)流星 (3)原始大气自然产生 (4)植物光合作用产生

2、基于原始汤的生命起源学说-------化学进化学说,包括( )等

几个阶段(按进化的时间顺序填写)。

(1)有机大分子的协同进化 (2)有机大分子的自我复制进化

(3)简单有机

分子聚合成有机大分子 (4)原始细胞的形成

(5)细胞内协调生理活动的发生

3、早期单细胞生物的进化,包括( )等几个时期(按进化的时间顺序填写)。

(1)最早的生活细胞 (2)产氧的光合自养细胞 (3)自养细胞

(4)耐氧和好氧细胞出现 (5)真核细胞

二、判断题

1、数以千亿计的恒星聚集成星系,而太阳仅是一颗普通的轻量级恒星( )。

2、太阳质量约是地球质量的33倍( )。

3、地球是太阳系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

4、只有在液态水和含碳有机化合物都存在的行星上才有可能存在生命( )。

5、大陆漂移引起地球地表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 )。

三、简述: 1、“化学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

2、早期单细胞生物的进化历程

第三章 细胞

一、 名词

原生质、组织、细胞凋亡、细胞分化

二、 判断

1、细胞学说可以归纳为如下两点:(1)所有生物都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组成;(2)新的细胞必须经过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产生。( )

2、蛋白质变性是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破坏,即氨基酸序列被破坏。( )

3、生物包括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所有单细胞生物都是原核生物。( )

4、只有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 )

5、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有细胞都是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的。( )

6、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它由大、小两亚基组成,是rRNA和蛋白质构成的复合体。 ( )

7、减数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实现基因的重组。( )

三、 选择

1.生物体内所占比例最大的化学成分是( )

A、蛋白质 B、核酸 C、脂类 D、水

2.下列哪个不是多糖:

A、纤维素 B、糖原 C、麦芽糖 D、淀粉

3. 下列不属于高等植物细胞中的是:

A、细胞壁 B、质膜 C、核糖体 D、中心体

4 下列细胞器中,( )是细胞分泌物的加工和包装的场所。

A、高尔基体 B、内质网 C、溶酶体 D、线粒体

5 构成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不包括( )

A、微管 B、微丝 C、中间丝 D、纤毛

6 生物膜不具有( )

A、流动性 B、选择透过性 C、内吞和外排作用 D、对称性

7.细胞核与细胞质间的通道是:

A、膜孔 B、核膜 C、核质连丝 D、外连丝

8 与呼吸作用有关的细胞器是:

A、核糖体 B、高尔基体 C、质体 D、线粒体

9 下列不含DNA的是:

A、细胞核 B、线粒体 C、高尔基体 D、叶绿体

10 下列哪一种细胞器不是由双层膜所包被的:

A、核 B、

溶酶体 C、线粒体 D、质体

11 下列不被膜包被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 B、高尔基体 C、核糖体 D、溶酶体

四、 问答

1、什么叫细胞全能性?在生产上有何意义?

2、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主要结构区别是什么?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第四章 呼吸作用与能量代谢

一、名词

细胞呼吸

二、选择

1、细胞的主要能量通货是( )

A、CTP B、ATP C、维生素 D、葡萄糖

2、慢跑和激烈奔跑, 在消耗同样多的葡萄糖的情况下, 产生的能量更多

A、慢跑 B、激烈奔跑 C、产生的能量同样高 D、无法判断

第五章 光合作用和合成作用

一、名词

生物固氮

二、判断

1、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气来自CO2

2、植物体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在夜晚进行呼吸作用,两者循环交替发生。( )

3、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而暗反应则发生在类囊体膜上。( )

4、根据在光合作用中作用的不同,光合色素可分为作用中心色素和聚光色素。( )

5、光合作用过程中,氧气在暗反应中被释放。( )

三、选择

1、下列不是高等植物叶绿体中光合色素的是:

A、叶绿素 B、叶黄素 C、花青素 D、胡萝卜素

2、光合作用中效率最差的是( )光:

A、紫 B、绿 C、白 D、黄

四、问答

什么光合作用?主要的光合自养生物有哪些?

第六章 生物的营养

一、选择题:

1、“肥料三要素”是指( )。

(1)钙 (2)磷 (3)钾 (4)氮

2、动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共有六类,其中( )是能源物质,( )是动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材料

(1)糖 (2)脂肪 (3)蛋白质

(4)水 (5)维生素 (6)矿物质

3、脂溶性维生素包括( )等。

(1)维生素C (2)B族维生素 (3)维生素A

(4)维生素D (5)维生素E (6)维生素K

二、判断题:

1、陆生植物主要靠叶片摄取CO2,靠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溶于水的矿物质( )。

2、淀粉是植物主要的储藏物质,而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等多糖是植物主要的结构物质( )。

3、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 )。

4、异养生物的营养主要分为吞噬营养和腐生营养两种类型( )。

5、碳水化合物是人类食物中的主要供能者( )。

6、必需脂肪酸与必需氨基酸都是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取得( )。

7、人体肥胖是摄入的多余能量以脂肪形式大量储存的结果( )。

8、非必需氨基酸即是人体不需要的氨基酸( )

9、水是人体重要的组分,是身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 )。

10、人消化食物的方式有两种,即细胞内消化和细胞外消化( )。

11、动物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通过循环系统转运,才能为身体各部位所利用( )。

第七章 生殖和发育

1、 问答题:

(1)生物的生殖方式有那些?

(2)动物的三个胚层分化成哪些器官?

2、解释:细胞周期 生命周期 生活史 世代交替 细胞的全能性 生长周期 变态

第八章 遗传的基本规律

一、名词

回交、测交、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连锁、交换、性染色体

二、判断

1、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决定,环境不会对基因的表达产生影响。( )

2、细胞质遗传一般表现为母系遗传特征,但杂种后代的遗传符合经典遗传学三大定律。( )

3、用未知基因型的显性个体与纯合隐性个体杂交称为测交。( )

4、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发现了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可见连锁交换定律不适用与豌豆的性状遗传。( )

5、鸡的性别决定是ZW型,公鸡的性染色体为两个异型的ZW ( )

三、选择

1、等位基因的互作不包括:( )

A、共显性 B、镶嵌显性 C、不完全显性 D、上位作用

四、问答

遗传学的三大定律是什么?怎么以此解释生物的多样性和变异性?

第九章 遗传的分子学基础

1、问答题:简述DNA的结构。

2、解释:中心法则 半保留复制 遗传密码

第十章 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

1、解释:同源重组 限制性内切酶 基因克隆 基因工程

2、问答题:

(1)限制酶和连接酶是常用的工具酶,它们在加工DNA分子时分别起什么作用?

(2)试举例说明转基因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分别由哪些应用价值?

第十一章 生物进化

一、名词

 遗传平衡定律(哈迪-温伯格定律) 间断平衡假说

二、判断

1、生物进化是指地球上的生命从最初最原始的形式经过漫长的岁月变异演化为几百万种形形色色生物的过程。

 2、Darwin主义包含了两方面的基本含义:(1)现代所有的生物都是从过去的生物进化来的;(2)自然选择是生物适应环境而进化的原因。

 3、进化体现在种群遗传组成的改变,这就决定了进化改变的是整个群体,而不仅仅是个体。

 4、化石种类分类古生物遗体化石和古生物遗迹化石化。

 5、亲源关系相近的生物在它们发育过程中有相似的发育阶段。

6、亲源关系近的生物,其DNA或蛋白质有更多相同性。反之亦然。

 7、自然选择作用下群体水平的进化实质上反映了生物基因库的变化。

8、基因库是一种生物群体全部遗传基因的集合,它决定了下一代的遗传性状。

9、遗传变异的

来源主要有: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10、地理隔离造成生殖隔离,生殖隔离导致新种的形成。

 11、不同人种(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等)属于不同物种。

三、选择

 1、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__。

(1)属 (2)种 (3)品种  (4)科

 2、传统的五界分类系统不包括__。

(1)原核生物界 (2)原生生物界 (3)真菌界 (4)病毒界

 3、Pseudomonas transluces、Pseudomonas syringae、Pseudomonas propanica是相同__的生物。

(1)目  (2)科  (3)属  (4)种

四、问答

1、 猎豹和大熊猫都是濒危物种,试从种群基因库的角度分析它们濒临灭绝的原因,并提出拯救它们的方案。

第十二章 单细胞生物及非细胞生物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些生物是原核生物( )

(1)病毒 (2)细菌 (3)肉足虫 (4)鞭毛虫

2、哪些生物不具有细胞结构

(1)病毒 (2)蓝细菌 (3)放线菌 (4)鞭毛虫

二、问答

1、原生生物包括哪些种类?

2、什么是蓝细菌?其特征和分布与细菌有何区别?

第十三章 植物与真菌

一、判断

1、 常见的苔藓植物是配子体。

2、 常见的蕨类植物是配子体。

3、 食用和药用的白果是银杏的果实。

4、 真菌是真核生物,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营异养生活。

5、 植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真核生物,具有细胞壁,能进行光合作用。

二、选择

1、木耳属于__。

(1)地衣   (2)藻状菌   (3)担子菌   (4)子囊菌

2、__是裸子植物的特征。

(1)胚珠裸露  (2)木质部具筛管  (3)双受精现象  (4)形成果实

3、下列不属于真菌的是__。

(1)灵芝  (2)青霉  (3)啤酒酵母  (4)变形虫

4、地钱属于__。

(1)苔类植物  (2)藓类植物  (3)真菌  (4)蕨类

5、下列对蕨类植物描述正确的有__。

(1)植物体呈两侧对称 (2)双受精现象 (3)根状茎内有维管组织

(4)营养叶上排列整齐的孢子囊群

6、下列对被子植物描述不正确的有__。

(1)具有典型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可以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3)子房发育成果实

(4)松树、紫荆都是被子植物

7、下列哪些植物是被子植物__。

(1)棉花  (2)银杏  (3)苏铁  (4)雪松

8、下列不属于藻类植物的是__。

  (1)海带  (2)紫菜  (3)水绵  (4)金鱼藻

四、问答

1、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主要在哪几个方面?

2、被子植物为什么能成为当今植物界最繁盛的类群?

第十四章 动物与人类

、选择题:

1、循环系统最先在( )中出现

(1)腔肠动物 (2)节肢动物 (3)鱼类

(4)环节动物 (5)软体动物

2、呼吸系统最先在( )中出现

(1)腔肠动物 (2)节肢动物 (3)鱼类

(4)环节动物 (5)软体动物

3、脊索动物具有( )等基本特征

(1)脊索 (2)神经索 (3)鳃裂 (4)神经管

4、下列各种动物中属于两栖动物的有( )

(1)娃娃鱼 (2)鲫鱼 (3)鲸鱼

(4)田鸡 (5)衣鱼 (6)黄鳝

5、下列各种动物中属于鱼类的有( )

(1)娃娃鱼 (2)鲫鱼 (3)鲸鱼

(4)田鸡 (5)衣鱼 (6)黄鳝

6、下列各种动物中属于鸟类的有( )

(1)原鸡 (2)田鸡 (3)鸳鸯

(4)鸵鸟 (5)麻雀 (6)企鹅

7、下列各种动物中属于哺乳类的有( )

(1)虎 (2)狐狸 (3)鲸鱼

(4)袋鼠 (5)蜥蜴 (6)中华鳖

8、下列各种动物中,具有假体腔的有( )

(1)蛔虫 (2)蚯蚓 (3)蚂蝗 (4)涡虫

9、圆口动物是原始的脊椎动物,其原始性表现在( )

(1)无上下颌 (2)有成对的附肢 (3)自由生活

(4)有上下颌 (5)没有成对的附肢(6)寄生或半寄生生活

二、判断题:

1、海绵动物的胚胎发育与其它多细胞动物有很大的差异,可能具有独立的起源( )。

2、动物进化的趋势之一是身体形态由两侧对称向辐射对称进化( )。

3、海绵动物是原始的多细胞动物,因体表多孔洞,故又称多孔动物( )。

4、腔肠动物是真正的两胚层多细胞动物,出现了原始的梯状神经系统( )。

5、最早出现两侧对称体制和中胚层的动物是线形动物( )。

6、线形动物具有假体腔,并出现了完整的消化管道( )。

7、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首次出现了专职的呼吸器官,但其循环系统效率不高,全都属于开管

式循环( )。

8、环节动物是最早出现身体分节和真体腔的动物( )。

9、环节动物出现了后肾管和网状神经系统( )。

10、节肢动物因其具有分节的附肢而得名,与环节动物相比,在形态和功能上都有较高的分

化,称为同律性分节( )。

11、马式管是昆虫类等节肢动物的肠壁外突形成的,能很好回收水分的排泄器官( )。

12、棘皮动物属于原口动物,因内骨骼突出体表形成棘状突而得名( )。

13、尾索动物仅尾部有脊索,而头索动物仅头部有脊索( )。

14、鱼类无颈部,单循环,成体的排泄器官为后肾( )。

15、软骨鱼类的雄性具有交配器,可以进行体内受精( )。

16、两栖动物是水生过渡到陆生的第一支动物类群( )。

17、爬行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了羊膜,摆脱了生殖过程中对水的依赖而成为完全陆生

的脊椎动物( )。

18、现代鸟类无齿,无膀胱,视觉和嗅觉都很发达( )。

19、哺乳动物是有原始鸟类进化来的全身被毛,运动快速,恒温、胎生和哺乳的动物高级脊

椎动物( )。

20、现代的猿类有长臂猿、黑猩猩和猩猩等,其中猩猩与人类的亲源关系最近( )。

21、两足直立行走是人类区别于现代猿类的一个重要特征( )。

三、名词解释:网状神经系统、假体腔、真体腔、开管式循环、闭管式循环

第十五、十六章、生物与环境

一、名词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生物圈 生态平衡 温室效应

二、判断

1、自然种群具有三个特征:空间特征、数量特征和遗传特征。

2、种群的空间分布类型包括均匀分布、随机分布和聚集分布。

3、环境资源是有限的,种群不可能长期连续呈指数式增长。

4、正常情况下,大多数种群个体的数量基本都是稳定的,种群的数量在环境承受容量K值上下波动。

5、由于对资源不平等的利用,两个物种竟争的结果会导致利用资源能力较弱的物种种群数量下降,激烈的竟争甚至可导致一个物种从该区域完全被排除。

6、 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是一种竟争的关系。

7、 能量通过食物链中各个营养级由低向高流动时逐级增加,形成能量金字塔。

8、 种群增长曲线是一条向着环境负荷量极限逼近的S形增长曲线。

9、 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就越稳定;食物网越简单,生态系统就越容易发生波动或遭受毁灭。

10、从陆地上看,凡是水的循环越活跃的地方,生命的活动就越活跃。

11、工改造的农业生态系统是不稳定的。

12、可持续发展总体策略的内容包括人口、生产和环境保护3方面的多项政策和行动计划。

三、选择

1、所有生态系统都可以区分为四个组成成分,即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___。

(1)非生物环境   (2)温度   (3)空气   (4)矿质元素

 2、下列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初级生产者的是__。

(1)动物  (2)真菌  (3)酵母菌  (4)绿色植物

 3、下列几种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__。

   (1)北方针叶林 (2)温带落叶林 (3)温带草原 (4)热带雨林

四、问答

1、谈谈种群增长的限制因素和种群崩溃的原因。

2、什么是生态位?你如何理解竟争的生态学意义?

五、平时作业

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有哪些

重大影响?你对“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怎样理解的?(最后一次上课交)

第十七章 生物的行为

一、判断题:

1、生物的行为可分为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动物的迁徙属于习得行为(  )。

2、无论是本能行为还是习得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遗传与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

(  )。

3、特定的环境因子可以作为引发因子启动本能行为的表现(    )。

4、最适合的摄食行为是通常是以最小的能量消耗与最小的风险得到最丰盛食物的行为

(  )。

5、招引追逐表演是一种避敌防卫行为(    )。

6、每个动物个体都具有守卫生活区域,阻止同物种的侵略者进入的领域性(  )。

7、雄性的初始亲本投资比雌性的大(   )。

8、在群居动物中,雌性个体间通常存在性内选择,不同个体的社会优势等级由此决定(  )。

9、配偶选择可能存在性间选择,通常是雌性从相互竞争的雄性个体中选择交配的对象

(  )。

10、生物性行为的目的仅仅是繁衍后代( )。

11、社会生活对社会性生物总是非常有利的( )。

12、对于社会性生物,个体与群体的利益并不总是一致的,很多社会行为要求个体作出不同

程度的牺牲( )。

13、鸟类的求偶舞蹈是一种借助视觉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讯方式( )。

14、人类的领悟学习行为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

15、人类文化通常以文化自身的价值观选择文化形状,不受客观环境的严格制约( )。

16、生物进化的速度比文化进化的速度快( )。

二、谈谈你对“亲族选择”的理解

1. 绪论:生物界与生物学

1.20世纪,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揭示了生物界在化学成分上,即在分子层次上存在高度的同一性。这会给人们什么启示?

2.生物学中,一方面有新的学科不断分化出来,另一方面一些分支学科又在走向融合,这说明了什么?

3.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光合自养的蓝细菌和绿色植物在地球表层环境的演变中起了哪些作

用?

2 生命的化学基础

1.牛能消化草,但人不能,这是因为牛胃中有一种特殊的微生物而人胃中没有。你认为这种微生物进行的是什么生化反应?如果用一种抗生素将牛胃中的所有微生物都消灭掉,牛会怎样?

2.有人说:"不必担心工业所产生的化学废料会污染环境,因为组成这些废料的原子本来就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中。"你如何驳斥此种论调?

3.细胞的基本形态结构与功能

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在结构与功能上的基本区别是什么?

2.细胞核是由哪几种部分组成的,其生物学功能

是什么?

3.细胞之间有哪几种连接方式?其生理机能是什么?

4 细胞代谢

1.人体的细胞不会用核糖作为能源,试分析其理由。

2.某科学家用分类的叶绿体进行下列实验。先将叶绿体浸泡在pH4的溶液中,使类囊体空腔中的pH为4。然后将此叶绿体转移到pH8的溶液中。结果此叶绿体暗中就能合成ATP,试解释此实验结果。

3.有一个小组用伊乐藻(Elodea)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他们将一枝伊乐藻浸在水族箱中,计算光下该枝条放出的气泡数(氧气),以单位时间内放出的气泡数作为光合速率。他们用太阳灯与水族箱的距离从75cm缩短到45cm时,光合强度基本无变化。只有从45cm移到15cm这一段距离时,光合速率才随光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根据计算,当太阳灯从75cm处被移至45cm处时,照在水族箱上的光强度增加了278%。如何解释这一实验结果?小组的成员提出下列4条可能的解释。你认为哪一条是由道理的,为什么?如何验证这种解释?

a. 在距离大于45cm时,光太弱,植物根本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 伊乐藻在弱光下进行光合作用较好,强光则抑制光合作用。 c. 灯距离太近时,光已达到饱和。 d. 伊乐藻是利用室内的散射光和从窗户进来的光进行光合作用。

5 细胞分裂和分化

1.何谓细胞周期?细胞周期分为哪几个时期,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2.何谓染色体组型,何谓染色体带型,对染色体组型和带型的分析有什么意义?

3.怎样理解细胞的全能性?

4.简述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凋亡及细胞衰老等生命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整个细胞生命活动中的生物学意义。

6 高等动物的结构与功能

7.营养与消化

1.为了身体健康,在膳食方面应该遵守哪些原则?

2.什么实验可以证明人从口腔吞咽进使馆的食团是由于食管的蠕动向胃推移的,不是地心吸引力拉动的结果呢?

3.试述小肠在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8 血液与循环

1.简述组织液在人体内的重要作用。

2.为什么营养不良会出现水肿?

3.为什么适量献血有益健康?

4.微循环在体内起什么作用?

9 呼吸:气体交换

1.为什么吸烟危害健康?

2.为什么运动员要到高原去训练?

10 内环境的控制

1.试述人体是怎么通过反馈调节机制来维持体温的稳定的。

2.为什么在高温环境中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工人常饮用含食盐0.1%-0.5%的清凉饮料?

11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1.试述T淋巴细胞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的作用。

2.如何确定患者是否感染过某种传染病?

12 内分泌系统与化学调节--体液调节

1.内分泌系统内部是怎么调节控制的?

2.哪些激素与调节血

糖水平有关,它们分别起什么作用?

13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1.动作电位是怎样产生的?

2.神经冲动是怎么样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的?

14 感觉器官与感觉

15 动物如何运动

1.与其他的四肢着地的哺乳动物比较,人类的骨骼有哪些变化?

16 生殖与胚胎发育

1.有性生殖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2.你赞成克隆人吗,为什么?

17.植物的结构、生殖和发育

1.为什么木质部由死的细胞组成而韧皮部则由活的细胞组成?试就这两个部分的功能进行解释。

18 植物的营养

1.将植物移栽时最好带土,即保留根周围原有的土壤。解释其原因(考虑菌根和根毛)。

19 植物的调控系统

1.菊花石短日植物,在菊花临近开花的季节,存放菊花的屋子夜间不能有照明。有一人在这时偶然将菊花室内的灯开了一下。你想会有什么结果?有什么办法纠正他的结果?

2. 玉米矮化病毒能显著抑制玉米植株的生长,因此感染这种病毒的玉米植株非常矮小。你推测病毒的作用可能是抑制了赤霉素的合成。试设计实验来检验你的假设,该实验不能使用化学方法测定植株中赤霉素的含量。

20 遗传的基本规律

1.一位女士的血型为AB型,男士的血型为O型,他们的亲生子女将会有怎样的血型?其基因型又怎样?

2.在南瓜中,白色果实(W)对黄色果实(w)为显性,果实盘状(D)对球状(d)为显性。在下列杂交F1产生哪些基因型和表型,其比率如何?

(1)Wwdd×wwDd (2)WwDd×WwDd

3.你认为孟德尔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21 基因的分子生物学

1.直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如何设计的?其结果又是怎样分析的?

2.什么是DNA的半保留复制?DNA复制的不连续性的实质是什么?

3.染色体结构畸变有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细胞学特征?

22 基因的表达和调控

1.乳糖操纵子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2.DNA双链分子是怎样被包装在真核细胞的染色体中的?

3.RNA前体的修饰加工体现在哪几个主要方面?怎样理解这些过程与基因表达调控的关系?

23 重组DNA技术

1.简述Southern印迹与Northern印迹的基本原理与步骤。

2.PCR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3.作为克隆载体的质粒应具有什么特征,为什么?

24 人类基因组

1.细胞癌变的遗传学基础是怎样的,试举一例详细说明。

25 生物进化

1.综合进化论关于适合度的定义对"生存斗争,适者生存"的口号作了哪些修正?

26 物种形成

1.什么是物种?什么因素使有性生殖生物物种即使其自身进化不致停滞,又不使已获得的适应因种间杂交而失去?

27 宏观进化与系统发育

1.20世纪50年代分子生物学的兴起对

宏观进化和生物系统发育的研究产生了何种影响?

28 生命起源及原核和原生生物多样性的进化

29 植物和真菌多样性的进化

30 动物多样性的进化

31 人类的进化

32生物与环境

33 种群的结构、动态与数量调节

34 群落的结构、类型及演替

1.群落中物种之间有哪些主要的相互关系?各举一个实例说明。

2.从湖泊演变为森林要经历哪几个演替阶段?演替的动力是什么?

3.什么是顶级群落?它与正在演替中的非顶级群落有什么差异?

35 生态系统及其功能

1.什么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哪些成分?

2.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各有什么功能?

3.什么是营养级和生态金字塔?生态金字塔有哪3种类型?

36 动物的行为

1.基因与行为有什么关系?举例说明。

普通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绪论

一、选择题

1、根据研究层次来划分,生物学的分科主要有( )。

(1)细胞生物学 (2)分子生物学 (3)生态学 (4)解剖学

2、生物多样性通常分为( )三个层次。

(1)生态环境多样性 (2)生态系统多样性 (3)物种多样性 (4)遗传多样性

3、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 )创立了科学的自然分类系统。

(1)施莱登 (2)林奈 (3) 达尔文 (4)孟德尔

4、1838-1839年( )提出细胞学说。

(1)施莱登 (2)林奈 (3)达尔文 (4)孟德尔

5、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 )提出了科学的生物进化理论。

(1)施莱登 (2)林奈 (3)达尔文 (4)孟德尔

6、( )是经典遗传学理论的奠基人。

(1)施莱登 (2)摩尔根 (3)达尔文 (4)孟德尔

7、( )于1953年提出DNA分子双螺旋模型,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诞生。

(1)施莱登和施旺 (2)沃森和克里克 (3)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 (4)孟德尔和摩尔根

8、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物技术,包括( )等,已成为现

代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1)基因工程 (2)细胞工程 (3)发酵工程 (4)酶工程

二、判断题

1、非生物具有远远超越任何生物的高度有序性( )。

2、生物能对环境的物理化学变化的刺激作出反应( )。

3、自主运动常被当作动物和人类生命存在的标志特征( )。

4、人类是唯一不适应特定环境,而又能在各种环境中生存的生物( )。

5、多细胞生物只以有性生殖方式产生后代( )。

6、生物进化是生物多样性和统一性共存的根本原因( )。

7、发生于大约一万年前的工业革命,使人类实现了从流动的渔业社会向定居的农业社会的变

迁( )。

8、自然规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一致性是自然科学的一项基本原则。( )

9、认识客观事物的科学方法常分为观察、实验、假说和理论四个步骤( )。

10、假说和理论没有明确的分界( )。

三、名词解释 生物学 生物多样性

四、简述:生物的同一性(生命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宇宙、地球与生命

一、选择题

1、原始地球上存在有机物质,其可能的来源有( )等几个途径。

(1)地球形成之初已经存在 (2)流星 (3)原始大气自然产生 (4)植物光合作用产生

2、基于原始汤的生命起源学说-------化学进化学说,包括( )等

几个阶段(按进化的时间顺序填写)。

(1)有机大分子的协同进化 (2)有机大分子的自我复制进化

(3)简单有机

分子聚合成有机大分子 (4)原始细胞的形成

(5)细胞内协调生理活动的发生

3、早期单细胞生物的进化,包括( )等几个时期(按进化的时间顺序填写)。

(1)最早的生活细胞 (2)产氧的光合自养细胞 (3)自养细胞

(4)耐氧和好氧细胞出现 (5)真核细胞

二、判断题

1、数以千亿计的恒星聚集成星系,而太阳仅是一颗普通的轻量级恒星( )。

2、太阳质量约是地球质量的33倍( )。

3、地球是太阳系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

4、只有在液态水和含碳有机化合物都存在的行星上才有可能存在生命( )。

5、大陆漂移引起地球地表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 )。

三、简述: 1、“化学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

2、早期单细胞生物的进化历程

第三章 细胞

一、 名词

原生质、组织、细胞凋亡、细胞分化

二、 判断

1、细胞学说可以归纳为如下两点:(1)所有生物都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组成;(2)新的细胞必须经过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产生。( )

2、蛋白质变性是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破坏,即氨基酸序列被破坏。( )

3、生物包括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所有单细胞生物都是原核生物。( )

4、只有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 )

5、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有细胞都是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的。( )

6、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它由大、小两亚基组成,是rRNA和蛋白质构成的复合体。 ( )

7、减数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实现基因的重组。( )

三、 选择

1.生物体内所占比例最大的化学成分是( )

A、蛋白质 B、核酸 C、脂类 D、水

2.下列哪个不是多糖:

A、纤维素 B、糖原 C、麦芽糖 D、淀粉

3. 下列不属于高等植物细胞中的是:

A、细胞壁 B、质膜 C、核糖体 D、中心体

4 下列细胞器中,( )是细胞分泌物的加工和包装的场所。

A、高尔基体 B、内质网 C、溶酶体 D、线粒体

5 构成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不包括( )

A、微管 B、微丝 C、中间丝 D、纤毛

6 生物膜不具有( )

A、流动性 B、选择透过性 C、内吞和外排作用 D、对称性

7.细胞核与细胞质间的通道是:

A、膜孔 B、核膜 C、核质连丝 D、外连丝

8 与呼吸作用有关的细胞器是:

A、核糖体 B、高尔基体 C、质体 D、线粒体

9 下列不含DNA的是:

A、细胞核 B、线粒体 C、高尔基体 D、叶绿体

10 下列哪一种细胞器不是由双层膜所包被的:

A、核 B、

溶酶体 C、线粒体 D、质体

11 下列不被膜包被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 B、高尔基体 C、核糖体 D、溶酶体

四、 问答

1、什么叫细胞全能性?在生产上有何意义?

2、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主要结构区别是什么?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第四章 呼吸作用与能量代谢

一、名词

细胞呼吸

二、选择

1、细胞的主要能量通货是( )

A、CTP B、ATP C、维生素 D、葡萄糖

2、慢跑和激烈奔跑, 在消耗同样多的葡萄糖的情况下, 产生的能量更多

A、慢跑 B、激烈奔跑 C、产生的能量同样高 D、无法判断

第五章 光合作用和合成作用

一、名词

生物固氮

二、判断

1、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气来自CO2

2、植物体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在夜晚进行呼吸作用,两者循环交替发生。( )

3、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而暗反应则发生在类囊体膜上。( )

4、根据在光合作用中作用的不同,光合色素可分为作用中心色素和聚光色素。( )

5、光合作用过程中,氧气在暗反应中被释放。( )

三、选择

1、下列不是高等植物叶绿体中光合色素的是:

A、叶绿素 B、叶黄素 C、花青素 D、胡萝卜素

2、光合作用中效率最差的是( )光:

A、紫 B、绿 C、白 D、黄

四、问答

什么光合作用?主要的光合自养生物有哪些?

第六章 生物的营养

一、选择题:

1、“肥料三要素”是指( )。

(1)钙 (2)磷 (3)钾 (4)氮

2、动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共有六类,其中( )是能源物质,( )是动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材料

(1)糖 (2)脂肪 (3)蛋白质

(4)水 (5)维生素 (6)矿物质

3、脂溶性维生素包括( )等。

(1)维生素C (2)B族维生素 (3)维生素A

(4)维生素D (5)维生素E (6)维生素K

二、判断题:

1、陆生植物主要靠叶片摄取CO2,靠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溶于水的矿物质( )。

2、淀粉是植物主要的储藏物质,而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等多糖是植物主要的结构物质( )。

3、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 )。

4、异养生物的营养主要分为吞噬营养和腐生营养两种类型( )。

5、碳水化合物是人类食物中的主要供能者( )。

6、必需脂肪酸与必需氨基酸都是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取得( )。

7、人体肥胖是摄入的多余能量以脂肪形式大量储存的结果( )。

8、非必需氨基酸即是人体不需要的氨基酸( )

9、水是人体重要的组分,是身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 )。

10、人消化食物的方式有两种,即细胞内消化和细胞外消化( )。

11、动物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通过循环系统转运,才能为身体各部位所利用( )。

第七章 生殖和发育

1、 问答题:

(1)生物的生殖方式有那些?

(2)动物的三个胚层分化成哪些器官?

2、解释:细胞周期 生命周期 生活史 世代交替 细胞的全能性 生长周期 变态

第八章 遗传的基本规律

一、名词

回交、测交、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连锁、交换、性染色体

二、判断

1、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决定,环境不会对基因的表达产生影响。( )

2、细胞质遗传一般表现为母系遗传特征,但杂种后代的遗传符合经典遗传学三大定律。( )

3、用未知基因型的显性个体与纯合隐性个体杂交称为测交。( )

4、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发现了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可见连锁交换定律不适用与豌豆的性状遗传。( )

5、鸡的性别决定是ZW型,公鸡的性染色体为两个异型的ZW ( )

三、选择

1、等位基因的互作不包括:( )

A、共显性 B、镶嵌显性 C、不完全显性 D、上位作用

四、问答

遗传学的三大定律是什么?怎么以此解释生物的多样性和变异性?

第九章 遗传的分子学基础

1、问答题:简述DNA的结构。

2、解释:中心法则 半保留复制 遗传密码

第十章 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

1、解释:同源重组 限制性内切酶 基因克隆 基因工程

2、问答题:

(1)限制酶和连接酶是常用的工具酶,它们在加工DNA分子时分别起什么作用?

(2)试举例说明转基因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分别由哪些应用价值?

第十一章 生物进化

一、名词

 遗传平衡定律(哈迪-温伯格定律) 间断平衡假说

二、判断

1、生物进化是指地球上的生命从最初最原始的形式经过漫长的岁月变异演化为几百万种形形色色生物的过程。

 2、Darwin主义包含了两方面的基本含义:(1)现代所有的生物都是从过去的生物进化来的;(2)自然选择是生物适应环境而进化的原因。

 3、进化体现在种群遗传组成的改变,这就决定了进化改变的是整个群体,而不仅仅是个体。

 4、化石种类分类古生物遗体化石和古生物遗迹化石化。

 5、亲源关系相近的生物在它们发育过程中有相似的发育阶段。

6、亲源关系近的生物,其DNA或蛋白质有更多相同性。反之亦然。

 7、自然选择作用下群体水平的进化实质上反映了生物基因库的变化。

8、基因库是一种生物群体全部遗传基因的集合,它决定了下一代的遗传性状。

9、遗传变异的

来源主要有: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10、地理隔离造成生殖隔离,生殖隔离导致新种的形成。

 11、不同人种(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等)属于不同物种。

三、选择

 1、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__。

(1)属 (2)种 (3)品种  (4)科

 2、传统的五界分类系统不包括__。

(1)原核生物界 (2)原生生物界 (3)真菌界 (4)病毒界

 3、Pseudomonas transluces、Pseudomonas syringae、Pseudomonas propanica是相同__的生物。

(1)目  (2)科  (3)属  (4)种

四、问答

1、 猎豹和大熊猫都是濒危物种,试从种群基因库的角度分析它们濒临灭绝的原因,并提出拯救它们的方案。

第十二章 单细胞生物及非细胞生物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些生物是原核生物( )

(1)病毒 (2)细菌 (3)肉足虫 (4)鞭毛虫

2、哪些生物不具有细胞结构

(1)病毒 (2)蓝细菌 (3)放线菌 (4)鞭毛虫

二、问答

1、原生生物包括哪些种类?

2、什么是蓝细菌?其特征和分布与细菌有何区别?

第十三章 植物与真菌

一、判断

1、 常见的苔藓植物是配子体。

2、 常见的蕨类植物是配子体。

3、 食用和药用的白果是银杏的果实。

4、 真菌是真核生物,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营异养生活。

5、 植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真核生物,具有细胞壁,能进行光合作用。

二、选择

1、木耳属于__。

(1)地衣   (2)藻状菌   (3)担子菌   (4)子囊菌

2、__是裸子植物的特征。

(1)胚珠裸露  (2)木质部具筛管  (3)双受精现象  (4)形成果实

3、下列不属于真菌的是__。

(1)灵芝  (2)青霉  (3)啤酒酵母  (4)变形虫

4、地钱属于__。

(1)苔类植物  (2)藓类植物  (3)真菌  (4)蕨类

5、下列对蕨类植物描述正确的有__。

(1)植物体呈两侧对称 (2)双受精现象 (3)根状茎内有维管组织

(4)营养叶上排列整齐的孢子囊群

6、下列对被子植物描述不正确的有__。

(1)具有典型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可以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3)子房发育成果实

(4)松树、紫荆都是被子植物

7、下列哪些植物是被子植物__。

(1)棉花  (2)银杏  (3)苏铁  (4)雪松

8、下列不属于藻类植物的是__。

  (1)海带  (2)紫菜  (3)水绵  (4)金鱼藻

四、问答

1、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主要在哪几个方面?

2、被子植物为什么能成为当今植物界最繁盛的类群?

第十四章 动物与人类

、选择题:

1、循环系统最先在( )中出现

(1)腔肠动物 (2)节肢动物 (3)鱼类

(4)环节动物 (5)软体动物

2、呼吸系统最先在( )中出现

(1)腔肠动物 (2)节肢动物 (3)鱼类

(4)环节动物 (5)软体动物

3、脊索动物具有( )等基本特征

(1)脊索 (2)神经索 (3)鳃裂 (4)神经管

4、下列各种动物中属于两栖动物的有( )

(1)娃娃鱼 (2)鲫鱼 (3)鲸鱼

(4)田鸡 (5)衣鱼 (6)黄鳝

5、下列各种动物中属于鱼类的有( )

(1)娃娃鱼 (2)鲫鱼 (3)鲸鱼

(4)田鸡 (5)衣鱼 (6)黄鳝

6、下列各种动物中属于鸟类的有( )

(1)原鸡 (2)田鸡 (3)鸳鸯

(4)鸵鸟 (5)麻雀 (6)企鹅

7、下列各种动物中属于哺乳类的有( )

(1)虎 (2)狐狸 (3)鲸鱼

(4)袋鼠 (5)蜥蜴 (6)中华鳖

8、下列各种动物中,具有假体腔的有( )

(1)蛔虫 (2)蚯蚓 (3)蚂蝗 (4)涡虫

9、圆口动物是原始的脊椎动物,其原始性表现在( )

(1)无上下颌 (2)有成对的附肢 (3)自由生活

(4)有上下颌 (5)没有成对的附肢(6)寄生或半寄生生活

二、判断题:

1、海绵动物的胚胎发育与其它多细胞动物有很大的差异,可能具有独立的起源( )。

2、动物进化的趋势之一是身体形态由两侧对称向辐射对称进化( )。

3、海绵动物是原始的多细胞动物,因体表多孔洞,故又称多孔动物( )。

4、腔肠动物是真正的两胚层多细胞动物,出现了原始的梯状神经系统( )。

5、最早出现两侧对称体制和中胚层的动物是线形动物( )。

6、线形动物具有假体腔,并出现了完整的消化管道( )。

7、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首次出现了专职的呼吸器官,但其循环系统效率不高,全都属于开管

式循环( )。

8、环节动物是最早出现身体分节和真体腔的动物( )。

9、环节动物出现了后肾管和网状神经系统( )。

10、节肢动物因其具有分节的附肢而得名,与环节动物相比,在形态和功能上都有较高的分

化,称为同律性分节( )。

11、马式管是昆虫类等节肢动物的肠壁外突形成的,能很好回收水分的排泄器官( )。

12、棘皮动物属于原口动物,因内骨骼突出体表形成棘状突而得名( )。

13、尾索动物仅尾部有脊索,而头索动物仅头部有脊索( )。

14、鱼类无颈部,单循环,成体的排泄器官为后肾( )。

15、软骨鱼类的雄性具有交配器,可以进行体内受精( )。

16、两栖动物是水生过渡到陆生的第一支动物类群( )。

17、爬行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了羊膜,摆脱了生殖过程中对水的依赖而成为完全陆生

的脊椎动物( )。

18、现代鸟类无齿,无膀胱,视觉和嗅觉都很发达( )。

19、哺乳动物是有原始鸟类进化来的全身被毛,运动快速,恒温、胎生和哺乳的动物高级脊

椎动物( )。

20、现代的猿类有长臂猿、黑猩猩和猩猩等,其中猩猩与人类的亲源关系最近( )。

21、两足直立行走是人类区别于现代猿类的一个重要特征( )。

三、名词解释:网状神经系统、假体腔、真体腔、开管式循环、闭管式循环

第十五、十六章、生物与环境

一、名词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生物圈 生态平衡 温室效应

二、判断

1、自然种群具有三个特征:空间特征、数量特征和遗传特征。

2、种群的空间分布类型包括均匀分布、随机分布和聚集分布。

3、环境资源是有限的,种群不可能长期连续呈指数式增长。

4、正常情况下,大多数种群个体的数量基本都是稳定的,种群的数量在环境承受容量K值上下波动。

5、由于对资源不平等的利用,两个物种竟争的结果会导致利用资源能力较弱的物种种群数量下降,激烈的竟争甚至可导致一个物种从该区域完全被排除。

6、 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是一种竟争的关系。

7、 能量通过食物链中各个营养级由低向高流动时逐级增加,形成能量金字塔。

8、 种群增长曲线是一条向着环境负荷量极限逼近的S形增长曲线。

9、 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就越稳定;食物网越简单,生态系统就越容易发生波动或遭受毁灭。

10、从陆地上看,凡是水的循环越活跃的地方,生命的活动就越活跃。

11、工改造的农业生态系统是不稳定的。

12、可持续发展总体策略的内容包括人口、生产和环境保护3方面的多项政策和行动计划。

三、选择

1、所有生态系统都可以区分为四个组成成分,即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___。

(1)非生物环境   (2)温度   (3)空气   (4)矿质元素

 2、下列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初级生产者的是__。

(1)动物  (2)真菌  (3)酵母菌  (4)绿色植物

 3、下列几种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__。

   (1)北方针叶林 (2)温带落叶林 (3)温带草原 (4)热带雨林

四、问答

1、谈谈种群增长的限制因素和种群崩溃的原因。

2、什么是生态位?你如何理解竟争的生态学意义?

五、平时作业

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有哪些

重大影响?你对“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怎样理解的?(最后一次上课交)

第十七章 生物的行为

一、判断题:

1、生物的行为可分为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动物的迁徙属于习得行为(  )。

2、无论是本能行为还是习得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遗传与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

(  )。

3、特定的环境因子可以作为引发因子启动本能行为的表现(    )。

4、最适合的摄食行为是通常是以最小的能量消耗与最小的风险得到最丰盛食物的行为

(  )。

5、招引追逐表演是一种避敌防卫行为(    )。

6、每个动物个体都具有守卫生活区域,阻止同物种的侵略者进入的领域性(  )。

7、雄性的初始亲本投资比雌性的大(   )。

8、在群居动物中,雌性个体间通常存在性内选择,不同个体的社会优势等级由此决定(  )。

9、配偶选择可能存在性间选择,通常是雌性从相互竞争的雄性个体中选择交配的对象

(  )。

10、生物性行为的目的仅仅是繁衍后代( )。

11、社会生活对社会性生物总是非常有利的( )。

12、对于社会性生物,个体与群体的利益并不总是一致的,很多社会行为要求个体作出不同

程度的牺牲( )。

13、鸟类的求偶舞蹈是一种借助视觉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讯方式( )。

14、人类的领悟学习行为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

15、人类文化通常以文化自身的价值观选择文化形状,不受客观环境的严格制约( )。

16、生物进化的速度比文化进化的速度快( )。

二、谈谈你对“亲族选择”的理解

1. 绪论:生物界与生物学

1.20世纪,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揭示了生物界在化学成分上,即在分子层次上存在高度的同一性。这会给人们什么启示?

2.生物学中,一方面有新的学科不断分化出来,另一方面一些分支学科又在走向融合,这说明了什么?

3.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光合自养的蓝细菌和绿色植物在地球表层环境的演变中起了哪些作

用?

2 生命的化学基础

1.牛能消化草,但人不能,这是因为牛胃中有一种特殊的微生物而人胃中没有。你认为这种微生物进行的是什么生化反应?如果用一种抗生素将牛胃中的所有微生物都消灭掉,牛会怎样?

2.有人说:"不必担心工业所产生的化学废料会污染环境,因为组成这些废料的原子本来就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中。"你如何驳斥此种论调?

3.细胞的基本形态结构与功能

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在结构与功能上的基本区别是什么?

2.细胞核是由哪几种部分组成的,其生物学功能

是什么?

3.细胞之间有哪几种连接方式?其生理机能是什么?

4 细胞代谢

1.人体的细胞不会用核糖作为能源,试分析其理由。

2.某科学家用分类的叶绿体进行下列实验。先将叶绿体浸泡在pH4的溶液中,使类囊体空腔中的pH为4。然后将此叶绿体转移到pH8的溶液中。结果此叶绿体暗中就能合成ATP,试解释此实验结果。

3.有一个小组用伊乐藻(Elodea)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他们将一枝伊乐藻浸在水族箱中,计算光下该枝条放出的气泡数(氧气),以单位时间内放出的气泡数作为光合速率。他们用太阳灯与水族箱的距离从75cm缩短到45cm时,光合强度基本无变化。只有从45cm移到15cm这一段距离时,光合速率才随光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根据计算,当太阳灯从75cm处被移至45cm处时,照在水族箱上的光强度增加了278%。如何解释这一实验结果?小组的成员提出下列4条可能的解释。你认为哪一条是由道理的,为什么?如何验证这种解释?

a. 在距离大于45cm时,光太弱,植物根本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 伊乐藻在弱光下进行光合作用较好,强光则抑制光合作用。 c. 灯距离太近时,光已达到饱和。 d. 伊乐藻是利用室内的散射光和从窗户进来的光进行光合作用。

5 细胞分裂和分化

1.何谓细胞周期?细胞周期分为哪几个时期,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2.何谓染色体组型,何谓染色体带型,对染色体组型和带型的分析有什么意义?

3.怎样理解细胞的全能性?

4.简述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凋亡及细胞衰老等生命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整个细胞生命活动中的生物学意义。

6 高等动物的结构与功能

7.营养与消化

1.为了身体健康,在膳食方面应该遵守哪些原则?

2.什么实验可以证明人从口腔吞咽进使馆的食团是由于食管的蠕动向胃推移的,不是地心吸引力拉动的结果呢?

3.试述小肠在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8 血液与循环

1.简述组织液在人体内的重要作用。

2.为什么营养不良会出现水肿?

3.为什么适量献血有益健康?

4.微循环在体内起什么作用?

9 呼吸:气体交换

1.为什么吸烟危害健康?

2.为什么运动员要到高原去训练?

10 内环境的控制

1.试述人体是怎么通过反馈调节机制来维持体温的稳定的。

2.为什么在高温环境中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工人常饮用含食盐0.1%-0.5%的清凉饮料?

11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1.试述T淋巴细胞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的作用。

2.如何确定患者是否感染过某种传染病?

12 内分泌系统与化学调节--体液调节

1.内分泌系统内部是怎么调节控制的?

2.哪些激素与调节血

糖水平有关,它们分别起什么作用?

13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1.动作电位是怎样产生的?

2.神经冲动是怎么样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的?

14 感觉器官与感觉

15 动物如何运动

1.与其他的四肢着地的哺乳动物比较,人类的骨骼有哪些变化?

16 生殖与胚胎发育

1.有性生殖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2.你赞成克隆人吗,为什么?

17.植物的结构、生殖和发育

1.为什么木质部由死的细胞组成而韧皮部则由活的细胞组成?试就这两个部分的功能进行解释。

18 植物的营养

1.将植物移栽时最好带土,即保留根周围原有的土壤。解释其原因(考虑菌根和根毛)。

19 植物的调控系统

1.菊花石短日植物,在菊花临近开花的季节,存放菊花的屋子夜间不能有照明。有一人在这时偶然将菊花室内的灯开了一下。你想会有什么结果?有什么办法纠正他的结果?

2. 玉米矮化病毒能显著抑制玉米植株的生长,因此感染这种病毒的玉米植株非常矮小。你推测病毒的作用可能是抑制了赤霉素的合成。试设计实验来检验你的假设,该实验不能使用化学方法测定植株中赤霉素的含量。

20 遗传的基本规律

1.一位女士的血型为AB型,男士的血型为O型,他们的亲生子女将会有怎样的血型?其基因型又怎样?

2.在南瓜中,白色果实(W)对黄色果实(w)为显性,果实盘状(D)对球状(d)为显性。在下列杂交F1产生哪些基因型和表型,其比率如何?

(1)Wwdd×wwDd (2)WwDd×WwDd

3.你认为孟德尔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21 基因的分子生物学

1.直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如何设计的?其结果又是怎样分析的?

2.什么是DNA的半保留复制?DNA复制的不连续性的实质是什么?

3.染色体结构畸变有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细胞学特征?

22 基因的表达和调控

1.乳糖操纵子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2.DNA双链分子是怎样被包装在真核细胞的染色体中的?

3.RNA前体的修饰加工体现在哪几个主要方面?怎样理解这些过程与基因表达调控的关系?

23 重组DNA技术

1.简述Southern印迹与Northern印迹的基本原理与步骤。

2.PCR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3.作为克隆载体的质粒应具有什么特征,为什么?

24 人类基因组

1.细胞癌变的遗传学基础是怎样的,试举一例详细说明。

25 生物进化

1.综合进化论关于适合度的定义对"生存斗争,适者生存"的口号作了哪些修正?

26 物种形成

1.什么是物种?什么因素使有性生殖生物物种即使其自身进化不致停滞,又不使已获得的适应因种间杂交而失去?

27 宏观进化与系统发育

1.20世纪50年代分子生物学的兴起对

宏观进化和生物系统发育的研究产生了何种影响?

28 生命起源及原核和原生生物多样性的进化

29 植物和真菌多样性的进化

30 动物多样性的进化

31 人类的进化

32生物与环境

33 种群的结构、动态与数量调节

34 群落的结构、类型及演替

1.群落中物种之间有哪些主要的相互关系?各举一个实例说明。

2.从湖泊演变为森林要经历哪几个演替阶段?演替的动力是什么?

3.什么是顶级群落?它与正在演替中的非顶级群落有什么差异?

35 生态系统及其功能

1.什么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哪些成分?

2.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各有什么功能?

3.什么是营养级和生态金字塔?生态金字塔有哪3种类型?

36 动物的行为

1.基因与行为有什么关系?举例说明。


相关文章

  • 名师解读[2015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
  • 镇海中学名师解读<2015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3-02 06:45:58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中国宁波网讯(宁波日报记者陈敏)记者昨日从市教 ...查看


  • 高三生物备考计划
  • 定远三中2015级高三生物备考计划 高三生物组 一.指导思想 积极研究.探索新课程背景下高考生物的新变化及特点,及时收集整理各方信息,争取不走或少走弯路,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现根据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 ...查看


  • 高三生物组经验交流演讲稿
  • 高三生物组经验交流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教研室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在这样专家云集的场所,我作为天有高中的高三生物组备课组长在这里发言深感荣幸,同时也诚惶诚恐.虽然我从教已有6年,但是在生物教学领域里,还有很多不懂和迷茫,今天借这个 ...查看


  • 南开大学生物化学考研真题
  • 天津考研网(www.52kaoyan.com) 南开大学生物化学考研真题 南开大学生物化学考研复习都是有依据可循的,考研学子关注事项流程为:考研报录比-大纲-参考书-资料-真题-复习经验-辅导-复试-导师,缺一不可. 我是一位已经在南开大学 ...查看


  • 2016年广东高考理科综合备考手册
  • 2016年广东高考理科综合备考手册(生物) 2016年广东高考理综知识考点有哪些,怎样做好广东2016年高考理科综合复习备考工作?2016年广东省普通高考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的试卷(新课标卷)(简称全国卷).为便于各高中学校在暑假期间 ...查看


  • 一模生物成绩分析
  • 一模的生物成绩分析和计划 本人担任本届高三7班和高三8班两个理科班的生物教学任务.其中7班是普通班,分班时生物平均分与上一排名相差0.9分处于倒数第二的位置.而九月测其平均分以微弱优势排年级普通班第一.8班是属于重点班,却以分班第二的成绩退 ...查看


  • 我是一株伽蓝花
  • 我是一株伽蓝花--写在生物联赛之后 [感受+总结+经验] 周一的时候,生物老师告诉我,生物联赛拿了省一. 当时,很高兴.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复杂的感受,想要写点东西来表达出来,总结一下我并不长的生竞经历. 并不是想炫耀什么,毕竟吧里这么多国 ...查看


  • 2015年高考备考研讨会会议交流材料
  • 2015年高考备考研讨会会议交流材料 --------额尔古纳市第一中学高三生物备课组 本次会议主要是为了解读2015年高考考纲精神,预测高考命题动向,总结2015年呼伦贝尔市高考模拟第一次考试情况.现将我校生物学科高考备考情况作如下总结: ...查看


  • 2016广东高考全国卷考纲
  • 语 文 一.全国卷与广东卷的相同点 1.命题依据相同.二者都是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2015年版>为依据, 都体现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要求,现代文阅读都有必考 ...查看


  • 原创试题编制的素材及问题思考
  • 摘要 高考复习中尝试着自编试题对学生训练,在提高复习的有效性上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自编试题涉及试题素材的选择,其途径有多种思考,试题编制过程中还应注意试题中问题的设制与学生的实际,试题中问题设制的有序性等问题,以提高试题的质量. 关键词 原创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