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聊城称为古城有来历

聊城有很多的称号,

江北水城,

运河古都,

千年古城,

做为聊城人,

你什么聊城为什么称做古城么?

看完这篇,也许就明白了。

聊城那些名胜古迹,史上最全!

聊城名胜古迹之-古东昌府八大景

【光岳晓晴】光岳即光岳楼。

光岳楼旧称“古楼”,位于聊城古城中心。明洪武二年,东昌卫守指挥事陈镛为了与元朝残余部队作战,将宋熙宁三年所建土城改建为砖城,并于洪武七年利用修城余木修建了这座高达百尺的更鼓楼,所以初名“余木楼”,它是用从运河运来的修城余下的木料所建的一座更鼓楼。明弘治九年,吏部考功员外郎李赞在他的《题光岳楼诗序》中说:“余过东昌,访太守金天锡先生。城中一楼,高壮极目,天锡携余登之,直至绝阁,仰视俯临,毛发欲竖,因叹斯楼,天下所无,虽黄鹤、岳阳亦当望拜。乃今百年矣,尚寞落无名称,不亦屈乎?因与天锡评。命之曰:光岳楼,取其近鲁有光于岱岳也”。

1956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6月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光岳楼为四重檐十字脊过街式楼阁,光岳楼通高和底边长都是33米,也就是古代九丈九尺。在中国古代九是阳数之极,寓意其高度不可超越。

光岳楼由墩台和4层主楼组成。墩台为砖石砌成的正4棱台,高9.38米。底边边长34.43米,上缘边长31.93米,总占地1185.42平方米,向上渐有收分。

台体的东、西、南、北四面中部,各设有一半券形拱门,券至台中心处成十字交叉拱。四拱门相同,券上方砌门额,南曰“文明”,北曰“武定”,东曰“太平”,西曰“兴礼”。 光岳楼下楼门的右侧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乾隆题写的几个大字:天下第一楼。

楼以南向为尊。南向拱门两侧各开一小拱门,形制与中间拱门相似,东侧小门门额用青石刻成,上书“凤城仙阙”,西侧小门门额刻有 “阆苑瀛洲”,分别由安跃拨和朱续罩题写。据史料记载,安跃拨、朱续罩均为清代人士,由此可知,此二匾额均为后来维修光岳楼时所加刻。西侧小门为假门,只存形式,以求和东门相称。东侧小门则是登楼的唯一通道,拱门内又另砌小券,门洞宽1.86米。门内为一方室,东设踏跺,升4级至梯台。楼台南壁设有一小窗,供通风采光之用,北转升37级至平台,再升15级达台面,共计56级。

四层主楼筑于高台之上,全为木结构,方形带廊,高24米,共有金柱192根,斗拱200朵。所用木料来自苏禄国(今菲律宾)。

一楼门侧立一石碑,上刻乾隆帝诗刻一首,为其八十岁最后一次南下归途中所作。当时光岳楼为其行宫,就在二楼。

第一层楼,地面比台面略高,呈正方形,四周砌以条石,面阔进深皆7间,明间面阔特大,为4.05米,次间、梢间较明间为小,自2.79米到2.90米不等。尽间面阔最小,自1.75米到1.89米不等,系楼身之回廊。楼本身平面面阔进深皆5间,用内外双槽柱,外加围廊,结构清爽明了。楼身檐柱一周共20根,直径0.60米,全部包于厚达1.34米的砖墙内。墙表面饰红垩,内侧无粉饰,露清水砖墙。每面明间设板门两扇,无门饰。冠门簪4个,中为菱形,两侧为圆形。楼面两次间开窗。内槽金柱共计12根,直径亦0.60米,髹黑漆。一楼门内北面,在明间檐柱与金柱穿插枋上设鲁班神龛。龛内设塑鲁班神像,左右设小梯可供升降。龛上方悬挂一“巧夺天工”木质匾额。白底黑字,为溥杰所题,龛左右金柱上,木刻有原聊城县长孙桐峰撰文,蒋维崧重书的楹联一副:“泰山东峙,黄河西临,岳色涛色,凭栏把酒无限好,丛台射书,微分明志,人杰地灵,登楼怀古有余馨。”在一楼的东南门额上,各悬有木刻横匾一方,东为“泰岱东来做翠屏”,南为“宇宙文衡”。

第二层面阔进深仍为7间,而尽间尺寸更小,自1.16米至1.26米不等,实际上尽间系回廊,亦即平座部分。该层于4面明间辟门,为直3道格门,两侧为方眼格窗,东西两次间为梯井通上下层。金柱一周内以板壁围成一长方形室,其中又分为大、小间。南向中间辟门,左右开圆窗。仰视之上为空井,可见4层梁架。此室过去为供“文昌帝君”之用,故名文昌阁。据说,乾隆皇帝7次下江南,6次东巡,9次过东昌府,5次登光岳楼。并多次住在文昌阁内,曾先后为光岳楼赋诗13首。因此文昌阁也名“乾隆行宫”。文昌阁门两侧,有著名史学家、书法家丰子恺题写的藏头楹联一副:“光前垂后劳动人民智慧无极;岳峻楼高伟大祖国文物永昌。”二楼四面檐下各悬挂四方木质长3米,高1.4米的匾额。

在南门一楼檐下,悬有木刻横匾一方,“宇宙文衡”为康熙年间董沐所题。

二楼檐下,悬有木刻横匾“神光鐘暎”,为清康熙皇帝所题。传说康熙皇帝曾四次登临光岳楼,有一次康熙登临光岳楼,见南方有一道彩虹出现,于是亲题匾额《神光钟暎》,“神光鐘暎”的意思是东岳之神光与光岳楼之神光交相辉映。“神光鐘暎”匾,边缘装饰有龙纹、玉玺,蓝底金字。

北檐下悬有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郭沫若为纪念光岳楼落成600周年而于1974年题写的“光岳楼”匾,白底黑字,气势磅礴。东面檐下悬“太平楼阁”匾,为清康熙六十年(1721)“字压天下”的聊城籍状元邓钟岳所题。在西檐下,悬有“就日瞻云”匾,白底黑字,为清代史学家解岗题。由二楼两侧梯道升16级台阶到达第三层楼面。

第三层系暗层,实际是楼的结构层。利用横木穿插,梁枋扣合,将自下直贯而上的12根金柱和20根檐柱从上端构成一个整体,使之更加牢固和稳定,故三层也是楼的主要框架。该层面阔进深皆5间。金柱与檐柱之间上端是梁架,与第二层贯通,所以暗层实仅3间。“当心间”即楼之正中为空井,四周置栏杆。柱顶设有显著卷刹。此例与宋《营造法式》相符。外檐拱科相连、梁柱相交,枋木相穿,结构紧凑而疏密得体,使建筑学、美学、力学、工艺学等在这座楼上得以充分体现。第三层东次间由北向南上13级台阶抵第四层。

第四层为楼的最高层,共有柱28根,面阔进深皆3间,平面正方形,较其下诸层骤然缩小。明间面阔5.66米,大于其它各层明间,目的是为十字脊加长,提高光岳楼的重心,使之在外观上更加雄伟。明间设窗6扇,次间装冰纹圆窗。中间为空井,四周设栏杆。屋顶为十字顶,顶下正中悬垂莲柱,以八道斜脊分别置于三架梁及抹角梁之上。楼脊为歇山十字脊,脊顶正中装有一座高3米,直径1.5米的透花铁葫芦。四楼中心为一大莲实,四围横木上有红蓝绿四种颜色的莲实,体形较中间莲实略小。莲实都雕工精美,色泽艳丽。据传楼内以莲实为饰取其水意,以镇火神。的确,光岳楼自建成至今,从未遭遇火灾,所以当地人至今以莲实为吉祥物。

清朝乾隆皇帝11次东巡、南巡,9次过聊城,6次登光岳楼。据《南巡盛典》记载,光岳楼为乾隆皇帝南巡36行宫之一。楼上悬挂的“神光钟瑛”匾额系清朝康熙皇帝所题,意为东岳之神与光岳楼之神光交相辉映。乾隆皇帝登光岳楼时,称赞聊城:“高下耕桑俯沃野,北南水陆接通衢”。

附属文物 有石碑7通,横条壁碑15方。7通石碑分别立于一楼廊下四周,其中南面3 通,东面2通,北面2通。7通石碑中有乾隆帝御诗碑一通。重修光岳楼记事碑6通中,各有清代开国状元傅以渐书丹、海源阁创建人物杨以增撰文石碑1通。15方壁碑分别嵌于一楼四周内外墙壁上,除有3方重修光岳楼记事碑外,其余均为咏颂光岳楼的诗赋碑。

【附件】登光岳楼即事

登光岳楼即事

乾隆

层栏画构入云区,耸峙城中镇西隅。

高下耕桑俯沃野,北南水陆接通衢。

虹光奕奕扶梁焕,泰岳岩岩罨牖铺,

长记短诗初读遍,子安牛斗句曾无。

【巢父遗牧】巢父,传说中的高士,因筑巢而居,人称巢父。传说中高士巢父曾隐居聊城,以下是传说故事:尧从16岁开始为天子治理天下,他在位时,曾命羲和掌管时令,制定历法,把天下划分为9州,9州是冀、兖、青、徐、荆、扬、豫、梁、雍。聊城时属兖州之域。国家昌盛富强,毛泽东诗中曾夸赞“唐尧虞舜”:“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尧在位70年,到了86岁的时候,他觉得年老体衰,不能担负天子之责,就想传位让贤。

一日,他对上朝的群臣说:“四岳:朕在位七十年,你们诸侯之中有能顺事用天命的人,接替我吗?”有人推荐他的儿子丹朱,尧认为他“顽凶”心术不正,好与人争讼,说话不讲道理,故不能用。又有人推荐共工,尧说共工好夸夸其谈,办事极少,表面恭顺,背后却干坏事,故也不能用。尧见大家推荐不出合适的人选,便提出让主管四岳的官员来接替他的职位,四岳推辞说,无才无德,不堪胜任。后来,尧便访朝野,广为举荐,后来,听说有个叫巢父的人是个人才,尧便想请他出山。

胸怀济世安邦之策的巢父,在聊城一带躬耕放牧,隐居不出。他在树上修筑了一个巢,夜晚就躲进巢里睡眠,人们都称他为巢父。尧派去的人找到了巢父,请他出来治理国家,允诺要以天下相让。巢父丝毫不为所动,严词拒绝了尧的邀请。尧没有办法,又打算去寻找许由。许由是巢父多年的好友。巢父得知后,提前传话给许由说:“你赶快躲避起你的形体,藏匿起你的锋芒,否则,你就不再是我的朋友”。

尧终于找到了许由,告诉他要让与君位。许由同样拒不接受,逃到河南登封县东南的箕山之下,开垦荒地,耕耘播种,过起了与世隔绝的田园生活。后来,尧打听到许由的下落,再次托人请他出山去做九州长。许由非常厌恶,认为这些话更加龌龊和卑劣,以至于他的耳朵也因为听到这种脏话的缘故而变得污浊不堪。他于是起程到了颍河之滨,不停地用河水去冲洗他的耳朵。

多年以后,许由再次遇到正在放牧的巢父,许由叙述了自己的经历,告诉巢父自己如何从箕山之下辗转到了颍河之滨。巢父听后淡淡地说:“如果,你深居山林,心如磐石,不贪图利益,不去接触权贵,那么,自然就不会有人拿爵禄来干扰你了”。他们谈话之间,许由又回想起“九州长”的事,不由得又去溪边洗耳。巢父责备许由道:“你真的担心脏话会沾污了你的耳朵,那么你洗耳就不会污染了溪水,而污水难道不会弄脏了我正在饮水的牛口吗?”许由无言以对。巢父说完,就牵着牛到上游去饮水了。

尧经过咨询四方部落首领,最终选定舜为其继任人。巢父和许由的故事一直为后人所津津乐道,世代传颂。二人并称巢许,亦作巢由。《汉书·鲍宣传》中有“尧舜在上,下有巢由”句。古代有才学的人,而又隐居不仕,含有一种洁身自好,飞遁鸣高的意境,故备受后世文人的推崇。

巢父去世后,为了纪念他,人们在他生活放牧的地方,修建了巢父墓。旧志载:“巢父墓在城东南十五里,旧治十字街东南。”此处的“旧治”,是指巢陵故城的旧聊城县治所而言。

清嘉庆《东昌府志》载:“石晋陵城,开运二年河决王城毁,……曾在聊城一带放牧,尧以天下让巢父,不受,死后葬于聊城”。聊城古有巢陵城,为巢父葬处,在今聊城市东昌府区许营村西北二里许的大石槽村西。

聊城县治曾移此。其墓旁传为当年“巢父遗牧处”,为聊城古八景之一,曰“巢父遗牧”。

【崇武连墙】明清时期漕运码头。时称崇武驿大码头,俗称“大码头”为京杭大运河重要口岸之一。位于今聊城东关闸口以南800米处的古运河西岸。码头长17.5米,宽5.8米,呈“巨”字形,共设踏跺两处,左右设上下台阶。大码头为官用码头,巨贾富聊城运河大码头商之船也多停泊于此。明清两代运河畅通时,聊城商贾云集,经济繁荣。大码头一带,南来北往的漕船络绎不绝,停泊待卸的商舶绵延数里。从大码头南望,舳舻相连,帆墙如林,宛如一幅宏丽壮阔的图画,故有'崇武连樯'之称,列为聊城八景之一。清康熙皇帝南巡途经聊城时,多在此登岸,驻聊观光。大码头附近曾有一御碑,是清康熙皇帝为减免东昌税收而立。随着古运河的开发,大码头又重新改建。1994年4月,被聊城市(今东昌府区)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绿云春曙】依绿园

依绿园坐落于聊城旧城区西北隅,北、西至城墙,南到道署街,东到市粮食局西墙,略作长方形,占地3.84公顷,为明、清两代官府花园。

据清宣统《聊城县志》记载:绿云楼,在府城西北隅。宋时建,名自公亭。至元九年,尚书徐士隆为总管,改建为绿云楼,亦云绿云亭。旧废为民居。乾隆三十二年,知府黄检扩其地为园,为学使谦恒题额曰“得水”。三十八年,知府胡德琳重葺,改名“依绿”。

“丽农山房”为依绿园主建筑。丽农山房西边累土为山,名曰华山,山房南面也有土山,名为南章。南章左右分别是名为邀月的游廊和称作蓼庵的水榭,两建筑东面是通往晚晴书屋和砥斋的双桥。双桥之间有小玲珑馆和名为可亭丽的房间。山房北面有轩房一处,三面临水,故名枕流漱石台。此轩西北有一亭,“绿云深处”的名字正好迎合依绿园的原名“绿云楼”。

依绿园分为南园和北园,不仅在古城内有,在鼎顺花园附近还有一部分。据说,因为靠近运河,乾隆东巡来聊城的时候就在北园接见地方官员。”如今,依绿园的陈迹也已经消失殆尽。

当年,郑板桥来东昌府,夜降大雪。第二天,众人踏雪观竹,当时知名画家吴竹堂,即兴泼墨作了一幅《得水园喜雪图》。郑板桥欣然为面南的一处园中宅子题写了“喜雪斋”,以示文人清高自洁的秉性。喜雪斋门柱上有一幅楹联,是清代书法家、清官刘墉撰写——“幽人来问篱边菊,仙客相论海上琴”。

据聊城市财政局邓钟岳之第八代传人邓树堂先生介绍:东昌府衙(包括依绿园,依绿园为府衙的后花园,因靠近城墙西北角的绿云楼而得名,园内有“十八景”。绿云楼是聊城古八景之一的“绿云春曙”)。地址在今道署西街路北市粮食局及西花园,原为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建,后经多次重修,为东昌府最高行政长官办公、居住的地方。府衙内原有宋徽宗赵佶亲笔书石碑一通(为半截碑),是不可多得的国家级珍贵文物。

园内亭台、池榭、小桥、幽阁疏密谐和,假山峥嵘,翠峰叠秀,花木繁茂,溪水长流,晚景书屋、丽农山房、绿云深处等12景的设计独具匠心,为五百年前聊城一大胜景。

依绿园亦称道署花园。源于宋、盛于清,毁于民国初年,因其为东昌八大胜景之一“绿云春曙”而久负盛名。

【古甃铺琼】古甃即古井,在今聊城旧城的西北角,传说井底是白玉铺砌,井水清澈碧莹,一望即可见底。井壁长满茸茸之青苔,与水中之晶莹琼玉相映。

注:甃音:zhōu昼,甃的本义为井壁。《说文》:“甃,井壁也”。段玉裁注:“井壁者,谓用砖为井垣也”。《五经文字》:“甃,砖垒井”。参20页西关古井条。

【圣泉携雨】聊古庙相传为上古高阳氏颛顼衣冠冢及供奉拜祭。墓旁有水井,称圣水井,传说此井“颇著灵异,逢旱祈祷,辄降甘霖”。

圣水井,位于聊城东昌府区闫寺镇审李庄东、聊古庙遗址附近,古为聊城八景之一,称为“圣泉携雨”。

圣水井近似普通砖井,因弃用已久,蔓延的杂草几乎把井口湮没了,以至于很多人不知道在这个冷清的角落里还有一口寂寞的古井。井壁的砖面布满青苔,好似翡翠点缀其上,井水清澈可鉴。井的周围散布着大量的青砖和青瓦的碎块,随手便能捡到一片年代久远的陶片或瓷片。以前在井和陵墓前曾有聊古庙,庙规模宏大、远近闻名,庙内有钟楼、鼓楼、大殿、廊房、后楼等建筑,殿顶起脊,飞檐斗拱,殿内雕梁画栋,庙的整体结构布局得当、协调紧凑。庙内大殿供有高阳氏颛顼的坐像。大殿后二层阁楼内塑有颛顼和后妃神像,1945年聊古庙被毁掉,现只剩下遗址在诉说着历史。据说古时山东瘟疫流行,死亡百姓不计其数,上天为救下界百姓而赐了这口井,百姓喝井水便可治瘟疫。瘟疫流行时,唯这儿的百姓不得瘟疫,就是因为喝了这井里的水。

【仙阁云护】指万寿观的“昊天阁”。

万寿观在今万寿观街,现海源阁宾馆西院墙外。万寿观是明代古建筑群,道家胜地,供奉上八仙及下八仙。计划重建,为东昌府区重点开发建设项目。原聊城的名胜万寿观楼阁两壁上所书的“龙”、“虎”二字系 邓钟岳书,字高丈许,笔走龙蛇、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铁塔指护国隆兴寺寺塔。

2006年国务院公布聊城铁塔为第六批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铁塔位于聊城东关运河西岸、原护国隆兴寺东南角,铁塔本身没有铭记,地方文献中亦无记载,从塔的形制与浮雕风格上分析比较,初建年代在北宋早期,是聊城市现存最古老的建筑。明永乐年间曾经倒塌,明成化二年(1466)由僧人募捐重立。

聊城铁塔原为护国隆兴寺寺塔,是中国为数极少的仿木楼阁式铁铸佛塔,铁塔为八角形仿木楼阁式铁铸佛塔。铁塔原为13层,由于风灾地震,年久失修,上部8层和塔顶在百年前倒塌,仅存下部5层塔身与塔座。1973年3月,聊城县政府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组织人员,对铁塔进行了清理和重修。重立后的铁塔为12层,通高15.8米,由塔身和塔座两部分组成。塔座为石砌正方形上下叠涩不对称式须弥座,高2.90米,底边长3.17米,占地10.50平方米,塔座牙脚四角成卷云状,束腰四面均有伎乐人物浮雕,或站立,或舞蹈,束腰东南、西南两角,各有一金刚力士,怒目凸腹,手按双膝下蹲,作顶托状。塔身用生铁仿木结构分层铸造,逐层迭装而成,铁壳中空,厚6-10厘米不等。第一层塔身直径1.53米,底部一周宝装覆莲,塔身八面设置四个假门与四个假窗。门额上有门簪四枚,簪面成削角方形,假门上均有铺首和门钉,东西方做成半掩门式。二至七层塔身无门窗雕饰,八至十层仅雕饰格窗。各层倚柱、斗拱与一层相同,每层塔身都有腰檐平座,平座均为四铺作单,围绕栏杆,腰檐仿木铸造,有檩枋、檐椽、飞椽、瓦垅及斜脊等。塔身逐层收分,塔顶置仰莲葫芦瓶式宝刹。1973年铁塔地宫出土有石棺、银函、辟支佛舍利。

聊城名胜古迹之-聊城八大会馆

据史载,聊城在清朝时曾有闻名全国的会馆共八处,简称“八大会馆”。目前,有文字可考和碑碣记载的会馆共有六处,即太汾公所、山陕会馆、苏州会馆、江西会馆、赣江会馆和武林会馆。六处会馆中,除山陕会馆现保存完整外,其余均已无存。

太汾公所,位于聊城东关米市街路东。据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2年)《旧米市街太汾公所碑记》记载,为清康熙年间由山西太原府、汾阳府商人集资兴建。清朝人李弼臣撰写的《旧米市街太汾公所碑》,他写道:“聊摄为漕运通衢,南来客舶络绎不绝,以吾乡之商贩者云集,而太汾两府尤多。自国初康熙间来者踵相接,桥寓旅社几不能容。议立公所,谋之于众,捐厘醵金,购旧家宅一区,因其址而葺修之,号曰‘太汾公所’。”太汾公所便是山陕会馆的渊源,当山陕商人多得连太汾公所也不能容纳时,山陕会馆就应运而生了。

山陕会馆,聊城的文物古迹大都与运河有关,坐落在古运河边的山陕会馆就是古运河繁盛的有力见证。

由聊城闸口桥的西头往南,沿着运河西岸步行约一公里,经过大、小码头和基督教堂,就到了“聊城一中桥”,在聊城一中的西南,有一座宫阙式的建筑,就是山陕会馆了。

山陕会馆是山西、陕西商人为作“祀神明而联桑梓”集资合建的一座神庙与会馆相结合的建筑群。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其后历经三代人、耗时六十六年,至嘉庆十四年方具有现在之规模,共耗银60465.69两。

山陕会馆东西长77米,南北宽43米,占地3311平方米。整个建筑由山门、过楼、戏楼、夹楼、鼓钟二楼、南北看楼、南北碑亭、南中北三殿、春秋阁、望楼、游廊、南北跨院等组成。看上去面积虽不算大,但却布局紧凑,设计合理,大小间错,疏密得体,反映出古代匠师们的精湛技艺,为研究我国古代建筑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从宋朝开始,聊城借京杭大运河的漕运之利,声名日隆。八方商旅,船装水运,两岸会馆,生意兴隆,聊城因此成为全国闻名的九大商埠之一。山陕会馆伫立于运河水畔二百六十余年,在春去秋来中,静静地见证了聊城商贾云集、经济繁荣的悠长历史。它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融中国传统儒、道、佛三家思想于一体。整个建筑布局紧凑,错落有致,连接得体,装饰华丽,堪称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它的石雕、木雕、砖雕和绘画工艺更是中国建筑艺术的精品,对于研究中国的古代建筑史、商贸史、戏剧史、运河文化史、书法、绘画、雕刻艺术史以及清代资本主义萌芽因素的产生具有极高的资料价值和重大意义。1977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会馆,位于聊城东关大码头南路西。始建于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并由苏州商人陆续扩建。主要建筑有山门、钟鼓楼、看楼、大殿、春秋阁等。

江西会馆,位于聊城东关闸口北古运河东岸路东。由江西商人集资兴建。主要建筑有山门 、奎星楼、戏楼、看楼、大殿、春秋阁等。另原有碑刻十七处,不知毁坏于何时。现只存有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特制的瓷香炉一座可供参考。

赣江会馆,位于聊城旧城东大街路南。始建年代无考,只知由江西商人兴建,并后曾多次扩建。

武林会馆,又名浙江会馆、杭州会馆,位于聊城东关闸口南运河西岸双街南头,现山陕会馆南邻。已无资料可考。

聊城名胜古迹之-护国隆兴寺和铁塔

聊城护国隆兴寺

聊城护国兴隆寺始建于北宋,兴于明初,为洪武帝朱元璋八大护国祝圣道场之一。曾占地百余亩,据当地老百姓说:寺里有“七十二面井”,在鼎盛时期,有僧人五百之多,被誉为江北古刹。护国兴隆寺大门两侧原有石狮一对,门前是白玉桥。石狮与白玉桥所用的汉白玉全是从云南由水陆辗转运来。

白玉桥:在现在东关小礼拜寺街中段,已毁损。尚有遗迹可辨认。宣统二年《续修聊城县志·建置志》记载:“白玉桥,在隆兴寺前。相传 ‘靖难’兵至,为铁铉(实为盛庸)战败(燕王)处。” 清嘉庆二年《东昌府志》记载:“燕大将张玉死于此桥上。”

据《续修聊城县志·建置志》记载:“白玉桥,在隆兴寺前。” 白玉桥位于小礼拜寺街,在铁塔南侧,是一座石拱桥。据《东昌府志》记载:明建文二年南北战争时期,燕王朱棣兵败东昌,藏身于隆兴寺南白玉桥下,才得以脱险。

据《乾隆大藏经》记载:明末四大高僧之紫柏真可禅师曾住锡于此,并为之做《隆兴寺重修募化缘起疏》。

明紫柏真可大师,字达观,号紫柏,世称紫柏尊者,是明末四大师之一,俗姓沈,江苏吴江人,十七岁时于苏州虎丘云岩寺从寺僧明觉出家,出家后,常闭户读书,年二十,受具足戒,不久,至武塘景德寺闭关,专研经教,历时三年。

万历三十一年十二月十七日,大师圆寂,世寿六十一,法腊四十有奇,葬于开山。紫柏尊者现存的著作,有经德清校阅过的《紫柏尊者全集》三十卷和别人纂校的《紫柏尊者别集》四卷,《附录》一卷。

重建后的护国隆兴寺为南北四层院落,东西三排跨院的格局模式,总体架构根据传统四合院及寺院园林规划模式,结合传统风水运势,按照步步登高的古建格局,山环水抱的风水要求,总计需要建设,数十座建筑。全部建筑飞檐翘角,四梁八柱,精雕细刻,辅以传统的彩画雕刻,飞龙跑狮,寿山福海诸多吉祥图案,尽显传统明清古建筑的庄严宏伟气势。同时尽量创造与众不同的佛教造像手法,所有佛像全部按照传统手法雕造。

聊城护国隆兴寺铁塔

聊城流传着一首家喻户晓的民谣:“东昌府,有三宝,铁塔,古楼和玉皋。”被人们誉为三宝之一的聊城护国兴隆寺和兴隆寺铁塔,位于聊城东关运河西岸,铁塔在护国兴隆寺的东南角。

明清时期,“铁塔烟霏”为聊城古八景之一。

【注】“光岳晓晴、巢父遗牧、崇武连墙、绿云春曙、古秋铺琼、圣泉携雨、仙阁云护、铁塔烟霏合称八大胜景。”

聊城护国兴隆寺铁塔是中国六大古铁塔之一(甘露铁塔:位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上;玉泉铁塔:位于湖北汉阳市西玉泉寺;聊城铁塔:位于山东省聊城兴隆寺内;济宁铁塔:位于山东济宁市;泰山铁塔:位于山东泰安市西天书院;千佛塔:位于陕西咸阳市杜镇)。

聊城铁塔

2006年聊城铁塔为第六批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铁塔位于聊城东关运河西岸、原护国隆兴寺东南角,铁塔本身没有铭记,地方文献中亦无记载,从塔的形制与浮雕风格上分析比较,初建年代在北宋早期,是聊城市现存最古老的建筑。明永乐年间曾经倒塌,明成化二年(1466)由僧人募捐重立。

聊城铁塔原为护国隆兴寺寺塔,是中国为数极少的仿木楼阁式铁铸佛塔,铁塔为八角形仿木楼阁式铁铸佛塔。铁塔原为13层,由于风灾地震,年久失修,上部8层和塔顶在百年前倒塌,仅存下部5层塔身与塔座。1973年3月,聊城县政府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组织人员,对铁塔进行了清理和重修。重立后的铁塔为12层,通高15.8米,由塔身和塔座两部分组成。

顶部

中部

塔座为石砌正方形上下叠涩不对称式须弥座,高2.90米,底边长3.17米,占地10.50平方米,塔座牙脚四角成卷云状,束腰四面均有伎乐人物浮雕,或站立,或舞蹈,束腰东南、西南两角,各有一金刚力士,怒目凸腹,手按双膝下蹲,作顶托状。塔身用生铁仿木结构分层铸造,逐层迭装而成,铁壳中空,厚6-10厘米不等。第一层塔身直径1.53米,底部一周宝装覆莲,塔身八面设置四个假门与四个假窗。门额上有门簪四枚,簪面成削角方形,假门上均有铺首和门钉,东西方做成半掩门式。二至七层塔身无门窗雕饰,八至十层仅雕饰格窗。各层倚柱、斗拱与一层相同,每层塔身都有腰檐平座,平座均为四铺作单,围绕栏杆,腰檐仿木铸造,有檩枋、檐椽、飞椽、瓦垅及斜脊等。塔身逐层收分,塔顶置仰莲葫芦瓶式宝刹。

聊城铁塔须弥座1

聊城铁塔须弥座2

1973年3月,聊城县政府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组织人员,对铁塔进行了清理和重修。重立后的铁塔为12层。在拆卸塔座时,发现乐舞人物浮雕刻石4块,在塔座底部中间发现一块1米见方的石盖,盖下有一地宫,地宫内陈放着铜菩萨、铜佛、青花瓷瓶、瘗钱等佛教器物,还陈放着一个长方形石函。石函内放置一银棺和两包骨灰。棺身刻有“辟支佛舍利”五字。棺底刻有“大明成化丙戊三月吉日造”(1466)。棺内有丝料骨灰袋一个、银币四枚和“舍利子”若干粒。聊城铁塔是中国为数不多的铁石建筑,无论在建筑风格、铸造技术,还是在雕刻艺术上,都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聊城名胜古迹之 - 临清舍利宝塔

临清舍利塔位于临清城北2.5公里处大桥村,卫运河东岸,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清舍利塔与通州的燃灯塔、杭州的六和塔、扬州文峰塔并称“运河四大名塔”。此塔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塔高61米,九级八面。楼阁式,通体近垂直,仿木结构,刹顶呈将军盔形,属山东省内仅见,基座八面,每面长4.9米,底面积为186平方米,其空间面积可达7000方米,外檐砖木结构,檐为陶质仿木出挑斗拱,转角斗拱下垂陶质莲花垂朴。斗拱下部攘嵌陶质“阿弥陀佛”四字;门楣上镌刻“舍利宝塔”四字;进入塔室,各层辟有转角形石质梯道,可迂回逐层攀登至顶层。各层为穹隆顶,顶上拖龙骨架,地面平托全丝楠木楼板、平面铺青砖,每层辟八门,四明四暗。各层塔心室内皆有刻石,画像镶嵌壁上,宝塔中心部位原有金丝楠木通天柱,上至塔刹下直落地宫,以承托每层平面负荷,此作法当属宋代遗风。

临清舍利塔名为“舍利”,而实是缘于风水。明万历年间,临清文人缙绅聚议,认为临清风水不利,并告当时钦差临清的提刑按察使钟万禄,最后决定,将观音大士像移至砖城北水关下,即城北,并建造一座宝塔,此处正是临清汶、卫两河汇流北去的“天关”,可“扼塞两河水口,弘开万里天关”。事情定下来以后,便推举在家赋闲的工部尚书柳佐主管其事,并正式定名为“舍利宝塔”,从万历四十年开始策划,至万历四十五年第五层建成。第六层于次年由临清布商王道济独资捐建,又历时三年,九层宝塔终于全部建成。

临清舍利塔的进口

临清舍利塔近景

临清舍利塔内的楼梯

临清舍利塔内

登高望远,眼下,运河如带,翠堤蜿蜒,令人心旷神怡。塔檐上有铜铸的小钟铃,被风吹动,发出清脆的悦耳之声,颤然心动, “塔岸闻钟”为古代临清八景之一。

临清确实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或许不止临清,整个齐鲁大地都是人杰地灵之地。如今,大运河在北方早已失去了当年的光辉,但它遗留下来的胜迹依旧在影响着这里的子民,这里的人们以此为傲。无论历史如何变迁,“临清”这两个字都已经随着大运河而永远的写入了史册。

聊城名胜古迹之:高唐柴进与柴王府

柴进,高唐县人,精通武艺,人称柴大官人,江湖上又唤做“小旋风”,在水浒一百零八将中排名第十。

柴进塑像

柴府

柴进广结天下客

柴进卧室

柴进是后周世宗皇帝柴荣的嫡派子孙,因陈桥让位有德,宋太祖敕赐丹书铁券在家中。

柴进仗义疏财,喜爱交结天下英雄,曾帮助过林冲、宋江、武松、杜迁、王伦、石勇、李逵等人。长得龙眉凤目,皓齿朱唇,三牙掩口髭须。因高唐州知府高廉的妻弟殷天锡仗势要夺柴进的叔父柴皇城的住宅,柴皇城以有朝廷发的“丹书铁券”保护,与其论理,竟被他殴打。柴皇城召其侄柴进回来,继续与之论理时 ,殷天锡又欲殴打柴进,李逵在旁愤极,将其杀死。高廉便将柴进拘捕入狱,将其打入死牢。梁山好汉为救柴进,起兵攻打高唐州,由李逵从高唐州大牢后的枯井中将其救出。柴进被救上梁山后,为山寨掌管钱粮头领。随宋江去东京看灯时,柴进簪花入禁院,从睿思殿的御屏上剜下了御书四大寇中“山东宋江”四字。受招安后,随宋江、卢俊义征讨辽国、田虎、王庆。征方腊时,柴进化名柯引带着燕青到方腊处做卧底,深得方腊信任,最终踏破方腊。

柴进与李逵

李逵

柴府花园

柴府花园

柴府花园

柴府花园

柴府花园

柴府花园

柴王府古建筑群。位于高唐县城内鱼邱湖东北湖畔。据《高唐县志》记载,柴府始建于宋神宗元丰年间,为后周世宗柴荣之5世孙柴皇城私宅,后毁于兵燹匪患。明弘治十四年(1501),驿丞张廷威重建,为高唐的驿馆,称“鱼邱驿馆”。时有正厅和后厅各5间,东厢房7间,东西马房各10间,仪厅3间,鼓楼1座,东有马神庙3间。驿馆有递马60匹,马夫30名,抄牌2名,可见当时驿馆之规模。后嘉庆五年(1800)、道光十五年(1835)重修。清代康熙、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驻跸于此。今之柴府是1999年在原址重建的,四面湖水环抱,花园式建筑,前门、中厅、后寝、回廊均为宋代建筑风格。整个建筑面积为938.48平方米,分为东西两院,西辟花园,东为柴府。柴府为二进院,步入津池即为主厅,主厅面阔5间,歇山式,灰瓦顶,吻兽相配,宋式彩绘相宜,飞檐排角,古色古香。院东西建有回廊、亭、轩、水池。后院为后寝殿,面阔5间,歇山式,东西厢房各3间。西为单体院落,有角门与东院相通。步入朱红大门,迎面为仿古戏楼,面阔3间,宋代歇山式建筑,两侧耳室各1间。此院是戏剧爱好者活动的场所。

聊城名胜古迹之:莘县文庙

莘县文庙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系旧时祭祀孔子的场所(莘县文庙在莘县商业街东段路北)。成化、弘治、崇祯和清乾隆年间曾数次重修。2003年,文庙落架大修。2006年被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庙内现仍保留下数块古代石碑,主要有雍正九年《圣训碑》、乾隆二十年《平定准噶尔告成太学碑》。现存主要建筑大成殿座北朝南,筑在高45厘米的台基上,文庙占地面积2439平方米,大成殿建台基上,面阔五间,东西阔19米;进深三间,南北长11.8米 ,单檐歇山顶。殿内的檐柱、前金柱、后金柱的直径均很硕大,金柱高4.4米,前后金柱上搁置着七架梁、五架梁、三架梁。单檐歇山顶,砖墙、歇山、琉璃瓦,重梁叠架,飞檐斗拱。殿前古柏参天,古槐繁茂,古藤盘柏,庄严肃穆。均为有数百年树龄,木柱和梁架风格古朴,使得文庙显得庄严和肃穆。

大成殿的木柱和梁架风格古朴,有元末明初的特征,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是山东省现存古代建筑中较少见的。

文庙原由棂星门、大成殿、启圣祠、明记堂、敬亭、名宦乡贤二祠等组成,现仅存大成殿。今之莘县文庙,历经几百年风雨沧桑,配套建筑日益衰落,不复存在。

解放后曾辟为烈士祠。院内清雍正年间的御制训士文碑极具文物价值。莘县文庙是是今莘县境内4个旧县城(莘县、范县、朝城、观城)中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座古庙宇,也是聊城地区尚存的4座文庙之一。

聊城名胜古迹之:阳谷景阳冈

景阳冈位于阳谷城东18公里处张秋镇境内,据阳谷县志记,当年这里冈阜起伏,草密林茂,人烟稀少,野兽出没。

今日的景阳冈已成一片沙冈,周围炊烟袅袅。沙冈顶部正中建有一座民族形式的庙宇,俗称“武松庙”,据传始建于明代中期,后被毁,现存古庙为1958年修建。庙前方有一幢刻有“景阳冈”三个大字的石碑,系我国当代著名书法家舒同所题。庙东二、三百米处,有一刻有“武松打虎处”的墨玉色石碑,当年武松打虎之地就在这里。

景阳岗遗址

武松庙

武松塑像

景阳冈树林

三碗不过岗酒家

三碗不过岗柜台

三碗不过岗伙房

景阳冈笼中老虎

1973年以来,经山东省考古队多次试掘,认定景阳冈为“龙山文化”遗址。该遗址现分为南北2冈,中间是一条公路。南冈东西长86米、南北宽75米,面积约6450平方米。北冈东西长24米、南北宽47米,面积约1128平方米,冈顶较平,高出四周地面约4米。遗址文化内涵较为丰富。从断崖观察,北冈文化层厚约2.5米,南冈约2米,还暴露有灰坑。从采集的标本看,以泥质陶为主,夹沙陶次之;陶色以灰陶为主,其次为黑陶、红陶。纹饰有绳纹、篮纹、方格纹、弦纹,叶脉纹等。可识器形有鼎、瓮、器盖等,还采集有石镞、石凿、骨凿。1978年,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聊城名胜古迹之:东阿曹植墓

曹植,三国时魏国人,字子建,是曹操第三子。

鱼山曹植墓(1996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曹植因卷入太子之争,在此后的生活经历多少坎坷路,最后郁郁而终,卒谥思,故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又因其葬于东阿鱼山,因此当地人称其为“东阿王”。

“魏陈思王曹子建墓”墓碑 沈雁冰(矛盾)题写

曹子建文保碑

曹植隋碑碑亭

曹植塑像

曹植墓

曹植墓外景

曹植墓甬道

曹植纪念馆

曹植自幼颖慧,出言为论,落笔成文,深得曹操的宠爱。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要立他为太子。然而曹植行为放任,不拘礼法,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长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终于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成为太子,最后当上魏文帝。在魏文帝和魏明帝在位期间,曹植备受排挤和打压,最后郁郁而终。

曹植墓始建于公元233年,坐落在聊城市东阿县鱼山西麓,始建于魏太和七年(233年)三月。墓室坐东朝西,为凿山而修的洞穴墓,以青砖筑成,依山营穴,封土为冢,占地80公顷,东南两侧有黄河和小清河萦绕,合为襟带,隔河群山连绵,攒峰耸翠,仿佛一道天然屏风;北面金堤绵亘,似黄龙静卧,沃野万顷。据铭文记载,当时修墓的有200人,由兖州刺史督修。从券拱式的墓门内往下看,有一深不见底的水井,曹植才华横溢、为“建安七子”之一的曹子建的棺椁就悬在此井中。墓冢右前方,有一高约3米的古碑楼,门楣上刻“曹植隋碑”4个楷书大字。碑楼内有隋开皇十三年(593年)立的神道碑。碑楼西壁嵌有石刻横批一方,上有明弘治八年山东按察司洽阳九皋子赞扬曹植才华的七律一首。东壁嵌有一方竖碑,年久风化,字迹不清,仅能辨认碑冠“魏陈思王传碑”6个小篆体大字标题,估计当为叙写曹植生平事迹的铭刻。墓门前还有清末民初时期县和事的两方题词碑碣和一方清代维修碑楼记事石。1981年维修了隋碑楼,修建了墓基围墙。同济大学古建筑专家路秉杰为墓门楼绘制了草图;画家吴作人为纪念馆题写匾额,戴敦邦画就曹植像;孙瑜、刘海粟、颜文良、赵朴初、溥杰为之题词写诗;沈雁冰生前亲笔题写的“东阿王曹子建之墓”也勒石竖于墓前。

山上有许多龙山时期的灰陶片,以及春秋战国至西汉时期的遗物,并且有“重云洞”、“绿葫居”、“四眺亭”、“夕照轩”、“倒影阁”、“羊茂台”、“仙人脚印”等八大景观。1993年,东阿县人民政府对曹植墓周围环境进行了拆迁改造,建起了1.2万多平方米的陵园,修建了陵门,改修了隋碑楼,增建了曹植纪念馆等。1996年11月由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曹植墓对于文学史、考古学等方面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

曹植还是中国佛教梵呗音乐的创始人。在鱼山顶西侧,有一石壁,上写“闻梵”两个朱红大字,据记载,曹植“尝游鱼山,忽闻空中梵天之响,清雅哀惋”、“乃慕其音,写为梵呗”。“闻梵”处便是相传曹植当年闻听梵乐的地方,由此曹植也就成为中华佛乐的创始人。在“闻梵”处的下方,有一石洞,名曰“梵音洞”,据说曹植听到的梵乐就是从这个山洞中传出的。曹植闻听的梵乐后来向东传入朝鲜半岛和日本,为此曹植又被誉为日本佛乐的鼻祖,每年,日本宗教界都有大批人士前往鱼山参拜曹植墓,并在墓前演奏曹植当年创作的梵乐。

天梵音门

鱼山梵音洞

梵音洞相传为曹植听听梵作乐之所

通往曹植墓的路

通往鱼山的路

鱼山之巅

在鱼山顶看黄河在此拐弯

站在鱼山之顶,并不高大的山峰在黄河的环绕下却也显得那么雄浑。很难想象曹植当年在此为王时是何景象,一定还是那么的多愁善感,一定还是会整天沉浸于诗书礼乐之中,他那么一个才华横溢的公子,生在那个环境中,幸也不幸。幸的是他有足够的金钱与时间去经营自己的喜好,不幸的是他还得时刻担心朝局,担心自己的生命。

一切历史人物,无论他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只要他给历史留下正面的遗产,那么他就是值得祭拜的!“相煎何急”的故事就是一个例子。

聊城名胜古迹之:冠县萧城遗址

冠县萧城遗址是北宋时期的产物。现萧城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萧城遗址

萧后故城遗址

萧城遗址

萧城遗址在冠县北馆陶镇(历史上馆陶县城)东约3.5公里处。公元1004年(宋景德元年),辽国肖太后率其弟挞览侵澶渊(今濮阳县西南)时筑城于此,用于驻兵屯粮,也称“歇马城”。 萧城占地169万平方米,呈正方形,城墙由土筑而成,城墙长各1250米,均系土筑;四门分居东西南北正中,四门外均为瓮城也就是“扭头门”,城墙外为平地,在城外约有80米宽的护城河,只是由于年久因屡发洪水淤积而平。

萧城遗址保存较为完好,其南门扭头门墙体保存基本完整,城内有一点将台,高5米,占地200平方米,据此不远有饮马池若干处,另外还有箭楼、饮水井、万人坑等遗址。其规模之大,保存之完整,长城以南,首屈一指。

萧城和一场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宋辽澶渊之役,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澶州,已成澶渊仅河南省濮阳光绪癸巳年《馆陶县志》记载:“萧城,在县东南五里。宋景德元年,辽主殂,萧后摄国事,率其弟挞览侵澶渊,筑城于此,即歇马城”。《冠县志》中说:“辽国萧太后率兵侵宋澶州时,在北馆陶东面筑城屯兵,形成境内尚存的萧城遗址”。

萧城亦称“歇马城”、“驻马城”,为辽兵用头盔装土,一夜夯成,俗称“盔安城”。1967年城内发掘出明隆庆年间山西按察司杨师震之墓志铭有“葬于肖城之源”,故又名肖城。现萧城内有一村子名肖城村。萧城遗址是一处有上千年历史的古遗址。冠县曾名“冠氏”、“清渊”、“清泉”、“冠州” ,在春秋时期,这里已经是人烟满地的城池了。《水经注·淇水》中有记载∶“又东北过馆陶县,又东北过清渊县西。……县,即春秋所谓冠氏也,魏阳平郡治也”。此时的冠氏应为冠县的原县治所在地,即今东古城镇,现有黄城遗址。

北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闰九月,辽景宗妃燕燕即萧太后,辅佐自己的儿子辽圣宗亲自领兵南下,号称二十万大军筑城储粮屯兵萧城,前锋部队直逼黄河北岸,宋真宗闻报顿时慌了手脚,急忙召集大臣商议对策,副相王钦若、陈尧叟主张南迁都城以避敌锋,王钦若是江南人,主张迁金陵(今南京);陈尧叟是四川人,主张迁成都;惟独宰相寇准不吭声,宋真宗请计于寇准,寇提出御驾亲征以挫强敌。十月宋真宗出汴京(今河南开封),还未到黄河南岸又想迁都,经寇准再三催促,宋真宗方渡黄河北岸。当大宋的旗子在澶州(今河南濮阳)城上升起时,万众欢呼,声闻十里,气势百倍。萧太后派几千骑兵騒扰,以探虚实,当即被宋军杀得落花流水败逃而去。宋真宗在行宫心神不定,派人去偷看寇准,见寇准正与部将喝酒游戏,才稍稍放下心来。可是萧太后却不能不忧,作战中自己的弟弟辽军统帅萧达凛(一作萧达览)被宋军用“床子驽”射死,辽军势气大挫,宋朝各路援军正向澶州方向集结,辽军孤军千里深入作战,恐腹背受敌,深感忧虑,便向宋提出议和。十二月议和告成,双方议和,辽帝称宋帝为兄,宋帝称辽帝为弟,宋辽为兄弟之国。但是哥哥要向弟弟每年送“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澶州为古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后来杨四郎在此招为附马,至今仍有老人说在月色下登上萧城向西南方向望去,隐隐约约可见一条大道,伸向远方,那是四郎探母的大道。说来也巧,萧城城南有村庄召村、召村铺和杨召等村,人们都说那是杨家招兵的地方,在西南约20公里的田马园、胡马园等村庄则是养马放牧的地方。

自此宋室虽虚外而守内,辽却因内争而自顾不暇,双方竟彼此相安一百二十年之久。

经过这次著名战役之后,萧城逐渐废弃,可是在宋辽之战的背景下,它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萧城在中原的大后方,从遗址的规模结构看,萧城确实是一处驻扎官兵,屯积粮草的营垒式建筑。萧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这一点确定无疑,它南倚中原,北接燕赵,西望秦晋,东临齐鲁,自古就是南征北战,行军打仗的军事要地。虽说没有险要的地形,这里恰到好处的位置使得它成为南北十字路口要道,这里是一马平川,一望无际,是天然的交通要道。

聊城名胜古迹之:东阿药王山

东阿药王山位于“中国阿胶之乡”——东阿县洛神湖公园内,是恢复重建的东阿旧时景观,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

东阿药王山西临东阿阿胶养生文化苑,东望800亩水域洛神湖,山上有“药王殿”“观音殿”“财神殿”“龙王庙”四大殿以及药王亭、万寿路、钟鼓二楼、福寿台等景观,还有药王故事栏板、福寿文化栏板、阿胶文化碑廊等各类石雕艺术作品322块以及连翘、牡丹、芍药等药用植物和观赏植物300余种。石雕、神像、药材、楹联、匾额,被誉为东阿药王山“五绝”。

历史上,东阿药王山为鲁西名山,是晋冀鲁豫接壤地区的著名景观,文物众多,文化底蕴深厚,众多文人雅士留下了墨宝诗文,康熙、乾隆南巡时,也曾多次登临。此山主要供奉药师佛、八大药王以及送子观音、财神、文昌神、眼光奶奶、龙王等诸神30余尊,寄托着老百姓祈求安康的美好愿望。民间有“祈福祈寿求平安,请到东阿药王山”之说。

东阿药王山内景

全景图

山门巍然—药王庙山门

药王山

药王山夜景

聊城名胜古迹之:临清鳌头矶

鳌头矶位于临清市吉士口街,这里是元代运河与明代运河的结合处,是一组结构精巧、古朴典雅的楼阁式建筑,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清熬头矶,门洞上两字为“独占”

山东临清----运河古城,与大运河同兴衰。

临清盛产青砖,那里还有座钞关,张自忠、季羡林这样的大人物都是临清人。

临清鳌头矶石碑

古时,临清是会通河和通惠河的连接处,为了调节水位便于航运,临清城内有很多段运河和古闸桥。鳌头矶之名缘于特定的地理环境。

鳌头矶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当年的会通河在靠近卫河附近分为两支,分别在南北两处流入卫河,因此,在会通河与卫河之间形成了一块周围环水的狭长陆地,人称“中洲”。

鳌头矶处中洲突出之地,明代正德年间在此叠石为坝,状如鳌头,两支运河上的四处河闸象鳌的两只足,广济桥在鳌头矶后象其尾,明代书法家,临清人方元焕据期形特题写了“独占”二字,赋予“独占鳌头”的意境。

现尚存古建筑一组,周围楼阁环抱。北殿称“甘堂祠”;南楼名“登瀛楼”;西殿曰“吕祖堂”;东楼谓“观音阁”。阁建于楼上,呈方形,正檐挑角,木隔落地,玲珑别致。整个建筑结构严谨,布局得体,玲珑纤巧,古色古香,是明代北方地区典型的木结构建筑群。明清两代,运河漕运鼎盛之时,文人骚客常登临楼阁眺望运河,见船来舟往、帆樯如林,即寄情抒怀、赋诗唱和。鳌矶凝秀遂成为运河繁荣时期临清的一景。

临清鳌头矶陈列馆展出的两块临清青砖

临清鳌头矶广场

古典名著里的聊城

聊城有着400多处名胜古迹而在这些名胜古迹中,许多都在古典名著中有着记载,如《封神演义》、《金瓶梅》、《水浒传》、《聊斋志异》、《老残游记》以及意大利旅行家马克·波罗的《马克·波罗游记》等。掩卷沉思,会使人感悟到昔日聊城之风采。

仲连射书救聊城

早在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476年),聊城就是一个重要的城邑。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221年),齐燕之间曾为争夺聊城进行了一场残酷的战争。《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中有详实记载:“燕将(乐英)攻下聊城,聊城人或谗之燕,燕将惧诛,困守聊城,不敢归。齐田单攻聊城,岁余,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这时,鲁仲连来到聊城,“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将。”

鲁仲连在书中对燕将陈述利害,晓之大义,或退或降,不要负隅顽抗。书中言辞恳切,“燕将见鲁仲连书,泣三日,犹豫不能自决。欲归燕,已有隙恐诛;欲降齐,所虏于齐甚众,恐已降而后见杀。喟然叹曰:‘与人刃我,宁自刃’。乃自杀”。

鲁仲连射书救聊城传为千古美谈。鲁仲连,茌平县王老乡望鲁店人,至今该村仍保留着鲁仲连祠,以纪念这位义士。聊城人民为纪念他,曾在古城东门外建有鲁仲连射书台,为聊城一景!

马克·波罗笔下的古城

战国之后,聊城相继成为郡、州、路、府的治所,是鲁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元代(公元1279年—1363年)会通河的开通,促进了聊城经济的发展。意大利旅行家马克·波罗沿会通河经过临清,在《马克·波罗游记》中作了精彩的描述:“沿途见有环墙之城村甚众,皆隶属大汗,其中商业茂盛,为大汗徵征赋税,其额甚巨,此强格里城(临清)中央夹有一宽而深的河流经过,河上运输有丝、香料及其他,巨贾货物不少。”廖廖数语,元代临清的繁荣跃然纸上。

随着河运的发展,明清时期聊城经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聊城时称东昌府,被誉为“江北一都会”。临清、阳谷也成为运河沿岸的重要商埠,时有“北有苏杭,南有临(清)张(秋)”之说。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各地之间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形成了具有兼容性特征的丰富多彩的运河文化,这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厚的社会背景和生动详实的素材。

聊城有很多的称号,

江北水城,

运河古都,

千年古城,

做为聊城人,

你什么聊城为什么称做古城么?

看完这篇,也许就明白了。

聊城那些名胜古迹,史上最全!

聊城名胜古迹之-古东昌府八大景

【光岳晓晴】光岳即光岳楼。

光岳楼旧称“古楼”,位于聊城古城中心。明洪武二年,东昌卫守指挥事陈镛为了与元朝残余部队作战,将宋熙宁三年所建土城改建为砖城,并于洪武七年利用修城余木修建了这座高达百尺的更鼓楼,所以初名“余木楼”,它是用从运河运来的修城余下的木料所建的一座更鼓楼。明弘治九年,吏部考功员外郎李赞在他的《题光岳楼诗序》中说:“余过东昌,访太守金天锡先生。城中一楼,高壮极目,天锡携余登之,直至绝阁,仰视俯临,毛发欲竖,因叹斯楼,天下所无,虽黄鹤、岳阳亦当望拜。乃今百年矣,尚寞落无名称,不亦屈乎?因与天锡评。命之曰:光岳楼,取其近鲁有光于岱岳也”。

1956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6月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光岳楼为四重檐十字脊过街式楼阁,光岳楼通高和底边长都是33米,也就是古代九丈九尺。在中国古代九是阳数之极,寓意其高度不可超越。

光岳楼由墩台和4层主楼组成。墩台为砖石砌成的正4棱台,高9.38米。底边边长34.43米,上缘边长31.93米,总占地1185.42平方米,向上渐有收分。

台体的东、西、南、北四面中部,各设有一半券形拱门,券至台中心处成十字交叉拱。四拱门相同,券上方砌门额,南曰“文明”,北曰“武定”,东曰“太平”,西曰“兴礼”。 光岳楼下楼门的右侧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乾隆题写的几个大字:天下第一楼。

楼以南向为尊。南向拱门两侧各开一小拱门,形制与中间拱门相似,东侧小门门额用青石刻成,上书“凤城仙阙”,西侧小门门额刻有 “阆苑瀛洲”,分别由安跃拨和朱续罩题写。据史料记载,安跃拨、朱续罩均为清代人士,由此可知,此二匾额均为后来维修光岳楼时所加刻。西侧小门为假门,只存形式,以求和东门相称。东侧小门则是登楼的唯一通道,拱门内又另砌小券,门洞宽1.86米。门内为一方室,东设踏跺,升4级至梯台。楼台南壁设有一小窗,供通风采光之用,北转升37级至平台,再升15级达台面,共计56级。

四层主楼筑于高台之上,全为木结构,方形带廊,高24米,共有金柱192根,斗拱200朵。所用木料来自苏禄国(今菲律宾)。

一楼门侧立一石碑,上刻乾隆帝诗刻一首,为其八十岁最后一次南下归途中所作。当时光岳楼为其行宫,就在二楼。

第一层楼,地面比台面略高,呈正方形,四周砌以条石,面阔进深皆7间,明间面阔特大,为4.05米,次间、梢间较明间为小,自2.79米到2.90米不等。尽间面阔最小,自1.75米到1.89米不等,系楼身之回廊。楼本身平面面阔进深皆5间,用内外双槽柱,外加围廊,结构清爽明了。楼身檐柱一周共20根,直径0.60米,全部包于厚达1.34米的砖墙内。墙表面饰红垩,内侧无粉饰,露清水砖墙。每面明间设板门两扇,无门饰。冠门簪4个,中为菱形,两侧为圆形。楼面两次间开窗。内槽金柱共计12根,直径亦0.60米,髹黑漆。一楼门内北面,在明间檐柱与金柱穿插枋上设鲁班神龛。龛内设塑鲁班神像,左右设小梯可供升降。龛上方悬挂一“巧夺天工”木质匾额。白底黑字,为溥杰所题,龛左右金柱上,木刻有原聊城县长孙桐峰撰文,蒋维崧重书的楹联一副:“泰山东峙,黄河西临,岳色涛色,凭栏把酒无限好,丛台射书,微分明志,人杰地灵,登楼怀古有余馨。”在一楼的东南门额上,各悬有木刻横匾一方,东为“泰岱东来做翠屏”,南为“宇宙文衡”。

第二层面阔进深仍为7间,而尽间尺寸更小,自1.16米至1.26米不等,实际上尽间系回廊,亦即平座部分。该层于4面明间辟门,为直3道格门,两侧为方眼格窗,东西两次间为梯井通上下层。金柱一周内以板壁围成一长方形室,其中又分为大、小间。南向中间辟门,左右开圆窗。仰视之上为空井,可见4层梁架。此室过去为供“文昌帝君”之用,故名文昌阁。据说,乾隆皇帝7次下江南,6次东巡,9次过东昌府,5次登光岳楼。并多次住在文昌阁内,曾先后为光岳楼赋诗13首。因此文昌阁也名“乾隆行宫”。文昌阁门两侧,有著名史学家、书法家丰子恺题写的藏头楹联一副:“光前垂后劳动人民智慧无极;岳峻楼高伟大祖国文物永昌。”二楼四面檐下各悬挂四方木质长3米,高1.4米的匾额。

在南门一楼檐下,悬有木刻横匾一方,“宇宙文衡”为康熙年间董沐所题。

二楼檐下,悬有木刻横匾“神光鐘暎”,为清康熙皇帝所题。传说康熙皇帝曾四次登临光岳楼,有一次康熙登临光岳楼,见南方有一道彩虹出现,于是亲题匾额《神光钟暎》,“神光鐘暎”的意思是东岳之神光与光岳楼之神光交相辉映。“神光鐘暎”匾,边缘装饰有龙纹、玉玺,蓝底金字。

北檐下悬有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郭沫若为纪念光岳楼落成600周年而于1974年题写的“光岳楼”匾,白底黑字,气势磅礴。东面檐下悬“太平楼阁”匾,为清康熙六十年(1721)“字压天下”的聊城籍状元邓钟岳所题。在西檐下,悬有“就日瞻云”匾,白底黑字,为清代史学家解岗题。由二楼两侧梯道升16级台阶到达第三层楼面。

第三层系暗层,实际是楼的结构层。利用横木穿插,梁枋扣合,将自下直贯而上的12根金柱和20根檐柱从上端构成一个整体,使之更加牢固和稳定,故三层也是楼的主要框架。该层面阔进深皆5间。金柱与檐柱之间上端是梁架,与第二层贯通,所以暗层实仅3间。“当心间”即楼之正中为空井,四周置栏杆。柱顶设有显著卷刹。此例与宋《营造法式》相符。外檐拱科相连、梁柱相交,枋木相穿,结构紧凑而疏密得体,使建筑学、美学、力学、工艺学等在这座楼上得以充分体现。第三层东次间由北向南上13级台阶抵第四层。

第四层为楼的最高层,共有柱28根,面阔进深皆3间,平面正方形,较其下诸层骤然缩小。明间面阔5.66米,大于其它各层明间,目的是为十字脊加长,提高光岳楼的重心,使之在外观上更加雄伟。明间设窗6扇,次间装冰纹圆窗。中间为空井,四周设栏杆。屋顶为十字顶,顶下正中悬垂莲柱,以八道斜脊分别置于三架梁及抹角梁之上。楼脊为歇山十字脊,脊顶正中装有一座高3米,直径1.5米的透花铁葫芦。四楼中心为一大莲实,四围横木上有红蓝绿四种颜色的莲实,体形较中间莲实略小。莲实都雕工精美,色泽艳丽。据传楼内以莲实为饰取其水意,以镇火神。的确,光岳楼自建成至今,从未遭遇火灾,所以当地人至今以莲实为吉祥物。

清朝乾隆皇帝11次东巡、南巡,9次过聊城,6次登光岳楼。据《南巡盛典》记载,光岳楼为乾隆皇帝南巡36行宫之一。楼上悬挂的“神光钟瑛”匾额系清朝康熙皇帝所题,意为东岳之神与光岳楼之神光交相辉映。乾隆皇帝登光岳楼时,称赞聊城:“高下耕桑俯沃野,北南水陆接通衢”。

附属文物 有石碑7通,横条壁碑15方。7通石碑分别立于一楼廊下四周,其中南面3 通,东面2通,北面2通。7通石碑中有乾隆帝御诗碑一通。重修光岳楼记事碑6通中,各有清代开国状元傅以渐书丹、海源阁创建人物杨以增撰文石碑1通。15方壁碑分别嵌于一楼四周内外墙壁上,除有3方重修光岳楼记事碑外,其余均为咏颂光岳楼的诗赋碑。

【附件】登光岳楼即事

登光岳楼即事

乾隆

层栏画构入云区,耸峙城中镇西隅。

高下耕桑俯沃野,北南水陆接通衢。

虹光奕奕扶梁焕,泰岳岩岩罨牖铺,

长记短诗初读遍,子安牛斗句曾无。

【巢父遗牧】巢父,传说中的高士,因筑巢而居,人称巢父。传说中高士巢父曾隐居聊城,以下是传说故事:尧从16岁开始为天子治理天下,他在位时,曾命羲和掌管时令,制定历法,把天下划分为9州,9州是冀、兖、青、徐、荆、扬、豫、梁、雍。聊城时属兖州之域。国家昌盛富强,毛泽东诗中曾夸赞“唐尧虞舜”:“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尧在位70年,到了86岁的时候,他觉得年老体衰,不能担负天子之责,就想传位让贤。

一日,他对上朝的群臣说:“四岳:朕在位七十年,你们诸侯之中有能顺事用天命的人,接替我吗?”有人推荐他的儿子丹朱,尧认为他“顽凶”心术不正,好与人争讼,说话不讲道理,故不能用。又有人推荐共工,尧说共工好夸夸其谈,办事极少,表面恭顺,背后却干坏事,故也不能用。尧见大家推荐不出合适的人选,便提出让主管四岳的官员来接替他的职位,四岳推辞说,无才无德,不堪胜任。后来,尧便访朝野,广为举荐,后来,听说有个叫巢父的人是个人才,尧便想请他出山。

胸怀济世安邦之策的巢父,在聊城一带躬耕放牧,隐居不出。他在树上修筑了一个巢,夜晚就躲进巢里睡眠,人们都称他为巢父。尧派去的人找到了巢父,请他出来治理国家,允诺要以天下相让。巢父丝毫不为所动,严词拒绝了尧的邀请。尧没有办法,又打算去寻找许由。许由是巢父多年的好友。巢父得知后,提前传话给许由说:“你赶快躲避起你的形体,藏匿起你的锋芒,否则,你就不再是我的朋友”。

尧终于找到了许由,告诉他要让与君位。许由同样拒不接受,逃到河南登封县东南的箕山之下,开垦荒地,耕耘播种,过起了与世隔绝的田园生活。后来,尧打听到许由的下落,再次托人请他出山去做九州长。许由非常厌恶,认为这些话更加龌龊和卑劣,以至于他的耳朵也因为听到这种脏话的缘故而变得污浊不堪。他于是起程到了颍河之滨,不停地用河水去冲洗他的耳朵。

多年以后,许由再次遇到正在放牧的巢父,许由叙述了自己的经历,告诉巢父自己如何从箕山之下辗转到了颍河之滨。巢父听后淡淡地说:“如果,你深居山林,心如磐石,不贪图利益,不去接触权贵,那么,自然就不会有人拿爵禄来干扰你了”。他们谈话之间,许由又回想起“九州长”的事,不由得又去溪边洗耳。巢父责备许由道:“你真的担心脏话会沾污了你的耳朵,那么你洗耳就不会污染了溪水,而污水难道不会弄脏了我正在饮水的牛口吗?”许由无言以对。巢父说完,就牵着牛到上游去饮水了。

尧经过咨询四方部落首领,最终选定舜为其继任人。巢父和许由的故事一直为后人所津津乐道,世代传颂。二人并称巢许,亦作巢由。《汉书·鲍宣传》中有“尧舜在上,下有巢由”句。古代有才学的人,而又隐居不仕,含有一种洁身自好,飞遁鸣高的意境,故备受后世文人的推崇。

巢父去世后,为了纪念他,人们在他生活放牧的地方,修建了巢父墓。旧志载:“巢父墓在城东南十五里,旧治十字街东南。”此处的“旧治”,是指巢陵故城的旧聊城县治所而言。

清嘉庆《东昌府志》载:“石晋陵城,开运二年河决王城毁,……曾在聊城一带放牧,尧以天下让巢父,不受,死后葬于聊城”。聊城古有巢陵城,为巢父葬处,在今聊城市东昌府区许营村西北二里许的大石槽村西。

聊城县治曾移此。其墓旁传为当年“巢父遗牧处”,为聊城古八景之一,曰“巢父遗牧”。

【崇武连墙】明清时期漕运码头。时称崇武驿大码头,俗称“大码头”为京杭大运河重要口岸之一。位于今聊城东关闸口以南800米处的古运河西岸。码头长17.5米,宽5.8米,呈“巨”字形,共设踏跺两处,左右设上下台阶。大码头为官用码头,巨贾富聊城运河大码头商之船也多停泊于此。明清两代运河畅通时,聊城商贾云集,经济繁荣。大码头一带,南来北往的漕船络绎不绝,停泊待卸的商舶绵延数里。从大码头南望,舳舻相连,帆墙如林,宛如一幅宏丽壮阔的图画,故有'崇武连樯'之称,列为聊城八景之一。清康熙皇帝南巡途经聊城时,多在此登岸,驻聊观光。大码头附近曾有一御碑,是清康熙皇帝为减免东昌税收而立。随着古运河的开发,大码头又重新改建。1994年4月,被聊城市(今东昌府区)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绿云春曙】依绿园

依绿园坐落于聊城旧城区西北隅,北、西至城墙,南到道署街,东到市粮食局西墙,略作长方形,占地3.84公顷,为明、清两代官府花园。

据清宣统《聊城县志》记载:绿云楼,在府城西北隅。宋时建,名自公亭。至元九年,尚书徐士隆为总管,改建为绿云楼,亦云绿云亭。旧废为民居。乾隆三十二年,知府黄检扩其地为园,为学使谦恒题额曰“得水”。三十八年,知府胡德琳重葺,改名“依绿”。

“丽农山房”为依绿园主建筑。丽农山房西边累土为山,名曰华山,山房南面也有土山,名为南章。南章左右分别是名为邀月的游廊和称作蓼庵的水榭,两建筑东面是通往晚晴书屋和砥斋的双桥。双桥之间有小玲珑馆和名为可亭丽的房间。山房北面有轩房一处,三面临水,故名枕流漱石台。此轩西北有一亭,“绿云深处”的名字正好迎合依绿园的原名“绿云楼”。

依绿园分为南园和北园,不仅在古城内有,在鼎顺花园附近还有一部分。据说,因为靠近运河,乾隆东巡来聊城的时候就在北园接见地方官员。”如今,依绿园的陈迹也已经消失殆尽。

当年,郑板桥来东昌府,夜降大雪。第二天,众人踏雪观竹,当时知名画家吴竹堂,即兴泼墨作了一幅《得水园喜雪图》。郑板桥欣然为面南的一处园中宅子题写了“喜雪斋”,以示文人清高自洁的秉性。喜雪斋门柱上有一幅楹联,是清代书法家、清官刘墉撰写——“幽人来问篱边菊,仙客相论海上琴”。

据聊城市财政局邓钟岳之第八代传人邓树堂先生介绍:东昌府衙(包括依绿园,依绿园为府衙的后花园,因靠近城墙西北角的绿云楼而得名,园内有“十八景”。绿云楼是聊城古八景之一的“绿云春曙”)。地址在今道署西街路北市粮食局及西花园,原为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建,后经多次重修,为东昌府最高行政长官办公、居住的地方。府衙内原有宋徽宗赵佶亲笔书石碑一通(为半截碑),是不可多得的国家级珍贵文物。

园内亭台、池榭、小桥、幽阁疏密谐和,假山峥嵘,翠峰叠秀,花木繁茂,溪水长流,晚景书屋、丽农山房、绿云深处等12景的设计独具匠心,为五百年前聊城一大胜景。

依绿园亦称道署花园。源于宋、盛于清,毁于民国初年,因其为东昌八大胜景之一“绿云春曙”而久负盛名。

【古甃铺琼】古甃即古井,在今聊城旧城的西北角,传说井底是白玉铺砌,井水清澈碧莹,一望即可见底。井壁长满茸茸之青苔,与水中之晶莹琼玉相映。

注:甃音:zhōu昼,甃的本义为井壁。《说文》:“甃,井壁也”。段玉裁注:“井壁者,谓用砖为井垣也”。《五经文字》:“甃,砖垒井”。参20页西关古井条。

【圣泉携雨】聊古庙相传为上古高阳氏颛顼衣冠冢及供奉拜祭。墓旁有水井,称圣水井,传说此井“颇著灵异,逢旱祈祷,辄降甘霖”。

圣水井,位于聊城东昌府区闫寺镇审李庄东、聊古庙遗址附近,古为聊城八景之一,称为“圣泉携雨”。

圣水井近似普通砖井,因弃用已久,蔓延的杂草几乎把井口湮没了,以至于很多人不知道在这个冷清的角落里还有一口寂寞的古井。井壁的砖面布满青苔,好似翡翠点缀其上,井水清澈可鉴。井的周围散布着大量的青砖和青瓦的碎块,随手便能捡到一片年代久远的陶片或瓷片。以前在井和陵墓前曾有聊古庙,庙规模宏大、远近闻名,庙内有钟楼、鼓楼、大殿、廊房、后楼等建筑,殿顶起脊,飞檐斗拱,殿内雕梁画栋,庙的整体结构布局得当、协调紧凑。庙内大殿供有高阳氏颛顼的坐像。大殿后二层阁楼内塑有颛顼和后妃神像,1945年聊古庙被毁掉,现只剩下遗址在诉说着历史。据说古时山东瘟疫流行,死亡百姓不计其数,上天为救下界百姓而赐了这口井,百姓喝井水便可治瘟疫。瘟疫流行时,唯这儿的百姓不得瘟疫,就是因为喝了这井里的水。

【仙阁云护】指万寿观的“昊天阁”。

万寿观在今万寿观街,现海源阁宾馆西院墙外。万寿观是明代古建筑群,道家胜地,供奉上八仙及下八仙。计划重建,为东昌府区重点开发建设项目。原聊城的名胜万寿观楼阁两壁上所书的“龙”、“虎”二字系 邓钟岳书,字高丈许,笔走龙蛇、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铁塔指护国隆兴寺寺塔。

2006年国务院公布聊城铁塔为第六批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铁塔位于聊城东关运河西岸、原护国隆兴寺东南角,铁塔本身没有铭记,地方文献中亦无记载,从塔的形制与浮雕风格上分析比较,初建年代在北宋早期,是聊城市现存最古老的建筑。明永乐年间曾经倒塌,明成化二年(1466)由僧人募捐重立。

聊城铁塔原为护国隆兴寺寺塔,是中国为数极少的仿木楼阁式铁铸佛塔,铁塔为八角形仿木楼阁式铁铸佛塔。铁塔原为13层,由于风灾地震,年久失修,上部8层和塔顶在百年前倒塌,仅存下部5层塔身与塔座。1973年3月,聊城县政府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组织人员,对铁塔进行了清理和重修。重立后的铁塔为12层,通高15.8米,由塔身和塔座两部分组成。塔座为石砌正方形上下叠涩不对称式须弥座,高2.90米,底边长3.17米,占地10.50平方米,塔座牙脚四角成卷云状,束腰四面均有伎乐人物浮雕,或站立,或舞蹈,束腰东南、西南两角,各有一金刚力士,怒目凸腹,手按双膝下蹲,作顶托状。塔身用生铁仿木结构分层铸造,逐层迭装而成,铁壳中空,厚6-10厘米不等。第一层塔身直径1.53米,底部一周宝装覆莲,塔身八面设置四个假门与四个假窗。门额上有门簪四枚,簪面成削角方形,假门上均有铺首和门钉,东西方做成半掩门式。二至七层塔身无门窗雕饰,八至十层仅雕饰格窗。各层倚柱、斗拱与一层相同,每层塔身都有腰檐平座,平座均为四铺作单,围绕栏杆,腰檐仿木铸造,有檩枋、檐椽、飞椽、瓦垅及斜脊等。塔身逐层收分,塔顶置仰莲葫芦瓶式宝刹。1973年铁塔地宫出土有石棺、银函、辟支佛舍利。

聊城名胜古迹之-聊城八大会馆

据史载,聊城在清朝时曾有闻名全国的会馆共八处,简称“八大会馆”。目前,有文字可考和碑碣记载的会馆共有六处,即太汾公所、山陕会馆、苏州会馆、江西会馆、赣江会馆和武林会馆。六处会馆中,除山陕会馆现保存完整外,其余均已无存。

太汾公所,位于聊城东关米市街路东。据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2年)《旧米市街太汾公所碑记》记载,为清康熙年间由山西太原府、汾阳府商人集资兴建。清朝人李弼臣撰写的《旧米市街太汾公所碑》,他写道:“聊摄为漕运通衢,南来客舶络绎不绝,以吾乡之商贩者云集,而太汾两府尤多。自国初康熙间来者踵相接,桥寓旅社几不能容。议立公所,谋之于众,捐厘醵金,购旧家宅一区,因其址而葺修之,号曰‘太汾公所’。”太汾公所便是山陕会馆的渊源,当山陕商人多得连太汾公所也不能容纳时,山陕会馆就应运而生了。

山陕会馆,聊城的文物古迹大都与运河有关,坐落在古运河边的山陕会馆就是古运河繁盛的有力见证。

由聊城闸口桥的西头往南,沿着运河西岸步行约一公里,经过大、小码头和基督教堂,就到了“聊城一中桥”,在聊城一中的西南,有一座宫阙式的建筑,就是山陕会馆了。

山陕会馆是山西、陕西商人为作“祀神明而联桑梓”集资合建的一座神庙与会馆相结合的建筑群。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其后历经三代人、耗时六十六年,至嘉庆十四年方具有现在之规模,共耗银60465.69两。

山陕会馆东西长77米,南北宽43米,占地3311平方米。整个建筑由山门、过楼、戏楼、夹楼、鼓钟二楼、南北看楼、南北碑亭、南中北三殿、春秋阁、望楼、游廊、南北跨院等组成。看上去面积虽不算大,但却布局紧凑,设计合理,大小间错,疏密得体,反映出古代匠师们的精湛技艺,为研究我国古代建筑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从宋朝开始,聊城借京杭大运河的漕运之利,声名日隆。八方商旅,船装水运,两岸会馆,生意兴隆,聊城因此成为全国闻名的九大商埠之一。山陕会馆伫立于运河水畔二百六十余年,在春去秋来中,静静地见证了聊城商贾云集、经济繁荣的悠长历史。它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融中国传统儒、道、佛三家思想于一体。整个建筑布局紧凑,错落有致,连接得体,装饰华丽,堪称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它的石雕、木雕、砖雕和绘画工艺更是中国建筑艺术的精品,对于研究中国的古代建筑史、商贸史、戏剧史、运河文化史、书法、绘画、雕刻艺术史以及清代资本主义萌芽因素的产生具有极高的资料价值和重大意义。1977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会馆,位于聊城东关大码头南路西。始建于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并由苏州商人陆续扩建。主要建筑有山门、钟鼓楼、看楼、大殿、春秋阁等。

江西会馆,位于聊城东关闸口北古运河东岸路东。由江西商人集资兴建。主要建筑有山门 、奎星楼、戏楼、看楼、大殿、春秋阁等。另原有碑刻十七处,不知毁坏于何时。现只存有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特制的瓷香炉一座可供参考。

赣江会馆,位于聊城旧城东大街路南。始建年代无考,只知由江西商人兴建,并后曾多次扩建。

武林会馆,又名浙江会馆、杭州会馆,位于聊城东关闸口南运河西岸双街南头,现山陕会馆南邻。已无资料可考。

聊城名胜古迹之-护国隆兴寺和铁塔

聊城护国隆兴寺

聊城护国兴隆寺始建于北宋,兴于明初,为洪武帝朱元璋八大护国祝圣道场之一。曾占地百余亩,据当地老百姓说:寺里有“七十二面井”,在鼎盛时期,有僧人五百之多,被誉为江北古刹。护国兴隆寺大门两侧原有石狮一对,门前是白玉桥。石狮与白玉桥所用的汉白玉全是从云南由水陆辗转运来。

白玉桥:在现在东关小礼拜寺街中段,已毁损。尚有遗迹可辨认。宣统二年《续修聊城县志·建置志》记载:“白玉桥,在隆兴寺前。相传 ‘靖难’兵至,为铁铉(实为盛庸)战败(燕王)处。” 清嘉庆二年《东昌府志》记载:“燕大将张玉死于此桥上。”

据《续修聊城县志·建置志》记载:“白玉桥,在隆兴寺前。” 白玉桥位于小礼拜寺街,在铁塔南侧,是一座石拱桥。据《东昌府志》记载:明建文二年南北战争时期,燕王朱棣兵败东昌,藏身于隆兴寺南白玉桥下,才得以脱险。

据《乾隆大藏经》记载:明末四大高僧之紫柏真可禅师曾住锡于此,并为之做《隆兴寺重修募化缘起疏》。

明紫柏真可大师,字达观,号紫柏,世称紫柏尊者,是明末四大师之一,俗姓沈,江苏吴江人,十七岁时于苏州虎丘云岩寺从寺僧明觉出家,出家后,常闭户读书,年二十,受具足戒,不久,至武塘景德寺闭关,专研经教,历时三年。

万历三十一年十二月十七日,大师圆寂,世寿六十一,法腊四十有奇,葬于开山。紫柏尊者现存的著作,有经德清校阅过的《紫柏尊者全集》三十卷和别人纂校的《紫柏尊者别集》四卷,《附录》一卷。

重建后的护国隆兴寺为南北四层院落,东西三排跨院的格局模式,总体架构根据传统四合院及寺院园林规划模式,结合传统风水运势,按照步步登高的古建格局,山环水抱的风水要求,总计需要建设,数十座建筑。全部建筑飞檐翘角,四梁八柱,精雕细刻,辅以传统的彩画雕刻,飞龙跑狮,寿山福海诸多吉祥图案,尽显传统明清古建筑的庄严宏伟气势。同时尽量创造与众不同的佛教造像手法,所有佛像全部按照传统手法雕造。

聊城护国隆兴寺铁塔

聊城流传着一首家喻户晓的民谣:“东昌府,有三宝,铁塔,古楼和玉皋。”被人们誉为三宝之一的聊城护国兴隆寺和兴隆寺铁塔,位于聊城东关运河西岸,铁塔在护国兴隆寺的东南角。

明清时期,“铁塔烟霏”为聊城古八景之一。

【注】“光岳晓晴、巢父遗牧、崇武连墙、绿云春曙、古秋铺琼、圣泉携雨、仙阁云护、铁塔烟霏合称八大胜景。”

聊城护国兴隆寺铁塔是中国六大古铁塔之一(甘露铁塔:位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上;玉泉铁塔:位于湖北汉阳市西玉泉寺;聊城铁塔:位于山东省聊城兴隆寺内;济宁铁塔:位于山东济宁市;泰山铁塔:位于山东泰安市西天书院;千佛塔:位于陕西咸阳市杜镇)。

聊城铁塔

2006年聊城铁塔为第六批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铁塔位于聊城东关运河西岸、原护国隆兴寺东南角,铁塔本身没有铭记,地方文献中亦无记载,从塔的形制与浮雕风格上分析比较,初建年代在北宋早期,是聊城市现存最古老的建筑。明永乐年间曾经倒塌,明成化二年(1466)由僧人募捐重立。

聊城铁塔原为护国隆兴寺寺塔,是中国为数极少的仿木楼阁式铁铸佛塔,铁塔为八角形仿木楼阁式铁铸佛塔。铁塔原为13层,由于风灾地震,年久失修,上部8层和塔顶在百年前倒塌,仅存下部5层塔身与塔座。1973年3月,聊城县政府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组织人员,对铁塔进行了清理和重修。重立后的铁塔为12层,通高15.8米,由塔身和塔座两部分组成。

顶部

中部

塔座为石砌正方形上下叠涩不对称式须弥座,高2.90米,底边长3.17米,占地10.50平方米,塔座牙脚四角成卷云状,束腰四面均有伎乐人物浮雕,或站立,或舞蹈,束腰东南、西南两角,各有一金刚力士,怒目凸腹,手按双膝下蹲,作顶托状。塔身用生铁仿木结构分层铸造,逐层迭装而成,铁壳中空,厚6-10厘米不等。第一层塔身直径1.53米,底部一周宝装覆莲,塔身八面设置四个假门与四个假窗。门额上有门簪四枚,簪面成削角方形,假门上均有铺首和门钉,东西方做成半掩门式。二至七层塔身无门窗雕饰,八至十层仅雕饰格窗。各层倚柱、斗拱与一层相同,每层塔身都有腰檐平座,平座均为四铺作单,围绕栏杆,腰檐仿木铸造,有檩枋、檐椽、飞椽、瓦垅及斜脊等。塔身逐层收分,塔顶置仰莲葫芦瓶式宝刹。

聊城铁塔须弥座1

聊城铁塔须弥座2

1973年3月,聊城县政府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组织人员,对铁塔进行了清理和重修。重立后的铁塔为12层。在拆卸塔座时,发现乐舞人物浮雕刻石4块,在塔座底部中间发现一块1米见方的石盖,盖下有一地宫,地宫内陈放着铜菩萨、铜佛、青花瓷瓶、瘗钱等佛教器物,还陈放着一个长方形石函。石函内放置一银棺和两包骨灰。棺身刻有“辟支佛舍利”五字。棺底刻有“大明成化丙戊三月吉日造”(1466)。棺内有丝料骨灰袋一个、银币四枚和“舍利子”若干粒。聊城铁塔是中国为数不多的铁石建筑,无论在建筑风格、铸造技术,还是在雕刻艺术上,都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聊城名胜古迹之 - 临清舍利宝塔

临清舍利塔位于临清城北2.5公里处大桥村,卫运河东岸,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清舍利塔与通州的燃灯塔、杭州的六和塔、扬州文峰塔并称“运河四大名塔”。此塔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塔高61米,九级八面。楼阁式,通体近垂直,仿木结构,刹顶呈将军盔形,属山东省内仅见,基座八面,每面长4.9米,底面积为186平方米,其空间面积可达7000方米,外檐砖木结构,檐为陶质仿木出挑斗拱,转角斗拱下垂陶质莲花垂朴。斗拱下部攘嵌陶质“阿弥陀佛”四字;门楣上镌刻“舍利宝塔”四字;进入塔室,各层辟有转角形石质梯道,可迂回逐层攀登至顶层。各层为穹隆顶,顶上拖龙骨架,地面平托全丝楠木楼板、平面铺青砖,每层辟八门,四明四暗。各层塔心室内皆有刻石,画像镶嵌壁上,宝塔中心部位原有金丝楠木通天柱,上至塔刹下直落地宫,以承托每层平面负荷,此作法当属宋代遗风。

临清舍利塔名为“舍利”,而实是缘于风水。明万历年间,临清文人缙绅聚议,认为临清风水不利,并告当时钦差临清的提刑按察使钟万禄,最后决定,将观音大士像移至砖城北水关下,即城北,并建造一座宝塔,此处正是临清汶、卫两河汇流北去的“天关”,可“扼塞两河水口,弘开万里天关”。事情定下来以后,便推举在家赋闲的工部尚书柳佐主管其事,并正式定名为“舍利宝塔”,从万历四十年开始策划,至万历四十五年第五层建成。第六层于次年由临清布商王道济独资捐建,又历时三年,九层宝塔终于全部建成。

临清舍利塔的进口

临清舍利塔近景

临清舍利塔内的楼梯

临清舍利塔内

登高望远,眼下,运河如带,翠堤蜿蜒,令人心旷神怡。塔檐上有铜铸的小钟铃,被风吹动,发出清脆的悦耳之声,颤然心动, “塔岸闻钟”为古代临清八景之一。

临清确实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或许不止临清,整个齐鲁大地都是人杰地灵之地。如今,大运河在北方早已失去了当年的光辉,但它遗留下来的胜迹依旧在影响着这里的子民,这里的人们以此为傲。无论历史如何变迁,“临清”这两个字都已经随着大运河而永远的写入了史册。

聊城名胜古迹之:高唐柴进与柴王府

柴进,高唐县人,精通武艺,人称柴大官人,江湖上又唤做“小旋风”,在水浒一百零八将中排名第十。

柴进塑像

柴府

柴进广结天下客

柴进卧室

柴进是后周世宗皇帝柴荣的嫡派子孙,因陈桥让位有德,宋太祖敕赐丹书铁券在家中。

柴进仗义疏财,喜爱交结天下英雄,曾帮助过林冲、宋江、武松、杜迁、王伦、石勇、李逵等人。长得龙眉凤目,皓齿朱唇,三牙掩口髭须。因高唐州知府高廉的妻弟殷天锡仗势要夺柴进的叔父柴皇城的住宅,柴皇城以有朝廷发的“丹书铁券”保护,与其论理,竟被他殴打。柴皇城召其侄柴进回来,继续与之论理时 ,殷天锡又欲殴打柴进,李逵在旁愤极,将其杀死。高廉便将柴进拘捕入狱,将其打入死牢。梁山好汉为救柴进,起兵攻打高唐州,由李逵从高唐州大牢后的枯井中将其救出。柴进被救上梁山后,为山寨掌管钱粮头领。随宋江去东京看灯时,柴进簪花入禁院,从睿思殿的御屏上剜下了御书四大寇中“山东宋江”四字。受招安后,随宋江、卢俊义征讨辽国、田虎、王庆。征方腊时,柴进化名柯引带着燕青到方腊处做卧底,深得方腊信任,最终踏破方腊。

柴进与李逵

李逵

柴府花园

柴府花园

柴府花园

柴府花园

柴府花园

柴府花园

柴王府古建筑群。位于高唐县城内鱼邱湖东北湖畔。据《高唐县志》记载,柴府始建于宋神宗元丰年间,为后周世宗柴荣之5世孙柴皇城私宅,后毁于兵燹匪患。明弘治十四年(1501),驿丞张廷威重建,为高唐的驿馆,称“鱼邱驿馆”。时有正厅和后厅各5间,东厢房7间,东西马房各10间,仪厅3间,鼓楼1座,东有马神庙3间。驿馆有递马60匹,马夫30名,抄牌2名,可见当时驿馆之规模。后嘉庆五年(1800)、道光十五年(1835)重修。清代康熙、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驻跸于此。今之柴府是1999年在原址重建的,四面湖水环抱,花园式建筑,前门、中厅、后寝、回廊均为宋代建筑风格。整个建筑面积为938.48平方米,分为东西两院,西辟花园,东为柴府。柴府为二进院,步入津池即为主厅,主厅面阔5间,歇山式,灰瓦顶,吻兽相配,宋式彩绘相宜,飞檐排角,古色古香。院东西建有回廊、亭、轩、水池。后院为后寝殿,面阔5间,歇山式,东西厢房各3间。西为单体院落,有角门与东院相通。步入朱红大门,迎面为仿古戏楼,面阔3间,宋代歇山式建筑,两侧耳室各1间。此院是戏剧爱好者活动的场所。

聊城名胜古迹之:莘县文庙

莘县文庙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系旧时祭祀孔子的场所(莘县文庙在莘县商业街东段路北)。成化、弘治、崇祯和清乾隆年间曾数次重修。2003年,文庙落架大修。2006年被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庙内现仍保留下数块古代石碑,主要有雍正九年《圣训碑》、乾隆二十年《平定准噶尔告成太学碑》。现存主要建筑大成殿座北朝南,筑在高45厘米的台基上,文庙占地面积2439平方米,大成殿建台基上,面阔五间,东西阔19米;进深三间,南北长11.8米 ,单檐歇山顶。殿内的檐柱、前金柱、后金柱的直径均很硕大,金柱高4.4米,前后金柱上搁置着七架梁、五架梁、三架梁。单檐歇山顶,砖墙、歇山、琉璃瓦,重梁叠架,飞檐斗拱。殿前古柏参天,古槐繁茂,古藤盘柏,庄严肃穆。均为有数百年树龄,木柱和梁架风格古朴,使得文庙显得庄严和肃穆。

大成殿的木柱和梁架风格古朴,有元末明初的特征,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是山东省现存古代建筑中较少见的。

文庙原由棂星门、大成殿、启圣祠、明记堂、敬亭、名宦乡贤二祠等组成,现仅存大成殿。今之莘县文庙,历经几百年风雨沧桑,配套建筑日益衰落,不复存在。

解放后曾辟为烈士祠。院内清雍正年间的御制训士文碑极具文物价值。莘县文庙是是今莘县境内4个旧县城(莘县、范县、朝城、观城)中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座古庙宇,也是聊城地区尚存的4座文庙之一。

聊城名胜古迹之:阳谷景阳冈

景阳冈位于阳谷城东18公里处张秋镇境内,据阳谷县志记,当年这里冈阜起伏,草密林茂,人烟稀少,野兽出没。

今日的景阳冈已成一片沙冈,周围炊烟袅袅。沙冈顶部正中建有一座民族形式的庙宇,俗称“武松庙”,据传始建于明代中期,后被毁,现存古庙为1958年修建。庙前方有一幢刻有“景阳冈”三个大字的石碑,系我国当代著名书法家舒同所题。庙东二、三百米处,有一刻有“武松打虎处”的墨玉色石碑,当年武松打虎之地就在这里。

景阳岗遗址

武松庙

武松塑像

景阳冈树林

三碗不过岗酒家

三碗不过岗柜台

三碗不过岗伙房

景阳冈笼中老虎

1973年以来,经山东省考古队多次试掘,认定景阳冈为“龙山文化”遗址。该遗址现分为南北2冈,中间是一条公路。南冈东西长86米、南北宽75米,面积约6450平方米。北冈东西长24米、南北宽47米,面积约1128平方米,冈顶较平,高出四周地面约4米。遗址文化内涵较为丰富。从断崖观察,北冈文化层厚约2.5米,南冈约2米,还暴露有灰坑。从采集的标本看,以泥质陶为主,夹沙陶次之;陶色以灰陶为主,其次为黑陶、红陶。纹饰有绳纹、篮纹、方格纹、弦纹,叶脉纹等。可识器形有鼎、瓮、器盖等,还采集有石镞、石凿、骨凿。1978年,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聊城名胜古迹之:东阿曹植墓

曹植,三国时魏国人,字子建,是曹操第三子。

鱼山曹植墓(1996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曹植因卷入太子之争,在此后的生活经历多少坎坷路,最后郁郁而终,卒谥思,故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又因其葬于东阿鱼山,因此当地人称其为“东阿王”。

“魏陈思王曹子建墓”墓碑 沈雁冰(矛盾)题写

曹子建文保碑

曹植隋碑碑亭

曹植塑像

曹植墓

曹植墓外景

曹植墓甬道

曹植纪念馆

曹植自幼颖慧,出言为论,落笔成文,深得曹操的宠爱。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要立他为太子。然而曹植行为放任,不拘礼法,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长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终于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成为太子,最后当上魏文帝。在魏文帝和魏明帝在位期间,曹植备受排挤和打压,最后郁郁而终。

曹植墓始建于公元233年,坐落在聊城市东阿县鱼山西麓,始建于魏太和七年(233年)三月。墓室坐东朝西,为凿山而修的洞穴墓,以青砖筑成,依山营穴,封土为冢,占地80公顷,东南两侧有黄河和小清河萦绕,合为襟带,隔河群山连绵,攒峰耸翠,仿佛一道天然屏风;北面金堤绵亘,似黄龙静卧,沃野万顷。据铭文记载,当时修墓的有200人,由兖州刺史督修。从券拱式的墓门内往下看,有一深不见底的水井,曹植才华横溢、为“建安七子”之一的曹子建的棺椁就悬在此井中。墓冢右前方,有一高约3米的古碑楼,门楣上刻“曹植隋碑”4个楷书大字。碑楼内有隋开皇十三年(593年)立的神道碑。碑楼西壁嵌有石刻横批一方,上有明弘治八年山东按察司洽阳九皋子赞扬曹植才华的七律一首。东壁嵌有一方竖碑,年久风化,字迹不清,仅能辨认碑冠“魏陈思王传碑”6个小篆体大字标题,估计当为叙写曹植生平事迹的铭刻。墓门前还有清末民初时期县和事的两方题词碑碣和一方清代维修碑楼记事石。1981年维修了隋碑楼,修建了墓基围墙。同济大学古建筑专家路秉杰为墓门楼绘制了草图;画家吴作人为纪念馆题写匾额,戴敦邦画就曹植像;孙瑜、刘海粟、颜文良、赵朴初、溥杰为之题词写诗;沈雁冰生前亲笔题写的“东阿王曹子建之墓”也勒石竖于墓前。

山上有许多龙山时期的灰陶片,以及春秋战国至西汉时期的遗物,并且有“重云洞”、“绿葫居”、“四眺亭”、“夕照轩”、“倒影阁”、“羊茂台”、“仙人脚印”等八大景观。1993年,东阿县人民政府对曹植墓周围环境进行了拆迁改造,建起了1.2万多平方米的陵园,修建了陵门,改修了隋碑楼,增建了曹植纪念馆等。1996年11月由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曹植墓对于文学史、考古学等方面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

曹植还是中国佛教梵呗音乐的创始人。在鱼山顶西侧,有一石壁,上写“闻梵”两个朱红大字,据记载,曹植“尝游鱼山,忽闻空中梵天之响,清雅哀惋”、“乃慕其音,写为梵呗”。“闻梵”处便是相传曹植当年闻听梵乐的地方,由此曹植也就成为中华佛乐的创始人。在“闻梵”处的下方,有一石洞,名曰“梵音洞”,据说曹植听到的梵乐就是从这个山洞中传出的。曹植闻听的梵乐后来向东传入朝鲜半岛和日本,为此曹植又被誉为日本佛乐的鼻祖,每年,日本宗教界都有大批人士前往鱼山参拜曹植墓,并在墓前演奏曹植当年创作的梵乐。

天梵音门

鱼山梵音洞

梵音洞相传为曹植听听梵作乐之所

通往曹植墓的路

通往鱼山的路

鱼山之巅

在鱼山顶看黄河在此拐弯

站在鱼山之顶,并不高大的山峰在黄河的环绕下却也显得那么雄浑。很难想象曹植当年在此为王时是何景象,一定还是那么的多愁善感,一定还是会整天沉浸于诗书礼乐之中,他那么一个才华横溢的公子,生在那个环境中,幸也不幸。幸的是他有足够的金钱与时间去经营自己的喜好,不幸的是他还得时刻担心朝局,担心自己的生命。

一切历史人物,无论他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只要他给历史留下正面的遗产,那么他就是值得祭拜的!“相煎何急”的故事就是一个例子。

聊城名胜古迹之:冠县萧城遗址

冠县萧城遗址是北宋时期的产物。现萧城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萧城遗址

萧后故城遗址

萧城遗址

萧城遗址在冠县北馆陶镇(历史上馆陶县城)东约3.5公里处。公元1004年(宋景德元年),辽国肖太后率其弟挞览侵澶渊(今濮阳县西南)时筑城于此,用于驻兵屯粮,也称“歇马城”。 萧城占地169万平方米,呈正方形,城墙由土筑而成,城墙长各1250米,均系土筑;四门分居东西南北正中,四门外均为瓮城也就是“扭头门”,城墙外为平地,在城外约有80米宽的护城河,只是由于年久因屡发洪水淤积而平。

萧城遗址保存较为完好,其南门扭头门墙体保存基本完整,城内有一点将台,高5米,占地200平方米,据此不远有饮马池若干处,另外还有箭楼、饮水井、万人坑等遗址。其规模之大,保存之完整,长城以南,首屈一指。

萧城和一场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宋辽澶渊之役,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澶州,已成澶渊仅河南省濮阳光绪癸巳年《馆陶县志》记载:“萧城,在县东南五里。宋景德元年,辽主殂,萧后摄国事,率其弟挞览侵澶渊,筑城于此,即歇马城”。《冠县志》中说:“辽国萧太后率兵侵宋澶州时,在北馆陶东面筑城屯兵,形成境内尚存的萧城遗址”。

萧城亦称“歇马城”、“驻马城”,为辽兵用头盔装土,一夜夯成,俗称“盔安城”。1967年城内发掘出明隆庆年间山西按察司杨师震之墓志铭有“葬于肖城之源”,故又名肖城。现萧城内有一村子名肖城村。萧城遗址是一处有上千年历史的古遗址。冠县曾名“冠氏”、“清渊”、“清泉”、“冠州” ,在春秋时期,这里已经是人烟满地的城池了。《水经注·淇水》中有记载∶“又东北过馆陶县,又东北过清渊县西。……县,即春秋所谓冠氏也,魏阳平郡治也”。此时的冠氏应为冠县的原县治所在地,即今东古城镇,现有黄城遗址。

北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闰九月,辽景宗妃燕燕即萧太后,辅佐自己的儿子辽圣宗亲自领兵南下,号称二十万大军筑城储粮屯兵萧城,前锋部队直逼黄河北岸,宋真宗闻报顿时慌了手脚,急忙召集大臣商议对策,副相王钦若、陈尧叟主张南迁都城以避敌锋,王钦若是江南人,主张迁金陵(今南京);陈尧叟是四川人,主张迁成都;惟独宰相寇准不吭声,宋真宗请计于寇准,寇提出御驾亲征以挫强敌。十月宋真宗出汴京(今河南开封),还未到黄河南岸又想迁都,经寇准再三催促,宋真宗方渡黄河北岸。当大宋的旗子在澶州(今河南濮阳)城上升起时,万众欢呼,声闻十里,气势百倍。萧太后派几千骑兵騒扰,以探虚实,当即被宋军杀得落花流水败逃而去。宋真宗在行宫心神不定,派人去偷看寇准,见寇准正与部将喝酒游戏,才稍稍放下心来。可是萧太后却不能不忧,作战中自己的弟弟辽军统帅萧达凛(一作萧达览)被宋军用“床子驽”射死,辽军势气大挫,宋朝各路援军正向澶州方向集结,辽军孤军千里深入作战,恐腹背受敌,深感忧虑,便向宋提出议和。十二月议和告成,双方议和,辽帝称宋帝为兄,宋帝称辽帝为弟,宋辽为兄弟之国。但是哥哥要向弟弟每年送“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澶州为古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后来杨四郎在此招为附马,至今仍有老人说在月色下登上萧城向西南方向望去,隐隐约约可见一条大道,伸向远方,那是四郎探母的大道。说来也巧,萧城城南有村庄召村、召村铺和杨召等村,人们都说那是杨家招兵的地方,在西南约20公里的田马园、胡马园等村庄则是养马放牧的地方。

自此宋室虽虚外而守内,辽却因内争而自顾不暇,双方竟彼此相安一百二十年之久。

经过这次著名战役之后,萧城逐渐废弃,可是在宋辽之战的背景下,它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萧城在中原的大后方,从遗址的规模结构看,萧城确实是一处驻扎官兵,屯积粮草的营垒式建筑。萧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这一点确定无疑,它南倚中原,北接燕赵,西望秦晋,东临齐鲁,自古就是南征北战,行军打仗的军事要地。虽说没有险要的地形,这里恰到好处的位置使得它成为南北十字路口要道,这里是一马平川,一望无际,是天然的交通要道。

聊城名胜古迹之:东阿药王山

东阿药王山位于“中国阿胶之乡”——东阿县洛神湖公园内,是恢复重建的东阿旧时景观,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

东阿药王山西临东阿阿胶养生文化苑,东望800亩水域洛神湖,山上有“药王殿”“观音殿”“财神殿”“龙王庙”四大殿以及药王亭、万寿路、钟鼓二楼、福寿台等景观,还有药王故事栏板、福寿文化栏板、阿胶文化碑廊等各类石雕艺术作品322块以及连翘、牡丹、芍药等药用植物和观赏植物300余种。石雕、神像、药材、楹联、匾额,被誉为东阿药王山“五绝”。

历史上,东阿药王山为鲁西名山,是晋冀鲁豫接壤地区的著名景观,文物众多,文化底蕴深厚,众多文人雅士留下了墨宝诗文,康熙、乾隆南巡时,也曾多次登临。此山主要供奉药师佛、八大药王以及送子观音、财神、文昌神、眼光奶奶、龙王等诸神30余尊,寄托着老百姓祈求安康的美好愿望。民间有“祈福祈寿求平安,请到东阿药王山”之说。

东阿药王山内景

全景图

山门巍然—药王庙山门

药王山

药王山夜景

聊城名胜古迹之:临清鳌头矶

鳌头矶位于临清市吉士口街,这里是元代运河与明代运河的结合处,是一组结构精巧、古朴典雅的楼阁式建筑,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清熬头矶,门洞上两字为“独占”

山东临清----运河古城,与大运河同兴衰。

临清盛产青砖,那里还有座钞关,张自忠、季羡林这样的大人物都是临清人。

临清鳌头矶石碑

古时,临清是会通河和通惠河的连接处,为了调节水位便于航运,临清城内有很多段运河和古闸桥。鳌头矶之名缘于特定的地理环境。

鳌头矶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当年的会通河在靠近卫河附近分为两支,分别在南北两处流入卫河,因此,在会通河与卫河之间形成了一块周围环水的狭长陆地,人称“中洲”。

鳌头矶处中洲突出之地,明代正德年间在此叠石为坝,状如鳌头,两支运河上的四处河闸象鳌的两只足,广济桥在鳌头矶后象其尾,明代书法家,临清人方元焕据期形特题写了“独占”二字,赋予“独占鳌头”的意境。

现尚存古建筑一组,周围楼阁环抱。北殿称“甘堂祠”;南楼名“登瀛楼”;西殿曰“吕祖堂”;东楼谓“观音阁”。阁建于楼上,呈方形,正檐挑角,木隔落地,玲珑别致。整个建筑结构严谨,布局得体,玲珑纤巧,古色古香,是明代北方地区典型的木结构建筑群。明清两代,运河漕运鼎盛之时,文人骚客常登临楼阁眺望运河,见船来舟往、帆樯如林,即寄情抒怀、赋诗唱和。鳌矶凝秀遂成为运河繁荣时期临清的一景。

临清鳌头矶陈列馆展出的两块临清青砖

临清鳌头矶广场

古典名著里的聊城

聊城有着400多处名胜古迹而在这些名胜古迹中,许多都在古典名著中有着记载,如《封神演义》、《金瓶梅》、《水浒传》、《聊斋志异》、《老残游记》以及意大利旅行家马克·波罗的《马克·波罗游记》等。掩卷沉思,会使人感悟到昔日聊城之风采。

仲连射书救聊城

早在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476年),聊城就是一个重要的城邑。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221年),齐燕之间曾为争夺聊城进行了一场残酷的战争。《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中有详实记载:“燕将(乐英)攻下聊城,聊城人或谗之燕,燕将惧诛,困守聊城,不敢归。齐田单攻聊城,岁余,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这时,鲁仲连来到聊城,“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将。”

鲁仲连在书中对燕将陈述利害,晓之大义,或退或降,不要负隅顽抗。书中言辞恳切,“燕将见鲁仲连书,泣三日,犹豫不能自决。欲归燕,已有隙恐诛;欲降齐,所虏于齐甚众,恐已降而后见杀。喟然叹曰:‘与人刃我,宁自刃’。乃自杀”。

鲁仲连射书救聊城传为千古美谈。鲁仲连,茌平县王老乡望鲁店人,至今该村仍保留着鲁仲连祠,以纪念这位义士。聊城人民为纪念他,曾在古城东门外建有鲁仲连射书台,为聊城一景!

马克·波罗笔下的古城

战国之后,聊城相继成为郡、州、路、府的治所,是鲁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元代(公元1279年—1363年)会通河的开通,促进了聊城经济的发展。意大利旅行家马克·波罗沿会通河经过临清,在《马克·波罗游记》中作了精彩的描述:“沿途见有环墙之城村甚众,皆隶属大汗,其中商业茂盛,为大汗徵征赋税,其额甚巨,此强格里城(临清)中央夹有一宽而深的河流经过,河上运输有丝、香料及其他,巨贾货物不少。”廖廖数语,元代临清的繁荣跃然纸上。

随着河运的发展,明清时期聊城经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聊城时称东昌府,被誉为“江北一都会”。临清、阳谷也成为运河沿岸的重要商埠,时有“北有苏杭,南有临(清)张(秋)”之说。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各地之间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形成了具有兼容性特征的丰富多彩的运河文化,这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厚的社会背景和生动详实的素材。


相关文章

  • 聊城各县市名称的由来和历史故事
  • 东昌府区 聊城也称"凤凰城",因为聊城古城池位置和布局状若凤凰,故素有"凤凰城"之称. 对此,还有一个传说:传说,聊城一带原是一片梧桐林,住着一对凤凰,统率着林中百鸟,过着幸福的生活.有一年发大水,东 ...查看


  • 古运河文化
  • 古运河文化:打造中国聊城"江北水城 聊城"舟楫如云,帆樯蔽日",兴盛的漕运为其带来400年的繁荣.在经历了上百年的沉睡以后,聊城人民重拾当年运河的风采,抓住机遇,利用运河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初到聊城,给人 ...查看


  • 东昌湖随想
  • 聊城市纪委  范秀彬  (天涯f号)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俗语驰名神州,妇孺皆知.一泓湖水对于一座城市的意义是难以言喻的,可以说杭州正是凭借西湖的名声而飞扬海内外.东昌湖虽然没有西湖那样烟波浩淼,名声显赫,但它那以水面辽阔.风景秀丽.& ...查看


  • 京杭运河之旅     每日商报
  • 京杭运河之旅 沛县 2017-05-02 分享到: 沛县在徐州市区以北约五十公里处,那里是二千多年前汉高祖刘邦的诞生之地,也是京杭运河与微山湖交汇的地方.京杭运河从徐州向北到了沛县,与微山湖并轨后继续向北过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统称南四湖 ...查看


  • 中国七大古城墙
  • 折叠 编辑本段 南京城墙 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建成于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城墙内侧周长33公里,现存21公里,高14----18米,上宽8----12米,砖石结构.有13座城门,现存4座.城墙与水道相通处设有水 ...查看


  • "进士侯"的来历和世系概述
  • "进士侯"的来历和世系概述 我们这支现在在郓城有大约8万人.在郓城立祖的一世始祖是忠信爷.<侯氏族谱>记载以忠信爷往下排的八世一位公壮游潘宫及第一清公考授主薄:九世正鹕十世提封于明朝万历年间均进士出身:十二世 ...查看


  • 门当.户对与门当户对
  • 门当.户对与门当户对 作者:彭友茂 来源:<新一代·上半月>2013年第05期 说来羞人答答,好没面子:在大半生的时间里,"几十年如一日",我这学过中文的人对成语门当户对,理解意思没问题,应用起来也得心应手不 ...查看


  • 中国十大古城
  • 中国十大古城 2011年11月21日 12:18凤凰网广州站[大 中 小] [打 印] 共有评论0条 古城丽江 地处金沙江上游,历史悠久,风光秀美,自然环境雄伟,是古代羌人的后裔.纳西族的故乡.丽江古城海拔2400米,是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中 ...查看


  • 南京历史小常识
  • 南博和南京历史小常识 (钟表匠个人搜集整理,有谬误请不吝指教,如有遗漏请大家补充) 1. "六朝古都"的南京是指哪六朝? 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 2. 为什么还有"六朝十都"之称呢? 除了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