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韦小宝浓缩了中国人的性格

《鹿鼎记》是我到现在为止的最后一部小说,所写的生活是我完全不熟悉的,妓院、皇宫、朝廷、荒岛……韦小宝是我完全不熟悉的市井小流氓,我一生之中从来没有遇到过半个。

扬州我只到过一天,生活也无体验。

我一定是将观察到、体验到的许许多多人的性格,主要是中国人的性格,融在韦小宝身上了。

他性格的主要特征是适应环境,讲义气。

韦小宝自小在妓院中生长,妓院是最不注重道德的地方;后来进了皇宫,皇宫又是一个最不讲道德的地方。在教养上,他是一个文明社会中的野蛮人。为了求生存和取得胜利,对于他没有什么是不可做的,偷抢拐骗,吹牛拍马,什么都干。做这些坏事的时候,他从来不觉得良心有什么不安,他根本不以为这些是坏事,做来心安理得之至。吃人部落中的蛮人,决不会以为吃人肉有什么不应该。

韦小宝不识字,孔子与孟子所教导的道德,他从来没听见过。

然而孔孟的思想影响了整个中国社会,或者,孔子与孟子是归纳与提炼了中国人思想中美好的部分,有系统地说了出来。韦小宝生活在中国人的社会中,即使是市井和皇宫中的野蛮人,他也要交朋友,自然而然会接受中国社会中所公认的道德。尤其是,他加入天地会后,接受了江湖人物的道德观念。不过这些道德规范与士大夫、读书人所信奉的那一套不同。

士大夫懂的道德很多,做的很少。江湖人物信奉的道德极少,但只要信奉了,通常不敢违反。江湖上唯一重视的道德是义气,“义气”两字,从春秋战国以来,任何在社会上做事的人没有一个敢忽视。

中国社会中另一项普遍受重视的是情,人情的情。

重视情义当然是好事。中华民族所以历数千年而不断壮大,在生存竞争中始终保持活力,给外族压倒之后一次又一次地站起来,或许与我们重视情义有重大关系。

一个人群和谐团结,互相爱护,在环境发生变化时尽量采取合理的方式与之适应,这样的一个人群,在与别的人群斗争之时,自然无往而不利,历久而常胜。

善于适应环境,在生存竞争上是优点,在道德上可以是善的,也可以是恶的。就韦小宝而言,他大多数行动不值得赞扬,不过在清初那样的社会中,这些行动对他很有利。

如果换了一个不同环境,假如说在现代的瑞士、芬兰、瑞典、挪威这些国家,法律相对公道而严明,社会的制裁力量很强,投机取巧的结果通常很糟糕,规规矩矩远比为非作歹有利,韦小宝那样的人移民过去,相信他为了适应环境,会选择规规矩矩地生活。虽然,很难想象韦小宝居然会规规矩矩。

在某一个社会中,如果贪污、作弊、行骗、犯法的结果比洁身自爱有利,更应当改造的是这个社会和制度。小说中如果描写这样的故事,谴责的也主要是社会与制度。就像《官场现形记》等小说一样。

中国人的重视人情与义气,使我们在生活中平添不少温暖。在艰难和贫穷的环境中,如果大家再互相敌视,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充满了冷酷与憎恨,这样的生活很难过得下去。

在物质条件丰裕的城市中可以不讲人情、不讲义气,生活当然无聊乏味,然而还活得下去。在贫乏的农业社会中,人情是必要的。在风波险恶的江湖上,义气是至高无上的道德要求。

然而人情与义气讲到了不顾原则,许多恶习气相应而生。拉关系、组山头、裙带风、不重才能而重亲谊故旧、走后门、不讲公德、枉法舞弊、隐瞒亲友的过失……合理的人情义气固然要讲,不合理的损害公益的人情义气也讲。结果往往就是一团乌烟瘴气,“韦小宝作风”笼罩了不少地方。

对于我们目前的处境,“韦小宝作风”还是少一点为妙。

当然,像西方社会中那样,连父母与成年子女之间也没有多大人情好讲,一切公事公办,丝毫不能通融,只有法律,没有人情;只讲原则,不顾义气,是不是又太冷酷了一点呢?韦小宝如果变成了铁面无私的包龙图,又有什么好玩呢?

小说的任务并不是为任何问题提供答案,只是叙述在那样的社会中,有那样的人物,他们怎样行动,怎样思想,怎样悲哀与欢喜。

以上是我在想到韦小宝这小家伙时的一些拉杂感想。(摘自《解放日报》)

《鹿鼎记》是我到现在为止的最后一部小说,所写的生活是我完全不熟悉的,妓院、皇宫、朝廷、荒岛……韦小宝是我完全不熟悉的市井小流氓,我一生之中从来没有遇到过半个。

扬州我只到过一天,生活也无体验。

我一定是将观察到、体验到的许许多多人的性格,主要是中国人的性格,融在韦小宝身上了。

他性格的主要特征是适应环境,讲义气。

韦小宝自小在妓院中生长,妓院是最不注重道德的地方;后来进了皇宫,皇宫又是一个最不讲道德的地方。在教养上,他是一个文明社会中的野蛮人。为了求生存和取得胜利,对于他没有什么是不可做的,偷抢拐骗,吹牛拍马,什么都干。做这些坏事的时候,他从来不觉得良心有什么不安,他根本不以为这些是坏事,做来心安理得之至。吃人部落中的蛮人,决不会以为吃人肉有什么不应该。

韦小宝不识字,孔子与孟子所教导的道德,他从来没听见过。

然而孔孟的思想影响了整个中国社会,或者,孔子与孟子是归纳与提炼了中国人思想中美好的部分,有系统地说了出来。韦小宝生活在中国人的社会中,即使是市井和皇宫中的野蛮人,他也要交朋友,自然而然会接受中国社会中所公认的道德。尤其是,他加入天地会后,接受了江湖人物的道德观念。不过这些道德规范与士大夫、读书人所信奉的那一套不同。

士大夫懂的道德很多,做的很少。江湖人物信奉的道德极少,但只要信奉了,通常不敢违反。江湖上唯一重视的道德是义气,“义气”两字,从春秋战国以来,任何在社会上做事的人没有一个敢忽视。

中国社会中另一项普遍受重视的是情,人情的情。

重视情义当然是好事。中华民族所以历数千年而不断壮大,在生存竞争中始终保持活力,给外族压倒之后一次又一次地站起来,或许与我们重视情义有重大关系。

一个人群和谐团结,互相爱护,在环境发生变化时尽量采取合理的方式与之适应,这样的一个人群,在与别的人群斗争之时,自然无往而不利,历久而常胜。

善于适应环境,在生存竞争上是优点,在道德上可以是善的,也可以是恶的。就韦小宝而言,他大多数行动不值得赞扬,不过在清初那样的社会中,这些行动对他很有利。

如果换了一个不同环境,假如说在现代的瑞士、芬兰、瑞典、挪威这些国家,法律相对公道而严明,社会的制裁力量很强,投机取巧的结果通常很糟糕,规规矩矩远比为非作歹有利,韦小宝那样的人移民过去,相信他为了适应环境,会选择规规矩矩地生活。虽然,很难想象韦小宝居然会规规矩矩。

在某一个社会中,如果贪污、作弊、行骗、犯法的结果比洁身自爱有利,更应当改造的是这个社会和制度。小说中如果描写这样的故事,谴责的也主要是社会与制度。就像《官场现形记》等小说一样。

中国人的重视人情与义气,使我们在生活中平添不少温暖。在艰难和贫穷的环境中,如果大家再互相敌视,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充满了冷酷与憎恨,这样的生活很难过得下去。

在物质条件丰裕的城市中可以不讲人情、不讲义气,生活当然无聊乏味,然而还活得下去。在贫乏的农业社会中,人情是必要的。在风波险恶的江湖上,义气是至高无上的道德要求。

然而人情与义气讲到了不顾原则,许多恶习气相应而生。拉关系、组山头、裙带风、不重才能而重亲谊故旧、走后门、不讲公德、枉法舞弊、隐瞒亲友的过失……合理的人情义气固然要讲,不合理的损害公益的人情义气也讲。结果往往就是一团乌烟瘴气,“韦小宝作风”笼罩了不少地方。

对于我们目前的处境,“韦小宝作风”还是少一点为妙。

当然,像西方社会中那样,连父母与成年子女之间也没有多大人情好讲,一切公事公办,丝毫不能通融,只有法律,没有人情;只讲原则,不顾义气,是不是又太冷酷了一点呢?韦小宝如果变成了铁面无私的包龙图,又有什么好玩呢?

小说的任务并不是为任何问题提供答案,只是叙述在那样的社会中,有那样的人物,他们怎样行动,怎样思想,怎样悲哀与欢喜。

以上是我在想到韦小宝这小家伙时的一些拉杂感想。(摘自《解放日报》)


相关文章

  • 浅谈金庸小说中的人物类型特征
  • 浅谈金庸小说中的人物类型特征 第一作者:赵小艳 第二作者:王博 单位:西南大学 文学院 摘要:现今,武侠小说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而武侠人物也历来是人们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一个成功的武侠人物对武侠小说来说至关重要.在金庸的笔下就塑造了这样一系 ...查看


  • 论金庸小说的艺术价值
  • 作者:徐岱 文艺理论研究 1998年09期 1.武侠世界的诗性空间 从二十世纪的终端回顾百年来的汉语小说创作,"金庸"这个名字日益引人瞩目.但迄今来看,评论家们大多偏重于从社会人生和历史文化两个维度作出审视,而对金庸小说 ...查看


  • 鹿鼎记陈近南人物形象
  • <鹿鼎记>陈近南人物形象研究 陈近南是金庸先生<鹿鼎记>中的一位大英雄,韦小宝的师傅.<鹿鼎记>是小说,不能当真. 但历史上的确有陈近南一人,乃清初民间反清复明的一位志士,天地会的首领,台湾割据势力郑氏家 ...查看


  • 金庸作品总评
  • ---------------------------------------------金庸作品总评 ----------------------------------- 1.<书剑恩仇录> 这本书中最令人扼腕浩叹的就是陈家 ...查看


  • 金庸笔下的爱情爱情
  • 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看.也许正是受这种传统理念的影响,金庸笔下的爱情,但凡经历悲剧的打造,就变得悲情丛生,震撼人心.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金庸作品虽然多"大侠",却处处辜负女人. 60年前,195 ...查看


  • 这部电影的黄段子,有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 在金庸的小说里,<鹿鼎记>是最奇特的一本. 无论是豪气干云的侠客,还是权势熏天的官僚:无论是绝色美女,还是阴险小人:无论是皇帝,还是黑帮大佬-都被一个小流氓耍得团团转. 乌鸦珍藏:香港明河社出版的<鹿鼎记> 话说,这 ...查看


  • 小说[天龙八部]中的矛盾女性观
  • 摘 要:<天龙八部>中女性形象众多,围绕不同男性,可分为相对传统与相对现代的两类.这两类女性,虽然身份地位性格生活各不相同,但都始终是以男性为生命中心的,是男权中心意识的维护者.本文对文本中的众女形象作出梳理,从而论证作品中女性 ...查看


  • 小说鉴赏论文
  • 摘要:金庸小说是当代最为畅销的汉语文学作品.其作品均借助古代社会作为背景展开,所以充满了历史意识.本文对金庸的历史意识和社会演进观念进行了理性的分析:从"讲史演义"开始,将金庸小说分为三类,继而渐次论及其历史演进观念中的 ...查看


  • 看金庸怎么一句话写出一个人
  • 文/六神磊磊 上中学的时候,记得有这样一道语文题:小说以_________为中心.标准答案必须填"塑造人物形象". 你要是填别的,比如"讲故事",那就不对,没分.要是填"多赚版税"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