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研究方法答案要点

1、 社会研究的方法论体系:方法论,研究方式(研究法与研

究类型),具体的方法与技术。

方法论:哲学与科学方法论、学科方法论

社会研究方式:研究法、研究设计类型

具体方法和研究技术:资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方法、其他研究手段

2、 变量之间的关系类型:三大类型

1.相关关系

2.因果关系:在有相关关系的两变量中,如果明确说明了一个变量的变化引起了另一个变量的变化,那么这种关系就可以称作因果关系。

3.虚无关系:虚无关系说明从某一变量的变化很难预计到另一个是以怎样的方式发生变化的。

3、 信度与效度:信度和效度检查的方法,二者的关系等。 信度:再测信度、复本信度、折半信度三方面检查

效度:表面效度、准则效度、构造效度三方面检查

关系:(1)信度低,效度不可能高

(2)信度高,效度未必高

(3)效度低,信度可能高

(4)效度高,信度必然也高

4、 学术性研究报告的构成。

一、导言

1.研究问题及其背景

2.文献评论

3.介绍自己的研究

二、方法

1.有关研究方式、研究设计的介绍

2.有关研究对象的介绍

3.有关资料收集方法的介绍

对研究的主要变量的说明

对资料收集过程进行说明

对所用的工具进行说明

4.有关资料分析方法的介绍

5.对研究的质量及局限性的说明

三、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摘要、参考文献及附录

六、撰写研究报告应注意的问题

1.行文要则

2.引用与注释

5、 分析单位、调查对象、研究对象的区别;分析单位的类别。 分析单位主要类型:

个人、群体、组织、社区、社会产物

区别:

分析单位是一项社会研究所研究的对象

调查对象则是研究者收集资料时所直接询问的对象

研究的内容或主题则是分析单位的属性或特征

6、 由于分析单位而引起的错误有哪些?

层次谬误(区群谬误): 用高层次的分析单位做研究,却用低层次的分析单位做结论。

层次简化论: 用特殊的个体资料解释宏观层次的现象,与区群谬误相反。

7、 社会研究的类型。几个维度的分类,比如个案研究、普查

等。

1.应用性调查研究与理论性调查研究

2.普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个案调查

3.探索性、描述性与解释性调查研究

4.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

8、 调查研究方案的构成。

1.说明调查任务的目的、意义和研究课题

2.调查研究范围和分析单位

3.确定研究类型和调查方式、方法

4.制定抽样方案,确定抽样方法

5.确定调查内容,设计调查表格或调查提纲

6.确定调查的场所、时间和进度安排

7.调查经费和物质手段的计划与安排

8.调查人员的选择、培训和组织

9、 量表法的定义与基本类型

量表通常是由多项测量内容综合而成的.是用多个问题来衡量一个概念(或变量),是衡量某一概念的综合指标。

1.量表可根据他的测量内容分类分为:态度量表、能力量表、智力量表、人格量表等类型.

2.量表还可以分为调查量表与测验量表

10、 三种指标的综合方法:类型法、指数法、量表法。

类型法:是将各指标交互分类,然后建立新的类型,以形成一个新的指标。 指数法:是用简明合理的公式综合各指标,以建立一个新的指标。

量表法:用量表的方法设计新的指标。

11、 抽样的分类(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的类别)

概率抽样: 多段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非概率抽样:偶遇抽样,判断抽样,定额抽样,雪球抽样

12、 双盲实验

即究竟是实验组还是控制组被给予了实验刺激,参与实验的双方(指实验对象和实验人员)都不知道,实验刺激是由实验人员和实验对象以外的第三者任意分派和给定的。

13、 观察者的角色

1.局内人, 指的是那些与研究对象同属于一个文化群体的人.

2.局外人, 指的是那些处于某一文化群体之外的人,他们与这个群体没有从属关系.

3.半参与的角色

14、 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有哪些?

1.总体的规模

2.估计的精确性要求

3.总体的异质性程度

4.研究者所拥有的经费、人力和时间

15、 社会测量的层次(变量的层次)。

定类测量

定序测量

定距测量

定比测量

16、 资料审查的具体内容。

资料的完整性审查

资料的统一性审查

资料的合格性审查

17、 操作化的定义与过程。

操作化,就是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

—、澄清与界定概念

二、发展测量指标(列出概念的维度,建立测量指标)

18、 参与观察法的类别与过程。

参与观察者可以两种不同的角色进入:

(1)作为观察者的参与者。即指研究者的身份对其所研究的群体来说是公开的.

(2)完全的参与者。即研究者将自己的真实身份隐藏起来,而所观察社区或群体中一个真实成员的身份去参与其中并进行观察。

过程:

1.进入观察现场

2.与被观察者建立友好的关系

3.研究观察的内容,制定观察计划

4.进行实地观察,做好观察记录

5.撤离观察现场,写出调查报告

19、 常见的集中与离散统计量有哪些?

常见的集中量数有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也称为均值)、众数和中位数三种。 常见的离散量数统计量有全距,标准差,异众比率,和四分位差.

20、 文献研究的类型及优缺点。

内容分析: 对各种信息交流形式的明显内容进行客观的、系统和定量的描述。 二次分析: 指对他人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新的分析。

现存统计资料分析: 利用现存的统计资料进行自己的研究

一、优点

无反映性

费用低,省钱省时

可以研究那些无法接触的研究对象

适于做纵贯分析

保险系数相对比较大

二、缺点

许多文献的质量往往是难以保证

有的资料是不易获得的

许多文献资料由于缺乏标准化的形式,因而难以编码和分析

效度和信度存在一定的问题

21、 影响实验正确性的因素。

1、重大事件的影响

2、实验对象的发育造成的影响

3、前后测环境不一致的影响

4、初试复试效应的影响

5、对象选择和缺损的影响

22、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关系

定量研究:关于事物数量方面的研究,依赖于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

定性研究:关于事物构成和性质方面内容的研究,依赖于对事物的含义、特征的描述和理解。

(一)方法论基础

定量研究——实证主义方法论

定性研究——人文主义方法论

(二)逻辑过程

定量研究——演绎

定性研究——归纳

(三)理论与研究关系

定量研究——理论检验

定性研究——理论建构

(四)研究方式

定量研究——标准化、系统化、操作化

定性研究——灵活性、特殊性

定量研究所获得的主要是数量化的资料,而定性分析所获得的则是具体的、个别的实例。

定量研究的结果主要靠统计分析数据来表达,而定性分析的结果则是靠文字的描述来说明。

定量研究的结果在概括性、精确性上特征明显,定性研究则以其资料的丰富性、细致性和理解的深入性而与定量方法相对照、相补充。

23、 问卷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

(一)为被调查者着想(出发点)

1、问卷不宜太长,问题不宜太多

2、避免出现让回答者难以回忆和计算的问题

(二)明确阻碍问卷调查的各种因素

(三)从多个角度考虑问卷的设计工作:

调查目的,调查内容,样本性质,资料处理分析方法,问卷使用方式,调查经费和时间

24、 理论与社会研究的关系。

理论是社会调查研究的中心和最终目的。

25、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访谈员。

26、 按瑞泽尔的观点,古典社会学三大研究范式

社会事实范式

社会定义范式

社会行为方式

1、 社会研究的方法论体系:方法论,研究方式(研究法与研

究类型),具体的方法与技术。

方法论:哲学与科学方法论、学科方法论

社会研究方式:研究法、研究设计类型

具体方法和研究技术:资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方法、其他研究手段

2、 变量之间的关系类型:三大类型

1.相关关系

2.因果关系:在有相关关系的两变量中,如果明确说明了一个变量的变化引起了另一个变量的变化,那么这种关系就可以称作因果关系。

3.虚无关系:虚无关系说明从某一变量的变化很难预计到另一个是以怎样的方式发生变化的。

3、 信度与效度:信度和效度检查的方法,二者的关系等。 信度:再测信度、复本信度、折半信度三方面检查

效度:表面效度、准则效度、构造效度三方面检查

关系:(1)信度低,效度不可能高

(2)信度高,效度未必高

(3)效度低,信度可能高

(4)效度高,信度必然也高

4、 学术性研究报告的构成。

一、导言

1.研究问题及其背景

2.文献评论

3.介绍自己的研究

二、方法

1.有关研究方式、研究设计的介绍

2.有关研究对象的介绍

3.有关资料收集方法的介绍

对研究的主要变量的说明

对资料收集过程进行说明

对所用的工具进行说明

4.有关资料分析方法的介绍

5.对研究的质量及局限性的说明

三、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摘要、参考文献及附录

六、撰写研究报告应注意的问题

1.行文要则

2.引用与注释

5、 分析单位、调查对象、研究对象的区别;分析单位的类别。 分析单位主要类型:

个人、群体、组织、社区、社会产物

区别:

分析单位是一项社会研究所研究的对象

调查对象则是研究者收集资料时所直接询问的对象

研究的内容或主题则是分析单位的属性或特征

6、 由于分析单位而引起的错误有哪些?

层次谬误(区群谬误): 用高层次的分析单位做研究,却用低层次的分析单位做结论。

层次简化论: 用特殊的个体资料解释宏观层次的现象,与区群谬误相反。

7、 社会研究的类型。几个维度的分类,比如个案研究、普查

等。

1.应用性调查研究与理论性调查研究

2.普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个案调查

3.探索性、描述性与解释性调查研究

4.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

8、 调查研究方案的构成。

1.说明调查任务的目的、意义和研究课题

2.调查研究范围和分析单位

3.确定研究类型和调查方式、方法

4.制定抽样方案,确定抽样方法

5.确定调查内容,设计调查表格或调查提纲

6.确定调查的场所、时间和进度安排

7.调查经费和物质手段的计划与安排

8.调查人员的选择、培训和组织

9、 量表法的定义与基本类型

量表通常是由多项测量内容综合而成的.是用多个问题来衡量一个概念(或变量),是衡量某一概念的综合指标。

1.量表可根据他的测量内容分类分为:态度量表、能力量表、智力量表、人格量表等类型.

2.量表还可以分为调查量表与测验量表

10、 三种指标的综合方法:类型法、指数法、量表法。

类型法:是将各指标交互分类,然后建立新的类型,以形成一个新的指标。 指数法:是用简明合理的公式综合各指标,以建立一个新的指标。

量表法:用量表的方法设计新的指标。

11、 抽样的分类(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的类别)

概率抽样: 多段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非概率抽样:偶遇抽样,判断抽样,定额抽样,雪球抽样

12、 双盲实验

即究竟是实验组还是控制组被给予了实验刺激,参与实验的双方(指实验对象和实验人员)都不知道,实验刺激是由实验人员和实验对象以外的第三者任意分派和给定的。

13、 观察者的角色

1.局内人, 指的是那些与研究对象同属于一个文化群体的人.

2.局外人, 指的是那些处于某一文化群体之外的人,他们与这个群体没有从属关系.

3.半参与的角色

14、 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有哪些?

1.总体的规模

2.估计的精确性要求

3.总体的异质性程度

4.研究者所拥有的经费、人力和时间

15、 社会测量的层次(变量的层次)。

定类测量

定序测量

定距测量

定比测量

16、 资料审查的具体内容。

资料的完整性审查

资料的统一性审查

资料的合格性审查

17、 操作化的定义与过程。

操作化,就是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

—、澄清与界定概念

二、发展测量指标(列出概念的维度,建立测量指标)

18、 参与观察法的类别与过程。

参与观察者可以两种不同的角色进入:

(1)作为观察者的参与者。即指研究者的身份对其所研究的群体来说是公开的.

(2)完全的参与者。即研究者将自己的真实身份隐藏起来,而所观察社区或群体中一个真实成员的身份去参与其中并进行观察。

过程:

1.进入观察现场

2.与被观察者建立友好的关系

3.研究观察的内容,制定观察计划

4.进行实地观察,做好观察记录

5.撤离观察现场,写出调查报告

19、 常见的集中与离散统计量有哪些?

常见的集中量数有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也称为均值)、众数和中位数三种。 常见的离散量数统计量有全距,标准差,异众比率,和四分位差.

20、 文献研究的类型及优缺点。

内容分析: 对各种信息交流形式的明显内容进行客观的、系统和定量的描述。 二次分析: 指对他人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新的分析。

现存统计资料分析: 利用现存的统计资料进行自己的研究

一、优点

无反映性

费用低,省钱省时

可以研究那些无法接触的研究对象

适于做纵贯分析

保险系数相对比较大

二、缺点

许多文献的质量往往是难以保证

有的资料是不易获得的

许多文献资料由于缺乏标准化的形式,因而难以编码和分析

效度和信度存在一定的问题

21、 影响实验正确性的因素。

1、重大事件的影响

2、实验对象的发育造成的影响

3、前后测环境不一致的影响

4、初试复试效应的影响

5、对象选择和缺损的影响

22、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关系

定量研究:关于事物数量方面的研究,依赖于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

定性研究:关于事物构成和性质方面内容的研究,依赖于对事物的含义、特征的描述和理解。

(一)方法论基础

定量研究——实证主义方法论

定性研究——人文主义方法论

(二)逻辑过程

定量研究——演绎

定性研究——归纳

(三)理论与研究关系

定量研究——理论检验

定性研究——理论建构

(四)研究方式

定量研究——标准化、系统化、操作化

定性研究——灵活性、特殊性

定量研究所获得的主要是数量化的资料,而定性分析所获得的则是具体的、个别的实例。

定量研究的结果主要靠统计分析数据来表达,而定性分析的结果则是靠文字的描述来说明。

定量研究的结果在概括性、精确性上特征明显,定性研究则以其资料的丰富性、细致性和理解的深入性而与定量方法相对照、相补充。

23、 问卷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

(一)为被调查者着想(出发点)

1、问卷不宜太长,问题不宜太多

2、避免出现让回答者难以回忆和计算的问题

(二)明确阻碍问卷调查的各种因素

(三)从多个角度考虑问卷的设计工作:

调查目的,调查内容,样本性质,资料处理分析方法,问卷使用方式,调查经费和时间

24、 理论与社会研究的关系。

理论是社会调查研究的中心和最终目的。

25、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访谈员。

26、 按瑞泽尔的观点,古典社会学三大研究范式

社会事实范式

社会定义范式

社会行为方式


相关文章

  • 系统工程作业及答案
  • 第一批次 [多选题]贝塔朗菲认为系统技术包括两个方面,它们分别是: A :硬件 B :软件 C :固件 D :中间件 参考答案:AB [多选题]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包括: A :大系统理论 B : 信息论 C :控制论 D :运筹学 参考答案 ...查看


  • 教育学考试题库 卷三.四
  • 教育学试题(三)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每题的正.误,在正确的命题后划"√" ,在错误的命题后划"×",判断不正确则倒扣1分,每题1分,共20分) 1.教育学就是教育实践经验的汇编.( ) 2.封建社会 ...查看


  •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4.学前教育效益:就是指学前教育发1.标志学前公共教育思想诞生的理论挥其功能的表现和结果,它是由学前教育著作是柏拉图的 <理想国> . 功能决定的. 2.世界上第一部学前教育的大纲和参四.简答题 ...查看


  • 2011年教育学考研统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11年教育学考研统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以教育理论自身作为专门研究 ...查看


  • [秘书学概论]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 <秘书学概论>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以下按照教材章节的顺序及各章复习思考题的顺序,根据教材内容给出问题的参考答案要点.这些问题理论性较强,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应该融会理解,逐渐加深对秘书职业.秘书工作的认识. 第1章 绪论 1 ...查看


  •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1.在教育心理学看来,(C)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A .教学内容 B .教学媒体 C .教学环境 D .评价,反思过程 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D ...查看


  • 图书馆面试题目答案
  • 一. 1. [出题目的]考验心理素质,上来先整懵几个再说 [考查类别]采访 [答题要点]刊登某学科的全部文章各1/3的核心刊.相关刊.一般刊的比例是1:a :a 2,a ≈5(1分):某学科全部引文的约2/3来自核心刊,其余刊构成相关专业的 ...查看


  • 2015河南小学招教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精选练习题八
  • 2015河南小学招教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精选练习题八 [单选题] 1.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的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 ). A.终身教育 B.普通教育 C.职业教育 D.义务教育 [答案]A.中公专家解析:为适 ...查看


  • 技术创新管理--作业--答案
  • <技术创新管理>作业答案 第一章 创新的价值 一.填空题 1.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源泉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 )". 2.技术创新=发明+( 开发 )+( 商业化 ). 3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