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课件特点

“宏观经济学”课件特点

与高鸿业教授主编的教材《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相配套的课件《宏观经济学》具有以下21个特点:

1.课件的交互性。课件完全由操作者操控,在不同的教学计划下,可根据教学所需,随心所欲地跳转页面,暂停或继续播放教学图表中的点、线、文字及其组合,表现提示条的内容,掌握教学讲解的速度与时间,充分做到了人机对话,使得课件的使用者成为课件的主人。

2.鼠标与键盘操作的双重性。尊重不同的操作习惯,在上下翻页、音量控制、卷滚条的使用、教学图表页面往文字页面的返回、答案图页面往“复习与思考”页面的返回、退回一页、退出课件运行等操作方式上,都采用了鼠标与键盘的双重操作,最大限度地为具有不同操作习惯的操作者提供方便。

3.页面翻动的方便性。在文字页面,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和翻页键以及页面右下角的按钮,很方便地实现相邻两个页面的上下翻动;实现了文字页面与教学图表页面的跳转,可以通过按钮和键盘操作的方式实现文字页面进入教学图表页面、再由教学图表页面返回至文字页面的转换。

4.跳至相邻章或节的快速性。课件提供了相邻章节转换的功能,在任何一个文字页面和其所属的教学图表页面,都可以一键到达相邻的上下章节,使得章节转换更加快捷。

5.页面翻动的逆序性。课件具有记忆功能,可以把所有翻动的页面按正序记忆下来,需要往回翻动时,可以采用按钮或键盘双重操作的方式依次逆序翻动。这一特点在往回查找刚刚使用的几个页面时尤其有效。

6.级联菜单的快捷性。页面左上角“课程目录”中隐藏着级联菜单,级联菜单提供了“一键到达”的功能。级联菜单囊括了所有章节目的目录,打开级联菜单、找到所需题目后单击鼠标,便可一键到达想要去的页面。

7.章节目的次序性和明了性。运用不同的字体、字号、颜色,按照章节目次序表现不同层次的题目,特别在文字页面,可以明了地看出每一节或目所属的章或节。这种形式时时表现出题目的所属,有助于把握各个内容之间的联系。

8.课程目录、章目录与节目录的可回返性。在文字页面,将光标移入到章、节和目的题目中,光标会变为不同形状,按下,即可回返到该题目隶属的上一级题目的目录页面中。这一功能可在总结和概括教学内容以及查找和到达相距较远的章、节、目的页面时使用。

9.文本卷滚的多速性。存在着卷滚条的节和目的文字页面中,文本卷滚有四种速度,可根据需要,使用自动卷滚、拉动卷滚、点动卷滚和键动卷滚等不同的速度。

10.按钮标示的统一性、专一性。不同种类的按钮具有不同功能,同一种类的按钮都以相同的形式表现出相同的功能。在标示上,同种类按钮的大小、颜色具有统一性,且每一按钮上的汉字、英文字母、箭头、线条等表现的都是具有特殊意义的教学内容。

11.按钮提示条对教学内容的扩展性。绝大多数按钮都设置了提示条,提示条以隐藏的状态,与可见的文字、点、线条、颜色等形式共同表现教学内容。需要时,将鼠标放到提示条上,提示条中的内容会自动显现出来,扩大了教学信息量。

12.课件内容的全面性及其与教材内容的一致性。课件包含了教材中全部的教学内容,每章后的“复习与思考”也都给出了参考答案,还列出了教学所需要的一些参考书目;课件中章节目的内容与教材中的内容完全一致,课件内容的顺序也都按照教材目录编排,这有利于将课件与教材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13.课件的可修改性。在每一目的页面均引入了PPT格式的内容,需要时点击相应的图标就可打开PPT,该PPT可以增添或删减内容(将课件拷贝到计算机硬盘上之后可以修改,并自然保存在硬盘上。若在光盘上修改,修改后的内容只能选择保存在硬盘)。

14.教学图表的生动性与直观性。教学图表尤其是教学用图均采用了彩色表现形式,能够明显地区分开点、曲线、区域等各自内容,直观地表现出教学,画面显得多彩、生动、活泼。

15.教学内容的可复习性。对于可进行对比的内容特别是相互联系的教学用图,可通过“复习”与“返回”实现二者的页面跳转。

16.习题答案的娱乐性。“复习与思考”的选择题提供了两种形式的单选按钮,提交答案后,会出现“答案正确”或“答案错误”字样,并伴有清脆的鼓掌声或反省的自责声。这种娱乐的形式可为学习提供些许欢快。

17.对黑板传统教学手段的继承性。“写画面板”继承了传统教学中黑板的功能,可以在需要时打开“写画面板”,写画简单的字和图。

18.《宏观经济学》课程标示的动态性。《宏观经济学》课程标示采用了旋转与颜色变幻相结合的形式,显得活泼,具有动感。

19.音乐及其音量的可控性。在课件的前三页、每章目录页面、休息音乐页面、最后两页的音乐,都可以通过鼠标点击按钮和键盘操作来调节音量大小,也可暂停、继续播放、关闭音乐,实现了音乐及其音量的可控性。

20.学习过程的愉悦性。每节目录页和每一目的文字页面都设置了页面打开的音效,在每一章的目录页面和课间休息时,都设置了音乐,尤其是休息音乐播放的同时还伴有或静止或运动的图片,这可舒缓学习时的紧张情绪,增添学习的乐趣。

21.课堂教学时间的掌控性。每个页面右上角的电子钟可以方便教师和学习者掌握教学或学习用时,提高教学或学习的效率。

2011年3月6日

“宏观经济学”课件特点

与高鸿业教授主编的教材《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相配套的课件《宏观经济学》具有以下21个特点:

1.课件的交互性。课件完全由操作者操控,在不同的教学计划下,可根据教学所需,随心所欲地跳转页面,暂停或继续播放教学图表中的点、线、文字及其组合,表现提示条的内容,掌握教学讲解的速度与时间,充分做到了人机对话,使得课件的使用者成为课件的主人。

2.鼠标与键盘操作的双重性。尊重不同的操作习惯,在上下翻页、音量控制、卷滚条的使用、教学图表页面往文字页面的返回、答案图页面往“复习与思考”页面的返回、退回一页、退出课件运行等操作方式上,都采用了鼠标与键盘的双重操作,最大限度地为具有不同操作习惯的操作者提供方便。

3.页面翻动的方便性。在文字页面,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和翻页键以及页面右下角的按钮,很方便地实现相邻两个页面的上下翻动;实现了文字页面与教学图表页面的跳转,可以通过按钮和键盘操作的方式实现文字页面进入教学图表页面、再由教学图表页面返回至文字页面的转换。

4.跳至相邻章或节的快速性。课件提供了相邻章节转换的功能,在任何一个文字页面和其所属的教学图表页面,都可以一键到达相邻的上下章节,使得章节转换更加快捷。

5.页面翻动的逆序性。课件具有记忆功能,可以把所有翻动的页面按正序记忆下来,需要往回翻动时,可以采用按钮或键盘双重操作的方式依次逆序翻动。这一特点在往回查找刚刚使用的几个页面时尤其有效。

6.级联菜单的快捷性。页面左上角“课程目录”中隐藏着级联菜单,级联菜单提供了“一键到达”的功能。级联菜单囊括了所有章节目的目录,打开级联菜单、找到所需题目后单击鼠标,便可一键到达想要去的页面。

7.章节目的次序性和明了性。运用不同的字体、字号、颜色,按照章节目次序表现不同层次的题目,特别在文字页面,可以明了地看出每一节或目所属的章或节。这种形式时时表现出题目的所属,有助于把握各个内容之间的联系。

8.课程目录、章目录与节目录的可回返性。在文字页面,将光标移入到章、节和目的题目中,光标会变为不同形状,按下,即可回返到该题目隶属的上一级题目的目录页面中。这一功能可在总结和概括教学内容以及查找和到达相距较远的章、节、目的页面时使用。

9.文本卷滚的多速性。存在着卷滚条的节和目的文字页面中,文本卷滚有四种速度,可根据需要,使用自动卷滚、拉动卷滚、点动卷滚和键动卷滚等不同的速度。

10.按钮标示的统一性、专一性。不同种类的按钮具有不同功能,同一种类的按钮都以相同的形式表现出相同的功能。在标示上,同种类按钮的大小、颜色具有统一性,且每一按钮上的汉字、英文字母、箭头、线条等表现的都是具有特殊意义的教学内容。

11.按钮提示条对教学内容的扩展性。绝大多数按钮都设置了提示条,提示条以隐藏的状态,与可见的文字、点、线条、颜色等形式共同表现教学内容。需要时,将鼠标放到提示条上,提示条中的内容会自动显现出来,扩大了教学信息量。

12.课件内容的全面性及其与教材内容的一致性。课件包含了教材中全部的教学内容,每章后的“复习与思考”也都给出了参考答案,还列出了教学所需要的一些参考书目;课件中章节目的内容与教材中的内容完全一致,课件内容的顺序也都按照教材目录编排,这有利于将课件与教材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13.课件的可修改性。在每一目的页面均引入了PPT格式的内容,需要时点击相应的图标就可打开PPT,该PPT可以增添或删减内容(将课件拷贝到计算机硬盘上之后可以修改,并自然保存在硬盘上。若在光盘上修改,修改后的内容只能选择保存在硬盘)。

14.教学图表的生动性与直观性。教学图表尤其是教学用图均采用了彩色表现形式,能够明显地区分开点、曲线、区域等各自内容,直观地表现出教学,画面显得多彩、生动、活泼。

15.教学内容的可复习性。对于可进行对比的内容特别是相互联系的教学用图,可通过“复习”与“返回”实现二者的页面跳转。

16.习题答案的娱乐性。“复习与思考”的选择题提供了两种形式的单选按钮,提交答案后,会出现“答案正确”或“答案错误”字样,并伴有清脆的鼓掌声或反省的自责声。这种娱乐的形式可为学习提供些许欢快。

17.对黑板传统教学手段的继承性。“写画面板”继承了传统教学中黑板的功能,可以在需要时打开“写画面板”,写画简单的字和图。

18.《宏观经济学》课程标示的动态性。《宏观经济学》课程标示采用了旋转与颜色变幻相结合的形式,显得活泼,具有动感。

19.音乐及其音量的可控性。在课件的前三页、每章目录页面、休息音乐页面、最后两页的音乐,都可以通过鼠标点击按钮和键盘操作来调节音量大小,也可暂停、继续播放、关闭音乐,实现了音乐及其音量的可控性。

20.学习过程的愉悦性。每节目录页和每一目的文字页面都设置了页面打开的音效,在每一章的目录页面和课间休息时,都设置了音乐,尤其是休息音乐播放的同时还伴有或静止或运动的图片,这可舒缓学习时的紧张情绪,增添学习的乐趣。

21.课堂教学时间的掌控性。每个页面右上角的电子钟可以方便教师和学习者掌握教学或学习用时,提高教学或学习的效率。

2011年3月6日


相关文章

  • 微观经济学教案 1
  • 微观经济学教案 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 适用专业:经济学院各专业及其它管理类专业 规定学时:72学时,4学分 开课学期:一年级下学期 任课教师:微观经济学课程组 微观经济学教案 一.课程说明 微观经济学是从个体.个量出发,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考 ...查看


  • 市场营销学各章节知识点汇总
  • 市场营销学各章节知识点汇总 注意课件上补充的但教材上没有的内容!注意没有专题讲解的需要大家自学的内容! 一. 理解市场及其相关概念(见课件) 市场营销学产生的时间.国家,美国市场营销协会的简称AMA. p2 1912年,赫杰特齐撰写了世界上 ...查看


  • [排 泄]
  • <排 泄>一节的教学设计 河南开封市第二十七中学 李祖阳 (邮编475003) 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运用"问题导学式"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课堂主动参与是本节课最基本的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知识分成若干 ...查看


  • 11.1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教案 (6)
  • 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附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 知识: (1)阐述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功能. (2)概述肾脏的结构特点. 2. 能力: 通过观察.解剖肾脏的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 ...查看


  • [公共财政学]课程介绍
  • <公共财政学>课程介绍: 1.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财政学>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都是教育部确定的高等学校经济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必修课.我院财政学具有20年的办学历史,在甘.宁.青. ...查看


  • 水的组成说课稿 1
  • 一.说教材 1. 教材分析 初中化学第三章"水氢"的内容可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水和氢气,第二部分为原子结构知识的扩展.对于第一部分而言,教材第一节以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为题,讨论了水与工农业生产等的紧密关系,在学生 ...查看


  • [初中生物软件制作及课堂教学使用的研究]结题报告
  • <初中生物软件制作及课堂教学使用的研 究>结题报告 第十中学 李智敏 一. 课题介绍 <初中生物软件制作及课堂教学使用的研究>课题是于2002年7月申报并批准的河北省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行动研究的新课题,也是全国教育科学 ...查看


  • "小学李白古诗"
  • 泉州师范学院学年论文(设计) 文 献 综 述 题 目: 姓 名: 学 号: 学 院: 专 业: 年 级: 指导教师: 2011年 09 月 13日 文献综述 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技术学专业2008级 080402028 洪华燕 指导教师 郑深 ...查看


  • 初级会计学完整课件
  • 前言――会计学与初级会计学 一.会计学及其分支 (一)从应用范围上看,会计学可分为 1.宏观会计学:反映和监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运行情况. 2.微 观会计学: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或组织的经济活动情况. (二)其中的微观会计学, 按照其所服务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