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想象在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 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要把握联想想象方法。在不同环境下,运用联想与想象方法,训练口语技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 联想 想象 口语实践      新《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口语交际方面的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目前,大中专毕业生走上社会,普遍存在口语交际能力低下的问题,这是应试教育的弊端,也是老师面临的新考验、亟待解决的新问题。联想想象为口语训练插上了翅膀。它是引导学生想说话的动力,是能引起学生想说好话的关注力。它能大大地激起学生的自信力;能激发学生产生瑰丽新奇的想象力;能给人以昂扬振奋的力量。因此合理运用联想想象,为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一、 联想与口语表达的关系      联想使口语表达内容丰富多彩,学生说话追求言之有物,言之有理;使口语表达的语言生动形象,学生说话能观物描景,托物言志;使口语表达的形式多样化,学生说话能根据目的,选择方式。   1.联想使口语内容丰富多彩   联想是人们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或联想到另一相关的事物的思维活动。学生说话内容一般简单干瘪、形象单薄、枯燥无味,其主要原因是他们思维简单,缺乏联想。联想能使口语表达的内容丰富,让说话如汩汩清泉般滔滔不绝,并富有灵活性。首先老师向学生解释联想的方式,如相关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并以《荷塘月色》等写景抒情散文为例,带领学生在《荷塘月色》中漫游,细细琢磨体会朱自清先生当时的心境;还以《赤壁怀古》、《沁园春・雪》等咏史抒情诗词为例,引领学生走进那大浪淘沙,气势磅礴的英雄时代。通过分析,让学生从理论上搞懂吃透联想的方式。而后再进行口语训练。如:以“尊重”为话题,进行口头作文。第一步,先找出与话题相关的联想点(尊重与和谐,与品质修养,与理解,与友谊,与成功的关系)。第二步,运用联想方式。如相关联想。是由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同学们很快联想到“孩子要尊重父母的劳动,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选择”。类似联想,是由某一事物的感知和回忆引起类似事物的联想。如:爸妈好比一座桥,为我们搭起走出乡村的路;老师好比是梯子,引领我们克服学习上的重重困难,不断向上。对比联想,是由事物间具有相反的特点而引发的联想。如:人的长相、职业、身体状况等有人鄙视,有人重视,运用对比联想,我们懂得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天生我才必有用”。通过逐步引导,同学们领会了联想的作用与意义,找出平时不想说话和说不好话的原因,就是缺乏联想和不会联想。   2.联想使口语语言生动形象   通过联想,口语的内容丰富了。想让语言生动形象,给人以鼓舞,给听众以很强的感染力,同样需要联想。联想是在由此及彼的过程中借助相似(比喻、比拟、象征)形成的。如运用比喻,可以使观物描景,形象具体,生动可感;可以使说理论证深入浅出,透辟可信;可以使叙事抒情,含蕴深厚。如:汶川地震,大家不能亲临灾区。在《一座民族精神丰碑》的演讲中,同学们手握拳头,挺起腰杆,表示了众志成城的决心。他们歌颂抗灾英雄,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坚信灾难可能会压倒我们的身体,却永远不能摧垮我们的精神,巍巍丰碑凝固着百折不挠的中华魂。同时联想到,全国以及世界各地人民支援灾区的场景。一家几代人,血液在一起流淌,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人们,都有着同样的心情、同样的目光关注着同样的方向。生动形象的语言, 感染了自己,也影响了他人。联想使语言生动形象化,使叙事不局限于事物本身的具体性,设法绘声绘色地把表述的事、理、情,通过视觉形象传达给听众,使之感兴趣受吸引。学习《故乡的榕树》时,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联想想象后,重点练习模仿说一段话。学生思绪飞扬,以教室周围的桂花、月季花、水杉等花草树木为立足点,以“勤奋楼”晨读雕塑为观察点,联想到家乡的槐树、柳树、白杨树、莲花,拍打河水嘎嘎叫的鸭子,勤劳报晓的花公鸡,联想到在树下、堂前屋后学习生活的情趣,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眷念,对家乡父老乡亲勤劳致富品质的歌颂,对父母为家庭生计无私奉献精神的理解。说的人情深意切,听的人跃跃欲试,也想讲讲自己眼中的赏心悦目的景、人、事。这样的说话训练情景就像师生在一起欣赏一幕幕色彩鲜明、音像俱全、动静相间的生动画面。   3.联想使口语形式灵活多样   在口语教学中运用联想,使内容不再枯燥无味,气氛不再死气沉沉,使学生产生思考连续性。那么怎样使说话的人有兴趣,听的人不感觉累呢?这就要通过联想,依据不同的交际目的,选择合适的口语形式,如:良好的体态语言,给人以活泼生动形象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引用典型事例能扣人心弦;借鉴历史能引人入胜;还可以通过收听各种录音、看影视作品、商品广告、听别人谈话、辩论等,边听边想,边看边记。运用联想加以借鉴时,口语形式灵活多样。如:“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第一印象非常强烈,也非常深刻,对人的知觉起着某种“定势”作用,像卡耐基说过:“想出一段能吸引人注意的开场白,能够立即抓住听众的注意力。”怎样才能有好的开头呢?这就需要联想设计。日常的一次宴会、一次班会、节日联欢、迎新晚会、一场辩论会、一场招聘会等活动,都是鲜明的实例。怎样赢得听众良好评价并产生直接影响?有的以成功事例为开头,有的以喜闻乐见的笑话开头,有的以实物展示开头,有的以名人名言开头,诗句开头,目的是引人注意,扣人心弦,并影响全局。联想在口语交际中,能融洽人际感情,密切人际关系。如:使用频率最高的闲谈方式。往往是在学生放假回校或在学校搞活动之后,老师抓住机会让学生进行口语训练。从在家洗衣做饭中带来知识,从读书看电视打工实践中带来心得,从搞活动中获得总结提高。学生运用联想,从自己想到别人,从他人想到自己,从家庭想到学校,从现在想到过去。这种课堂内外都可以实行的方式,能激发师生互相谈话的热情,提高同学们对事物的认识水平。当然,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形式,都应以诚恳的态度,遵循礼貌、和谐、融洽的原则,为实现目的而创造良好的交际氛围。      二、想象与口语表达的关系      想象能激起学生的自信自强力,学生能练得主动,追求激情;想象能帮助学生提升说话境界,学生能拓展思路,想深想宽;想象能帮助老师不断开掘学生说话的源泉,学生能假设幻想,睹物思情。   1.想象能激发说话的创造力   亚里斯多德说:“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想象就是人们在感知客观事物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联想是思维大厦的基础,而想象是在联想基础上“升华”。通过联想的口语训练,学生的思维大门打开了,打开的思维要进一步拓展开去,就需要运用想象。老师分析课文时,应当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学习小说《项链》,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对玛蒂尔德的命运变化大胆设想。有的说玛蒂尔德总结了被欺骗的教训后,决心做普通人干平凡事,生活充实而有意义;有的说她中毒太深,想丈夫做官,想自己做阔妇人的心还没死;有的说她在想入非非中痛苦地离去。课堂上同学们的思维活跃了,大胆想象激发了说话的创造力,还能敲打出思想的火花,磨练出智慧的火花。在口头作文“美”的立意上,学生能跳出俗套的圈子,以标新立意为美,以比较提炼为美,以参照别人创新为美,以领悟深沉内容为美,以多角度思考为美。通过想象,他们在说话过程中创造了一幅幅画面。由联想到“千手观音”创造了聋哑人奇迹的美,又进而想象到残奥会上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创造了非凡成绩的美,会让人欣赏那可感可亲可敬可爱的形象。想象使说话的内容广泛而深刻,使说话人的心情舒畅而愉快,使说话人的兴致勃发而高涨,使说话人的思维敏捷而灵活;想象增强了说话人的创新信心,促进了说话人的创新意识,逐步开发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2.想象能挖掘说话的潜力   想象就是要鼓励别人自信十足。西方心理学家说过:“对一个人伤害最大是伤害他的自信心,对一个人最大帮助是帮助他树立自信心。”针对职业学校有的学生对自己缺乏信心的状态,老师要引导他们通过合理想象给予极大的鼓励。以“人无全才,人人有才,扬长避短,个个成才”的理念,调动学生潜在的积极心态。老师经常说,你的人缘好,能当班长;你的组织能力强,可以竞选学生会主席;你的时间观念强,可以竞争考勤班长。在老师的不断鼓励下,有的学生认为老师看重他,他也要显示显示自己的实力吧。当学生会的各个部门换届竞选时,他们大胆参与了。在竞选演讲中,说到某项工作的职责、自己的服务意识、工作方法、团结合作精神;说过去这方面的成绩、做好这项工作的能力以及新的打算。有的说重在参与,能参与的就是勇敢地迈出了成功的一步。在参与过程中,得到一个向别人学习的机会,然后不断提升自我。有的煽情地说,机会大家均等,能力各有千秋,上台锻炼自我吧。一次,在老师不断鼓励下,烹饪班学生刘超一年获得省市五个奖项。他深情地说,山外青山楼外楼,英雄好汉争上游,争得上游别骄傲,还有英雄在前头。有的学生说话往往流于表面,而想象力能引导人透过现象看本质,明确说话人的目的。如:学习《改造我们的学习》,老师设置悬念,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如果我们来读书是为了混文凭,将来靠关系找工作,那么现在就可以精神上松松垮垮,口头上说说大话了事了?学生立即模仿课文,摆出学习中种种不良现象,分析其理论脱离实际的危害性,联想想象地说出“要有实事求事的态度,更要有学习上的扎实行动”的话,那么才能实现主观的愿望。否则,理论脱离实际说空话,这是学习道路上的绊脚石,是阻止个人前进的障碍,是影响个人前途的大敌。实践证明:充分运用想象能引导学生深思说话,能激发说话的创新能力,能使思路扩展得更深更宽些,能促使学生为实现辉煌的明天去努力。   “是人才未必有口才,有口才必定是人才”这种极有见地的见解,让我们充分体会口语能力的重要性。充分运用联想想象,能有效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让你的口才出众。如战鼓催征,雄兵出师,似江水直下, 一泻千里;像绵绵春雨,灌人心田;犹布谷催春,一片温馨。今天你是合格的中专生,明天你就是社会上合格的人才。

  摘要: 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要把握联想想象方法。在不同环境下,运用联想与想象方法,训练口语技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 联想 想象 口语实践      新《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口语交际方面的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目前,大中专毕业生走上社会,普遍存在口语交际能力低下的问题,这是应试教育的弊端,也是老师面临的新考验、亟待解决的新问题。联想想象为口语训练插上了翅膀。它是引导学生想说话的动力,是能引起学生想说好话的关注力。它能大大地激起学生的自信力;能激发学生产生瑰丽新奇的想象力;能给人以昂扬振奋的力量。因此合理运用联想想象,为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一、 联想与口语表达的关系      联想使口语表达内容丰富多彩,学生说话追求言之有物,言之有理;使口语表达的语言生动形象,学生说话能观物描景,托物言志;使口语表达的形式多样化,学生说话能根据目的,选择方式。   1.联想使口语内容丰富多彩   联想是人们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或联想到另一相关的事物的思维活动。学生说话内容一般简单干瘪、形象单薄、枯燥无味,其主要原因是他们思维简单,缺乏联想。联想能使口语表达的内容丰富,让说话如汩汩清泉般滔滔不绝,并富有灵活性。首先老师向学生解释联想的方式,如相关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并以《荷塘月色》等写景抒情散文为例,带领学生在《荷塘月色》中漫游,细细琢磨体会朱自清先生当时的心境;还以《赤壁怀古》、《沁园春・雪》等咏史抒情诗词为例,引领学生走进那大浪淘沙,气势磅礴的英雄时代。通过分析,让学生从理论上搞懂吃透联想的方式。而后再进行口语训练。如:以“尊重”为话题,进行口头作文。第一步,先找出与话题相关的联想点(尊重与和谐,与品质修养,与理解,与友谊,与成功的关系)。第二步,运用联想方式。如相关联想。是由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同学们很快联想到“孩子要尊重父母的劳动,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选择”。类似联想,是由某一事物的感知和回忆引起类似事物的联想。如:爸妈好比一座桥,为我们搭起走出乡村的路;老师好比是梯子,引领我们克服学习上的重重困难,不断向上。对比联想,是由事物间具有相反的特点而引发的联想。如:人的长相、职业、身体状况等有人鄙视,有人重视,运用对比联想,我们懂得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天生我才必有用”。通过逐步引导,同学们领会了联想的作用与意义,找出平时不想说话和说不好话的原因,就是缺乏联想和不会联想。   2.联想使口语语言生动形象   通过联想,口语的内容丰富了。想让语言生动形象,给人以鼓舞,给听众以很强的感染力,同样需要联想。联想是在由此及彼的过程中借助相似(比喻、比拟、象征)形成的。如运用比喻,可以使观物描景,形象具体,生动可感;可以使说理论证深入浅出,透辟可信;可以使叙事抒情,含蕴深厚。如:汶川地震,大家不能亲临灾区。在《一座民族精神丰碑》的演讲中,同学们手握拳头,挺起腰杆,表示了众志成城的决心。他们歌颂抗灾英雄,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坚信灾难可能会压倒我们的身体,却永远不能摧垮我们的精神,巍巍丰碑凝固着百折不挠的中华魂。同时联想到,全国以及世界各地人民支援灾区的场景。一家几代人,血液在一起流淌,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人们,都有着同样的心情、同样的目光关注着同样的方向。生动形象的语言, 感染了自己,也影响了他人。联想使语言生动形象化,使叙事不局限于事物本身的具体性,设法绘声绘色地把表述的事、理、情,通过视觉形象传达给听众,使之感兴趣受吸引。学习《故乡的榕树》时,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联想想象后,重点练习模仿说一段话。学生思绪飞扬,以教室周围的桂花、月季花、水杉等花草树木为立足点,以“勤奋楼”晨读雕塑为观察点,联想到家乡的槐树、柳树、白杨树、莲花,拍打河水嘎嘎叫的鸭子,勤劳报晓的花公鸡,联想到在树下、堂前屋后学习生活的情趣,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眷念,对家乡父老乡亲勤劳致富品质的歌颂,对父母为家庭生计无私奉献精神的理解。说的人情深意切,听的人跃跃欲试,也想讲讲自己眼中的赏心悦目的景、人、事。这样的说话训练情景就像师生在一起欣赏一幕幕色彩鲜明、音像俱全、动静相间的生动画面。   3.联想使口语形式灵活多样   在口语教学中运用联想,使内容不再枯燥无味,气氛不再死气沉沉,使学生产生思考连续性。那么怎样使说话的人有兴趣,听的人不感觉累呢?这就要通过联想,依据不同的交际目的,选择合适的口语形式,如:良好的体态语言,给人以活泼生动形象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引用典型事例能扣人心弦;借鉴历史能引人入胜;还可以通过收听各种录音、看影视作品、商品广告、听别人谈话、辩论等,边听边想,边看边记。运用联想加以借鉴时,口语形式灵活多样。如:“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第一印象非常强烈,也非常深刻,对人的知觉起着某种“定势”作用,像卡耐基说过:“想出一段能吸引人注意的开场白,能够立即抓住听众的注意力。”怎样才能有好的开头呢?这就需要联想设计。日常的一次宴会、一次班会、节日联欢、迎新晚会、一场辩论会、一场招聘会等活动,都是鲜明的实例。怎样赢得听众良好评价并产生直接影响?有的以成功事例为开头,有的以喜闻乐见的笑话开头,有的以实物展示开头,有的以名人名言开头,诗句开头,目的是引人注意,扣人心弦,并影响全局。联想在口语交际中,能融洽人际感情,密切人际关系。如:使用频率最高的闲谈方式。往往是在学生放假回校或在学校搞活动之后,老师抓住机会让学生进行口语训练。从在家洗衣做饭中带来知识,从读书看电视打工实践中带来心得,从搞活动中获得总结提高。学生运用联想,从自己想到别人,从他人想到自己,从家庭想到学校,从现在想到过去。这种课堂内外都可以实行的方式,能激发师生互相谈话的热情,提高同学们对事物的认识水平。当然,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形式,都应以诚恳的态度,遵循礼貌、和谐、融洽的原则,为实现目的而创造良好的交际氛围。      二、想象与口语表达的关系      想象能激起学生的自信自强力,学生能练得主动,追求激情;想象能帮助学生提升说话境界,学生能拓展思路,想深想宽;想象能帮助老师不断开掘学生说话的源泉,学生能假设幻想,睹物思情。   1.想象能激发说话的创造力   亚里斯多德说:“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想象就是人们在感知客观事物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联想是思维大厦的基础,而想象是在联想基础上“升华”。通过联想的口语训练,学生的思维大门打开了,打开的思维要进一步拓展开去,就需要运用想象。老师分析课文时,应当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学习小说《项链》,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对玛蒂尔德的命运变化大胆设想。有的说玛蒂尔德总结了被欺骗的教训后,决心做普通人干平凡事,生活充实而有意义;有的说她中毒太深,想丈夫做官,想自己做阔妇人的心还没死;有的说她在想入非非中痛苦地离去。课堂上同学们的思维活跃了,大胆想象激发了说话的创造力,还能敲打出思想的火花,磨练出智慧的火花。在口头作文“美”的立意上,学生能跳出俗套的圈子,以标新立意为美,以比较提炼为美,以参照别人创新为美,以领悟深沉内容为美,以多角度思考为美。通过想象,他们在说话过程中创造了一幅幅画面。由联想到“千手观音”创造了聋哑人奇迹的美,又进而想象到残奥会上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创造了非凡成绩的美,会让人欣赏那可感可亲可敬可爱的形象。想象使说话的内容广泛而深刻,使说话人的心情舒畅而愉快,使说话人的兴致勃发而高涨,使说话人的思维敏捷而灵活;想象增强了说话人的创新信心,促进了说话人的创新意识,逐步开发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2.想象能挖掘说话的潜力   想象就是要鼓励别人自信十足。西方心理学家说过:“对一个人伤害最大是伤害他的自信心,对一个人最大帮助是帮助他树立自信心。”针对职业学校有的学生对自己缺乏信心的状态,老师要引导他们通过合理想象给予极大的鼓励。以“人无全才,人人有才,扬长避短,个个成才”的理念,调动学生潜在的积极心态。老师经常说,你的人缘好,能当班长;你的组织能力强,可以竞选学生会主席;你的时间观念强,可以竞争考勤班长。在老师的不断鼓励下,有的学生认为老师看重他,他也要显示显示自己的实力吧。当学生会的各个部门换届竞选时,他们大胆参与了。在竞选演讲中,说到某项工作的职责、自己的服务意识、工作方法、团结合作精神;说过去这方面的成绩、做好这项工作的能力以及新的打算。有的说重在参与,能参与的就是勇敢地迈出了成功的一步。在参与过程中,得到一个向别人学习的机会,然后不断提升自我。有的煽情地说,机会大家均等,能力各有千秋,上台锻炼自我吧。一次,在老师不断鼓励下,烹饪班学生刘超一年获得省市五个奖项。他深情地说,山外青山楼外楼,英雄好汉争上游,争得上游别骄傲,还有英雄在前头。有的学生说话往往流于表面,而想象力能引导人透过现象看本质,明确说话人的目的。如:学习《改造我们的学习》,老师设置悬念,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如果我们来读书是为了混文凭,将来靠关系找工作,那么现在就可以精神上松松垮垮,口头上说说大话了事了?学生立即模仿课文,摆出学习中种种不良现象,分析其理论脱离实际的危害性,联想想象地说出“要有实事求事的态度,更要有学习上的扎实行动”的话,那么才能实现主观的愿望。否则,理论脱离实际说空话,这是学习道路上的绊脚石,是阻止个人前进的障碍,是影响个人前途的大敌。实践证明:充分运用想象能引导学生深思说话,能激发说话的创新能力,能使思路扩展得更深更宽些,能促使学生为实现辉煌的明天去努力。   “是人才未必有口才,有口才必定是人才”这种极有见地的见解,让我们充分体会口语能力的重要性。充分运用联想想象,能有效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让你的口才出众。如战鼓催征,雄兵出师,似江水直下, 一泻千里;像绵绵春雨,灌人心田;犹布谷催春,一片温馨。今天你是合格的中专生,明天你就是社会上合格的人才。


相关文章

  • 六年级语文园地一
  • <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2.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3.根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习作. 4.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 ...查看


  • 八上六单元30首诗四首
  •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第30课 课题:诗四首 (主备: 复备: ) [课标分析] [课标分析] 1.能利用工具书识字词:规范书写. 2.能熟练使用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达成阅读理解的五个层次:了解课文涉及的文学常识: ...查看


  •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材解读和教学建议
  •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材研说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教材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我说教材的流程大体分为三部分. 一.教材解读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 教学建议 一.教材解读 我们所 ...查看


  • 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
  • 同福西路小学 2012年度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科科计划 全册教学时间:20教学周 全册各单元名称: 课文(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 习作 语文园地 口语交际 考测讲评 复习 ...查看


  •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及高年级阶段目标
  •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000 个, 其中 2500 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二)阅读 ...查看


  •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析: 本组课文的主题是对" 大自然" 的描绘和鉴赏.我们要带领学生领略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的自然美景,欣赏青松迎客.寒梅报春的自然情怀. <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 ...查看


  • 语文教学研究
  • 语文教学研究 第一编 语文教育发展论 导言 研究语文学科教育史所具有的三方面价值(B)答:首先是认识价值:其次是借鉴价值:再次是发展价值 第一章 古代语文教育 第一节 古代语文教育概述 1.言文教育:"言"就是言语,即说 ...查看


  •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第一部分学科知识 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 第一节现代汉语 一语音 二字形 三.词汇 四.句子 五.常用修辞格 六.标点符号 第二节古代汉语 一. 二. 三. 四. 五. 古代汉语常见修辞表达方式 通假字 ...查看


  • [与众不同的联想]教学设计与反思
  • 作者:唐德喜 小学语文 2015年01期 [教材分析] <与众不同的联想>是长春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不同的思考>中的习作部分,是单元内容学习的延续,也体现了阅读与表达的综合建构.此次表达是一次想象作文的训练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