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耗时8年续写红楼梦 只为完成原著本意

大学生耗时8年续写红楼梦 只为完成原著本意

从迷上红楼,到续写红楼。

何恩情用了8年时间,完成了《红楼梦》后31回的续写。昨日,从昔日初中生,到如今已是合肥工业大学的一名研究生的他,终于手捧成书了的《情续红楼》,向记者诉说他书中的“荒唐言”与写作的“辛酸泪”……

《红楼梦》一共看了20多遍

一年多写作完成22万字的初稿

1989年,出生于庐江县的何恩情,上初中时,在老师的推荐下读起了四大名著,但对《红楼梦》最为着迷。

“《红楼梦》一共看了20多遍,看了三个版本的”上高中时,他又对古体诗词产生浓厚兴趣的,萌生了续写红楼梦的念头。至此,他开始“研修”《红楼梦》里的诗词,每一篇都熟读了50多遍。

2010年暑假,还是一名大学生的何恩情,随着文字功底的加深和对原著理解的深入,何恩情开始构思。大二暑假,他正式着手进行写作。白天,他做暑期兼职,一有想法就记在小本子上;晚上,在闷热的寝室里,他奋笔疾书。为了尽可能忠于作者的本意,何恩情不断地琢磨前80回的章节、脂砚斋批语以及知名红学家的推断,精心安排情节架构,他还特意买来《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等书阅读,把原著的诗词摘抄下来,细细品读。经过一年多废寝忘食的写作,2010年11月,何恩情完成22万字的初稿。当时,他刚刚21岁,成为《红楼梦》最年轻的续写者。

向记者道出续写原委

续写只因完成原著“本意”

为什么萌生续写的念头呢?昨日,何恩情向记者道出了其中的原委。

“高鹗确实很有才华,但是当时文字狱还在盛行,受到政治环境的束缚,没有办法按照曹雪芹的思路来续写,所以后40回才背离了原著。” 何恩情认为,高鹗续书中写到“沿世泽”、“沐皇恩”、“中乡魁”等情节与曹雪芹的原意相去甚远。自己便想,能不能也尝试续写《红楼梦》,把符合曹雪芹原意的结局展现出来呢?

何恩情介绍说,他的续书可分为三部曲。从81回到第90回,重点描写贾府的内忧外患,主子与主子之间,主子与奴仆之间,奴仆与奴仆之间剑拔弩张,矛盾明朗化。从91回到第100回,重点描写宝玉、黛玉和宝钗之间的爱情纠葛。其中,史湘云和卫若兰的婚事,贾芸和小红的婚事等相继叙述,三种截然不同的爱情相互映衬,又重新把人类永恒的命题再次进行渲染。

从101回到第110回,笔触逐渐收拢,红楼气脉渐渐化为“空无”。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此时悲也好,喜也罢;沉重也好,释然也罢,都在一片白茫茫大地之中完成了《红楼梦》里所有的宿命。

穿越回去体验黛玉心情

花了2个月时间才“回”到现实

在写作的过程中,由于身处环境的不同,何恩情遇到了困难……

“构思好了,可到了要开始动笔写的时候,尤其是写那60首古诗词的时候,我又蒙了。”太多的困难横在何恩情的面前:古代语言的把握、诗词的拟写还有对曹雪芹原意的理解……

“我坐在图书馆自习室里写作,有时候还模仿古代场景,专门布置一些布帘等,一写就是好几个小时,还经常会把自己当成书中的主人公,让自己‘穿越’到那个年代,揣摩他们内心的想法。 特别是,穿越回去体验黛玉心情,让他花去了最多的时间。”何恩情说,写作的过程就是一次次穿越之旅。

等到完成初稿时,他还清楚地记得,“根本回不到现实生活,经常有意无意地说出一些古诗词,与同学沟通也不适应,花了2个月时间才‘回’到现实 ”。

面对争议:

刘心武走宫廷路线

我走情感路线

无论是红学家,还是普通的红楼爱好者,对续写《红楼梦》的著名作家刘心武都有一定的了解,刘心武用了差不多二十多年的时间研究红楼,他通过原型研究、文本细读,完成了著名的《刘心武续红楼梦》。那么年轻的何恩情,如何看待自己的《情续红楼》与前辈作品的对比,以及目前面临的一些争议呢?

记者:“你作为中国最年轻的《红楼梦》续写者,有没有看过其他作家续写的《红楼梦》呢?”

何恩情:“看过一些,其中有认真看过刘心武老师续写的《红楼梦》”

记者:“对刘心武老师续写红楼都各有各的看法和评论,那你是怎么看待《刘心武续红楼梦》和《情绪红楼》呢?”

“这个怎么说呢?只能说每个人续写的角度不一样,刘心武老师主要是走宫廷路线,他写的大部分是像宫廷内斗般的题材,而我主要是从情感这一方面着手”。

记者:“目前,在网上,网友是对你的作品有一定的争议,你是如何看待?”

何恩情:“没什么吧,每部作品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不同声音,我只是想体现出80后、90后如何看待红楼梦,如何领会前辈作品的意境,其他的没什么”。

主要人物结局:

贾宝玉:贾府被抄之后,曾流浪街头,最后悬崖撒手,回归天界还原神瑛侍者的身份。(110回)

林黛玉:前身是绛珠仙子。黛玉之死,一方面是由于她病情日益沉重,且日日伤悲;另一方面是由于她闻知元春指婚,将宝钗许配给宝玉的消息,她心中的爱情支柱瞬间坍塌。(91—92回)

薛宝钗:结局与前文“金簪雪里埋”相呼应,贾府被抄之后,宝钗与宝玉分离。由于缺乏冷香丸,宝钗的身体每况愈下,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凄凉仙逝。(105回)

大学生耗时8年续写红楼梦 只为完成原著本意

从迷上红楼,到续写红楼。

何恩情用了8年时间,完成了《红楼梦》后31回的续写。昨日,从昔日初中生,到如今已是合肥工业大学的一名研究生的他,终于手捧成书了的《情续红楼》,向记者诉说他书中的“荒唐言”与写作的“辛酸泪”……

《红楼梦》一共看了20多遍

一年多写作完成22万字的初稿

1989年,出生于庐江县的何恩情,上初中时,在老师的推荐下读起了四大名著,但对《红楼梦》最为着迷。

“《红楼梦》一共看了20多遍,看了三个版本的”上高中时,他又对古体诗词产生浓厚兴趣的,萌生了续写红楼梦的念头。至此,他开始“研修”《红楼梦》里的诗词,每一篇都熟读了50多遍。

2010年暑假,还是一名大学生的何恩情,随着文字功底的加深和对原著理解的深入,何恩情开始构思。大二暑假,他正式着手进行写作。白天,他做暑期兼职,一有想法就记在小本子上;晚上,在闷热的寝室里,他奋笔疾书。为了尽可能忠于作者的本意,何恩情不断地琢磨前80回的章节、脂砚斋批语以及知名红学家的推断,精心安排情节架构,他还特意买来《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等书阅读,把原著的诗词摘抄下来,细细品读。经过一年多废寝忘食的写作,2010年11月,何恩情完成22万字的初稿。当时,他刚刚21岁,成为《红楼梦》最年轻的续写者。

向记者道出续写原委

续写只因完成原著“本意”

为什么萌生续写的念头呢?昨日,何恩情向记者道出了其中的原委。

“高鹗确实很有才华,但是当时文字狱还在盛行,受到政治环境的束缚,没有办法按照曹雪芹的思路来续写,所以后40回才背离了原著。” 何恩情认为,高鹗续书中写到“沿世泽”、“沐皇恩”、“中乡魁”等情节与曹雪芹的原意相去甚远。自己便想,能不能也尝试续写《红楼梦》,把符合曹雪芹原意的结局展现出来呢?

何恩情介绍说,他的续书可分为三部曲。从81回到第90回,重点描写贾府的内忧外患,主子与主子之间,主子与奴仆之间,奴仆与奴仆之间剑拔弩张,矛盾明朗化。从91回到第100回,重点描写宝玉、黛玉和宝钗之间的爱情纠葛。其中,史湘云和卫若兰的婚事,贾芸和小红的婚事等相继叙述,三种截然不同的爱情相互映衬,又重新把人类永恒的命题再次进行渲染。

从101回到第110回,笔触逐渐收拢,红楼气脉渐渐化为“空无”。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此时悲也好,喜也罢;沉重也好,释然也罢,都在一片白茫茫大地之中完成了《红楼梦》里所有的宿命。

穿越回去体验黛玉心情

花了2个月时间才“回”到现实

在写作的过程中,由于身处环境的不同,何恩情遇到了困难……

“构思好了,可到了要开始动笔写的时候,尤其是写那60首古诗词的时候,我又蒙了。”太多的困难横在何恩情的面前:古代语言的把握、诗词的拟写还有对曹雪芹原意的理解……

“我坐在图书馆自习室里写作,有时候还模仿古代场景,专门布置一些布帘等,一写就是好几个小时,还经常会把自己当成书中的主人公,让自己‘穿越’到那个年代,揣摩他们内心的想法。 特别是,穿越回去体验黛玉心情,让他花去了最多的时间。”何恩情说,写作的过程就是一次次穿越之旅。

等到完成初稿时,他还清楚地记得,“根本回不到现实生活,经常有意无意地说出一些古诗词,与同学沟通也不适应,花了2个月时间才‘回’到现实 ”。

面对争议:

刘心武走宫廷路线

我走情感路线

无论是红学家,还是普通的红楼爱好者,对续写《红楼梦》的著名作家刘心武都有一定的了解,刘心武用了差不多二十多年的时间研究红楼,他通过原型研究、文本细读,完成了著名的《刘心武续红楼梦》。那么年轻的何恩情,如何看待自己的《情续红楼》与前辈作品的对比,以及目前面临的一些争议呢?

记者:“你作为中国最年轻的《红楼梦》续写者,有没有看过其他作家续写的《红楼梦》呢?”

何恩情:“看过一些,其中有认真看过刘心武老师续写的《红楼梦》”

记者:“对刘心武老师续写红楼都各有各的看法和评论,那你是怎么看待《刘心武续红楼梦》和《情绪红楼》呢?”

“这个怎么说呢?只能说每个人续写的角度不一样,刘心武老师主要是走宫廷路线,他写的大部分是像宫廷内斗般的题材,而我主要是从情感这一方面着手”。

记者:“目前,在网上,网友是对你的作品有一定的争议,你是如何看待?”

何恩情:“没什么吧,每部作品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不同声音,我只是想体现出80后、90后如何看待红楼梦,如何领会前辈作品的意境,其他的没什么”。

主要人物结局:

贾宝玉:贾府被抄之后,曾流浪街头,最后悬崖撒手,回归天界还原神瑛侍者的身份。(110回)

林黛玉:前身是绛珠仙子。黛玉之死,一方面是由于她病情日益沉重,且日日伤悲;另一方面是由于她闻知元春指婚,将宝钗许配给宝玉的消息,她心中的爱情支柱瞬间坍塌。(91—92回)

薛宝钗:结局与前文“金簪雪里埋”相呼应,贾府被抄之后,宝钗与宝玉分离。由于缺乏冷香丸,宝钗的身体每况愈下,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凄凉仙逝。(105回)


相关文章

  • 看电视.读原著,你选哪一个?阅读答案
  • 看电视.读原著,你选哪一个? ①随着影视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被拍成了电视剧,外国的名著如<飘><简·爱>等也被拍成了电影. ...查看


  • 隐晦语言的解读与翻译_评_红楼梦_一则人物判词翻译_张伟
  • 2003年4月第24卷第2期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JournalofJiangxiInstituteofEducation(SocialSciences)Apr.2003Vol.24No.2 隐晦语言的解读与翻译 )))评5红楼梦6 ...查看


  • 当代的红楼梦续书作者简介
  • 上期<当代作者的<红楼梦>续书系列>发布后,很多读者朋友提出了一些意见.比如当代作者的<红楼梦>续书系列是否收集不全,如广东作家许映明先生出版的<红楼补梦>没有收录等.并探讨了收录当代作者的& ...查看


  • 高中语文名著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 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策略 结 题 报 告 一.该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中学的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电视.手机.网络等充斥着学生的眼耳,且越来越受到他们的青睐.因为这些符合当代中学生独特.好奇而又个性的心理 ...查看


  • 揭秘红楼梦人物妙玉身世之谜
  • 让购物,成为职业www.fenglingou.com 揭秘红楼梦人物妙玉身世之谜 妙玉身世之谜 <红楼梦>中最引人深思的一点便是,金陵十二钗身世之谜.比如秦可卿,或者说妙玉等人,曹雪芹在人物开场时,只用了简短数十字交代了该人物的 ...查看


  • [红楼梦]解读之十大误区
  • <红楼梦>解读之十大误区 一.后四十回既为高鹗续作,则曹雪芹所著只到八十回为止: 二.<红楼梦>主题为"反封建"与"大旨谈情": 三.神瑛侍者即顽石(贾宝玉): 四.木石前盟即 ...查看


  • 翻拍四大名著
  • "四大名著"翻拍成风 经典名著重拍的背后 四大名著" 核心提示: 核心提示:[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近日浙版<西游记>在电视台热播,中国首部 3D 电视剧<吴承恩与西游记>也将与观众见面, ...查看


  • 赵姨娘的艰辛
  • 觉非,某高校教授,误入法学院的文学青年.教法学,却每被误解为文学:同文人说文学,却每被误解为法学.愿重回文学柔软的心,脱离法学沉重的世界,回去的路,还是不轻. 坊间传出,某著名大学法学院副教授,47岁评教授不成,愤而大打出手,将一位女评委打 ...查看


  • 影视剧重拍现象评析
  •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重庆市400715) [摘 要]近年来重拍之风盛行,许多经典影视作品.文学名著等陆续成为影视剧制作者们的新宠,他们将其再次搬上荧屏从而刮起阵阵重拍热,这种"回炉"现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