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大姓氏的来源和发展及其姓氏名人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商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 姓氏:纪

■ 由来

纪姓为炎帝神农的后裔。

夏、商时期,中原有一诸侯国纪国(故址在今山东省寿光县南),乃是炎帝神农后裔的封国,周朝建立后尚存在。一次,纪侯在周王面前对齐哀公发表了批评意见,周王就把齐袁公烹杀。齐国传了九世,到春秋齐襄公时,为报先人之仇,就发兵吞并掉了纪国。失国后的纪侯子孙就以国为姓,即为纪姓。

■ 发展

天水、高阳。

■ 名人

纪成,汉初开国大将,封定平侯;纪天锡,金代名医,医学家;纪君祥,元代戏剧家;纪映淮,清代著名才女;纪晓岚,清代名臣,官太子太保。

姓氏:陈

■ 由来

相传,胡公满是三皇五帝之一的虞舜的后代。舜幼年丧母,继母不慈,常对他进行毒打和虐待,但他逆来顺受,反而更加孝敬父母。由于他好学孝友,闻名四海,至帝尧末年,不仅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都嫁给了他,还把自己的皇位相传。所以舜当政时,天下大治,人民丰乐,加上他常“调于玉烛,息于永风,食于膏火,饮于醴泉”,与人民大众同甘苦,因此更加获得百姓的拥戴。至他去世后,约35传至胡公满,被周武王分封于陈(今河南淮阳),建诸侯国,屏卫王室。此后,胡公因封于陈而称陈胡公,所建方国亦称陈国,子孙后来也以国名为姓氏,姓陈。

■ 发展

十六国时期,汉王刘聪的大臣中有位本名高元达的人,因生辰年月妨忌父亲,改姓陈,史称陈元达,他的后代也以陈为姓。至北魏时期,有一支鲜卑族出身的人姓侯莫陈,在魏孝文帝汉化运动中被改姓陈,从而使陈姓又有了一个新的来源;唐朝初年,原丘兹王的后裔帛(白)永贵入仕内地,因姓氏罕见怕受歧视,也改姓汉族大姓陈,此后也以陈姓知名,史称陈永贵。他有孙名令英,史书也称陈令英。唐末,浙江宁海人曹宪来入赘陈家,生子4人,也冒姓陈。元朝时,原北齐清河王高岳的14世孙高谅入赘陈家,子孙也改姓陈。明初,明太祖赐西域胡人某为陈姓,其孙陈友,后来官至右都督,爵封武平伯。明成祖时,灭安南国黎朝,黎王之子澄改名陈澄,仕明官至工部尚书,子孙也以陈为姓。陈姓在发展中,由于居住地和支派不同,形成了颍川、江州、汝南,下邳,广陵,河南等几大郡望,以及德星,德聚,绳武等著名堂号。在文化上,陈姓历来有“太丘德望,颍水渊源“、读孔璋之檄,岩岩经国文章;卧元龙之楼,耿耿济时伟略”等专用楹联,以及大量的家谱族谱、宗规祠约等特色文化。

■ 名人

秦朝末年揭杆反秦的陈胜到灭梁建国的陈霸先,都曾是具有一国之尊的帝王,从汉相陈平到太丘长陈宴、盐铁使陈恕、宋朝宰相陈尧叟、陈尧佐等都是誉满天下的名臣;从汉代射声校尉陈汤到南朝太尉陈显达、“开漳圣王”陈元光等都是勇谋兼备将帅之才;从晋代史学家陈寿到唐代大诗人陈子昂、唐僧陈伟(玄奘)、宋儒陈彭年、道学家陈抟、文坛怪杰陈师道、画家陈洪绶、学者陈寅恪等人都是各有成就的殷殷学子;从宋代太学生领袖陈东到革命党人陈其美、“警世钟”陈天华等都是忧国忧民的爱国志士;从明代爱国华侨陈申到实业家陈启源、侨领陈嘉庚等都是身在异域的侨界名流。至于陈独秀、陈毅、陈果夫、陈云、陈赓、陈诚、陈布雷等更是当代影响重大的政治名人。

姓氏:徐

■ 由来

徐姓最早与黄姓同源,都是东夷族部落首领伯益的后代。夏禹时,伯益因辅佐治水有功,其子若木被封于徐(今安徽泗县一带),建徐国。其后,历夏、商、周三代,徐国都是诸侯国之一。至西穆王时,徐国之君徐偃王在位,行仁义,结众心,颇得百姓拥护,四周有32个国家都派人向他朝贡。后来,他曾举兵进攻周朝都城,被周穆王打败后,在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一带的山中隐居下来。周穆王别封他的子孙为徐子,继续管理徐国。此后,徐国一直

延续数百年,直到公元前512年才被吴国灭掉。亡国后的徐国王室和黎民百姓为纪念故国,便以国名为姓氏,姓徐。

■ 发展

徐姓在历史上不同的时期都有所发展。如据《东海堂徐氏族谱》载,汉桓帝时,徐姓人在东海郡郯县(今山东郯城北)已发展成为一大势力,汉末遭乱,开始外迁,其中“一世祖徐稚,居江西南昌府;二世祖泊迁浙江龙游;三世祖分居浙江绍兴、江西南昌等地”。大约从唐宋时期开始,徐姓由于人口众多,又进一步分化出许多郡望堂号,其著名者除东海郡资历最老、影响最大、人口最多外,又有高平、东莞、琅邪、濮阳等。

■ 名人

早在东汉末年,徐姓中就出了“建安七子”之一的文学家徐干。南朝末年,有政治家兼诗人徐陵知名当时。入宋以后,徐姓中有文字学家徐铉。至明代,又有名将徐达、文学家徐渭、科学家徐光启、地理学家徐霞客等人知名于世。到了近现代,徐姓中又诞生了北洋政府大总统徐世昌、画家徐悲鸿等有影响的人物。

姓氏:夏

■ 由来

夏姓的来源与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有关。早在虞舜时期,夏部落的前身有崇部落活动在今河南嵩山一带,其首领崇伯鲧曾帮助虞舜治理过洪水。鲧死后,其子禹继位,继续治水,历时13年,3过家门而不入,最后终于平定水患,中原百姓也得以安居乐业。由于他功高无比,致使虞舜在临去世时,遗命让他继承自己的位置。禹继位后,又称大禹或夏禹,初都阳城(今河南登封郜城镇),再迁阳翟(今河南禹州),曾“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左传·哀公七年》),为夏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至他儿子启时,便正式登上夏王之位,建立夏朝。夏朝立国约500年,16传,在公元前16世纪时被商朝灭掉。亡国后的夏朝王室中便有人以“夏”为姓。至西周初年,周武王、周公等人为了“兴灭国,继绝世”4,封大禹的后代东楼公于杞(今河南杞县),让他奉祀夏朝的香火。此后,由东楼公数传至杞简公,杞国被楚国灭掉,简公弟佗出奔鲁国。这时,鲁国正是鲁悼公在位的时候,见他是大禹的后代,便分封给他一块采邑,让他享有侯爵的职位。而佗为了纪念祖先,也以“夏”为姓。除上述一支外,当今的夏姓中还有一些人出自妫姓陈国,是虞舜裔孙陈胡公满的后代。西周初年,胡公满被分封于今河南淮阳一带,建陈国,数传至陈宣公时,有庶子名子西,字子夏。子夏有孙名征舒,为纪念祖父,便以子夏字中的“夏”字为姓。史书称他为夏征舒,他的子孙也都姓夏。

■ 发展

夏姓人后来在会稽一带(今浙江绍兴)发展成为望族,史称夏姓“会稽”望。其姓族因为有名人开基,所以在得姓以后,很早就有名人见于史籍。如在周代,有名为夏黄公者,是著名高逸之士,曾在商山避难,被后人誉为周代“四皓”之一。

■ 名人

秦山都尉夏恭亦知名于东汉初年。晋代,夏姓中有名人夏统。宋画家夏圭、明名臣夏原吉、学者夏寅、清学者夏曾佑、出版家夏瑞芳以及当代考古学家夏鼐、文学家夏衍等知名人物。

姓氏:虞

■ 由来

虞姓来源有两支。

传说上古圣帝舜在即位前,住地在虞(故址在今河南省虞城县),所以史称有虞氏。尧因子丹朱不肖,就把帝位传给了舜,而舜帝子商均亦不肖,所以舜后又把帝位传给了禹。禹继位后,就封舜的儿子商均为虞侯。商均的后代即以封国为姓,就是虞氏,奉商均为虞姓始祖。另外,周武王建立周朝后,仰慕大伯爷泰伯和二伯爷仲雍的为人,得知他们的后人已建立了吴国(参见吴姓),于是就册封仲雍之仲为虞侯(故址在今河南省平陆县),史称虞仲。春秋时,晋献公一举灭掉了虞、虢两国(参见郭姓)。失国后的虞候子孙以国为姓,是另一支虞氏,奉虞仲为虞姓始祖。

■ 发展

会稽、济阳。

■ 名人

虞姬,秦末西楚霸王项羽宠妃;虞世南,唐代著名书法家;虞允文,宋代宰相;虞搏,明代医学家;虞景星,清代诗人、书法家、画家。

姓氏:胡

■ 由来

胡姓的来源主要有三支,其中的一支与陈姓同源,是西周初年封陈建国的胡公满的后代。胡公满后人中的一部分以他所封国家的名称为姓,即“陈”;另一部分则以他的谥号为姓,即“胡”。这部分胡姓人后来发展成为胡姓中的最大支派。大约在第一支胡姓人得姓之时,另一支出自周朝王族之后的胡姓人也开始封邦建国,后来也发展成为胡姓的另一大支派。据《通志·氏族略》记载,这支胡姓人本姓姬,其始祖某因与周朝王族血统相同而被赐以爵位,建胡国,为子爵。因此,后来这一国家也被称为胡子国。其国家所在的位置,亦即今河南郾城一带。春秋时期,胡子国亡于楚。此后,胡子国国民便以国名为姓,姓胡。西周、春秋时,在今河南郾城及安徽阜阳一带有两个胡子国并存,其一即上述胡子国,另一则由胡公满的后人所建,其国都在今阜阳西北2里。至鲁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5年),这一胡子国也被楚国灭掉,国民也同样以国名为姓氏。只是追溯源流,它与前述以谥号为姓的人同屑一支。因此,我们这里不把它作为单独的一支看待。胡姓人的另外一个来源即出自北朝时期的鲜卑贵族之后。《魏书·官氏志》说,北魏献帝时分邦建氏,以兄弟中的一人为纥骨氏,孝文帝时,改姓胡。此后,这支胡姓人也发展成为胡姓的一大支派。

■ 发展

胡姓人在上述的不同时期得姓以后,便开始向全国各地播迁。魏晋时,胡姓中出了胡质、胡威两位重要人物,他们以安定(今宁夏固原)为郡望,子孙中名贤相继,使胡姓迅速成为安定地区的大族。同时,另一支胡姓人在今河南新蔡一带发展繁衍,也人才辈出,成为新蔡望族。此后,安定、新蔡便成为胡姓最大的两个郡望。胡姓名人为胡姓开基,一方面使它以声望屹立于中华民族的大姓之林,另一方面也使胡姓政治名人、军事名人、经济名人和文化名人辈出。

■ 名人

早在汉代时,胡姓中就出了位太尉胡广。宋元之际,又出了位著名学者胡三省。此后,如明朝开国元勋胡大海、清朝经济家胡渭、爱国民主人士胡厥文、早期著名女影星胡蝶、教育家胡适,以及文艺理论家胡风,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胡耀邦、胡乔木等人,也都是有较大影响的人物。

姓氏:沈

■ 由来

沈姓出自少昊金天氏。相传,少昊裔孙昧在玄冥时担任师保之职,生子二人:允格、台骀。其中,台骀在颛顼时因治水有功,被封于汾水流域(今山西境内)。此后,台骀的后裔发展为沈、姒、蓐、黄四支,也称四国。其中沈国后封子爵,史称沈子国,其统治中心在汝南平舆沈亭(今属河南)。鲁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北方各国相约伐楚,沈国由于没有响应而被蔡国灭掉。此后,沈国遗民便以国名为姓,姓沈。除上述一支外,沈姓还有两个来源。其中之一是出自周文王第十子聃季之后。聃季的食邑在沈,后代以沈为姓。另一来源出自芈姓,史称春秋时,楚庄王曾孙戌任沈县(今安徽临泉境内)尹,又称沈尹戌。他后来入朝任左司马,先后帮助朝廷诛杀了佞臣费无极和鄢将师,获得了举国上下的敬重。他的后代,也姓沈。

■ 发展

沈姓在先秦时期较为沉寂,直到秦朝末年,有位名为沈逞的人知名于世,朝廷以宰相之职征聘他人仕,他不应召。入汉以后,沈逞曾孙沈保封竹邑侯。沈保子沈遵,自封地迁居寿春(今安徽寿县),官至齐王太傅,别封敷德侯。沈遵九世孙沈威卿,东汉初年迁居会稽乌程县余不乡(今浙江德清一带),世代留居于此。此后,当地地名演变为吴兴郡武康县,这支沈姓人也称吴兴武康人。经过千余年的发展,“吴兴”成为天下沈姓中的最大郡望。直到今天,沈姓在论及先祖来源时,仍称出自吴兴武康。沈姓尽管来源不一,但论及影响,仍以出自少昊之后者为大。这不仅因为它后来在吴兴武康一带发展成为望族,而且古往今来的沈姓绝大多数名人,都是出自这一支派。

■ 名人

南朝宋、齐、梁三朝元老沈约、唐诗人沈佺期、宋科学家沈括璟、明剧作家沈仕、画家沈周、清名臣沈葆桢;当代政治家沈钧儒等人。易博士亦为沈姓。

姓氏:史

■ 由来

上古时,黄帝有位史臣名仓颉,相传生有四只眼,善于观察,见人们用结绳记事相当繁琐,便发明了文字。他的后代,为了纪念祖先的功德,便以他的官名“史”为姓。西周初年,有位名为尹佚的人受命观察天文、制订历法并记录周王的一言一行和天下发生的大事。由于当时称他这种官职为太史,他又被称为太史尹佚。上述两支是当今史姓的两大来源。除此而外,史姓又有五个来源:1.出自周代诸侯国中的史姓人之后。2.隋朝时,西域康居国的旁支有史国,史国中有人以国名为姓;3.唐代,少数民族中有姓阿史那的人,后来遵从汉族人的习惯,改姓史;4.唐朝时,突厥人中有史姓;5.汉魏时期,西域一带有史国(今乌兹别克撒马尔罕南),后来史国人东迁,与汉族人交错杂居,受汉族影响,也姓史。北齐时有位名为史丑多的人,其祖先就出自西域史国。

■ 发展

史姓人在得姓以后,主要在中原和关陇地区发展,并形成了京兆(今陕西西安)、武昌(今湖北鄂城)两大郡望。大约在隋唐以后,史姓又在两郡望的基础上继续分衍、发展、迁徙,到达全国甚至海外的许多地方。

■ 名人

在历史上,史姓也不泛名人。如汉朝的名臣史晨、史茅、史崇,北周名将史文忻、史雄,唐代名将史大奈、史青,宋朝名臣史容、史吉、史弥远、词人史达祖、教育家史次泰,元代名将史天祥,明朝名将史可法、名臣史维堡、史永安、史安、史万里,清朝名臣史大成、史成,以及当代妇女活动家史良、艺术家史东山、实业家史量才等,都是较有影响的史姓名人。

姓氏:刘

■ 由来

相传帝尧时有陶唐氏的后人受封于刘(约在今河南偃师县南),其后便以为姓。夏代,刘姓中有位名为刘累的人擅长驯养蛟龙的技术,被夏王孔甲任命为御龙氏,专门负责龙的饲养和训练。据说他曾奉命为夏王驯养四条龙,后因一条龙生病死了,他不敢上报,只是把龙肉做成肉羹献与夏王,声称是得到了奇珍异味。夏王不知内情,吃后感觉味道不错,还专门赏赐给他一些钱物。后来,夏王要看龙的表演,他每次只让两条龙出来,因此骗过夏王。过后不久,夏王起了疑心,他看隐瞒不住,便带着家小逃到鲁县(约今河南鲁山县),后来还在当地留居下来,世代姓刘。

■ 发展

过了数百年,周宣王时迁居晋国,刘士会在当时,是一位较有影响的人物。他在晋襄公去世后曾奉命出使秦国,迎接寄居在这里的晋襄公弟弟公子雍回国继位。当他与公子雍一起归国时,晋国已立襄公之子为晋君。他们行至令狐(今山西临猗西南),又遭到晋国军队的袭击,只得返回秦国。后来,尽管他得以从秦国归国任职,但子孙中的一部分却留在秦国,并世代以刘为姓。在历史发展中,刘姓还有其他一些来源。如在汉代,娄、项等姓都有人改姓刘。此外,汉朝的刘姓皇帝把公主下嫁匈奴单于,所生的小单于也冒姓刘。至南北朝时,又有匈奴的一支独孤氏被改姓刘。正是由于来源众多,其分布和郡望堂号也十分广泛、众多。就郡望堂号看,除彭城一望影响最多外,又有沛国、弘农、河间、中山、梁郡、顿丘、南阳、东平、高密、竟陵、长沙、广平、高平、东莞、高唐、临淮、琅邪、东海、南郡、范阳、东莱、丹阳、武功、濮阳、尉氏、济阴、京兆、庐陵、南康、谯郡、河南等郡望,以及藜照、德馨等堂号。

■ 名人

在西汉和东汉400多年间,刘姓人中共出了18位皇帝,王公贵族不计其数。此后,三国时的蜀汉、十六国时的前赵、南朝的宋。五代十国的南汉等也都是刘姓人建立的王朝。此外,刘姓还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大姓,如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蜀汉先主刘备、宋武帝刘裕、唐代理财家刘晏、大诗人刘禹锡,以及当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等等,都是在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

姓氏:戴

■ 由来

戴姓发源于今河南东部一带,主要源流有两支。其中的一支由戴国而来,其旧址在今河南民权县东。这一国家是在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国君姓姬,与周朝王室同宗。春秋时期,戴国国小民弱,并与较为强大的宋国为邻,被宋国灭掉。亡国后的戴国贵族为纪念故国,便相继以国名为姓氏,改姓戴。戴姓的另一支出自西周末年的宋国国君宋戴公之后。宋戴公是宋国的第11位国君,子姓,远祖是商朝的建立者商汤,近祖是周朝初年被分封于宋的微子启。他共在位34年(公元前799——前766年)。此时,犬戎为患,诸侯强盛,周朝统治即将分崩离析。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如犬戎攻人镐京(今陕西西安)、杀周幽王,秦国被正式承认为诸侯等,都发生在他担任国君的时候。到他去世后,他的长子司空继位,史称宋武公,次子及以下的子孙则成为宋国贵族。其中的一些人为标明自己的血统所出,便以他的谥号“戴”字为姓。

■ 发展

上述两支戴姓人,在发展中,以宋戴公的后代中姓戴者为正宗。数传至戴云升时,由宋国迁居谯郡亳州(今安徽亳州),其后世代留居于此,以“谯郡”为郡望。约在两晋之际,戴姓人中的一支为避乱由亳南迁,渡江至广陵(今江苏扬州),称“广陵”戴氏。另有一些人居住在今山东半岛某地,因这里原是齐国故地,有济水与黄河交汇,于是便以“济会”为郡望。至于居住在今山东临清一带的人,则以“清河”为郡望。戴姓中的谯郡一支,传6代至西汉中叶时,以文化知名,其中戴德还是著名经学家。他曾把传世的《礼记》加以删削,编为85篇,被后世称为《大戴礼》。此后,他的侄子戴圣亦精经学,又把他编订的《礼记》进一步削减为46篇,人称《小戴礼》,亦即现在的通行本《礼记》。由于二人学识广博,贡献巨大,后人为加以纪念,便以“注礼”作为堂号。另外,从文字上看,戴姓的“戴”字共有18画(此据命理学家分法,参见本书第一编),旧时也有人以“18画”代指戴姓。

■ 名人

戴姓历史悠久,名贤亦很众多。除“大戴”、“小戴”外,又有晋文学家戴逵、唐诗人戴叔伦、画家戴嵩、宋诗人戴复古、元文学家戴表元、诗人戴良、明画家戴进、清思想家戴震、画家戴本孝、戴熙、文学家戴第元、史学家戴名世,当代风云人物戴季陶等人。

姓氏:乐

■ 由来

乐姓原与春秋的宋国同宗。西周末,宋戴公有个孙子叫乐莒,任宋国的大司寇,子孙就以父名为姓,奉乐莒为乐姓始祖。

■ 发展

南阳。

■ 名人

乐羊,战国时魏国名将;乐毅,战国时燕国名将,拜上将军,封昌国君;乐士宣,宋代著名画家;乐备,宋代著名诗人;乐纯,明代经学家,诗人、书法家、画家。

姓氏:李

■ 由来

相传李姓出自黄帝,其始祖皋陶是黄帝孙颛顼的后裔。皋陶在帝尧时任“大理”之官,主管司法,并主持制定了五种刑罚,史称“五刑”。据说他还能驱使一头名为獬豸的独角兽,这头怪兽极有灵性,能分辨善恶真伪,见了有罪的人就有独角去冲撞,见人说假话就发怒。皋陶在它的帮助下,断案从未差错,成了远近闻名的大法官。此后,他的子孙们世袭其职,历虞、夏、商三代,以官职为姓,人称“理”氏。至商朝末年,他的裔孙理征因不容于纣王,被处死。其妻契和氏与子利正一起逃难到伊侯之墟。在逃难途中,母子二人饥渴难忍,又无食粮,只得取路旁李树上的果子充饥,因此才得以保全性命。后来,利正生子昌祖,任陈国大夫,子孙慢慢壮大起来。为了纪念祖先当年赖以活命的李树果子,从此改“理”姓为“李”姓。

■ 发展

在先秦时期,李姓的发展还较为沉寂,姓祖中也仅出了李耳(老子)、李悝、李斯等不多几位文化名人。进入魏晋以后,出身于氐祖的李雄首先在今成都建立成汉政权,称孤道寡。接着,赵郡李氏雄据河北,与王、崔、卢、郑合称中原五大郡姓。此外,在关陇地区又有陇西李氏,其成员之一的李暠在十六国时期建西凉国,成为后来建立大唐王朝的李渊的远祖。特别是在唐朝时,不仅李姓的陇西、赵郡二望争荣竞秀,即使其他姓氏的人也纷纷以改姓李姓为自豪。据有关资料记载,仅在唐代,由皇帝赐姓或冒姓李氏的事例就有数10起,如徐、丙、董、安、茹、阿跌、郭、鲜于、王、张、杜、胡、弘、麻、罗等姓都有人被赐姓李。另外,还有一些姓氏的人冒姓李。上述这些赐姓或冒姓,无疑扩大了李姓的队伍,加上李姓人本身在唐朝近300年间的不断发展,使其人口迅速膨胀,从原来的一个影响较小的姓氏一跃成为中华大姓。唐宋以后,李姓又有进一步发展。至明清时,又有不少李姓人跨出国门走向世界,使李姓进一步成为世界大姓。如今,李姓人口已有8000多万,分布在世界的许多地区。

■ 名人

老子(李耳)是著名思想家,唐太宗李世民,李白是把唐诗推向顶峰的人物,李政道是享誉世界的科学家,人数众多,难以尽述。

姓氏:周

■ 由来

周姓支派众多,来源不一。根据某些谱籍统计,周姓大致有以下10个来源:

1.出自黄帝时将领周眉之后(《姓氏考略》)。

2.出自商代太史周任之后(见《逸周书》及《河图运录法》)。

3.出自周朝王室之后(见《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如《元和姓纂》:“周:帝喾生后稷,至太王邑于周,文王以国为氏。”)

4.出自周平王子烈。平王东迁后,烈别封于汝州(今河南临汝),人称“周家”,因以为氏   (见《姓源》)。

5.周赧王的后代。《姓苑》载,赧王作为周朝的最后一位国君,其国被秦国灭掉后,子孙沦为平民,人称“周家”,于是也以周为姓。

6.由姬姓改姓而来。上述3、4、5三支,本为姬姓,其后才改姓周。另据《姓氏考略》载,唐玄宗时,姬姓的人因姓氏与玄宗李隆基名字中的“基”字同音,奉命改姓周。

7.由苏姓改姓而来。史载,元朝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有位名为苏卓周的人改姓周,以武功为郡望,人称武功周氏。

8.出自鲜卑拓跋部。《魏书·官氏志》说,北魏献帝次兄普,在孝文帝时改姓周。

9.出自鲜卑贺鲁氏,北魏孝文帝时改姓周(见《魏书》)。

10.出自普屯氏,约在北朝时改姓周。《周书》载,北周人周瑶,初姓普屯,后改姓周。

上述10支,基本上是当今绝大多数周姓人的血统所出。

■ 发展

唐朝时又有暨佐时改姓周,后梁时成油被赐姓周,这两支在周姓中影响较小。由于源流众多,周姓也有许多郡望,其著名者有汝南、庐江、寻阳、临川、陈留、沛国、泰山、河南、武功等,其堂号有笃溶、爱莲等。尤其是汝南周氏,在历史上曾创造过辉煌业绩,也是当今周姓人数最多的一个郡望。

■ 名人

周勃是汉代宰相,周瑜是三国名将,周防是唐代画家,周敦颐是宋代哲学家,周树人(鲁迅)是当代文学家,周恩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务院总理,他们都是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

姓氏:张

■ 由来

相传出自黄帝,是黄帝第五子挥的后代。据明嘉靖年间张浚等纂修《张氏统宗谱·得姓郡望》称,“吾张氏得姓者,自轩辕黄帝第三妃彤鱼氏之子曰挥,观弧制矢,赐姓张氏,官封弓正,主祀弧星,居尹城,国于青阳,后改清河郡,此张氏得姓之由,而望清河郡者独最。”这是说,张姓得姓于黄帝之子挥,母名彤鱼氏。挥因发明公弓箭,被任命为弓正(官名)。弓正亦即弓长,二字相合,正是“张”字,这样便有了张姓。此后,挥的后代世居清河郡(治所在今山东临清一带),而清河也就成了张姓的一大郡望。

■ 发展

张姓因为是大姓,来源众多,分布广泛。其郡望除上述一支外,又有南阳、吴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阳、犍为、沛国、梁国、中山、汲郡、河内、高平、百忍、金鉴等多支。相传唐代有张公艺一家,九世同居远近称颂。事情传到唐高宗那里,高宗亲自前来探望。高宗向他询问保守家业、和睦宗族的诀窍,他只写了100多个“忍”字作为回答。高宗从中悟出了治国齐家的大道理,深为感动,心满意足地起驾回宫。此后,张公艺家族为了纪念这次有意义的探访,便以“百忍”作为自己家族的徽号。另据唐代典籍记载,唐玄宗开元年间,群臣为玄宗祝寿,多献奇异珍宝,只有宰相张九龄献上一部名为《千秋金鉴录》的书籍。他在书中详细论述了古今兴亡之道,意在规劝玄宗应在天下太平之时记取历代兴亡的教训,居安思危,永保社稷。事后,玄宗对他这份礼品十分珍视,还专门下诏进行表彰。从此,张九龄的族人也引以为荣,开始以“金鉴”为堂号。张姓在汉代就已发展成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姓,至唐代又名列天下10大姓之一。明代时,张姓人已遍布全国的1113个县中,其覆盖率占全国州县总数的93%以上,如今已是一个拥有数千万人口、分布遍及世界许多地区的中华大姓。

■ 名人

从古到今,张姓中共出了63位宰相,56位将帅。此外,如思想家张载、张拭对儒家理论的贡献,佛学家僧肇(俗姓张)对佛教思想的升华,以及张天师的道教、张衡的地动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一行(俗姓张)的子午测量,等等,都具有重大意义。另如张塞的交通西域、张居正的万历改革、张之洞的“中体西用”理论。张学良的兵谏xx、张福林的太空探险等等,也都是功在当世、名垂青史的重大历史事件。

■ 姓氏:贺

■ 由来

贺姓原作庆姓,是因避汉安帝刘庆讳而来的姓氏。春秋时期,齐桓公有个孙子名为公孙庆克,公孙庆克有子名庆封。此后,便相继以庆为姓。贺姓人多尊庆封为始祖,原因是由于他是庆姓得姓时影响最大的人。

■ 发展

贺姓在发展中,相继形成了广平、会稽两大郡望。尤其是会稽郡望的贺姓人,在汉魏六朝时期,还与同郡的虞、魏、孔三姓并称为“会稽四姓”,是在当地和各个割据王朝中都有相当势力的强宗大族。至北朝时,一些出身于鲜卑等少数民族的人,如贺兰、贺拔、贺赖、贺敦等姓,也都在北魏孝文帝时被改为贺姓,使贺姓人的队伍进一步扩大。他们及其后代,都按规定落籍于河南(今河南洛阳),后来又发展为贺姓人的河南郡望。

■ 名人

历史上,贺姓中也出了不少著名人物。如贺循是晋代名臣,贺拔岳、贺若弼分别是北朝和隋代名将,贺知章是唐代著名诗人,贺公铸是宋代词人,贺兰龄是清朝云贵总督。尤其是当代,贺姓名人更多,其中如贺龙是解放军元帅,贺子珍是毛泽东夫人,贺耀祖是原交通部长,贺衷寒是台湾政界名流,他们在当代史上都产生了较大影响。

■ 姓氏:邱

■ 由来

邱姓又作丘姓,主要出自姜姓,是西周初年齐国的建立者姜尚的后代,姜尚的祖先则可一直追溯到炎帝。据史书记载,姜尚被分封于齐后,都于营丘—(今山东临淄),史称齐太公。他的子孙中,有一些人以国都名称为姓氏,姓丘。

■ 发展

北朝时,原生活在我国东北部的鲜卑人纷纷入迁中原,其中有些人分别姓丘林和丘敦。随着鲜卑人所建的北魏王朝汉化程度的加深,他们也渐渐与中原人民融合在一起。这样,丘姓中又有了两个来源。此外,丘姓还有一些人出自乌桓族中。在古代,邱姓原作“丘”姓,后来写作“邱”,是因为清朝雍正皇帝为避孔子名讳(孔丘)而下令改写的。邱姓得姓以后,历史上形成了吴兴、河南、挟风三大郡望,此后便以三个郡望为核心繁衍发展。

■ 名人

汉朝年间,丘姓中出了位少年才子丘诉,至唐代,又出了位大诗人丘为。元朝,丘姓中有道教领袖丘处机。明代,有名臣丘浚。清朝,有台湾xx名将、诗人丘逢甲。当代有战斗英雄邱少云等人。

■ 姓氏:戎

■ 由来

戎姓与商王室同宗。

周初,周武王灭掉商朝,仍封商纣王之子武庚为殷侯,继承殷商宗祧。但武庚在武王死后,乘成王年幼,与管叔、蔡叔、霍叔勾结发动叛乱,经周公东征,叛乱被平息,武庚被杀;后来周成王把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封在宋国,使其继承殷商宗祧,管理殷商遗民。微子仁慈爱民深得殷商遗民拥护,他们安份守已,再也未起反叛之心。因而周王室后又加封微子后裔于戎国。为小诸侯国,后被齐国吞并,失国后的戎侯子孙以国为姓,即为戎氏。

■ 发展

江陵、扶风。

■ 名人

戎赐,汉代大臣,封柳丘侯;戎昱,唐代诗人;戎益,宋代副宰相;戎洵,明代正吏。

■ 姓氏:杨

■ 由来

据史书记载,周武王第三子唐叔虞的后代受封于晋,世居今山西太原一带。至晋武公时,由于勤王有功,被周厘王赐以杨地(今山西洪洞县东南范村东古城址一带)作为食邑。武公生伯侨,伯侨生文,文生突,封羊舌大夫,食邑铜鞋、杨、平阳三县。突生职,职生叔向,仕晋任太傅,又受命将食邑中的杨县作为食邑。叔向生伯石,字食我,以食邑为姓,人称杨石,又名杨食我。晋顷公十二年(公元前514年),晋国发生六卿之乱,羊舌氏和杨氏都遭受了灭顶之灾。此后,杨石的后裔南逃至华山仙谷中,并落籍为弘农华阴人。

■ 发展

东汉时期的太尉杨震家族、隋朝皇帝杨坚等人、唐代杨贵妃家族、宋代的“杨家将”等等,相传都出自弘农华阴。因此,这支杨姓经过各个不同时期的发展,今已成为杨姓中的最大支派。当今杨姓90%以上的人,都出自这一支派。在发展中,杨姓还有天水、四知、栖霞等郡望堂号。东汉时,杨震任东莱太守,赴任途经昌邑(今山东巨野南)时,县令王密前来拜见。原来,王密是荆州人士,在杨震任荆州刺史时曾被推举为“茂才”,以后步步升迁,官至县令。为了感谢杨震的知遇之恩,他在这天晚上送来了10斤黄金的厚礼。杨震一见便说:“我当初知道你有才能才举荐你,对你算有了解,但你为何不知道我是一个清廉之人呢?”王密说:“现在是黑夜,送礼这件事没有别人知道,您就收下吧”。杨震一听大怒,说:“这件事你知、我知、天知、地知,怎能说没人知道呢?”王密见他不为所动,只好把礼品带走。事后,杨震的后人为纪念这件事,便称自己的家族是“四知堂”。直到今天,“四知堂”杨姓仍是杨姓人中影响较大的一个支派。

■ 名人

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五代十国的吴国开国君主杨行密、“大圣天王”杨幺、“太平军”东王杨秀清等帝王,还有杨震、杨炎、杨延昭、杨业、杨文广等将相,杨时、杨万里、杨慎、杨炯、杨涟等名士,杨启泰、杨国斯、杨振宁等知名侨子,杨贵妃、杨瑞云、杨小燕等女中魁首。无疑,杨姓中正是因为有了他(她)们,才使其姓族焕发出夺目光彩。

■ 姓氏:方

■ 由来

方姓的来源最早与炎帝神农氏有关。相传,炎帝后代中有位名为榆罔的人;因为帮助黄帝讨伐蚩尤有功,被分封在方山(今河南禹州西北),他也因此被后人称为方雷。方雷的子孙以封国之名为姓,姓方。周代中叶,周朝宗室中有位名为方叔的人,在朝中担任大夫之职,受命带兵平定南部的蛮人叛乱。为此,他组织了一支拥有3000辆战车的军队,向蛮人进攻,结果大获全胜。在此之前,他还征伐过淮夷,并打退过北方少数民族猃狁的入侵。至此,周宣王数功并赏,允许他分邦建氏,并赐他姓“方”。此后,他的子孙也遵行不改。方叔原与周朝王室同姓,姓姬,名寰,方叔只是他的字。到了宋代,福建泉州人翁乾度生子6人,分别以洪、江、翁、方、龚、汪为姓。其中第4子翁处林,分得方姓,他的后代也姓方。

■ 发展

在上述3个来源中,以第2个来源影响最大,后来还发展成为方姓人的主体。因其发源地和后来的发展中心在今河南的河洛地区,古代属河南郡管辖,方姓人论及来源,常以“河南”为郡望。出自翁姓的方姓人由于是与其他5姓同时分化而来的,有“六桂联芳”之谊,后来也以“六桂”为堂号。明清时期,居住在安徽桐城的方姓人以诗书传家,相继出了方式济、方孝标、方孝孺、方观承等著名学者。他们做学问极重史证,功力深厚,认真细致,与其他人一起,共同开创了学界的一个流派,史称“桐城学派”,而他们则是这一学派的中坚。

■ 名人

方姓在历朝历代都出了不少名人。除以上所及者外,又有唐朝诗人方干、宋代农民英雄方腊、元朝文学家方回、画家方从义、明代女诗人方维仪、清朝思想家方以智、文学家方玉润以及现代革命家方志敏等人。

■ 姓氏:吴

■ 由来

吴姓主要有四大来源:其一是颛顼时名臣吴权的后裔,其二是舜帝有虞氏的后代,其三是夏代少康时著名弓箭手吴贺的后代,其四是吴国始祖太伯、仲雍的后代。四支之中,以第四支影响最大。相传,太伯、仲雍二人是亲兄弟,生父即周朝太王古公直父。本来,太伯兄弟在古公直父去世后应该依次继承王位,但是,他们看到父亲特别喜欢三弟季历的儿子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况且昌的确有超人的才能,于是主动把继承权让给季历,然后由季历传给昌。后来,古公直父等人接二连三地要他们继承王位,他们都坚辞不受。为了断绝别人想拥立他们的念头,他们还出逃到远荒之裔的东吴地区(今江苏苏州一带),断发纹身,故意遵行了当地落后民族的习俗。周部落的人见他们意志坚决,也只好拥立季历和昌。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太伯让王”的故事。太伯兄弟到东吴后,被当地居民推举为首领,建吴国。太伯去世后,因为没有子女,便由仲雍及其子孙继位。至季历之孙发(即周武王)在中原地区建立周朝时,他们已在吴国传袭了4代。以后又数传至吴王寿梦,当春秋末年,有子5人,以第4子季札最知名。寿梦曾有意以王位相传,但他不肯,出逃至延陵(今江苏常州市南淹城)以避位,史称延陵季子。吴姓也正是因为有了他的这次出逃,才使他的子孙在后来的吴国灭亡时免于战乱,世世代代传承下来。如今,天下大多数吴姓人,都尊奉季札为远祖。

■ 发展

秦汉以后,吴姓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更为广泛的分布,并相继成为延陵、濮阳、渤海、陈留、吴兴、汝南、长沙、武昌等地的著姓望族。此外,大约从明代开始,吴姓人又走出大陆,迁徙到台湾、日本、越南、朝鲜、香港、东南亚、欧美等地,如今已是一个世界性的大

姓。

■ 名人

战国时政治家吴起、汉长沙王吴芮、唐“画圣”吴道子、明《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近代画家吴昌硕以及当代物理学家吴大猷、吴有训、围棋大师日籍华人吴清源、新加坡总理吴作栋等人,更显得辉煌灿烂。

■ 姓氏:王

■ 由来

早在先秦时期,东周灵王有太子名晋,聪明早慧,未成年就已名闻诸侯。在他15岁那年,晋平公派使臣叔誉入周朝贡,见到了他,相与谈论后大为折服,归国后告诉晋平公说:“太子晋行年15,才识过人,能言善辩,我都不是他的对手。”另一位大臣师旷听后不以为然,请求入周见他。两人相见后反复论辨,从天地万物、圣贤君臣一直谈到立国之道、安民之策,最后才相信叔誉并非危言耸听,并对太子晋说:“瞑臣无见为人辨也,唯耳之恃,而耳又寡闻而易穷。王子,汝将为天下宗乎?”至灵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50年),京师洛阳附近的谷、洛二水泛滥成灾,威胁王宫,灵王准备派人壅塞二水。太子晋得知后,认为这不是一个好办法,应该因势利导,顺其自然,于是便向灵王说出了自己的意见。这本是一个好主意,但灵王不听,后来还因此废掉了他的太子名位。再后来,他的家人也因此受到牵连,沦为平民百姓。但为了纪念他曾是王族的身份,便以“王”为姓。如今,天下绝大多数王姓人,都尊奉他为祖先。

■ 发展

先秦时期,黄帝、虞舜以及商周诸王的后裔纷纷以王为姓,其后,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也有多支改入王姓。从唐宋时期开始,历代史家根据王姓的不同来源,把它分为姬姓之王、妫姓之王、子姓之王、夷姓之王等;又根据其主要居住地区不同,把它分为太原之王、琅邪之王、北海之王、陈留之王等;还根据其堂号不同,把它分为乌衣王、马蕃王、三槐王、开闽王等。难怪宋人郑樵要说:“王氏,天子之裔也。………以其所出既多,故王氏之族最为蕃盛云。”

■ 名人

王姓创造了辉煌的家族文化,诞生了无数政治名人、文学名人、艺术名人、科技名人。如王莽、王建、王审知等都曾是一国之主,王允、王导、王安石都是名臣贤相,王翦、王离、王浚都是著名将帅,王充、王粲、王羲之、王维、王守仁、王国维等都是享有盛誉的学者、思想家、艺术家,王昭君是女中豪杰,王赣骏是第一位华裔太空人。

■ 姓氏:沃

■ 由来

传说夏末时,成汤重用我国第一贤相伊尹,灭了夏朝建立了商朝。成汤去世后,伊尹又相继辅佐外丙、仲壬两个商王。待成汤的孙子太甲继位后,昏淫暴虐,三年后,伊尹将其放逐于桐宫,由伊尹摄政。

太甲,被放逐后,生活在民间,逐步了解到百姓的疾苦,对以前的所做所为深自忏悔,因而在三年后,又被伊尹接回来复位。他改过自新,使殷商得以中兴。所以他的儿子沃丁继位后,天下太平,安安稳稳做了二十九年太平天子。沃丁的子孙中,有一支以他的名为姓,即为沃氏,奉沃丁为沃姓始祖。

■ 发展

太原。

■ 名人

沃颊,明代荆州知府;沃墅,明代温县知县。

■ 姓氏:石

■ 由来

石姓在历史上出自姬姓,远祖与黄帝和周武王的弟弟康叔有关。西周初年,康叔被分封于卫(今河南淇县),建诸侯国,史称他为卫康叔。他的6世孙卫靖伯,有个孙子名公孙 碏,字石,史书又称石硝。石硝在卫庄公时是位著名的贤臣,庄公有位庶子名州吁,受庄公喜爱,手中握有强兵,石碏认为他对太子是个威胁,劝庄公对他有所约束,庄公不听。不久,庄公去世,太子继位为卫桓公,州吁果然纠集党徒发动叛乱,刺杀了卫桓公,自立为国君。在这次变乱中,石碏之子石厚也是同谋。由于州吁的王位来得不正,加上他一味好武,经常兴兵打仗,极不得人心。他想改变处境但又不知所措,便派石厚来征询石硝的意见。石碏假意说:“这很容易。国民所以不支持州吁,是因为他的王位来得不正。如果他派人求救于周天子,让天子下一道诏书来追认,他的位置便合法了。不过周天子是天下诸侯的盟主,并非是一般人所能见到的。州吁要想见周天子,可以通过天子宠幸的陈桓公去见,这样也就不难了。”石厚听后,回去告诉州吁,州吁信以为真,便亲自带着石厚去求见陈桓公。哪知在此以前,石硝早已派人通知陈桓公说:“州吁和石厚是杀害我国国君的凶手,等他们入境以后,请您一定要把他们抓起来,帮助卫国除掉祸害。”陈桓公依言而行,果然把州吁、石厚抓起来送回卫国。不久,两人被同时斩首示众。通过这件事情,石硝为安定社稷而不念私情,大义灭亲,被誉为卫国的忠烈之臣。后来,石硝的子孙便以石为姓。北朝时,鲜卑人中有一些人以温石兰或乌石兰为姓,在北魏孝文帝改姓运动中,全部被改为汉姓石。后来,这些人的后代也姓石。

■ 发展

石姓在发展中,不仅形成了“武威”、“渤海”等郡望,以及”三 典”等堂号,而且还出现了一大批名人。

■ 名人

战国时天文学家石申、西晋名宦石崇、十六国前赵皇帝石勒、五代后晋皇帝石敬瑭、宋朝学者石介、画家石恪、文学家石延年、词人石安民、名将石守信、金朝名臣石琚、元朝剧作家石君宝、明代将领石亨、清朝名将“石佛”石廷柱、艺术家石玉昆、太平军名将石达开、当代政治家石瑛、医学家石筱山等人。

■ 姓氏:俞

■ 由来

传说中国的杏林之祖为黄帝大臣拊。他曾跟神农尝百草,熟知各种药草性能,被视为神医。有一次黄帝的小儿子禺阳病得很重,黄帝请他去治疗,但等他赶去时,禺阳已只剩下一口气了。黄帝十分疼爱这个小儿子,见状十分悲痛。柎就剖开禺阳的肚子,把他内脏清洗干净,终于把他救活了。事后有人问他:“快死的人了,你剖开他肚子,万一救不活岂不是要承担罪责?”他说:“当医生的首要条件,就是忘掉自己,只有忘掉自己,才能把心放在患者身上。”由于他医术高超,不管多么严重的病,他都能使其痊愈。所以人们都叫他愈柎,愈俞同音,后来又称俞柎。他的后人就以俞为姓,就是俞氏,奉俞拊为俞性始祖。

■ 发展

河间、河东。

■ 名人

俞通海,明初开国大将,追封虢国公;俞山,明代吏部右侍郎,书法家、画家、诗人;俞大鸿,明代画家、诗人;俞大猷,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家;俞越,清代著名的学者。

■ 姓氏:程

■ 由来

上古帝喾时,人们慢慢认识到火对生活的重要性,开始用火加工食物。由于火种极不容易得到,帝喾便派已故颛顼皇帝的曾孙重黎专门负责管理火种。当时这一官名是火正,也称祝融。此后,重黎的子孙相继承袭了这一职位。至商朝时,重黎的裔孙被封于程(今河南洛阳一带),为伯爵。传至程伯休父,周宣王时入朝任大司马。他的封地距周朝国都很远,来往多有不便,宣王便把他移封于今陕西咸阳东,仍称程,伯爵。休父的子孙便都以程为姓。

春秋时,晋国有韩、赵、魏、中行、智、羊舌、荀等大夫分掌朝政,其中荀氏至荀林父时,其胞弟荀欢被赐采邑于今山西新绛东北部一带,也称程。后来,荀氏在政治斗争中被击败,荀欢的采邑被夺,族人沦为平民。为了纪念曾经有过的封邑,这支荀姓人不久也改姓程。

■ 发展

上述两支程姓是程姓中影响最大的支派,出自重黎之后的程姓向称正宗。在以后的发展中,程姓还形成了安定、广平两大郡望。

■ 名人

秦代的隶书发明家程邈、汉朝名将程不识、大商人程郑、三国吴名将程普、唐朝名将程知节(咬金)、画家程修己、权臣程元振、宋思想家程颐、程颢、学者程大昌、名臣程公许、理学家程时登、元学者程文、明兵部尚书程徐、诗人程嘉燧、著作家程敏政、清篆刻家程邃、书画家程伟元、诗人程可则、程梦星、经学家程瑶田、医学家程国彭、艺术家程长庚、当代画家程璋、医学家程门雪、艺术家程砚秋等名人。

■ 姓氏:林

■ 由来

林姓的林字本是树林之义,其来源相传也与树林有关。据谱籍记载,商朝末年,商纣王时,有叔父比干,与箕子、微子同在朝中供职。纣王嗜杀成性,荒淫无道,百姓苦不堪言。比干等人相继劝他改过自新,他概不听从,结果微子辞官而去,箕子也假装发疯罢官,只有比干一人留了下来。他认为:“人主有过失不去劝他纠正,不是忠的表现;因为怕死不敢说话,也不是勇敢之举。如果进谏了人主不听,那是他的事情,作为人臣则应尽职。”由于他抱定了这一想法,后来便不顾生死入宫强谏,接连三天三夜不离宫廷。纣王见他如此,便起了杀人的念头,说:“我听说圣人的心都有七个孔,不知道你是否如此。”说完便让人把他的心挖了出来。恶噩传到比干家中,夫人陈氏正怀孕在身,知道纣王一定会前来追杀,便连夜出逃,在牧野(今河南卫辉、淇县一带)郊外树林的石室隐藏下来,直到平安地把孩子生下。因为生的是男孩,便为他取名坚,字长恩。此后不久,纣王被周武王杀掉,商朝灭亡,比干夫人及遗腹子坚都作为商朝名臣之后得到周武王的礼遇。周武王因坚是在树林中所生,特别为他赐姓林。这样,便有了林姓。

■ 发展

后来,林坚的子孙发展成为林姓的最大支派,使出自周平王次子林开、鲁国林放、鲜卑族丘林氏等支派之后的林姓无一能及。再后来,这支林姓又分出西河、南安等郡望,以及问礼、忠孝、林本、善庆、崇本等堂号,更使其他支派的林姓难以望其项背。

■ 名人

北宋诗人林逋,南宋画家林椿,清代政治家林则徐,清末维新派林旭,当代文学家林语堂,革命烈士林样谦,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他们在林姓人中,无疑都是影响重大的人。

■ 姓氏:袁

■ 由来

相传是上古有虞氏部落的首领帝舜的后代。周朝时,帝舜的裔孙胡公满被封于陈,后傅八世至诸,字伯瑷。伯瑷孙涛涂以祖父字为姓,姓瑷,春秋时世袭陈国上卿。此后,因瑷字典袁、辕、援、爰、榱等字同音,瑷姓又演变为袁、辕等姓。于是,便有了袁姓。

■ 发展

袁姓得姓以后,在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彭城(今江苏徐州)等地形成望族,后来,汝南、陈郡(一作陈留,即陈郡后来的名称)、彭城便成了袁姓的三大郡望。东汉时,祖籍汝南汝阳的袁安担任汉章帝司徒一职,此后,袁安子袁敝官至司空,

袁敝从子袁汤也官司空,袁汤子袁逢及袁逢弟袁隗分别官至司空、司徒,这便是袁姓人最引 以为荣的“四世五公”。当时天下士大夫无不奔走于袁姓门下,其“权之重,势之盛,天下莫得而比”(《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注引《吴录》)。至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时,袁绍依赖这些势力称霸于河北,袁术也称帝淮南,两位袁姓人一南一北,拥兵自保,是当时天下最具影响力的两个割据集团。进入三国以后,尽管袁姓人的势力不及东汉,但依然族大人众。特别是在西晋末年南迁以后,因为累世佐命有功,又与王、谢、萧三姓并称为天下盛门。直到隋唐时期,袁姓都一直保持着优越的地位。隋唐以后,袁姓人口迅速增多,分布也更为广泛,从南方到北方,几乎无处不在。大约在明清时期,袁姓开始迁居世界各地,使自己的姓族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 名人

在袁姓的发展中,还造就了一大批历史名人,其中除汉代三国时期的名人已见上述外,又有西汉名臣袁盎、东晋文学家袁宏、唐代诗人袁郊、宋史学家袁枢、元文学家袁桷、明文学家袁宏道、名将袁崇焕、清诗人袁枚,以及当代体育界知名人士袁伟民等。

■ 姓氏:李

■ 由来

相传李姓出自黄帝,其始祖皋陶是黄帝孙颛顼的后裔。皋陶在帝尧时任“大理”之官,主管司法,并主持制定了五种刑罚,史称“五刑”。据说他还能驱使一头名为獬豸的独角兽,这头怪兽极有灵性,能分辨善恶真伪,见了有罪的人就有独角去冲撞,见人说假话就发怒。皋陶在它的帮助下,断案从未差错,成了远近闻名的大法官。此后,他的子孙们世袭其职,历虞、夏、商三代,以官职为姓,人称“理”氏。至商朝末年,他的裔孙理征因不容于纣王,被处死。其妻契和氏与子利正一起逃难到伊侯之墟。在逃难途中,母子二人饥渴难忍,又无食粮,只得取路旁李树上的果子充饥,因此才得以保全性命。后来,利正生子昌祖,任陈国大夫,子孙慢慢壮大起来。为了纪念祖先当年赖以活命的李树果子,从此改“理”姓为“李”姓。

■ 发展

在先秦时期,李姓的发展还较为沉寂,姓祖中也仅出了李耳(老子)、李悝、李斯等不多几位文化名人。进入魏晋以后,出身于氐祖的李雄首先在今成都建立成汉政权,称孤道寡。接着,赵郡李氏雄据河北,与王、崔、卢、郑合称中原五大郡姓。此外,在关陇地区又有陇西李氏,其成员之一的李暠在十六国时期建西凉国,成为后来建立大唐王朝的李渊的远祖。特别是在唐朝时,不仅李姓的陇西、赵郡二望争荣竞秀,即使其他姓氏的人也纷纷以改姓李姓为自豪。据有关资料记载,仅在唐代,由皇帝赐姓或冒姓李氏的事例就有数10起,如徐、丙、董、安、茹、阿跌、郭、鲜于、王、张、杜、胡、弘、麻、罗等姓都有人被赐姓李。另外,还有一些姓氏的人冒姓李。上述这些赐姓或冒姓,无疑扩大了李姓的队伍,加上李姓人本身在唐朝近300年间的不断发展,使其人口迅速膨胀,从原来的一个影响较小的姓氏一跃成为中华大姓。唐宋以后,李姓又有进一步发展。至明清时,又有不少李姓人跨出国门走向世界,使李姓进一步成为世界大姓。如今,李姓人口已有8000多万,分布在世界的许多地区。

■ 名人

老子(李耳)是著名思想家,唐太宗李世民,李白是把唐诗推向顶峰的人物,李政道是享誉世界的科学家,人数众多,难以尽述。

■ 姓氏:唐

■ 由来

唐姓源于伊祁姓。相传帝尧姓伊祁,名放勋,谥号尧,在做天子前曾被封于唐(今山西翼城西),执掌天下后,又立国为唐,史称陶唐氏或唐尧。他去世后,帝舜继位,又封他的子孙为唐侯。此后,这一侯国累世相传,经历夏商两代,直到西周初年才被周公灭掉。从此,唐侯的裔孙中开始有人以唐为姓。周公灭唐后,又把周成王的弟弟叔虞封于唐,改封原唐侯的直系子孙于杜(今陕西西安东),这支唐姓人从此又被称为唐杜氏。而叔虞封唐后被称为唐叔虞,他的嫡长子后来又被移封于晋,只有庶出子孙继续留在唐地,但他们也姓唐。除上述以外,唐姓还有一些影响较小的来源。春秋时,在今湖北随州西北部一带,有一个以“唐”为国名的姬姓诸侯国。后来,这一唐国被楚国灭亡,唐国遗民也有人以唐为姓。《后汉书·南蛮传》载,东汉时,南蛮白狼部有人姓唐。“《三国志·郭淮传》载,东汉末年,陇西羌族人中有唐姓。由此可见,当今唐姓人除主要支派外,其他一些人的来源是相当复杂的。

■ 发展

上述帝尧之后和唐叔虞之后的唐姓人都因为“唐”地而得姓,逐渐发展成为唐姓的两个最大支派,后来还在晋阳、北海、鲁国等地形成望族。

■ 名人

战国时,有楚国名将唐昧,辞赋家唐勒;汉代,武帝时有中郎将唐蒙;明朝,有画家唐寅(伯虎),又有文学家唐顺之;清代,有思想家唐甄,又有洋务派官员唐廷枢;当代,有人大委员唐生智,又有史学家唐兰等

■ 姓氏:顾

■ 由来

顾姓的来源与传说中的昆吾氏有关。夏朝时,昆吾氏的子孙被封于顾(今河南范县东南),后来留居于此。直到商朝初年,顾国被商汤灭掉,顾国的王族便以国名“顾”为姓氏。汉朝初年,为了尊古敬贤,封越王勾践7世孙姒摇于东瓯(今浙江温州一带),姒摇又别封自己的儿子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称顾余侯。顾余侯的子孙,后来也以封地名称“顾”为姓。

■ 发展

上述两支顾姓,一支起源于北方,另一支起源于南方,后人为了便于区分,称源于北方的顾姓为“北顾”,源于南方的顾姓为“南顾”。至今,顾姓人在论及渊源时,仍有“北顾”、“南顾”之分。顾姓得姓以后,“北顾”发展不及“南顾”。由于顾姓主要发源和发展于会稽,所以在历史上,会稽也被当作顾姓人的著名郡望之一。此外,这支顾姓中后来又有人西迁武陵(今湖南常德),并在当地发展,武陵也因此被尊为顾姓的另一大郡望。如今,顾姓已是一个分布较广、人口较多的中华大姓。

■ 名人

至于顾姓名人,历史上也是代有所出。其中影响较大者,有三国时孙吴宰相顾雍、东晋画家顾恺之、南朝学者顾野王、唐朝画家顾生、宋朝画家顾大中、顾亮、顾洪祝、明代名臣顾章志、顾磷、清代思想家顾炎武、学者顾祖禹、女词人顾太清、当代史学家顾颉刚、科学家顾功叙、顾震潮、经济学家顾准等人。

■ 姓氏:贺

■ 由来

贺姓原作庆姓,是因避汉安帝刘庆讳而来的姓氏。春秋时期,齐桓公有个孙子名为公孙庆克,公孙庆克有子名庆封。此后,便相继以庆为姓。贺姓人多尊庆封为始祖,原因是由于他是庆姓得姓时影响最大的人。

■ 发展

贺姓在发展中,相继形成了广平、会稽两大郡望。尤其是会稽郡望的贺姓人,在汉魏六朝时期,还与同郡的虞、魏、孔三姓并称为“会稽四姓”,是在当地和各个割据王朝中都有相当势力的强宗大族。至北朝时,一些出身于鲜卑等少数民族的人,如贺兰、贺拔、贺赖、贺敦等姓,也都在北魏孝文帝时被改为贺姓,使贺姓人的队伍进一步扩大。他们及其后代,都按规定落籍于河南(今河南洛阳),后来又发展为贺姓人的河南郡望。

■ 名人

历史上,贺姓中也出了不少著名人物。如贺循是晋代名臣,贺拔岳、贺若弼分别是北朝和隋代名将,贺知章是唐代著名诗人,贺公铸是宋代词人,贺兰龄是清朝云贵总督。尤其是当代,贺姓名人更多,其中如贺龙是解放军元帅,贺子珍是毛泽东夫人,贺耀祖是原交通部长,贺衷寒是台湾政界名流,他们在当代史上都产生了较大影响。

■ 姓氏:陆

■ 由来

在山东平原县境内,古时候有个地方叫陆乡。相传,黄帝的后代颛顼有个孙子名吴回,在帝尧时担任火正之官,称祝融。他有个儿子名终,被分封在陆乡,后来把地名当作名字中的一部分,称陆终。陆终的后代中,便有人以陆为姓。战国时,齐宣王封少子田通(字季达)于陆乡,田通的子孙后来也以陆为姓。春秋时,在今河南嵩县东北部一带有个陆浑国,陆浑国王的子孙,在亡国后也姓陆。北朝时期,原生活在我国东北部的鲜卑人中,有一支以步陆孤为姓,随同族的拓跋部人来到中原,并为拓跋部人建立北魏王朝立下过汗马功劳。后来,步陆孤被尊为“勋臣八姓”之一,并在汉化运动中被改姓为陆。这样,陆姓便有了第四个来源。明朝初年,明成祖朱棣在未登基的时候,曾在一次政治斗争中被击败,丢妻弃子出逃,夫人陆氏带着子女回苏州老家避难。为了逃避官兵的追捕,她把子女改姓为陆。

■ 发展

陆姓最早以今山东为中心向四周传播。“平原”、“河南”、“河内”、“吴郡”,一向被认为是陆姓的四大郡望。

■ 名人

陆姓自古名贤辈出。如三国时的陆逊是著名宰相,晋代的陆机、陆云是著名文学家,唐代陆羽是茶神,宋代陆游是著名词人。此外,陆姓中还有汉代政论家陆贾、三国名将陆抗、南朝画家陆梁、隋朝音韵学家陆法言、唐代政治家陆贽、经学家陆德明、文学家陆龟蒙、宋代哲学家陆九渊、学者陆九龄、名臣陆秀夫、元朝画家陆广、文学家陆友、名士陆仁、明代戏曲家陆采、画家陆治、清朝医学家陆懋修、藏书家陆心源、实业家陆润庠、画家陆恭,著作家陆次云、诗人陆圻、学者陆世仪,以及近当代艺术家陆镜若、画家陆恢、名人陆荣廷、陆征祥等人。

■ 姓氏:叶

■ 由来

叶姓出自芈姓,先祖是楚国贵族。春秋时期,楚庄王孙沈尹戌在与吴国作战时战死,楚昭王封其子沈诸梁于叶(今河南叶县南),为公爵,史称叶公。此后不久,楚国发生了以白公胜为首的叛乱,他率众加以平定。后来,他的子孙世代袭封叶公爵位,统治叶国多年。后来在诸侯纷争中,叶国被灭,国人改为叶姓。历史上的叶姓还有一支出自南方少数民族中。春秋时,吴国有位名为叶雄的人,就是南蛮人的后裔。

■ 发展

叶姓历史久远,姓氏的读音也发生过变化。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叶姓的“叶”字都被读作“she”,后来才被读作“树叶”的“叶”字。叶姓人在得姓以后,起初在今河南中南部地区发展,后来又相继南迁,分布在长江以南各地。至五代十国时的闽国灭亡后,闽国王姓皇室为了逃避政敌追杀,有一部分人取落叶归根之意而改姓叶。直到今天,在东南沿海和海外的一些地方,还成立有王、叶联宗会,以示叶姓和王姓的一些人曾经是一家。叶姓人的迁徙已大多不可考,我们今天仅能从一些谱籍里窥知端倪。如叶姓迁入广东的一些人,尊叶大经为始祖。据说他当初家于汴梁(今河南开封),宋末在金兵南下时才由汴梁南迁,辗转定居于梅州一带。后来,他的裔孙叶庆山又迁长乐,成为叶姓长乐派始祖。叶德戚迁陆丰螺溪乡,后来被尊为螺溪派始祖。后两派叶姓人,散处潮州、惠州等地。大约在明清时期,他们还与其他地区的叶姓人一样,为谋生存走出国门,飘洋过海。所以在今天,海外叶姓人以祖籍论,大多是梅、惠、潮三州迁出去的。

■ 名人

叶姓名人遍布于历史上各个朝代,就人数多寡而言,以宋朝以后各代较为集中。在宋朝,叶姓中有文学家叶梦得、思想家叶适、名臣叶清臣等人。至元朝,叶姓中有名臣叶李、名儒叶兑。明代,有名士叶禺、名臣叶琛、叶向高、名儒叶子奇、文学家叶宪祖。清代,有诗人

■ 姓氏:金

■ 由来

金姓的来源主要有四支,其中最早的一支相传出自黄帝的后代少昊金天氏。西汉时,原生活在大漠南北的匈奴族休屠王的太子日磾(音midi密滴)入朝汉武帝,被留在京师长安(今陕西西安)。在武帝临去世时,又遗诏让他与大将军霍光、桑弘羊等人一起辅佐汉昭帝。他去世后,子孙累世相继,贵盛于西汉中后期。由于他以金姓知名于世并名垂青史,他的后代也相沿姓金。其中一些居住闽越地区的人,为避吴越王钱炬的名讳,由刘姓的繁体字“劉”中分衍出金字,从此也姓金。清朝,皇族姓爱新觉罗氏,系出自满语,译成汉语便是“金”字。公元1911年清朝灭亡后,原姓爱新觉罗的人便有一些按照汉族人的习惯,改姓汉姓金,金姓也因此有了第四个来源。直到今天,满族中仍有不少人以金为姓。

■ 发展

上述四支金姓构成了当今金姓人的主体。在发展中,金姓人除有彭城一望外,又有“京兆”等著名郡望。

■ 名人

其历代名人,主要有唐朝著名画家金忠仪、明清之际文学批评家金圣双、明末清初名臣金之俊、明末抗清义军首领金声、清代学者金榜、画家金农、诗人金和、当代政治家金仲华,艺术家金山等人。

■ 姓氏:钟

■ 由来

钟姓是商朝建立者商汤的后代。西周初年,商汤裔孙微子启受封于宋(今河南商丘南),建宋国,数传至宋桓公时,有子名敖,任职于晋国。后来,敖孙伯宗任晋国大夫,因忠直敢谏而得罪于执政的郤氏,被杀。伯宗子州犁出奔楚国,仕于楚,官至太宰,食采于钟离(今安徽风阳东北),子孙也以钟离为姓。秦朝末年,其裔孙钟离昧随项羽起兵反秦,为名将。项羽失败后,他遭刘邦追杀,自刎而死。其子钟离接为避父难,迁居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改姓钟氏,史称钟接。他也是当今大多数钟姓人尊奉的始祖。除上述一支外,钟姓人还有其他一些来源。虞舜时,出自赢姓部落的伯益负责驯养鸟兽,至大禹时又辅佐治水,因功而得以受姓命氏。此后,嬴姓部落又分为14个小部落,其中的一个部落就是钟部落,这一部落的人后来也姓钟。《湖南蓝山钟氏族谱》载,居住在湖南蓝山一带的钟姓人,其祖先原是周朝负责钟吕乐器的乐师。按周礼规定,在春官大宗伯以下,有一负责钟吕等打击乐器的属官,称钟师。担任钟师的人多是与周王同姓的王族成员,其职位因具有极强的专业性,故世代相袭。春秋时,由于周朝的礼崩乐坏,钟师之家失去了世代承传的职位,出亡到诸侯国谋生。为标明自己原有的身份,他们从此也都以钟为姓。如楚国就有一位名为钟仪的人,他的家族就是一个世代相继的乐官之家

■ 发展

钟姓尽管来源不一,在发展中仍以钟接之后影响最大,其所居住的颍川长社也被尊为钟姓人的唯一郡望。至西晋末年,颖川钟姓人的一支因避“五胡之乱”渡江南下,后定居在今广东梅州和福建长汀等地。清朝嘉庆以后,两地的钟姓人又渡过台湾海峡或南海,到台湾和东南亚等地谋求生存,遂使钟姓人的势力扩展到大陆以外。

■ 名人

春秋时音乐家钟子期、三国书法家钟繇、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元代戏曲家钟嗣成、明代文学家钟惺、当代军事家钟赤兵等人,无不彪炳史册

■ 姓氏:姚

■ 由来

姚姓出自虞舜,是一个由地名而来的姓氏。上古时期,虞舜担任有虞氏部落的首领,因为生在姚墟(今河南范县一带),便以姚字为姓。西汉时,在我国的西部生活着一些羌族人,其中的一支又被称为烧当羌。这支羌族人的首领在两晋十六国时入主中原,为了便于与汉族人融合,曾自称是汉族人祖先之一的虞舜的后代,因此也冒用汉姓姚。

■ 发展

后来,这支姚姓人中还出了一些统治中原地区的皇帝,建立了后秦国,称霸中国西北部达数十年。再后来,他们所建立的国家被东晋灭亡,他们也慢慢与汉民族融合在一起。隋唐以后,如果不借助于家谱的话,很难再把他们从汉民族中区别出来。上述两支姚姓人以出自虞舜之后者为正宗,历史上还发展为“吴兴”、“南安”等郡望。十六国时期,姚弋仲、姚苌、姚兴等人都是羌族出身的部落首领和皇帝。

■ 名人

入唐以后,姚崇是著名宰相,姚合是有影响的诗人,姚思廉是知名的史学家。元朝,姚枢是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姚燧是文学家。明朝,姚绶是画家,姚广孝是佛学家和著作家,姚长子是抗倭义士。清朝,姚鼐是散文家,姚范、姚燮是文学家,姚文田、姚际恒是学者。当代,如姚雪艮、姚依林等都是影响很大的名人。

■ 姓氏:孙

■ 由来

孙姓的来源主要分为三支,其中最早的一支出自西周皇族。据《元和姓纂》等记载,周文王第八子姬叔被分封于康(今河南禹州北),史称康叔,至周成王时移封于卫(今河南卫辉),称卫康叔。他的八世孙是卫武公。此后,武公生惠孙,惠孙生耳,耳生武仲。武仲时,为了纪念祖父,便以祖父名中的“孙”字为姓。孙姓的另一个来源是出自楚国令尹孙叔敖之后。《新唐书·宰相世表》说,楚国是一个以芈为姓的国家,至楚王蚡冒时,生子名为章,为章又生子为叔伯、孙为贾伯、曾孙为艾猎,其中 艾猎即孙叔敖。孙叔敖任楚国令尹时为官清廉,政绩卓著,后人为了加以纪念,便以他的字“孙”为姓。孙姓的第三个来源是出自齐国的田完之后。史称田完字敬仲,四世孙无宇即齐桓子,有子二人:恒、书。其中书字子占,任齐国大夫,因率众讨伐莒国有功,被齐景公赐姓孙、以安乐(今山东惠民)为食邑。此后,他的后代也姓孙。

■ 发展

上述三支孙姓人就影响论,以第三支为最大。如这支孙姓人 在孙书受姓以后,仅传了两代,便出了一位享誉中外的大军事家孙武,他所撰著的《孙子兵法》至今还是世界各国军事界研究的书籍。 从孙武再传至孙膑,也是一位大军事家,同样撰著了一部有广泛影响的《孙膑兵法》。因此,这支孙姓人由于二人奠定的基础,其影响自然超出其他两支之上。特别是到了东汉末年,孙武的22代孙孙权在江东地区建立了吴国,史称孙吴,与魏、蜀两国抗衡,传国50余年,实际上是把这支孙姓人的影响推向了顶峰。所以,从此以后,孙姓人言源流必称是孙武之后,都以有这样的祖先为荣。在发展中,孙姓中孙武的后人又形成了太原、乐安、东莞、吴郡(富春)四大郡望,以及富阳、清河、洛阳等重要支派。其中东莞孙氏世居山东莒县,是孙膑的直系子孙。这支孙姓人在汉魏南北朝时盛极一时,相继出了汉代的孙扬、魏国的孙耽、晋朝的孙牧、南朝宋代的孙奉伯、梁代的孙谦等著名人物。其后,另一位孙姓名人孙承事约在宋元时期迁居福建长汀,至明朝永乐中(公元403——1424年),又有孙友松迁广东紫金。此后又12传至孙连昌,在清朝康熙年间迁香山涌口门村;再传2代至孙殿朝,又从涌口门村迁居翠亭村。孙殿朝便是民国大总统孙中山的高祖父。

■ 名人

革命先驱孙中山、孙叔敖、孙武、孙膑、孙权等人极具影响。至于春秋时“伯乐”孙阳、战国大儒孙卿、唐代药王孙思邈、书法家孙过庭、明代“上圣皇太后”孙太后、清朝朴学宗师孙诒让、近代京剧艺术家孙菊仙等人,也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

■ 姓氏:郑

■ 由来

郑姓的来源与先秦时期的郑国有关,郑国是由周朝王室分封而来的国家。史称周宣王时,封幼弟姬友于械林(今陕西华县东),建郑国,姬友亦即郑桓公。周幽王时,桓公入朝任司徒,见幽王无道,便向一位叫太史伯的人询问自保之计。太史伯说,在洛水以东、黄河、济水以南的虢、郐两国之间有一大片土地,交通便利,物产富饶,你可以先把家室和财产安置在那里,再寻找机会,控制这片地方。桓公依计而行,可惜还没有把一切安顿好,他就在“犬戎

之难”中被杀害。此后,他的儿子郑武公继承了他的遗志,帮助周平王建立了东周,因功被赏赐了虢、郐之间的土地,建立了新的郑国。此后,他的子孙便在这一带发展繁衍,世袭郑公称号,直到公元前375年,才因郑国被韩国灭亡而丧国失爵。亡国后的郑国贵族散居于京(今河南荥阳京襄城)、制(今荥阳西)、祭(今河南郑州东)和陈(今河南淮阳)、宋(今河南商丘)之间,为纪念故国,便相继改姓郑。

■ 发展

郑姓主要发源于今河南中部一带,这里在古代曾是荥阳郡的管辖范围,所以在郑姓人中,自古就有“天下郑姓出荥阳”或“荥阳郑氏遍天下”之说。直到今天,在河南中部仍有一个名为“荥阳”的县级市,但这一地名与古代的荥阳郡远不是一回事,其地理范围已经比古代小了许多,只是当年荥阳郡中的一小部分。《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说,郑国灭亡时的最后一位国王是郑幽公,生公子鲁,鲁七世孙郑当时,汉代任大司农。当时六世孙郑稚,汉末自陈迁河南开封(今开封县南)。晋置荥阳郡,遂为荥阳开封人。此后,天下郑姓言源流者,皆曰出自荥阳。

■ 名人

在先秦时就出了一位名为郑国的水利专家,此后便名贤相继,累世不绝。根据某些学者统计,郑姓历代名人仅入二十五史者就达443位之多,其中有东汉经学家郑玄、宋代史学家郑樵、明朝航海家郑和、清代民族英雄郑成功、以及书画家郑燮(板桥)、改革家郑观应,当代文学家郑振铎、破世界女子跳高纪录的郑风荣等人。其名人之多、名人名声之大,实在是应该使当今郑姓人引以为荣的。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商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 姓氏:纪

■ 由来

纪姓为炎帝神农的后裔。

夏、商时期,中原有一诸侯国纪国(故址在今山东省寿光县南),乃是炎帝神农后裔的封国,周朝建立后尚存在。一次,纪侯在周王面前对齐哀公发表了批评意见,周王就把齐袁公烹杀。齐国传了九世,到春秋齐襄公时,为报先人之仇,就发兵吞并掉了纪国。失国后的纪侯子孙就以国为姓,即为纪姓。

■ 发展

天水、高阳。

■ 名人

纪成,汉初开国大将,封定平侯;纪天锡,金代名医,医学家;纪君祥,元代戏剧家;纪映淮,清代著名才女;纪晓岚,清代名臣,官太子太保。

姓氏:陈

■ 由来

相传,胡公满是三皇五帝之一的虞舜的后代。舜幼年丧母,继母不慈,常对他进行毒打和虐待,但他逆来顺受,反而更加孝敬父母。由于他好学孝友,闻名四海,至帝尧末年,不仅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都嫁给了他,还把自己的皇位相传。所以舜当政时,天下大治,人民丰乐,加上他常“调于玉烛,息于永风,食于膏火,饮于醴泉”,与人民大众同甘苦,因此更加获得百姓的拥戴。至他去世后,约35传至胡公满,被周武王分封于陈(今河南淮阳),建诸侯国,屏卫王室。此后,胡公因封于陈而称陈胡公,所建方国亦称陈国,子孙后来也以国名为姓氏,姓陈。

■ 发展

十六国时期,汉王刘聪的大臣中有位本名高元达的人,因生辰年月妨忌父亲,改姓陈,史称陈元达,他的后代也以陈为姓。至北魏时期,有一支鲜卑族出身的人姓侯莫陈,在魏孝文帝汉化运动中被改姓陈,从而使陈姓又有了一个新的来源;唐朝初年,原丘兹王的后裔帛(白)永贵入仕内地,因姓氏罕见怕受歧视,也改姓汉族大姓陈,此后也以陈姓知名,史称陈永贵。他有孙名令英,史书也称陈令英。唐末,浙江宁海人曹宪来入赘陈家,生子4人,也冒姓陈。元朝时,原北齐清河王高岳的14世孙高谅入赘陈家,子孙也改姓陈。明初,明太祖赐西域胡人某为陈姓,其孙陈友,后来官至右都督,爵封武平伯。明成祖时,灭安南国黎朝,黎王之子澄改名陈澄,仕明官至工部尚书,子孙也以陈为姓。陈姓在发展中,由于居住地和支派不同,形成了颍川、江州、汝南,下邳,广陵,河南等几大郡望,以及德星,德聚,绳武等著名堂号。在文化上,陈姓历来有“太丘德望,颍水渊源“、读孔璋之檄,岩岩经国文章;卧元龙之楼,耿耿济时伟略”等专用楹联,以及大量的家谱族谱、宗规祠约等特色文化。

■ 名人

秦朝末年揭杆反秦的陈胜到灭梁建国的陈霸先,都曾是具有一国之尊的帝王,从汉相陈平到太丘长陈宴、盐铁使陈恕、宋朝宰相陈尧叟、陈尧佐等都是誉满天下的名臣;从汉代射声校尉陈汤到南朝太尉陈显达、“开漳圣王”陈元光等都是勇谋兼备将帅之才;从晋代史学家陈寿到唐代大诗人陈子昂、唐僧陈伟(玄奘)、宋儒陈彭年、道学家陈抟、文坛怪杰陈师道、画家陈洪绶、学者陈寅恪等人都是各有成就的殷殷学子;从宋代太学生领袖陈东到革命党人陈其美、“警世钟”陈天华等都是忧国忧民的爱国志士;从明代爱国华侨陈申到实业家陈启源、侨领陈嘉庚等都是身在异域的侨界名流。至于陈独秀、陈毅、陈果夫、陈云、陈赓、陈诚、陈布雷等更是当代影响重大的政治名人。

姓氏:徐

■ 由来

徐姓最早与黄姓同源,都是东夷族部落首领伯益的后代。夏禹时,伯益因辅佐治水有功,其子若木被封于徐(今安徽泗县一带),建徐国。其后,历夏、商、周三代,徐国都是诸侯国之一。至西穆王时,徐国之君徐偃王在位,行仁义,结众心,颇得百姓拥护,四周有32个国家都派人向他朝贡。后来,他曾举兵进攻周朝都城,被周穆王打败后,在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一带的山中隐居下来。周穆王别封他的子孙为徐子,继续管理徐国。此后,徐国一直

延续数百年,直到公元前512年才被吴国灭掉。亡国后的徐国王室和黎民百姓为纪念故国,便以国名为姓氏,姓徐。

■ 发展

徐姓在历史上不同的时期都有所发展。如据《东海堂徐氏族谱》载,汉桓帝时,徐姓人在东海郡郯县(今山东郯城北)已发展成为一大势力,汉末遭乱,开始外迁,其中“一世祖徐稚,居江西南昌府;二世祖泊迁浙江龙游;三世祖分居浙江绍兴、江西南昌等地”。大约从唐宋时期开始,徐姓由于人口众多,又进一步分化出许多郡望堂号,其著名者除东海郡资历最老、影响最大、人口最多外,又有高平、东莞、琅邪、濮阳等。

■ 名人

早在东汉末年,徐姓中就出了“建安七子”之一的文学家徐干。南朝末年,有政治家兼诗人徐陵知名当时。入宋以后,徐姓中有文字学家徐铉。至明代,又有名将徐达、文学家徐渭、科学家徐光启、地理学家徐霞客等人知名于世。到了近现代,徐姓中又诞生了北洋政府大总统徐世昌、画家徐悲鸿等有影响的人物。

姓氏:夏

■ 由来

夏姓的来源与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有关。早在虞舜时期,夏部落的前身有崇部落活动在今河南嵩山一带,其首领崇伯鲧曾帮助虞舜治理过洪水。鲧死后,其子禹继位,继续治水,历时13年,3过家门而不入,最后终于平定水患,中原百姓也得以安居乐业。由于他功高无比,致使虞舜在临去世时,遗命让他继承自己的位置。禹继位后,又称大禹或夏禹,初都阳城(今河南登封郜城镇),再迁阳翟(今河南禹州),曾“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左传·哀公七年》),为夏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至他儿子启时,便正式登上夏王之位,建立夏朝。夏朝立国约500年,16传,在公元前16世纪时被商朝灭掉。亡国后的夏朝王室中便有人以“夏”为姓。至西周初年,周武王、周公等人为了“兴灭国,继绝世”4,封大禹的后代东楼公于杞(今河南杞县),让他奉祀夏朝的香火。此后,由东楼公数传至杞简公,杞国被楚国灭掉,简公弟佗出奔鲁国。这时,鲁国正是鲁悼公在位的时候,见他是大禹的后代,便分封给他一块采邑,让他享有侯爵的职位。而佗为了纪念祖先,也以“夏”为姓。除上述一支外,当今的夏姓中还有一些人出自妫姓陈国,是虞舜裔孙陈胡公满的后代。西周初年,胡公满被分封于今河南淮阳一带,建陈国,数传至陈宣公时,有庶子名子西,字子夏。子夏有孙名征舒,为纪念祖父,便以子夏字中的“夏”字为姓。史书称他为夏征舒,他的子孙也都姓夏。

■ 发展

夏姓人后来在会稽一带(今浙江绍兴)发展成为望族,史称夏姓“会稽”望。其姓族因为有名人开基,所以在得姓以后,很早就有名人见于史籍。如在周代,有名为夏黄公者,是著名高逸之士,曾在商山避难,被后人誉为周代“四皓”之一。

■ 名人

秦山都尉夏恭亦知名于东汉初年。晋代,夏姓中有名人夏统。宋画家夏圭、明名臣夏原吉、学者夏寅、清学者夏曾佑、出版家夏瑞芳以及当代考古学家夏鼐、文学家夏衍等知名人物。

姓氏:虞

■ 由来

虞姓来源有两支。

传说上古圣帝舜在即位前,住地在虞(故址在今河南省虞城县),所以史称有虞氏。尧因子丹朱不肖,就把帝位传给了舜,而舜帝子商均亦不肖,所以舜后又把帝位传给了禹。禹继位后,就封舜的儿子商均为虞侯。商均的后代即以封国为姓,就是虞氏,奉商均为虞姓始祖。另外,周武王建立周朝后,仰慕大伯爷泰伯和二伯爷仲雍的为人,得知他们的后人已建立了吴国(参见吴姓),于是就册封仲雍之仲为虞侯(故址在今河南省平陆县),史称虞仲。春秋时,晋献公一举灭掉了虞、虢两国(参见郭姓)。失国后的虞候子孙以国为姓,是另一支虞氏,奉虞仲为虞姓始祖。

■ 发展

会稽、济阳。

■ 名人

虞姬,秦末西楚霸王项羽宠妃;虞世南,唐代著名书法家;虞允文,宋代宰相;虞搏,明代医学家;虞景星,清代诗人、书法家、画家。

姓氏:胡

■ 由来

胡姓的来源主要有三支,其中的一支与陈姓同源,是西周初年封陈建国的胡公满的后代。胡公满后人中的一部分以他所封国家的名称为姓,即“陈”;另一部分则以他的谥号为姓,即“胡”。这部分胡姓人后来发展成为胡姓中的最大支派。大约在第一支胡姓人得姓之时,另一支出自周朝王族之后的胡姓人也开始封邦建国,后来也发展成为胡姓的另一大支派。据《通志·氏族略》记载,这支胡姓人本姓姬,其始祖某因与周朝王族血统相同而被赐以爵位,建胡国,为子爵。因此,后来这一国家也被称为胡子国。其国家所在的位置,亦即今河南郾城一带。春秋时期,胡子国亡于楚。此后,胡子国国民便以国名为姓,姓胡。西周、春秋时,在今河南郾城及安徽阜阳一带有两个胡子国并存,其一即上述胡子国,另一则由胡公满的后人所建,其国都在今阜阳西北2里。至鲁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5年),这一胡子国也被楚国灭掉,国民也同样以国名为姓氏。只是追溯源流,它与前述以谥号为姓的人同屑一支。因此,我们这里不把它作为单独的一支看待。胡姓人的另外一个来源即出自北朝时期的鲜卑贵族之后。《魏书·官氏志》说,北魏献帝时分邦建氏,以兄弟中的一人为纥骨氏,孝文帝时,改姓胡。此后,这支胡姓人也发展成为胡姓的一大支派。

■ 发展

胡姓人在上述的不同时期得姓以后,便开始向全国各地播迁。魏晋时,胡姓中出了胡质、胡威两位重要人物,他们以安定(今宁夏固原)为郡望,子孙中名贤相继,使胡姓迅速成为安定地区的大族。同时,另一支胡姓人在今河南新蔡一带发展繁衍,也人才辈出,成为新蔡望族。此后,安定、新蔡便成为胡姓最大的两个郡望。胡姓名人为胡姓开基,一方面使它以声望屹立于中华民族的大姓之林,另一方面也使胡姓政治名人、军事名人、经济名人和文化名人辈出。

■ 名人

早在汉代时,胡姓中就出了位太尉胡广。宋元之际,又出了位著名学者胡三省。此后,如明朝开国元勋胡大海、清朝经济家胡渭、爱国民主人士胡厥文、早期著名女影星胡蝶、教育家胡适,以及文艺理论家胡风,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胡耀邦、胡乔木等人,也都是有较大影响的人物。

姓氏:沈

■ 由来

沈姓出自少昊金天氏。相传,少昊裔孙昧在玄冥时担任师保之职,生子二人:允格、台骀。其中,台骀在颛顼时因治水有功,被封于汾水流域(今山西境内)。此后,台骀的后裔发展为沈、姒、蓐、黄四支,也称四国。其中沈国后封子爵,史称沈子国,其统治中心在汝南平舆沈亭(今属河南)。鲁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北方各国相约伐楚,沈国由于没有响应而被蔡国灭掉。此后,沈国遗民便以国名为姓,姓沈。除上述一支外,沈姓还有两个来源。其中之一是出自周文王第十子聃季之后。聃季的食邑在沈,后代以沈为姓。另一来源出自芈姓,史称春秋时,楚庄王曾孙戌任沈县(今安徽临泉境内)尹,又称沈尹戌。他后来入朝任左司马,先后帮助朝廷诛杀了佞臣费无极和鄢将师,获得了举国上下的敬重。他的后代,也姓沈。

■ 发展

沈姓在先秦时期较为沉寂,直到秦朝末年,有位名为沈逞的人知名于世,朝廷以宰相之职征聘他人仕,他不应召。入汉以后,沈逞曾孙沈保封竹邑侯。沈保子沈遵,自封地迁居寿春(今安徽寿县),官至齐王太傅,别封敷德侯。沈遵九世孙沈威卿,东汉初年迁居会稽乌程县余不乡(今浙江德清一带),世代留居于此。此后,当地地名演变为吴兴郡武康县,这支沈姓人也称吴兴武康人。经过千余年的发展,“吴兴”成为天下沈姓中的最大郡望。直到今天,沈姓在论及先祖来源时,仍称出自吴兴武康。沈姓尽管来源不一,但论及影响,仍以出自少昊之后者为大。这不仅因为它后来在吴兴武康一带发展成为望族,而且古往今来的沈姓绝大多数名人,都是出自这一支派。

■ 名人

南朝宋、齐、梁三朝元老沈约、唐诗人沈佺期、宋科学家沈括璟、明剧作家沈仕、画家沈周、清名臣沈葆桢;当代政治家沈钧儒等人。易博士亦为沈姓。

姓氏:史

■ 由来

上古时,黄帝有位史臣名仓颉,相传生有四只眼,善于观察,见人们用结绳记事相当繁琐,便发明了文字。他的后代,为了纪念祖先的功德,便以他的官名“史”为姓。西周初年,有位名为尹佚的人受命观察天文、制订历法并记录周王的一言一行和天下发生的大事。由于当时称他这种官职为太史,他又被称为太史尹佚。上述两支是当今史姓的两大来源。除此而外,史姓又有五个来源:1.出自周代诸侯国中的史姓人之后。2.隋朝时,西域康居国的旁支有史国,史国中有人以国名为姓;3.唐代,少数民族中有姓阿史那的人,后来遵从汉族人的习惯,改姓史;4.唐朝时,突厥人中有史姓;5.汉魏时期,西域一带有史国(今乌兹别克撒马尔罕南),后来史国人东迁,与汉族人交错杂居,受汉族影响,也姓史。北齐时有位名为史丑多的人,其祖先就出自西域史国。

■ 发展

史姓人在得姓以后,主要在中原和关陇地区发展,并形成了京兆(今陕西西安)、武昌(今湖北鄂城)两大郡望。大约在隋唐以后,史姓又在两郡望的基础上继续分衍、发展、迁徙,到达全国甚至海外的许多地方。

■ 名人

在历史上,史姓也不泛名人。如汉朝的名臣史晨、史茅、史崇,北周名将史文忻、史雄,唐代名将史大奈、史青,宋朝名臣史容、史吉、史弥远、词人史达祖、教育家史次泰,元代名将史天祥,明朝名将史可法、名臣史维堡、史永安、史安、史万里,清朝名臣史大成、史成,以及当代妇女活动家史良、艺术家史东山、实业家史量才等,都是较有影响的史姓名人。

姓氏:刘

■ 由来

相传帝尧时有陶唐氏的后人受封于刘(约在今河南偃师县南),其后便以为姓。夏代,刘姓中有位名为刘累的人擅长驯养蛟龙的技术,被夏王孔甲任命为御龙氏,专门负责龙的饲养和训练。据说他曾奉命为夏王驯养四条龙,后因一条龙生病死了,他不敢上报,只是把龙肉做成肉羹献与夏王,声称是得到了奇珍异味。夏王不知内情,吃后感觉味道不错,还专门赏赐给他一些钱物。后来,夏王要看龙的表演,他每次只让两条龙出来,因此骗过夏王。过后不久,夏王起了疑心,他看隐瞒不住,便带着家小逃到鲁县(约今河南鲁山县),后来还在当地留居下来,世代姓刘。

■ 发展

过了数百年,周宣王时迁居晋国,刘士会在当时,是一位较有影响的人物。他在晋襄公去世后曾奉命出使秦国,迎接寄居在这里的晋襄公弟弟公子雍回国继位。当他与公子雍一起归国时,晋国已立襄公之子为晋君。他们行至令狐(今山西临猗西南),又遭到晋国军队的袭击,只得返回秦国。后来,尽管他得以从秦国归国任职,但子孙中的一部分却留在秦国,并世代以刘为姓。在历史发展中,刘姓还有其他一些来源。如在汉代,娄、项等姓都有人改姓刘。此外,汉朝的刘姓皇帝把公主下嫁匈奴单于,所生的小单于也冒姓刘。至南北朝时,又有匈奴的一支独孤氏被改姓刘。正是由于来源众多,其分布和郡望堂号也十分广泛、众多。就郡望堂号看,除彭城一望影响最多外,又有沛国、弘农、河间、中山、梁郡、顿丘、南阳、东平、高密、竟陵、长沙、广平、高平、东莞、高唐、临淮、琅邪、东海、南郡、范阳、东莱、丹阳、武功、濮阳、尉氏、济阴、京兆、庐陵、南康、谯郡、河南等郡望,以及藜照、德馨等堂号。

■ 名人

在西汉和东汉400多年间,刘姓人中共出了18位皇帝,王公贵族不计其数。此后,三国时的蜀汉、十六国时的前赵、南朝的宋。五代十国的南汉等也都是刘姓人建立的王朝。此外,刘姓还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大姓,如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蜀汉先主刘备、宋武帝刘裕、唐代理财家刘晏、大诗人刘禹锡,以及当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等等,都是在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

姓氏:戴

■ 由来

戴姓发源于今河南东部一带,主要源流有两支。其中的一支由戴国而来,其旧址在今河南民权县东。这一国家是在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国君姓姬,与周朝王室同宗。春秋时期,戴国国小民弱,并与较为强大的宋国为邻,被宋国灭掉。亡国后的戴国贵族为纪念故国,便相继以国名为姓氏,改姓戴。戴姓的另一支出自西周末年的宋国国君宋戴公之后。宋戴公是宋国的第11位国君,子姓,远祖是商朝的建立者商汤,近祖是周朝初年被分封于宋的微子启。他共在位34年(公元前799——前766年)。此时,犬戎为患,诸侯强盛,周朝统治即将分崩离析。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如犬戎攻人镐京(今陕西西安)、杀周幽王,秦国被正式承认为诸侯等,都发生在他担任国君的时候。到他去世后,他的长子司空继位,史称宋武公,次子及以下的子孙则成为宋国贵族。其中的一些人为标明自己的血统所出,便以他的谥号“戴”字为姓。

■ 发展

上述两支戴姓人,在发展中,以宋戴公的后代中姓戴者为正宗。数传至戴云升时,由宋国迁居谯郡亳州(今安徽亳州),其后世代留居于此,以“谯郡”为郡望。约在两晋之际,戴姓人中的一支为避乱由亳南迁,渡江至广陵(今江苏扬州),称“广陵”戴氏。另有一些人居住在今山东半岛某地,因这里原是齐国故地,有济水与黄河交汇,于是便以“济会”为郡望。至于居住在今山东临清一带的人,则以“清河”为郡望。戴姓中的谯郡一支,传6代至西汉中叶时,以文化知名,其中戴德还是著名经学家。他曾把传世的《礼记》加以删削,编为85篇,被后世称为《大戴礼》。此后,他的侄子戴圣亦精经学,又把他编订的《礼记》进一步削减为46篇,人称《小戴礼》,亦即现在的通行本《礼记》。由于二人学识广博,贡献巨大,后人为加以纪念,便以“注礼”作为堂号。另外,从文字上看,戴姓的“戴”字共有18画(此据命理学家分法,参见本书第一编),旧时也有人以“18画”代指戴姓。

■ 名人

戴姓历史悠久,名贤亦很众多。除“大戴”、“小戴”外,又有晋文学家戴逵、唐诗人戴叔伦、画家戴嵩、宋诗人戴复古、元文学家戴表元、诗人戴良、明画家戴进、清思想家戴震、画家戴本孝、戴熙、文学家戴第元、史学家戴名世,当代风云人物戴季陶等人。

姓氏:乐

■ 由来

乐姓原与春秋的宋国同宗。西周末,宋戴公有个孙子叫乐莒,任宋国的大司寇,子孙就以父名为姓,奉乐莒为乐姓始祖。

■ 发展

南阳。

■ 名人

乐羊,战国时魏国名将;乐毅,战国时燕国名将,拜上将军,封昌国君;乐士宣,宋代著名画家;乐备,宋代著名诗人;乐纯,明代经学家,诗人、书法家、画家。

姓氏:李

■ 由来

相传李姓出自黄帝,其始祖皋陶是黄帝孙颛顼的后裔。皋陶在帝尧时任“大理”之官,主管司法,并主持制定了五种刑罚,史称“五刑”。据说他还能驱使一头名为獬豸的独角兽,这头怪兽极有灵性,能分辨善恶真伪,见了有罪的人就有独角去冲撞,见人说假话就发怒。皋陶在它的帮助下,断案从未差错,成了远近闻名的大法官。此后,他的子孙们世袭其职,历虞、夏、商三代,以官职为姓,人称“理”氏。至商朝末年,他的裔孙理征因不容于纣王,被处死。其妻契和氏与子利正一起逃难到伊侯之墟。在逃难途中,母子二人饥渴难忍,又无食粮,只得取路旁李树上的果子充饥,因此才得以保全性命。后来,利正生子昌祖,任陈国大夫,子孙慢慢壮大起来。为了纪念祖先当年赖以活命的李树果子,从此改“理”姓为“李”姓。

■ 发展

在先秦时期,李姓的发展还较为沉寂,姓祖中也仅出了李耳(老子)、李悝、李斯等不多几位文化名人。进入魏晋以后,出身于氐祖的李雄首先在今成都建立成汉政权,称孤道寡。接着,赵郡李氏雄据河北,与王、崔、卢、郑合称中原五大郡姓。此外,在关陇地区又有陇西李氏,其成员之一的李暠在十六国时期建西凉国,成为后来建立大唐王朝的李渊的远祖。特别是在唐朝时,不仅李姓的陇西、赵郡二望争荣竞秀,即使其他姓氏的人也纷纷以改姓李姓为自豪。据有关资料记载,仅在唐代,由皇帝赐姓或冒姓李氏的事例就有数10起,如徐、丙、董、安、茹、阿跌、郭、鲜于、王、张、杜、胡、弘、麻、罗等姓都有人被赐姓李。另外,还有一些姓氏的人冒姓李。上述这些赐姓或冒姓,无疑扩大了李姓的队伍,加上李姓人本身在唐朝近300年间的不断发展,使其人口迅速膨胀,从原来的一个影响较小的姓氏一跃成为中华大姓。唐宋以后,李姓又有进一步发展。至明清时,又有不少李姓人跨出国门走向世界,使李姓进一步成为世界大姓。如今,李姓人口已有8000多万,分布在世界的许多地区。

■ 名人

老子(李耳)是著名思想家,唐太宗李世民,李白是把唐诗推向顶峰的人物,李政道是享誉世界的科学家,人数众多,难以尽述。

姓氏:周

■ 由来

周姓支派众多,来源不一。根据某些谱籍统计,周姓大致有以下10个来源:

1.出自黄帝时将领周眉之后(《姓氏考略》)。

2.出自商代太史周任之后(见《逸周书》及《河图运录法》)。

3.出自周朝王室之后(见《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如《元和姓纂》:“周:帝喾生后稷,至太王邑于周,文王以国为氏。”)

4.出自周平王子烈。平王东迁后,烈别封于汝州(今河南临汝),人称“周家”,因以为氏   (见《姓源》)。

5.周赧王的后代。《姓苑》载,赧王作为周朝的最后一位国君,其国被秦国灭掉后,子孙沦为平民,人称“周家”,于是也以周为姓。

6.由姬姓改姓而来。上述3、4、5三支,本为姬姓,其后才改姓周。另据《姓氏考略》载,唐玄宗时,姬姓的人因姓氏与玄宗李隆基名字中的“基”字同音,奉命改姓周。

7.由苏姓改姓而来。史载,元朝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有位名为苏卓周的人改姓周,以武功为郡望,人称武功周氏。

8.出自鲜卑拓跋部。《魏书·官氏志》说,北魏献帝次兄普,在孝文帝时改姓周。

9.出自鲜卑贺鲁氏,北魏孝文帝时改姓周(见《魏书》)。

10.出自普屯氏,约在北朝时改姓周。《周书》载,北周人周瑶,初姓普屯,后改姓周。

上述10支,基本上是当今绝大多数周姓人的血统所出。

■ 发展

唐朝时又有暨佐时改姓周,后梁时成油被赐姓周,这两支在周姓中影响较小。由于源流众多,周姓也有许多郡望,其著名者有汝南、庐江、寻阳、临川、陈留、沛国、泰山、河南、武功等,其堂号有笃溶、爱莲等。尤其是汝南周氏,在历史上曾创造过辉煌业绩,也是当今周姓人数最多的一个郡望。

■ 名人

周勃是汉代宰相,周瑜是三国名将,周防是唐代画家,周敦颐是宋代哲学家,周树人(鲁迅)是当代文学家,周恩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务院总理,他们都是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

姓氏:张

■ 由来

相传出自黄帝,是黄帝第五子挥的后代。据明嘉靖年间张浚等纂修《张氏统宗谱·得姓郡望》称,“吾张氏得姓者,自轩辕黄帝第三妃彤鱼氏之子曰挥,观弧制矢,赐姓张氏,官封弓正,主祀弧星,居尹城,国于青阳,后改清河郡,此张氏得姓之由,而望清河郡者独最。”这是说,张姓得姓于黄帝之子挥,母名彤鱼氏。挥因发明公弓箭,被任命为弓正(官名)。弓正亦即弓长,二字相合,正是“张”字,这样便有了张姓。此后,挥的后代世居清河郡(治所在今山东临清一带),而清河也就成了张姓的一大郡望。

■ 发展

张姓因为是大姓,来源众多,分布广泛。其郡望除上述一支外,又有南阳、吴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阳、犍为、沛国、梁国、中山、汲郡、河内、高平、百忍、金鉴等多支。相传唐代有张公艺一家,九世同居远近称颂。事情传到唐高宗那里,高宗亲自前来探望。高宗向他询问保守家业、和睦宗族的诀窍,他只写了100多个“忍”字作为回答。高宗从中悟出了治国齐家的大道理,深为感动,心满意足地起驾回宫。此后,张公艺家族为了纪念这次有意义的探访,便以“百忍”作为自己家族的徽号。另据唐代典籍记载,唐玄宗开元年间,群臣为玄宗祝寿,多献奇异珍宝,只有宰相张九龄献上一部名为《千秋金鉴录》的书籍。他在书中详细论述了古今兴亡之道,意在规劝玄宗应在天下太平之时记取历代兴亡的教训,居安思危,永保社稷。事后,玄宗对他这份礼品十分珍视,还专门下诏进行表彰。从此,张九龄的族人也引以为荣,开始以“金鉴”为堂号。张姓在汉代就已发展成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姓,至唐代又名列天下10大姓之一。明代时,张姓人已遍布全国的1113个县中,其覆盖率占全国州县总数的93%以上,如今已是一个拥有数千万人口、分布遍及世界许多地区的中华大姓。

■ 名人

从古到今,张姓中共出了63位宰相,56位将帅。此外,如思想家张载、张拭对儒家理论的贡献,佛学家僧肇(俗姓张)对佛教思想的升华,以及张天师的道教、张衡的地动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一行(俗姓张)的子午测量,等等,都具有重大意义。另如张塞的交通西域、张居正的万历改革、张之洞的“中体西用”理论。张学良的兵谏xx、张福林的太空探险等等,也都是功在当世、名垂青史的重大历史事件。

■ 姓氏:贺

■ 由来

贺姓原作庆姓,是因避汉安帝刘庆讳而来的姓氏。春秋时期,齐桓公有个孙子名为公孙庆克,公孙庆克有子名庆封。此后,便相继以庆为姓。贺姓人多尊庆封为始祖,原因是由于他是庆姓得姓时影响最大的人。

■ 发展

贺姓在发展中,相继形成了广平、会稽两大郡望。尤其是会稽郡望的贺姓人,在汉魏六朝时期,还与同郡的虞、魏、孔三姓并称为“会稽四姓”,是在当地和各个割据王朝中都有相当势力的强宗大族。至北朝时,一些出身于鲜卑等少数民族的人,如贺兰、贺拔、贺赖、贺敦等姓,也都在北魏孝文帝时被改为贺姓,使贺姓人的队伍进一步扩大。他们及其后代,都按规定落籍于河南(今河南洛阳),后来又发展为贺姓人的河南郡望。

■ 名人

历史上,贺姓中也出了不少著名人物。如贺循是晋代名臣,贺拔岳、贺若弼分别是北朝和隋代名将,贺知章是唐代著名诗人,贺公铸是宋代词人,贺兰龄是清朝云贵总督。尤其是当代,贺姓名人更多,其中如贺龙是解放军元帅,贺子珍是毛泽东夫人,贺耀祖是原交通部长,贺衷寒是台湾政界名流,他们在当代史上都产生了较大影响。

■ 姓氏:邱

■ 由来

邱姓又作丘姓,主要出自姜姓,是西周初年齐国的建立者姜尚的后代,姜尚的祖先则可一直追溯到炎帝。据史书记载,姜尚被分封于齐后,都于营丘—(今山东临淄),史称齐太公。他的子孙中,有一些人以国都名称为姓氏,姓丘。

■ 发展

北朝时,原生活在我国东北部的鲜卑人纷纷入迁中原,其中有些人分别姓丘林和丘敦。随着鲜卑人所建的北魏王朝汉化程度的加深,他们也渐渐与中原人民融合在一起。这样,丘姓中又有了两个来源。此外,丘姓还有一些人出自乌桓族中。在古代,邱姓原作“丘”姓,后来写作“邱”,是因为清朝雍正皇帝为避孔子名讳(孔丘)而下令改写的。邱姓得姓以后,历史上形成了吴兴、河南、挟风三大郡望,此后便以三个郡望为核心繁衍发展。

■ 名人

汉朝年间,丘姓中出了位少年才子丘诉,至唐代,又出了位大诗人丘为。元朝,丘姓中有道教领袖丘处机。明代,有名臣丘浚。清朝,有台湾xx名将、诗人丘逢甲。当代有战斗英雄邱少云等人。

■ 姓氏:戎

■ 由来

戎姓与商王室同宗。

周初,周武王灭掉商朝,仍封商纣王之子武庚为殷侯,继承殷商宗祧。但武庚在武王死后,乘成王年幼,与管叔、蔡叔、霍叔勾结发动叛乱,经周公东征,叛乱被平息,武庚被杀;后来周成王把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封在宋国,使其继承殷商宗祧,管理殷商遗民。微子仁慈爱民深得殷商遗民拥护,他们安份守已,再也未起反叛之心。因而周王室后又加封微子后裔于戎国。为小诸侯国,后被齐国吞并,失国后的戎侯子孙以国为姓,即为戎氏。

■ 发展

江陵、扶风。

■ 名人

戎赐,汉代大臣,封柳丘侯;戎昱,唐代诗人;戎益,宋代副宰相;戎洵,明代正吏。

■ 姓氏:杨

■ 由来

据史书记载,周武王第三子唐叔虞的后代受封于晋,世居今山西太原一带。至晋武公时,由于勤王有功,被周厘王赐以杨地(今山西洪洞县东南范村东古城址一带)作为食邑。武公生伯侨,伯侨生文,文生突,封羊舌大夫,食邑铜鞋、杨、平阳三县。突生职,职生叔向,仕晋任太傅,又受命将食邑中的杨县作为食邑。叔向生伯石,字食我,以食邑为姓,人称杨石,又名杨食我。晋顷公十二年(公元前514年),晋国发生六卿之乱,羊舌氏和杨氏都遭受了灭顶之灾。此后,杨石的后裔南逃至华山仙谷中,并落籍为弘农华阴人。

■ 发展

东汉时期的太尉杨震家族、隋朝皇帝杨坚等人、唐代杨贵妃家族、宋代的“杨家将”等等,相传都出自弘农华阴。因此,这支杨姓经过各个不同时期的发展,今已成为杨姓中的最大支派。当今杨姓90%以上的人,都出自这一支派。在发展中,杨姓还有天水、四知、栖霞等郡望堂号。东汉时,杨震任东莱太守,赴任途经昌邑(今山东巨野南)时,县令王密前来拜见。原来,王密是荆州人士,在杨震任荆州刺史时曾被推举为“茂才”,以后步步升迁,官至县令。为了感谢杨震的知遇之恩,他在这天晚上送来了10斤黄金的厚礼。杨震一见便说:“我当初知道你有才能才举荐你,对你算有了解,但你为何不知道我是一个清廉之人呢?”王密说:“现在是黑夜,送礼这件事没有别人知道,您就收下吧”。杨震一听大怒,说:“这件事你知、我知、天知、地知,怎能说没人知道呢?”王密见他不为所动,只好把礼品带走。事后,杨震的后人为纪念这件事,便称自己的家族是“四知堂”。直到今天,“四知堂”杨姓仍是杨姓人中影响较大的一个支派。

■ 名人

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五代十国的吴国开国君主杨行密、“大圣天王”杨幺、“太平军”东王杨秀清等帝王,还有杨震、杨炎、杨延昭、杨业、杨文广等将相,杨时、杨万里、杨慎、杨炯、杨涟等名士,杨启泰、杨国斯、杨振宁等知名侨子,杨贵妃、杨瑞云、杨小燕等女中魁首。无疑,杨姓中正是因为有了他(她)们,才使其姓族焕发出夺目光彩。

■ 姓氏:方

■ 由来

方姓的来源最早与炎帝神农氏有关。相传,炎帝后代中有位名为榆罔的人;因为帮助黄帝讨伐蚩尤有功,被分封在方山(今河南禹州西北),他也因此被后人称为方雷。方雷的子孙以封国之名为姓,姓方。周代中叶,周朝宗室中有位名为方叔的人,在朝中担任大夫之职,受命带兵平定南部的蛮人叛乱。为此,他组织了一支拥有3000辆战车的军队,向蛮人进攻,结果大获全胜。在此之前,他还征伐过淮夷,并打退过北方少数民族猃狁的入侵。至此,周宣王数功并赏,允许他分邦建氏,并赐他姓“方”。此后,他的子孙也遵行不改。方叔原与周朝王室同姓,姓姬,名寰,方叔只是他的字。到了宋代,福建泉州人翁乾度生子6人,分别以洪、江、翁、方、龚、汪为姓。其中第4子翁处林,分得方姓,他的后代也姓方。

■ 发展

在上述3个来源中,以第2个来源影响最大,后来还发展成为方姓人的主体。因其发源地和后来的发展中心在今河南的河洛地区,古代属河南郡管辖,方姓人论及来源,常以“河南”为郡望。出自翁姓的方姓人由于是与其他5姓同时分化而来的,有“六桂联芳”之谊,后来也以“六桂”为堂号。明清时期,居住在安徽桐城的方姓人以诗书传家,相继出了方式济、方孝标、方孝孺、方观承等著名学者。他们做学问极重史证,功力深厚,认真细致,与其他人一起,共同开创了学界的一个流派,史称“桐城学派”,而他们则是这一学派的中坚。

■ 名人

方姓在历朝历代都出了不少名人。除以上所及者外,又有唐朝诗人方干、宋代农民英雄方腊、元朝文学家方回、画家方从义、明代女诗人方维仪、清朝思想家方以智、文学家方玉润以及现代革命家方志敏等人。

■ 姓氏:吴

■ 由来

吴姓主要有四大来源:其一是颛顼时名臣吴权的后裔,其二是舜帝有虞氏的后代,其三是夏代少康时著名弓箭手吴贺的后代,其四是吴国始祖太伯、仲雍的后代。四支之中,以第四支影响最大。相传,太伯、仲雍二人是亲兄弟,生父即周朝太王古公直父。本来,太伯兄弟在古公直父去世后应该依次继承王位,但是,他们看到父亲特别喜欢三弟季历的儿子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况且昌的确有超人的才能,于是主动把继承权让给季历,然后由季历传给昌。后来,古公直父等人接二连三地要他们继承王位,他们都坚辞不受。为了断绝别人想拥立他们的念头,他们还出逃到远荒之裔的东吴地区(今江苏苏州一带),断发纹身,故意遵行了当地落后民族的习俗。周部落的人见他们意志坚决,也只好拥立季历和昌。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太伯让王”的故事。太伯兄弟到东吴后,被当地居民推举为首领,建吴国。太伯去世后,因为没有子女,便由仲雍及其子孙继位。至季历之孙发(即周武王)在中原地区建立周朝时,他们已在吴国传袭了4代。以后又数传至吴王寿梦,当春秋末年,有子5人,以第4子季札最知名。寿梦曾有意以王位相传,但他不肯,出逃至延陵(今江苏常州市南淹城)以避位,史称延陵季子。吴姓也正是因为有了他的这次出逃,才使他的子孙在后来的吴国灭亡时免于战乱,世世代代传承下来。如今,天下大多数吴姓人,都尊奉季札为远祖。

■ 发展

秦汉以后,吴姓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更为广泛的分布,并相继成为延陵、濮阳、渤海、陈留、吴兴、汝南、长沙、武昌等地的著姓望族。此外,大约从明代开始,吴姓人又走出大陆,迁徙到台湾、日本、越南、朝鲜、香港、东南亚、欧美等地,如今已是一个世界性的大

姓。

■ 名人

战国时政治家吴起、汉长沙王吴芮、唐“画圣”吴道子、明《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近代画家吴昌硕以及当代物理学家吴大猷、吴有训、围棋大师日籍华人吴清源、新加坡总理吴作栋等人,更显得辉煌灿烂。

■ 姓氏:王

■ 由来

早在先秦时期,东周灵王有太子名晋,聪明早慧,未成年就已名闻诸侯。在他15岁那年,晋平公派使臣叔誉入周朝贡,见到了他,相与谈论后大为折服,归国后告诉晋平公说:“太子晋行年15,才识过人,能言善辩,我都不是他的对手。”另一位大臣师旷听后不以为然,请求入周见他。两人相见后反复论辨,从天地万物、圣贤君臣一直谈到立国之道、安民之策,最后才相信叔誉并非危言耸听,并对太子晋说:“瞑臣无见为人辨也,唯耳之恃,而耳又寡闻而易穷。王子,汝将为天下宗乎?”至灵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50年),京师洛阳附近的谷、洛二水泛滥成灾,威胁王宫,灵王准备派人壅塞二水。太子晋得知后,认为这不是一个好办法,应该因势利导,顺其自然,于是便向灵王说出了自己的意见。这本是一个好主意,但灵王不听,后来还因此废掉了他的太子名位。再后来,他的家人也因此受到牵连,沦为平民百姓。但为了纪念他曾是王族的身份,便以“王”为姓。如今,天下绝大多数王姓人,都尊奉他为祖先。

■ 发展

先秦时期,黄帝、虞舜以及商周诸王的后裔纷纷以王为姓,其后,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也有多支改入王姓。从唐宋时期开始,历代史家根据王姓的不同来源,把它分为姬姓之王、妫姓之王、子姓之王、夷姓之王等;又根据其主要居住地区不同,把它分为太原之王、琅邪之王、北海之王、陈留之王等;还根据其堂号不同,把它分为乌衣王、马蕃王、三槐王、开闽王等。难怪宋人郑樵要说:“王氏,天子之裔也。………以其所出既多,故王氏之族最为蕃盛云。”

■ 名人

王姓创造了辉煌的家族文化,诞生了无数政治名人、文学名人、艺术名人、科技名人。如王莽、王建、王审知等都曾是一国之主,王允、王导、王安石都是名臣贤相,王翦、王离、王浚都是著名将帅,王充、王粲、王羲之、王维、王守仁、王国维等都是享有盛誉的学者、思想家、艺术家,王昭君是女中豪杰,王赣骏是第一位华裔太空人。

■ 姓氏:沃

■ 由来

传说夏末时,成汤重用我国第一贤相伊尹,灭了夏朝建立了商朝。成汤去世后,伊尹又相继辅佐外丙、仲壬两个商王。待成汤的孙子太甲继位后,昏淫暴虐,三年后,伊尹将其放逐于桐宫,由伊尹摄政。

太甲,被放逐后,生活在民间,逐步了解到百姓的疾苦,对以前的所做所为深自忏悔,因而在三年后,又被伊尹接回来复位。他改过自新,使殷商得以中兴。所以他的儿子沃丁继位后,天下太平,安安稳稳做了二十九年太平天子。沃丁的子孙中,有一支以他的名为姓,即为沃氏,奉沃丁为沃姓始祖。

■ 发展

太原。

■ 名人

沃颊,明代荆州知府;沃墅,明代温县知县。

■ 姓氏:石

■ 由来

石姓在历史上出自姬姓,远祖与黄帝和周武王的弟弟康叔有关。西周初年,康叔被分封于卫(今河南淇县),建诸侯国,史称他为卫康叔。他的6世孙卫靖伯,有个孙子名公孙 碏,字石,史书又称石硝。石硝在卫庄公时是位著名的贤臣,庄公有位庶子名州吁,受庄公喜爱,手中握有强兵,石碏认为他对太子是个威胁,劝庄公对他有所约束,庄公不听。不久,庄公去世,太子继位为卫桓公,州吁果然纠集党徒发动叛乱,刺杀了卫桓公,自立为国君。在这次变乱中,石碏之子石厚也是同谋。由于州吁的王位来得不正,加上他一味好武,经常兴兵打仗,极不得人心。他想改变处境但又不知所措,便派石厚来征询石硝的意见。石碏假意说:“这很容易。国民所以不支持州吁,是因为他的王位来得不正。如果他派人求救于周天子,让天子下一道诏书来追认,他的位置便合法了。不过周天子是天下诸侯的盟主,并非是一般人所能见到的。州吁要想见周天子,可以通过天子宠幸的陈桓公去见,这样也就不难了。”石厚听后,回去告诉州吁,州吁信以为真,便亲自带着石厚去求见陈桓公。哪知在此以前,石硝早已派人通知陈桓公说:“州吁和石厚是杀害我国国君的凶手,等他们入境以后,请您一定要把他们抓起来,帮助卫国除掉祸害。”陈桓公依言而行,果然把州吁、石厚抓起来送回卫国。不久,两人被同时斩首示众。通过这件事情,石硝为安定社稷而不念私情,大义灭亲,被誉为卫国的忠烈之臣。后来,石硝的子孙便以石为姓。北朝时,鲜卑人中有一些人以温石兰或乌石兰为姓,在北魏孝文帝改姓运动中,全部被改为汉姓石。后来,这些人的后代也姓石。

■ 发展

石姓在发展中,不仅形成了“武威”、“渤海”等郡望,以及”三 典”等堂号,而且还出现了一大批名人。

■ 名人

战国时天文学家石申、西晋名宦石崇、十六国前赵皇帝石勒、五代后晋皇帝石敬瑭、宋朝学者石介、画家石恪、文学家石延年、词人石安民、名将石守信、金朝名臣石琚、元朝剧作家石君宝、明代将领石亨、清朝名将“石佛”石廷柱、艺术家石玉昆、太平军名将石达开、当代政治家石瑛、医学家石筱山等人。

■ 姓氏:俞

■ 由来

传说中国的杏林之祖为黄帝大臣拊。他曾跟神农尝百草,熟知各种药草性能,被视为神医。有一次黄帝的小儿子禺阳病得很重,黄帝请他去治疗,但等他赶去时,禺阳已只剩下一口气了。黄帝十分疼爱这个小儿子,见状十分悲痛。柎就剖开禺阳的肚子,把他内脏清洗干净,终于把他救活了。事后有人问他:“快死的人了,你剖开他肚子,万一救不活岂不是要承担罪责?”他说:“当医生的首要条件,就是忘掉自己,只有忘掉自己,才能把心放在患者身上。”由于他医术高超,不管多么严重的病,他都能使其痊愈。所以人们都叫他愈柎,愈俞同音,后来又称俞柎。他的后人就以俞为姓,就是俞氏,奉俞拊为俞性始祖。

■ 发展

河间、河东。

■ 名人

俞通海,明初开国大将,追封虢国公;俞山,明代吏部右侍郎,书法家、画家、诗人;俞大鸿,明代画家、诗人;俞大猷,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家;俞越,清代著名的学者。

■ 姓氏:程

■ 由来

上古帝喾时,人们慢慢认识到火对生活的重要性,开始用火加工食物。由于火种极不容易得到,帝喾便派已故颛顼皇帝的曾孙重黎专门负责管理火种。当时这一官名是火正,也称祝融。此后,重黎的子孙相继承袭了这一职位。至商朝时,重黎的裔孙被封于程(今河南洛阳一带),为伯爵。传至程伯休父,周宣王时入朝任大司马。他的封地距周朝国都很远,来往多有不便,宣王便把他移封于今陕西咸阳东,仍称程,伯爵。休父的子孙便都以程为姓。

春秋时,晋国有韩、赵、魏、中行、智、羊舌、荀等大夫分掌朝政,其中荀氏至荀林父时,其胞弟荀欢被赐采邑于今山西新绛东北部一带,也称程。后来,荀氏在政治斗争中被击败,荀欢的采邑被夺,族人沦为平民。为了纪念曾经有过的封邑,这支荀姓人不久也改姓程。

■ 发展

上述两支程姓是程姓中影响最大的支派,出自重黎之后的程姓向称正宗。在以后的发展中,程姓还形成了安定、广平两大郡望。

■ 名人

秦代的隶书发明家程邈、汉朝名将程不识、大商人程郑、三国吴名将程普、唐朝名将程知节(咬金)、画家程修己、权臣程元振、宋思想家程颐、程颢、学者程大昌、名臣程公许、理学家程时登、元学者程文、明兵部尚书程徐、诗人程嘉燧、著作家程敏政、清篆刻家程邃、书画家程伟元、诗人程可则、程梦星、经学家程瑶田、医学家程国彭、艺术家程长庚、当代画家程璋、医学家程门雪、艺术家程砚秋等名人。

■ 姓氏:林

■ 由来

林姓的林字本是树林之义,其来源相传也与树林有关。据谱籍记载,商朝末年,商纣王时,有叔父比干,与箕子、微子同在朝中供职。纣王嗜杀成性,荒淫无道,百姓苦不堪言。比干等人相继劝他改过自新,他概不听从,结果微子辞官而去,箕子也假装发疯罢官,只有比干一人留了下来。他认为:“人主有过失不去劝他纠正,不是忠的表现;因为怕死不敢说话,也不是勇敢之举。如果进谏了人主不听,那是他的事情,作为人臣则应尽职。”由于他抱定了这一想法,后来便不顾生死入宫强谏,接连三天三夜不离宫廷。纣王见他如此,便起了杀人的念头,说:“我听说圣人的心都有七个孔,不知道你是否如此。”说完便让人把他的心挖了出来。恶噩传到比干家中,夫人陈氏正怀孕在身,知道纣王一定会前来追杀,便连夜出逃,在牧野(今河南卫辉、淇县一带)郊外树林的石室隐藏下来,直到平安地把孩子生下。因为生的是男孩,便为他取名坚,字长恩。此后不久,纣王被周武王杀掉,商朝灭亡,比干夫人及遗腹子坚都作为商朝名臣之后得到周武王的礼遇。周武王因坚是在树林中所生,特别为他赐姓林。这样,便有了林姓。

■ 发展

后来,林坚的子孙发展成为林姓的最大支派,使出自周平王次子林开、鲁国林放、鲜卑族丘林氏等支派之后的林姓无一能及。再后来,这支林姓又分出西河、南安等郡望,以及问礼、忠孝、林本、善庆、崇本等堂号,更使其他支派的林姓难以望其项背。

■ 名人

北宋诗人林逋,南宋画家林椿,清代政治家林则徐,清末维新派林旭,当代文学家林语堂,革命烈士林样谦,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他们在林姓人中,无疑都是影响重大的人。

■ 姓氏:袁

■ 由来

相传是上古有虞氏部落的首领帝舜的后代。周朝时,帝舜的裔孙胡公满被封于陈,后傅八世至诸,字伯瑷。伯瑷孙涛涂以祖父字为姓,姓瑷,春秋时世袭陈国上卿。此后,因瑷字典袁、辕、援、爰、榱等字同音,瑷姓又演变为袁、辕等姓。于是,便有了袁姓。

■ 发展

袁姓得姓以后,在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彭城(今江苏徐州)等地形成望族,后来,汝南、陈郡(一作陈留,即陈郡后来的名称)、彭城便成了袁姓的三大郡望。东汉时,祖籍汝南汝阳的袁安担任汉章帝司徒一职,此后,袁安子袁敝官至司空,

袁敝从子袁汤也官司空,袁汤子袁逢及袁逢弟袁隗分别官至司空、司徒,这便是袁姓人最引 以为荣的“四世五公”。当时天下士大夫无不奔走于袁姓门下,其“权之重,势之盛,天下莫得而比”(《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注引《吴录》)。至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时,袁绍依赖这些势力称霸于河北,袁术也称帝淮南,两位袁姓人一南一北,拥兵自保,是当时天下最具影响力的两个割据集团。进入三国以后,尽管袁姓人的势力不及东汉,但依然族大人众。特别是在西晋末年南迁以后,因为累世佐命有功,又与王、谢、萧三姓并称为天下盛门。直到隋唐时期,袁姓都一直保持着优越的地位。隋唐以后,袁姓人口迅速增多,分布也更为广泛,从南方到北方,几乎无处不在。大约在明清时期,袁姓开始迁居世界各地,使自己的姓族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 名人

在袁姓的发展中,还造就了一大批历史名人,其中除汉代三国时期的名人已见上述外,又有西汉名臣袁盎、东晋文学家袁宏、唐代诗人袁郊、宋史学家袁枢、元文学家袁桷、明文学家袁宏道、名将袁崇焕、清诗人袁枚,以及当代体育界知名人士袁伟民等。

■ 姓氏:李

■ 由来

相传李姓出自黄帝,其始祖皋陶是黄帝孙颛顼的后裔。皋陶在帝尧时任“大理”之官,主管司法,并主持制定了五种刑罚,史称“五刑”。据说他还能驱使一头名为獬豸的独角兽,这头怪兽极有灵性,能分辨善恶真伪,见了有罪的人就有独角去冲撞,见人说假话就发怒。皋陶在它的帮助下,断案从未差错,成了远近闻名的大法官。此后,他的子孙们世袭其职,历虞、夏、商三代,以官职为姓,人称“理”氏。至商朝末年,他的裔孙理征因不容于纣王,被处死。其妻契和氏与子利正一起逃难到伊侯之墟。在逃难途中,母子二人饥渴难忍,又无食粮,只得取路旁李树上的果子充饥,因此才得以保全性命。后来,利正生子昌祖,任陈国大夫,子孙慢慢壮大起来。为了纪念祖先当年赖以活命的李树果子,从此改“理”姓为“李”姓。

■ 发展

在先秦时期,李姓的发展还较为沉寂,姓祖中也仅出了李耳(老子)、李悝、李斯等不多几位文化名人。进入魏晋以后,出身于氐祖的李雄首先在今成都建立成汉政权,称孤道寡。接着,赵郡李氏雄据河北,与王、崔、卢、郑合称中原五大郡姓。此外,在关陇地区又有陇西李氏,其成员之一的李暠在十六国时期建西凉国,成为后来建立大唐王朝的李渊的远祖。特别是在唐朝时,不仅李姓的陇西、赵郡二望争荣竞秀,即使其他姓氏的人也纷纷以改姓李姓为自豪。据有关资料记载,仅在唐代,由皇帝赐姓或冒姓李氏的事例就有数10起,如徐、丙、董、安、茹、阿跌、郭、鲜于、王、张、杜、胡、弘、麻、罗等姓都有人被赐姓李。另外,还有一些姓氏的人冒姓李。上述这些赐姓或冒姓,无疑扩大了李姓的队伍,加上李姓人本身在唐朝近300年间的不断发展,使其人口迅速膨胀,从原来的一个影响较小的姓氏一跃成为中华大姓。唐宋以后,李姓又有进一步发展。至明清时,又有不少李姓人跨出国门走向世界,使李姓进一步成为世界大姓。如今,李姓人口已有8000多万,分布在世界的许多地区。

■ 名人

老子(李耳)是著名思想家,唐太宗李世民,李白是把唐诗推向顶峰的人物,李政道是享誉世界的科学家,人数众多,难以尽述。

■ 姓氏:唐

■ 由来

唐姓源于伊祁姓。相传帝尧姓伊祁,名放勋,谥号尧,在做天子前曾被封于唐(今山西翼城西),执掌天下后,又立国为唐,史称陶唐氏或唐尧。他去世后,帝舜继位,又封他的子孙为唐侯。此后,这一侯国累世相传,经历夏商两代,直到西周初年才被周公灭掉。从此,唐侯的裔孙中开始有人以唐为姓。周公灭唐后,又把周成王的弟弟叔虞封于唐,改封原唐侯的直系子孙于杜(今陕西西安东),这支唐姓人从此又被称为唐杜氏。而叔虞封唐后被称为唐叔虞,他的嫡长子后来又被移封于晋,只有庶出子孙继续留在唐地,但他们也姓唐。除上述以外,唐姓还有一些影响较小的来源。春秋时,在今湖北随州西北部一带,有一个以“唐”为国名的姬姓诸侯国。后来,这一唐国被楚国灭亡,唐国遗民也有人以唐为姓。《后汉书·南蛮传》载,东汉时,南蛮白狼部有人姓唐。“《三国志·郭淮传》载,东汉末年,陇西羌族人中有唐姓。由此可见,当今唐姓人除主要支派外,其他一些人的来源是相当复杂的。

■ 发展

上述帝尧之后和唐叔虞之后的唐姓人都因为“唐”地而得姓,逐渐发展成为唐姓的两个最大支派,后来还在晋阳、北海、鲁国等地形成望族。

■ 名人

战国时,有楚国名将唐昧,辞赋家唐勒;汉代,武帝时有中郎将唐蒙;明朝,有画家唐寅(伯虎),又有文学家唐顺之;清代,有思想家唐甄,又有洋务派官员唐廷枢;当代,有人大委员唐生智,又有史学家唐兰等

■ 姓氏:顾

■ 由来

顾姓的来源与传说中的昆吾氏有关。夏朝时,昆吾氏的子孙被封于顾(今河南范县东南),后来留居于此。直到商朝初年,顾国被商汤灭掉,顾国的王族便以国名“顾”为姓氏。汉朝初年,为了尊古敬贤,封越王勾践7世孙姒摇于东瓯(今浙江温州一带),姒摇又别封自己的儿子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称顾余侯。顾余侯的子孙,后来也以封地名称“顾”为姓。

■ 发展

上述两支顾姓,一支起源于北方,另一支起源于南方,后人为了便于区分,称源于北方的顾姓为“北顾”,源于南方的顾姓为“南顾”。至今,顾姓人在论及渊源时,仍有“北顾”、“南顾”之分。顾姓得姓以后,“北顾”发展不及“南顾”。由于顾姓主要发源和发展于会稽,所以在历史上,会稽也被当作顾姓人的著名郡望之一。此外,这支顾姓中后来又有人西迁武陵(今湖南常德),并在当地发展,武陵也因此被尊为顾姓的另一大郡望。如今,顾姓已是一个分布较广、人口较多的中华大姓。

■ 名人

至于顾姓名人,历史上也是代有所出。其中影响较大者,有三国时孙吴宰相顾雍、东晋画家顾恺之、南朝学者顾野王、唐朝画家顾生、宋朝画家顾大中、顾亮、顾洪祝、明代名臣顾章志、顾磷、清代思想家顾炎武、学者顾祖禹、女词人顾太清、当代史学家顾颉刚、科学家顾功叙、顾震潮、经济学家顾准等人。

■ 姓氏:贺

■ 由来

贺姓原作庆姓,是因避汉安帝刘庆讳而来的姓氏。春秋时期,齐桓公有个孙子名为公孙庆克,公孙庆克有子名庆封。此后,便相继以庆为姓。贺姓人多尊庆封为始祖,原因是由于他是庆姓得姓时影响最大的人。

■ 发展

贺姓在发展中,相继形成了广平、会稽两大郡望。尤其是会稽郡望的贺姓人,在汉魏六朝时期,还与同郡的虞、魏、孔三姓并称为“会稽四姓”,是在当地和各个割据王朝中都有相当势力的强宗大族。至北朝时,一些出身于鲜卑等少数民族的人,如贺兰、贺拔、贺赖、贺敦等姓,也都在北魏孝文帝时被改为贺姓,使贺姓人的队伍进一步扩大。他们及其后代,都按规定落籍于河南(今河南洛阳),后来又发展为贺姓人的河南郡望。

■ 名人

历史上,贺姓中也出了不少著名人物。如贺循是晋代名臣,贺拔岳、贺若弼分别是北朝和隋代名将,贺知章是唐代著名诗人,贺公铸是宋代词人,贺兰龄是清朝云贵总督。尤其是当代,贺姓名人更多,其中如贺龙是解放军元帅,贺子珍是毛泽东夫人,贺耀祖是原交通部长,贺衷寒是台湾政界名流,他们在当代史上都产生了较大影响。

■ 姓氏:陆

■ 由来

在山东平原县境内,古时候有个地方叫陆乡。相传,黄帝的后代颛顼有个孙子名吴回,在帝尧时担任火正之官,称祝融。他有个儿子名终,被分封在陆乡,后来把地名当作名字中的一部分,称陆终。陆终的后代中,便有人以陆为姓。战国时,齐宣王封少子田通(字季达)于陆乡,田通的子孙后来也以陆为姓。春秋时,在今河南嵩县东北部一带有个陆浑国,陆浑国王的子孙,在亡国后也姓陆。北朝时期,原生活在我国东北部的鲜卑人中,有一支以步陆孤为姓,随同族的拓跋部人来到中原,并为拓跋部人建立北魏王朝立下过汗马功劳。后来,步陆孤被尊为“勋臣八姓”之一,并在汉化运动中被改姓为陆。这样,陆姓便有了第四个来源。明朝初年,明成祖朱棣在未登基的时候,曾在一次政治斗争中被击败,丢妻弃子出逃,夫人陆氏带着子女回苏州老家避难。为了逃避官兵的追捕,她把子女改姓为陆。

■ 发展

陆姓最早以今山东为中心向四周传播。“平原”、“河南”、“河内”、“吴郡”,一向被认为是陆姓的四大郡望。

■ 名人

陆姓自古名贤辈出。如三国时的陆逊是著名宰相,晋代的陆机、陆云是著名文学家,唐代陆羽是茶神,宋代陆游是著名词人。此外,陆姓中还有汉代政论家陆贾、三国名将陆抗、南朝画家陆梁、隋朝音韵学家陆法言、唐代政治家陆贽、经学家陆德明、文学家陆龟蒙、宋代哲学家陆九渊、学者陆九龄、名臣陆秀夫、元朝画家陆广、文学家陆友、名士陆仁、明代戏曲家陆采、画家陆治、清朝医学家陆懋修、藏书家陆心源、实业家陆润庠、画家陆恭,著作家陆次云、诗人陆圻、学者陆世仪,以及近当代艺术家陆镜若、画家陆恢、名人陆荣廷、陆征祥等人。

■ 姓氏:叶

■ 由来

叶姓出自芈姓,先祖是楚国贵族。春秋时期,楚庄王孙沈尹戌在与吴国作战时战死,楚昭王封其子沈诸梁于叶(今河南叶县南),为公爵,史称叶公。此后不久,楚国发生了以白公胜为首的叛乱,他率众加以平定。后来,他的子孙世代袭封叶公爵位,统治叶国多年。后来在诸侯纷争中,叶国被灭,国人改为叶姓。历史上的叶姓还有一支出自南方少数民族中。春秋时,吴国有位名为叶雄的人,就是南蛮人的后裔。

■ 发展

叶姓历史久远,姓氏的读音也发生过变化。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叶姓的“叶”字都被读作“she”,后来才被读作“树叶”的“叶”字。叶姓人在得姓以后,起初在今河南中南部地区发展,后来又相继南迁,分布在长江以南各地。至五代十国时的闽国灭亡后,闽国王姓皇室为了逃避政敌追杀,有一部分人取落叶归根之意而改姓叶。直到今天,在东南沿海和海外的一些地方,还成立有王、叶联宗会,以示叶姓和王姓的一些人曾经是一家。叶姓人的迁徙已大多不可考,我们今天仅能从一些谱籍里窥知端倪。如叶姓迁入广东的一些人,尊叶大经为始祖。据说他当初家于汴梁(今河南开封),宋末在金兵南下时才由汴梁南迁,辗转定居于梅州一带。后来,他的裔孙叶庆山又迁长乐,成为叶姓长乐派始祖。叶德戚迁陆丰螺溪乡,后来被尊为螺溪派始祖。后两派叶姓人,散处潮州、惠州等地。大约在明清时期,他们还与其他地区的叶姓人一样,为谋生存走出国门,飘洋过海。所以在今天,海外叶姓人以祖籍论,大多是梅、惠、潮三州迁出去的。

■ 名人

叶姓名人遍布于历史上各个朝代,就人数多寡而言,以宋朝以后各代较为集中。在宋朝,叶姓中有文学家叶梦得、思想家叶适、名臣叶清臣等人。至元朝,叶姓中有名臣叶李、名儒叶兑。明代,有名士叶禺、名臣叶琛、叶向高、名儒叶子奇、文学家叶宪祖。清代,有诗人

■ 姓氏:金

■ 由来

金姓的来源主要有四支,其中最早的一支相传出自黄帝的后代少昊金天氏。西汉时,原生活在大漠南北的匈奴族休屠王的太子日磾(音midi密滴)入朝汉武帝,被留在京师长安(今陕西西安)。在武帝临去世时,又遗诏让他与大将军霍光、桑弘羊等人一起辅佐汉昭帝。他去世后,子孙累世相继,贵盛于西汉中后期。由于他以金姓知名于世并名垂青史,他的后代也相沿姓金。其中一些居住闽越地区的人,为避吴越王钱炬的名讳,由刘姓的繁体字“劉”中分衍出金字,从此也姓金。清朝,皇族姓爱新觉罗氏,系出自满语,译成汉语便是“金”字。公元1911年清朝灭亡后,原姓爱新觉罗的人便有一些按照汉族人的习惯,改姓汉姓金,金姓也因此有了第四个来源。直到今天,满族中仍有不少人以金为姓。

■ 发展

上述四支金姓构成了当今金姓人的主体。在发展中,金姓人除有彭城一望外,又有“京兆”等著名郡望。

■ 名人

其历代名人,主要有唐朝著名画家金忠仪、明清之际文学批评家金圣双、明末清初名臣金之俊、明末抗清义军首领金声、清代学者金榜、画家金农、诗人金和、当代政治家金仲华,艺术家金山等人。

■ 姓氏:钟

■ 由来

钟姓是商朝建立者商汤的后代。西周初年,商汤裔孙微子启受封于宋(今河南商丘南),建宋国,数传至宋桓公时,有子名敖,任职于晋国。后来,敖孙伯宗任晋国大夫,因忠直敢谏而得罪于执政的郤氏,被杀。伯宗子州犁出奔楚国,仕于楚,官至太宰,食采于钟离(今安徽风阳东北),子孙也以钟离为姓。秦朝末年,其裔孙钟离昧随项羽起兵反秦,为名将。项羽失败后,他遭刘邦追杀,自刎而死。其子钟离接为避父难,迁居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改姓钟氏,史称钟接。他也是当今大多数钟姓人尊奉的始祖。除上述一支外,钟姓人还有其他一些来源。虞舜时,出自赢姓部落的伯益负责驯养鸟兽,至大禹时又辅佐治水,因功而得以受姓命氏。此后,嬴姓部落又分为14个小部落,其中的一个部落就是钟部落,这一部落的人后来也姓钟。《湖南蓝山钟氏族谱》载,居住在湖南蓝山一带的钟姓人,其祖先原是周朝负责钟吕乐器的乐师。按周礼规定,在春官大宗伯以下,有一负责钟吕等打击乐器的属官,称钟师。担任钟师的人多是与周王同姓的王族成员,其职位因具有极强的专业性,故世代相袭。春秋时,由于周朝的礼崩乐坏,钟师之家失去了世代承传的职位,出亡到诸侯国谋生。为标明自己原有的身份,他们从此也都以钟为姓。如楚国就有一位名为钟仪的人,他的家族就是一个世代相继的乐官之家

■ 发展

钟姓尽管来源不一,在发展中仍以钟接之后影响最大,其所居住的颍川长社也被尊为钟姓人的唯一郡望。至西晋末年,颖川钟姓人的一支因避“五胡之乱”渡江南下,后定居在今广东梅州和福建长汀等地。清朝嘉庆以后,两地的钟姓人又渡过台湾海峡或南海,到台湾和东南亚等地谋求生存,遂使钟姓人的势力扩展到大陆以外。

■ 名人

春秋时音乐家钟子期、三国书法家钟繇、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元代戏曲家钟嗣成、明代文学家钟惺、当代军事家钟赤兵等人,无不彪炳史册

■ 姓氏:姚

■ 由来

姚姓出自虞舜,是一个由地名而来的姓氏。上古时期,虞舜担任有虞氏部落的首领,因为生在姚墟(今河南范县一带),便以姚字为姓。西汉时,在我国的西部生活着一些羌族人,其中的一支又被称为烧当羌。这支羌族人的首领在两晋十六国时入主中原,为了便于与汉族人融合,曾自称是汉族人祖先之一的虞舜的后代,因此也冒用汉姓姚。

■ 发展

后来,这支姚姓人中还出了一些统治中原地区的皇帝,建立了后秦国,称霸中国西北部达数十年。再后来,他们所建立的国家被东晋灭亡,他们也慢慢与汉民族融合在一起。隋唐以后,如果不借助于家谱的话,很难再把他们从汉民族中区别出来。上述两支姚姓人以出自虞舜之后者为正宗,历史上还发展为“吴兴”、“南安”等郡望。十六国时期,姚弋仲、姚苌、姚兴等人都是羌族出身的部落首领和皇帝。

■ 名人

入唐以后,姚崇是著名宰相,姚合是有影响的诗人,姚思廉是知名的史学家。元朝,姚枢是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姚燧是文学家。明朝,姚绶是画家,姚广孝是佛学家和著作家,姚长子是抗倭义士。清朝,姚鼐是散文家,姚范、姚燮是文学家,姚文田、姚际恒是学者。当代,如姚雪艮、姚依林等都是影响很大的名人。

■ 姓氏:孙

■ 由来

孙姓的来源主要分为三支,其中最早的一支出自西周皇族。据《元和姓纂》等记载,周文王第八子姬叔被分封于康(今河南禹州北),史称康叔,至周成王时移封于卫(今河南卫辉),称卫康叔。他的八世孙是卫武公。此后,武公生惠孙,惠孙生耳,耳生武仲。武仲时,为了纪念祖父,便以祖父名中的“孙”字为姓。孙姓的另一个来源是出自楚国令尹孙叔敖之后。《新唐书·宰相世表》说,楚国是一个以芈为姓的国家,至楚王蚡冒时,生子名为章,为章又生子为叔伯、孙为贾伯、曾孙为艾猎,其中 艾猎即孙叔敖。孙叔敖任楚国令尹时为官清廉,政绩卓著,后人为了加以纪念,便以他的字“孙”为姓。孙姓的第三个来源是出自齐国的田完之后。史称田完字敬仲,四世孙无宇即齐桓子,有子二人:恒、书。其中书字子占,任齐国大夫,因率众讨伐莒国有功,被齐景公赐姓孙、以安乐(今山东惠民)为食邑。此后,他的后代也姓孙。

■ 发展

上述三支孙姓人就影响论,以第三支为最大。如这支孙姓人 在孙书受姓以后,仅传了两代,便出了一位享誉中外的大军事家孙武,他所撰著的《孙子兵法》至今还是世界各国军事界研究的书籍。 从孙武再传至孙膑,也是一位大军事家,同样撰著了一部有广泛影响的《孙膑兵法》。因此,这支孙姓人由于二人奠定的基础,其影响自然超出其他两支之上。特别是到了东汉末年,孙武的22代孙孙权在江东地区建立了吴国,史称孙吴,与魏、蜀两国抗衡,传国50余年,实际上是把这支孙姓人的影响推向了顶峰。所以,从此以后,孙姓人言源流必称是孙武之后,都以有这样的祖先为荣。在发展中,孙姓中孙武的后人又形成了太原、乐安、东莞、吴郡(富春)四大郡望,以及富阳、清河、洛阳等重要支派。其中东莞孙氏世居山东莒县,是孙膑的直系子孙。这支孙姓人在汉魏南北朝时盛极一时,相继出了汉代的孙扬、魏国的孙耽、晋朝的孙牧、南朝宋代的孙奉伯、梁代的孙谦等著名人物。其后,另一位孙姓名人孙承事约在宋元时期迁居福建长汀,至明朝永乐中(公元403——1424年),又有孙友松迁广东紫金。此后又12传至孙连昌,在清朝康熙年间迁香山涌口门村;再传2代至孙殿朝,又从涌口门村迁居翠亭村。孙殿朝便是民国大总统孙中山的高祖父。

■ 名人

革命先驱孙中山、孙叔敖、孙武、孙膑、孙权等人极具影响。至于春秋时“伯乐”孙阳、战国大儒孙卿、唐代药王孙思邈、书法家孙过庭、明代“上圣皇太后”孙太后、清朝朴学宗师孙诒让、近代京剧艺术家孙菊仙等人,也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

■ 姓氏:郑

■ 由来

郑姓的来源与先秦时期的郑国有关,郑国是由周朝王室分封而来的国家。史称周宣王时,封幼弟姬友于械林(今陕西华县东),建郑国,姬友亦即郑桓公。周幽王时,桓公入朝任司徒,见幽王无道,便向一位叫太史伯的人询问自保之计。太史伯说,在洛水以东、黄河、济水以南的虢、郐两国之间有一大片土地,交通便利,物产富饶,你可以先把家室和财产安置在那里,再寻找机会,控制这片地方。桓公依计而行,可惜还没有把一切安顿好,他就在“犬戎

之难”中被杀害。此后,他的儿子郑武公继承了他的遗志,帮助周平王建立了东周,因功被赏赐了虢、郐之间的土地,建立了新的郑国。此后,他的子孙便在这一带发展繁衍,世袭郑公称号,直到公元前375年,才因郑国被韩国灭亡而丧国失爵。亡国后的郑国贵族散居于京(今河南荥阳京襄城)、制(今荥阳西)、祭(今河南郑州东)和陈(今河南淮阳)、宋(今河南商丘)之间,为纪念故国,便相继改姓郑。

■ 发展

郑姓主要发源于今河南中部一带,这里在古代曾是荥阳郡的管辖范围,所以在郑姓人中,自古就有“天下郑姓出荥阳”或“荥阳郑氏遍天下”之说。直到今天,在河南中部仍有一个名为“荥阳”的县级市,但这一地名与古代的荥阳郡远不是一回事,其地理范围已经比古代小了许多,只是当年荥阳郡中的一小部分。《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说,郑国灭亡时的最后一位国王是郑幽公,生公子鲁,鲁七世孙郑当时,汉代任大司农。当时六世孙郑稚,汉末自陈迁河南开封(今开封县南)。晋置荥阳郡,遂为荥阳开封人。此后,天下郑姓言源流者,皆曰出自荥阳。

■ 名人

在先秦时就出了一位名为郑国的水利专家,此后便名贤相继,累世不绝。根据某些学者统计,郑姓历代名人仅入二十五史者就达443位之多,其中有东汉经学家郑玄、宋代史学家郑樵、明朝航海家郑和、清代民族英雄郑成功、以及书画家郑燮(板桥)、改革家郑观应,当代文学家郑振铎、破世界女子跳高纪录的郑风荣等人。其名人之多、名人名声之大,实在是应该使当今郑姓人引以为荣的。


相关文章

  • 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
  • 研究报告的计划: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同姓的同学不少.他们常开玩笑说:"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有一次,我翻阅<百家姓>发现许多有关姓氏的故事.于是,我们小组的成员开始了这次姓氏之旅. 二.调查方法 1.查阅 ...查看


  • 论中国姓氏文化及其意义
  • 上个世纪后半叶,一部名叫<根>的小说横空出世.风靡世界,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一股寻根问祖的潮流,这股潮流至今仍绵绵不断.生生不息. 寻根问祖不仅仅是人类的一种怀旧的情感,也是后人对先祖的认同,又时后来者对历史的反思,更是继承者对未来 ...查看


  • 中国文化概论学习心得 1
  • 中国文化概论学习心得 中华五千多年悠久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更是形式多样,涉及内容广泛.其中,有一些还颇具神秘色彩,似乎披上了面纱,引人遐想.岁月承载着历史,中华大地积淀了文明的精华,我们这些华夏子孙取 ...查看


  • 杨氏的调查报告
  • 关于"永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报告 团队名称:06小分队 队员:冀雅楠,陈柏鹏, 调查地点: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 调查时间: 调查目的:现在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令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同 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人 ...查看


  • 家谱族谱档案刍议
  • ・63・ 族档刍○梁守金 家谱族谱是中国古代宗法社会中主要记载宗族人物世系和记载宗族事迹的档案资料,它 以特殊的文体形式记载着宗族的发展史,其中包括人口迁徙和繁殖史等重要内容. 一.家谱族谱档案的重要作用. 早在本世纪初,史学大师梁启超说: ...查看


  • 姓氏与文化
  • 语言与文化课程论文 --姓氏与文化 [姓氏与文化] 以例子引入:在课堂上讲到姓氏与文化之后我就感觉到自己找到了论文的走向,我在想姓氏里面包含了什么样的文化呢? 课上老师讲到一个姓名"马露萍"看到这个名字谁会觉得它包含什么 ...查看


  • 李姓来源研究报告
  • 篇一:李姓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这姓李究竟是怎么来的?这个世界上总共有多少姓李的人呢?历史上有多少姓李的名人呢.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中华姓李的的书籍,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李姓的 ...查看


  • 英汉姓名的文化底蕴及其翻译
  • 第21卷第4期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21,No.4 英汉姓名的文化底蕴及其翻译 黄碧蓉 (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摘 要:姓名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集中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特点,英汉姓名因 ...查看


  • 蒋姓的起源,蒋姓的来源
  • 蒋姓的起源,蒋姓的来源 姓氏:[蒋] 拼音:Jiang 郡望:乐安郡 名人:蒋琬,蒋廷锡,蒋仁,蒋介石,蒋经国 胜迹:缺 文献:丹徒蒋氏宗谱 历史:蒋姓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名第四十三,在台湾排名第六十三.蒋姓出自姬姓,是西周皇族的后代.西周初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