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警察网-人民时评:群众的安全感来自哪里?

人民时评:群众的安全感来自哪里?

2011-01-05    来源:中国警察网-人民公安报   作者:王品

从足球打假反赌,一批“大鱼”落网,到扫黄风暴席卷,“天上”重回“人间”;从世博、亚运安保,筑牢“护城河”,到力保校园安全行动,当好“护卫天使”……过去一年,时时闪动金盾,处处照耀警徽。人民网近日推出2010年公安机关十大“给力”行动,让人看到公安工作不是“浮云”,是相当“给力”。

实际上,“给”的不仅是“力”,更是公众的安全感。所谓的安全感,是因为外部环境而产生的一种内心感觉。正因给力的公安工作,才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才有了公众对外界的掌控感和可预期感,也才有了放心、舒心的安全感。

公众是否有安全感,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作为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安全感首要的前提是“信任”。如果没有对社会管理者的信任,谈何放心、舒心。我们看到,“严打整治行动”严厉打击暴力犯罪、涉枪涉爆犯罪、黑恶势力犯罪等违法犯罪,可以说是公众最痛恨什么犯罪,就重点打击什么犯罪;哪里治安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哪里。正是这样的决心和态度,让公安工作能取信于民,也才让公众的安全感有了坚实的基础。

也要看到,在“权利时代”,公众已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还是一个个具体的个人。每个人都从眼见耳闻中进行判断,在安全感的取得上,同样如此。不管工作总结出现了多少激动人心的数字,也不管这些数字背后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和汗水,安全感只能来自每个个人的切身感受。

“给力”的公安工作,能给人以安全感,也正源于此。当接送孩子时看到警车在学校门口巡查,当取钱时抬头看到取款机上方的防骗提示,当看到民警深夜还在街头查酒驾……正是这些点滴细节,让我们能够放心地把孩子送进学校,让我们能安心地把钱款汇给亲人,让我们能轻松地在街头漫步;正是这点滴细节,让我们时刻能感受到身边有强力的保护,让我们能建立起对公安工作的信任,产生弥足珍贵的安全感。

“给力”的工作,也是时代的要求。细览十大“给力”行动,可以看到,很多针对的是当前出现的新情况:电信诈骗可谓“新型骗局”,跨境诈骗更让人防不胜防;假发票造成财务管理的混乱,损害到公众的利益;酒后驾车也是机动车近些年来迅速增长带来的新问题……没有强烈的敬业精神,没有创新的工作方式,难以做好这些“必答题”。而公众也正是在这样与时俱进的工作举措中,感受到公安工作的贴心与效率。

实际上,公安工作还有很多“给力”的地方。来到人民网“触网”的全国公安厅局长,已经超过30位;一些地方的公安机关,在网上织起“围脖”,被网民亲切地称为“厅哥”;通缉令发上了互联网,调动起亿万网民的参与感……技术的更新、社会的变化,让公安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复杂,同样也让公安工作的手段更丰富。这些新技术手段的运用,同样可以让公众去除疏离感、惶恐感,得到权威感、安全感。

给群众以安全感,是公安部门的职责。公权力来自公众的赋权,而公众之所以让渡部分权力,正是因为集合起来的权力,能提供个人需要却又无法拥有的公共产品,比如良好的社会秩序,比如内心的安全感。公安部门的“给力”工作,不仅是职责所在,也是最基本的行政伦理;公众的安全感,不仅是公众的心理需求,更是公安部门存在的原因。愿公安部门工作更“给力”,公众的安全感也更丰盈。

人民时评:群众的安全感来自哪里?

2011-01-05    来源:中国警察网-人民公安报   作者:王品

从足球打假反赌,一批“大鱼”落网,到扫黄风暴席卷,“天上”重回“人间”;从世博、亚运安保,筑牢“护城河”,到力保校园安全行动,当好“护卫天使”……过去一年,时时闪动金盾,处处照耀警徽。人民网近日推出2010年公安机关十大“给力”行动,让人看到公安工作不是“浮云”,是相当“给力”。

实际上,“给”的不仅是“力”,更是公众的安全感。所谓的安全感,是因为外部环境而产生的一种内心感觉。正因给力的公安工作,才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才有了公众对外界的掌控感和可预期感,也才有了放心、舒心的安全感。

公众是否有安全感,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作为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安全感首要的前提是“信任”。如果没有对社会管理者的信任,谈何放心、舒心。我们看到,“严打整治行动”严厉打击暴力犯罪、涉枪涉爆犯罪、黑恶势力犯罪等违法犯罪,可以说是公众最痛恨什么犯罪,就重点打击什么犯罪;哪里治安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哪里。正是这样的决心和态度,让公安工作能取信于民,也才让公众的安全感有了坚实的基础。

也要看到,在“权利时代”,公众已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还是一个个具体的个人。每个人都从眼见耳闻中进行判断,在安全感的取得上,同样如此。不管工作总结出现了多少激动人心的数字,也不管这些数字背后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和汗水,安全感只能来自每个个人的切身感受。

“给力”的公安工作,能给人以安全感,也正源于此。当接送孩子时看到警车在学校门口巡查,当取钱时抬头看到取款机上方的防骗提示,当看到民警深夜还在街头查酒驾……正是这些点滴细节,让我们能够放心地把孩子送进学校,让我们能安心地把钱款汇给亲人,让我们能轻松地在街头漫步;正是这点滴细节,让我们时刻能感受到身边有强力的保护,让我们能建立起对公安工作的信任,产生弥足珍贵的安全感。

“给力”的工作,也是时代的要求。细览十大“给力”行动,可以看到,很多针对的是当前出现的新情况:电信诈骗可谓“新型骗局”,跨境诈骗更让人防不胜防;假发票造成财务管理的混乱,损害到公众的利益;酒后驾车也是机动车近些年来迅速增长带来的新问题……没有强烈的敬业精神,没有创新的工作方式,难以做好这些“必答题”。而公众也正是在这样与时俱进的工作举措中,感受到公安工作的贴心与效率。

实际上,公安工作还有很多“给力”的地方。来到人民网“触网”的全国公安厅局长,已经超过30位;一些地方的公安机关,在网上织起“围脖”,被网民亲切地称为“厅哥”;通缉令发上了互联网,调动起亿万网民的参与感……技术的更新、社会的变化,让公安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复杂,同样也让公安工作的手段更丰富。这些新技术手段的运用,同样可以让公众去除疏离感、惶恐感,得到权威感、安全感。

给群众以安全感,是公安部门的职责。公权力来自公众的赋权,而公众之所以让渡部分权力,正是因为集合起来的权力,能提供个人需要却又无法拥有的公共产品,比如良好的社会秩序,比如内心的安全感。公安部门的“给力”工作,不仅是职责所在,也是最基本的行政伦理;公众的安全感,不仅是公众的心理需求,更是公安部门存在的原因。愿公安部门工作更“给力”,公众的安全感也更丰盈。


相关文章

  • 2017高考作文必备素材:最新热点时评12篇
  • 2017高考作文必备素材:最新热点时评12篇 一.共享单车 更需共治 两会上,共享单车成为一个小热点.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表示,共享单车是模式创新,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共同努力,一定能发展好.从盈利模式与市场前景到传统自行车行业承受的冲击,从 ...查看


  • 最新招警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 历年全国招警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人民警察的任务和主要职责是什么?为何要报考警察? 答:人民警察的任务和主要职责可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第一章总则和第二章职权. 人民警察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保护公民的人 ...查看


  • [快报时评]:凝聚上下同心谋发展强大合力
  • 全市党建大会系列评论之三 在全市党建工作大会上,市委书记许文就我市正在开展的大走访活动指出,"要深化已有的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广泛开展大走访活动,坚定不移走下去,扎扎实实抓下去,促使党员干部在走进群众中'耳聪目明',在密切关系中'感 ...查看


  • 牛玉兵:一个老兵的新警察故事
  • 阳春三月乍暖还寒,但祁县交警大队事故处理中队却回荡着一股正义的暖流.在这里,曾经使多少个妄图逃脱法律制裁的交通肇事逃逸者低头认罪,最终受到法律的严惩:正是这个中队,挽救了一个个因痛失亲人而即将崩溃的家庭,使他们受到创伤的心灵得以抚平:也正是 ...查看


  • 我国警察检查权剖析
  • 作者:谢川豫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2005年10期 [中图分类号]D922.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40(2005)03-0031-07 一.警察检查权的质疑与困惑 人们曾经对警察的"例行查房&quo ...查看


  • "网络评论"怎么写?
  • "网络评论"怎么写? 文/朱波 初写时评时,什么叫"时评"?我也有"网络论坛"上跟帖"是不是叫'时评'"之感.因为在"消息"."通 ...查看


  • 时政热点点评
  • 业主闹房 开发商无责[背景材料]时政热点:业主"闹房" 开发商无责.商品房暴跌,不见得是好事.至少在上海几个楼 盘的购房者看来是如此. 近日, 这些老业主因不满开发商大幅降价, "围攻"售楼处讨要说法 ...查看


  • 组工时评文章范文集
  • 组工时评文章范文集 值班期间饮酒,取消职务冤不冤? 24日,"温州纠风在线"发布消息:因抗台风期间喝酒聊天,乐清市拟任环保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立中被取消任职. 乐清市纪委回复:经调查,张立中身为领导干部,思想不够重视,在抗 ...查看


  • 协警工作心得体会
  • 协警工作心得体会一:协警工作心得体会 我是20xx年3月参加工作的,在协警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近七个年头了.我最大的工作体会,总结为一句话就是:每一样工作都有她美丽的地方,我们要懂得从工作中体会这种美丽. 要想全心全意做好一份工作,首先你得热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