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依据苹果的特性和形态特点,结合果农的经验,介绍提高苹果果品质量及效益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指导果农生产。 关键词:苹果;栽培技术;经济效益 1 肥水管理 秋、冬季落叶后,根系停止生长前(地面封冻前)施入腐熟基肥45~60 t/hm2。在定植穴外挖环状或平行沟,沟宽60 cm,深40 cm(依植株大小调整),施后浇透水。萌芽前后追肥,以氮肥为主,施尿素2~4 kg/株,花芽分化及果实膨大期,以磷钾肥为主,氮磷钾混施,果实生长后期以磷钾肥为主,施肥后浇水。根外追肥,生长前期以氮肥为主,喷0.3%~0.5%尿素2~3次,花期喷0.3%硼砂2次,后期以磷钾肥为主,7~8月喷0.3%磷酸二氢钾2次。最后1次叶面追肥在果实采摘前20 d以前进行。根据土壤墒情适时灌水,灌水以“花前灌足,春梢旺长期灌好,果实膨大期灌少,封冻水适量”为原则,结合施肥浇水,雨季注意排涝。扩大果园生草面积,缓和降雨对土壤的直接侵蚀,减少地表径流,减弱地表蒸发,涵养肥水,改善果园生态环境和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综合肥力,促进天敌种群的繁衍。注意保持树盘内不生草。 2 整形修剪 首先,开张骨干枝的角度,小冠疏层形主枝角度70°左右,第1层主枝各配置2个副主枝,第1副主枝距干约20 cm,往上相距20 cm在反方向再选配第2副主枝。上面的主枝不留副主枝,其上直接着生结果枝组,树头过高的及时落头,以防止树冠交接和冠下衰弱。纺锤形的主枝角度保持80°左右,上面培养中、小型枝组,或直接利用短果枝和短果枝群结果,主枝过长的适时修剪。疏除过密枝和重叠枝,控制枝条数量,保持良好树体结构。其次,对一些苹果园株行距配置不当或控制不力,导致果园郁蔽,光照恶化,严重影响着果品质量的提高。要根据株行距的大小、树的生长情况,采取隔株去株,隔株控株(每隔1株控制1株的树冠大小),保留适当大枝以外,其它分2~3年逐步疏除,对碰头枝插空缩剪换头,对枝头旺盛交接的,缓前促后,用后部枝换头。再者对密植果园注意平衡树势,控制骨干枝。外围枝多用拉枝、拿枝等方法处理枝头;主枝控制修剪,减少外围枝,促进内膛枝长势,增加光照;保留的辅养枝逐步回缩或疏除,给永久性骨干枝让路,保持树冠通风透光;结果枝组根据不同情况,精细修剪,不断更新,稳定结果能力。 3 花果管理 首先,疏花疏果,合理负荷。疏花疏果时期进行得越早越好,疏果不如疏花,疏花不如疏花芽。疏花时,每隔15~20cm留1个花序,疏去弱花序、晚开花序,同一花序内疏去部分晚开边花,留2~3朵花后再定果。花后定果,疏去小果、病虫果、畸形果,每隔20~30cm留1个花序,每序留单果,壮树、壮花芽可留部分双果。树冠内膛和中下层少疏多留,外围和上层多疏少留,辅养枝、强枝多留,骨干枝、弱枝少留,骨干枝、延长枝以内50cm不留果,以保证其正常生长。其次,果实精细管理。果实套袋应选耐日晒、耐水性强、不易变形的双层纸袋,纸袋外为防潮纸,内为防菌纸。套袋时期在定果后,即花后40d左右、第1次生理落果后。在套袋前3~5d喷好杀菌剂,主要喷多菌灵1 500倍液。将果实疏留单果,最好保留中心果,套袋要严,袋口折叠后集中于中间,用铁丝从外向果柄缝处压卡紧,以防虫、透雨。在果实成熟前20~30d除袋,时间以睛天上午10时前、下午5时后或阴天为好。应先除去外层纸袋。3~4d后再去内层袋,或先撕开下口,3~4d后再去掉整个袋子。这样不易出现日灼伤,而且着色快,色泽鲜艳,售价高,经济效益好。摘袋时,对不需着色的品种,如黄元帅,可以不摘袋,直到采收,可连同袋一起采摘,进行短期贮藏,摘袋前2~3d喷杀菌剂,预防感染病菌。在采前30~40d,或去袋后5d,开始摘除3~5片贴近果面的叶片,保留叶柄,使60%果面能照射到直射光,避免果面形成花斑。摘叶后5d左右,用手轻转果实,使阴面朝阳,使其全面着色,转果时应顺一个方向进行,宜在早晚进行,以防日灼。套袋苹果在去袋的同时,进行贴字;未套袋的红色品种特别是元帅系,在8月上旬果个长成、开始着色时贴字。 4 病虫害防治 阳信县苹果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轮纹病、早期落叶病、白粉病、腐烂病等,虫害主要有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桃蛀螟、螨虫类、金纹细蛾、天牛等。发芽前用6~7 °Be石硫合剂对越冬的病虫源进行铲除,防治效果非常突出,对苹果全爪螨越冬卵的杀伤几乎达到100%,对上述病害的防治效果亦可提高30%左右,于花前用1次吡虫啉防治蚜虫,花后再用1次0.5 °Be石硫合剂防治白粉病和螨类。挂糖醋罐和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梨小食心虫、卷叶蛾、毛虫类等成虫。5月以后用波尔多液、代森锰锌、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交替使用防治烂果病、早期落叶病等,后期可加用1次多抗霉素。桃小食心虫对苹果危害最重,因此是重点防治对象,通过性激素掌握其发生规律,在成虫羽化高峰期的第8~9天喷药防治,与灭扫利结合可防治螨类,与灭幼脲3号结合可防治金纹细蛾。对腐烂病,勤查、勤治都将收到满意的防治效果,方法是将枝干上的病兆用刀刮除,涂以10~15 °Be石硫合剂,若经雨水冲刷,需再涂1次。防治天牛需勤查勤治,于6月中下旬成虫羽化期进行捕捉。 参考文献 1 王玉玲.苹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河北果树,2010(2) 2 秦德智.寒富苹果早期优质丰产栽培新技术[J].山西果树,2010(3) (责任编辑 王蔓)
摘 要:依据苹果的特性和形态特点,结合果农的经验,介绍提高苹果果品质量及效益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指导果农生产。 关键词:苹果;栽培技术;经济效益 1 肥水管理 秋、冬季落叶后,根系停止生长前(地面封冻前)施入腐熟基肥45~60 t/hm2。在定植穴外挖环状或平行沟,沟宽60 cm,深40 cm(依植株大小调整),施后浇透水。萌芽前后追肥,以氮肥为主,施尿素2~4 kg/株,花芽分化及果实膨大期,以磷钾肥为主,氮磷钾混施,果实生长后期以磷钾肥为主,施肥后浇水。根外追肥,生长前期以氮肥为主,喷0.3%~0.5%尿素2~3次,花期喷0.3%硼砂2次,后期以磷钾肥为主,7~8月喷0.3%磷酸二氢钾2次。最后1次叶面追肥在果实采摘前20 d以前进行。根据土壤墒情适时灌水,灌水以“花前灌足,春梢旺长期灌好,果实膨大期灌少,封冻水适量”为原则,结合施肥浇水,雨季注意排涝。扩大果园生草面积,缓和降雨对土壤的直接侵蚀,减少地表径流,减弱地表蒸发,涵养肥水,改善果园生态环境和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综合肥力,促进天敌种群的繁衍。注意保持树盘内不生草。 2 整形修剪 首先,开张骨干枝的角度,小冠疏层形主枝角度70°左右,第1层主枝各配置2个副主枝,第1副主枝距干约20 cm,往上相距20 cm在反方向再选配第2副主枝。上面的主枝不留副主枝,其上直接着生结果枝组,树头过高的及时落头,以防止树冠交接和冠下衰弱。纺锤形的主枝角度保持80°左右,上面培养中、小型枝组,或直接利用短果枝和短果枝群结果,主枝过长的适时修剪。疏除过密枝和重叠枝,控制枝条数量,保持良好树体结构。其次,对一些苹果园株行距配置不当或控制不力,导致果园郁蔽,光照恶化,严重影响着果品质量的提高。要根据株行距的大小、树的生长情况,采取隔株去株,隔株控株(每隔1株控制1株的树冠大小),保留适当大枝以外,其它分2~3年逐步疏除,对碰头枝插空缩剪换头,对枝头旺盛交接的,缓前促后,用后部枝换头。再者对密植果园注意平衡树势,控制骨干枝。外围枝多用拉枝、拿枝等方法处理枝头;主枝控制修剪,减少外围枝,促进内膛枝长势,增加光照;保留的辅养枝逐步回缩或疏除,给永久性骨干枝让路,保持树冠通风透光;结果枝组根据不同情况,精细修剪,不断更新,稳定结果能力。 3 花果管理 首先,疏花疏果,合理负荷。疏花疏果时期进行得越早越好,疏果不如疏花,疏花不如疏花芽。疏花时,每隔15~20cm留1个花序,疏去弱花序、晚开花序,同一花序内疏去部分晚开边花,留2~3朵花后再定果。花后定果,疏去小果、病虫果、畸形果,每隔20~30cm留1个花序,每序留单果,壮树、壮花芽可留部分双果。树冠内膛和中下层少疏多留,外围和上层多疏少留,辅养枝、强枝多留,骨干枝、弱枝少留,骨干枝、延长枝以内50cm不留果,以保证其正常生长。其次,果实精细管理。果实套袋应选耐日晒、耐水性强、不易变形的双层纸袋,纸袋外为防潮纸,内为防菌纸。套袋时期在定果后,即花后40d左右、第1次生理落果后。在套袋前3~5d喷好杀菌剂,主要喷多菌灵1 500倍液。将果实疏留单果,最好保留中心果,套袋要严,袋口折叠后集中于中间,用铁丝从外向果柄缝处压卡紧,以防虫、透雨。在果实成熟前20~30d除袋,时间以睛天上午10时前、下午5时后或阴天为好。应先除去外层纸袋。3~4d后再去内层袋,或先撕开下口,3~4d后再去掉整个袋子。这样不易出现日灼伤,而且着色快,色泽鲜艳,售价高,经济效益好。摘袋时,对不需着色的品种,如黄元帅,可以不摘袋,直到采收,可连同袋一起采摘,进行短期贮藏,摘袋前2~3d喷杀菌剂,预防感染病菌。在采前30~40d,或去袋后5d,开始摘除3~5片贴近果面的叶片,保留叶柄,使60%果面能照射到直射光,避免果面形成花斑。摘叶后5d左右,用手轻转果实,使阴面朝阳,使其全面着色,转果时应顺一个方向进行,宜在早晚进行,以防日灼。套袋苹果在去袋的同时,进行贴字;未套袋的红色品种特别是元帅系,在8月上旬果个长成、开始着色时贴字。 4 病虫害防治 阳信县苹果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轮纹病、早期落叶病、白粉病、腐烂病等,虫害主要有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桃蛀螟、螨虫类、金纹细蛾、天牛等。发芽前用6~7 °Be石硫合剂对越冬的病虫源进行铲除,防治效果非常突出,对苹果全爪螨越冬卵的杀伤几乎达到100%,对上述病害的防治效果亦可提高30%左右,于花前用1次吡虫啉防治蚜虫,花后再用1次0.5 °Be石硫合剂防治白粉病和螨类。挂糖醋罐和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梨小食心虫、卷叶蛾、毛虫类等成虫。5月以后用波尔多液、代森锰锌、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交替使用防治烂果病、早期落叶病等,后期可加用1次多抗霉素。桃小食心虫对苹果危害最重,因此是重点防治对象,通过性激素掌握其发生规律,在成虫羽化高峰期的第8~9天喷药防治,与灭扫利结合可防治螨类,与灭幼脲3号结合可防治金纹细蛾。对腐烂病,勤查、勤治都将收到满意的防治效果,方法是将枝干上的病兆用刀刮除,涂以10~15 °Be石硫合剂,若经雨水冲刷,需再涂1次。防治天牛需勤查勤治,于6月中下旬成虫羽化期进行捕捉。 参考文献 1 王玉玲.苹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河北果树,2010(2) 2 秦德智.寒富苹果早期优质丰产栽培新技术[J].山西果树,2010(3) (责任编辑 王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