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左派和右派

何谓左派和右派

zuǒpài

左派又称左翼,右派又称右翼。左派与右派的区分通常有两层含义。

"左派"(或左翼)、"右派"(或右翼)来自法语。史学界普遍认为"左派"和"右派"这一对词语诞生于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

政治术语中左和右的概念起源于法国大革命时期。在1791年的制宪会议上辩论时,拥护激进革命的人恰好坐在议会的左边,而主张温和的保守派(立宪派)恰好坐在主持人右边,于是,人们习惯上将革命的一派称为“左派”,反对革命的一派称为“右派”。后来,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从这一含义中引申为右派即资产阶级反动派,左派即无产阶级革命派。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在制宪议会上,第一等级教士和第二等级贵族的议员与处于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城市平民、工人和广大农民的议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同年9月的制宪议会会议上,第一、二等级的议员大都坐在议会右边的席位上,而第三等级的议员占据了左边的席位。这个颇具戏剧性的历史场面本是偶然形成的,但反映到语言中,在词汇中便出现了"左派"与"右派"这一对政治概念。一般来说,右是指思想落后于实际,不能随变化了的情况前进,企图开历史倒车的思想和行为。在政治上往往表现为或是反动的,投降的或是悲观的、保守的。这种思想就是右倾机会主义,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被称为右派。如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我党公开反对的是国民党右派分子。后来又出现了对反革命势力妥协退让而葬送革命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与右相对的左,是指革命的、思想进步的,如德国十一月革命的领导者斯巴达克团,就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左派,是德国共产党的前身。又如国民党内部积极支持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何香凝、廖仲恺等都是国民党左派。在文化战线上,积极投身革命的是“左翼作家联盟”。

这就产生了在政治上区分左右的第一层含义:左派是指站在地位比较低的阶级一边的人,右派是指站在地位比较高的阶级一边的人。当今社会封建贵族阶级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社会上主要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中间是小资产阶级。所以当前的左派主要是支持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利益的人,右派则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左派与右派的划分是相对的,封建时代资产阶级还没有成势,所以是包含在左派一边的,但是今天他们已经财大气粗占据了社会的统治地位,所以通常被归入右派阵营;小资产阶级在革命队伍内部习惯性地要用自私自利的思想与无产阶级发生冲突,则又会成为革命队伍内部的右派。

左派由于社会地位比较低,通常主张变革,所以"左派"一词又有进步的含义,而"倒退"保守者称为"右派"。这就是政治上左右划分的第二层含义。

有些人认为:

1右:自私贪婪一些就是右;

2左:无私高尚一点即为左.

3人性是自私的;社会性是无私的.

4自私太过违背社会性;无私太过绝人性.

5因此,人类注定要在左派与右派的纷争中获取进步.

所谓左派右派之分是个历史的产物,分别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而这个资产阶级革命中所诞生的名词,又被马克思主义做了进一步的引申,所以要讲清左派右派这个问题,还和你是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有关。

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或无产阶级的立场,所谓左派就是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人群,而马克思主义指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所以在今天左派就是主张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人群。有一个经常和左派右派混淆的问题就是左倾和右倾的区分。同样是主张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的,也就是谋求进步的左派内部,会因为对现实的认识不一致,因此就产生了对采取何种措施的分歧。认识落后于实际情况的,我们叫做右倾,主张超越实际情况进行变革的,我们叫做“左”倾。无论“左”倾右倾,都是站在进步一边,属于革命队伍内部的认识问题,都属于左派,是认识上产生了偏差。但是超越了实际强求的所谓进步不能算是真正的进步,甚至可能是形左而实右的,所以这种极左,通常要加上引号。无论“左”倾、右倾,都会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危害,因此就需要既防“左”又防右。对认识上有偏差的“左”倾或右倾,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从思想上给以帮助,促使他们转变。所谓防,只是说要防止在策略上出现“左”或右倾,不是说像防贼一样的防人,甚至是把他们作为革命的对象。

对于无产阶级来说,主张资本主义,极力为资本主义社会辩护的,就是右派。由于右派极力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反对历史向社会主义前进,所以右派是代表着逆历史前进方向的势力。而站在资产阶级立场,资本主义社会当然是要万万年永世长存的,因此他们并不承认主张实现社会主义的是什么左派,在他们那里,左派恐怕是要被称作空想派、乌托邦的。但右派在如何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上,也还存在路线之争,主要地区分为改革派与维持派(也称保守派)。改革派就是要去掉一些资本主义的弊端,进行一些改良,这就必然要向社会主义学习和靠拢,其政策主张也就必然更多地反映了中、下阶层的利益,由此,一般也称其为资产阶级左翼或左派。而维持派(或保守派)则更多地要求维护传统的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反对对资本主义进行改良,因此其主张就必然更多地代表上层阶级的利益,一般称其为右翼或右派。不过也常常不用左右派的称呼来表示,比如,美国的民主党属左翼,但通常称之为自由派,而美国的右翼共和党则被称为保守派。

与左倾和右倾的概念相对,在政策的具体实施上又有保守、稳健和激进的区别。比如极端的资产阶级右翼极力反对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改革,对已进行的改革拼命反对并主张撤消之,一般称为极端保守派,而激进的资产阶级左翼就主张实行大胆的、迅速的改革,这大概是叫极端自由派吧。我们可以看到,当今资本主义世界,资产阶级的左右两派的主张变得模糊起来,都在向一起靠拢,也就是极端的保守派和保守的改革派在互相靠拢。

其实左派也有保守、稳健和冒进、激进的区别,但这通常和右倾、“左”倾混在一起,不容易区分。

在《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提高左派、右派、“左”倾、“右”倾等几个政治名词。这几个政治名词富有极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对于当代中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和把握的政治名词,而且课文并未从理论上给予详尽的论述。

一般来说,右是指思想落后于实际,不能随变化了的情况前进,企图开历史倒车的思想和行为。在政治上往往表现为或是反动的、投降的或是悲观的、保守的。这种思想就是右倾机会主义,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被称为右派。如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我党公开反对的是国民党右派分子。后来又出现了对反革命势力妥协退让而葬送革命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与右相对的左,是指革命的、思想进步的,如德国十一月革命的领导者斯巴达克团,就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左派,是德国共产党的前身。又如国民党内部积极支持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何香凝、廖仲恺等都是国民党左派。在文化战线上,积极投身革命的是“左翼作家联盟”。

但是,“左”不同于左。20世纪初,列宁和斯大林开始用“左”倾和右倾的概念来分别指无产阶级内部的盲动激进派和保守派。当时无产阶级革命力量还比较薄弱,盲动激进派常给刚刚萌芽的无产阶级革命带来很大的损失,所以说盲动激进派对革命是有害的、错误的。为了表示贬义,特在左字上添加了引号,即“左”倾,以区别于真正的左倾。当时的右倾即保守派延缓革命进程,同社会上的反动右派势力一样会给革命带来明显的损失,因此右字不加引号。到20世纪20年代末,随着无产阶级革命力量的强大,无论是盲动激进派还是顽固保守派,都会给革命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于是使用“左”倾机会主义与右倾机会主义来划分无产阶级内部的政治路线错误。

“左”是指思想超越客观过程的一定阶段,离开了当时大多数人的实践,离开了当时的现实性,坠入空想和盲动。可以说“左”是对左的形而上学的极端化。是形式上的左,而实际上抛弃了左所具有的革命的现实性,片面强化了革命的冒进性。在政治上往往表现为扩大打击面搞过火的斗争,实行冒进主义,这种思想就是“左”倾机会主义,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被称为“左”派。如中国历史上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给中国革命和党造成严重损失。

大革命时期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这里的右倾机会主义指保守、妥协,不带有敌我矛盾性质的反动之意。而1957年反右运动中的“右派”则有反动之意。后来很多右派平反以后右派两字加引号是指所谓的右派,并非反动,1959年的反“右倾”斗争也有此意。只不过反右派斗争主要在党外进行,而反“右倾”斗争主要是在党内。

在世界范围内,到了19世纪,左派和右派的意义发生了变化。左派开始渐渐倾向于社会主义,而右派则渐渐倾向于自由主义。20世纪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期,左派和右派的意义又变化了。左派在当时主要是指称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而极右则是被法西斯主义所代表。二战以后,又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何谓左派和右派

zuǒpài

左派又称左翼,右派又称右翼。左派与右派的区分通常有两层含义。

"左派"(或左翼)、"右派"(或右翼)来自法语。史学界普遍认为"左派"和"右派"这一对词语诞生于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

政治术语中左和右的概念起源于法国大革命时期。在1791年的制宪会议上辩论时,拥护激进革命的人恰好坐在议会的左边,而主张温和的保守派(立宪派)恰好坐在主持人右边,于是,人们习惯上将革命的一派称为“左派”,反对革命的一派称为“右派”。后来,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从这一含义中引申为右派即资产阶级反动派,左派即无产阶级革命派。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在制宪议会上,第一等级教士和第二等级贵族的议员与处于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城市平民、工人和广大农民的议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同年9月的制宪议会会议上,第一、二等级的议员大都坐在议会右边的席位上,而第三等级的议员占据了左边的席位。这个颇具戏剧性的历史场面本是偶然形成的,但反映到语言中,在词汇中便出现了"左派"与"右派"这一对政治概念。一般来说,右是指思想落后于实际,不能随变化了的情况前进,企图开历史倒车的思想和行为。在政治上往往表现为或是反动的,投降的或是悲观的、保守的。这种思想就是右倾机会主义,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被称为右派。如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我党公开反对的是国民党右派分子。后来又出现了对反革命势力妥协退让而葬送革命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与右相对的左,是指革命的、思想进步的,如德国十一月革命的领导者斯巴达克团,就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左派,是德国共产党的前身。又如国民党内部积极支持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何香凝、廖仲恺等都是国民党左派。在文化战线上,积极投身革命的是“左翼作家联盟”。

这就产生了在政治上区分左右的第一层含义:左派是指站在地位比较低的阶级一边的人,右派是指站在地位比较高的阶级一边的人。当今社会封建贵族阶级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社会上主要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中间是小资产阶级。所以当前的左派主要是支持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利益的人,右派则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左派与右派的划分是相对的,封建时代资产阶级还没有成势,所以是包含在左派一边的,但是今天他们已经财大气粗占据了社会的统治地位,所以通常被归入右派阵营;小资产阶级在革命队伍内部习惯性地要用自私自利的思想与无产阶级发生冲突,则又会成为革命队伍内部的右派。

左派由于社会地位比较低,通常主张变革,所以"左派"一词又有进步的含义,而"倒退"保守者称为"右派"。这就是政治上左右划分的第二层含义。

有些人认为:

1右:自私贪婪一些就是右;

2左:无私高尚一点即为左.

3人性是自私的;社会性是无私的.

4自私太过违背社会性;无私太过绝人性.

5因此,人类注定要在左派与右派的纷争中获取进步.

所谓左派右派之分是个历史的产物,分别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而这个资产阶级革命中所诞生的名词,又被马克思主义做了进一步的引申,所以要讲清左派右派这个问题,还和你是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有关。

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或无产阶级的立场,所谓左派就是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人群,而马克思主义指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所以在今天左派就是主张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人群。有一个经常和左派右派混淆的问题就是左倾和右倾的区分。同样是主张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的,也就是谋求进步的左派内部,会因为对现实的认识不一致,因此就产生了对采取何种措施的分歧。认识落后于实际情况的,我们叫做右倾,主张超越实际情况进行变革的,我们叫做“左”倾。无论“左”倾右倾,都是站在进步一边,属于革命队伍内部的认识问题,都属于左派,是认识上产生了偏差。但是超越了实际强求的所谓进步不能算是真正的进步,甚至可能是形左而实右的,所以这种极左,通常要加上引号。无论“左”倾、右倾,都会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危害,因此就需要既防“左”又防右。对认识上有偏差的“左”倾或右倾,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从思想上给以帮助,促使他们转变。所谓防,只是说要防止在策略上出现“左”或右倾,不是说像防贼一样的防人,甚至是把他们作为革命的对象。

对于无产阶级来说,主张资本主义,极力为资本主义社会辩护的,就是右派。由于右派极力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反对历史向社会主义前进,所以右派是代表着逆历史前进方向的势力。而站在资产阶级立场,资本主义社会当然是要万万年永世长存的,因此他们并不承认主张实现社会主义的是什么左派,在他们那里,左派恐怕是要被称作空想派、乌托邦的。但右派在如何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上,也还存在路线之争,主要地区分为改革派与维持派(也称保守派)。改革派就是要去掉一些资本主义的弊端,进行一些改良,这就必然要向社会主义学习和靠拢,其政策主张也就必然更多地反映了中、下阶层的利益,由此,一般也称其为资产阶级左翼或左派。而维持派(或保守派)则更多地要求维护传统的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反对对资本主义进行改良,因此其主张就必然更多地代表上层阶级的利益,一般称其为右翼或右派。不过也常常不用左右派的称呼来表示,比如,美国的民主党属左翼,但通常称之为自由派,而美国的右翼共和党则被称为保守派。

与左倾和右倾的概念相对,在政策的具体实施上又有保守、稳健和激进的区别。比如极端的资产阶级右翼极力反对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改革,对已进行的改革拼命反对并主张撤消之,一般称为极端保守派,而激进的资产阶级左翼就主张实行大胆的、迅速的改革,这大概是叫极端自由派吧。我们可以看到,当今资本主义世界,资产阶级的左右两派的主张变得模糊起来,都在向一起靠拢,也就是极端的保守派和保守的改革派在互相靠拢。

其实左派也有保守、稳健和冒进、激进的区别,但这通常和右倾、“左”倾混在一起,不容易区分。

在《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提高左派、右派、“左”倾、“右”倾等几个政治名词。这几个政治名词富有极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对于当代中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和把握的政治名词,而且课文并未从理论上给予详尽的论述。

一般来说,右是指思想落后于实际,不能随变化了的情况前进,企图开历史倒车的思想和行为。在政治上往往表现为或是反动的、投降的或是悲观的、保守的。这种思想就是右倾机会主义,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被称为右派。如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我党公开反对的是国民党右派分子。后来又出现了对反革命势力妥协退让而葬送革命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与右相对的左,是指革命的、思想进步的,如德国十一月革命的领导者斯巴达克团,就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左派,是德国共产党的前身。又如国民党内部积极支持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何香凝、廖仲恺等都是国民党左派。在文化战线上,积极投身革命的是“左翼作家联盟”。

但是,“左”不同于左。20世纪初,列宁和斯大林开始用“左”倾和右倾的概念来分别指无产阶级内部的盲动激进派和保守派。当时无产阶级革命力量还比较薄弱,盲动激进派常给刚刚萌芽的无产阶级革命带来很大的损失,所以说盲动激进派对革命是有害的、错误的。为了表示贬义,特在左字上添加了引号,即“左”倾,以区别于真正的左倾。当时的右倾即保守派延缓革命进程,同社会上的反动右派势力一样会给革命带来明显的损失,因此右字不加引号。到20世纪20年代末,随着无产阶级革命力量的强大,无论是盲动激进派还是顽固保守派,都会给革命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于是使用“左”倾机会主义与右倾机会主义来划分无产阶级内部的政治路线错误。

“左”是指思想超越客观过程的一定阶段,离开了当时大多数人的实践,离开了当时的现实性,坠入空想和盲动。可以说“左”是对左的形而上学的极端化。是形式上的左,而实际上抛弃了左所具有的革命的现实性,片面强化了革命的冒进性。在政治上往往表现为扩大打击面搞过火的斗争,实行冒进主义,这种思想就是“左”倾机会主义,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被称为“左”派。如中国历史上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给中国革命和党造成严重损失。

大革命时期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这里的右倾机会主义指保守、妥协,不带有敌我矛盾性质的反动之意。而1957年反右运动中的“右派”则有反动之意。后来很多右派平反以后右派两字加引号是指所谓的右派,并非反动,1959年的反“右倾”斗争也有此意。只不过反右派斗争主要在党外进行,而反“右倾”斗争主要是在党内。

在世界范围内,到了19世纪,左派和右派的意义发生了变化。左派开始渐渐倾向于社会主义,而右派则渐渐倾向于自由主义。20世纪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期,左派和右派的意义又变化了。左派在当时主要是指称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而极右则是被法西斯主义所代表。二战以后,又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相关文章

  • 文学界的"左翼"与政治上"左派"
  • 段平山 摘 要:从实际的社会生活中提炼出具有政治倾向性的思想感情,这是"左翼文学"的思维方式,反过来,凭借具有政治倾向性的思想感情来构造一种特定的社会生活,这是"左派政治"的思维方式.左翼文学所注重的 ...查看


  • 中国左右各派的代表人物
  • 中国左右各派的代表人物 中国左派又有老左派和新左派子之分:甘阳(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认为二者的主要区别:老左派使用的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语言,新左派则部分使用源自西方社会科学的语言. 共同点:极力支持毛及其领导下的共CD,反对现政 ...查看


  • 左倾和右倾
  • 左倾是激进冒险主义.机会主义,右倾是保守主义.投降主义. "左派"与"右派"这一对名词诞生于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 1789年7月17日,法国巴士底狱被攻陷,第三等级的代表掌握了政权.然而,由于阶级 ...查看


  • 同人于野| 不审势即左右皆误 (09.3.19)
  • 如果我们能暂时把自己的眼界抬高,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看现在中国的左右之争,再跟其他国家比较一下,会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现今中国不管是左派还是右派,都是"业余"派,他们的争论停留在网络论坛.不管你是"左& ...查看


  • [转载][李洪林访谈录]读后感100则(09)
  • <李洪林访谈录>读后感100则(09) 作者:胡鹏池 50."两头真"的老人们一般都怀念胡耀邦,都不喜欢胡乔木,对邓力群则较多的是鄙视.所以胡乔木.邓力群曾一度被称之为"左王". 虽然毛死 ...查看


  • "新左派"和"新右派"对中国问题的诊断的区别
  • 最近看了港大郎咸平教授关于转型期中国的社会经济改革的报告,以及北大的张维迎教授对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评估报告,两份报告一对比就可以明显的看出其风格的迥然不同.之前本人一直对张维迎教授的观点不敢苟同,而对郎咸平教授忧国忧民的愁思,心存敬畏!在我 ...查看


  • 左.右派与"左".右倾
  • 左.右派与"左".右倾 在<中国近现代史>下册课本中,多次出现左派.右派与"左"倾.右倾的问题,"左"与"右"的称谓起源于何时?二者有什么区别? & ...查看


  • [左倾和右倾的广义概念]
  • 派左和派两词是右当相广泛形容用词的,用作以一种为泛的辩广派左和派两词右是当广泛相的形容词,用用以作一种为泛的广证辩法释解方式可,用作以形或容区一分政种立场.治种政治一意形态.或是一识个治党政.除非是将其派用至套维的政治光谱多,否上则两这通词 ...查看


  • 裤裆文化何时休?
  • 宋 圭 武 几千年泱泱大国,似乎裤裆文化是主脉. 祖宗是裤裆文化的过去,子女是裤裆文化的未来.一头供奉祖宗,一头为了未来不惜一切. 裤裆文化演绎了天堂,也成就了地狱.天堂就是裤裆的成功,地狱就是裤裆的毁灭.裤裆的武器,就是圣器.最近时日,衣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