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在脚下,幸福在路上
——《花开的声音》读后感
杨九俊先生倾情之作《幸福教育的样子》,其续集《花开的声音》继续增补了15个专题以及21所学校办学主张14位大师的教育智慧。读罢有感、有悟、有思、有叹。书中引用了西方的一首诗《日子》,“我们除了日子,还有什么呢?”对于我们老师而言“我们除了教育,还有什么呢?”教育,永恒中不断变化发展。我们要学习得还有很多。
幸福是什么?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同时期的“幸福”我们有不同理解。曾几何,对我们老师来说,职业只是比作蜡烛、春蚕,除了奉献还是奉献,甘于清贫、乐于奉献是老师的唯一标杆。幸福离我们真的很远。当下学校,幸福是在花开的时节倾听花开的声音,是在快乐的时刻分享快乐生活。幸福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教学相长和心灵共鸣,像是秋天里的桂花,含而不露,却浓浓花香沁人。
杨九俊对幸福的理想教育理念有着真挚浪漫但极为精准的诠释:“向着明亮那方”,“我来到这个世界,为了看到太阳”。在描述不同学校追求幸福的理想教育时,他说:“让学校到处流淌着奶和蜜”,这些追求和实践幸福教育的学校“一树一树的花开”。在描述名家和名师追求和实践幸福教育时,杨先生则说:“你是人间四月天”,“播撒温暖阳光”。杨九俊先生这些真情实感文字里所折射出来的灵魂和智识,足以让我们沐浴到一种扑面而来的心灵鸡汤和精神慰藉,让人肃然起敬!幸福教育其实就是让教育办的幸福,是幸福的人办幸福的教育,是幸福的人培养幸福的人,幸福教育需要我们做更好的自己。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成为幸福的老师呢?
1.爱是幸福的源泉——我们要爱我们的这份职业,爱我们的这群孩子,我们要从我们的职业本质和学生身上感受幸福。
我不知道教师是不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只知道真心爱教育的教师才会真正爱自己的学生。因爱而生爱,他会不断探求教育的真谛,不断思考教育的现象。对于教师来说,是否能时时处处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到幸福。在教学中通常我们最头痛这两种学生:一种是调皮捣蛋,行为有偏差的学生;一种是怎么教也教不会的学生。面对这两种学生
一定要学会宽容和耐心,要始终想着两句话,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使我对孩子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责,多了一份尊重。俗话说:教师的活儿是良心活儿,家长把天真烂漫、聪明伶俐的孩子交给我培养,这是对我的极大们信任。孩子的心是未经雕琢的树根,他们形状不一,各具特色,他们需要我们用爱心去发现、去雕刻、去修饰,才能最终成为光彩夺目的艺术品。
2.态度决定一切——做个幸福的教师,一定要培养自身良好的心态并学会自我调节。
幸福就是一种平和的心态。心态失衡,看什么都不顺眼,做什么都不开心,始终也不会觉得幸福。教师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教学的压力。教师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外界的诱惑。教师工作性质决定了每天的忙忙碌碌,很多时候在办公室忙不完,还得回家接着继续忙。长期的超负荷运转使得很多老师都心力交瘁、未老先衰,和同龄人比起来显得那么的憔悴和苍老。老师也是人,也得吃饭、睡觉、享受生活,老师更应该好好地活着、幸福的活着,让自己每天都精力充沛、活力十足,这样的老师才能教出活蹦乱跳、天真可爱的学生。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因过度的操劳导致自己经常生病,上班时经常都面带土色,说话也有气无力的,这样的老师怎能教出乐观向上、健康美丽的学生呢?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自我调节,让自己时刻都是健康的、快乐的、幸福的,因为我们的幸福快乐,我们的学生也一定会幸福快乐的。
3.和谐融洽的工作环境是我们幸福的开始——真诚做人并善待自己的亲朋同事。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也要学会编织一张洒满阳光的人际网。一个人不管有多大的梦想,有多高的能力,如果没有一个支持性的环境,他的绩效与感受必然会受影响。因此,我们无论朴素地教书,还是勇敢地教改,都须赢得同事的理解、家长的支持和学生的肯定。做教育、做研究先做人,在合群中成就你自己,发展壮大你自己。做一个热情的人、真诚的人、善良的人、宽容的人,一个受人欢迎的教师,应该成为我每天的努力与一生的追求。善待同事,与同事和睦相处,只有同事间情感交融,关系和谐,才能保证愉悦的心情状态,这样的生活和工作无疑是温暖和幸福的。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幸福是教育追求的终极价值。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有幸福的教育;只有幸福的教育,才能有幸福的学生。那就让我们一起努力,用智慧的双眼去发现身边的幸福,用美好的心灵去感悟身边的幸福,用无私的爱与奉献创造教育的幸福,坚守教育的崇高理想,享受教育的职业幸福,使学校成为学生幸福学习的乐园,成为老师幸福工作的精神乐园!
只要我们拥有教育情怀,具备人格理想,坚持“在路上”,做一个坚定的实践者,我想,教育和幸福就将如叶圣陶所说,“自会抽芽舒叶,开出茂美的花,结出丰实的果实。”理想不远,就在脚下;幸福不远,就在路上。
理想在脚下,幸福在路上
——《花开的声音》读后感
杨九俊先生倾情之作《幸福教育的样子》,其续集《花开的声音》继续增补了15个专题以及21所学校办学主张14位大师的教育智慧。读罢有感、有悟、有思、有叹。书中引用了西方的一首诗《日子》,“我们除了日子,还有什么呢?”对于我们老师而言“我们除了教育,还有什么呢?”教育,永恒中不断变化发展。我们要学习得还有很多。
幸福是什么?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同时期的“幸福”我们有不同理解。曾几何,对我们老师来说,职业只是比作蜡烛、春蚕,除了奉献还是奉献,甘于清贫、乐于奉献是老师的唯一标杆。幸福离我们真的很远。当下学校,幸福是在花开的时节倾听花开的声音,是在快乐的时刻分享快乐生活。幸福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教学相长和心灵共鸣,像是秋天里的桂花,含而不露,却浓浓花香沁人。
杨九俊对幸福的理想教育理念有着真挚浪漫但极为精准的诠释:“向着明亮那方”,“我来到这个世界,为了看到太阳”。在描述不同学校追求幸福的理想教育时,他说:“让学校到处流淌着奶和蜜”,这些追求和实践幸福教育的学校“一树一树的花开”。在描述名家和名师追求和实践幸福教育时,杨先生则说:“你是人间四月天”,“播撒温暖阳光”。杨九俊先生这些真情实感文字里所折射出来的灵魂和智识,足以让我们沐浴到一种扑面而来的心灵鸡汤和精神慰藉,让人肃然起敬!幸福教育其实就是让教育办的幸福,是幸福的人办幸福的教育,是幸福的人培养幸福的人,幸福教育需要我们做更好的自己。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成为幸福的老师呢?
1.爱是幸福的源泉——我们要爱我们的这份职业,爱我们的这群孩子,我们要从我们的职业本质和学生身上感受幸福。
我不知道教师是不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只知道真心爱教育的教师才会真正爱自己的学生。因爱而生爱,他会不断探求教育的真谛,不断思考教育的现象。对于教师来说,是否能时时处处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到幸福。在教学中通常我们最头痛这两种学生:一种是调皮捣蛋,行为有偏差的学生;一种是怎么教也教不会的学生。面对这两种学生
一定要学会宽容和耐心,要始终想着两句话,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使我对孩子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责,多了一份尊重。俗话说:教师的活儿是良心活儿,家长把天真烂漫、聪明伶俐的孩子交给我培养,这是对我的极大们信任。孩子的心是未经雕琢的树根,他们形状不一,各具特色,他们需要我们用爱心去发现、去雕刻、去修饰,才能最终成为光彩夺目的艺术品。
2.态度决定一切——做个幸福的教师,一定要培养自身良好的心态并学会自我调节。
幸福就是一种平和的心态。心态失衡,看什么都不顺眼,做什么都不开心,始终也不会觉得幸福。教师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教学的压力。教师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外界的诱惑。教师工作性质决定了每天的忙忙碌碌,很多时候在办公室忙不完,还得回家接着继续忙。长期的超负荷运转使得很多老师都心力交瘁、未老先衰,和同龄人比起来显得那么的憔悴和苍老。老师也是人,也得吃饭、睡觉、享受生活,老师更应该好好地活着、幸福的活着,让自己每天都精力充沛、活力十足,这样的老师才能教出活蹦乱跳、天真可爱的学生。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因过度的操劳导致自己经常生病,上班时经常都面带土色,说话也有气无力的,这样的老师怎能教出乐观向上、健康美丽的学生呢?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自我调节,让自己时刻都是健康的、快乐的、幸福的,因为我们的幸福快乐,我们的学生也一定会幸福快乐的。
3.和谐融洽的工作环境是我们幸福的开始——真诚做人并善待自己的亲朋同事。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也要学会编织一张洒满阳光的人际网。一个人不管有多大的梦想,有多高的能力,如果没有一个支持性的环境,他的绩效与感受必然会受影响。因此,我们无论朴素地教书,还是勇敢地教改,都须赢得同事的理解、家长的支持和学生的肯定。做教育、做研究先做人,在合群中成就你自己,发展壮大你自己。做一个热情的人、真诚的人、善良的人、宽容的人,一个受人欢迎的教师,应该成为我每天的努力与一生的追求。善待同事,与同事和睦相处,只有同事间情感交融,关系和谐,才能保证愉悦的心情状态,这样的生活和工作无疑是温暖和幸福的。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幸福是教育追求的终极价值。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有幸福的教育;只有幸福的教育,才能有幸福的学生。那就让我们一起努力,用智慧的双眼去发现身边的幸福,用美好的心灵去感悟身边的幸福,用无私的爱与奉献创造教育的幸福,坚守教育的崇高理想,享受教育的职业幸福,使学校成为学生幸福学习的乐园,成为老师幸福工作的精神乐园!
只要我们拥有教育情怀,具备人格理想,坚持“在路上”,做一个坚定的实践者,我想,教育和幸福就将如叶圣陶所说,“自会抽芽舒叶,开出茂美的花,结出丰实的果实。”理想不远,就在脚下;幸福不远,就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