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与性质

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与性质

第一部分 知识梳理

一、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1、三角形的定义.

三角形是由三条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联结组成的平面图形.(如图(1)中,线段AB、线段AC、线段BC首尾顺次联结组成的图形)

【注】三条线段必须不在同一直线上. 2、三角形的基本元素.

(1)边:组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成为三角形的边.如图(1)所示组成三角形ABC的三条线段AB、BC、CA即为三角形的三边.

(2)顶点:点A、点B、点C称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如图(1)所示,顶点即为三角形两条边的公共点.

(3)内角:在三角形中,每两条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如图(1)所示,∠ABC、∠BCA、∠CAB是三角形的三个内角.

(4)外角:三角形中内角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反向延长线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如图(1)所示,∠ACD即为三角形的一个外角.

(5)符号:如图(1)所示,顶点为A、B、C的三角形可用符号表示为“△ABC”,读作:“三角形ABC”,△ABC的三边也可用小写字母a、b、c表示.如图(1)所示顶点A所对的边用a表示,顶点B所对的边用b表示,顶点C所对的边用c表示.

【注】①数三角形的个数时,要按照一定的规律或顺序去数,否则就会重复或遗漏.其方法有:ⅰ)按照图形的形成过程(即重新画一遍图形,按照三角形形成额额额额先后顺序去数);ⅱ)按照三角形的大小顺序去数;ⅲ)可以从图中的某一条线段开始沿着一定的方向去数;ⅳ)还

图(1)

可以先固定一个顶点,变换另两个顶点去数.

②三角形的外角还可定义为:三角形一个内角的邻补角.三角形的每一个内角有两个邻补角,因此一个三角形有六个外角.如图(2)所示,∠1、∠2、∠3、

图(2)

∠4、∠5、∠6为△ABC的六个外角.

二、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

1、定理及推论.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定理及推论的作用.

(1)判断以a、b、c为边是否能组成三角形. 判断方法有三种:

① 当a+b>c,b+c>a,c+a>b都成立时,能组成三角形; ② 当|a-b|<c<a+b时,可以构成三角形. ③ 如果a≤b≤c,则只要

a+b>c(用较短边之和与较长

边比较),就可以组成三角形,这也是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

(2)当已知两边时,可确定第三边长度的范围. 即:|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

图(3)

例如:如图3在△ABC中,a=2,b=5,则第三边的范围是|2-5|<c<2+5,即3<c<7. (3)证明线段不等关系.

三、三角形的三条重要线段.

1、三角形的中线.

联结三角形一个顶点与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

的中线. 如图(4),在△ABC中,点D、E、F分别为边AC、AB、BC的中点.即:线段BD、CE、AF分别为边AC、AB、BC的中线.

图(4)

【注】①一个三角形有三条中线,并且都在三角形内部,它们相交于一点. ②三角形的中线是一条线段.

③三角形一条中线将三角形分成两个三角形,由于这两个三角形等底同高,所以分成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如图(4)△ABF与ACF、△ABD与△CBD、△ACE与△BCE这三对三角形为等底同高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与对边相交于一点,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

形的角平分线.如图(5),线段AF、BD、CE为△ABC的角平分线. 【注】①一个三角形有三条角平分线,并且都在三角形内部,它们相交于一点.

②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一条线段,而角的平分线是一条射线,注意二者的区别. 3、三角形的高.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作垂线,顶点与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如图(6),线段AF、BD、CE为△ABC的高.

【注】①如图(7)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都有三条高.锐角三角形的高在三角形的内部,相交于一点;钝角三角形的两条高在三角形的外部,一条高在内部,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三角形外一点;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置关系,可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6)

图(5)

高与直角边重合,另一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它们交于直角顶点.根据高与三角形的位

B

图(7)

②三角形边上的高是线段,而该边的垂线是直线.

四、三角形的分类.

1、按角分类.

锐角三角形

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注】锐角三角形指所有内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指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指有一个内角是钝角的三角形. 2、按边分类.

不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

底边和腰不相等

等腰三角形 的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注】不等边三角形指三条边互不相等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是指至少有两条边相等;等边三角形指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

五、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

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1)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如图(8),在△ABC中,∠A+∠B+∠C=180°.

(2)作用:在三角形中已知两个内角可求出第三个内角,或已知各角之间的关系求各角. 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

(1)推论: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如图(9),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则∠A+∠B=90°. (2)作用:

①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求另一个锐角,或已知两锐角之间的关系求这两个角.

②常与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结合,一起证角相等.

图(9)

图(8)

六、三角形的外角的概念及性质.

1、三角形外角的概念.

三角形的一边及另一边的延长线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如图(10),∠ACD即为三角形的一个外角. 2、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如图(10),△ABC的外角∠ACD=∠A+∠B.

图(10)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如图(10),△ABC的外角∠ACD>∠A,∠ACD>∠B. 3、三角形外角和.

(1)对于三角形的每一个内角,,从与它相邻的两个外角中取一个,这样取得的三个外角相加所得的和,叫做三角形的外角和.

(2)三角形外角和等于360°.如图(11)△ABC的外角

和为∠1+∠3+∠5=360°.

第二部分 例题精讲

例1 某同学手里拿着长为3和2的两个木棍,想要找一个木棍,用它们围成一个三角形,那么他所找的这根木棍长满足条件的整数解是( )

出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三边关系.

解析:首先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①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②三角形的两边差小于第三边求出第三边的取值范围,再找出范围内的整数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解:设他所找的这根木棍长为x,由题意得:

3﹣2<x<3+2, ∴1<x<5, ∵x为整数, ∴x=2,3,4, 故选:C. 针对训练 1

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是2厘米和7厘米,第三边长的数值是一个偶数,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例2已知等腰三角形两边之长分别为a、b,且满足|a-b+2|+(2a+3b-11)=0,求此等腰三角

2

形的周长.

出题意图:考查三角形三边关系及等腰三角形的分类讨论.

解析: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首先要分类讨论哪条是腰哪条是底边,最后还要考虑结果是否满足三角形三边关系.

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与性质

第一部分 知识梳理

一、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1、三角形的定义.

三角形是由三条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联结组成的平面图形.(如图(1)中,线段AB、线段AC、线段BC首尾顺次联结组成的图形)

【注】三条线段必须不在同一直线上. 2、三角形的基本元素.

(1)边:组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成为三角形的边.如图(1)所示组成三角形ABC的三条线段AB、BC、CA即为三角形的三边.

(2)顶点:点A、点B、点C称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如图(1)所示,顶点即为三角形两条边的公共点.

(3)内角:在三角形中,每两条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如图(1)所示,∠ABC、∠BCA、∠CAB是三角形的三个内角.

(4)外角:三角形中内角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反向延长线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如图(1)所示,∠ACD即为三角形的一个外角.

(5)符号:如图(1)所示,顶点为A、B、C的三角形可用符号表示为“△ABC”,读作:“三角形ABC”,△ABC的三边也可用小写字母a、b、c表示.如图(1)所示顶点A所对的边用a表示,顶点B所对的边用b表示,顶点C所对的边用c表示.

【注】①数三角形的个数时,要按照一定的规律或顺序去数,否则就会重复或遗漏.其方法有:ⅰ)按照图形的形成过程(即重新画一遍图形,按照三角形形成额额额额先后顺序去数);ⅱ)按照三角形的大小顺序去数;ⅲ)可以从图中的某一条线段开始沿着一定的方向去数;ⅳ)还

图(1)

可以先固定一个顶点,变换另两个顶点去数.

②三角形的外角还可定义为:三角形一个内角的邻补角.三角形的每一个内角有两个邻补角,因此一个三角形有六个外角.如图(2)所示,∠1、∠2、∠3、

图(2)

∠4、∠5、∠6为△ABC的六个外角.

二、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

1、定理及推论.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定理及推论的作用.

(1)判断以a、b、c为边是否能组成三角形. 判断方法有三种:

① 当a+b>c,b+c>a,c+a>b都成立时,能组成三角形; ② 当|a-b|<c<a+b时,可以构成三角形. ③ 如果a≤b≤c,则只要

a+b>c(用较短边之和与较长

边比较),就可以组成三角形,这也是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

(2)当已知两边时,可确定第三边长度的范围. 即:|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

图(3)

例如:如图3在△ABC中,a=2,b=5,则第三边的范围是|2-5|<c<2+5,即3<c<7. (3)证明线段不等关系.

三、三角形的三条重要线段.

1、三角形的中线.

联结三角形一个顶点与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

的中线. 如图(4),在△ABC中,点D、E、F分别为边AC、AB、BC的中点.即:线段BD、CE、AF分别为边AC、AB、BC的中线.

图(4)

【注】①一个三角形有三条中线,并且都在三角形内部,它们相交于一点. ②三角形的中线是一条线段.

③三角形一条中线将三角形分成两个三角形,由于这两个三角形等底同高,所以分成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如图(4)△ABF与ACF、△ABD与△CBD、△ACE与△BCE这三对三角形为等底同高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与对边相交于一点,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

形的角平分线.如图(5),线段AF、BD、CE为△ABC的角平分线. 【注】①一个三角形有三条角平分线,并且都在三角形内部,它们相交于一点.

②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一条线段,而角的平分线是一条射线,注意二者的区别. 3、三角形的高.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作垂线,顶点与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如图(6),线段AF、BD、CE为△ABC的高.

【注】①如图(7)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都有三条高.锐角三角形的高在三角形的内部,相交于一点;钝角三角形的两条高在三角形的外部,一条高在内部,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三角形外一点;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置关系,可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6)

图(5)

高与直角边重合,另一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它们交于直角顶点.根据高与三角形的位

B

图(7)

②三角形边上的高是线段,而该边的垂线是直线.

四、三角形的分类.

1、按角分类.

锐角三角形

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注】锐角三角形指所有内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指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指有一个内角是钝角的三角形. 2、按边分类.

不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

底边和腰不相等

等腰三角形 的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注】不等边三角形指三条边互不相等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是指至少有两条边相等;等边三角形指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

五、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

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1)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如图(8),在△ABC中,∠A+∠B+∠C=180°.

(2)作用:在三角形中已知两个内角可求出第三个内角,或已知各角之间的关系求各角. 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

(1)推论: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如图(9),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则∠A+∠B=90°. (2)作用:

①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求另一个锐角,或已知两锐角之间的关系求这两个角.

②常与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结合,一起证角相等.

图(9)

图(8)

六、三角形的外角的概念及性质.

1、三角形外角的概念.

三角形的一边及另一边的延长线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如图(10),∠ACD即为三角形的一个外角. 2、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如图(10),△ABC的外角∠ACD=∠A+∠B.

图(10)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如图(10),△ABC的外角∠ACD>∠A,∠ACD>∠B. 3、三角形外角和.

(1)对于三角形的每一个内角,,从与它相邻的两个外角中取一个,这样取得的三个外角相加所得的和,叫做三角形的外角和.

(2)三角形外角和等于360°.如图(11)△ABC的外角

和为∠1+∠3+∠5=360°.

第二部分 例题精讲

例1 某同学手里拿着长为3和2的两个木棍,想要找一个木棍,用它们围成一个三角形,那么他所找的这根木棍长满足条件的整数解是( )

出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三边关系.

解析:首先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①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②三角形的两边差小于第三边求出第三边的取值范围,再找出范围内的整数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解:设他所找的这根木棍长为x,由题意得:

3﹣2<x<3+2, ∴1<x<5, ∵x为整数, ∴x=2,3,4, 故选:C. 针对训练 1

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是2厘米和7厘米,第三边长的数值是一个偶数,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例2已知等腰三角形两边之长分别为a、b,且满足|a-b+2|+(2a+3b-11)=0,求此等腰三角

2

形的周长.

出题意图:考查三角形三边关系及等腰三角形的分类讨论.

解析: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首先要分类讨论哪条是腰哪条是底边,最后还要考虑结果是否满足三角形三边关系.


相关文章

  • 初中数学考试大纲
  • 数 与 代 数 (一) 数与式 ⒈ 有理数 考试内容:有理数,数轴,相反数,数的绝对值,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加法运算律,乘法运算律,简单的混合运算. 考试要求:(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查看


  • 中考数学必须掌握的28个考点及60个易错点
  • 中考数学必须掌握的28个考点及60个易错点 28个考点 1相似三角形(7个考点) 考点1:相似三角形的概念.相似比的意义.画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考核要求: (1)理解相似形的概念; (2)掌握相似图形的特点以及相似比的意义,能将已知图形按照要 ...查看


  • 初中数学知识板块课
  • 初中知识板块课时安排方案 注:初中数学(一共六册) 附: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转化(化归)思想 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 : 一. 配方法 二. 因式分解法 三. 换元法 四. 判别式法与韦达定理 五. 待定系数 ...查看


  • 真命题与假命题问题
  • 一.数与式 易错点1:有理数.无理数以及实数的有关概念理解错误,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概念混淆. 以及绝对值与数的分类.每年选择必考. 易错点2:实数的运算要掌握好与实数有关的概念.性质,灵活地运用各种运算律,关键是把好符号关:在较复杂 ...查看


  • 2017年中考:初中数学易错点汇总
  • 2017年中考:初中数学易错点汇总 数与式 易错点1:有理数.无理数以及实数的有关概念理解错误,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概念混淆.弄不清绝对值与数的分类.选择题考得比较多. 易错点2:关于实数的运算,要掌握好与实数的有关概念.性质,灵活地 ...查看


  • 初中几何全集教案
  • 平行四边形 概念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称为平行四边形. 注:在用字母表示四边形时,一定要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注明各顶点,否则则是错误的. 判定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定义判定法):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查看


  •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目标
  •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目标 第十六章 分式 16.1.1从分数到分式 1. 知道分式的概念.知道分式与整式的区别于联系 2. 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3. 掌握分式值为零的条件 16.1.2 分式基本性质(1) 1. 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 2. 会 ...查看


  • 中考数学易错点与考点归纳
  • ---默默老师出品 一.先解决几个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1.中考题型和难度比例. 6道选择24分,12道填空48分,7道大题78分.难度比例是8:1:1就是120分基础题,15分中档题,15分拔高题.15拔高题是填空18题,24题和25题第三 ...查看


  • 2014初一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 本学期本人担任初一.(2).(3)班的数学教学任务,为了进一步贯彻新教学大纲,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 数学模型. 2.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等概念,会判断一组数是不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 ...查看


  • 上海初中数学教材目录
  • 上海初中数学教材目录 六年级(上) 第一章 数的整除 第一节 整数和整除 1. 整数和整除的意义 2. 因数和倍数 3. 能被2.5整除的数 第二节 分解素因数 1. 素数.合数与分解素因数 2.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3.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