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交易与算法交易

MBA智库:

算法交易(Algorithmic Trading)

目录

1 什么是算法交易

•2 算法交易的优势

•3 算法交易的发展

•4 算法交易的类型[1]

•5 算法交易的产生原因[2]

•6 算法交易在证券市场的运用[1]

•7 参考文献

什么是算法交易

算法交易(algorithmic trading)是指事先设计好交易策略,然后将其编制成计算机程序。利用计算机程序的算法来决定交易下单的时机、价格和数量等。程序化下单能避免人的非理性因素造成的干扰,并能更精确的下单。并能同时管理大量的操作,自动判断将大单分拆为小单,减小冲击成本。

算法交易也称黑盒交易、自动交易,算法交易有时也被用来泛指所有使用数量技术和计算机程序来进行下单和投资的行为。

算法交易的优势

相比于手动订单执行而言,算法交易具有一系列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减少冲击成本、自动监控交易机会,隐蔽交易意图。还可以寻求最佳的成交执行路径,得到市场最好的报价;算法交易还能避免人的非理性因素造成的干扰;快速分析多种技术指标,更精确地下单。

算法交易的发展

在欧洲和美国,算法交易作为订单执行的策略和工具,被机构交易者广泛采用。据统计,2006年有三分之一的欧洲和美国的股票交易量是经由算法交易完成的,而2007年的伦敦股票交易所算法交易完成了40%的交易量;这一比例仍然在逐年增大,显示了算法交易的旺盛生命力。

算法交易在美国欧洲已经发展了30多年,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并诞生了很多著名的量化基金,其中不乏业绩相当突出,比如数学家西蒙斯所组建的文艺复兴技术公司在算法交易的应用上处于领先地位。相比美国,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在算法交易的研究和应用上还刚刚起步。

中国深圳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开始研发算法交易系统的公司之一,目前已经推出了算法交易系统,并在香港市场上线交易。国泰安算法交易研发组与多位美国华尔街业内资深算法专家保持密切联系,紧密跟踪最前沿的算法研发趋势,目前已成功实现了适应国内A股和港股的多种国际主流算法策略:主要有“VWAP”、“VP”、“TWAP”、“Schedule”、

“MOC”、“Sniper”等策略。国泰安设计的算法策略考虑了国内证券交易的实际规则,经过对大量历史高频数据的建模分析,完全适合国内证券交易市场;同时支持用户灵活配置策略参数,动态监控算法执行情况,能够有效的控制交易风险;而且操作简单,能够让客户非常方便地体验到算法策略带来的便利和收益。

算法交易的类型[1]

一是套利操作,即利用无风险的套利机会在市场上进行套利操作;

二是委托执行算法,这是最常见的类型,就是将要执行的委托单分割成许多小额委托单,以尽量减少大额委托对价格的冲击,从而寻求最佳的流动性和成交价格;

三是统计算法,即通过数量预测模型在市场上寻找投资机会。

算法交易的产生原因[2]

算法交易的出现和广泛使用主要归功于技术和监管。技术因素方面,基于更快和更便宜的技术系统,可以通过改善的定量方法进行执行。监管因素是SEC采用了美分报价和批准了指令处理规则,这些提供了ECN的成长。“美分报价”的采纳,提供了更小的价格间隔,和提供低反应时间交易的技术进步,使得算法交易更有必要和更方便(低反应时间指执行指令需要的时间短,也就是高速度)。

算法交易在证券市场的运用[1]

借助于电脑飞速的计算速度,算法交易正在风靡全球金融市场。在美国算法交易已成为基金业界的主流,全美79%的投资经理在建立投资组合时至少使用一次算法交易。到2009年,这一比例将上升到90%。算法交易在欧洲投资界也被大量使用。英国是欧洲地区使用算法交易比例最高的国家,有50%的基金经理使用算法交易进行投资管理,预计2009年英国基金业使用算法交易者的比例将达到77%。

亚洲地区采用算法交易的主要市场是东京证券交易所、香港交易所和新加坡交易所。印度市场最近也在迎头赶上,2008年8月4日,雷曼兄弟公司通过印度全国证券交易所提供的直接下单功能(DMA)执行了印度市场的第一笔算法交易委托。与欧美市场相比,亚洲市场的股票价差更大,流动性更差,更难成交,因此,算法交易的价值也更为突出。但由于算法交易需要搭配先进的信息平台及完善的运用程序设计,并且对交易网络和信息传输的速度有较高要求,因此亚洲地区在算法交易技术上的竞争不如欧美市场那么激烈。

算法交易可以将大额委托化整为零,从而导致市场总成交笔数增加,同时每笔委托数量大大降低,增加了交易系统容量和成本。算法交易的上述特点改变了交易所的信息管理模式。如果市场参与者传送大量没有市场价值的信息时,将会减缓交易系统功能,影响到其他的市场参与者,并增加交易系统容量和成本。为了鼓励市场参与者适当地进行交易及报价信息传送,对系统资源的使用能有一个负责任的态度,许多交易所都对交易信息的传送施加了一些限制性规定。为了鼓励市场参与者适当地进行交易及报价信息传送,许多交易所都对交易信息的传送施加了一些限制性规定。

近来,算法交易的蓬勃兴起,引发了监管机构和投资者的一些担忧,其中焦点是高频交易中的闪电指令交易。高频交易是指投资者利用比较聪明的算法,借助强大高速的计算机,

寻求和利用市场的变动机会获利。“闪电指令”是在DirectEdge、BATS等交易市场上仅显示时间不超过500微秒的订单,这些订单所包含的有价值的信息只有那些拥有高速计算机的客户才能获得。具体而言,根据美国相关规定,交易所在接到订单后,可以有一秒的时间公开显示订单,一些交易所利用这一秒的间隔,在500微秒内首先向一些大客户(高频交易者)显示这些订单然后再公开这些信息,而交易所大客户在这500微秒内利用高速计算机处理,试探出市场动向,快人一步获得最有利的买卖价格。支持闪电交易的证券业人士认为,这类交易能增加市场效率。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夏皮罗表示,闪电指令交易可能导致出现“两级市场”,破坏市场公平和透明性,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正试图平衡长线和短线投资者的利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2009年9月17日一致投票提议禁止“闪电交易”,以打击部分市场参与者拥有的不公平信息优势。

参考文献

1.↑ 1.0 1.1 张育军主编.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研究报告2009[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2

2.↑(美)法博齐编著.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基础(英文版·原书第4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01

导读:7月31日,证监会发布公告,对24个具有程序化交易特征的账户采取限制交易措施。一时之间众说纷纭谣言四起,将一向颇具神秘色彩的程序化交易推到了风口浪尖。在本文中,知象实验室将深度解析“背锅侠”程序化交易的本质,并澄清加之其身的诸多误解。

证监会7月31日盘前就程序化交易账户核查情况微博公告,称证监会相关派出机构、沪深交易所正在对部分具有程序化交易特征的机构和个人进行核查,对频繁申报或频繁撤销申报,涉嫌影响证券交易价格或其他投资者的投资决定的24个账户采取了限制交易措施。问答实录如下:

问:据了解沪深证券交易所对疑似程序化交易的账户进行了监管问询,并对其中具有异常交易行为特征的账户采取了限制交易措施,请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答:程序化交易具有频繁申报等特征,产生助涨助跌作用,特别是在近期股市大幅波动期间对市场的影响更为明显。为此,证监会相关派出机构、沪深交易所正在对部分具有程序化交易特征的机构和个人进行核查,了解其账户实名制情况、资金来源和交易策略,分析其对市场波动的影响,并将根据核查情况有针对性地完善规则,加强监管。同时,沪深交易所根据《交易规则》,对频繁申报或频繁撤销申报,涉嫌影响证券交易价格或其他投资者的投资决定的24个账户采取了限制交易措施。

一夜之间,市场上关于程序化交易将被禁止的谣言漫天飞舞,连远在大洋彼岸的同行都向笔者发来询问:Heard program trading will be forbidden in China?(听说中国要禁止程序化交易了?)一时哭笑不得。作为一名量化投资从业者,对程序化交易当下所面临的舆论压力可谓感同身受,为其正名简直义不容辞。

首先,什么是程序化交易?

程序化交易 (Program Trading) ,是证券交易方式的一次重大的创新。传统交易方式下,一次交易中只买卖一种证券,而程序化交易则可以借助计算机系统在一次交易中同时买卖一揽子证券。根据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 (NYSE) 网站2013年8月份的最新规定,任何一笔同时买卖15只或以上股票的集中性交易都可以视为程序化交易*,在之前的NYSE程序化交易还包括了一揽子股票的总价值需要达到100万美元的条件。

目前,关于程序化交易,学术界和产业界并没有一个统一权威的定义,在国内,通常意义下的程序化交易主要是应用计算机和现代化网络系统,按照预先设置好的交易模型和规则,在模型条件被触发的时候,由计算机瞬间完成组合交易指令,实现自动下单的一种新兴的电子化交易方式。也就是说,国内资本市场对程序化交易的理解,不再如NYSE那样着重突出交易规模和集中性,而只强调交易模型和计算机程序在交易中的重要性。

从金融工程和量化投资的角度来讲,程序化交易,从交易的频次方面可以分为高频交易和低频交易。按交易目的与动机来划分,程序化交易主要可分为套保、套利、投机等三种。一个具体的投资交易过程,又可以包括交易的决策制定与交易执行方式两个部分。

而从监管者的角度,更关注的是程序化交易产生的潜在风险,从风险控制与便于监管的角度,分为如下五类:

预测型策略:针对同一种类型的标的物,利用他们的历史表现以及投资者对当前市场情况预测未来走向,包括趋势预测、反转预测、阿尔法预测、价格预测等。

自动做市商型策略:与普通做市商一样,自动做市商高频交易者通过向市场提供买卖订单来提供流动性。不同的是,他们与投资者反向操作,起到提供流动性的作用。

事件规则型策略:针对市场中的特殊事件以及投资者的特定规则来投资,它包括事件投资和规则投资。

套利与套保型策略:就是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类型的标的物的价格差异获取收益或套期保值,它包括了跨品种套利、跨市场套利、跨期套利、期权套利、期现套利、统计套利以及期现套保、期权套保等类型。

引发市场跟随型策略:捕获市场动态、引发市场跟随,比如频繁下单/撤单,诱导型。此类策略多数不合规,会被认定为操纵市场。

理解了程序化交易之后,我们再来重新审视舆论加之其身的诸多误解。

误解一:程序化交易助涨助跌

程序化交易只是一种手段。就象软件下单替代了电话委托交易一样,程序化交易加速了价格的形成,但它本身并不会放大涨跌幅(相反地,算法交易作为程序化交易的一部分,其目的就是减少市场冲击),它只是反映了策略师在编写策略时的意图。以国内目前人工交易占交易量的压倒性优势来看,真正助涨助跌的,是“人”的非理性行为。

误解二:程序化交易对市场有负面影响(例如,光大乌龙指事件)

以极端事件为例,指证程序化交易对市场的负面影响,这原本就是个以偏概全的命题,是将技术上的偶然性事件混淆成程序化的必然性特征,更何况光大事件的起因除了程序缺陷,还涉及风控背后的人为因素。程序化交易在现今市场应用之广泛,早已超出大多数人的想象,例如,交易所的自动撮合系统,也是程序化的应用之一。难道因为单个公司的技术和管理缺陷,就可以否定程序化对市场的功效与作用?

误解三:程序化交易导致A股股灾

与光大乌龙指和美国闪电崩盘事件不同,本轮

A股股灾并非一个单日事件,其事件跨度横跨了6、7两月份,所造成的影响更是不可同日而语。那么问题来了,谁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就在音乐停止的前半年里,国内市场资金面极度宽松,股票供给却十分有限,加上监管手段滞后、市场机制不完善(见表1)、媒体及投资者的非理性等因素,A股的泡沫不断被吹大,上证指数在指数涨跌排行榜上,一路遥遥领先。泡沫破裂后,更多的批评也指向证券监管部门,认为证券监管部门在主动降低市场风险时,对整个形势的判断出现了偏差,在缺乏统筹协调的背景下,盲目去杠杆和救市,仓促应对导致事与愿违。这一切,与程序化何干?

表1:中国、美国、香港股票市场交易机制对比

如果难以理解,那就让数字来说话。

7月9日,A股意图绝地反击。那一天,两市2879只股票中,A股51%的股票停牌(约1500只停牌,创史上之最),46%的股票涨停,只有3%还能正常交易。何止7月9日那一天,在6月26日以来的大概三周时间里,A股大多数时候都处于癫狂状态,不是大面积涨停,就是大面积跌停(见下图,绿色部分为可交易股票比例)。再加上停牌的公司,在股灾最疯狂的时间里,几乎每天都有半数以上股票无法正常交易。\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流动性,流动性,流动性。

“最爱你的人是我,你怎么舍得我难过,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没有说一句话就走”——这大概就是交易员和基金经理们内心最真实的写照。无法正常交易,导致A股陷入流动性危机,引发集体性踩踏的恶性循环。在两市超半数股票停牌的情况下,如果基金遭遇赎回,就不得不抛掉未停牌的股票变现,这将进一步加大市场的抛压和恐慌的蔓延。

这一切,又与程序化何干?

误解四:程序化交易导致了2010年美国闪电崩盘 (Flash Crash)

闪电崩盘已过去五年,在此期间,无数互为补充的理论试图解释那几分钟的市场异常。有些人认为是程序化交易导致了该事件,并以此为依据,呼吁市场限制程序化交易。固然,与程序化相关的系统故障和错单是造成闪电崩盘的部分原因,但绝不是唯一的因素,还包括了流动性恶化、恐慌引发跨市场联动、过度抛盘、缺乏冷却机制等等。美国监管当局在第一时间采取了应对措施,至于调查结果,历时五年,尚在进行中。我们将还原2010年5月6日当天,深度解析触发闪电崩盘的非程序化原因。

回放5.6

2010年5月6

日下午2点40分至2点45分的5分钟内,DJIA、S&P 500指数等股票指数跌幅均超过5%,主要指数悉数暴跌至当日最低点(见下图),随后迅速反弹。在2点40分至3点短短20分钟内,涉及300多种证券的20,000多次交易以偏离其2点40分时价值60%以上的幅度被执行,一些股票成交价格甚至低至1美分,或高达10万美元。

原因分析

(1)抛盘沉重,出现流动性危机

5月6日美股开盘,受欧洲债务危机各种利空的政治、经济新闻的影响,市场悲观氛围浓厚,抛盘异常沉重。交易员们开始做空E-Mini S&P 500,成交量比平时成交量激增了五倍,但是买方流动性大幅下降55%。在下午2点45分13秒至2点45分27秒短短15秒之内,高频交易商交易了超过27,000份E-Minis合约,占总交易量的49%,净买入仅仅约200份合约。随后高频交易商退出市场,流动性进一步下降。一些个股同样经受了流动性紧张,苹果股价在2点40分开始的六分钟内下跌了16%。由于苹果是多个股指的成份股,它的下跌拖累了整个市场。

(2)系统故障带来的问题

随着股票交易量的激增,纽交所Arca(该平台处理着美国大约12%的股票交易量)电子交易系统出现时滞。2点36分59秒,纳斯达克停止向Arca输入订单,芝加哥期权交易

所和BATS

等交易所也做了同样的事情。定价信息变得非常离谱,交易员们无法对获得的信息产生信任,买卖双方都很难找到交易对手,纷纷退出市场。

尽管如此,许多股票和ETF仍然在极不合理的价格上成交。造成这种极端情况的原因是做市商为保持双边连续报价,会使用无成交意向报价 (stub quotes) ,他们从不指望这些报价会被真的执行,但在缺乏买家的5月6日当天,电脑却将自动卖盘指令与这些虚假买盘报价撮合在一起。此时,做市制度崩溃,而股票市场的基本功能──将买家和卖家有序地撮合在一起──也已丧失。

(3)跨市场联动形成负反馈环,不同市场螺旋式下跌(见下图,笔者手绘)。除了必要的风险对冲,交易员会因为恐慌心理进行过度抛盘 (over-selling) 。

(4)缺乏有效的市场冷却机制。

美国国内分为9个证券交易区,设有18个全国性的证券交易所。一方面,各交易所规则不一,导致熔断机制 (circuit breaker) 失效。比如纽交所设有流动性补偿点 (liquidity replenishment points) ,目的是减缓交易,让现场交易员入场来恢复秩序。纳斯达克等其他交易所无此设置,造成“交叉”市场出现,即买单价格高于卖单价格。另一方面,当时美国市场的熔断机制针对指数而非个股,对指数的熔断点设置亦不科学,即使在极端市场行情下也很难触发熔断机制,致使市场深度下跌。

小结

由此可见,将闪电崩盘完全归咎于程序化交易是十分片面的,以此推断程序化将给A股带来类似灾难更是无稽之谈。中美两国的市场机制大相径庭,美国金融市场的深度、广度、开放性以及巨大的交易量和资金量都是中国不可比拟的,数十年来经历的挑战和中国相比只多不少,却从来不曾放慢追求技术发展的步伐。积极应对,谨慎调查,不懈创新,这才是闪电崩盘给我们最好的启发。

草率行事,抑或掩盖市场弱点?

如果依照传言,A股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灾难有可能是由某种单一交易方式引起,如此简而化之地引导群体的想象力,往小了看是过于草率,往大了说则是故意引开人们对市场所存在的根本性弱点的关注。如果大洋彼岸的蝴蝶扇动翅膀能够引起一场风暴,那对沿海的村庄而言,应当关注的是那只蝴蝶还是风暴本身?

闪电崩盘之后,美国证监会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首先,针对5.6大跌,美国证监会 (SEC) 与金融业监管局 (FINRA) 联合美国多家证券交易机构着手查阅、修正记录并取消无效交易。共有326支证券以及227支ETF被确认为无效交易。SEC于9月10日宣布了新的错单认定标准,并于2010年12月10日起施行。

其次,SEC在2010年6月修改熔断机制,开始试行个股熔断机制,当个股在5分钟内波动幅度达到一定范围时将暂停该个股的交易。2012年5月31日,SEC又对原有的熔断机制进一步修订,采取以针对个股的涨跌停板机制和针对市场的全市场熔断机制相结合的方式,当某个个股价格偏离可接受的范围时冻结该个股的交易,另外当市场下跌达到预定比例时冻结市场上所有个股的交易。

五年之后,美国司法部和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 (CFTC) 才将旷日持久的调查告一段落,宣布因涉嫌多项欺诈以及市场操纵等罪名被捕的英国期货交易员纳温德·辛格·萨劳 (Navinder Singh Sarao) 是造成闪电崩盘的原因。此举招来了无数资深从业人士的热议,萨劳固然操纵了市场,但司法部将闪电崩盘归罪于他,似乎更有寻找替罪羊以化解民愤的意味。(来源:知象科技公众号)

相关阅读:

对冲基金CITADEL被疑做空 日交易额达百亿

本周末,随着媒体曝出国际知名对冲基金CITADEL“现身”被证监会勒令停止交易的24个账户之中一家名为“司度”的贸易公司时,市场开始将“麻烦制造者”的矛头对准了这家外资对冲基金,而与其一起“中枪”的还有中信证券——因为中信证券的一家孙公司中信联创在2014年11月份之前曾经为司度的股东。

不管CITADEL和中信证券到底有没有参与恶意做空A股的行动,此事件对于A股都产生了深层次的影响。通过此事件,A股投资者开始更为深入地了解程序化交易——据内部人士透露,Citadel锁定50亿的券每天成交额100亿左右,而监管层也开始由此将程序化交易纳入到监管重点之中。

证监会限制交易账户揭秘:隐现国际对冲基金身影

根据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司度贸易成立于2010年2月,注册资本为1000万美元,主要经营范围为从事有色金属(贵金属除外)、天然橡胶、豆粕、豆油、棕榈油、菜籽油、绿豆、聚乙烯产品、精对苯二甲酸、螺纹钢、线材以及相关产品的进出口和批发等方面的业务。

工商信息显示,司度贸易为外国法人独资,唯一一家股东为CITADEL GLOBAL TRADING S.AR.L,值得注意的是,在2014年11月份投资人变更前,其实是有两位股东,还有另一位是深圳市中信联合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资料显示,深圳市中信联合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9月,注册资本为7000万元,其中金石投资有限公司认缴出资额6445.1117万元,为该公司最大股东;而金石投资有限公司其实又是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专业直接投资子公司。

再说到现在的唯一外资股东CITADEL GLOBAL TRADING S.AR.L,这家的背景也是绝对实力派。经过记者调查发现,Citadel Global Trading S.AR.L.是一家注册于欧洲卢森堡的国际贸易公司,并于2013年4月开始加入纳斯达克OMX集团斯德哥尔摩证交所衍生品市场交易会员,但已于今年7月29日自行申请终止了这一会员身份。

对冲基金巨头CITADEL发表声明 确认账户被限制

据媒体8月2日消息,7月31日两市交易所对频繁申报或频繁撤销申报,涉嫌影响证券交易价格的24个账户采取了限制交易措施,在上述账户中司度(上海)贸易有限公司的账户引起了媒体关注。有媒体报道称,司度贸易的股东为国际知名对冲基金CITADEL GLOBAL TRADING S.AR.L和中信证券孙公司中信联创。8月2日晚间Citadel发表声明,确认国信期货有限责任公司-司度(上海)贸易有限公司账户被深圳证券交易所限制交易。

对冲基金高频交易涉嫌做空 日交易额在百亿

据内部人士透露,citadel锁定50亿的券每天成交额100亿左右。Citadel作为全球最大对冲基金之一,其总部位于芝加哥,公司致力于高频交易策略,他们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交易系统。

Citadel这家公司每天交易的股票比纽交所还要多,有内部员工称距离开盘前2分钟他们就要开始做交易了,等了一个晚上的数百万的交易指令等待Citadel公司电脑被处理,不到三分钟,他们已经下达了高达2100万股的交易指令,在冰冷的摩天大厦的写字楼里,屋里除了键盘和空调的声音,安静的让人感到恐惧。

中信证券回应“联手国际对冲基金做空”:涉事公司已转让

中信证券今日中午表示,近日坊间有关中信证券联手国际对冲基金做空中国的声音并非事实,相关报道中提及的中信联创的一笔历史投资已经转让,目前中信联创并未持有司度公司股权。

中信证券相关业务负责人指出,公司关注到了相关媒体报道,其中提及了中信联创的一笔历史投资。中信联创于2010年出资100万美元投资司度贸易,占20%股权,而该股权已转让,并于2014年11月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目前中信联创并未持有司度贸易股权。同时,这位负责人强调,已退出的该笔投资属于财务投资,且规模小,投资期间中信联创并未参与司度贸易日常运营及管理。

一文读懂什么是“程序化交易”

目前,关于程序化交易,学术界和产业界并没有一个统一权威的定义,在国内,通常意义下的程序化交易主要是应用计算机和现代化网络系统,按照预先设置好的交易模型和规则,在模型条件被触发的时候,由计算机瞬间完成组合交易指令,实现自动下单的一种新兴的电子化交易方式。

MBA智库:

算法交易(Algorithmic Trading)

目录

1 什么是算法交易

•2 算法交易的优势

•3 算法交易的发展

•4 算法交易的类型[1]

•5 算法交易的产生原因[2]

•6 算法交易在证券市场的运用[1]

•7 参考文献

什么是算法交易

算法交易(algorithmic trading)是指事先设计好交易策略,然后将其编制成计算机程序。利用计算机程序的算法来决定交易下单的时机、价格和数量等。程序化下单能避免人的非理性因素造成的干扰,并能更精确的下单。并能同时管理大量的操作,自动判断将大单分拆为小单,减小冲击成本。

算法交易也称黑盒交易、自动交易,算法交易有时也被用来泛指所有使用数量技术和计算机程序来进行下单和投资的行为。

算法交易的优势

相比于手动订单执行而言,算法交易具有一系列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减少冲击成本、自动监控交易机会,隐蔽交易意图。还可以寻求最佳的成交执行路径,得到市场最好的报价;算法交易还能避免人的非理性因素造成的干扰;快速分析多种技术指标,更精确地下单。

算法交易的发展

在欧洲和美国,算法交易作为订单执行的策略和工具,被机构交易者广泛采用。据统计,2006年有三分之一的欧洲和美国的股票交易量是经由算法交易完成的,而2007年的伦敦股票交易所算法交易完成了40%的交易量;这一比例仍然在逐年增大,显示了算法交易的旺盛生命力。

算法交易在美国欧洲已经发展了30多年,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并诞生了很多著名的量化基金,其中不乏业绩相当突出,比如数学家西蒙斯所组建的文艺复兴技术公司在算法交易的应用上处于领先地位。相比美国,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在算法交易的研究和应用上还刚刚起步。

中国深圳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开始研发算法交易系统的公司之一,目前已经推出了算法交易系统,并在香港市场上线交易。国泰安算法交易研发组与多位美国华尔街业内资深算法专家保持密切联系,紧密跟踪最前沿的算法研发趋势,目前已成功实现了适应国内A股和港股的多种国际主流算法策略:主要有“VWAP”、“VP”、“TWAP”、“Schedule”、

“MOC”、“Sniper”等策略。国泰安设计的算法策略考虑了国内证券交易的实际规则,经过对大量历史高频数据的建模分析,完全适合国内证券交易市场;同时支持用户灵活配置策略参数,动态监控算法执行情况,能够有效的控制交易风险;而且操作简单,能够让客户非常方便地体验到算法策略带来的便利和收益。

算法交易的类型[1]

一是套利操作,即利用无风险的套利机会在市场上进行套利操作;

二是委托执行算法,这是最常见的类型,就是将要执行的委托单分割成许多小额委托单,以尽量减少大额委托对价格的冲击,从而寻求最佳的流动性和成交价格;

三是统计算法,即通过数量预测模型在市场上寻找投资机会。

算法交易的产生原因[2]

算法交易的出现和广泛使用主要归功于技术和监管。技术因素方面,基于更快和更便宜的技术系统,可以通过改善的定量方法进行执行。监管因素是SEC采用了美分报价和批准了指令处理规则,这些提供了ECN的成长。“美分报价”的采纳,提供了更小的价格间隔,和提供低反应时间交易的技术进步,使得算法交易更有必要和更方便(低反应时间指执行指令需要的时间短,也就是高速度)。

算法交易在证券市场的运用[1]

借助于电脑飞速的计算速度,算法交易正在风靡全球金融市场。在美国算法交易已成为基金业界的主流,全美79%的投资经理在建立投资组合时至少使用一次算法交易。到2009年,这一比例将上升到90%。算法交易在欧洲投资界也被大量使用。英国是欧洲地区使用算法交易比例最高的国家,有50%的基金经理使用算法交易进行投资管理,预计2009年英国基金业使用算法交易者的比例将达到77%。

亚洲地区采用算法交易的主要市场是东京证券交易所、香港交易所和新加坡交易所。印度市场最近也在迎头赶上,2008年8月4日,雷曼兄弟公司通过印度全国证券交易所提供的直接下单功能(DMA)执行了印度市场的第一笔算法交易委托。与欧美市场相比,亚洲市场的股票价差更大,流动性更差,更难成交,因此,算法交易的价值也更为突出。但由于算法交易需要搭配先进的信息平台及完善的运用程序设计,并且对交易网络和信息传输的速度有较高要求,因此亚洲地区在算法交易技术上的竞争不如欧美市场那么激烈。

算法交易可以将大额委托化整为零,从而导致市场总成交笔数增加,同时每笔委托数量大大降低,增加了交易系统容量和成本。算法交易的上述特点改变了交易所的信息管理模式。如果市场参与者传送大量没有市场价值的信息时,将会减缓交易系统功能,影响到其他的市场参与者,并增加交易系统容量和成本。为了鼓励市场参与者适当地进行交易及报价信息传送,对系统资源的使用能有一个负责任的态度,许多交易所都对交易信息的传送施加了一些限制性规定。为了鼓励市场参与者适当地进行交易及报价信息传送,许多交易所都对交易信息的传送施加了一些限制性规定。

近来,算法交易的蓬勃兴起,引发了监管机构和投资者的一些担忧,其中焦点是高频交易中的闪电指令交易。高频交易是指投资者利用比较聪明的算法,借助强大高速的计算机,

寻求和利用市场的变动机会获利。“闪电指令”是在DirectEdge、BATS等交易市场上仅显示时间不超过500微秒的订单,这些订单所包含的有价值的信息只有那些拥有高速计算机的客户才能获得。具体而言,根据美国相关规定,交易所在接到订单后,可以有一秒的时间公开显示订单,一些交易所利用这一秒的间隔,在500微秒内首先向一些大客户(高频交易者)显示这些订单然后再公开这些信息,而交易所大客户在这500微秒内利用高速计算机处理,试探出市场动向,快人一步获得最有利的买卖价格。支持闪电交易的证券业人士认为,这类交易能增加市场效率。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夏皮罗表示,闪电指令交易可能导致出现“两级市场”,破坏市场公平和透明性,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正试图平衡长线和短线投资者的利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2009年9月17日一致投票提议禁止“闪电交易”,以打击部分市场参与者拥有的不公平信息优势。

参考文献

1.↑ 1.0 1.1 张育军主编.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研究报告2009[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2

2.↑(美)法博齐编著.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基础(英文版·原书第4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01

导读:7月31日,证监会发布公告,对24个具有程序化交易特征的账户采取限制交易措施。一时之间众说纷纭谣言四起,将一向颇具神秘色彩的程序化交易推到了风口浪尖。在本文中,知象实验室将深度解析“背锅侠”程序化交易的本质,并澄清加之其身的诸多误解。

证监会7月31日盘前就程序化交易账户核查情况微博公告,称证监会相关派出机构、沪深交易所正在对部分具有程序化交易特征的机构和个人进行核查,对频繁申报或频繁撤销申报,涉嫌影响证券交易价格或其他投资者的投资决定的24个账户采取了限制交易措施。问答实录如下:

问:据了解沪深证券交易所对疑似程序化交易的账户进行了监管问询,并对其中具有异常交易行为特征的账户采取了限制交易措施,请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答:程序化交易具有频繁申报等特征,产生助涨助跌作用,特别是在近期股市大幅波动期间对市场的影响更为明显。为此,证监会相关派出机构、沪深交易所正在对部分具有程序化交易特征的机构和个人进行核查,了解其账户实名制情况、资金来源和交易策略,分析其对市场波动的影响,并将根据核查情况有针对性地完善规则,加强监管。同时,沪深交易所根据《交易规则》,对频繁申报或频繁撤销申报,涉嫌影响证券交易价格或其他投资者的投资决定的24个账户采取了限制交易措施。

一夜之间,市场上关于程序化交易将被禁止的谣言漫天飞舞,连远在大洋彼岸的同行都向笔者发来询问:Heard program trading will be forbidden in China?(听说中国要禁止程序化交易了?)一时哭笑不得。作为一名量化投资从业者,对程序化交易当下所面临的舆论压力可谓感同身受,为其正名简直义不容辞。

首先,什么是程序化交易?

程序化交易 (Program Trading) ,是证券交易方式的一次重大的创新。传统交易方式下,一次交易中只买卖一种证券,而程序化交易则可以借助计算机系统在一次交易中同时买卖一揽子证券。根据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 (NYSE) 网站2013年8月份的最新规定,任何一笔同时买卖15只或以上股票的集中性交易都可以视为程序化交易*,在之前的NYSE程序化交易还包括了一揽子股票的总价值需要达到100万美元的条件。

目前,关于程序化交易,学术界和产业界并没有一个统一权威的定义,在国内,通常意义下的程序化交易主要是应用计算机和现代化网络系统,按照预先设置好的交易模型和规则,在模型条件被触发的时候,由计算机瞬间完成组合交易指令,实现自动下单的一种新兴的电子化交易方式。也就是说,国内资本市场对程序化交易的理解,不再如NYSE那样着重突出交易规模和集中性,而只强调交易模型和计算机程序在交易中的重要性。

从金融工程和量化投资的角度来讲,程序化交易,从交易的频次方面可以分为高频交易和低频交易。按交易目的与动机来划分,程序化交易主要可分为套保、套利、投机等三种。一个具体的投资交易过程,又可以包括交易的决策制定与交易执行方式两个部分。

而从监管者的角度,更关注的是程序化交易产生的潜在风险,从风险控制与便于监管的角度,分为如下五类:

预测型策略:针对同一种类型的标的物,利用他们的历史表现以及投资者对当前市场情况预测未来走向,包括趋势预测、反转预测、阿尔法预测、价格预测等。

自动做市商型策略:与普通做市商一样,自动做市商高频交易者通过向市场提供买卖订单来提供流动性。不同的是,他们与投资者反向操作,起到提供流动性的作用。

事件规则型策略:针对市场中的特殊事件以及投资者的特定规则来投资,它包括事件投资和规则投资。

套利与套保型策略:就是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类型的标的物的价格差异获取收益或套期保值,它包括了跨品种套利、跨市场套利、跨期套利、期权套利、期现套利、统计套利以及期现套保、期权套保等类型。

引发市场跟随型策略:捕获市场动态、引发市场跟随,比如频繁下单/撤单,诱导型。此类策略多数不合规,会被认定为操纵市场。

理解了程序化交易之后,我们再来重新审视舆论加之其身的诸多误解。

误解一:程序化交易助涨助跌

程序化交易只是一种手段。就象软件下单替代了电话委托交易一样,程序化交易加速了价格的形成,但它本身并不会放大涨跌幅(相反地,算法交易作为程序化交易的一部分,其目的就是减少市场冲击),它只是反映了策略师在编写策略时的意图。以国内目前人工交易占交易量的压倒性优势来看,真正助涨助跌的,是“人”的非理性行为。

误解二:程序化交易对市场有负面影响(例如,光大乌龙指事件)

以极端事件为例,指证程序化交易对市场的负面影响,这原本就是个以偏概全的命题,是将技术上的偶然性事件混淆成程序化的必然性特征,更何况光大事件的起因除了程序缺陷,还涉及风控背后的人为因素。程序化交易在现今市场应用之广泛,早已超出大多数人的想象,例如,交易所的自动撮合系统,也是程序化的应用之一。难道因为单个公司的技术和管理缺陷,就可以否定程序化对市场的功效与作用?

误解三:程序化交易导致A股股灾

与光大乌龙指和美国闪电崩盘事件不同,本轮

A股股灾并非一个单日事件,其事件跨度横跨了6、7两月份,所造成的影响更是不可同日而语。那么问题来了,谁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就在音乐停止的前半年里,国内市场资金面极度宽松,股票供给却十分有限,加上监管手段滞后、市场机制不完善(见表1)、媒体及投资者的非理性等因素,A股的泡沫不断被吹大,上证指数在指数涨跌排行榜上,一路遥遥领先。泡沫破裂后,更多的批评也指向证券监管部门,认为证券监管部门在主动降低市场风险时,对整个形势的判断出现了偏差,在缺乏统筹协调的背景下,盲目去杠杆和救市,仓促应对导致事与愿违。这一切,与程序化何干?

表1:中国、美国、香港股票市场交易机制对比

如果难以理解,那就让数字来说话。

7月9日,A股意图绝地反击。那一天,两市2879只股票中,A股51%的股票停牌(约1500只停牌,创史上之最),46%的股票涨停,只有3%还能正常交易。何止7月9日那一天,在6月26日以来的大概三周时间里,A股大多数时候都处于癫狂状态,不是大面积涨停,就是大面积跌停(见下图,绿色部分为可交易股票比例)。再加上停牌的公司,在股灾最疯狂的时间里,几乎每天都有半数以上股票无法正常交易。\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流动性,流动性,流动性。

“最爱你的人是我,你怎么舍得我难过,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没有说一句话就走”——这大概就是交易员和基金经理们内心最真实的写照。无法正常交易,导致A股陷入流动性危机,引发集体性踩踏的恶性循环。在两市超半数股票停牌的情况下,如果基金遭遇赎回,就不得不抛掉未停牌的股票变现,这将进一步加大市场的抛压和恐慌的蔓延。

这一切,又与程序化何干?

误解四:程序化交易导致了2010年美国闪电崩盘 (Flash Crash)

闪电崩盘已过去五年,在此期间,无数互为补充的理论试图解释那几分钟的市场异常。有些人认为是程序化交易导致了该事件,并以此为依据,呼吁市场限制程序化交易。固然,与程序化相关的系统故障和错单是造成闪电崩盘的部分原因,但绝不是唯一的因素,还包括了流动性恶化、恐慌引发跨市场联动、过度抛盘、缺乏冷却机制等等。美国监管当局在第一时间采取了应对措施,至于调查结果,历时五年,尚在进行中。我们将还原2010年5月6日当天,深度解析触发闪电崩盘的非程序化原因。

回放5.6

2010年5月6

日下午2点40分至2点45分的5分钟内,DJIA、S&P 500指数等股票指数跌幅均超过5%,主要指数悉数暴跌至当日最低点(见下图),随后迅速反弹。在2点40分至3点短短20分钟内,涉及300多种证券的20,000多次交易以偏离其2点40分时价值60%以上的幅度被执行,一些股票成交价格甚至低至1美分,或高达10万美元。

原因分析

(1)抛盘沉重,出现流动性危机

5月6日美股开盘,受欧洲债务危机各种利空的政治、经济新闻的影响,市场悲观氛围浓厚,抛盘异常沉重。交易员们开始做空E-Mini S&P 500,成交量比平时成交量激增了五倍,但是买方流动性大幅下降55%。在下午2点45分13秒至2点45分27秒短短15秒之内,高频交易商交易了超过27,000份E-Minis合约,占总交易量的49%,净买入仅仅约200份合约。随后高频交易商退出市场,流动性进一步下降。一些个股同样经受了流动性紧张,苹果股价在2点40分开始的六分钟内下跌了16%。由于苹果是多个股指的成份股,它的下跌拖累了整个市场。

(2)系统故障带来的问题

随着股票交易量的激增,纽交所Arca(该平台处理着美国大约12%的股票交易量)电子交易系统出现时滞。2点36分59秒,纳斯达克停止向Arca输入订单,芝加哥期权交易

所和BATS

等交易所也做了同样的事情。定价信息变得非常离谱,交易员们无法对获得的信息产生信任,买卖双方都很难找到交易对手,纷纷退出市场。

尽管如此,许多股票和ETF仍然在极不合理的价格上成交。造成这种极端情况的原因是做市商为保持双边连续报价,会使用无成交意向报价 (stub quotes) ,他们从不指望这些报价会被真的执行,但在缺乏买家的5月6日当天,电脑却将自动卖盘指令与这些虚假买盘报价撮合在一起。此时,做市制度崩溃,而股票市场的基本功能──将买家和卖家有序地撮合在一起──也已丧失。

(3)跨市场联动形成负反馈环,不同市场螺旋式下跌(见下图,笔者手绘)。除了必要的风险对冲,交易员会因为恐慌心理进行过度抛盘 (over-selling) 。

(4)缺乏有效的市场冷却机制。

美国国内分为9个证券交易区,设有18个全国性的证券交易所。一方面,各交易所规则不一,导致熔断机制 (circuit breaker) 失效。比如纽交所设有流动性补偿点 (liquidity replenishment points) ,目的是减缓交易,让现场交易员入场来恢复秩序。纳斯达克等其他交易所无此设置,造成“交叉”市场出现,即买单价格高于卖单价格。另一方面,当时美国市场的熔断机制针对指数而非个股,对指数的熔断点设置亦不科学,即使在极端市场行情下也很难触发熔断机制,致使市场深度下跌。

小结

由此可见,将闪电崩盘完全归咎于程序化交易是十分片面的,以此推断程序化将给A股带来类似灾难更是无稽之谈。中美两国的市场机制大相径庭,美国金融市场的深度、广度、开放性以及巨大的交易量和资金量都是中国不可比拟的,数十年来经历的挑战和中国相比只多不少,却从来不曾放慢追求技术发展的步伐。积极应对,谨慎调查,不懈创新,这才是闪电崩盘给我们最好的启发。

草率行事,抑或掩盖市场弱点?

如果依照传言,A股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灾难有可能是由某种单一交易方式引起,如此简而化之地引导群体的想象力,往小了看是过于草率,往大了说则是故意引开人们对市场所存在的根本性弱点的关注。如果大洋彼岸的蝴蝶扇动翅膀能够引起一场风暴,那对沿海的村庄而言,应当关注的是那只蝴蝶还是风暴本身?

闪电崩盘之后,美国证监会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首先,针对5.6大跌,美国证监会 (SEC) 与金融业监管局 (FINRA) 联合美国多家证券交易机构着手查阅、修正记录并取消无效交易。共有326支证券以及227支ETF被确认为无效交易。SEC于9月10日宣布了新的错单认定标准,并于2010年12月10日起施行。

其次,SEC在2010年6月修改熔断机制,开始试行个股熔断机制,当个股在5分钟内波动幅度达到一定范围时将暂停该个股的交易。2012年5月31日,SEC又对原有的熔断机制进一步修订,采取以针对个股的涨跌停板机制和针对市场的全市场熔断机制相结合的方式,当某个个股价格偏离可接受的范围时冻结该个股的交易,另外当市场下跌达到预定比例时冻结市场上所有个股的交易。

五年之后,美国司法部和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 (CFTC) 才将旷日持久的调查告一段落,宣布因涉嫌多项欺诈以及市场操纵等罪名被捕的英国期货交易员纳温德·辛格·萨劳 (Navinder Singh Sarao) 是造成闪电崩盘的原因。此举招来了无数资深从业人士的热议,萨劳固然操纵了市场,但司法部将闪电崩盘归罪于他,似乎更有寻找替罪羊以化解民愤的意味。(来源:知象科技公众号)

相关阅读:

对冲基金CITADEL被疑做空 日交易额达百亿

本周末,随着媒体曝出国际知名对冲基金CITADEL“现身”被证监会勒令停止交易的24个账户之中一家名为“司度”的贸易公司时,市场开始将“麻烦制造者”的矛头对准了这家外资对冲基金,而与其一起“中枪”的还有中信证券——因为中信证券的一家孙公司中信联创在2014年11月份之前曾经为司度的股东。

不管CITADEL和中信证券到底有没有参与恶意做空A股的行动,此事件对于A股都产生了深层次的影响。通过此事件,A股投资者开始更为深入地了解程序化交易——据内部人士透露,Citadel锁定50亿的券每天成交额100亿左右,而监管层也开始由此将程序化交易纳入到监管重点之中。

证监会限制交易账户揭秘:隐现国际对冲基金身影

根据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司度贸易成立于2010年2月,注册资本为1000万美元,主要经营范围为从事有色金属(贵金属除外)、天然橡胶、豆粕、豆油、棕榈油、菜籽油、绿豆、聚乙烯产品、精对苯二甲酸、螺纹钢、线材以及相关产品的进出口和批发等方面的业务。

工商信息显示,司度贸易为外国法人独资,唯一一家股东为CITADEL GLOBAL TRADING S.AR.L,值得注意的是,在2014年11月份投资人变更前,其实是有两位股东,还有另一位是深圳市中信联合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资料显示,深圳市中信联合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9月,注册资本为7000万元,其中金石投资有限公司认缴出资额6445.1117万元,为该公司最大股东;而金石投资有限公司其实又是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专业直接投资子公司。

再说到现在的唯一外资股东CITADEL GLOBAL TRADING S.AR.L,这家的背景也是绝对实力派。经过记者调查发现,Citadel Global Trading S.AR.L.是一家注册于欧洲卢森堡的国际贸易公司,并于2013年4月开始加入纳斯达克OMX集团斯德哥尔摩证交所衍生品市场交易会员,但已于今年7月29日自行申请终止了这一会员身份。

对冲基金巨头CITADEL发表声明 确认账户被限制

据媒体8月2日消息,7月31日两市交易所对频繁申报或频繁撤销申报,涉嫌影响证券交易价格的24个账户采取了限制交易措施,在上述账户中司度(上海)贸易有限公司的账户引起了媒体关注。有媒体报道称,司度贸易的股东为国际知名对冲基金CITADEL GLOBAL TRADING S.AR.L和中信证券孙公司中信联创。8月2日晚间Citadel发表声明,确认国信期货有限责任公司-司度(上海)贸易有限公司账户被深圳证券交易所限制交易。

对冲基金高频交易涉嫌做空 日交易额在百亿

据内部人士透露,citadel锁定50亿的券每天成交额100亿左右。Citadel作为全球最大对冲基金之一,其总部位于芝加哥,公司致力于高频交易策略,他们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交易系统。

Citadel这家公司每天交易的股票比纽交所还要多,有内部员工称距离开盘前2分钟他们就要开始做交易了,等了一个晚上的数百万的交易指令等待Citadel公司电脑被处理,不到三分钟,他们已经下达了高达2100万股的交易指令,在冰冷的摩天大厦的写字楼里,屋里除了键盘和空调的声音,安静的让人感到恐惧。

中信证券回应“联手国际对冲基金做空”:涉事公司已转让

中信证券今日中午表示,近日坊间有关中信证券联手国际对冲基金做空中国的声音并非事实,相关报道中提及的中信联创的一笔历史投资已经转让,目前中信联创并未持有司度公司股权。

中信证券相关业务负责人指出,公司关注到了相关媒体报道,其中提及了中信联创的一笔历史投资。中信联创于2010年出资100万美元投资司度贸易,占20%股权,而该股权已转让,并于2014年11月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目前中信联创并未持有司度贸易股权。同时,这位负责人强调,已退出的该笔投资属于财务投资,且规模小,投资期间中信联创并未参与司度贸易日常运营及管理。

一文读懂什么是“程序化交易”

目前,关于程序化交易,学术界和产业界并没有一个统一权威的定义,在国内,通常意义下的程序化交易主要是应用计算机和现代化网络系统,按照预先设置好的交易模型和规则,在模型条件被触发的时候,由计算机瞬间完成组合交易指令,实现自动下单的一种新兴的电子化交易方式。


相关文章

  • 无限量地生产稳健的量化交易策略
  • 无限量地生产稳健的量化交易策略:Trading System Lab (TSL) 于 1985 年创立的美国<期货真相> Futures Truth 杂志,旨在服务全球股票及商品期货交易者,而其根本任务是为读者验证系统交易策略的 ...查看


  • 风口浪尖上的高频交易
  • 作者:李勇 2015/10/13 0:00:00 来源:原创 浏览:162 能增加市场流动性并减少交易成本,但放大了市场波动 A 高频交易的起源 高频交易(High Frequency Trading,HFT)是指从那些极为短暂的市场变化中 ...查看


  • 毕业设计题目-老师-公布doc-东南大学软件学院
  • 东南大学软件学院本科毕业设计题目 序号题目主要内容时间要求和人数人数其他要求指导教师1基于异步动态OTP的身份验证协议算法实现 一.学习部分: 1.分析目前同步OTP的发展状态以及逐步被异步OTP取代的原因: 2.异步OTP的基本原理和发展 ...查看


  • 大数据分类探究
  • 大数据分类探究 云安全联盟大数据工作组发布 译者:李毅 中国惠普大学资深培训专家 摘要 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一个大数据的六维度分类方法.这个分类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决策制定者在计算和存储架构以及数据分析技术.安全与隐私框架等多种选择中寻找正 ...查看


  • 房地产评估管理系统设计论文
  • 房地产评估管理系统设计论文 摘要:房地产评估管理系统部署在房地产评估企业内部,可供评估企业内部的评估师.估价员.管理人员共同使用,具有项目管理.权限管理.基础数据管理.交易案例管理.日常辅助管理的功能,可实现房地产估价结果的自动计算.房地产 ...查看


  • 关于房地产评估管理系统的设计
  • 关于房地产评估管理系统的设计 作者:施良 来源:<房地产导刊>2014年第12期 摘要:随着房地产行业在国内快速的发展,对房地产评估工作标准要求越来越高.通过房地产评估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应用计算机技术基于网络的科学化.规范化.公 ...查看


  • 软件项目风险管理计划wor版
  • 软件风险控制计划 目录 1. 软件项目风险管理计划 2. 风险条目表 ..................................................................................... ...查看


  • 电子商务的安全要素及其标准规范
  • 追赶人生--记录人生旅程 网站首页 | 网页地图 | 留言本 | 精华美文 | 资料课件论文下载 |关于wished.cn| google adsense 电子商务的安全要素及其标准规范 摘自<信息网络安全>杂志 2002年第九 ...查看


  • 2015年注会[财务成本管理]知识点:增量预算法与零基预算法(必备资料)
  • 1.下列情形中,A注册会计师可能认为需要在审计过程中修改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的有( ).A.甲公司情况发生重大变化B.A注册会计师获取新的信息C.通过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A注册会计师对甲公司及其经营情况的了解发生变化D.审计过程中累积错报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