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膜清洗操作规程

反渗透膜清洗操作规程

一、 影响反渗透膜性能因素:

反渗透膜性能下降主要原因是由于膜表面受到了污染,如表面结垢、膜面堵塞或是膜本身的物理化学变化而引起的。物理变化主要是由于压实效应引起膜的透水率下降,化学变化主要是由于PH值的波动而引起的,游离氯也会使膜性能恶化(通过膜的水余氯要小于0.1ppm)。

二、 反渗透膜清洗频率:

当反渗透膜受到污染时,我们要根据经验及时清洗,否则就会影响产水的水质及产量。一般来说,当淡水流量与最初运行流量相比,下降了15%和(或)观察到压差上升了15%~20%,就需要进行清洗。反渗透膜的清洗是一个细微而烦杂的工种,且多洗膜易损坏。为了减轻清洗工作,必须要搞好前处理,严格把好水质关。膜清洗频率与预处理措施的完善程度是密切相关的预处理越完善,清洗间隔越长,反之预处理越简单,清洗频率越高。

三、 反渗透膜的清洗:

反冲洗对于防止大颗粒对某些形式的反渗透膜件的堵塞是有效的,但大多数污染是要通过化学清洗才能清除。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反渗透膜的清洗分酸洗和碱洗两步。润田水处理反渗透系统共有三组机组,清洗时可分开清洗,将一组或二组机组分离出来进行清洗,剩余的机组正常运行,这样既不影响生产,又可达到清洗目的。

1、 清洗操作概述:

1) 冲洗:为了保证清洗效果,在化学清洗前要进行冲洗,冲洗前先降压,再用流速为正常流速2~3倍的进水冲洗膜,靠流体的搅动作用将污物从膜面剥离并冲走。

2) 酸洗:主要是清除Ca2+,Mg2+等金属离子及其化合物,以0.2%的HCL溶液,在管路中形成循环回流,即可达到清洗目的。每支膜至少需配50L溶液。

清洗过程(如图一):一组机组共六支膜,清洗时一次清洗2支膜,达到动静结合,增强清洗效果。清洗1、2号2支膜时,将C、D、E、F四个出水孔堵住,A1、B1与清洗液进口连接,酸液就在管路中形成如图一的循环回流,从而达到清洗的目的。清洗3、4号2支膜时,将A、

B、E、F四个出水孔堵住,C1、D1与清洗液进口连接,即可形成回流。清洗5、6号2支膜时,要将E、F与清洗液进口连接,同时将A、B、C、D四个孔堵住,形成回流。每次回流时间为1~2h,回流流量20T/h,膜管压力0.2Mpa。

3) 碱洗:主要是清除膜上的有机物结垢。以0.1%NaOH+0.1%r EDTA-Na在管路中形成循环回流,每支膜至少配50L药液。清洗过程同酸洗过程一样。

4) 清水冲洗:酸碱清洗完毕后,将清洗水箱残液排完并洗净,注入符合反渗透装置进水指标的水,清洗相同条件进行冲洗,或用原水增压泵的类似低压冲洗条件来冲洗。各段冲洗结束后,按规定的运行方式进行低压冲洗和高压运行,最初产水排入地沟,直到出水指标合格后进入产品水箱。

2、 注意事项:

1) 冲洗连接管路前,要将初始排出的清洗液排入地沟(约200L),保证清洗液浓度(用PH试纸检测)

2) 清洗过程中密切注意清洗液温升情况,要防止温升过高,清洗液温度不得超过极限温度

30℃。

3) 要观察清洗时水箱液位和清洗液的颜色和PH值变化,必要时补充清洗液,调节PH值。

4) 清洗完毕后,要先关清洗泵,再关回流阀,避免反压对反渗透膜的伤害。

5) 清洗结束后,取残液进行分析,确定污染物种类,为日后清洗提供依据。

6) 清洗操作时,要注意安全,包括人身安全及设备安全。

图一

反渗透膜清洗操作规程

一、 影响反渗透膜性能因素:

反渗透膜性能下降主要原因是由于膜表面受到了污染,如表面结垢、膜面堵塞或是膜本身的物理化学变化而引起的。物理变化主要是由于压实效应引起膜的透水率下降,化学变化主要是由于PH值的波动而引起的,游离氯也会使膜性能恶化(通过膜的水余氯要小于0.1ppm)。

二、 反渗透膜清洗频率:

当反渗透膜受到污染时,我们要根据经验及时清洗,否则就会影响产水的水质及产量。一般来说,当淡水流量与最初运行流量相比,下降了15%和(或)观察到压差上升了15%~20%,就需要进行清洗。反渗透膜的清洗是一个细微而烦杂的工种,且多洗膜易损坏。为了减轻清洗工作,必须要搞好前处理,严格把好水质关。膜清洗频率与预处理措施的完善程度是密切相关的预处理越完善,清洗间隔越长,反之预处理越简单,清洗频率越高。

三、 反渗透膜的清洗:

反冲洗对于防止大颗粒对某些形式的反渗透膜件的堵塞是有效的,但大多数污染是要通过化学清洗才能清除。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反渗透膜的清洗分酸洗和碱洗两步。润田水处理反渗透系统共有三组机组,清洗时可分开清洗,将一组或二组机组分离出来进行清洗,剩余的机组正常运行,这样既不影响生产,又可达到清洗目的。

1、 清洗操作概述:

1) 冲洗:为了保证清洗效果,在化学清洗前要进行冲洗,冲洗前先降压,再用流速为正常流速2~3倍的进水冲洗膜,靠流体的搅动作用将污物从膜面剥离并冲走。

2) 酸洗:主要是清除Ca2+,Mg2+等金属离子及其化合物,以0.2%的HCL溶液,在管路中形成循环回流,即可达到清洗目的。每支膜至少需配50L溶液。

清洗过程(如图一):一组机组共六支膜,清洗时一次清洗2支膜,达到动静结合,增强清洗效果。清洗1、2号2支膜时,将C、D、E、F四个出水孔堵住,A1、B1与清洗液进口连接,酸液就在管路中形成如图一的循环回流,从而达到清洗的目的。清洗3、4号2支膜时,将A、

B、E、F四个出水孔堵住,C1、D1与清洗液进口连接,即可形成回流。清洗5、6号2支膜时,要将E、F与清洗液进口连接,同时将A、B、C、D四个孔堵住,形成回流。每次回流时间为1~2h,回流流量20T/h,膜管压力0.2Mpa。

3) 碱洗:主要是清除膜上的有机物结垢。以0.1%NaOH+0.1%r EDTA-Na在管路中形成循环回流,每支膜至少配50L药液。清洗过程同酸洗过程一样。

4) 清水冲洗:酸碱清洗完毕后,将清洗水箱残液排完并洗净,注入符合反渗透装置进水指标的水,清洗相同条件进行冲洗,或用原水增压泵的类似低压冲洗条件来冲洗。各段冲洗结束后,按规定的运行方式进行低压冲洗和高压运行,最初产水排入地沟,直到出水指标合格后进入产品水箱。

2、 注意事项:

1) 冲洗连接管路前,要将初始排出的清洗液排入地沟(约200L),保证清洗液浓度(用PH试纸检测)

2) 清洗过程中密切注意清洗液温升情况,要防止温升过高,清洗液温度不得超过极限温度

30℃。

3) 要观察清洗时水箱液位和清洗液的颜色和PH值变化,必要时补充清洗液,调节PH值。

4) 清洗完毕后,要先关清洗泵,再关回流阀,避免反压对反渗透膜的伤害。

5) 清洗结束后,取残液进行分析,确定污染物种类,为日后清洗提供依据。

6) 清洗操作时,要注意安全,包括人身安全及设备安全。

图一


相关文章

  • 玉带电厂化学水系统调试方案
  • 华能南京化工园玉带片区燃煤热电联产项目3×480t/h超高 温高压燃煤锅炉+2×CB50MW 级抽背式汽轮发电机组 锅炉补给水系统调试措施 南京中电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2015年10月 目 录 1设备系统概况 . .............. ...查看


  • 纯化水系统操作规程
  • 宜兴市华电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纯化水系统标准操作规程 Document Number / 文件编号: Issue No/版本号: Issue Date/颁发日期: 2012年 4月 9 ...查看


  • 电镀废水12T中水回用设备设计方案
  • 广州德铭水处理设备代工工程有限公司 [1**********] [1**********] 电 镀 厂 12T/H中 水 回 用 设 计 方 案 二 O 一二 年 八月三日电话: 邓先生 目 录 1 设计前言................ ...查看


  • 二级反渗透纯化水系统验证方案
  • 济康药业有限公司 二级反渗透纯化水系统验证方案 文件编号: 设备名称:二级反渗透纯化水系统 设备编号: 验证方案编号:验证小组组长:验证小组成员: 起草人签名: 审批人签名: 批准人签名: 目日期: 年日期: 年日期: 年 录 月 日 月 ...查看


  • 工艺用水的验证和确认
  • 纯化水系统过程确认 工艺用水的验证和过程确认 XXXXXXXXXX 有限公司 目 录 1 验证小组 2 验证目的 3 概述 4 职责 4.1 验证小组的职责 4.2 工程管理部得职责 4.3 品保部得职责 5 验证钱的准备 5.1 仪器仪表 ...查看


  • 纯化水标准 1
  • Xgb 制药用水技术方案 制药用水技术方案 Purified Water and Water for Injection Treatment System 一.概述 水是药物生产中用量最大.使用最广的一种基本原料,用于生产过程及药物制剂的制 ...查看


  • 反渗透系统操作说明书
  • 肇东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 软纯水项目 反渗透系统操作说明书 JJZY-GT06-04 北京建技中研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Beijing Jianjizhongyan Environment Science & Technology ...查看


  • 反渗透装置的化学清洗
  • 3.5 RO系统的化学清洗 3.5.1 RO系统化学清洗的条件: 当RO 系列运行中出现下列情况出现时,该系列就应该要清洗膜元件.RO 系列运行中的标准化产水量降低了10%以上:RO 系列进水和浓水之间的标准化压差上升了15%:RO 系列标 ...查看


  • UFRO和精密过滤器说明书奥利原
  • 目 录 超滤主机使用说明 ............................................... 2 一.特点: ...................................................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