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幅半导体收音机原理及其调试报告

调幅半导体收音机原理及其调试

学号:

姓名:

班级:07电信(二)班

指导老师:

2010年6月20日

目 录

一 、总体方案……………………………………页码

二 、各部分设计及原理分析……………………页码

三 、参数选择……………………………………页码

四 、选题意义……………………………………页码

五 、实验结果……………………………………页码

六 、结论…………………………………………页码

七 、心得体会……………………………………页码

八 、参考文献……………………………………页码

调幅半导体收音机原理及其调试

一 概述:收音机的发明人类自从发现能利用电波传递信息以来,就不断研究出不同的方法来增加通信的可靠性、通信的距离、设备的微形化、省电化、轻巧化等。接收信息所用的接收机,俗称为收音机。目前的无线电接收机不单只能收音,且还有可以接收影像的电视机、数字信息的电报机等。

随着广播技术的发展,收音机也在不断更新换代。自1920年开发了无线电广播的半个多世纪中,收音机经历了电子管收音机、晶体管收音机、集成电路收音机的三代变化,功能日趋增多,质量日益提高。20世纪80年代开始,收音机又朝着电路集成化、显示数字化、声音立体化、功能电脑化、结构小型化等方向发展。

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晶体管,从此以后.开始了收音机的晶体管时代.并且逐步结束了以矿石收音机、电子管收音机为代表的收音机的初级阶段。

1956年,西德西门子公司研制成了超高频晶体管,为调频晶体管收音机创造了必要的条件。1959年.日本索尼公司生产了第一代调频晶体管收音机。

1961年,美国研制了集成电路。随后.1966年,日本利用这一技术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台集成电路收音机,开始了收音机工业的又一场技

术革命。从此收音机向着小型化、系列化、集成化、低功耗、多功能的方向发展

调幅收音机:由输入回路、本振回路、混频电路、检波电路、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及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组成输入回路由天线线圈和可变电容构成,本振回路由本振线圈和可变电容构成,本振信号经内部混频器,与输入信号相混合。混频信号经中周和455kHz陶瓷滤波器构成的中频选择回路得到中频信号。至此,电台的信号就变成了以中频455kHz为载波的调幅波。中频信号进行中频放大,再经过检波得到音频信号,经功率放大输出,耦合到扬声器,还原为声音。其中,中放电路增益受AGC自动控制增益控制,以保持在电台信号不同时,自动调节增益,获得一致的收听效果。. 二 总体方案

收音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人类自从发现能利用电波传递信息以来,就不断研究出不同的方法来增加通信的可靠性、通信的距离、设备的微形化、省电化、轻巧化等。接收信息所用的接收机,俗称为收音机。目前的无线电接收机不单只能收音,且还有可以接收影像的电视机、数字信息的电报机等。

随着广播技术的发展,收音机也在不断更新换代。自1920年开发了无线电广播的半个多世纪中,收音机经历了电子管收音机、晶体管收音机、集成电路收音机的三代变化,功能日趋增多,质量日益提

高。20世纪80年代开始,收音机又朝着电路集成化、显示数字化、声音立体化、功能电脑化、结构小型化等方向发展。

广播电台播出节目是首先把声音通过话筒转换成音频电信号,经放大后被高频信号(载波)调制,这时高频载波信号的某一参量随着音频信号作相应的变化,使我们要传送的音频信号包含在高频载波信号之内,高频信号再经放大,然后高频电流流过天线时,形成无线电波向外发射,无线电波传播速度为3×108m/s,这种无线电波被收音机天线接收,然后经过放大、解调,还原为音频电信号,送入喇叭音圈中,引起纸盆相应的振动,就可以还原声音,即是声电转换传送——电声转换的过程。

图1 超外差式收音机组成

超外差式收音机是目前较普及的收音机,其方框图如图1所示: 它是由天线、输入回路、本机振荡器、变频器、中频放大器、检波器、低频电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等部分组成。

天线:接收许多广播电台的高频信号,天线线圈是绕在磁棒上(磁棒具有聚集电磁波磁场的能力)。

输入回路:选出其中所需要的电台信号送入变频级的基极,同时,由本机振荡器产生高频等幅波信号。

本机振荡器:提供本机振荡器信号。

变频器:将天线回路的高频调幅信号变成频率固定的中频调幅信号。

中频放大器:对中频信号进行放大。

检波器:对信号进行幅度检波,从而还原出音频信号。

低频电压放大器:对信号进行电压放大。

功率放大器:对功率进行放大。

三 各部分设计及原理分析

1输入

从天线到收音机第一级放大器之间的电路称为输入电路,它的作用是从天线感应到的各种信息中把需要的信号选择出来,并传送到下一级电路,同时把其它不需要的信号有效的进行抑制。

在电阻、电感及电容所组成的串联电路内,当容抗XC与感抗XL相等时,即XC=XL,电路中的电压U与电流I的相位相同,电路呈现纯电阻性,这种现象叫串联谐振。当电路发生串联谐振时,电路中总阻抗最小,电流将达到最大值。但是发生谐振时,由于感抗和容抗相等,

所以电感和电容两端的砠 ??压有效值相等,即:UL=UC。又由于其相位相反,因此这两个电压是相互抵消的。在电容或电感的电压有效值为:UL=UC=XLI0=ω0LIO=ω0LU/R。式中ω0L/R称为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它代表电压比。即UC/U或UL/U。 品质因数是衡量谐振电路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如电路中电抗越大,电阻越小,则品质因数越高。因此电容或电感上的电压值将比外加电压大的多。一般电感、电容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可达几十甚至几百。所以串联谐振又叫电压谐振。在电力系统中,串联谐振将会产生高出电网额定电压数倍的过电压,对电力设备的安全造成很大危害。在R-L-C串联电路中,出现线路端电压和电流同相位的现象叫串联谐振。

在收音机输入时,使用串联谐振电路,如图(二

2变频器(混频器)功能的电路称为变频器(或混频器),如图(三) 混频电路 图(三)

本机振荡和混频合起来称为变频电路。变频电路是以VT1为中心,它的作用是把从输入回路送来的调幅信号和本机振荡器产生的等幅信号一起送到变频级,经过变频级产生一个新的频率,这一新的频率恰好是输入信号频率和本振信号频率的差值,称为差频。例如,输入信号的频率是535kHz,本振频率是1000kHz ,那么它们的差频就是1000 kHz - 535 kHz = 465kHz;当输入信号是1605kHz时,本机振荡频率也跟着升高,变成2070kHz。也就是说,在超外差式收音机中,本机振荡的频率始终要比输入信号的频率高一个465kHz。 这个在变频过程中新产生的差频比原来输入信号的频率要低,比音频却要高得多,因此我们把它叫做中频。不论原来输入信号的频率是多少,经过变频以后都变成一个固定的中频,然后再送到中频放大

器继续放大,这是超外差式收音机的一个重要特点。以上三种频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式表达:

本机振荡频率-输入信号频率=中频

变频器的作用和原理。变频器是现今工控领域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可以节能的设备,按控制电机定子电压等级分有高压变频器和低压变频器,其简单的原理就是将原来直接接入电动机定子回路的工频50赫兹的交流电先行输入变频器,在变频过程内部运用电子变流等技术经过整流和逆变过程后变成一种频率可控制变化的交流电再输入到专用的变频电机的定子绕组内,根据不同的需求通过调整频率的高低间接改变电机输出功率大小,特别是在轻载时可以明显的节省电能,是一种高效的节能产品。

变频器是利用电力半导体器件的通断作用将工频电源变换为另一频率的电能控制装置。可分为交——交变频器,交——直——交变频器。交——交变频器可直接把交流电变成频率和电压都可变的交流电;交——直——交变频器则是先把交流电经整流器先整流成直流电,再经过逆变过程把这个直流电流变成频率和电压都可变的交流电。变频器的主电路大体上可分为两类:电压型是将电压源的直流变换为交流的变频器,直流回路的滤波是电容;电流型是将电流源的直流变换为交流的变频器,其直流回路滤波石电感。

3本振

高频振荡电路广泛地应用在电子系统及设备中。当今随着通信的飞速发展,对本振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关振荡器的理论、设计和技术在近年来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在射频接收电路中,本地振荡信号源(高频振荡器)一般采用正弦波振荡器,如图(4)

,对振荡器提出的主要指标为振荡频率和振荡幅度的精确性与稳定性。正弦波振荡电路主要包括LC振荡电路和RC振荡电路。在要求本地振荡信号频率精度较高的应用中,晶体振荡器频率稳定度比陶瓷振荡电路要高,可以超过10 -5数量级。

图(4)

但由于受晶体晶片本身的局限,在几百kHz频段时的昌振体积就很大,不适用于小型化的无线寻呼接收机。由于SCA无线数据传输信息是经过两次不同的调制(FSK调制和FM调制)后,与调频广播台其它信息一起,由调频电台发射天线发射到空间的,所以FM-SCA无线数据传输接收终端在接收到主载波的复合信号后,需经过两次解调才

能还原出原来的数据信息,即:首先,通过天线接收且高频放大后,经第一次混频、第一中频滤波、第一次解调输出SCA信号,此信号是FSK信号。然后,必须再进行一次 解调才能还原出FM-SCA信息,即经第二次混频、第二中频滤波、第二次解调、低通滤波,最后得到数字信号。所以二本振电路在FM-SCA射频接收电路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然而,在SCA射频接收电路中图(5)

,根据超外差接收原理,其二本振听频率为522kHZ(67kHz+455kHz)。由于该频段内石英晶体的体积很大,不利于实现SCA射频接收的小型化,因此,二本振电路采用了陶瓷振子振荡电路

电路图

二阶本振电路 图(5)

本振就是LC振荡器.用在超外差接收机中.超外差接收机中有一个振

荡器叫本机振荡器.它产生的高频电磁波与所接收的高频信号混合而产生一个差频,这个差频就是中频.如要接收的信号是900KHZ.本振频率是1365KHZ.两频率混合后就可以产生一个465KHZ或者2200KHZ的差频.接收机中用LC电路选择465KHZ作为中频信号.因为本振频率比外来信号高465KHZ所以叫超外差.

对本振的要求:

1,对振荡频率的选取有要求;要求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和幅度精度高,稳定性好; 2,有锁相环,数字分频、数字鉴相器等电路,保证极高的稳定度,否则会产生本振频率漂移; 3,都有锁相环电路来保证本振频率的稳定度; 4,一般采用稳定性好的晶体振荡器 5,振荡频率高,易起振,振频稳,振幅高,振荡特性好; 6,本振电路多采用体积小、可靠性高的单片大规模集成数字频率合成器, 7,电源可数模分开供电,接地及屏蔽良好,本振输出端有带通滤波器,使本振输出杂波小。 4 中放

AGC为自动增益控制,它的作用是当信号源较强时,使其增益自动降低;当信号较弱时,又使其增益自动增高,从而保证了强弱信号的均匀性,有时需测AGC电路如图(6)。

AGC测试框图 图(6)

第一中放加AGC控制,保证整级增益和稳定性. 第二中放保证

选择性. 第三中放保证带宽. 音频信号是(Audio)带有语音、音乐和音效的有规律的声波的频率、幅度变化信息载体。根据声波的特征,可把音频信息分类为规则音频和不规则声音。其中规则音频又可以分为语音、音乐和音效。规则音频是一种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可用一条连续的曲线来表示,称为声波。声音的三个要素是音调、音强和音色。声波或正弦波有三个重要参数:频率 ω0、幅度A n 和相位ψn ,这也就决定了音频信号的特征。

5 检波

检波,就像带通滤波器一样的性质,靠外围元件的配合,吸收所在性能范围之内波长的频率,其它信号被隔离。

检波(也称解调)二极管的作用是利用其单向导电性将高频或中频无线电信号中的低频信 号或音频信号取出来,广泛应用于半导体收音机、收录机、电视机及通信等设备的小信号电路中,其工作频率较高,处理信号幅度较弱。常用的国产检波二极管有2AP系列锗玻璃封装二极管。常用的进口检波二极管有1N34/A、1N60等。 检波二极管的工作原理 检波二极管具有结电容低,工作频率高和反向电流小等特点,传统上用于调幅信号检波。工作原理如下:调幅信号是一个高

频信号承载一个低频信号,调幅信号的波包(envelope)即为基带低频信号。如在每个信号周期取平均值,其恒为零。若将调幅信号通过检波二极管,由于检波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调幅信号的负向部分被截去,仅留下其正向部分,此时如在每个信号周期取平均值(低通滤波),所得为调幅信号的波包(envelope)即为基带低频信号,实现了解调(检波)功能。 检波二极管的选用检波二极管一般可选用点接触型锗二极管,例如2AP系列等。选用时,应根据电路的具体要求来选择工作频率高、反向电流小、正向电流足够大的检波二极管。虽然检波和整流的原理是一样的,而整流的目的只是为了得到直流电,而检波则是从被调制波中取出信号成分(包络线)。检波电路和半波整流线路 完全相同。因检波是对高频波整流,二极管的结电容一定要小, 所以选用点接触二极管。能用于高频检波的二极管大多能用于限幅、箝位、开关和调制电路。 检波二极管的代换检波二极管损坏后,若无同型号二极管更换时,也可以选用 导体材料相同,主要参数相近的二极管来代换。在业余条件下,也可用损坏了一个PN结的锗材料高频晶体管来代用。

用在检波电路中的二极管叫检波二极管。由于检波二极管工作在高频电路中。要求检波二极管的结电容小。截止频率高。一般用点接触型二极管。检波二极管广泛应用于半导体收音机、收录机、电视机及通信等设备的小信号电路中,处理信号幅度较弱。广义的检波通常称为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即从已调波提取调制信号的过程。对调幅波来说,是从它的振幅变化提取调制信号的过程;对调频波来说,

是从它的频率变化提取调制信号的过程;对调相波来说,是从它的相位变化提取调制信号的过程。狭义的检波是指从调幅波的包络提取调制信号的过程。因此,有时把这种检波称为包络检波或幅度检波。 检波电路或检波器的作用是从调幅波中取出低频信 号。它的工作过程正好和调幅相反。检波过程也是一个频率变换过程,也要使用非线性元器件。常用的有二极管和三极管。另外为了取出低频有用信号,还必须使用滤波器滤除高频分量,所以检波电路通常包含非线性元器件和滤波器两部分。检波 由无线电台发射出的是经过调制的载有信号的电磁波,在调谐电路中因电谐振而产生的也是经过调制的高频振荡电流.这种电流通过收音机的耳机或扬声器,并不能使它们振动而发声.为什么呢?假定某一个半周期电流的作用是使振动片向某个方向运动,下一个半周期电流就以几乎同样大的作用使振动片向反方向运动.高频电流的周期非常短,半周期更短,而振动片的惯性相当大,所以在振动片还没有来得及在电流的作用下向某个方向运动的时侯,就立刻有一个几乎同样大的作用要使它向反方向运动,结果振动片实际上不发生振动.因此,在电磁波的接收中还必须设法从经过调制的高频振荡电流中取出发射时加上去的调制信号. 从经过调制的高频振荡电流中取出调制信号的过程,叫做检波。检波是调制的逆过程,也叫做解调.由于调制的方法不同,检波的方法也不同.下面介绍收音机中对调幅波的检波,

低通滤波器如图(8)

低通滤波器容许低频信号通过, 但减弱(或减少)频率高于截止

频率的信号的通过。对于不同滤波器而言,每个频率的信号的减弱程度不同。当使用在音频应用时,它有时被称为高频剪切滤波器, 或高音消除滤波器。低通滤波器概念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其中包括电子线路(如音频设备中使用的hiss 滤波器、平滑数据的数字算法、音障、图像模糊等等。低通滤波器在信号处理中的作用等同于其它领域如金融领域中移动平均数所起的作用;这两个工具都通过剔除短期波动、保留长期发展趋势提供了信号的平滑形式。

滤波器能在频率的两个边缘处产生滚降。它在频率的上端或下端处以外能陡峭地加以滤除(衰减)。三种类型的滤波器:低通 高通和带通滤波器。

低通滤波器图 图(8)

6 音频功放

理想的音频功率放大器,如图(9),

真实的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出音频信号总会有一点失真,并且叠加了噪声(在正弦波上叠加了高频杂波)。这种失真是较小的,从波形图中也难看出来,只有用失真仪才能测出。波形的失真是由于在正弦波上加了多种高次谐波造成的 (如3次谐波、5次谐波等)所以称为总谐波失真。理想的音频功率放大器没有谐波失真及噪声,所以THD+N=0%。实际的音频功率放大器有各种谐波造成的失真及由器件内或外部造成的噪声,它有一定的THD+N的值。这个值一般在0.00n%-10%之间(n=1~9)。 THD+N性能指标THD+N表示失真+噪声,因此THD+N自然越小越好。但这个指标是在一定条件下测试的。同一

个音频功率放大器,若改变其条件,其THD+N的值会有很大的变动。 这里指的条件是,一定的工作电压VCC(或VDD)、一定的负载电阻RL、一定的输入频率FIN(一般常用1KHZ)、一定的输出功率Po下进行测试。若改变了其中的条件,其THD+N值是不同的。例如,某一音频功率放大器,在VDD=3V、FIN=1kHz、RL=32Ω、Po=25mW条件下测试,其TDH+N=0.003%,若将RL改成16欧,使Po增加到50mW,VDD及FIN不变,所测的TDH+N=0.005%。输出几百kW的音频功率放大器,要用扬声器 放音,其THD+N一般为10-4;输出功率在1~2W,其THD+N更大些,一般为0.1~0.5%.THD+N这一指标大小与音频功率放大器的结构类别有关(如A类功放、D类功放),例如D类功放的噪声较大,则THD+N的值也较A类大。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资料中给出的THD+N这个指标是在FIN=1kHz下给出的,在实际上音频范围是20Hz~20kHz,则在20Hz~20kHz范围测试时,其THD+N要大得多。例如,某音频功率放大器在1kHz时测试,其TDH+N=0.08%。若FIN改成20Hz-20kHz,,其他条件不变,其THD+N变为小于0.5%。

电容功放

电容器在电力系统中是提高功率因数的重要器件;在电子电路中是获得振荡、滤波、相移、旁路、耦合等作用的主要元件。 一、电解电容在电路中的作用 1,滤波作用,在电源电路中,整流电路将交流变成脉动的直流,而在整流电路之后接入一个较大容量的电解电容,利用其充放电特性,使整流后的脉动直流电压变成相对比较稳定的直流电压。在实际中,为了防止电路各部分供电电压因负载变化而产生变

化,所以在电源的输出端及负载的电源输入端一般接有数十至数百微法的电解电容.由于大容量的电解电容一般具有一定的电感,对高频及脉冲干扰信号不能有效地滤除,故在其两端并联了一只容量为0.001--0.lpF的电容,以滤除高频及脉冲干扰. 2,耦合作用:在低频信号的传递与放大过程中,为防止前后两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相互影响,常采用电容藕合.为了防止信号中韵低频分量损失过大,一般总采用容量较大的电解电容。

四 参数选择

电阻 R1 R2 R3 R4 R5 R6 R7 R8 R9 R10 R11 R12

(Ω) 100K 2K 100 20K 150 62K 51 1K 480 51K 1K 220

电容 C1 C2 C3 C4 C5 C6 C7 C8 C9 C10 C11 C12

CMB223P 223 103 4.7μ 223 223 223 223 223 223 223 223 C13 C14

100μ 100μ

中周V1 V2 V3 V4 V5 V6 V7

9018H 9018H 9018H 9018H 9014H 9013 H 9013H

二极管 D0 D1 D2

IN4118 IN4148 IN4148

扬声器 8Ω

五 总电路图

六 总结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才明白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应该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知识和综合素质。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发现以往学习的知识十分空洞,真正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很多实际问题很难解决。 这次经历,学了不少东西,同时对自己专业知识有了一定程度认同。在老师的教导使我的学习更加有效率,使我们受益匪 。

七 参考文献

[ 1 ] 张肃文 . 高频电子线路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4年11月

[ 2 ] 邱关源 . 电路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1999年6月

[ 3 ] 程佩青 . 数字信号处理教程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04年月

调幅半导体收音机原理及其调试

学号:

姓名:

班级:07电信(二)班

指导老师:

2010年6月20日

目 录

一 、总体方案……………………………………页码

二 、各部分设计及原理分析……………………页码

三 、参数选择……………………………………页码

四 、选题意义……………………………………页码

五 、实验结果……………………………………页码

六 、结论…………………………………………页码

七 、心得体会……………………………………页码

八 、参考文献……………………………………页码

调幅半导体收音机原理及其调试

一 概述:收音机的发明人类自从发现能利用电波传递信息以来,就不断研究出不同的方法来增加通信的可靠性、通信的距离、设备的微形化、省电化、轻巧化等。接收信息所用的接收机,俗称为收音机。目前的无线电接收机不单只能收音,且还有可以接收影像的电视机、数字信息的电报机等。

随着广播技术的发展,收音机也在不断更新换代。自1920年开发了无线电广播的半个多世纪中,收音机经历了电子管收音机、晶体管收音机、集成电路收音机的三代变化,功能日趋增多,质量日益提高。20世纪80年代开始,收音机又朝着电路集成化、显示数字化、声音立体化、功能电脑化、结构小型化等方向发展。

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晶体管,从此以后.开始了收音机的晶体管时代.并且逐步结束了以矿石收音机、电子管收音机为代表的收音机的初级阶段。

1956年,西德西门子公司研制成了超高频晶体管,为调频晶体管收音机创造了必要的条件。1959年.日本索尼公司生产了第一代调频晶体管收音机。

1961年,美国研制了集成电路。随后.1966年,日本利用这一技术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台集成电路收音机,开始了收音机工业的又一场技

术革命。从此收音机向着小型化、系列化、集成化、低功耗、多功能的方向发展

调幅收音机:由输入回路、本振回路、混频电路、检波电路、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及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组成输入回路由天线线圈和可变电容构成,本振回路由本振线圈和可变电容构成,本振信号经内部混频器,与输入信号相混合。混频信号经中周和455kHz陶瓷滤波器构成的中频选择回路得到中频信号。至此,电台的信号就变成了以中频455kHz为载波的调幅波。中频信号进行中频放大,再经过检波得到音频信号,经功率放大输出,耦合到扬声器,还原为声音。其中,中放电路增益受AGC自动控制增益控制,以保持在电台信号不同时,自动调节增益,获得一致的收听效果。. 二 总体方案

收音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人类自从发现能利用电波传递信息以来,就不断研究出不同的方法来增加通信的可靠性、通信的距离、设备的微形化、省电化、轻巧化等。接收信息所用的接收机,俗称为收音机。目前的无线电接收机不单只能收音,且还有可以接收影像的电视机、数字信息的电报机等。

随着广播技术的发展,收音机也在不断更新换代。自1920年开发了无线电广播的半个多世纪中,收音机经历了电子管收音机、晶体管收音机、集成电路收音机的三代变化,功能日趋增多,质量日益提

高。20世纪80年代开始,收音机又朝着电路集成化、显示数字化、声音立体化、功能电脑化、结构小型化等方向发展。

广播电台播出节目是首先把声音通过话筒转换成音频电信号,经放大后被高频信号(载波)调制,这时高频载波信号的某一参量随着音频信号作相应的变化,使我们要传送的音频信号包含在高频载波信号之内,高频信号再经放大,然后高频电流流过天线时,形成无线电波向外发射,无线电波传播速度为3×108m/s,这种无线电波被收音机天线接收,然后经过放大、解调,还原为音频电信号,送入喇叭音圈中,引起纸盆相应的振动,就可以还原声音,即是声电转换传送——电声转换的过程。

图1 超外差式收音机组成

超外差式收音机是目前较普及的收音机,其方框图如图1所示: 它是由天线、输入回路、本机振荡器、变频器、中频放大器、检波器、低频电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等部分组成。

天线:接收许多广播电台的高频信号,天线线圈是绕在磁棒上(磁棒具有聚集电磁波磁场的能力)。

输入回路:选出其中所需要的电台信号送入变频级的基极,同时,由本机振荡器产生高频等幅波信号。

本机振荡器:提供本机振荡器信号。

变频器:将天线回路的高频调幅信号变成频率固定的中频调幅信号。

中频放大器:对中频信号进行放大。

检波器:对信号进行幅度检波,从而还原出音频信号。

低频电压放大器:对信号进行电压放大。

功率放大器:对功率进行放大。

三 各部分设计及原理分析

1输入

从天线到收音机第一级放大器之间的电路称为输入电路,它的作用是从天线感应到的各种信息中把需要的信号选择出来,并传送到下一级电路,同时把其它不需要的信号有效的进行抑制。

在电阻、电感及电容所组成的串联电路内,当容抗XC与感抗XL相等时,即XC=XL,电路中的电压U与电流I的相位相同,电路呈现纯电阻性,这种现象叫串联谐振。当电路发生串联谐振时,电路中总阻抗最小,电流将达到最大值。但是发生谐振时,由于感抗和容抗相等,

所以电感和电容两端的砠 ??压有效值相等,即:UL=UC。又由于其相位相反,因此这两个电压是相互抵消的。在电容或电感的电压有效值为:UL=UC=XLI0=ω0LIO=ω0LU/R。式中ω0L/R称为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它代表电压比。即UC/U或UL/U。 品质因数是衡量谐振电路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如电路中电抗越大,电阻越小,则品质因数越高。因此电容或电感上的电压值将比外加电压大的多。一般电感、电容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可达几十甚至几百。所以串联谐振又叫电压谐振。在电力系统中,串联谐振将会产生高出电网额定电压数倍的过电压,对电力设备的安全造成很大危害。在R-L-C串联电路中,出现线路端电压和电流同相位的现象叫串联谐振。

在收音机输入时,使用串联谐振电路,如图(二

2变频器(混频器)功能的电路称为变频器(或混频器),如图(三) 混频电路 图(三)

本机振荡和混频合起来称为变频电路。变频电路是以VT1为中心,它的作用是把从输入回路送来的调幅信号和本机振荡器产生的等幅信号一起送到变频级,经过变频级产生一个新的频率,这一新的频率恰好是输入信号频率和本振信号频率的差值,称为差频。例如,输入信号的频率是535kHz,本振频率是1000kHz ,那么它们的差频就是1000 kHz - 535 kHz = 465kHz;当输入信号是1605kHz时,本机振荡频率也跟着升高,变成2070kHz。也就是说,在超外差式收音机中,本机振荡的频率始终要比输入信号的频率高一个465kHz。 这个在变频过程中新产生的差频比原来输入信号的频率要低,比音频却要高得多,因此我们把它叫做中频。不论原来输入信号的频率是多少,经过变频以后都变成一个固定的中频,然后再送到中频放大

器继续放大,这是超外差式收音机的一个重要特点。以上三种频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式表达:

本机振荡频率-输入信号频率=中频

变频器的作用和原理。变频器是现今工控领域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可以节能的设备,按控制电机定子电压等级分有高压变频器和低压变频器,其简单的原理就是将原来直接接入电动机定子回路的工频50赫兹的交流电先行输入变频器,在变频过程内部运用电子变流等技术经过整流和逆变过程后变成一种频率可控制变化的交流电再输入到专用的变频电机的定子绕组内,根据不同的需求通过调整频率的高低间接改变电机输出功率大小,特别是在轻载时可以明显的节省电能,是一种高效的节能产品。

变频器是利用电力半导体器件的通断作用将工频电源变换为另一频率的电能控制装置。可分为交——交变频器,交——直——交变频器。交——交变频器可直接把交流电变成频率和电压都可变的交流电;交——直——交变频器则是先把交流电经整流器先整流成直流电,再经过逆变过程把这个直流电流变成频率和电压都可变的交流电。变频器的主电路大体上可分为两类:电压型是将电压源的直流变换为交流的变频器,直流回路的滤波是电容;电流型是将电流源的直流变换为交流的变频器,其直流回路滤波石电感。

3本振

高频振荡电路广泛地应用在电子系统及设备中。当今随着通信的飞速发展,对本振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关振荡器的理论、设计和技术在近年来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在射频接收电路中,本地振荡信号源(高频振荡器)一般采用正弦波振荡器,如图(4)

,对振荡器提出的主要指标为振荡频率和振荡幅度的精确性与稳定性。正弦波振荡电路主要包括LC振荡电路和RC振荡电路。在要求本地振荡信号频率精度较高的应用中,晶体振荡器频率稳定度比陶瓷振荡电路要高,可以超过10 -5数量级。

图(4)

但由于受晶体晶片本身的局限,在几百kHz频段时的昌振体积就很大,不适用于小型化的无线寻呼接收机。由于SCA无线数据传输信息是经过两次不同的调制(FSK调制和FM调制)后,与调频广播台其它信息一起,由调频电台发射天线发射到空间的,所以FM-SCA无线数据传输接收终端在接收到主载波的复合信号后,需经过两次解调才

能还原出原来的数据信息,即:首先,通过天线接收且高频放大后,经第一次混频、第一中频滤波、第一次解调输出SCA信号,此信号是FSK信号。然后,必须再进行一次 解调才能还原出FM-SCA信息,即经第二次混频、第二中频滤波、第二次解调、低通滤波,最后得到数字信号。所以二本振电路在FM-SCA射频接收电路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然而,在SCA射频接收电路中图(5)

,根据超外差接收原理,其二本振听频率为522kHZ(67kHz+455kHz)。由于该频段内石英晶体的体积很大,不利于实现SCA射频接收的小型化,因此,二本振电路采用了陶瓷振子振荡电路

电路图

二阶本振电路 图(5)

本振就是LC振荡器.用在超外差接收机中.超外差接收机中有一个振

荡器叫本机振荡器.它产生的高频电磁波与所接收的高频信号混合而产生一个差频,这个差频就是中频.如要接收的信号是900KHZ.本振频率是1365KHZ.两频率混合后就可以产生一个465KHZ或者2200KHZ的差频.接收机中用LC电路选择465KHZ作为中频信号.因为本振频率比外来信号高465KHZ所以叫超外差.

对本振的要求:

1,对振荡频率的选取有要求;要求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和幅度精度高,稳定性好; 2,有锁相环,数字分频、数字鉴相器等电路,保证极高的稳定度,否则会产生本振频率漂移; 3,都有锁相环电路来保证本振频率的稳定度; 4,一般采用稳定性好的晶体振荡器 5,振荡频率高,易起振,振频稳,振幅高,振荡特性好; 6,本振电路多采用体积小、可靠性高的单片大规模集成数字频率合成器, 7,电源可数模分开供电,接地及屏蔽良好,本振输出端有带通滤波器,使本振输出杂波小。 4 中放

AGC为自动增益控制,它的作用是当信号源较强时,使其增益自动降低;当信号较弱时,又使其增益自动增高,从而保证了强弱信号的均匀性,有时需测AGC电路如图(6)。

AGC测试框图 图(6)

第一中放加AGC控制,保证整级增益和稳定性. 第二中放保证

选择性. 第三中放保证带宽. 音频信号是(Audio)带有语音、音乐和音效的有规律的声波的频率、幅度变化信息载体。根据声波的特征,可把音频信息分类为规则音频和不规则声音。其中规则音频又可以分为语音、音乐和音效。规则音频是一种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可用一条连续的曲线来表示,称为声波。声音的三个要素是音调、音强和音色。声波或正弦波有三个重要参数:频率 ω0、幅度A n 和相位ψn ,这也就决定了音频信号的特征。

5 检波

检波,就像带通滤波器一样的性质,靠外围元件的配合,吸收所在性能范围之内波长的频率,其它信号被隔离。

检波(也称解调)二极管的作用是利用其单向导电性将高频或中频无线电信号中的低频信 号或音频信号取出来,广泛应用于半导体收音机、收录机、电视机及通信等设备的小信号电路中,其工作频率较高,处理信号幅度较弱。常用的国产检波二极管有2AP系列锗玻璃封装二极管。常用的进口检波二极管有1N34/A、1N60等。 检波二极管的工作原理 检波二极管具有结电容低,工作频率高和反向电流小等特点,传统上用于调幅信号检波。工作原理如下:调幅信号是一个高

频信号承载一个低频信号,调幅信号的波包(envelope)即为基带低频信号。如在每个信号周期取平均值,其恒为零。若将调幅信号通过检波二极管,由于检波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调幅信号的负向部分被截去,仅留下其正向部分,此时如在每个信号周期取平均值(低通滤波),所得为调幅信号的波包(envelope)即为基带低频信号,实现了解调(检波)功能。 检波二极管的选用检波二极管一般可选用点接触型锗二极管,例如2AP系列等。选用时,应根据电路的具体要求来选择工作频率高、反向电流小、正向电流足够大的检波二极管。虽然检波和整流的原理是一样的,而整流的目的只是为了得到直流电,而检波则是从被调制波中取出信号成分(包络线)。检波电路和半波整流线路 完全相同。因检波是对高频波整流,二极管的结电容一定要小, 所以选用点接触二极管。能用于高频检波的二极管大多能用于限幅、箝位、开关和调制电路。 检波二极管的代换检波二极管损坏后,若无同型号二极管更换时,也可以选用 导体材料相同,主要参数相近的二极管来代换。在业余条件下,也可用损坏了一个PN结的锗材料高频晶体管来代用。

用在检波电路中的二极管叫检波二极管。由于检波二极管工作在高频电路中。要求检波二极管的结电容小。截止频率高。一般用点接触型二极管。检波二极管广泛应用于半导体收音机、收录机、电视机及通信等设备的小信号电路中,处理信号幅度较弱。广义的检波通常称为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即从已调波提取调制信号的过程。对调幅波来说,是从它的振幅变化提取调制信号的过程;对调频波来说,

是从它的频率变化提取调制信号的过程;对调相波来说,是从它的相位变化提取调制信号的过程。狭义的检波是指从调幅波的包络提取调制信号的过程。因此,有时把这种检波称为包络检波或幅度检波。 检波电路或检波器的作用是从调幅波中取出低频信 号。它的工作过程正好和调幅相反。检波过程也是一个频率变换过程,也要使用非线性元器件。常用的有二极管和三极管。另外为了取出低频有用信号,还必须使用滤波器滤除高频分量,所以检波电路通常包含非线性元器件和滤波器两部分。检波 由无线电台发射出的是经过调制的载有信号的电磁波,在调谐电路中因电谐振而产生的也是经过调制的高频振荡电流.这种电流通过收音机的耳机或扬声器,并不能使它们振动而发声.为什么呢?假定某一个半周期电流的作用是使振动片向某个方向运动,下一个半周期电流就以几乎同样大的作用使振动片向反方向运动.高频电流的周期非常短,半周期更短,而振动片的惯性相当大,所以在振动片还没有来得及在电流的作用下向某个方向运动的时侯,就立刻有一个几乎同样大的作用要使它向反方向运动,结果振动片实际上不发生振动.因此,在电磁波的接收中还必须设法从经过调制的高频振荡电流中取出发射时加上去的调制信号. 从经过调制的高频振荡电流中取出调制信号的过程,叫做检波。检波是调制的逆过程,也叫做解调.由于调制的方法不同,检波的方法也不同.下面介绍收音机中对调幅波的检波,

低通滤波器如图(8)

低通滤波器容许低频信号通过, 但减弱(或减少)频率高于截止

频率的信号的通过。对于不同滤波器而言,每个频率的信号的减弱程度不同。当使用在音频应用时,它有时被称为高频剪切滤波器, 或高音消除滤波器。低通滤波器概念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其中包括电子线路(如音频设备中使用的hiss 滤波器、平滑数据的数字算法、音障、图像模糊等等。低通滤波器在信号处理中的作用等同于其它领域如金融领域中移动平均数所起的作用;这两个工具都通过剔除短期波动、保留长期发展趋势提供了信号的平滑形式。

滤波器能在频率的两个边缘处产生滚降。它在频率的上端或下端处以外能陡峭地加以滤除(衰减)。三种类型的滤波器:低通 高通和带通滤波器。

低通滤波器图 图(8)

6 音频功放

理想的音频功率放大器,如图(9),

真实的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出音频信号总会有一点失真,并且叠加了噪声(在正弦波上叠加了高频杂波)。这种失真是较小的,从波形图中也难看出来,只有用失真仪才能测出。波形的失真是由于在正弦波上加了多种高次谐波造成的 (如3次谐波、5次谐波等)所以称为总谐波失真。理想的音频功率放大器没有谐波失真及噪声,所以THD+N=0%。实际的音频功率放大器有各种谐波造成的失真及由器件内或外部造成的噪声,它有一定的THD+N的值。这个值一般在0.00n%-10%之间(n=1~9)。 THD+N性能指标THD+N表示失真+噪声,因此THD+N自然越小越好。但这个指标是在一定条件下测试的。同一

个音频功率放大器,若改变其条件,其THD+N的值会有很大的变动。 这里指的条件是,一定的工作电压VCC(或VDD)、一定的负载电阻RL、一定的输入频率FIN(一般常用1KHZ)、一定的输出功率Po下进行测试。若改变了其中的条件,其THD+N值是不同的。例如,某一音频功率放大器,在VDD=3V、FIN=1kHz、RL=32Ω、Po=25mW条件下测试,其TDH+N=0.003%,若将RL改成16欧,使Po增加到50mW,VDD及FIN不变,所测的TDH+N=0.005%。输出几百kW的音频功率放大器,要用扬声器 放音,其THD+N一般为10-4;输出功率在1~2W,其THD+N更大些,一般为0.1~0.5%.THD+N这一指标大小与音频功率放大器的结构类别有关(如A类功放、D类功放),例如D类功放的噪声较大,则THD+N的值也较A类大。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资料中给出的THD+N这个指标是在FIN=1kHz下给出的,在实际上音频范围是20Hz~20kHz,则在20Hz~20kHz范围测试时,其THD+N要大得多。例如,某音频功率放大器在1kHz时测试,其TDH+N=0.08%。若FIN改成20Hz-20kHz,,其他条件不变,其THD+N变为小于0.5%。

电容功放

电容器在电力系统中是提高功率因数的重要器件;在电子电路中是获得振荡、滤波、相移、旁路、耦合等作用的主要元件。 一、电解电容在电路中的作用 1,滤波作用,在电源电路中,整流电路将交流变成脉动的直流,而在整流电路之后接入一个较大容量的电解电容,利用其充放电特性,使整流后的脉动直流电压变成相对比较稳定的直流电压。在实际中,为了防止电路各部分供电电压因负载变化而产生变

化,所以在电源的输出端及负载的电源输入端一般接有数十至数百微法的电解电容.由于大容量的电解电容一般具有一定的电感,对高频及脉冲干扰信号不能有效地滤除,故在其两端并联了一只容量为0.001--0.lpF的电容,以滤除高频及脉冲干扰. 2,耦合作用:在低频信号的传递与放大过程中,为防止前后两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相互影响,常采用电容藕合.为了防止信号中韵低频分量损失过大,一般总采用容量较大的电解电容。

四 参数选择

电阻 R1 R2 R3 R4 R5 R6 R7 R8 R9 R10 R11 R12

(Ω) 100K 2K 100 20K 150 62K 51 1K 480 51K 1K 220

电容 C1 C2 C3 C4 C5 C6 C7 C8 C9 C10 C11 C12

CMB223P 223 103 4.7μ 223 223 223 223 223 223 223 223 C13 C14

100μ 100μ

中周V1 V2 V3 V4 V5 V6 V7

9018H 9018H 9018H 9018H 9014H 9013 H 9013H

二极管 D0 D1 D2

IN4118 IN4148 IN4148

扬声器 8Ω

五 总电路图

六 总结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才明白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应该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知识和综合素质。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发现以往学习的知识十分空洞,真正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很多实际问题很难解决。 这次经历,学了不少东西,同时对自己专业知识有了一定程度认同。在老师的教导使我的学习更加有效率,使我们受益匪 。

七 参考文献

[ 1 ] 张肃文 . 高频电子线路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4年11月

[ 2 ] 邱关源 . 电路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1999年6月

[ 3 ] 程佩青 . 数字信号处理教程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04年月


相关文章

  • 焊接HX108-2收音机工艺实习报告
  • > 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 系 别: 专 业: 班级学号:姓 名: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高频课程设计(超外差调幅收音机)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 二.收音机原理及各集成块的分析 三.元器件及常用工具的认识 四.收音机的装 ...查看


  • 七管收音机原理及安装调试
  • 超外差式收音机原理图 一.实习目的: 1.掌握收音机的原理与组成 2.识别各种电子元器件 3.掌握焊接技术 4.学会超外差收音机的安装与调试 二.原理 1. 最简收音机原理 图1中LC谐振回路是收音机输入回路,改变电容C使谐振回路固有频率与 ...查看


  • 收音机的发展历程 (2)
  • 收音机的发展历程 目录 收音机 ........................................................................................................ ...查看


  • 七管收音机制作
  • 收音机 焊接实训报告 收音机就是一部接收机,属于单向通信:分为调幅和调频两种制式. 调幅制无线电广播分为长波.中波和短波三个大波段,分别由相应波段的无线电波传送信号.我国只有中波和短波两个大波段的无线电广播.中波广播使用的频段大致为550k ...查看


  •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调幅收音机
  • 课程设计报告 ( 题 目: 调幅收音机 学生姓名: 陈贵滨 学 院: 信息工程学院 系 别: 电子系 班 级: 通信11-2 指导教师: 黎玉玲.任跃 二 〇一四 年 一 月 目 录 第一部分 调幅收音机原理及电路实现 .......... ...查看


  •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实训报告
  • 西安科技大学 <超外差收音机>实训报 告 学院: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2011年1月3日 <超外差收音机>安装.调试与维护实训内容 一. 实训目的: 通过本项目实训了解和掌握如下知识技能: 1 ...查看


  • 微型贴片收音机(SMT实习)
  • ※※※※※※※※※ ※2010 ※ ※ ※ ※电子电路课程设计※※※ ※※※※※ ※※※※ ※※※※ 微型贴片收音机(SMT实习) 姓 名 陈 政 学 号 20107456 院.系.部 电气工程系 班 号 方1053-1 完成时间 2013 ...查看


  • 声光控灯设计报告(东北石油大学)
  • 东北石油大学 课 程 设 计 201*年 7 月**日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 声光控灯设计 专业课程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测控技术与仪器姓名 *** 学号 ***** 一.主要内容: 1.电路设计:设计一个声光控灯:画出电路原理图 ...查看


  • 电子实习报告1
  • 电子实习报告 姓 名: 陆 路 学 号: 院(系):专 业: 通信工程 指导教师: 郝国成 2009年1月 一 焊接练习 1.焊接原理 2.焊接方法 3.注意事项 4.心得体会 二 收音机的安装 1. 收音机的原理(结合电路图) 2. 安装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