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学

第一章

六大类概略养分1.干物质:M:动物第一需要水分和干物质。其比例。2.无机物质:粗灰分:所有矿物元素(550℃ 烧)3.粗蛋白质:含N物质的总称:包括真蛋白和NPN。4.粗脂肪类:脂溶性物质,包括:真脂、类脂、脂溶性物质。5.碳水化合物:——C、H、O组成的分子结构Cn(H2O)n结构的化合物。

根据对动物的吸收性能不同,可分为:溶性碳水化合物:——能溶于水,且对动物消化利用率很高的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难溶于水,对动物消化利用率很低的碳水化合物。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木质素等。

除六大成分外,其他所有物质均溶于其中:如:能量:包含在三大物质中。维生素:脂溶性,含于粗脂肪中;水溶性,有含氮物质,糖类等。酶、激素:均包含在粗蛋白质中。 2动物和植物性食物的区别: 植物中有粗纤维,动物中不含。植物中NPN含量高,动物中不含。植物中碳水化合物含量高(淀粉),动物中很低(糖元)。碳水化合物是植物的能量贮备,而动物贮备形式是脂肪。彼此间化合物或元素含量差别大。

3影响动物体成分的因素:1.动物年龄:如脂肪:年龄越大,含量越高。2. 生理阶段:如妊娠期沉积脂肪能力提高。3. 物种:如瘦肉率:兔> 牛、羊> 禽> 猪。4. 环境:如冬季脂肪增加。

第二章

三、消化过程:口腔消化;胃内消化;小肠内消化;大肠消化;瘤胃消化

1动物消化方式:(1)物理性消化(2)化学性消化(3)微生物消化

2胆汁(1)由肝细胞合成,胆囊贮存、浓缩,由胆管排入十二指肠。(2)作用;A、激活胰脂肪酶。B、胆盐、类酯可乳化脂肪,形成脂肪小球。C、胆盐与甘油一酯、FFA形成复合物,促进脂肪吸收。D、间接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E、胆固醇排泄途径之一,防止动脉硬化。

胆盐 作用:胰脂粉酶的辅酶;降低脂肪滴的表面张力,易乳化;与FFA结合成复合物;刺激小肠蠕动。

3消化:饲料中的养分变成能被动物吸收的形式的过程。营养物质消化程度的表示方法:(1)可消化营养物质含量:可消化营养物质(DNM)=营养物质采食量-粪排出量。如:DCP=CPI-CPF。(2)消化率(%)=可消化营养物质含量(DNM)/营养物质采食量(NMI)×100如:ADCP=DCP/CPI×100

消化率:衡量指标。衡量饲料可消化性和动物消化力这两个方面的统一指标。

吸收:食物营养成分被消化后,经消化道吸收进入体内的过程。

营养的吸收方式:1、被动转运(1)被动扩散:营养物质不借助载体、不消耗能量,物质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透过。如脂肪吸收;(2)易化扩散:养分在细胞膜功能蛋白质作用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如Na离子、K离子、葡萄糖、氨基酸。

(3)滤过作用:胃肠腔内的压力超过毛细血管压力时,某些物质和水分会滤入血液。(4)渗透作用:膜两侧产生相同渗透压时,水分会从渗透压高的一侧从另一侧吸收水分过来。2、主动运输:消化道中养分逆着浓度梯度(化学、电解)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转运,必须靠胞膜上的特殊载体——功能蛋白完成,此过程是耗能过程。3、胞饮作用:细胞通过伸出伪足或与物质接触处的膜内陷,将物质包入细胞内。如:初生动物吸收蛋白质分子

表观消化率(TD):在用一般消化试验测定动物消化率时,由于粪中排出的营养物质中,并不是全部来源于未消化的饲料,而是含有一些内源性的营养物质(如肠粘膜脱落,消化液微生物等),故称为表观消化率。

真实消化率(AD):把粪中内源性营养物质扣除后计算出的消化率,称真实消化率。

第三章

(一)水的来源 1、食物水2、饮水3、代谢水——指体内营养物质在氧化过程中产生的水,占需水量的5~10%。(二)水的排泄1、粪2、尿3、皮肤4、肺 5、畜产品(三)影响动物需水量的因素:动物种类;生产性能;饲料或日粮成分;气温

第四章

粗蛋白质:含N物质的总称,包括真蛋白质和 NPN。

真蛋白质:有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成的大分子化合物,故又称纯蛋白质。

非蛋白氮(NPN):含N非蛋白质化合物的总称;包括游离氨基酸、生物碱、核酸、铵类。蛋白质的营养作用:一、蛋白质是动物机体的结构物质。二、蛋白质是更新体组织的必须物质。三、蛋白质是动物机体内的功能物质。四、蛋白质可作为能源物质。五、体内沉积。 基本概念1、必需氨基酸EAA:动物体内不能够合成,或者合成的速度太慢,不能满足动物的机体需要,必须逐日有饲料来供应,这类AA称为EAA。如:赖氨酸

非必需氨基酸NEAA:在体内可以合成,或者由其它的AA转变而成,即使不从饲料中供给,也能够满足动物机体的需要,这类AA称为NEAA。 如:谷氨酸

2、限制性氨基酸(1)定义:指饲料中的含量较动物最快生长需要量少的那些AA。通常将饲料中最缺少的那种EAA称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其次为第二,第三 限制性氨基酸。

第五章

一、(1)碳水化合物的定义:是多羟基的醛、酮或其简单衍生物以及能水解产生上述产物的化合物总称。(2)碳水化合物的营养作用:1、供给能量2、能量储备3、构成细胞和组织的成分4、解毒作用5、节约蛋白质作用6、保证脂肪的充分氧化

二、具有特殊生理意义的单糖1、葡萄糖:血糖必需稳定;大脑的功能完全依赖于葡萄糖。2、乳糖:在肠道促进双歧乳酸杆菌的生长,有利于杀灭致病菌。

、有些单糖参加与构成重要的生命物质: 如: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中含有D-核糖,糖蛋白中含氨基已糖等。

三、(1)粗纤维的定义: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2)粗纤维的营养作用①作为潜在能源物质:②填充动物消化道:粗纤维吸水后膨胀,且难消化从而充满胃肠,给猪以饱感。③CF可刺激消化道粘膜,使其分泌更多的消化液,还可促进消化道蠕动,从而有利于食糜排空。④CF可妨碍其它营养物质的利用。影响CF利用的因素:动物品种;动物年龄;饲料特性(木质化);饲料加工技术;营养状况:CP、CF、矿物质

第六章

粗脂肪:是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

类脂: 类脂是组成细胞膜、大脑和外周神经组织的重要成分,其在体内的含量一般不随动物的营养状况而改变,故又称为“定脂”。

中性脂肪:中性脂肪主要构成机体的储存脂肪如皮下脂肪等,其体内含量随饲料摄入热能和活动消耗热能的不同而变化较大,又称为“动脂”

脂肪的性质:水解作用——酸、碱、酶。酸败作用——微生物、湿度、温度;酸价——一克脂肪中游离的脂肪酸消耗KOH的毫克数。氧化作用——不饱和脂肪酸

脂类的生理功能:1、甘油三脂主要的生理功能是氧化释放能量,2、协助脂溶性维生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吸收。3、脂肪在胃中停留时间较长,富含脂肪的饲料具有较强的饱感。4、脂肪是畜产品的成分,并增加食品美味。

必需脂肪酸(EFA)是指那些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而又是正常生长所必需,必须由饲料供给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有两个以上双键的FFA

必需脂肪酸(EFA)的生理意义:1、维持毛细血管的正常功能:当EFA缺乏时,毛细血管

脆性加强,其中以皮肤毛细血管最严重,导致皮肤病、水肿等。2、保证精子正常生成:缺乏EFA可降低繁殖机能。3、参与类脂运输和代谢:如胆固醇必须和EFA结合才能在体内运输。4、合成前列腺素的原料:前列腺素可由亚油酸合成。

第七章

一、矿物质对动物营养的重要作用:1、作为结构物质2、维持细胞的渗透压3、维持机体内酸碱平衡4、作为机体内许多酶的激活剂或组分5、维持细胞膜的通透性及神经肌肉的兴奋性6、发挥某些特殊的功能

Ca 1、生理功能(1)是骨骼和牙齿的组分:动物体内的Ca 98%的都以羟磷灰石的形式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其余2%存在于其它组织中。(2)维持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传导性和感应性。(3)Ca直接参与凝血过程,并可激活凝血酶原。(4)降低毛细血管和膜的通透性。(5)维持肌肉的收缩耦联。必须有Ca离子进入细胞内触发肌肉收缩。(6)可激活某些酶。(7)促进活性物质的分泌,如:胰岛素、肾上腺皮质醇等。2、缺乏症 ①佝偻病 ②软骨症。人:骨质疏松 蛋禽:蛋壳质量

P (1)生理功能:①同钙一起,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②在氧化磷酸化过程中形成高能磷酸键的形式贮存能量;③是合成体内重要遗传物质和功能物质的原料,如:RNA、DNA、许多辅酶、TTP、NADP、FAD、磷酸吡哆醛等;④作为磷脂的组分构成细胞的质膜;⑤参与糖代谢、脂肪代谢和蛋白质代谢:糖元水解——磷酸化葡萄糖;脂肪中甘油合成时——磷酸甘油;蛋白质、氨基酸转氨基——磷酸吡哆醛等⑥ 调节体内的酸碱平衡,如血中的磷酸盐有缓冲作用。(2)缺乏症:佝偻病 软骨病 异食癖

Fe 1、生理功能(1)血红素和肌红蛋白的组分,作为氧的载体,保证O2在体内的运输。

(2)细胞色素酶类及多种氧化酶的成分,参与体内的生物氧化过程。(3)生理防卫作用:抑制有害菌,有利有益菌。2、缺Fe 症状为:营养性贫血(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

第八章

维生素作用:营养作用;食欲促进;防病治病。

VA 是所有具有视黄醇(Retinol)生物活性的B-紫罗宁(Lonine)衍生物的统称,又名抗干眼病醇、抗干眼病维生素。(1)营养作用:维持正常视觉;维持上皮细胞功能完整性:腺体分泌、生殖;抗氧化作用:维持膜结构正常功能;增强免疫力;促进骨骼生长发育(2)缺乏:干眼症、夜盲症、消化、繁殖、抗病力

VD 是一类有VD活性的甾醇化合物,约有10种,其中最重要的有D2和D3(1)营养作用:调节钙磷代谢:促进钙磷吸收;维持血液钙磷浓度;促进钙磷沉积于骨骼;促进肾脏对钙磷的重吸收。(2)缺乏:软骨病;佝偻症;蛋壳质量。

VE 是一系列叫生育酚的化合物,有8个,其中最重要的是∝-生育粉,主要以醋酸酯油或稳定的粉制剂出售。(1)营养作用:抗氧化作用:维持质膜完整;维持生殖;生物催化剂;VE-硒关系。(2)缺乏:不育症、白肌病、渗出性素质病、脑出血

VK 是一大类甲萘醌衍生物的总称。(1)营养作用:促进血液凝固

VC 抗坏血酸(1)营养作用:细胞间质中胶原的生成;促进肠道铁的吸收;活化叶酸;解毒作用(重金属);抗氧化;参与氧化还原反应;抗应激。(2)缺乏:贫血、坏血病 B11 叶酸(1)营养作用:一碳基团代谢;促进造血功能。(2)缺乏:贫血、脱毛

B12 钴胺素(氰钴素)(1)营养作用:一碳基团代谢;活化叶酸;促进胆碱合成;促进红细胞生成;(2)缺乏:猪:贫血、皮炎;鸡:滑腱症、肌胃炎

贫血:B11,B12,VC,Fe, Cu,Co

胆碱缺乏:氯化胆碱,VB12促进胆碱合成

维生素来源:(一)VA:动物来源:肝脏;植物来源:类胡萝卜素;内源:消化道微生物合成(二)VD:动物来源:肝脏及体脂肪;植物来源:干燥的植物;内源:动物体表合成。

(三)VE动物来源:初乳、蛋类;植物来源:植物油,小麦胚油;植物饲料(四)VK动物来源:鱼粉、肝脏、蛋黄;植物来源:青绿和干制的植物;内源:动物消化道微生物(五)VB族:动物来源:肝脏、肉、酵母、蛋黄、肉骨粉中很低;植物来源:植物性饲料和食物含量丰富;内源:动物消化道微生物

(2)影响因素:动植物食物和饲料的加工、储存方法;动物消化道健康状况

第九章 一、饲料能:又叫总能(GE),是指蕴藏在饲料营养物质中的C—H键之中的能量。 粪能(FE):指动物排出粪便中所含的能量。

二、消化能(DE):即被动物消化的能量。 DE=GE-FE。尿能(UE):指动物从尿中排出的能量。

三、代谢能(ME):指被动物吸收入机体参加代谢的饲料能量。ME=DE-UE- EcH4。甲烷能(EcH4): 指动物消化道中产生的甲烷气体所含的能量。真实代谢能;表观代谢能;氮校正代谢能。

四、热增耗(HI):指动物体内代谢能转变成净能时以热的形式损失的能量。营养物质代谢产热(HNM):维持热增耗HIM;生产热增耗HIP。发酵热(HF):指饲料在消化道中的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热。五、净能(NE):是可以供机体维持生命活动和生产活动所需要的能量。NE=ME-HI。净能分生产净能(NEP)和维持净能(NEM):NEM:维持动物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NEP:保证动物进行正常生产活动所需要的净能值。六、基础代谢(BM)指动物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即排除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和精神紧张等因素影响条件下的新陈代谢。应符合以下四个条件:①进食后12~14h;②清醒,静卧0.5h以上,全身肌肉松弛;③避免精神紧张;④室温保持在20~25 ℃ 之间。

消化系统:消化器官、消化腺体、消化体液和神经调节整体稳定恒控制完成。

唾液的作用:① 湿润、溶解食物,引起味觉②清洁保护口腔,清洗、中和、溶菌酶杀菌。③粘蛋白可使食物成团,便于吞咽。④淀粉酶进行简单消化

胰液作用:A、胰淀粉酶——α-淀粉酶分泌淀粉。B、胰脂肪酶类——脂类分解成甘油一酯和游离脂肪酸。C、胰蛋白酶类——多种蛋白酶原,在胰液分泌的肠激酶作用下,激活,将蛋白质、肽分解成游离氨基酸。D、中和作用——碱性和碳酸基可中和胃酸,以免损伤肠壁。 水的生理作用:体成分;物质溶剂;反应介质;调节体温;润滑作用;直接参与物质代谢

六大概略养分的概念:1、水分:各种饲料均含有水分,其含量差异很大,最高可达95%以上,最低可低于5%。2、粗灰分:是饲料、动物组织和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600°C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3、粗蛋白质: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

4、粗脂肪:是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5、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6、无氮浸出物(NFE):为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双糖和淀粉等可溶性多糖的总称。

第一章

六大类概略养分1.干物质:M:动物第一需要水分和干物质。其比例。2.无机物质:粗灰分:所有矿物元素(550℃ 烧)3.粗蛋白质:含N物质的总称:包括真蛋白和NPN。4.粗脂肪类:脂溶性物质,包括:真脂、类脂、脂溶性物质。5.碳水化合物:——C、H、O组成的分子结构Cn(H2O)n结构的化合物。

根据对动物的吸收性能不同,可分为:溶性碳水化合物:——能溶于水,且对动物消化利用率很高的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难溶于水,对动物消化利用率很低的碳水化合物。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木质素等。

除六大成分外,其他所有物质均溶于其中:如:能量:包含在三大物质中。维生素:脂溶性,含于粗脂肪中;水溶性,有含氮物质,糖类等。酶、激素:均包含在粗蛋白质中。 2动物和植物性食物的区别: 植物中有粗纤维,动物中不含。植物中NPN含量高,动物中不含。植物中碳水化合物含量高(淀粉),动物中很低(糖元)。碳水化合物是植物的能量贮备,而动物贮备形式是脂肪。彼此间化合物或元素含量差别大。

3影响动物体成分的因素:1.动物年龄:如脂肪:年龄越大,含量越高。2. 生理阶段:如妊娠期沉积脂肪能力提高。3. 物种:如瘦肉率:兔> 牛、羊> 禽> 猪。4. 环境:如冬季脂肪增加。

第二章

三、消化过程:口腔消化;胃内消化;小肠内消化;大肠消化;瘤胃消化

1动物消化方式:(1)物理性消化(2)化学性消化(3)微生物消化

2胆汁(1)由肝细胞合成,胆囊贮存、浓缩,由胆管排入十二指肠。(2)作用;A、激活胰脂肪酶。B、胆盐、类酯可乳化脂肪,形成脂肪小球。C、胆盐与甘油一酯、FFA形成复合物,促进脂肪吸收。D、间接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E、胆固醇排泄途径之一,防止动脉硬化。

胆盐 作用:胰脂粉酶的辅酶;降低脂肪滴的表面张力,易乳化;与FFA结合成复合物;刺激小肠蠕动。

3消化:饲料中的养分变成能被动物吸收的形式的过程。营养物质消化程度的表示方法:(1)可消化营养物质含量:可消化营养物质(DNM)=营养物质采食量-粪排出量。如:DCP=CPI-CPF。(2)消化率(%)=可消化营养物质含量(DNM)/营养物质采食量(NMI)×100如:ADCP=DCP/CPI×100

消化率:衡量指标。衡量饲料可消化性和动物消化力这两个方面的统一指标。

吸收:食物营养成分被消化后,经消化道吸收进入体内的过程。

营养的吸收方式:1、被动转运(1)被动扩散:营养物质不借助载体、不消耗能量,物质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透过。如脂肪吸收;(2)易化扩散:养分在细胞膜功能蛋白质作用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如Na离子、K离子、葡萄糖、氨基酸。

(3)滤过作用:胃肠腔内的压力超过毛细血管压力时,某些物质和水分会滤入血液。(4)渗透作用:膜两侧产生相同渗透压时,水分会从渗透压高的一侧从另一侧吸收水分过来。2、主动运输:消化道中养分逆着浓度梯度(化学、电解)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转运,必须靠胞膜上的特殊载体——功能蛋白完成,此过程是耗能过程。3、胞饮作用:细胞通过伸出伪足或与物质接触处的膜内陷,将物质包入细胞内。如:初生动物吸收蛋白质分子

表观消化率(TD):在用一般消化试验测定动物消化率时,由于粪中排出的营养物质中,并不是全部来源于未消化的饲料,而是含有一些内源性的营养物质(如肠粘膜脱落,消化液微生物等),故称为表观消化率。

真实消化率(AD):把粪中内源性营养物质扣除后计算出的消化率,称真实消化率。

第三章

(一)水的来源 1、食物水2、饮水3、代谢水——指体内营养物质在氧化过程中产生的水,占需水量的5~10%。(二)水的排泄1、粪2、尿3、皮肤4、肺 5、畜产品(三)影响动物需水量的因素:动物种类;生产性能;饲料或日粮成分;气温

第四章

粗蛋白质:含N物质的总称,包括真蛋白质和 NPN。

真蛋白质:有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成的大分子化合物,故又称纯蛋白质。

非蛋白氮(NPN):含N非蛋白质化合物的总称;包括游离氨基酸、生物碱、核酸、铵类。蛋白质的营养作用:一、蛋白质是动物机体的结构物质。二、蛋白质是更新体组织的必须物质。三、蛋白质是动物机体内的功能物质。四、蛋白质可作为能源物质。五、体内沉积。 基本概念1、必需氨基酸EAA:动物体内不能够合成,或者合成的速度太慢,不能满足动物的机体需要,必须逐日有饲料来供应,这类AA称为EAA。如:赖氨酸

非必需氨基酸NEAA:在体内可以合成,或者由其它的AA转变而成,即使不从饲料中供给,也能够满足动物机体的需要,这类AA称为NEAA。 如:谷氨酸

2、限制性氨基酸(1)定义:指饲料中的含量较动物最快生长需要量少的那些AA。通常将饲料中最缺少的那种EAA称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其次为第二,第三 限制性氨基酸。

第五章

一、(1)碳水化合物的定义:是多羟基的醛、酮或其简单衍生物以及能水解产生上述产物的化合物总称。(2)碳水化合物的营养作用:1、供给能量2、能量储备3、构成细胞和组织的成分4、解毒作用5、节约蛋白质作用6、保证脂肪的充分氧化

二、具有特殊生理意义的单糖1、葡萄糖:血糖必需稳定;大脑的功能完全依赖于葡萄糖。2、乳糖:在肠道促进双歧乳酸杆菌的生长,有利于杀灭致病菌。

、有些单糖参加与构成重要的生命物质: 如: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中含有D-核糖,糖蛋白中含氨基已糖等。

三、(1)粗纤维的定义: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2)粗纤维的营养作用①作为潜在能源物质:②填充动物消化道:粗纤维吸水后膨胀,且难消化从而充满胃肠,给猪以饱感。③CF可刺激消化道粘膜,使其分泌更多的消化液,还可促进消化道蠕动,从而有利于食糜排空。④CF可妨碍其它营养物质的利用。影响CF利用的因素:动物品种;动物年龄;饲料特性(木质化);饲料加工技术;营养状况:CP、CF、矿物质

第六章

粗脂肪:是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

类脂: 类脂是组成细胞膜、大脑和外周神经组织的重要成分,其在体内的含量一般不随动物的营养状况而改变,故又称为“定脂”。

中性脂肪:中性脂肪主要构成机体的储存脂肪如皮下脂肪等,其体内含量随饲料摄入热能和活动消耗热能的不同而变化较大,又称为“动脂”

脂肪的性质:水解作用——酸、碱、酶。酸败作用——微生物、湿度、温度;酸价——一克脂肪中游离的脂肪酸消耗KOH的毫克数。氧化作用——不饱和脂肪酸

脂类的生理功能:1、甘油三脂主要的生理功能是氧化释放能量,2、协助脂溶性维生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吸收。3、脂肪在胃中停留时间较长,富含脂肪的饲料具有较强的饱感。4、脂肪是畜产品的成分,并增加食品美味。

必需脂肪酸(EFA)是指那些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而又是正常生长所必需,必须由饲料供给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有两个以上双键的FFA

必需脂肪酸(EFA)的生理意义:1、维持毛细血管的正常功能:当EFA缺乏时,毛细血管

脆性加强,其中以皮肤毛细血管最严重,导致皮肤病、水肿等。2、保证精子正常生成:缺乏EFA可降低繁殖机能。3、参与类脂运输和代谢:如胆固醇必须和EFA结合才能在体内运输。4、合成前列腺素的原料:前列腺素可由亚油酸合成。

第七章

一、矿物质对动物营养的重要作用:1、作为结构物质2、维持细胞的渗透压3、维持机体内酸碱平衡4、作为机体内许多酶的激活剂或组分5、维持细胞膜的通透性及神经肌肉的兴奋性6、发挥某些特殊的功能

Ca 1、生理功能(1)是骨骼和牙齿的组分:动物体内的Ca 98%的都以羟磷灰石的形式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其余2%存在于其它组织中。(2)维持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传导性和感应性。(3)Ca直接参与凝血过程,并可激活凝血酶原。(4)降低毛细血管和膜的通透性。(5)维持肌肉的收缩耦联。必须有Ca离子进入细胞内触发肌肉收缩。(6)可激活某些酶。(7)促进活性物质的分泌,如:胰岛素、肾上腺皮质醇等。2、缺乏症 ①佝偻病 ②软骨症。人:骨质疏松 蛋禽:蛋壳质量

P (1)生理功能:①同钙一起,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②在氧化磷酸化过程中形成高能磷酸键的形式贮存能量;③是合成体内重要遗传物质和功能物质的原料,如:RNA、DNA、许多辅酶、TTP、NADP、FAD、磷酸吡哆醛等;④作为磷脂的组分构成细胞的质膜;⑤参与糖代谢、脂肪代谢和蛋白质代谢:糖元水解——磷酸化葡萄糖;脂肪中甘油合成时——磷酸甘油;蛋白质、氨基酸转氨基——磷酸吡哆醛等⑥ 调节体内的酸碱平衡,如血中的磷酸盐有缓冲作用。(2)缺乏症:佝偻病 软骨病 异食癖

Fe 1、生理功能(1)血红素和肌红蛋白的组分,作为氧的载体,保证O2在体内的运输。

(2)细胞色素酶类及多种氧化酶的成分,参与体内的生物氧化过程。(3)生理防卫作用:抑制有害菌,有利有益菌。2、缺Fe 症状为:营养性贫血(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

第八章

维生素作用:营养作用;食欲促进;防病治病。

VA 是所有具有视黄醇(Retinol)生物活性的B-紫罗宁(Lonine)衍生物的统称,又名抗干眼病醇、抗干眼病维生素。(1)营养作用:维持正常视觉;维持上皮细胞功能完整性:腺体分泌、生殖;抗氧化作用:维持膜结构正常功能;增强免疫力;促进骨骼生长发育(2)缺乏:干眼症、夜盲症、消化、繁殖、抗病力

VD 是一类有VD活性的甾醇化合物,约有10种,其中最重要的有D2和D3(1)营养作用:调节钙磷代谢:促进钙磷吸收;维持血液钙磷浓度;促进钙磷沉积于骨骼;促进肾脏对钙磷的重吸收。(2)缺乏:软骨病;佝偻症;蛋壳质量。

VE 是一系列叫生育酚的化合物,有8个,其中最重要的是∝-生育粉,主要以醋酸酯油或稳定的粉制剂出售。(1)营养作用:抗氧化作用:维持质膜完整;维持生殖;生物催化剂;VE-硒关系。(2)缺乏:不育症、白肌病、渗出性素质病、脑出血

VK 是一大类甲萘醌衍生物的总称。(1)营养作用:促进血液凝固

VC 抗坏血酸(1)营养作用:细胞间质中胶原的生成;促进肠道铁的吸收;活化叶酸;解毒作用(重金属);抗氧化;参与氧化还原反应;抗应激。(2)缺乏:贫血、坏血病 B11 叶酸(1)营养作用:一碳基团代谢;促进造血功能。(2)缺乏:贫血、脱毛

B12 钴胺素(氰钴素)(1)营养作用:一碳基团代谢;活化叶酸;促进胆碱合成;促进红细胞生成;(2)缺乏:猪:贫血、皮炎;鸡:滑腱症、肌胃炎

贫血:B11,B12,VC,Fe, Cu,Co

胆碱缺乏:氯化胆碱,VB12促进胆碱合成

维生素来源:(一)VA:动物来源:肝脏;植物来源:类胡萝卜素;内源:消化道微生物合成(二)VD:动物来源:肝脏及体脂肪;植物来源:干燥的植物;内源:动物体表合成。

(三)VE动物来源:初乳、蛋类;植物来源:植物油,小麦胚油;植物饲料(四)VK动物来源:鱼粉、肝脏、蛋黄;植物来源:青绿和干制的植物;内源:动物消化道微生物(五)VB族:动物来源:肝脏、肉、酵母、蛋黄、肉骨粉中很低;植物来源:植物性饲料和食物含量丰富;内源:动物消化道微生物

(2)影响因素:动植物食物和饲料的加工、储存方法;动物消化道健康状况

第九章 一、饲料能:又叫总能(GE),是指蕴藏在饲料营养物质中的C—H键之中的能量。 粪能(FE):指动物排出粪便中所含的能量。

二、消化能(DE):即被动物消化的能量。 DE=GE-FE。尿能(UE):指动物从尿中排出的能量。

三、代谢能(ME):指被动物吸收入机体参加代谢的饲料能量。ME=DE-UE- EcH4。甲烷能(EcH4): 指动物消化道中产生的甲烷气体所含的能量。真实代谢能;表观代谢能;氮校正代谢能。

四、热增耗(HI):指动物体内代谢能转变成净能时以热的形式损失的能量。营养物质代谢产热(HNM):维持热增耗HIM;生产热增耗HIP。发酵热(HF):指饲料在消化道中的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热。五、净能(NE):是可以供机体维持生命活动和生产活动所需要的能量。NE=ME-HI。净能分生产净能(NEP)和维持净能(NEM):NEM:维持动物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NEP:保证动物进行正常生产活动所需要的净能值。六、基础代谢(BM)指动物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即排除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和精神紧张等因素影响条件下的新陈代谢。应符合以下四个条件:①进食后12~14h;②清醒,静卧0.5h以上,全身肌肉松弛;③避免精神紧张;④室温保持在20~25 ℃ 之间。

消化系统:消化器官、消化腺体、消化体液和神经调节整体稳定恒控制完成。

唾液的作用:① 湿润、溶解食物,引起味觉②清洁保护口腔,清洗、中和、溶菌酶杀菌。③粘蛋白可使食物成团,便于吞咽。④淀粉酶进行简单消化

胰液作用:A、胰淀粉酶——α-淀粉酶分泌淀粉。B、胰脂肪酶类——脂类分解成甘油一酯和游离脂肪酸。C、胰蛋白酶类——多种蛋白酶原,在胰液分泌的肠激酶作用下,激活,将蛋白质、肽分解成游离氨基酸。D、中和作用——碱性和碳酸基可中和胃酸,以免损伤肠壁。 水的生理作用:体成分;物质溶剂;反应介质;调节体温;润滑作用;直接参与物质代谢

六大概略养分的概念:1、水分:各种饲料均含有水分,其含量差异很大,最高可达95%以上,最低可低于5%。2、粗灰分:是饲料、动物组织和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600°C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3、粗蛋白质: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

4、粗脂肪:是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5、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6、无氮浸出物(NFE):为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双糖和淀粉等可溶性多糖的总称。


相关文章

  • [动物营养学]考试中重点中的重点
  • ANIMAL NUTRITION EXAMINATION 绪论: 1.营养: 是有机体消化吸收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有效成分来维持生命活动.修补体组织.生长和生产的全部过程. 2.养分:食物中能够被有机体用以维持生命或生产产品的一切化学物质,即 ...查看


  • 分子营养学研究进展
  • 分子营养学研究进展 摘要: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与代谢有关的动物基因被克隆和鉴定,人们对营养与基因调控的关系越来越感兴趣.营养与动物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已成为当今动物营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营养与基因表达的关系是营养素摄入影 ...查看


  • 高职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学生就业分析与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 6 理论与应用研究 2013.11 高职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学生就业分析与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陈宏军 陈桂银 任善茂 陈 明 周根来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泰州225300) 摘要:从江苏省饲料工业人才需求的现状出发,分析高职饲料与动 ...查看


  • 动物营养学课程论文
  • 提高反刍动物饲料转化效率的措施 摘要: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反刍动物饲料转化效率的措施:为了更好的掌握查阅.收集.整理.归纳与分析<动物营养学>相关资料的方法:为了对<动物营养学>的最新研究进展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同时 ...查看


  • 动物营养学考试内容
  • "动物营养学"考试大纲 适用对象:四年制动物科学专业 一.课程性质.教学目的与要求 该课程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学目的和要求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动物营养原理及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查看


  • 脂类的组成.结构和分类
  • 脂类是一类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中,不溶于水,但溶于乙醚.苯.氯仿等有机溶剂的物质.它能量价值高,是动物营养中重要的一类营养素,其种类繁多,化学组成各异.常规饲料分析中将这类物质统称为粗脂肪. 脂类可按营养或营养辅助作用及组成结构分类,见表1 . ...查看


  • 畜牧科技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的概要
  • 遗传 动物遗传学是以动物为研究对象的遗传学分支科学. 正是由于遗传的特性,才使得十物的忭状在物种内得以保持,使生物物种有其相对稳定性:而变异的存在加上自然选择或人工选择,才有了新新物种或新品种的出现.遗传学从分子.细胞.个体和群体水平,研究 ...查看


  • 大豆抗营养因子研究进展_游金明
  • 新饲料 新进展 大豆抗营养因子研究进展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游金明 李德发 摘要:大豆抗营养因子是限制大豆在动物饲料中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鉴于对动物生产的重要影响,人们对大豆 抗营养因子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获得了一些进展.文中简要介 ...查看


  • 动物营养学试题
  • .写出下列符号的中文名称(每小题1分,共10分) 1.DCP 2.AMEn 3.NDS 4.EUN 5.FCM 6.Tyr 7.ADIN 8.DMI 9.RDP 10.TDN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 限制性氨基酸2. 饲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