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的风俗--过年之渐逝民俗

“初一场;初二场;

初三无姿娘(姿娘意为妇女,此日妇女不上街);

初四神落地(灶君从天上汇报回来);

初五舀肥(掏粪便,农事开始);

初六隔机(整理织布机,隔开经线与纬线,妇女们开始织布);

初七七元(人日,取菜、果等七样做‘七宝羹’);

初八完全(年糕吃完了);

初九‘天公’生;

初十好食天(指天气寒冷宜在家饮酒);

十一请女婿;

十二倒去觅(妇女再回娘家探望一下);

十三吃糜配芥菜(糜即稀饭,连日吃腻了酒肉,改改口味);

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丸;十六‘地妈’生;

十七‘那怎生’(节日就这样过去了)。”———闽南民谣 有人说,这年是越过越无聊了。

大鱼大肉,腻了;新衣新帽,烦了;请客送礼,累了;拿压岁钱,年纪太大了。在不能放鞭炮的春节里,又有人思念起从前的社戏、舞狮弄龙和“妆糕人”,想重历那样的热闹喜庆。

但曾经历过那些礼俗的人渐渐老了;能说清那些“繁文缛节”的也越来越少了,许多民俗正在渐渐消失。剩下的,只是老人们心头那甜蜜又带着些许惆怅的回忆。

日前,记者走访了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著名编剧、泉州方言研究会副会长尤世赞和泉州地方史、宗教史专家柯建瑞两位老人。从他们的讲述中,我们依稀可以追忆那些曾经的欢愉与寄托。

隔年米和九鬃芋 除夕夜里要辞年。按照闽南的风俗,辞年得摆“隔年米”、插“春枝”、供甜米果和九鬃芋。现在这种风俗也很少见了。

据泉州地方史专家柯建瑞老人介绍,从前过除夕,供桌上得摆着“隔年米”(也称“过年饭”)、糕果、鸡蛋、红橘、柿饼、九鬃芋等各种菜肴。“隔年米”得从除夕夜放至大年初一,意为“年年有余”。

在辞年的过程中,九鬃芋算是一件重要物什。据介绍,这种芋头有许多芽,闽南人称之为“芋子芋孙”(闽南语),象征着人丁兴旺、子孙满堂。跳火墩

“现在在农村,有些地方过年时还要烧堆篝火。但我们小的时候,围着火墩跳来跳去唱着民谣的情景却是极为少见了。”柯建瑞老人说的,就是“跳火墩”。

据介绍,按照闽南古老的风俗,除夕那天,团圆饭吃罢,孩子们便都溜出家门,有的追逐嬉戏放鞭炮,有的参加“跳火墩”。

人们把晒干的地瓜藤或其他干草堆集点燃,在熊熊燃烧的火堆上来回跳跃,还边跳边唱:“跳入来,年年发大财;跳出去,无忧又无虑;跳过东,五谷吃勿会空;跳过西,钱银满屋内。”(闽南语)孩子们一直玩到被家长叫回,长辈们给了压岁钱后,才带着笑容进入甜甜的梦乡。

避债戏

“跳火墩、替身大人、摆隔年米、吃九鬃芋……这些风俗都日渐消失,只有这‘避债戏’算是失而复得。”

“避债戏?”

看着记者一脸不解,柯建瑞老人眯眯眼睛,笑着告诉记者“避债戏”的由来。按照旧俗,正月不宜上门讨债,因此,债主讨债须在除夕日之前。对于负债累累的穷人来说,是最怕除夕债主上门的,弄得全家连年都过不好。

过年,除了回家,还能上哪儿呢?———看戏!

为了让穷人们能够过个好年,泉州东街元妙观的道士们便在除夕夜请来戏班,通宵达旦地演戏。

由于看戏的多是穷人,债主若追债至戏场,是会惹上众怒的。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债主不向看戏人讨债的风俗。因此,这场元妙观主持的除夕大戏,就被称为“避债戏”了。

据柯建瑞老人介绍,近些年元妙观重修,这个消失已久的风俗重新恢复。

烧大人

一提起“烧大人”,尤世赞老人不禁扑哧一笑。那副快乐神情,仿佛又回到了儿时。尽管已经76岁高龄,尤老先生还能清楚地记得,小时候拿着全家的“替身大人”跟着“师公”(道士)到处游玩的情景。

所谓“替身大人”,是一种纸扎的小假人。尽管它们一个个只有约十厘米高,制作也十分简单,却承载着将全家人的灾祸带走的“重任”。

根据古时候的传说,不仅人间要过年,天上的仙人到了年底也有仪式。

一到年底,天兵天将们就要换防了,这时候,家家户户就按着家里的人口数扎起小纸人,再派个代表———往往是家里的小孩子,拿着全家的“替身”,跟着“师公”周游铺子(老泉州的行政区域分为36铺72境)做法事,将全家来年的灾祸都附在小纸人上,请求天兵换防时,将纸人和灾祸一起带走。

“那是一个由大人发起主持,而由孩子们参与的游戏。”尤老先生这样评价。而他对“替身大人”最深刻的记忆,就是捉弄“师公”的时候。据说,按照风俗,“师公”要带着这些“居民代表”,拿着“替身大人”四处周游,其间嘴中必须念念有词,分别为住在东西南北方向的人们祈福。这种祝福在仪式中不许停下,否则“师公”就会被认为不敬业而拿不到报酬。

一个必须时刻“工作”的人怎么能约束得了一群调皮的孩子呢?这边一个男孩扯扯他的衣服,那边一个女孩撩撩他的头发,好不容易到了庙里,孩子们也不安分,或起哄,或捣乱,“师公”的焦头烂额可想而知。

“我还记得,那天‘师公’在念到西边的时候,居然忘词了。而我家正好就住在西边!”尤老先生说到这里“嘿!嘿!”了两声,脸上露出一种狡黠的神情。虽然他已不太记得当年具体干了些什么,不过可以估计,那天“师公”的下场大概是令人同情的吧。

新春佳节喜洋洋,

岁序之首话"开正",

正月初一番葛王生,

初二女儿、女婿日,

初四接诸神,

端阳正月立春节,

初七"众人生"

初三九"天公生",

上元佳节庆元宵。

正月十八看祭日,

正月二十九"抛九节",

二月初二做"头牙",

三月初三上已节,

三月十二植树节,

清明祭祀与扫墓,迁葬修坟(寒食节),

立夏之日食虾面,洛佛节与勒佛日,

五月十三关刀水,

六月六日曝布日,

彭祖忌和做半年,

七月初一起灯脚,

七月初七七娘生,

七月十五中元节,

七月十五做普度,

七月二十九"普度公",

中秋佳节戏月饼,

金秋重阳老人节,

立冬之日话补冬,

收冬"收兵"与酬神,

腊月十六做"尾牙",

二十三送神及辞年,

腊月二十九小年兜,

贴春贴联迎新正,

除夕围炉大团圆。

“初一场;初二场;

初三无姿娘(姿娘意为妇女,此日妇女不上街);

初四神落地(灶君从天上汇报回来);

初五舀肥(掏粪便,农事开始);

初六隔机(整理织布机,隔开经线与纬线,妇女们开始织布);

初七七元(人日,取菜、果等七样做‘七宝羹’);

初八完全(年糕吃完了);

初九‘天公’生;

初十好食天(指天气寒冷宜在家饮酒);

十一请女婿;

十二倒去觅(妇女再回娘家探望一下);

十三吃糜配芥菜(糜即稀饭,连日吃腻了酒肉,改改口味);

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丸;十六‘地妈’生;

十七‘那怎生’(节日就这样过去了)。”———闽南民谣 有人说,这年是越过越无聊了。

大鱼大肉,腻了;新衣新帽,烦了;请客送礼,累了;拿压岁钱,年纪太大了。在不能放鞭炮的春节里,又有人思念起从前的社戏、舞狮弄龙和“妆糕人”,想重历那样的热闹喜庆。

但曾经历过那些礼俗的人渐渐老了;能说清那些“繁文缛节”的也越来越少了,许多民俗正在渐渐消失。剩下的,只是老人们心头那甜蜜又带着些许惆怅的回忆。

日前,记者走访了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著名编剧、泉州方言研究会副会长尤世赞和泉州地方史、宗教史专家柯建瑞两位老人。从他们的讲述中,我们依稀可以追忆那些曾经的欢愉与寄托。

隔年米和九鬃芋 除夕夜里要辞年。按照闽南的风俗,辞年得摆“隔年米”、插“春枝”、供甜米果和九鬃芋。现在这种风俗也很少见了。

据泉州地方史专家柯建瑞老人介绍,从前过除夕,供桌上得摆着“隔年米”(也称“过年饭”)、糕果、鸡蛋、红橘、柿饼、九鬃芋等各种菜肴。“隔年米”得从除夕夜放至大年初一,意为“年年有余”。

在辞年的过程中,九鬃芋算是一件重要物什。据介绍,这种芋头有许多芽,闽南人称之为“芋子芋孙”(闽南语),象征着人丁兴旺、子孙满堂。跳火墩

“现在在农村,有些地方过年时还要烧堆篝火。但我们小的时候,围着火墩跳来跳去唱着民谣的情景却是极为少见了。”柯建瑞老人说的,就是“跳火墩”。

据介绍,按照闽南古老的风俗,除夕那天,团圆饭吃罢,孩子们便都溜出家门,有的追逐嬉戏放鞭炮,有的参加“跳火墩”。

人们把晒干的地瓜藤或其他干草堆集点燃,在熊熊燃烧的火堆上来回跳跃,还边跳边唱:“跳入来,年年发大财;跳出去,无忧又无虑;跳过东,五谷吃勿会空;跳过西,钱银满屋内。”(闽南语)孩子们一直玩到被家长叫回,长辈们给了压岁钱后,才带着笑容进入甜甜的梦乡。

避债戏

“跳火墩、替身大人、摆隔年米、吃九鬃芋……这些风俗都日渐消失,只有这‘避债戏’算是失而复得。”

“避债戏?”

看着记者一脸不解,柯建瑞老人眯眯眼睛,笑着告诉记者“避债戏”的由来。按照旧俗,正月不宜上门讨债,因此,债主讨债须在除夕日之前。对于负债累累的穷人来说,是最怕除夕债主上门的,弄得全家连年都过不好。

过年,除了回家,还能上哪儿呢?———看戏!

为了让穷人们能够过个好年,泉州东街元妙观的道士们便在除夕夜请来戏班,通宵达旦地演戏。

由于看戏的多是穷人,债主若追债至戏场,是会惹上众怒的。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债主不向看戏人讨债的风俗。因此,这场元妙观主持的除夕大戏,就被称为“避债戏”了。

据柯建瑞老人介绍,近些年元妙观重修,这个消失已久的风俗重新恢复。

烧大人

一提起“烧大人”,尤世赞老人不禁扑哧一笑。那副快乐神情,仿佛又回到了儿时。尽管已经76岁高龄,尤老先生还能清楚地记得,小时候拿着全家的“替身大人”跟着“师公”(道士)到处游玩的情景。

所谓“替身大人”,是一种纸扎的小假人。尽管它们一个个只有约十厘米高,制作也十分简单,却承载着将全家人的灾祸带走的“重任”。

根据古时候的传说,不仅人间要过年,天上的仙人到了年底也有仪式。

一到年底,天兵天将们就要换防了,这时候,家家户户就按着家里的人口数扎起小纸人,再派个代表———往往是家里的小孩子,拿着全家的“替身”,跟着“师公”周游铺子(老泉州的行政区域分为36铺72境)做法事,将全家来年的灾祸都附在小纸人上,请求天兵换防时,将纸人和灾祸一起带走。

“那是一个由大人发起主持,而由孩子们参与的游戏。”尤老先生这样评价。而他对“替身大人”最深刻的记忆,就是捉弄“师公”的时候。据说,按照风俗,“师公”要带着这些“居民代表”,拿着“替身大人”四处周游,其间嘴中必须念念有词,分别为住在东西南北方向的人们祈福。这种祝福在仪式中不许停下,否则“师公”就会被认为不敬业而拿不到报酬。

一个必须时刻“工作”的人怎么能约束得了一群调皮的孩子呢?这边一个男孩扯扯他的衣服,那边一个女孩撩撩他的头发,好不容易到了庙里,孩子们也不安分,或起哄,或捣乱,“师公”的焦头烂额可想而知。

“我还记得,那天‘师公’在念到西边的时候,居然忘词了。而我家正好就住在西边!”尤老先生说到这里“嘿!嘿!”了两声,脸上露出一种狡黠的神情。虽然他已不太记得当年具体干了些什么,不过可以估计,那天“师公”的下场大概是令人同情的吧。

新春佳节喜洋洋,

岁序之首话"开正",

正月初一番葛王生,

初二女儿、女婿日,

初四接诸神,

端阳正月立春节,

初七"众人生"

初三九"天公生",

上元佳节庆元宵。

正月十八看祭日,

正月二十九"抛九节",

二月初二做"头牙",

三月初三上已节,

三月十二植树节,

清明祭祀与扫墓,迁葬修坟(寒食节),

立夏之日食虾面,洛佛节与勒佛日,

五月十三关刀水,

六月六日曝布日,

彭祖忌和做半年,

七月初一起灯脚,

七月初七七娘生,

七月十五中元节,

七月十五做普度,

七月二十九"普度公",

中秋佳节戏月饼,

金秋重阳老人节,

立冬之日话补冬,

收冬"收兵"与酬神,

腊月十六做"尾牙",

二十三送神及辞年,

腊月二十九小年兜,

贴春贴联迎新正,

除夕围炉大团圆。


相关文章

  • 民风民俗作文
  •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影响力最大的,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泼水节又叫"浴佛节".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四月中旬:一般持续三至七 ...查看


  • 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每当春节,大家都会隆隆重重的庆祝一次,但是你知道各个地区又有哪些有趣的民风民俗吗?嘻嘻,不知道吧!那就跟我来,让我们一起品味那风韵十足的春节风俗吧!Come on!Lets go! 首先是我们的故乡_浙江的风俗.在五 ...查看


  • 春节的民俗文化
  • 春节中国各地习俗一览 春节是中国最传统.隆重的节日,也是历时最久的.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王爷直到正月十五闹元宵,红红火火地让人热闹了一个月. 老北京爱说腊七.腊八儿,冻死寒鸦儿. 清代,雍和宫内就有熬制腊八粥敬献佛.皇室权贵的传统,谓之佛粥, ...查看


  • 揭阳民俗文化风情
  • 揭阳揭东民俗风情文化的调研报告 [摘要]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 ...查看


  • 台湾民俗风情
  • 台湾民俗风情 台湾民俗风情大多保留着闽粤古风,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等节日与其他地方相似,如春节有走亲访友的拜年习俗:元宵节吃元宵.赛花灯.猜灯谜: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赏月.吃月饼:重阳节登高远足:除夕阖家团圆等 ...查看


  • 各地春节的习俗
  • 北京: 老北京爱说腊七.腊八儿,冻死寒鸦儿. 清代,雍和宫内就有熬制腊八粥敬献佛.皇室权贵的传统,谓之佛粥,目的是与佛结缘,寓意像佛祖一样,喝了牧女施舍的杂豆粥而得道成佛. 农历二十三,传说灶王爷第二天就要上天奏明玉帝人间善恶,玉帝依此降福 ...查看


  • 福建春节习俗2016介绍
  • 各地春节习俗--福建 闽南一带乡村过年习俗显得与城市不尽相同.乡村农家,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 ...查看


  • 腊月二十八 把面发(8组)
  • 腊月二十八 把面发 今天是腊月廿八,我国农历十二月二十八的俗称,汉族春节传统习俗之一.有关这一天的汉族民谣有"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汉族民间风俗传统到了农历的腊月二十八 ...查看


  • 迎新年手抄报内容:新年习俗集锦
  • 吃带硬币饺子交好运 过年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东北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大年三十晚上辞旧迎新,一定要吃饺子,在众多的饺子中只包上几只带有硬币的(现在人们讲究卫生,就用花生或其他果仁来代替.),谁吃到了这样的饺子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 ...查看


热门内容